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计史第六章 现代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现代设计史发展脉络

1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注重艺术和工业生产的联系,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2设计的目的是人面而不是产品,设计师为权社会而服务的成为现代主义设计的意识,形态内容.
3设计必须要遵照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视觉设计方面提高理性分析能力.
风格名称
时间
设计者
特点
一.维多利亚风格
1837——1901
(十九世纪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
豪华魄丽,装饰繁琐,矫揉造作,将传统的,历史的风格元素和工业技术结合起来。
二.“工艺美术运动”设计风格
1860——1880
约翰.拉斯金
威廉.莫里斯
马克默多.威伯
琼斯罗塞蒂
1强调手工业,明确反对机械生产
2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以及各种古典的,复古主义装饰风格
⑽.意大利艺术化设计风格
1880——1940年
1871年
1917-1931年
1917
1919年
1910年
20世纪20到30年代
20世纪30至40年代
二战后
二战后
二战后
二战后
20世纪50年代
1925年
1951—1957建立
弗兰克.莱特
彼得.贝伦斯
勒.柯布西那
格罗佩斯
米斯.凡德罗
沙利文
兰克.莱特
蒙德里安
反对现代主义设计的”优良设计”思想,以其作品相关经济和文化现状,形成了一套以大众化口味要素的更为人道的设计哲学
在现代主义设计的传统中加入了设计师赋予的象征意义和内涵,因而不同于先前理性单一的现代主义设计
关注技术功能和工业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主张表象所有的设计元素
现代设计简史笔记

现代设计简史笔记现代设计简史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涵盖了从 20 世纪初至今的设计发展历史。
以下是一份简要的现代设计简史笔记:20 世纪初:设计开始与传统相结合,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
代表人物:德国设计师沃尔特·德·波宁 (Walter Dorwin Teague)。
20 世纪 20 年代:装饰艺术运动 (Modernism) 兴起,强调简洁、抽象的设计风格,反对繁琐的装饰。
代表人物:法国设计师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
20 世纪 30 年代:流线型设计 (流线型运动) 兴起,强调简约、流畅的设计风格,以减少阻力和提高性能为目的。
代表人物:美国设计师约翰·帕威尔 (John Pavley)。
20 世纪 40 年代:战争促进了设计的发展,设计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效率。
代表人物:美国设计师艾德勒·斯通 (Adelle Stone)。
20 世纪 50 年代:设计开始更加注重消费者需求,强调舒适性和人性化。
代表人物:美国设计师马里奥·贝里西 (Mario Bellini)。
20 世纪 60 年代:设计多元化,强调自由和创新。
代表人物:日本设计师佐藤可士和 (Sato Jun)。
20 世纪 70 年代:设计更加注重环境,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环保。
代表人物:德国设计师赫尔曼·米勒 (Herman Miller)。
20 世纪 80 年代:设计更加注重数字化和科技,强调功能性和科技感。
代表人物:美国设计师唐纳德·贾德 (Donald Judd)。
20 世纪 90 年代:设计更加注重全球化和多元文化,强调个性和独特性。
代表人物:西班牙设计师安东尼奥·高蒂 (António God ó)。
如今:设计更加注重环保、可持续性和人性化,注重多元化和文化融合。
代表人物:中国设计师李布斯 (Lee Bums)。
现代设计史案例总结范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现代设计史的案例总结,回顾了从现代设计的诞生到如今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不同时期设计风格的特点及其演变原因,旨在为广大设计爱好者提供一份全面的设计史知识指南。
一、现代设计的诞生(20世纪初)现代设计起源于20世纪初的欧洲,以功能主义为核心,强调设计服务于人类生活的实用性。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包豪斯学派创始人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等。
他们倡导“形式服从功能”的设计理念,以简洁、明快的线条和几何图形为设计元素,创造出具有现代感的建筑和家具作品。
案例:包豪斯学院建筑群分析:包豪斯学院建筑群以其简洁的线条、独特的几何造型和宽敞的空间著称。
建筑群内的教学楼、工作室等设施均以功能需求为导向,充分体现了现代设计理念。
二、现代设计的成熟(20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现代设计进入成熟期,设计风格逐渐多元化。
这一时期的设计家们开始关注人的情感需求,注重空间氛围的营造。
代表风格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极简主义等。
案例: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分析: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建筑设计融合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元素,外观简洁、现代,内部空间宽敞、舒适。
博物馆内的展览布局充分考虑了参观者的视觉体验,充分体现了现代设计的人性化特点。
三、现代设计的多元化(20世纪末至今)20世纪末至今,现代设计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设计风格更加丰富多样。
这一时期的设计家们开始关注地域文化、可持续性等议题,注重设计的创新与传承。
案例:北京798艺术区分析:北京798艺术区原为老工业厂区,经过改造后成为现代艺术聚集地。
