窦娥冤-一等奖课件幻灯片课件
窦娥冤优秀课件优质课件ppt

丑行,扮演喜 剧角色,由于 在鼻梁上抹一 小块白粉,又 叫小花脸、三 花脸。包括文 丑、武丑。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文丑,除武夫外 各种丑脚均由文丑扮 演。
武丑,扮演机警 幽默、武艺高超的 人物。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白朴
郑光祖
代表作《窦娥冤》 代表作《汉宫秋》 代表作《墙头马上》
《梧桐雨》 代表作《倩女离魂》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
《窦娥冤》--关汉卿 《汉宫秋》--马致远 《梧桐雨》--白朴 《赵氏孤儿》--纪君祥
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
▪ 《西厢记》--王实甫 ▪ 《拜月亭》--关汉卿 ▪ 《墙头马上》--白朴 ▪ 《倩女离魂》--郑光祖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楔子 只能用小令,不能用套曲。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 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宫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曲牌,是曲 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
(4)角色: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 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
却被张驴儿父子俩撞破,张驴儿乘机逼蔡婆婆媳俩分别
嫁给他们父子俩,蔡婆无奈之下答应了,回让张驴儿父子在家
中住下。
(开端)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第二折
三、欣赏古代戏曲艺术手法
《窦娥冤》PPT精品课件

《沁园春长沙》《短歌行》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 《念奴娇》《劝学》《师说》(第一段) 《赤壁赋》《侍坐》
角色构成
元杂剧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杂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 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冲末是首次上场的男演员。 女主角称正旦,女配角有副旦、老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 杂:杂角,如孤(官员)、祗(zhī)从(侍从)、孛(bèi)老(老头)、卜儿 (老妇)、徕儿(小孩)、细酸(书生)、邦老(盗贼流氓)
根据文章内容,探讨窦娥的悲剧缘由
父亲 婆婆 自身性格
根据文章内容,探讨窦娥的悲剧缘由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 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根据文章内容,探讨窦娥的悲剧缘由
父亲 婆婆 自身性格 吏治的腐败、冷漠 政治的黑暗
根据文章内容,归纳窦娥人物性格特点
善良、孝顺、刚强、不屈服于命运、具有顽强的 抗争精神、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坚定遵从者
根据文章内容,探讨窦娥的悲剧缘由
父亲
根据文章内容,探讨窦娥的悲剧缘由
我今日官居台省,职掌刑名,来此两淮审囚刷卷,体察滥 官污吏,你是我亲生之女,老夫将你治不的,怎治他人?我当 初将你嫁与他家呵,要你三从四德:三从者,在家从父,出嫁 从夫,夫死从子。四德者,事公姑,敬夫主,和妯娌,睦街坊。 今三从四德全无,刬地犯了十恶大罪。我窦家三辈无犯法之男, 五世无再婚之女,到今日被你辱没祖宗世德,又连累我的清名。
结合文章内容,探讨窦娥三桩誓愿合理与否
血飞白练 六月飞雪 亢旱三年
《窦娥冤》优秀课件

01 02
对比与反衬
作品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性格、行为和命运,反衬出窦娥的善良、无辜 和悲惨遭遇。如蔡婆的懦弱与张驴儿的无赖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了 窦娥的冤屈和抗争精神。
象征与隐喻
作品运用象征和隐喻等修辞手法,深化了主题表达。如“六月飞雪”象 征着冤屈之深重,“苌弘化碧”则隐喻着忠贞之士的悲惨结局。
夸张的表现手法
为了强化情感表达,作品采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如窦娥临刑前的三桩誓愿等,使观众在震 撼中感受到浪漫主义的艺术魅力。
富有诗意的语言
作品的语言优美、生动,富有诗意和感染力。如“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 贤愚枉做天!”等语句,既表达了人物的悲愤之情,也展现了作者的浪漫主义情怀。
多样化修辞手法运用
蔡婆婆的懦弱与觉醒
蔡婆婆在儿子不孝、家庭破裂的情况下,逐渐觉醒并勇敢地站出来维护正义,体现了女性从懦弱到坚强的成 长过程。
女性形象的社会意义
