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音乐

合集下载

贝多芬音乐中的标题音乐元素

贝多芬音乐中的标题音乐元素

贝多芬音乐中的标题音乐元素贝多芬是跨越两个世纪,连接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的音乐巨匠。

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充分反映了前辈的成就,诸如亨德尔音乐的英雄性、群众性因素与巴赫深邃的哲理性和宏伟的气魄。

如果从音乐风格的历史演变来看,他的创作从形式、体裁到风格都承袭了以海顿、莫扎特为代表的古典主义风格,具有音乐逻辑感、均衡感和以动机为基础材料构建“宏伟大厦”的方法。

由于社会变革和自身的才能,贝多芬极大的发展和改变了古典音乐的风格。

他一共写了七部器乐协奏曲,其中有五部钢琴协奏曲,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一部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协奏曲。

在这些作品中除了第一、第二钢琴协奏曲属于他早期的作品外,其余都是他在创作成熟时期所写的作品。

他的这些协奏曲无论在形象的生动丰富、规模的宏伟,以及构思的严谨集中方面都可以和他的交响乐相媲美。

协奏曲为贝多芬提供了一种大众喜爱的形式。

最流行的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他的第三、第四、第五钢琴协奏曲。

本文将重点介绍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在西欧古典派前期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给曲调标示题目,它们直接叫作《第×号奏鸣曲》、《第×号弦乐四重奏》、《第×交响乐》等。

这种音乐,称“无标题音乐”或称“绝对音乐”,这种音乐并不因为没加“标题”就没有它内在的艺术内容。

相反,它们的音乐感情不是用语言(文字)来直接表达的,它是以美的音响组合来使人们得到感受的;它不借助于文字提示,完全由音乐本身来抒发情感。

正如诗人哥德所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就是指这种“绝对音乐”而言。

西欧音乐作品使用标题来提示、说明曲调内容的,首先是贝多芬。

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便是著名典型,它标明《田园》,而且五个乐章又各有文字说明。

第一乐章:“初到乡村时被唤起的愉快的心情”;第二乐章:“溪边景色”;第三乐章:“农民快乐的聚会”;第四乐章:“雷电、暴风雨”;第五乐章:“牧歌,暴风雨过后欢乐、感恩的心情”。

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

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

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
黄晓钟
【期刊名称】《保定师专学报》
【年(卷),期】1999(012)003
【摘要】本文试图从更宽广的角度进行思索,把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的界定、音乐特征的分析及内容的揭示作为探讨的内容,为鉴赏这两种不型的音乐作品提供思路和依据。

【总页数】4页(P43-46)
【作者】黄晓钟
【作者单位】保定师范专科学校音乐系,河北保定071051;保定师范专科学校音乐系,河北保定0710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05
【相关文献】
1.音乐与非音乐因素融合的产物--标题音乐 [J], 胡咏丽
2.标题音乐与无标题音乐的美学特征比较 [J], 张教华
3.拿起阶级分析的武器——再谈标题音乐、无标题音乐的阶级性 [J], 朝华
4.标题音乐引发的争论——浪漫主义视野下的"诗乐合一" [J], 杜鹃
5.标题音乐和无标题音乐之我见 [J], 郑凤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序曲二首》看朱践耳早期的钢琴创作

从《序曲二首》看朱践耳早期的钢琴创作

一、较自由的三段式曲式结构
这两首作品都沿用了三段式结构,但又非典
型的三段曲式,结构上显得更为自由,更富有创
作个性。以下是这两首作品的结构图示及分析:
(一)《序曲一号》
呈示部分 发展部分
连接 再现部分
AA
B
A"
14 (1-7)+(8-14) 10(15-24) 6(25-30) 9(31-39)