设计者们将工业遗存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
艺术区内建筑风格多样,既有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也有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充分体现了现代设计的多元化特点。
总结:从现代设计的诞生到如今的发展,设计风格经历了从简约到多元的演变过程。
这一过程中,设计家们始终关注人类生活的需求,不断创新设计理念,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美好体验。
现代设计史发展历程的时间轴

现代设计史发展历程的时间轴设计史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包括各种设计领域,从工业设计到图形设计、时尚设计等。
以下是现代设计史的一些主要阶段和代表性事件的时间轴,涵盖了20世纪至21世纪初的关键时刻:1880-1910年代:艺术和工艺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1880年代至1910年代初,艺术和工艺运动崛起,强调手工制作、质量和艺术性,对后来的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1919年:包豪斯学派成立* 德国包豪斯学派(Bauhaus)成立,提倡合理的工业制造与艺术的结合,对现代工业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30-1940年代:现代主义设计* 1930年代至1940年代,现代主义设计盛行,注重功能性、简约、材料的真实性,代表人物包括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等。
1940-1950年代:工业设计的崛起* 1940年代至1950年代,工业设计开始崭露头角,设计师注重将美学与实用性相结合,推动了产品设计和制造的发展。
1950-1960年代:世界性设计运动* 1950年代至1960年代,世界各地的设计运动兴起,如意大利的设计重生运动(Renaissance of Italian Design)和日本的和风现代设计。
1960-1970年代:后现代主义设计* 1960年代至1970年代,后现代主义设计兴起,设计师开始挑战现代主义的规范,强调个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1980年代:数字革命和计算机设计* 1980年代,数字革命催生了计算机设计的兴起,图形设计和数字媒体设计逐渐成为主流。
1990年代至今:全球化和可持续设计* 1990年代至今,设计界面临全球化挑战,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设计理念逐渐兴起。
2000年代:用户体验设计和科技创新* 2000年代,用户体验设计成为关注的焦点,科技创新(如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对设计产生深远影响。
这个时间轴提供了设计史中一些主要发展阶段和代表性事件的概览,然而,设计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个设计领域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
现代设计史---现代设计的演变历程

格罗皮乌斯作品
包豪斯金属台灯
德绍的包豪斯校舍
Bauhaus, at Dessau, Germany, 1919 to 1925
Kandem牌灯具是由 包豪斯主要设计
Walter Gropius作品柏林住宅
非洲椅-Marcel Breuer 与一个织工Gunt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oelzl共同作品
1923年 “德国包豪 斯学院设计 作品展”招 贴广告, 约斯特· 施
密特设计
(四)现代设计的普及与展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欧美为中心,设计艺术逐渐 普及全球 1957年6月,在伦敦成立了“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 合会”(ICSID) 1987年,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正式成立
(一)强调功能主义
1.包豪斯的功能主义 包豪斯提出了“艺术 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 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作品、 设计必须遵循自然法则 来进行”的基本观点, 信奉“方盒子就是上 帝”、“功能至上”、 “有用即美”。达到 “式样美观、高效能与 经济的统一”的要求。
密斯· 凡· 德罗巴塞罗那椅
包豪斯金属台灯
现代设计史
一 现代设计的演变历程
(一)英国“艺术与工艺运动”
19世纪中后期,威廉· 莫里斯(18341896)掀起了一场倡导振兴传统手工艺 的“艺术与工艺运动” “莫里斯美术用品公司” 1888年,英国成立了“艺术工艺展览协
会”
《坎特伯雷故事集》
甘布尔住宅
莫里斯红屋
《乔叟集》书籍装帧设计
《呼啸平原的故事》
(二)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以英 国、法国、比利时、奥地利、德国为中心展开的 一场设计运动。在莫里斯“艺术与工艺运动”的 影响下,一种有运动感的曲线装饰图形,成为了 这一场运动的审美标志。 “新艺术运动”肯定了 机器工业的价值,标志着传统手工艺向工业设计 的真正转化 维尔德与魏玛工艺美术学校
现代设计史发展脉络

时间
设计者
特点
一.维多利亚风格
1837——1901
(十九世纪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
豪华魄丽,装饰繁琐,矫揉造作,将传统的,历史的风格元素和工业技术结合起来。
二.“工艺美术运动”设计风格
1860——1880
约翰.拉斯金
威廉.莫里斯
马克默多.威伯
琼斯罗塞蒂
1强调手工,明确反对机械生产
2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以及各种古典的,复古主义装饰风格
3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
4在建筑设计上,强调以功能为主的设计原则,主张就地取材利用本地的建筑方法和技术,尽量控制装饰.