剧中通过塑造窦娥和蔡婆婆等女性形象,展现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表达了作者对女性 地位和权益的关注和思考。同时,这些女性形象也激励着观众去思考如何更好地实现性别平等和社会公正。
该剧以其深刻的社会意义、精 湛的艺术技巧和感人至深的情 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窦娥冤》被多次改编成各种 艺术形式,如京剧、豫剧、越 剧等,广为流传。
02
剧情梗概与人物关系
剧情简要介绍
故事背景
元朝时期,社会黑暗,官场腐败,民不聊生。
剧情梗概
窦娥为救父亲,被迫嫁给张驴儿。张驴儿诬陷窦娥毒死自己的父亲,官府严刑 逼供,窦娥屈打成招。在刑场上,窦娥发下三桩誓愿,最终一一应验,证明了 她的清白。
05
经典台词欣赏与解读
2024版窦娥冤一等奖课件

矛盾冲突产生原因剖析
03
CHAPTER
文学手法与艺术特色探讨
通过窦娥的遭遇,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如官场腐败、司法不公等。
真实反映社会现实
塑造典型人物
深刻的社会意义
窦娥的形象塑造具有高度的典型性,代表了受压迫、受欺凌的妇女群体,引发观众共鸣。
作品通过现实主义手法,呼吁人们关注社会不公,追求正义和真理。
窦娥冤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02
CHAPTER
剧情梳理与人物关系解析
楔子
窦天章因家贫将女儿窦娥卖给蔡婆婆家做童养媳,然后进京赶考。
第一折
婚后不到两年,窦娥丈夫去世;无赖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为妻,遭拒绝后,向官府告发蔡婆婆下毒,窦娥为救蔡婆婆自认杀人。
第二折
贪官知府知道窦娥待她婆婆很孝顺,就当着窦娥的面要拷打蔡婆婆。窦娥想到婆婆年纪大了,受不起这个酷刑,只好含冤招供,承认是自己下毒。于是贪官知府便将窦娥定了死罪,押到刑场去处决。
窦娥冤一等奖课件
目录
窦娥冤背景与作者简介 剧情梳理与人物关系解析 文学手法与艺术特色探讨 社会价值观念反思与启示 演出形式与观众接受度调查 经典台词欣赏与解读
01
CHAPTER
窦娥冤背景与作者简介
蒙古族统治下的汉族社会,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尖锐。
元代社会背景
《窦娥冤》是中国古代十大悲剧之一,代表了元代杂剧的最高成就。
03
02
01
现实主义风格体现及意义
悲剧美学思想解读与传承
悲剧冲突
作品展现了善与恶、美与丑之间的尖锐冲突,窦娥的悲惨命运正是这种冲突的必然结果。
悲剧精神
窦娥的抗争精神体现了悲剧精神的内核,即面对苦难和死亡时依然保持尊严和勇气。
《窦娥冤》ppt课件

情节结构
第一层 【端正好】【滚绣球】
第二层 【倘秀才】至【鲍老儿】
第三层 【耍孩儿】至【煞尾】
任务一:谁识窦娥女
➢ 表现一:窦娥斥责天地鬼神【滚绣球】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
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 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 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 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 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 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 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元杂剧剧本
①唱: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
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
②科:关于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的舞台指示,又称科范、科介。
③白:“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
对白:人物之间对话;
独白:人物自叙;
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 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誓愿内容 血溅白练 六月飞雪 抗旱三年
时间
瞬间 一段时间 三年 时间越来越长
地点
法场
荒野
山阳 范围越来越广
监斩官态度 答应
不信
怒喝 态度越来越强烈
誓愿目的
希望在场的人 希望上天了解 希望上天惩治
了解她的冤屈 她的冤屈
坏人
任务一:谁识窦娥女
➢ 表现三:窦娥发下三大誓愿
思考:窦娥之前斥责上天的行为与现在求助上天的行为是
否矛盾?谈谈你的看法。
这是矛盾的,这是时代的局限性造成的。 1.表明窦娥的反抗不彻底。她对上天的斥责、怀疑实质是对封建社会神权 的质疑,但窦娥在最后求助的对象仍然是上天,体现了她的局限性。 2.表明社会黑暗、官场的腐败、百姓求助无门的社会现实。现实中无法实 现找到真正的解决办法,只能借助于上天的力量的无奈。 3.升华悲剧内涵。正是因为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善良美好的窦娥无法 洗清冤屈,说明这是一个无法昭雪的注定的悲剧。
《窦娥冤》PPT优秀课件

4、为什么给窦娥平反的必须是窦天章?
