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2课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课堂学习课件人教版.ppt

合集下载

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5.3 第2课时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课件

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5.3 第2课时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课件
B.蜡烛向右移动10 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 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C.蜡烛向右移动2 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 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D.蜡烛移到20 cm刻度线处,光屏应移到70 cm刻度线处 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 C )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 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发现:当物体通过凸透 镜成实像时,物体距离凸透镜越远,所成的像越接近焦点 。据此,请你设计一个在阴天估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器 材:凸透镜、刻度尺、发光的白炽灯泡、白纸等)。
将凸透镜正对灯泡并尽可能远离灯泡,另一侧平行地 放一张白纸并来回移动,直到白纸上的光斑最小、最 亮,即为焦点F,用刻度尺测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即为 焦距f。
8.【新教材改编】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的规律。实验器材有:凸透镜、光屏、高度为6 cm 的箭头状光源、卷尺、足够长的实验桌。实验时, 将光源放在凸透镜的左边,光屏放在凸透镜右边,物 距从5 cm开始逐步增加,具体数据如表中所示。各
种物距情况下像的正倒以及在光屏上所成像的高度 均记录在表格中。
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15 cm B.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使蜡烛的像成在了 光屏中心的下方
C.保持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移动蜡烛,烛焰仍可 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D.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光屏上可 能呈现放大的清晰的烛焰的像( D )
3.如图,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填“有”或“没有”)小蜜蜂的像。
(5)小陈将蜡烛从20.0 cm刻度线处移动到35.0 cm刻度 线处时,若要让烛焰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 应向 远离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方向 移动;当光屏移动到光具座上 80.0 cm刻度线处时,烛 焰在光屏上可成清晰、 放大 (选填“放大”“等大” 或“缩小”)的像;此时小陈将凹透镜放在蜡烛与凸透 镜之间,仅将光屏向 远离 (选填“远离”或“靠近”) 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即可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二课时(1)++---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二课时(1)++---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2、凸透镜成实像U=20cm
V=14cm 则焦距范


3、凸透镜成实像v=30cm u=20cm 则焦距范


4、凸透镜成实像v=18cm
u=24cm 则焦距范



2
凸透镜应用“四兄弟”判断法
物距比“老大”还大是照相机
物距比“小四”还小是放大镜
物距介于“老二”和“老三”之间是投影仪
1、凸透镜成实像 U=24cm
两个特殊点(焦点、二倍焦距点)确定焦距
1、小明将凸透镜正对阳光,适当移动
光屏的位置,当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
最亮的圆点时,小明测得圆点与凸透
镜之间距离为10cm ,则凸透镜的焦
距为____cm。
2、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要得到一个
平行光,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
cm处,
3、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10cm处,光屏上
更大些,应该增大
间的距离,
达到增大
从而增大
的目的。
则这个实验的应用是

2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v=30cm,u=14cm
则这个实验的应用是

3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u=24cm,v=24cm
则这个实验的应用是

三看法判断凸透镜的种类
(看图中距离)
凸透镜应用为
凸透镜应用为


三看法判断凸透镜的种类
(看像的性质)
1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光屏上呈倒立、缩小、
当物距u= 12cm时应用是
V=14cm



凸透镜应用“四兄弟”判断法
物距比“老大”还大是照相机
物距比“小四”还小是放大镜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二)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二)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拓展 在做实验时, 某同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 都无法在光屏上视察到烛焰的 像。产生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有哪些? 可能原因有: ①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 ②蜡烛的位置在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③蜡烛的位置在透镜的焦点上;
典例分析
【典例1】(202X 黄石市)实验:某实验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 规律”的实验。 (1)为使凸透镜所成的像便于视察,该实验的环境光线应该较___暗(选 填“暗”“亮”)为好; (2)调节好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在光屏上看到烛焰 清楚的像,___照__相_(机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与此 时成像原理相同; (3)把蜡烛稍稍竖直上移,光屏上烛焰像会竖直___下___(选填“上”“下”) 移;
典例分析
【典例2】(202X 河北省)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凸 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楚的像。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将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光屏上成清楚的像,该规律应用在照 相机上 C.在贴近凸透镜的左侧放置一眼镜片,只向左移动光屏,可在光 屏上成清楚缩小的像,该镜片对光起发散作用 D.用f=15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透镜,只向右移动光屏,可在光 屏上成清楚的像
答案:A
A.像变小,像距变小 B.像变小,像距变大
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3.一凸透镜的焦距为f ,当物体从离凸透镜8 f 处向2 f 处移动的过程中, 其所成的像始终是 、 像,但像距将逐渐变 、像的大小将逐渐
变 。 答案:倒立、实、大、大
课堂检测
4.小明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焦 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光屏和蜡烛分别位 于凸透镜两侧。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第2课时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第2课时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想想议议
为什么物距的变化会引起凸透镜成像的变化呢? 能否从理论的角度推导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利用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分析。
F OF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过焦点
F OF
过焦点的光线 平行于主光轴
FO
F
过光心的光线 不改变传播方向
作图分析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S
F
O
是否需要画出三条特殊光线?
F
S′
作图分析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画出平行于主光轴与过光心的两条特殊光线,就能确定像点位置。
2. 像随物体的移动而变化的规律: ① 像随物体同向移动。 ② 靠近焦点像变大。
二、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调节原理
1.照相机的调节原理 使用照相机拍照时,由全身照变成半身照,应该使照相机_靠__近__
被拍摄物体,同时镜头_向__外__伸__一些。
二、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调节原理
2.投影仪的调节原理 要使投影仪投射出的像变大,应该使镜头_靠__近__投影片,同时使
第2课时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物距与焦距
像的性质
的关系
虚实 正倒 大小
u>2f
实像 倒立 缩小
u = 2f
实像 倒立 等大
2f >u>f 实像 倒立 放大
u=f
不成像 —