从以上结构图示看,全曲可分为四个部分: 1. 呈示部分(1-14)占的篇幅最长,由两 个重复型乐段构成。第一个乐段(1-7)是一个 a+a'+a"式 的三 句 体乐 段, 乐段 的第 一句 ( 1-2 ) 即主题句,采用的是五声性的旋律音调温柔而略 带惆怅。第二句(3-4)是第一句下四度的转调 模进,两句的头一小节在旋律与和声上是完全模 进 的关 系 ,后 一小 节稍 有变 化 。第 三句 (5 -7 ) 的开始两拍又是主题动机下六度的转调模进,之 后旋律有相对较大的发展变化并形成了一个小高 潮。第二段是一个重复性乐段,这一段的三句分 别是前段的三句在不同调上的稍有变化的重复。 整个呈示段的音高材料其实很单一,整段六句有 四句几乎都在重复主题句,另外两句虽有稍大一 些的变化,但也是在重复了主题动机的基础之上 的发展和变化。尽管如此但我们并没有从中听到 单调和乏味,这是因为作者采用了层层的模进和 不断地转调,模进给了音乐以动力,六句采用了 六次转调则给了音乐缤纷浪漫的色彩。 2. 发展段相对较短只有七小节,这一段在旋 律、和声、节奏等各方面都与第一段有较大的不 同。这一段通过节奏的紧缩、和声织体的加厚、 音区的不断上升最终将音乐推向高潮,这个高潮 点落在第 22 小节的 C 大三和弦上。这个大三和 弦在连续的切分节奏上持续了近三个小节,通过 力度的减弱使得高潮部分的情绪慢慢平静下来。 同时也使发展部分的调性从降 C 转入 C 调,根据 童忠良先生“同名调扩张”[2]的理论,降 C 是 C 的 低位重同名调,属于近关系的转调,因而转调较 为自然顺畅,并以 C 调为跳板经过连接部分的前

标题音乐

标题音乐

标题音乐是用文字来说明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的器乐曲。

这种说明作品主题思想的文字,就是标题。

标题音乐常取材于民间传说、小说、戏剧、诗歌和绘画。

作曲家根据标题进行创作,并把标题告诉听众,让听众也按照标题的指示来欣赏和理解音乐。

李斯特为标题所下的定义是:“作曲家用使人易于理解的文字写成的序言,放在一首器乐曲的前面,用以防止欣赏者错误的解说,而使他注意到全曲或曲中某一部分的诗的境界。

”简单地说,标题音乐是有标题的音乐。

但是标题并不等于题目,因为有些题目只是说明作品的体裁,如“进行曲”、“圆舞曲”、“小夜曲”、“浪漫曲”;有些题目只是说明作品的体裁和形式,如“变奏曲”、“回旋曲”、“奏鸣曲”、“交响曲”。

我国民族器乐曲的有些题目,也只是用来说明曲牌和板式的,如”柳摇金”、“夜深沉”、“十六扳”、“老六扳’。

这些题目和乐曲内容无关,都不能算是标题。

也有些器乐曲的题目和内容有关,但说明的只是作品的一般的气氛和情调,而不是具体的内容,还不能算是严格意义的标题。

如舒曼的《春天交响曲》、柴科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等。

但是,也有许多作品的题目同时也是标题,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序曲》。

因为“梁祝”代表了一个具体的民间故事,而《罗密欧与朱丽叶》代表了莎士比亚的一部悲剧。

标题音乐是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繁荣起来的,“标题音乐”的名称也是十九世纪的产物。

但标题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六、十七世纪。

十八世纪以后,更出现了一些早期标题音乐的代表作品。

如德国作曲家库瑙在170O年写作的描写圣经故事的《圣经奏鸣曲》,至今还是钢琴家的演奏曲目。

巴赫在1704年所作的《离别随想曲》,也是早期标题音乐的典范作品。

贝多芬在1808年所作的《田园交响曲》,是标题交响曲的先声。

柏辽兹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所作的《幻想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交响曲》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戏剧交响曲,则以鲜明的标题性、戏剧性和新颖的配器效果见称于世,是浪漫派标题音乐的划时代作品。

舞蹈考研名词解释意大利学派

舞蹈考研名词解释意大利学派

舞蹈考研名词解释意大利学派
名词解释
1、戏剧芭蕾——戏剧芭蕾舞注重情节、易于理解和思考,在表现形式和手法上不再局限于默剧,而是力求创作出“情节舞蹈”,通过舞蹈和默剧的形式塑造人物性格,表现情节。

2、浪漫的芭蕾-浪漫主义的芭蕾舞更多的是诗意,更直接,更深刻的触动了听众的情感。

这种更加富有诗情画意其发展与舞蹈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3、俄罗斯俄罗斯芭蕾是意大利、法兰西、丹麦三大艺术风格的精华所在。

