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实验与实习材料

合集下载

实践教学的见习材料(3篇)

实践教学的见习材料(3篇)

第1篇一、引言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实践教学的意义和目的,以下是关于实践教学见习的材料,旨在帮助学生们在见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二、实践教学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2.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就业和创业奠定基础。

3.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他们在求职过程中更具优势。

4. 增进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实践教学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有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

三、实践教学的目标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沟通、协调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了解行业现状、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四、实践教学见习流程1. 见习前的准备(1)了解见习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行业、业务范围、组织结构等。

(2)了解见习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和要求。

(3)准备好相关资料,如身份证、学生证、实习证明等。

2. 见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遵守见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尊重领导和同事。

(2)积极参与实践项目,认真完成工作任务。

(3)虚心请教,向有经验的同事学习。

(4)做好实践记录,总结经验教训。

3. 见习结束后的总结(1)撰写见习报告,总结见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2)反思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与指导老师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

五、实践教学见习案例1. 案例一:某高校学生参加企业实习学生参加某企业实习,学习了企业运营、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

(完整word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重点

(完整word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重点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的八个大专题根据二轮复习的总时间,建议分8个大专题,每个大专题下再分成若干个小专题进行复习,小专题的目的是对重要知识进行深化、对相似或相近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和比较。

每个大专题约一周时间,每个小专题1节课。

专题一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包括: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细胞膜有结构和功能(含生物膜系统)、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

本专题知识是其它生物学知识的基础,应细一点、慢一点,可分出以下小专题进行复习:化学元素专题、水专题、无机物专题、糖类专题、蛋白质专题、核酸专题、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专题、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专题、细胞分裂专题、细胞工程专题、细胞的全能性专题。

如水专题为例可包括水的存在、水的来源、水的排出、水的调节、水的标记、水的生态、水的污染。

专题二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固氮包括:光合作用、C3、C4植物、提高光能利用率、生物固氮、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植物的矿质营养、人和动物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细胞呼吸、代谢的基本类型。

本专题知识是高考的重点之一,主要是强化知识的整体性,如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融合、植物的整体性、动物的整体性。

可以分出酶和ATP专题、植物代谢专题、动物代谢专题、生物的代谢类型专题。

在植物代谢专题复习时应补充初中课本中有关植物根、茎、叶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经典实验。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的综合题、实验设计题要引起足够重视。

在动物物代谢专题复习时应补充初中生理卫生课本中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的知识。

生物的代谢类型专题应给学生归纳整理出高中生物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生物,特别是课本上提到的一些常见生物、微生物的代谢特点。

如酵母菌、硝化细菌、根瘤菌、圆褐固氮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反硝化细菌、产甲烷杆菌、放线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红螺菌。

实验实习报告模板及范文

实验实习报告模板及范文

一、实验实习概况1. 实习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2. 实习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3. 实习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4. 实习导师:____________________二、实验实习目的1. 学习并掌握实验原理及方法2.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及实验素养3. 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 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三、实验实习内容1. 实验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2.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3. 实验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4.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5.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四、实验实习心得与体会1. 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收获2. 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3. 自己在实验中的不足及改进措施4. 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和拓展五、实验实习总结2. 实验实习中的亮点与不足3. 对实验实习的建议和展望实验实习报告范文:一、实验实习概况1. 实习单位:XX大学化学实验室2. 实习时间: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3. 实习内容:有机化学实验4. 实习导师:张教授二、实验实习目的1. 学习并掌握有机化学实验原理及方法2. 培养有机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及实验素养3. 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 加深对有机化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三、实验实习内容1. 实验项目: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鉴定2. 实验原理:通过有机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并利用光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3. 实验材料:苯、硝酸、硫酸、钠金属等4. 实验步骤:(1)有机化合物的合成(2)有机化合物的鉴定5. 实验结果:成功合成了目标化合物,并通过光谱学方法确认了其结构。

四、实验实习心得与体会1.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学习到了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操作,如混合、加热、搅拌等,并掌握了相关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材料类实验实习报告

材料类实验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材料类实验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材料科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验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实习过程中,我们将进行一系列材料的制备、性能测试和分析,从而了解材料的制备工艺、性能特点和应用领域。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21年X月X日至2021年X月X日实习地点:XX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三、实习内容1. 实验一:金属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测试(1)实验目的:了解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掌握金属材料的性能测试技术。