三.新艺术运动风格
(法开始)
1格拉普斯风格(英国)
2“维也纳分离学派”设计风格
3比利时新艺术风格
4德国的青年风格
十九世纪末到20世纪初
1841—1918年
1859年
朴实自然,忠于材料的特性,与工业品
的简洁,经济,效率原则相结合,严谨
精细的手工艺传统与功能主义设计相结合,注重材料本身。
重视人文主义内涵,将现代设计跟随与意大利悠久而丰富多彩的艺术传统中,即高度理性,又有人文内涵,既有高技术性,又有手工艺传统特性,形成了艺术化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
以功能主义设计为
五.后现代主义风格
主张采用新材料(如钢铁,玻璃等)主张机械美,采用大量的新装饰方法,使机械形式及现代特征变得更加自然华贵.
与法国装饰艺术风格的不同点在于:法国集中于豪华奢侈的消费用品,上流社会,美国装饰艺术风格集中在建筑相关的室内设计,家具设计方面,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
主要表现在装饰艺术领域,如瓷餐具及配件.肥皂盒爽身粉盒.
现代设计的发展脉络

现代设计的发展脉络现代设计的发展脉络现代设计的发展是一个跨越多个世纪、涉及全球各地的复杂过程,它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以及文化的交融而不断演变。
从最初的萌芽阶段到如今的多元化发展趋势,现代设计不仅反映了人类审美观念的变化,更体现了功能主义、简约风格以及文化多样性的深刻影响。
现代设计的全球起源与早期发展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现代设计的萌芽自1850年以来,世界各国的设计史开始呈现出明显的发展趋势。
这一时期的现代设计,主要起源于欧洲,尤其是英国和德国。
工业革命带来的机械化生产,使得设计开始从手工艺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设计师们开始探索如何通过设计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同时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品包括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它们强调手工艺的价值,反对机械生产的粗制滥造,提倡自然、优雅的设计风格。
工艺美术运动由威廉·莫里斯等人发起,强调手工艺的价值,反对工业化生产带来的粗制滥造,提倡自然、优雅的设计风格。
新艺术运动则以其流畅的线条和自然的形态而闻名,代表人物如赫克托·吉马德和阿尔丰斯·穆夏等,他们的作品在建筑、家具和装饰艺术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这些运动不仅在视觉上带来了新的审美体验,也在理念上推动了设计从手工艺向现代设计的转变。
包豪斯学派的影响1919年,德国魏玛的包豪斯学校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教育的诞生。
包豪斯学派强调艺术与工业技术的结合,倡导简约、实用的设计风格。
这一理念对后来的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建筑、家具和产品设计领域。
包豪斯学派的设计师们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工业生产相结合,创造出了既具有艺术美感又实用耐用的产品。
包豪斯的创始人沃尔特·格罗皮乌斯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原则,强调设计应以实用性为核心。
包豪斯的教学方法也极具创新性,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培养出了一批具有现代设计思维的设计师,如马塞尔·布劳耶和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等。