俄罗斯芭蕾源于俄罗斯人民的体质特点和民主的文化传统。

学习体系。

4、交响芭蕾——交响舞蹈就是用舞蹈手段体现无标题音乐(或标题音乐)——它的主题和形式及其展开,都是按作曲家的基本音乐形象来创作。

5、舞剧《关不住的女儿》——编导多贝瓦尔,1789年首演于法国外省城市波尔多。

属于前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作品,它通过一对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故事体现了主张婚姻自主,反对等级门阀的封建偏见的进步主题。

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之《二月——狂欢节》音乐分析

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之《二月——狂欢节》音乐分析

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之《二月——狂欢节》音乐分析作者:魏敏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年第12期摘要:《四季》是柴可夫斯基创作成熟时期的作品,是一幅用器乐形式描绘出来的俄罗标题音乐风景画。

本文通过分析创作背景、标题音乐特点、曲式结构、演奏特点,诠释这首《四季》中最富有俄罗斯乡土气息、淋漓尽致展现朴实、憨厚、豪爽的农民形象的作品——《二月——狂欢节》。

关键词:钢琴曲;四季;狂欢节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3-0086-02一、创作背景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Peter Ilitch Tchaikovsky 1840—1893),是19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为他流畅的旋律、感伤的情绪所感叹。

柴可夫斯基是一个强烈的爱国主义者,他对俄国以及一切与俄国有关的事物都有着根深蒂固的爱,因此在他生平所创作的近百首钢琴作品中,蕴含着强烈的民间艺术及民族风情。

柴可夫斯基将他自己的作品分成两类:一类作品是根据自己的主动精神而创作,完全处于内在的要求及喜好;另一类作品则是由于外力的推动,按友人或出版家的要求而写。

钢琴套曲《四季》就属后者。

1875年,柴可夫斯基受彼得堡文艺月刊《小说家》杂志发行人尼·马贝纳德之托,每月写一首与该月份节气特征有关的钢琴曲,分别代表着一年的十二个月,并配以俄罗斯著名诗人的诗句。

这一别出心裁的约稿激发了作曲家的创作灵感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俄罗斯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以及独特的人文风情全都涌现在他的脑海中,成了柴可夫斯基要抒发、要赞美的题材。

于是他欣然接受,顺着这一灵感,一气呵成,创作这十二首钢琴曲, 每一首乐曲都是一幅色彩缤纷的风俗画,不但生动地描写了每一季节的自然景色,而且深刻地反映出俄罗斯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生活。

柴可夫斯基在几幅诗意的图画里,把对逝去的青春和消磨着的生命的惋惜,哲理性地表现出来。

标题音乐programmusic

标题音乐programmusic

标题音乐programmusic所谓“标题音乐”,简单地说,就是有文字作标题的音乐。

标题音乐是浪漫主义作曲家将音乐与文学、戏剧、绘画等其他姊妹艺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又一综合性音乐形式,这是一种用文字来说明作曲家创作意图和作品思想内容的器乐曲。

这种说明主题思想的文字,就是标题。

在器乐音乐中,“标题音乐”往往与“纯音乐”(非标题音乐)相对应,“纯音乐”意指没有标题说明的器乐形式。

如李斯特的交响诗《塔索》、柴科夫斯基的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

“标题音乐”是一种与“纯音乐”(即“无标题音乐”)相对的音乐形式,它是一种带有文学或图画联想性的器乐作品。

这就是说,作曲家在创作这种音乐的时候,脑子里面总有某个文学作品、美术作品或民间传说的影子,而“纯音乐”则没有文学或图画的含义。

19世纪,“标题音乐”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并产生了“标题音乐”的几种常见形式。

这就是“标题音乐会序曲”、“标题交响曲”、“交响诗”和“戏剧配乐”。

“标题音乐会序曲”的代表作品有门德尔松的《芬格尔山洞》、柴科夫斯基的《一八一二序曲》等;“标题交响曲”的主要代表作品就是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哈罗德在意大利》,李斯特的《浮士德》等;“交响诗”则以李斯特的《前奏曲》等13部交响诗为代表。

“戏剧配乐”的代表作是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比才的《阿莱城姑娘》等。

“标题音乐”总的原则是强调音乐的文学性和描绘性,以显示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创作时按照标题进行构思,并要求听众依据标题的提示去听赏的器乐作品。

“program”为“纲领”之意,不是指题目。

F.李斯特给标题所下的定义是:“作曲家写在纯器乐曲前面的一段通俗易解的话,作曲家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听音乐的人任意解释自己的曲子,事前指出全曲的诗意,指出其中最主要的东西。