(2)实验原理:通过金属熔炼、浇注、冷却等工艺,制备金属样品,并对其进行硬度、抗拉强度、伸长率等性能测试。

(3)实验步骤:① 金属熔炼:将金属原料放入熔炉中,加热至熔化,然后进行浇注。

② 样品制备:将熔化的金属液浇注到模具中,冷却后取出样品。

③ 性能测试:使用硬度计、拉伸试验机等设备对样品进行性能测试。

(4)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掌握了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性能测试技术,了解了不同制备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2. 实验二:陶瓷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测试(1)实验目的:了解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掌握陶瓷材料的性能测试技术。

(2)实验原理:通过陶瓷原料的混合、成型、烧结等工艺,制备陶瓷样品,并对其进行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热膨胀系数等性能测试。

(3)实验步骤:① 原料混合:将陶瓷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② 成型:将混合好的原料压制成型。

③ 烧结:将成型后的陶瓷样品放入高温炉中进行烧结。

④ 性能测试:使用抗压强度测试仪、抗折强度测试仪等设备对样品进行性能测试。

(4)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掌握了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性能测试技术,了解了不同制备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3. 实验三: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测试(1)实验目的: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掌握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测试技术。

(2)实验原理:通过高分子原料的聚合、交联等工艺,制备高分子样品,并对其进行拉伸强度、撕裂强度、耐热性等性能测试。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课件:专题八 实验与探究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课件:专题八 实验与探究

家常用MPTP诱导帕金森动物模型。
(1)该实验方案有两处错误,请你加以修正:(简要写出修正思路即可)
修正一: 设置一组健康鼠作为对照

修正二: 人参皂苷Rg1治疗组步骤1应与模型组相同 。
(2)本实验的预期实验结果是 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的死亡数目:模型组>人参皂
苷Rg1治疗组>对照组

9.某同学利用若干等长的切段 S2、含 14C 标记的赤霉素的琼脂块及空白琼脂块, 设计实验证明赤霉素无极性运输的特点。但只做了一组实验,请在实验 2 的方 框中补充其对照实验,并写出各自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使用标记重捕法,尽量不影响标记动物正 常活动,个体标记后即释放
摇匀后抽取少量培养物,适当稀释,用台 盼蓝染色,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③ 调查高度近视(600度以上)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在数量足够大的人群中随机调查

探究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
设置0 ℃、37 ℃、100 ℃三个温度进行实 验,记录实验数据
A.实验①

提示 如图所示 实验1和实验2中的空白琼脂块中都含有一定量的14C标记的赤霉素
1.(多选)(2021·江苏卷,19)数据统计和分析是许多实验
实验内容
① 调查某自然保护区灰喜鹊的种群密度
②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获取数据的方法

D 用台盼蓝染液染色的酵母菌涂片
部分酵母菌被染成蓝色
解析 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A正确;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 胞的细胞液浓度低于0.3 g/mL蔗糖溶液,所以将其置于0.3 g/mL蔗糖溶液中会发 生渗透失水,紫色的液泡逐渐变小,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深,B正确;观察洋葱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先制作洋葱根尖细胞装片,需要经过解离、漂洗、 染色和制片四个步骤,由于解离液由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和质量分数为15% 的盐酸按1∶1比例混合制成,所以经过解离后根尖细胞已经死亡,不能在显微 镜下观察到染色体的行为变化,C错误;台盼蓝是细胞活性染料,常用于检测 细胞膜的完整性、检测细胞是否存活,由于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台盼蓝染液不能进入酵母细胞,而死亡细胞的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染料 可以进入细胞而将细胞染成蓝色,实验所用酵母菌可能部分死亡,D正确。

实验类实习报告范文8篇

实验类实习报告范文8篇

实验类实习报告实验类实习报告范文8篇在现在社会,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实验类实习报告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验类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的目的与意义在本科专业教育中,实习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实习,可以使学生熟悉外贸实务的具体操作流程,增强感性认识,并可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能很快掌握进出口的成本核算、询盘、发盘与还盘等各种基本技巧;熟悉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与业务流的运作方式;切身体会到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面临的具体工作与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学会外贸公司利用各种方式控制成本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思路;认识供求平衡、竞争等宏观经济现象,并且能够合理地加以利用。