现代设计史第六章 现代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信息和网络时代科技支撑要素的变化,使得现代工业设计主要方向发生了战略性转移, 由传统的工业产品转向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开创了现代设计发展 的新纪元。美国苹果电脑公司和IBM公司是世界计算机行业巨头,其技术和设计走在 世界计算机产品设计的前列。苹果公司不仅在世界上最先推出了塑料机壳一体化个人 计算机,倡导图形用户界面和应用鼠标,而且以独特的人性化理念不断推出新的计算 机产品,使原来人们心目中高深莫测而专业化的计算机变得更为友善和人性化,越来 越成为人们生活中轻松而随意的伴侣。
第一节 孟菲斯设计运动与意大利设计
1981年由意大利设计大师索扎斯在米兰组织成立的“孟菲斯”设计团体,更令世界设 计界为之侧目。 1981年,孟菲斯在米兰举行了首次展览会,那些与传统设计截然不同的家具和物品, 造型新奇怪异,色彩艳丽,轻松活泼,有的覆盖着漂亮的塑料薄片,有的装饰有五光十 色的灯泡,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许多人对此表现出歇斯底里般的热情。 孟菲斯的家具设计多采用纤维材料、塑料等廉价材料,表面装饰有抽象的图案,喜欢用 一些明快、风趣、彩度高的明亮色调,尤其是粉红、粉绿之类艳俗的色彩,形成一种近 似童趣、调侃、玩笑般的设计风格。
第六章 现代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的现代设计
20世纪80-90年代则进入了现代设计的多元化时期——在现代主义设计的主流风 格之下,呈现出多种风格和探索并存的真正多姿多彩的局面。设计风格的多样化、 设计手段的信息化、设计理念的可持续化和设计产品的人性化成为这一时期现代 设计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于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的反思、反叛、分析和探索,试图能在现代主 义设计基础和结构之上找到一条适合新时代和人们审美心理的发展之路。 二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给现代设计以巨大影响,大大改变了现代设计的 手深层次的探索。 同时企业形象系统设计成为80年代现代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受到企业的普遍重 视,在企业竞争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3年设计的“第一”椅子,大胆采用了圆
球、圆盘、圆环、圆柱等一系列圆的基本形态,
打破了传统椅子的结构与造型。两个固定于大
圆座面,宛如一幅天体运行图,同时圆
润的形态又给人以柔媚之感。
“Brazil”桌子 设计:彼特·肖尔(Peter Shire) 1981年
“纽约的日落”(Sun Set in New York)
第一节 孟菲斯设计运动与意大利设计
灯具设计是最能展示设计师灵感和想象力的领域,意大利的灯具设计实用而幽默有 趣,最能体现意大利设计师那种独有的设计之中的文化、艺术情节。1983年由阿 里伯多·弗拉兹(Alberto Frazer)设计的Nastro台灯,用塑料和金属制作,灯座 和灯罩在造型和色彩上相互呼应,灯臂采用了可以弯曲的材料,可任意调节,体现 了灯具的灵活性和功能特点。整个灯具象蜿蜒而出的龙蛇,给人以神秘的遐想。
把那些用泡沫塑料做成的形状看作是这个世界在20
世纪的寓言,在设计中注入了更深的文化和艺术的
内涵,比希完全打破了设计与艺术的界限,亦打破
了设计所固有的功能和形式的限定,把家具设计得
象雕塑,其放荡而不循常规的造型和有着神秘色彩
的意境,使人联想起神话般的梦幻世界或是耐人寻
味的艺术品。如1980年他设计的一套名叫“参孙和
第二节 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的现代设计
信息和网络时代科技支撑要素的变化,使得现代工业设计主要方向发生了战略性转移, 由传统的工业产品转向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开创了现代设计发展 的新纪元。美国苹果电脑公司和IBM公司是世界计算机行业巨头,其技术和设计走在 世界计算机产品设计的前列。苹果公司不仅在世界上最先推出了塑料机壳一体化个人 计算机,倡导图形用户界面和应用鼠标,而且以独特的人性化理念不断推出新的计算 机产品,使原来人们心目中高深莫测而专业化的计算机变得更为友善和人性化,越来 越成为人们生活中轻松而随意的伴侣。
想到太阳发出的多彩光芒。彼特·歇尔(Peter
