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类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年报)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填报说明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填报说明一、本表为按照核定征收管理办法中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在年度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使用,以及实行核定应纳所得税额的居民企业年度终了后,在规定的时限内按照实际经营额或实际应纳税额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时使用。
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按收入总额核定、按成本费用核定、按经费支出换算分别填写。
二、本表表头项目:1、“税款所属期间”:纳税人填报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
纳税人年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填报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实际生产经营之日的当月1日至12月31日。
纳税人年度中间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的,填报公历当年1月1日至实际停业或法院裁定并宣告破产之日的当月月末。
纳税人年度中间开业且年度内中间又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的,填报实际生产经营之日的当月1日至实际停业或法院裁定并宣告破产之日的当月月末。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
3、“纳税人编码”:填报地税机关核发的纳税人编码号码。
4、“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登记证中的纳税人全称。
三、具体项目填报说明1、第1行“收入总额”:按照收入总额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填报此行。
填写本年度累计取得的各项收入金额,其中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可享受的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减计收入从该行中减除后填报。
2、第2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3、第3行“应纳税所得额”:填报计算结果。
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第1行“收入总额”×第2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4、第4行“成本费用总额”:按照成本费用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填报此行。
填写本年度累计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金额。
5、第5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6、第6行“应纳税所得额”:填报计算结果。
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第4行“成本费用总额”÷(1-第5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第5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企业所得税申报表B类(样表)

0.07 22739.43
0.25 5684.86
应纳税所得额的 应纳所得税额(3行×11行或6行×11行或10行 计算 ×11行) 减免所得税额 应补(退)所得 已预缴所得税额 税额的计算 应补(退)所得税额(12行-13行-14行)
3150.00 253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 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国家有关税收规定填报的,是真实的、可靠的、完整的。 法定代表人(签字): 纳税人公章: 代理申报中介机构公章: 经办人: 会计主管: 经办人执业证件号码 受理人: 年 月 日
累计金额
324849.00
税 所 得 额 的 计 算
成本费用总额 按成本费用 核定应纳税 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 所得客 应纳税所得额〔4行÷(1-5行)×5行〕 经费支出总额 按经费支出 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 换算应纳税 换算的收入额〔7行÷(1-8行)〕 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8行×9行) 适用税率(25%)
中华人民共和国 企业所得税月(季)度纳税申报表(B类)
税款所属期间: 纳税人识别号: 纳税人名称: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项目
收入额 按收入总额 核定应纳税 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10 应 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1行×2行) 纳 %)
行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专用章: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代理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受理日期:
年
月
日
国家税务总局监制
10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填报详解(一):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B101000)

10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填报详解(一):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B101000)10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填报详解(一):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B101000)一、表格概述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B101000)是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的详细情况。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规定,企业应按照规定的填报要求和格式,准确、完整地填写本表。
二、表格项目及填报说明1. 企业名称填报企业全称,应与营业执照上的名称一致。
2. 纳税人识别号填报企业的纳税人识别号,应与税务登记证上的号码一致。
3. 报告期间填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所对应的报告期间,如2021年度。
4. 主营业务收入填报企业在报告期内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活动所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总额。
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税法规定,准确计算并填报。
5. 主营业务收入明细填报企业在报告期内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的明细项目,包括产品销售收入、服务收入等。
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税法规定,准确计算并填报。
6. 非主营业务收入填报企业在报告期内通过非日常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如投资收益、补贴收入等。
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税法规定,准确计算并填报。
7. 免税收入填报企业在报告期内取得的免税收入,如国债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
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税法规定,准确计算并填报。
8. 减除费用填报企业在报告期内发生的符合税法规定的减除费用,如成本、费用、损失等。
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税法规定,准确计算并填报。
9. 税前利润填报企业在报告期内经过计算得出的税前利润,即主营业务收入、非主营业务收入、免税收入减去减除费用的金额。
10. 企业所得税税率填报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目前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11. 应纳税所得额填报企业在报告期内经过计算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即税前利润减去企业所得税优惠等金额。
所得税年度B类报表(核定征收企业用)【范本模板】

附件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和年度预缴纳税申报表(B类,2015年版)》及填报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2015年版)税款所属期间: 年月日至年月日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名称: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国家税务总局监制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由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在月(季)度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的纳税人,年度汇算清缴使用本表。
二、表头项目1.“税款所属期间”:为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所属期月(季)度最后一日。
年度中间开业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月(季)度的最后一日。
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
“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件号码(15位)。
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件中的纳税人全称。
三、具体项目填报说明(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1.本表第1行至第11行由“按收入总额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填写。
第1行“收入总额”:填写本年度累计取得的各项收入金额.2.第2行“不征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收入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不征税的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政府性基金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3.第3行“免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利润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免税的收入或收益。
第3行填报4行+5行+6行+7行+8行的合计数。
4.第4行“国债利息收入":填报纳税人持有国务院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
5。
第5行“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填报纳税人持有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
6。
第6行“符合条件居民企业之间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填报本期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情况。
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7.第7行“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2号)等规定,符合条件并依法履行登记手续的非营利组织,填报取得的捐赠收入等免税收入,不包括营利性收入。
企业所得税年报A4(B类)