老师通过这些方式使学生在实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理解并吸收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二、实习时间:20xx年12月19日20xx年1月3日三、实习地点:电苑楼十楼机房四、实习软件:SIMTRADE平台五、实习内容:利用SIMTRADE平台分别注册进口商、出口商、供货商、进口地银行以及出口地银行,然后按照国际贸易实务的操作流程,在交易中扮演不同角色,以加深对国际贸易实务的认识和理解。

六、实习过程:SIMTRADE平台是一个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的模拟平台,它会提供产品,海关,广告发布等各种服务,让我们以交易者的身份来进行操作。

结合书本只是来进行。

在这次模拟操作中,一共有十五个步骤,具体为:建立业务关系、出口报价核算、出口发盘出口还价核算、出口还盘、贸易磋商、出口成交、出口成交核算、出口合同签订、信用证审核、修改信用证、出口托运订舱、出口货物投保、出口货物报验报关、出口制单结汇、出口业务善后。

出口商是最为重要的角色,在扮演出口商的角色的过程中,要经过准备、磋商、签约、履约、善后几个流程。

化学实验实习报告

化学实验实习报告

化学实验实习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有机物的性质及其反应规律,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有机化学理论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为有机化学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有机物的制备: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目标有机物。

2. 有机物的提纯:采用适当方法对合成产物进行提纯。

3. 有机物的鉴定:利用光谱、色谱等方法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鉴定。

4. 实验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实验仪器:试管、烧杯、蒸馏器、显微镜、光谱仪、色谱仪等。

2. 实验试剂:合成原料、催化剂、溶剂、鉴定试剂等。

四、实验步骤与操作1. 有机物的制备:(1)计算合成原料的物质的量,称量并准确投入试管。

(2)加入催化剂和溶剂,混合均匀。

(3)加热反应体系,观察反应进程,待反应结束冷却。

(4)将反应产物分离、提纯。

2. 有机物的提纯:(1)根据有机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提纯方法,如蒸馏、萃取、结晶等。

(2)操作过程中注意温度、压力等条件的控制。

(3)对提纯后的有机物进行检验,确保纯度达到实验要求。

3. 有机物的鉴定:(1)利用光谱仪对有机物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确定有机物的结构。

(2)利用色谱仪对有机物进行质谱分析,确定有机物的分子量。

(3)结合实验数据和光谱、色谱分析结果,判断实验是否成功。

4. 实验数据处理:(1)整理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数据,如反应时间、温度等。

(2)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3)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成功合成了目标有机物,产率为XX%。

2. 通过对有机物进行红外光谱和质谱分析,确认了其结构与分子量。

3. 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说明实验操作正确,达到了实验目的。

4. 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1)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误差,如称量、混合等。

(2)反应条件可能不够优化,如温度、压力等。

(3)实验仪器可能存在误差,如光谱仪、色谱仪等。

新人教高考生物(不定项版)二轮专题复习:专题8 实验与探究 考点1 教材实验

新人教高考生物(不定项版)二轮专题复习:专题8 实验与探究 考点1 教材实验

新人教高考生物(不定项版)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八实验与探究考点1 教材实验1观察类实验(1)观察类实验的操作流程归纳提示:鉴定类实验中的“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探究性实验中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都需用显微镜观察。

(2)观察类实验汇总实验名称观察方式观察对象细胞状态染色剂常用实验材料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染色观察染色体死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洋葱根尖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染色体死甲紫溶液蒜或洋葱根尖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直接观察叶绿体活不需要新鲜的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下表皮)、藓类的小叶;黑藻叶片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紫色大液泡活成熟植物细胞,如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特别提醒酒精和盐酸在实验中的应用2鉴定提取类实验(1)鉴定类实验的操作流程归纳(2)鉴定提取类实验汇总实验名称试剂颜色生物材料备注还原糖的鉴定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苹果或梨匀浆等斐林试剂现配现用、水浴加热脂肪的鉴定苏丹Ⅲ橘黄色花生种子子叶切片需用显微镜观察蛋白质的鉴定双缩脲试剂紫色豆浆、稀蛋清溶液等先加A液1mL,摇匀,后加B液4滴(不能过量),再摇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提取液:无水乙醇;分离液:层析液①胡萝卜素:橙黄色;②叶黄素:黄色;③叶绿素a:蓝绿色;④叶绿素b:黄绿色新鲜的绿叶(如菠菜叶)加入二氧化硅是为了研磨得更充分;碳酸钙可防止在研磨中色素被破坏DNA的粗提取和鉴定鉴定:二苯胺试剂蓝色新鲜洋葱等沸水浴加热5min特别提醒关注物质检测类实验中的四个问题(1)在显色实验(如物质检测)中,材料最好不带颜色或颜色较浅,或实验时对有色材料进行脱色处理。

