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车辆自身角度分析如何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
行车安全保证措施

行车安全保证措施行车安全是保证驾驶安全的重要方面,涉及到驾驶员、交通环境以及车辆等多个方面。
为了提升行车安全,以下是一些保证行车安全的措施:1.驾驶员素质提升:驾驶员的驾驶素质是决定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
驾驶员应接受完备的驾驶培训,并获得合法驾驶证。
此外,驾驶员在日常驾驶中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尽量避免违规操作,如超速、闯红灯、违章变道等。
2.加强交通宣传教育:加强交通宣传教育,提高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多种媒体渠道,向公众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法规和安全驾驶技巧,增强驾驶员的安全技能和意识。
3.定期检测车辆:车辆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及时维护和检测车辆的机械状况是必要的。
驾驶员应定期检查和保养车辆,包括制动系统、悬挂系统、轮胎状况等等,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
年检、季检等各项检测制度的严格执行,对车辆的安全性进行全面检测。
4.使用安全设备:驾驶员和乘客应配戴合适的安全带,并要求后座乘客同样使用安全带。
同时,应安装并合理使用安全气囊等主动安全设备,提供行车中的保护。
5.交通信号设施和标示:规范交通信号设施和标示,能够引导驾驶员正确行驶和交通流动。
交通信号灯的设计合理并合时调整,能够有效控制车流,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道路标示牌的设置应既明确又简洁,驾驶员易于理解,不易造成混乱。
6.加强执法和管理:强化交通执法力度,加大对交通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
加强交通管理,整治交通乱象,及时解决道路拥堵和交通事故等问题。
强化道路监控,提高交通违法查处的效率。
7.提高道路建设质量:加强道路建设和维护,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
合理规划道路,提高道路的设计、建设和维护质量,确保道路的平整度和抗滑性,减少事故隐患。
同时,加强对交通枢纽、过街天桥等交通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8.紧急救援系统建设:9.加强交通协同管理: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同管理,形成多部门合力,共同做好交通管理工作。
协调交通运输、公安、城管等部门的职责,形成完善的交通管理体系,提高行车安全水平。
如何提高驾驶安全意识

如何提高驾驶安全意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的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驾驶安全问题始终是我们无法忽视的问题。
在2023年,如何提高驾驶安全意识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今天,我要分享一些有用的驾驶安全意识提升技巧,帮助驾驶者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首先,驾驶者需要了解并遵守交通法规。
遵守交通法规不仅能够提高驾驶者的驾驶技能,还能有效降低出现交通事故的概率。
在2023年,更多的科技手段会被运用到交通监管中。
例如智能交通信号灯、智能超速抓拍等,这些科技手段将更加精确地记录违规行为,驾驶者需要更加严格地遵守交通规则,这样才能够避免不必要的罚款和交通事故。
其次,驾驶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驾驶技能。
驾驶是一个技巧性极强的活动,在车辆动态、行车环境、交通流量等多方面都需要驾驶者有相应的技巧。
2023年,无论是普通车辆还是自动驾驶车辆,驾驶员都需要具备更高的驾驶技能。
因此,驾驶者可以参加专业驾驶培训,不断提高自身驾驶技能,这样才能更加从容地应对各种意外情况。
第三,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
良好的驾驶习惯是驾驶安全的基础,也是避免交通事故的有效方法。
良好的驾驶习惯包括穿安全带、规范变道、不随意加速等,这些习惯能够有效避免不必要的交通事故。
同时,在2023年,车辆也会普遍配备更多的主动安全辅助系统,例如预防碰撞、自动泊车等,驾驶者需要充分了解这些功能,与其配合使用,这样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确保驾驶安全。
第四,加强对驾驶环境的警觉性。
驾驶环境不仅指道路、气候等自然环境,还包括周围车辆和行人对驾驶者的影响。
驾驶者需要时刻留意道路情况,避免擦碰、刮蹭等事故;同时,需要留意周围车辆和行人的行为,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最后,驾驶者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酒后驾驶、疲劳驾驶是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2023年,随着科技的发展,车辆系统会普遍具备对驾驶员身体状况的监测功能。
但是,每个驾驶者都需要自觉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酒驾、疲劳驾驶等危险行为。
提高驾驶安全的方法

提高驾驶安全的方法驾驶是一项需要高度警觉和技巧的任务,因此提高驾驶安全性至关重要。
无论是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驾驶员,都可以通过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驾驶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驾驶员降低事故风险,确保自己和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1.了解和遵守交通规则遵守交通规则是确保驾驶安全的基本前提。
熟悉并始终遵守当地的交通法规,包括速限、信号灯、停车规定等等。
遵守交通规则不仅可以降低事故的可能性,还能维护整个交通系统的秩序。
2.保持车辆良好状态确保车辆在良好的工作状态对安全驾驶至关重要。
定期检查和保养车辆,包括制动系统、轮胎、灯光、转向系统等,并确保所有的设备都正常工作。
车辆良好状态不仅可以提高驾驶的可靠性,还能减少潜在故障导致的安全风险。
3.遵守速度限制速度控制是驾驶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道路状况、能见度和交通流量,选择适当的速度。