因为此案已经没有任何其他利害人提起申诉。只有让窦娥家属出 场,这场冤案才能洗雪。
二 文本感知
1.参看注释,概括故事情节。
楔子(序目):窦父赶考,留下孤女
第二折(发展):窦娥蒙冤,被判斩刑 第三折(高潮):窦娥怨恨,死前宣誓 第四折(结局):窦父巡查,冤情昭雪
【端正好】
指斥天地
冤
【滚绣球】
解赴刑场 鸣冤叫屈
【倘秀才】
【叨叨令】
后街相见
【快乐三】
婆媳诀别
悲
【鲍老儿】
诉说冤情
【耍孩儿】
所谓的“折”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幕”,第一是剧本情节的一个自然段落(又说 是全剧矛盾冲突的自然段落),可以是一场(一个固定场景)戏,也可以包含多 个场次;另外又是剧曲音乐组织的一个单元。四折即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尾 四个阶段,每折由一个有严格程序的套数构成。元杂剧在四折戏外,为了交代情 节或贯穿线索,往往在全剧之首或折与折之间,加上一小段独立的戏,称为“楔 子”。安排在第一折之前的,称为开场楔子;置于在各折之间的,称为过场楔子。 楔子本义是木器榫合处为弥缝填裂而楔入的小木片,在元杂剧中它所起的是绵密 针线或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本就是一部戏,个别情节过长的戏,可写成多本,如王实甫《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杨景贤《西游
记》六本二十四折,每本戏仍是四折。这很像后世的连台本戏或连续剧。一本戏限定由男主角 (正末)或女主角(正旦)一个人歌唱,其他配角一般都只能道白不能唱。由 男主角主唱的叫末本戏,女主角主唱的叫旦本戏。
艺术情势
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作家作品
关汉卿自我评价
“通五音六律滑熟”,“我也会吟诗,会篆籀 zhòu,会弹丝, 会品竹。我也会唱鹧鸪,舞垂手,会打围,会蹴鞠,会围棋,会双 陆”,“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 豌豆”,可见他的才艺、生活和个性。
窦娥冤-一等奖PPT课件

悲剧原型
山东省郯城县城东不远处,有一座高20米、周长150余米的孝 妇冢,冢上芳草萋萋,四周松柏葱郁、冢前的石碑上刻记着一位 东海孝妇的事迹,冢中所埋的孝妇,就是我国元代戏剧家关汉卿 在他的代表作《窦娥冤》中所塑造的窦娥艺术形象的生活原型。
据《郯城县志》记载:汉代东海郡郯城有一位年轻女子,结婚 后不久丈夫就病死了,她不愿改嫁,坚持靠自己的劳动奉养婆婆, 人们都称她为“孝妇”。后来婆婆也多次劝她改嫁,她都婉言谢 绝,因为她知道若自己改嫁,年老的婆婆生活就要失去了依靠, 这样过了十几年,孝妇就已经三十多岁了。有一天,她的婆婆对 邻居们说:媳妇伺候我这样苦,又守着寡,等我老了以后,她无 依无靠怎么办,我不能再这样连累她了。这不久,婆婆为成全孝 妇上吊自杀了。听说老母上吊死了,她那已出嫁的女儿便到官府 告状,说孝妇逼死了母亲,县吏便将孝妇捕去,施以酷刑逼供, 孝妇最后被屈打成招,当时有个当郡决曹的于公受理了这一案件, 他得知孝妇敬养婆婆十几年,又经过调查断定孝妇的婆婆是自杀, 于是如实禀报了。
11元杂剧成就元杂剧成就四大悲剧四大悲剧窦娥冤窦娥冤关汉卿关汉卿梧桐雨梧桐雨白白赵氏孤儿赵氏孤儿四大爱情剧四大爱情剧关汉卿关汉卿西厢记西厢记墙头马上墙头马上倩女离魂倩女离魂12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代表作倩女离魂元曲四大家13中国十大古典悲剧窦娥冤窦娥冤元元关汉卿关汉卿赵氏孤儿赵氏孤儿元精忠旗精忠旗明明冯梦龙冯梦龙桃花扂桃花扂清清孔尚仸琵琶记琵琶记明明高则诚长生殿长生殿清清洪洪雷峰塔雷峰塔清清方成培方成培14关汉卿号己斋叟釐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癿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叱上最早也最伟大癿戏剧作家
关汉卿的戏曲作品题材广泛,大多暴露了 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表现了古代人民特 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反抗斗争。
塑造的人物性格鲜明,结构完整,情节生 动,语言本色而精练,对元杂剧和后来戏 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窦娥冤》PPT优秀课件

《窦娥冤》PPT优秀课件contents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剧情梳理与角色分析•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意义•知识拓展:相关文化现象解读•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目录01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关汉卿,元代著名杂剧作家,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首。
生于金末元初,一生历经多个朝代更迭,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
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杂剧作品,题材广泛,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对后世戏剧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汉卿生平及成就《窦娥冤》创作背景《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元代。