(2)物质检测实验一般不设置对照实验,若需设置对照实验,对照组应加入成分已知的物质,如验证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对照组可加入稀释的鸡蛋清。

(3)可溶性还原糖检测中不宜选择甜菜、甘蔗等作为实验材料,因为它们所含的糖类主要是蔗糖,为非还原性糖。

(4)颜色深浅与所检测的物质的含量有关,含量越多,颜色越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八实验与实习专题生物实验设计题是生物考题中的“大餐”,在近几年的高考理综试题中,生物部分第Ⅱ卷中必有一道生物实验题,考查形式主要包括观察实验、实验分析和设计实验等。

命题角度主要有:①以实验为背景,重点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运用已有知识在新情境下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②以教材实验内容为命题材料,考查考生对实验原理、实验程序等内容的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③以给出的材料为基础,要求利用现有条件,设计实验程序,预测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考查考生使用恰当的方法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并对结果进行解析和分析的能力。

强化实验内容的复习是争取高分的关键措施,掌握生物实验设计理念,不断训练体现实验方案的设计,至关重要。

第一部分考纲要求及教材实验分析总结一、考纲“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与技术,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与技术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二、考纲要求的教材实验归纳分类二、中学生物实验涉及的基本技术归纳1.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如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注意正确掌握低倍镜和高倍镜的使用技术:(1)使用低倍镜应注意正确对光和调焦(粗、细准焦螺旋的调节)。

(2)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包括:①低倍镜下找到清晰物像并移至视野中央。

②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③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2.玻片标本的制作适用于显微观察,凡需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先制成玻片标本。

包括:(1)压片法(如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压片的一般过程是:取材→固定→解离(对不易分散的材料用盐酸处理) →漂洗→染色→压片→观察。

(2)装片法(如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其过程是:将材料在载玻片水滴中展平→放盖玻片时应从→侧慢慢盖在水滴上,防止气泡产生→对材料染色或改变溶液浓度→观察。

3.研磨、过滤适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等。

4.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如绿叶中色素的分离。

主要步骤包括制备滤纸条、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5.恒温技术适用于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恒温箱。

6.解离技术用于破坏细胞壁,分散植物细胞,制作临时装片,如观察有丝分裂时制片的解离过程。

7.比色法:适用于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等另外还有根尖培养、幼小动物的饲养、植物必需元素的鉴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等。

第二部分实验综合题题型突破类型一验证性实验题【一般答题程序】了解试题要求→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确定实验思路→设计实验步骤→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实验设计步骤书写表达“四步曲”】(1)分组标号:选择相同的材料平均分为A、B两组或甲、乙两组。

(2)实验处理:按照实验要求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处理,体现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

如验证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实验中,每日用灌胃器给甲组小鼠灌喂甲状腺激素溶液,给乙组小鼠灌喂等量的蒸馏水。

(3)培养或观察:把两个组放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或观察。

如把两组小鼠放在适宜、相同的环境中,定时测量与记录甲、乙两组小鼠的耗氧量和活动量。

(4)结果和结论:根据实验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处理,归纳出一般概括性的结论,并用文字、图表、绘图等方法做一个简明的总结。

【例l】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安琪酵母发面蒸馒头。

某学生经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得知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并设计了下列对照实验。

请你帮助他完成有关内容。

(1)实验目的:验证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

(2)实验原理:细胞的不同呼吸方式释放的能量多少不同,但每种方式所释放的能量中都有一部分以____________形式散失,从而导致细胞周围的环境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用具:酵母菌培养液、质量浓度为0.19g/ml。

的葡萄糖溶液、液体石蜡油、蒸馏水、保温瓶、温度计、棉花。

(4)实验步骤①将质量浓度为0.19g/ml 。

的葡萄糖溶液加热后冷却备用。

②取3个保温瓶,编号为A、B、C,并将C瓶设计为对照。

③在3个保温瓶中分别加入等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A瓶中再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瓶中再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瓶中再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3个保温瓶中均放人温度计,用棉花轻轻塞上瓶口,并保证保温瓶通气。