在有限速限制的区域内,遵守限速规定,并调整车速以适应道路和交通条件的变化。
适当的车速可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给紧急情况下的反应留出更多的时间。
4.保持专注,集中注意力驾驶过程中的分心是事故发生的常见原因之一。
保持专注,集中注意力于驾驶任务,注意观察道路和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动态。
避免使用手机,调整音乐或进行其他分散注意力的行为,以确保对道路的完全注意。
5.保持安全距离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是一种防止碰撞的重要措施。
在跟随其他车辆时,保持足够的车距,在道路情况变化时有足够的反应时间。
根据速度和路况,遵循“两秒法则”或更长的车距以确保安全。
6.预测其他驾驶员的行为学会观察其他驾驶员的行为并作出相应的反应是提高驾驶安全性的重要策略。
注意观察其他车辆的转向信号、变道和加速/减速行为,以便提前预测他们的意图并作出相应的动作。
7.合理应对紧急情况即使遵守所有规则和采取所有预防措施,也难以完全排除紧急情况的发生。
因此,合理应对紧急情况也是提高驾驶安全的重要环节。
遇到紧急情况时,保持冷静、稳定,并采取正确的措施,如判断是否需要紧急制动、正确使用转向灯等。
车辆驾驶安全的保证措施

车辆驾驶安全的保证措施一、完善交通法规,提升交通安全意识1.1 加强对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驾驶人遵守法规的意识。
详细阐述: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广播、宣传海报等,向驾驶人普及交通法规,并阐述法规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同时,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交通安全的重视程度。
1.2 强化交通执法力度,提高违规成本。
详细阐述: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交警执法的监督和执行。
对严重违规行为,如超速、酒驾等,加大处罚力度,让违法者付出更高的代价,增加违法成本。
1.3 建立交通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维护交通秩序。
详细阐述:建立健全交通事故责任追究机制,对于因违规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进行严格追责。
通过追究责任,使驾驶人更加警醒,减少交通违法行为,维护交通秩序。
二、加强车辆安全装备,确保驾驶人生命安全2.1 完善车辆安全标准,提高车辆整体安全性能。
详细阐述:对新车型车辆的安全性能,进行严格的测试评估,立足于实际道路使用环境,完善车辆安全标准。
提高车辆抗碰撞、防侧翻、制动性能等安全性能指标,确保车辆的整体安全性。
2.2 推广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提升驾驶人辅助能力。
详细阐述: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如刹车辅助系统、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等,能够提供实时的驾驶辅助信息,提高驾驶人辅助能力,降低驾驶人的错误判断和操作失误,提升驾驶安全性。
2.3 强制安装安全气囊和安全座椅等被动安全设备。
详细阐述:安全气囊和安全座椅是车辆中重要的被动安全设备,能够在碰撞时提供保护。
通过强制车辆安装这些被动安全设备,有效降低驾驶人和乘客在交通事故中的伤亡风险。
三、加强驾驶人培训,提高驾驶技能水平3.1 加强初次申领驾驶证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新驾驶人技能水平。
详细阐述:强制新驾驶人参加规范的驾驶培训课程,并进行科目化考核。
培训内容包括基本驾驶技能、交通法规、安全意识等,以提高新驾驶人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
3.2 定期进行驾驶技能培训,加强驾驶技能的巩固与提升。
安全驾车的7个建议

安全驾车的7个建议1. 保持车辆良好状态安全驾驶的基础是保证车辆的良好状态。
首先,要确保车辆的轮胎、制动器、转向器等关键部件没有磨损或故障。
其次,定期对车辆进行保养和检查,例如定期更换机油、空气滤清器等,以确保车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遵守交通规则遵守交通规则是安全驾驶的关键。
要了解当地道路交通规则,并严格遵守。
行车中应该遵守限速、礼让行人、不酒驾等基本规则。
3. 注意车距安全驾驶需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在高速公路上,距离前车至少要保持3秒钟以上时间,这样可以避免在突然刹车时发生追尾事故。
而在城市道路上,应该预留足够的刹车距离,以便随时减速或停车。
4. 注意交通状况安全驾驶需要时刻关注道路交通状况,包括前方来车情况、路面状况、障碍物和交通警示标志等。
在行车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交通情况,不要疏忽大意,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5. 保持专注力安全驾驶需要保持专注力。
在行车过程中,不要使用手机、吃东西、化妆等行为分散注意力,以免影响行车安全。
同时,应该注意疲劳驾驶,保持良好的睡眠和饮食、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连续驾驶。
6. 提前预判对行车路线和线路的提前预判可以有效避免紧急情况的发生。
在行车过程中,应该根据路况和交通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例如提前变道、避让行人等。
7. 学会急救知识在行车过程中,如果发生紧急情况,学会正确的急救知识可以在关键时刻救人一命。
因此,驾车者应该学会简单的急救知识,例如心肺复苏、止血、受伤急救等。
总之,在驾车过程中,遵守交通规则、保持车辆状态、预判路况、保持专注力和提前预判可以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同时,驾车者应该时刻提高交通安全意识,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提高司机安全意识的方法

提高司机安全意识的方法在如今的社会中,交通事故频发,司机的安全意识变得愈发重要。
提高司机安全意识是减少道路事故的关键。
本文将就如何提高司机安全意识的方法进行探讨。
一、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司机在上路之前应该了解并遵守交通法规,因此,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是提高司机安全意识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制作宣传册、广告、视频等形式,向司机普及交通法规的内容和重要性。