作品取材于民间传说,通过窦娥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反映了当时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表达了作者对受压迫者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强烈控诉。
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精湛的艺术表现和广泛的社会影响,成为了中国戏剧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戏剧表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多次改编和演出,成为中国戏剧艺术的瑰宝之一。
《窦娥冤》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元杂剧之冠”。
文学地位及影响02剧情梳理与角色分析窦娥蔡婆婆张驴儿桃杌主要人物角色介绍本剧的女主角,一个美丽、善良、孝顺的少妇,因受冤屈而悲惨死去,成为千古传颂的冤案代表。
蔡婆婆的儿子,一个无赖、恶霸,企图霸占窦娥为妻,是窦娥冤案的直接制造者。
窦娥的婆婆,一个贪财、势力、狠心的老太婆,是窦娥冤屈的源头。
当地的贪官污吏代表,收受贿赂,草菅人命,是造成窦娥冤案的社会根源。
第四折窦娥的父亲窦天章巡查此地,重审此案,为窦娥平反昭雪。
窦娥在刑场上发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以证明自己的冤屈。
第二折桃杌收受张驴儿的贿赂,将窦娥屈打成招,定为死罪。
楔子介绍窦娥的家庭背景和蔡婆婆的贪财行为,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第一折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为妻,被窦娥拒绝后,恼羞成怒,将蔡婆婆毒死并嫁祸给窦娥。
故事情节梳理戏剧冲突与高潮呈现戏剧冲突本剧的冲突主要表现为窦娥与张驴儿、桃杌之间的斗争,以及窦娥内心的挣扎与抗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代表作《窦娥冤》 马致远 代表作《汉宫秋》 白朴 代表作《梧桐雨》 郑光祖 代表作《倩女离魂》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
• 《窦娥冤》元·关汉卿 《赵氏孤儿》元·纪君祥 • 《精忠旗》明·冯梦龙 《清忠谱》 清·李 玉 • 《桃花扇》清·孔尚任 《汉宫秋》 元·马致远 • 《琵琶记》明·高则诚 《娇红记》 明·孟称舜 • 《长生殿》清·洪 昇 《雷峰塔》 清·方成培
元曲
元代杂剧
散曲
由同一宫调的至少两
小令(一宫个调曲一牌曲联子成)的组曲。
套曲(一宫调数曲子) 唱
杂剧 (散曲+“科”+“白”)唱+演
元杂剧:我国元代兴起的一种将歌曲、宾白、 舞蹈诸要素结合起来的戏曲形式,它有自身的
的特点和较严格的体制 ,并形成了韵散结合、
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一、元杂剧精严的体例 二、元杂剧的音乐特点 三、元杂剧的角色特点
关 汉 卿
戏剧知识简介
中国古典戏剧概述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 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在世界剧坛上中国古典戏剧也占有独特的位 置,它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 界三大古剧”。
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 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 代花部四种基本形式。
剧 曲词是杂剧的歌唱部分,是按一定的宫调 的 (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由 体 正末或正旦演唱,主要用以展示人物心理, 裁 抒发情感,有时也用来交代剧情,具有抒
情兼叙事的双重功能。
特
点
元 杂剧中的道白,称为“宾白”,是剧中人
杂
的说白部分。 宾白又分以下四种:
剧 对白:人物对话;
的
独白:人物自叙; 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
常同“打诨”合用,称“插科打诨”。
• 《一枝花·不伏老》是元代戏剧家关汉卿创作的一首带 有自述心志性质的套曲作品。描写了一个勾栏艺术家的 生活境遇,抒发了一个平民戏剧家的伟大抱负:永远和 社会底层的烟花艺伎与书会才人一道,不怕压迫折挠, 奋战不息,至死方休。
• 这些堂堂正正的思想与抱负,是用极俏皮诙谐、佯狂玩 世的文字来表现的,真是神韵独具,妙趣横生,活脱脱 显现了一个多才多艺、狂放高傲的戏剧家的韧性战斗精 神。正是这样的性格,使他能够终身不渝地从事杂剧创 作,写出一篇篇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作品。
体 带云:唱词中的插话。
裁
特
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 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
点 一点。
科范,简称“科”,在南戏中称作 “介”,或通称“科介”。
包括动作表演,舞台音响效果(“雁 叫科”)和规定某种特殊的情感表演 (“做忖科”)
元杂剧成就
• 四大悲剧 《窦娥冤》——关汉卿 《汉宫秋》——马致远 《梧桐雨》——白 朴 《赵氏孤儿》——纪君祥