u<f
虚像 正立 放大
像距与焦距 的关系
2f >v>f v = 2f v>2f — —
应用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一、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
投影仪_远__离__屏幕一些。
二、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调节原理
3.放大镜的调节原理 要使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的物
体的像更大一些,应该使放大镜 _远__离__物体。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不成像 正立放大的虚像
谢谢观看
新知讲解
知识点1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例题1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时,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恰好出现 等大的、清晰的像,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0 cm。当蜡烛被移至57 cm刻度处,无论怎样移动 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要想观察到像可以从凸透镜的 左 (选填“左”或“右”) 侧用眼睛观察,生活中的 放大镜 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第三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目录
➢ 学习目标 ➢ 情景导入 ➢ 新知讲解 ➢ 课后总结
学习目标
1. 通过探究实验,归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重点) 2. 能运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成像情况。
情景导入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透镜,它们成的像为什么会不同呢?
新知讲解
知识点1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新知讲解
知识点1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解析: 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像,由图可知,此时u=v=20.0cm=2f,则f=10.0 cm;保持凸 透镜的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57cm处时,u=7.0cm<f,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且像和物在 凸透镜的同一侧,因此要想看到这个像,应从凸透镜的左侧透过凸透镜去观察,生活中的放大 镜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新知讲解
知识点1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距u/cm

30.0

27.0

24.0

22.0
20.0

17.0

15.0
12.0
10.0
正倒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像的性质 大小 缩小 缩小 缩小 缩小 等大 放大 放大 放大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2课时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2课时教案

第2课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应用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 cm,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

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盒盖上的凸透镜打碎了。

为了修好观察盒,老师分别给他提供了焦距为4 cm、8 cm、10 cm和12 cm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哪种焦距的凸透镜合适呢?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板块一判断凸透镜成像时像的变化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从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移向焦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像越来越大,且为正立的实像B.像越来越大,且为倒立的实像C.像越来越小,且为正立的实像D.像越来越小,且为倒立的实像2.用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如果将透镜的表面遮去其下面的一半,其结果是( D ) A.像的上半部分没有了B.像的下半部分没有了C.像全存在,但上半部分变暗了 D.整个像存在,但变暗了3.如图所示是物体AB经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当AB沿主光轴远离镜头时,则物体上A点的像A′移动的方向是( B )A.A′O B.A′FC.水平向右 D.水平向左,(第3题图) ,(第4题图)知识板块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4.如图所示,蜡烛置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清晰的像。

下列光学器件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是( D )A.照相机B.放大镜C.平面镜D.投影仪5.小明用焦距为10 cm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

想看清楚邮票上的细微之处,如右图所示,这时放大镜与邮票间的距离应( B )A.等于10 cmB.小于10 cmC.大于20 cmD.在10 cm与20 cm之间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欣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1)表格中有几项内容漏写了,请你补充完整。

(2)实验过程中小欣观察到第2次所成的像大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1次所成的像。

(3)当把蜡烛调到距离透镜8 cm的位置时,小欣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2课时+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2课时+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3题图
3.小明在光具座上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光屏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 )
D
A.一定大于 B.一定小于 C.一定在到之间 D.一定在到 之间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 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 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制作平行光
正立
放大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的动态分析
1.实验探究
(1)将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调整光屏位置,得到清晰的像,将蜡烛慢慢靠近焦点,调整光屏位置,记录光屏的位置,比较像的大小。现象:蜡烛靠近透镜,光屏______(选寘“靠近”或“远离”)透镜,像的大小变____(选填“大”或“小”)。
D
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该透镜的焦距一定满足 D.该透镜的焦距一定满足
(1)像距 物距,像是放大的。(2)光屏能承接的像是实像。(3)要得到倒立、放大的清晰实像,同时 ;要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同时;要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小组测量出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
相关计算
1.根据像的特点,利用成像规律计算焦距、物距、像距的范围。2.当光屏上出现清晰等大的像时, 。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 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 )