Shire)1981年设计的“Brazil”桌子就象是
用彩色三角积木板搭成的玩具,色彩艳丽,而
造型奇特,有一种极端的临时感和不稳定感,
已失去了传统家具观念的特征。而米歇
“Super”灯具 设计:马丁·伯顿(Martine Bedin) 1981年
尔·德·卢奇(Michele de Luchi 1951—)
油瓶和醋瓶 设计:阿喀琉斯·卡斯提琉尼 由Alessi制造 1984年
第一节 孟菲斯设计运动与意大利设计
第二节 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的现代设计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人类进入了一个知 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网络化时代。这种巨大变化不仅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技术特征, 也对人类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设计等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改变 了现代设计的手段、方法和程序,而且改变了现代设计的材料、范围和理念,20世 纪80-90年代以来的设计可说是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的设计。 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的现代设计不仅表现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设计思想、设计方 式的影响,也表现在以计算机及相关产品为代表的高科技产品的设计风格的探索上, 更表现在因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发展导致的人类生活方式设计的变化上。
笔记本电脑 Apple公司 1999年
第二节 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的现代设计
IBM则在20世纪90年代以推出ThinkPad笔记本电脑的设计为突破口,实现了IBM品牌 的再生,创造了一种以消费者导向为核心的高质量、高品味、创新而亲近的产品形象, 一举扭转了80年代末这个世界计算机巨人日渐委糜的形象,成为工业设计提升产品品 质和重塑企业形象的成功案例。
第一节 孟菲斯设计运动与意大利设计
马都·顿( Matteo Thun 1952—)是80年代具有独特个人风格的年轻设计师,孟 菲斯重要成员之一。他的设计滑稽幽默,而做工严谨、精致。他设计一系列名为“裸 鸟(Roro birds)的大壶,将动物鸟的造型与建筑结构造型巧妙结合,生动而有意趣, 给人想象而令人愉快,形成了所谓“微型建筑式样”的风格。他在1985年与安德 勒·尼拉(Andrea Lera)合作设计的“芝加哥论坛”(Chicago Tribune)立式台 灯是微型建筑式样风格的代表作,被国际设计界广为运用,成为一种流行的设计风格。
“Nastro”台灯 设计:阿里伯多·弗拉兹(Alberto Frazer) 1983年
第一节 孟菲斯设计运动与意大利设计
意大利设计师更多地把设计当成文化和艺术来处理,当成哲学来思索、品味,当作 符号来表达,因而总能成为世界工业设计的弄潮儿,总能在平静的水面荡出浪花来。 正是这些饱含意大利文化气息的设计理念使意大利设计在展示其实用特点的同时, 还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实用之外的东西,带给我们许多思考和梦想
美国微软公司为儿童开发设计的“方便球”鼠标器 IBM公司1999年生产的ThinkPad570笔记本电脑
第二节 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的现代设计
台湾宏基公司1995年请德国著名的青 蛙设计公司设计推出了一种介于家电 和计算机之间的全新产品-Aspire,该产 品采用圆弧造型,大小不同而随机分 布的圆孔,具有生活化的情趣;机身 以蓝色代替了传统的乳白色,是在计 算机设计领域将文化、热情和刺激融 为一体的个性化设计的经典作品。该 产品颇受市场欢迎,并获得了1996年 美国工业设计优秀奖的计算机类金奖。
第一节 孟菲斯设计运动与意大利设计