谨声明:此纳税申报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 税法实施条例》和国家有关税收规定填报的,是真实的、可靠的、完整的。 法定代表人(签字): 纳税人公章: 代理申报中介机构公章: 经办人: 会计主管: 经办人执业证件号码: 填报时间: 年 月 日 代理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受理日期: 年 月 日 受理人: 年 月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
税款所属期间: 纳税人识别号: 纳税人名称: 项 目 按收入总 收入总额 额核定应 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 纳税所得 额 应纳税所得额(1行×2行) 应 纳 税 所 得 额 的 计 算 成本费用总额 按成本费 用核定应 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 纳税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4行÷(1-5行)× 额 5行] 经费支出总额 按经费支 出换算应 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 纳税所得 换算的收入额[7行÷(1-8行)] 额 应纳税所得额(8行×9行) 税率(25%) 应纳所得税额的计 应纳所得税额(3行×11行或6行× 算 11行或10行×11行) 减免所得税额 已预缴所得税额 应补(退)所得税 应补(退)所得税额(12行-13行 额的计算 -14行) 行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累计金额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主管税务机关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和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 填报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和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填报说明一、本表为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在月(季)度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二、表头项目1、“税款所属期间”:为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所属期月(季)度最后一日。
年度中间开业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月(季)度的最后一日。
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件号码(15位)。
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件中的纳税人全称。
三、具体项目填报说明1、第1行“收入总额”:填写本年度累计取得的各项收入金额。
2、第2行“不征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收入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不征税的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政府性基金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3、第3行“免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利润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免税的收入或收益。
4、第4行“应税收入额”:根据相关行计算填报。
第4行=第1-2-3行5、第5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6、第6行“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行计算填报。
第6行=第4×5行。
7、第7行“成本费用总额”:填写本年度累计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金额。
8、第8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9、第9行“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行计算填报。
第9行=第7÷(1-8行)×8行。
10、第10行“税率”:填写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25%税率。
11、第11行“应纳所得税额”(1)按照收入总额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第11行=第6×10行(2)按照成本费用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第11行=第9×10行12、第12行“已预缴所得税额”:填报当年累计已预缴的企业所得税额。
13、第13行“应补(退)所得税额”:根据相关行计算填报。
所得税年度B类报表(核定征收企业用)

附件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和年度预缴纳税申报表(B 类, 2015 年版 ) 》及填报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 B 类, 2015 年版)税款所属期间:年月日至年月日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名称: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项目行次累计金额一、以下由按应税所得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的企业填报收入总额1减:不征税收入2免税收入3其中 : 国债利息收入4应按收入总额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5纳核定应纳税符合条件居民企业之间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6税所所得额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收入7得其他免税收入 :8额的应税收入额( 1行 -2 行-3 行)9计算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10应纳税所得额(9行×10行)11按成本费用成本费用总额12核定应纳税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13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 [12 行÷ (100% - 13 行 )× 13行 ]14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税率( 25% )15算应纳所得税额(11 行× 15 行或 14 行× 15行)16减: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免所得税额17应补(退)所得税额其中:减半征税18的计算已预缴所得税额19应补(退)所得税额(16 行 -17 行 -19 行)20二、以下由税务机关核定应纳所得税额的企业填报税务机关核定应纳所得税额21预缴申报时填报是否属于小型微利企业:是□否□所属行业:从业人数:年度申报时填报资产总额:国家限制和禁止行业 :是□否□谨声明:此纳税申报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国家有关税收规定填报的,是真实的、可靠的、完整的。
法定代表人(签字):年月日纳税人公章:代理申报中介机构公章: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专用章:会计主管:经办人:受理人:经办人执业证件号码:填表日期:年月日代理申报日期:年月日受理日期:年月日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由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在月 ( 季) 度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填报说明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填报说明一、本表为按照核定征收管理办法中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在年度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使用,以及实行核定应纳所得税额的居民企业年度终了后,在规定的时限内按照实际经营额或实际应纳税额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时使用。
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按收入总额核定、按成本费用核定、按经费支出换算分别填写。
二、本表表头项目:1、“税款所属期间”:纳税人填报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
纳税人年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填报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实际生产经营之日的当月1日至12月31日。
纳税人年度中间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的,填报公历当年1月1日至实际停业或法院裁定并宣告破产之日的当月月末。
纳税人年度中间开业且年度内中间又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的,填报实际生产经营之日的当月1日至实际停业或法院裁定并宣告破产之日的当月月末。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
3、“纳税人编码”:填报地税机关核发的纳税人编码号码。
4、“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登记证中的纳税人全称。
三、具体项目填报说明1、第1行“收入总额”:按照收入总额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填报此行。
填写本年度累计取得的各项收入金额,其中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可享受的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减计收入从该行中减除后填报。
2、第2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3、第3行“应纳税所得额”:填报计算结果。
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第1行“收入总额”×第2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4、第4行“成本费用总额”:按照成本费用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填报此行。
填写本年度累计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金额。
5、第5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6、第6行“应纳税所得额”:填报计算结果。
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第4行“成本费用总额”÷(1-第5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第5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专 用章: 受理人: 受理日期: 年 月 日 国家税务总局监制
行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累计金额
二、以下由税务机关核定应纳所得税额的企业填报 税务机关核定应纳所得税额
谨声明:此纳税申报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国家有关税收规定填报的,是真实的、可靠的、完整的。 法定代表人(签字): 纳税人公章: 会计主管: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代理申报中介机构公章: 经办人: 经办人执业证件号码: 代理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和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
税款所属期间: 年 纳税人识别号:□□□□□□□□□□□□□□□ 纳税人名称: 月 日至 年 月 日 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金额单位:
项 目 一、以下由按应税所得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的企业填报 应 收入总额 纳 减:不征税收入 税 免税收入 按收入总额核定应 应税收入额(1-2-3) 所 纳税所得额 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得 应纳税所得额(4×5) 额 的 成本费用总额 按成本费用核定应 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计 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7÷(1-8)×8] 算 税率(25%) 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 应补(退)所得税额的计算 应纳所得税额(6×10或9×10) 已预缴所得税额 应补(退)所得税额(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