注意: 实验中,光屏上找不到像的可能原因有:①蜡烛、凸透镜、光屏______同一高度上;② ;③ 。
不在
2.分别在图1和图2中画出物体、 所成的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2_1-5

八年级物理上册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2_1-5

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
用一支蜡烛作为发光物体,一块白色的
硬纸板作为屏,研究烛焰的成像情况。

物距(u)像距(v)
要求:
1.将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

2.调整凸透镜,烛焰、光屏的高度,使它
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提出问题,进行探讨:
1.如何使物体所成的像呈现于光屏上?
调整物体,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

2.实验过程中应记录哪些现象和数据?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像的大小,倒立或正立,像的虚、实。

学生每2人一组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探究:
(1)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测出物距和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2)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即2f>u>f,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和测量。

(3)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f,在光屏上还能得到蜡烛的像吗?怎样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物距,估测出像距。

照片http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分)如图5-3-6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烛焰在距 离凸透镜8cm处时,在距离凸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成倒立的像.保持蜡烛和 光屏不动,现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7cm,下列关于烛焰在光屏上成像 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不能成清晰的像 B.成倒立的缩小的像 C.成倒立的放大的像 D.成倒立的等大的像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2课时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目录
01 知识梳理 02 课堂演练 03 课堂检测
课程要求 1.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2.知道实像和虚像的概念及区别
探究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课时重点 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课时难点 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物距的分界点(两倍距点)
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C )
A.4cm
B.7cm
C.10cm
D.16cm
思路点拨: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u<f,成虚像;u>f,成实像; u=f,不能成像;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2f,成倒立、缩小 的实像.
知识点2 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3)当物距______焦距时,可以看到一个______、______的____像.
小于
正立 放大

知识点2 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2.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光通过凸透镜射出后会聚而成的.如果 把感光板放在像的位置,确实能够记录下所成的像,这种像叫做____像. 凸透镜所实成的实像是来自物体的光会聚而成的,它和物体分别位于凸 透镜的两侧. 3.平面镜和放大镜所成的像是____像虚.凸透镜成虚像时,通过凸透镜射 出的光没有会聚,只是人眼逆着射出光的方向看去,感到光是从虚像 的位置发出的,物体和虚像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课堂演练
知识点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典例1】小芳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焦距没有手臂长的放大镜,伸直
手臂通过放大镜看远处的物体,下列关于她可以看到的物体的像的说
法正确的是的( )
C
பைடு நூலகம்
A.像可能是虚像
B.像一定是虚像
C.像一定是倒立的
D.像一定是放大的
【变式拓展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4cm时成放大
(2)如图5-3-7乙所示,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实验现象与 _照__相__机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保持 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光屏必须向_右___(填“左”或“右”)移动, 才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实像.
5.(12分)在信息化时代,照相机和手机都是常用的图象采集设备.
3.(4分)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 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12cm处移动的过程中( A )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大,像距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4.(6分)(1)利用微信“扫一扫”功能,通过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扫描二维码 (如图5-3-7甲所示)可快速获取网络信息,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凸透镜对光有_会__聚__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其规律完成下面的内容:
(1)当物距大__于____两倍焦距时,成__倒__立__、___缩__小_的____实像. (2)当物距大__于____一倍焦距_小__于___两倍焦距时,成__倒__立__、___放__大_的____ 实像.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像距等于两倍焦距,成与物______的等实大像.
【典例2】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虚像就是影子,实像是由实际光形成的光斑 B.虚像是人的幻觉,实像有实际光进入人眼 C.实像是光经过折射后形成的,虚像是光经过反射后形成的 D.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则不能
【变式拓展2】某同学把照相机、投影仪及放大镜成的像做了比较后,他 认为这三种仪器所成的像具有如下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D ) A.实像都和物体分别居于透镜两侧 B.虚像都和物体在透镜的同一侧 C.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D.虚像都是放大的,实像都是缩小的
思路点拨:没有正立的实像,也没有倒立的虚像.
课堂检测
限时____1_0_分__钟总分_____3_0分
1.(4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40cm时,
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
距可能为( )
D
A.10cm
B.15cm
C.20cm
D.28cm
(1)用照相机拍照时,在芯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__实___(填“实” 或“虚”)像.镜头靠近人时,像的大小将变__大___,此时像会_远__离___(填 “靠近”或“远离”)透镜.用照相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时,物距发生了 变化,为了调节像距,可以采用伸缩镜头的办法,使像清晰地成在芯片上, 这个操作过程便是“调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