此外,也可以利用媒体渠道进行宣传,例如电视、广播、互联网等,以确保司机能够接受到相关的信息。
二、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定期进行安全培训也是提高司机安全意识的有效途径。
安全培训可以包括交通事故案例分析、安全驾驶技巧、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方法等内容。
通过培训,司机可以更好地了解交通安全知识,并掌握相应的应对策略。
同时,培训中还可以开展模拟驾驶演练,提高司机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三、安装车辆监控设备安装车辆监控设备有助于提高司机安全意识。
监控设备可以记录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各项指标数据,包括速度、转弯角度、刹车情况等。
通过监控设备,司机可以自行查看自己的驾驶行为,并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改进。
同时,监控设备也可以提供证据,以应对事故纠纷,增强司机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四、加强驾驶员健康管理驾驶员在健康状态良好时,才能更好地保证道路行驶的安全。
因此,加强驾驶员健康管理也是提高司机安全意识的重要环节。
交通运输公司应该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对驾驶员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驾驶员本人也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身体健康。
五、建立奖惩机制激励司机安全驾驶建立奖惩机制可以激励司机安全驾驶。
对于驾驶员来说,良好的驾驶记录和安全行为应该得到相应的奖励,如奖金、荣誉称号等。
而对于违规驾驶和事故发生的驾驶员,应当依法给予相应处罚,包括罚款、扣分、停驶等措施。
通过奖惩机制,可以引导司机养成安全驾驶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六、推广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能够提供驾驶员实时的道路信息和安全提示,有效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汽车驾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防范对策分析

汽车驾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防范对策分析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驾驶安全问题也愈发引人关注。
汽车驾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困乏驾驶:长时间连续驾驶会让司机疲劳,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缓等。
这种状态下驾驶车辆容易发生事故。
2. 疏忽驾驶:有时司机会因其他因素(如接打电话、调整音乐等)而分心,造成对道路状况的疏忽,进而对自身安全以及其他车辆行人造成极大威胁。
3. 超速驾驶:司机超速行驶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并严重加剧交通拥堵,同时造成极为严重的安全隐患。
4. 快速变道:有时司机切换车道不及时,或者切换车道操作错误,这种状况下容易造成车辆侧翻状况,严重危害驾驶人的生命安全。
为防范以上安全隐患并确保汽车驾驶的安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对于困乏驾驶,司机需要每隔两小时进行休息,进行眼部和身体活动,然后再继续驾驶。
这样,能够让司机保持良好状态,提高安全行驶性。
2. 防止疏忽驾驶,司机应将电话、音乐等分散注意力的习惯抛弃,专心致力于驾车行驶,时刻关注前方路况,杜绝麻痹大意的心态。
4. 对于快速变道,司机应先观察车前、车后的情况,再做出判断。
如果有车辆驶入你的脉络,请耐心等待而不是强行变道,由此避免危险的行为。
综上所述,保证汽车驾驶的安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司机必须严格遵守交通法规,遵从实际情况,以人为本,保证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防范我们驾驶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使驾驶过程更加安全可靠。
驾驶安全行车建议

驾驶安全行车建议驾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能够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方便和自由。
不过在享受这些便利的同时,我们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和责任。
因此,正确的驾驶技巧和安全行车习惯尤为重要,它们不仅可以防止事故,还可以提高行车效率,避免交通堵塞,减少经济损失和能源消耗。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些驾驶安全行车建议。
一、保持专注在驾驶过程中,一定要保持专注,不要分散注意力。
司机的精神状态和注意力是避免事故的关键因素。
可能会遇到很多干扰,例如红绿灯、行人、其他车辆、路标、建筑等等。
司机应该时刻关注前方和周围的情况,注意观察和预判潜在的危险因素,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例如,遇到红灯时,应自觉减速并停车,而不是继续疾驶过去。
二、保持车辆稳定当驾驶车辆时,一定要保持车辆的稳定性。
如果车辆不稳定,会影响行驶过程中的操控和刹车。
驾驶员需要熟悉自己所驾驶的车辆,了解车辆的性能和限制,才能更好地控制它。
在行驶中,尽量避免急转弯、急刹车、超速等激烈的驾驶操作,这些动作会增加车辆的不稳定性,增加事故的风险。
三、遵守交通规则遵守交通规则是驾驶行车的基本要求。
这不仅是因为交通规则是法律规定,更是保证驾驶安全和有效的行车流通的必要条件。
例如,在行驶中应该保持安全距离,按规定使用车道,避免乱穿道,并且应该遵守交通信号灯、标线和标志等交通规则。
许多事故都是由于违反交通规则造成的,所以遵守交通规则是保障驾驶安全的关键。
四、保持清醒驾驶员在驾驶之前应该不喝酒,不吃过量的药物,保持清醒。
毒品、酒精、疲劳等因素会影响司机的判断力、反应能力和注意力,增加事故的风险。
如果需要长时间驾驶,可以停车休息并进行活动。
而且驾驶过程中还应注意保持好的心态和情绪,驾驶员的情绪和心态也会影响他的注意力和判断力。
五、保持良好的车况驾驶车辆前,应检查车辆的各项部分,确保车辆正常运行。
例如检查轮胎气压、燃油、制动等系统,以及灯光、音响和座椅等。