⑥24小时后观察并记录3个保温瓶中温度的变化。

(5)实验结果及分析A瓶温度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瓶温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指导】1.验证鉴定类实验试题在答题时主要出现以下两个问题:(1)对各种有机物的鉴定原理和方法理解不透彻。

(2)对验证性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模糊不清,设计实验时不了解实验的目的、不能确定实验变量、不会设置对照等。

2.复习时,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1)熟记教材中鉴定各种有机物所用的试剂,熟识实验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及方法。

(2)解题时注意选择合适的试剂,并注意试剂使用的特殊要求,如加热、煮沸等。

(3)要学会分析、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以及结合实验器材和实验要求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

(4)对于验证性实验,一要分清实验组和对照组;二要分析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三要注意实验操作步骤的前后顺序,要有逻辑性(前因后果),步步有理,环环紧扣,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四要确定实验的观察指标和合适的观察方法,注意实验结果的观察、记录、分析和结论;五要对实验结果作出科学的解释并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类型二探究性实验题【一般答题程序】【实验设计题解答的一般思路】(1)确定实验目的,并对其去粗取精,提炼要点。

(2)运用所学知识,找准实验原理,并要做到对原理透彻理解。

(3)根据实验原理,对照实验目的,通过初步分析,确认变量,初步形成操控变量的方法。

(4)根据变量的分析,确定对照的设置方法。

以实验目的为目标,以实验原理为依据,以实验材料为基础,确定实验变量(自变量)和反应变量(因变量),分析实验变量如何操纵、无关变量如何控制、反应变量如何检测。

(5)结合实验所给的条件,选取适当的方法(简便性原则),草拟具体方案的步骤。

(6)设计具体步骤后,要顺藤摸瓜,通过对实验结果(现象)的判断,综合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7)回归检验。

紧扣实验原理进行分析,看看自己设计的实验是否遵循科学性原则,是否有遗漏的地方,是否还有其他可能性存在,即检验实验的严密性、科学性。

实验设计的检验过程最终应该对照实验原理,回归实验目的。

【例2】为了探索昆虫交配求偶与信息传递之间的秘密,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将某昆虫未交配的雌虫(只有未交配的个体才能分泌性外激素)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发现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

实验二:将未交配的雌虫先放到封闭的玻璃管中,再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未发现捕捉到雄虫。

实验三:将未交配的雌虫腹部用小刀割下,再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未发现捕捉到雄虫。

实验四:将未交配的雌虫放在诱捕器中,在诱捕器的周围浇一桶汽油,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问,一夜后,发现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中,雌雄昆虫之问实现了信息的传递,这种信息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2)(3)实验四汽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仍能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实验使人们受到启发,可能通过这种方法来控制和诱杀害虫,请指出一种可能的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指导】1.答题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探究性实验试题思维量大,信息和情境新颖,设问角度多,综合性强,考生常因对课本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清晰而不能找到答题的切入点。

(2)设计实验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实验步骤的设计上,而这恰好是考生答题的最大难点,也是丢分最为严重的部分。

2.复习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探究性实验的命题素材(实验原理、方法)常来自于教材中的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重组和改造。

因此应熟记教材实验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及方法。

(2)必须动手进行实验操作,重视实验过程的体验和现象的观察。

(3)探究性实验分析结果要全面,考虑到各种可能,如两组对照实验,大多有三种可能的结果: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部肯定、全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其书写格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类型三评价性实验题【答题程序】【评价性实验题解答的一般思路】审清题意,明确实验要求,预先形成完成该实验的大致方案,然后,对题干中具体内容分析,确定实验原理及方法是否正确,有无更为简单的设计方案,实验的程度性和安全性如何。

常见的分析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例3】生物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叶绿体色素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情况,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具体步骤如下:(1)从室外随意搬取4株天竺葵,制作4个能装下天竺葵的相同规格的黑色硬纸盒,每个纸盒内分别装上不同颜色(红、黄、绿、蓝)、功率相同的彩灯;(2)将4株天竺葵分别放入4个黑色纸盒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接通电源,照光4小时;(3)从4株经光照后的天竺葵上同时各取一片叶片放入培养皿中,滴加等量碘液;(4)观察并比较各培养皿中叶片的颜色变化。

请你指出以上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并做出修改。

①不足之处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