”(《柏辽兹和他的〈哈罗尔德〉交响曲》)。

说明调性调式和体裁形式作品的题目有说明调性调式和体裁形式的,如《E大调夜曲》、《c小调变奏曲》、《F大调弦乐四重奏》等;有说明曲牌和板式的如《柳摇金》、《夜深沉》、《三六》、《老六板》等;也有说明作品的一般气氛、色彩和情调的,如《悲怆奏鸣曲》、《春天交响曲》、《光明行》等,这些都不属于标题的范畴。

艺术歌曲《它像优美的旋律渗透我的心灵》的音乐特征与演唱探究

艺术歌曲《它像优美的旋律渗透我的心灵》的音乐特征与演唱探究

的单一部曲式,调性为C大调,其曲式结构如下图:全曲调性建立在C大调的基础上,作品采用带变奏的单一部曲式,曲调优美婉转,表现出细腻的特点。

作品每句的开始都采用弱起,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

A 段属于5+8的非方整乐段,全曲共上下两乐句,两句为对比乐句;a句为开放乐句,主题动机使用主和弦三音开始并进行分解,之后四度跳进到下属音后级进下行,旋律由跳进和级进进行展开,形成波浪形线条。

和声上使用拿波里和弦带来大小调交替的色彩,最后结束属于不完满终止。

b句将旋律进行扩充,可以分为4+4的关系,b句使用主和弦三音高八度开始,与a句形成音区对比。

之后将a句主题开始的上四度变为下四度,通过级进和跳进将旋律发展,旋律的走向扩大到五度,并将其进行上四度模进,最后将结尾处的旋律进行扩充变化反复一次不完满终止。

钢琴伴奏上加入小连接来承接下一个段落,伴奏织体采用流动的分解织体。

勃拉姆斯非常注重艺术歌曲旋律的流动性,就这首歌曲来说更为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作品的每一乐句的结构呈现出的都是拱形结构,旋律的线条从起点延伸到终点,形成一个不间断的弧线,迅速上升到顶点,然后逐渐下降到起点,其主题旋律非常独特。

如谱例:A’段旋律与A段大体相同,只将第二句的旋律发生改变。

c句扩张为9小节,同时开始时保留了下行的素材,旋律走向与b句相似。

和声上,a句结尾变为DVII-T,c句使用离调、小连接处使用bTSVI带来色彩。

钢琴伴奏上,与A段相同,使用钢琴作声部填充。

最后使用变格进行结束。

A’’段旋律与A段大体相似,a句完全再现A段第一句,d句扩张为11小节,可以分为5+6的关系,前半乐句使用b句材料进行同头变尾,后半乐句进行变化展开,使用大量的变和弦,带来小调色彩,最后以k46-D-T完满终止。

同时,在结尾处加入三小节的补充,整首作品的钢琴伴奏主要使用了主调织体。

第一句与小连接使用分解织体,第二句钢琴部分使用旋律音进行旋律强调以及复调旋律对位做填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标题音乐作者:刘凤起来源:《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2013年第02期小时候听老师讲故事,开头总是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老头……”现在,我要讲的,是“有个老头,在很久很久以前”讲的一个故事。

我不曾有过辉煌的恋史和荡气回肠的情结,只为那老人之托和生生不灭的痴情,不免报以眼泪,心想有朝一日借助于琴瑟,弹绝世之音乐,和惊人之长歌,也愿世人动情于它的凄美。

然而我笔拙词枯,难开涌河,就唱咏一些不甚连贯的句子,但愿不要损了那故事的情状。

其实,真是一段无端的闲愁,他爱他念,他痴他苦,于我何干?只是,既然有言在先,岂能反悔,我就不妨以他之心,感味一番人间的凄情。

一风声,鸟声,流水声,花飞木落声,飘雪流萤声,都是自然界的音乐。

自然界是一个庞大的载体,不管是无生命的诸类,还是有生命的种种,都以“有我”之音,跳动在它的弦键,发嘈嘈喧宇之鸣。

于是有春声之欢煦,夏声之燥厉,秋声之萧瑟,冬声之惨烈。

我热爱自然,时常沉醉于它的美声,而渐唤出一段心曲。

真是:人生多少伤心事,都在春风秋雨里。

人生都有一段灿烂的时光,一些拣不起又搁不下的故事。

那时光如破雾之晨曦,瑰丽而温馨,带着一种撩人的神秘;那故事如含露的朝花,在梦在醒,带着一种莫名的惆怅,即使人们经历了漫长的旅途,不管他成了望破尘世的高人,还是随落为泯灭人性的狂夫,那往昔的神秘之光、惆怅之花,总还会占有他心的一隅。