这样可以保证车辆能够正常行驶,避免在路上出现意外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创作)题目:从车辆自身角度分析如何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汽车A柱盲区优化设计学生姓名:学号:所在院系:交通工程学院专业:交通运输入学时间:2008 年9 月导师姓名:职称/学位:讲师导师所在单位完成时间:2012 年 5 月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道路覆盖率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条件也有了本质性的改变,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多的道路安全问题。
调查显示我国每6秒钟就有一人因交通受伤,每1分钟就有一人死于交通,可见交通安全问题极其严峻。
作为交通的主要参与者,人的生命首当其冲的受到了威胁,加上财力、经济损失,后果不堪设想。
由于汽车A柱盲区的存在,在驾驶员驾驶车辆进入弯道时,可能会导致侧面碰撞的事故,影响了驾驶的安全性;或者司机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通常需侧身前倾以观察前方(特别是左前方)路况,影响其驾驶的舒适性。
对于老驾驶员来说,根据他们多年的驾驶经验或许存在一定的方法能够减小A柱对其视野的影响,但对于一般的驾驶员来说,尤其是新手,A柱盲区是个不小的问题,当坐进驾驶室就会感觉视野变得非常狭隘。
调查显示很大一部分的交通事故是由于A柱形成的盲区所致,而且一直以来A柱盲区问题也是所有汽车厂家致力研究的问题,能够缩小A柱盲区,对于安全行车意义重大,本文即将讨论如何缩小A柱盲区问题。
关键词:道路安全 A柱盲区优化ABSTRACTSince reforming and opening, our country's road coverage has been turn the world upside down change, road conditions have substaintial sex change, but it is more the problem of road safety.My survey shows that every 6 seconds a person because of traffic injuries, there is every 1 minutes people die in traffic, traffic safety problems of extremely visible.As the main traffic participants, be the first to bear the brunt of the person's life is threatened, with financial, economic loss, consequences be unbearable to contemplate.As a result of automobile A column blind area exists, in driver vehicle into corners, may result in side impact accident, affecting driving safety; or the driver in order to avoid accidents are usually required to observe the front side forward (particularly the left front) road, influence the driving comfort.For the older drivers, according to their years of driving experience, there may be some method can reduce A column on the vision of the impact, but for the average driver, especially for novices, A column blind is not a small problem, when sitting in the cab will feel very narrow field of vision.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a large part of the traffic accident is due to A column formation caused by blind area, and since A column blind area problem is all vehicle manufacturers to research questions, can reduce the blind area of A column, for safe driving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how to reduce the A column blind area problem.Key words: road safety , A column blind area , optimization目录第一章概论 (1)1.1研究背景 (1)1.2道路交通安全发展概况 (1)1.2.1国内道路交通事故发展概况 (1)1.2.2国外交通安全发展概况 (3)1.2.3现有的运用于车辆上的安全技术 (3)第二章道路交通安全行驶的影响因素 (5)2.1驾驶员因素 (5)2.2车辆因素 (5)2.3 道路因素 (5)2.4 交通环境因素 (6)第三章汽车A柱盲区优化设计方案 (7)3.1 A柱定义 (7)3.2 A柱盲区形成原因及后果 (7)3.3 A柱盲区优化方案 (7)第四章结论 (12)致谢 (13)参考文献 (14)第一章概论1.1研究背景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开始了世界真正意义的汽车时代,到如今已经整整121年了。
应该承认,汽车的出现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交流插上了翅膀。
然而它又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给人类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由它所造成的道路交通事故也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和苦痛。
进入21世纪之后,全世界每年死于汽车事故者已增至70万人之多,还有1000~1500万人伤残。
目前,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12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另有大约5000万人因交通事故而受伤。
交通事故成为人类死亡的第五大要因,仅次于心脏病、癌症、突发病(中风)和肺炎。