60年代意大利即已开始引导世界设计新潮流,到70年代独具特色的意大利设计甚至已 逐渐取代斯堪的纳维亚之风,成为世界现代设计一个非常流行的风格。其既具现代主义 设计的功能特征又具个性化、艺术化甚至哲理性的设计品味的现代设计产品,满足了现 代人多样化的、高标准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受到各国消费者的青睐。80—90年代,意 大利在保持其世界工业设计领先地位的同时,将其固有的设计传统与特色发挥得淋漓尽 致,那就是轰动世界的孟菲斯设计运动的产生及意大利设计师多姿多彩的设计探索,成 为世界现代设计之河中最绚丽、最耀眼的浪花。
造一种神秘的氛围。
第一节 孟菲斯设计运动与意大利设计
同年设计的名叫“纽约的日落”(Sun Set in New York)的一套沙发组合,红色 的半圆状的整块靠背隐隐藏在柔软而圆润的沙发块组合后面,看起来就象太阳正从 城市的摩天大楼后下落,具有舞台戏剧般的视觉效果,其隐含的文化内涵是不言而 喻的,正如其诗意般的名字“纽约的日落”。比希为之拍摄的“蒙太奇”照片就更 增添了他作品的神话色彩。
孟菲斯设计-彩色电视机 索扎斯(意大利) 和玛托。雷恩(奥地利)
Tawaraya”拳击台和孟菲斯设计组成员 设计:马索尼·乌蒙 达 1981年
第一节 孟菲斯设计运动与意大利设计
乔治亚罗(Giorgio Giugiaro 1938-)作为意大利著名的汽车设计师,他设计的“高 尔夫”、菲亚特“潘达”、奥迪80、沙巴9000、BMW-MI等产品,都成为了世界驰名 的小汽车,成为世界汽车设计的经典作品。1986年,他设计的“麦奇摩托”,一半似 摩托,一半似汽车,革新了现代机动车的设计概念。而他1982年为尼奇公司设计的新 型“逻辑”缝纫机和为日本尼康公司设计的尼康F3相机,都是世界设计史上的杰出作 品。
“Seconda”椅子 设计:马内奥·波特(Mario Botta) 1982 年
第一节 孟菲斯设计运动与意大利设计
盖当罗·比希(Gaetano Pasce1939年—)是意大
利60—70代就享有盛誉的设计大师,以其激进的波
普设计风格而著称。比希热爱有机的形状,喜欢曲
线,尤其偏爱镶嵌或包壳的表面及凹陷的空间,他
孟菲斯设计
第一节 孟菲斯设计运动与意大利设计
索扎斯作为孟菲斯运动的重要发起人之一,尽管他很快离开了该组织,但他的设计 反映了孟菲斯设计的典型特征,给人留下了许多思索。其代表作是一个奇形怪状的 书架,使用了塑料贴面材料,颜色鲜艳,很象一个抽象的雕塑作品,几乎不具备书 架的功能。
索扎斯
孟菲斯设计的博古架
丹尼娅”(SamSon and Delilah)的以神话故事 Sameson and Delilah”桌子和椅子 设计: 里的人物来命名的桌椅,有着动荡不安的有机造型, 盖当罗·比希(Gaetano Pesce) 1980年
全然是一组桌和椅的雕塑群组合,用塑料泡沫制成,
不规则的轮廓线在塑料的融化中被赋予了生命,创
菲亚特“潘达”小汽车 乔治亚罗 意大 利 1980年
“麦奇摩托” 乔治亚罗 意大利 1986年
第一节 孟菲斯设计运动与意大利设计
马内奥·波特(Mario Botta 1945年—) 是意大利出色的设计师,他设计了一系列 金属椅子,结构简练,线条优美,极具现 代风格和金属美感。如他1982年设计的 第二(Second)椅子,直线圆角的金属 结构减少到无以复加,曲面的金属网座面, 配以冷静的黑色,整个椅子简洁、高雅而 功能突出,简直就是金属工艺和技术结合 的神来之作,叫人一看就喜不自禁。他在 1986年又设计了“第五”(Qwnta)金 属桌椅组合,是有着同样优点的精品之作。 马内奥·波特设计的金属椅是意大利椅子 设计的经典作品,为许多博物馆所收藏。
第一节 孟菲斯设计运动与意大利设计
1981年由意大利设计大师索扎斯在米兰组织成立的“孟菲斯”设计团体,更令世界设 计界为之侧目。 1981年,孟菲斯在米兰举行了首次展览会,那些与传统设计截然不同的家具和物品, 造型新奇怪异,色彩艳丽,轻松活泼,有的覆盖着漂亮的塑料薄片,有的装饰有五光十 色的灯泡,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许多人对此表现出歇斯底里般的热情。 孟菲斯的家具设计多采用纤维材料、塑料等廉价材料,表面装饰有抽象的图案,喜欢用 一些明快、风趣、彩度高的明亮色调,尤其是粉红、粉绿之类艳俗的色彩,形成一种近 似童趣、调侃、玩笑般的设计风格。
苹果II型计算机 苹果公司 1977年
苹果Macintosh 1型电脑 19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