• 书会才人:中国宋元南戏与早期元杂剧的编撰者。书会 原为读书场所,书会里的编撰者称为才人,大多是出身 下层的文人和民间艺人,以在勾栏、瓦舍编写话本、戏 曲谋生。
关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数量超 过了英国的“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 “中国的莎士比亚”。
代表作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 亭》《单刀会》等。
关于作者关汉卿
关汉卿,号己斋叟,元 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 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 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 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 “元曲四大家”。
一生“不屑仕进”,生 活在底层人民中间。他精通 音律,会吟诗,会弹琴、歌 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 多才多艺,不仅写作剧本, 有时还登台演唱。
元代人评价关汉卿:
“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 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关汉卿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 自述:
•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 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 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 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 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 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 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 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 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 地府,七魄丧冥幽,天那,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 儿上走。插科:戏曲演员在表演中穿插的引人发笑的动作。
1838年《窦娥冤》就有英译本流传海外。
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 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关汉卿的戏剧语言,被称为本色派之首。
作品内容及艺术
关汉卿的戏曲作品题材广泛,大多暴 露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表现古代人 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反抗 斗争。
塑造的人物性格鲜明,结构完整,情 节生动,语言本色而精练,对元杂剧 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元曲四大悲剧之首 中国十大悲剧之一 中国古典戏曲的典范
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王国维
背景资料
故事发生在元朝,元朝统治者是蒙古贵族和官僚,被统治 者是劳苦大众。元王朝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还实行民 族压迫政策,把全国人民划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是蒙古人;第 二等叫色目人,也就是西域各族和西夏人;第三等叫汉人,就是 原来在金朝统治下的汉人、契丹、女真等族人;第四等叫南人, 就是原来在南宋地区的各族人民。四个等级的人政治地位和待遇
不同,汉人和南人受到百般歧视。在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 压迫下,各族劳动人民都过着悲惨的日子。并且当时吏 治昏聩,法度不公,恶人横行,百姓无处伸冤,冤案多
得数也数不清。《窦娥冤》正是这一黑暗现实
的集中体现和血泪控诉。
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 灭给人看。”《祝福》展示了一位勤劳、 善良的女性祥林嫂被毁灭的过程,显示了 封建礼教的罪恶。
【宫调 】
音乐特点
共分“五宫四调”:正宫、中吕 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和 大石调、双调、越调、商调。
【曲牌】
曲牌是曲调的名称,规定曲的格 式、字数、平仄等。
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就 好比词有词牌。
元杂剧的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 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
元 杂 剧本由 曲词、 宾白 、 科介 三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