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全球每人每年分摊经济损失80美元。
1.2道路交通安全发展概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道路里程逐年增长,交通基础设施条件也逐渐改善,随之而来的就是交通事故的频繁增加,仅仅2002年,中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受理的交通案件就达到了773137起,共造成109381人死亡、562074人受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33.24亿元。
在2002年的各类死亡事故中,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78.5%。
道路交通事故的大量发生已经直接影响到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阻碍了中国人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步伐,并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给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
1.2.1国内道路交通事故发展概况国内道路交通的突出特点是混合交通,这就给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带来了许多麻烦,加之国内道路等级低(全国公路里程由180余万km,其中高速公路仅3万多km,一、二级公路里程也才30余万km),车辆性能较差,管理法规尚不十分完善,执法中宽严弹性过大,执法人员素质也有待提高,所有这些都是导致国内交通事故率较发达国家明显偏高的重要原因。
仅就1997年的情况看,全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0.42万起,死伤26.4万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8.5亿元之多。
2002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773137起(占全国各类事故的72.02%),死亡109381人(占各类事故死亡人数的78.47%)。
200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万起,造成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
2001年至2011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如表1-1所示。
强烈扰乱了人们的生活,严重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可见,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研究,建立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力争减少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对提高我国城市道路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增加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中2001年到2011年交通事故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如图1-1和1-2所示。
图1-1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起数图1-2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中国历年交通事故起数010203040506070809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年份事故起数(万起)事故中国历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024681012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年份死亡人数(万人)死亡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量双双超过720万辆,这个数字不仅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销售市场,还宣告了中国已经进入汽车社会。
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加速,我国的高速公路及高等级公路已位居世界前列。
无疑汽车的发展促进中国社会和经济繁荣。
然而,在骄傲和自豪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已成为世界上因交通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
中国每年因交通死亡的人数在10万人左右,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
中国汽车拥有量仅占全球的1.9%,死亡人数却占20%。
1.2.2国外交通安全发展概况据1992年Transport research Laboratory of Overseas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有30万人死亡,1000-1500万人因交通事故而受伤。
1994年全球每年的交通事故中有50万人死亡,也即全球每分钟有1人死亡,有15000万人遭受交通伤害,其中有1%致残,每年因交通事故要支出的财政费用上亿美元。
1994年德国环境预测学会(the Environmental and Prognosis institute in Heidelberg, Germany)估计:在1995-2030年期间,如果今后机动车交通仍按1994年趋势发展,以1995年各国家的人口数据为依据,全球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将是法国人口总数的90%,受伤人数是中国人数的90%。
目前全球机械化水平的进一步发展,这样的形势必将更为恶劣。
所以道路安全问题是全球性问题,世界各国都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致力于道路安全性研究。
1.2.3现有的运用于车辆上的安全技术汽车的行驶安全性主要包括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鉴于安全对行车的重要性,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一直致力于汽车行驶安全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