时间是一条长长的小河,流走的是忧郁,流来的是欢乐。

可是人们都在留恋过去,沉淀的是黄金,漂浮的是泡沫。

世人都劝别人忘记,至于自己,谁又能够忘却?只是嘴上不说,心里琢磨。

我想人应该堂堂正正地活,不能鬼鬼祟祟地生,就在这旷野之上,空朦之中,落花声里,一吐情怀,也不失为高尚之举。

而且,天籁融万物之鼓息,对天吟咏,把我的歌化入那无标题的音乐,作为它一个低徊的音符,唱在那年年岁岁的弦响,正契合了知音难觅,琴弦易断的忧伤。

就由它去吧!可是……我的歌,都是讲的一个故事和主题,都是为了一个姑娘和朋友。

她给我希望,支持,和鼓励;她给我忧伤,恋念,和回忆。

她的每一次微笑和哭泣,都给那故事增加一个波澜,促起一个高潮,留下一个悬念。

无数的波澜,高潮,悬念,筑成一个悲凉的故事。

在所有的季节里,我最怀念的是春天,在所有的季节里,我最伤心的是春天。

春风摇曳月黄昏,扯旗烟色动远村。

横笛吹出英雄泪,放歌只为梦里人。

二我把一首七言绝句赠给你:三春絮柳尽婀娜,燕舞城湖起浪波;诉向人间情与怨,权邀绿叶作吹螺。

三月里落红飞絮,摇曳的村烟野雾,可叹那春色将老。

我邀你把一纸春痕描绘,你杰才高作,提一管长毫,涂抹出一片灿然的春景。

正是:一任纤腕墨生香,胸有河山小四荒,莫道世上才女众,君作尺度遗恨长。

你送给我一首很好听的歌:我从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我还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如果你看到我疲惫的样子,请不要询问我的归期。

如果你给我一点心情的安慰,请不要劝我就此放弃。

我已付出了太多的精力,我已失去了太多的甜蜜,我已习惯了跋涉的艰辛。

我从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我还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如果你要为我吟一首诗,只要那诗中没有伤心的句子。

如果你要为我唱一首歌,只要那歌声里没有一点忧郁。

我已付出了太多的精力,我已失去了太多的甜蜜,我已习惯了跋涉的艰辛,我已习惯了跋涉的艰辛。

你说:“我把这首歌唱给您,希望您能喜欢。

这是一首很好听的歌,哀婉、凄美。

无数遍地听这首歌,你会看到那个沾满征尘的人,捂着受伤的心在诉说。

所有经历过感情折磨的人,都可以在哀怨的歌声中找到自己。

只是人们经历一场或大或小的磨难后,总该变得更坚强一些;总该再挺起胸膛勇敢地踏上新的路程。

有泪不能堂堂正正地流,这是痛苦的事情,也是很累的。

我承认活着不容易,只是喜欢山,不觉也染上了山的性格:沉默、顽强。

可我明白,自己太多的眼泪积攒了沉甸甸的悲哀重重地压在心头。

可是我还想笑,我把一层笑意涂满脸。

所以,我想我理解眼泪,流出的,和没有流出的。

”我曾经相信春天已去,便极力珍视自己的孤独,不想你的出现使我心的荒原在三月的微风里,生长出爱情的花树。

我怀疑这是春天的幻象,可心头分明有你深情的凝眸。

当你纤纤的手指从我发梢上划过的时候,我多想握住你的手。

然而,我不能够,我们属于两个不同的季节,相隔着遥远的距离。

而且,我怕你的心还在大山里沉睡,纯情的微笑也许是天边的梦呓。

可是,我到底不忍心割舍这春天的美丽,我要走到你的身边,我要找回爱情的春天。

我相信:流向山里的小溪,终有一天,你会走入远方的那片山野,把石块轻敲,唤起大山的回响。

面对着皎皎星月,我说:人间的生命,都是天上的星宿;每当一颗星和另一颗碰撞,地上便增加一对情侣。

上帝在创造世界的时候,编排出多少美丽的故事。

你顽皮地一笑。

三我们相约在荒郊,我唱给你五月里的十四行:在碧草喧华的河边,天上的星星如你眨着忧郁的眼睛,柔风掀起美丽的衣衫,温情的月光抚慰着你也曾滴血的心灵。

我要你再不要流泪,你看那河水叮咚多欢快,我要你再不要羞馁,你听那树上的小鸟多恩爱。

五月最是个好季节,一边忙于播种,一边准备收获,两心相慰安情意切切,没有山盟海誓只有爱心如火。

倾心是唤起恋爱的基础,理解是通向爱情的道路。

你让我坐在你的身边,凝视着长长的流水,流下了一串串眼泪,倾诉起往事的辛酸。

我给你拭去泪水,要你再也不要孤独幽怨。

我也曾感到活得很累,认为心的河流再也不会扬起波澜。

可是,自从你荡舟驶入我的心怀,我再也不要停止不前。

你幸福地扑入我的怀抱,感激我给你一份勇敢的浪漫。

我对你说:请你珍惜我一份浪漫,我也曾有过许多忧烦。

那年遇到一阵阴雨,直到昨天,发上的雨珠还在滴涟。

自从你把阳光注入我的心里,一把火燃尽了我无涯的凄怨。

送给我一个美丽的幻梦,带给我一片痴痴的爱恋。

因为有你在身边,我格外勇敢。

请你珍惜我一份浪漫,自从你携带阳光走来,引我跨出风雨线,揭开阴霾送来一个艳阳天。

有多少梦幻,有多少爱恋?只要有你在身边,我格外勇敢。

你讲起了山里的故事,你要我像大山一样坚强。

我为你的真情所感动,告诉你:以前我不喜欢山,总认为它贫瘠荒凉迷幻,只因为你从山里走来,一下改变了我的情感。

山上异花飘香,奇果惹眼,虔诚的人们抱着佛脚点燃香烟。

地接海岸,头顶青天,世界的确好大。

以前我不喜欢山,总认为它沉默孤独凶险,自从你说喜欢山,一下改变了我的情感。

大山持重威远,面对风云变幻,只有山的性格不变。

从自你来到我的身边,我开始喜欢山。

人生的道路崎岖不平,只要有你在身边,我再也不想离开山。

你鼓励我,作为一个勇敢的人,要在事业上有所作为,不管路程多遥远,道路多艰险,也要坚定地走下去。

你的话给了我勇气和力量,我再也不觉得自己孤单和脆弱。

我激动地告诉你:我是一只小船,你是我的风帆;你是我的蓝天;我是一棵小树,你是我的平原。

浩瀚蓝天,振翅飞翔;扬起风帆,驶向海岸;扬起风帆,驶向海岸。

夜风开始由清软而强烈,明月中天,把甜丝丝的清辉倾泄得满地,你痴醉如梦的情态更加动人。

你似乎怀着歉意地柔声说:“我不美丽,可是现在我非常幸福。

”我断然不同意你的自贱。

你美,你美的充实,你美的潇洒,你美得凝重。

你美中有爱,你美中有香,你美中有韵。

你的美不仅仅是在外表,美从你身上涌出,充盈了整个空间,你使世界变得美丽。

你不同于许多人有一个美丽的躯壳,空洞、浅薄、平庸,她们是一杯清水,饮一口就尝尽了清淡;你纯厚而深长,浓烈而悠远,我理解你:有的花骄傲地艳丽了一阵,寂然地褪去了颜色,只留下残枝败絮,在风雨中,作深深地叹息。

有的花默默地吐露着香韵,追随着渐渐地捧出灿烂的英姿。

你别有一番风光。

有一天,天上小雨轻轻飘落,我们路过一片花圃,你为落花流泪,我为飞雨衔愁。

你紧紧拥在我的怀抱,凄楚之状让人倍生爱怜。

于是,我顿发感怀:时雨点落惜清愁,问谁晓得肥与瘦;最是一年好风景,画入五月黄昏后。

你转悲为喜,满怀深情地说:这些天我的确瘦了许多,可是我从未感到这样幸福。

我会永远珍惜你的爱,你到五十岁,我也会像现在一样爱你。

(未完待续)(编辑王琳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