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封装技术

合集下载

集成电路芯片封装技术

集成电路芯片封装技术

集成电路芯片封装技术集成电路芯片封装技术是指将芯片封装在外部封装材料之中,以保护芯片,并为其提供供电和信号传输的功能。

封装技术是集成电路制造中的关键环节,对于集成电路芯片的可靠性、电气性能和尺寸要求都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集成电路芯片封装技术。

第一种是无引脚封装技术。

无引脚封装技术是指将芯片直接封装在基板上,通过使用焊嘴和焊球等来连接芯片和基板。

这种封装技术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适用于较小尺寸的芯片。

但由于需要直接焊接,对于芯片的布线密度有一定要求。

第二种是引脚封装技术。

引脚封装技术是指将芯片焊接在引脚上,然后将引脚与基板连接。

这种封装技术可以适应不同的尺寸和布线密度要求,适用于各种集成电路芯片。

根据引脚的形式,可以分为直插式封装和表面贴装封装。

直插式封装适用于较大尺寸的芯片,而表面贴装封装则适用于较小尺寸的芯片。

第三种是球栅阵列(BGA)封装技术。

BGA封装技术是指将芯片封装在一个带有焊球的基板上,焊球与基板之间通过焊锡球形成连接。

这种封装技术具有高密度、高可靠性和良好的电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高性能计算机芯片和移动设备芯片等领域。

第四种是系统级封装技术。

系统级封装技术是指将多个芯片集成在一个封装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这种封装技术可以节省空间、降低能耗,提高芯片的可靠性和性能。

系统级封装技术适用于复杂的系统芯片,如通信芯片、传感器芯片等。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封装技术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封装技术,如三维封装技术、系统级封装技术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集成电路芯片封装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以适应日益增长的需求。

总的来说,集成电路芯片封装技术的发展对于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些技术的进步将为我们带来更加高效、可靠和多样化的集成电路产品。

芯片封装技术培训课件

芯片封装技术培训课件

芯片封装技术培训课件芯片封装技术培训课件芯片封装技术是现代电子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起到了保护芯片、传导热量、提高电气连接性和机械强度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芯片封装技术的基本原理、封装材料的选择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芯片封装技术的基本原理芯片封装技术是将芯片封装在外壳中,以保护芯片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它通过将芯片与外界连接,实现芯片与外界设备的通信和互动。

封装过程中,需要将芯片与封装材料进行粘合,并通过焊接等手段实现电气连接。

芯片封装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将芯片放置在封装基板上,并使用导电胶水将芯片固定在基板上。

接下来,通过焊接技术将芯片的引脚与基板上的连接线连接起来,形成电气连接。

最后,使用封装材料将芯片封装在外壳中,以保护芯片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二、封装材料的选择封装材料的选择对芯片封装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适的封装材料可以提供良好的机械强度、导热性能和电气连接性,从而保护芯片的正常运行。

在选择封装材料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材料的导热性能。

芯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导热性能不好,会导致芯片温度过高,影响芯片的正常工作。

其次,材料的机械强度。

封装材料需要具备足够的机械强度,以保护芯片不受外力损伤。

最后,材料的电气连接性。

封装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以实现芯片与外界设备的电气连接。

常见的封装材料包括有机封装材料、无机封装材料和复合封装材料等。

有机封装材料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电气连接性,但机械强度较差;无机封装材料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导热性能,但电气连接性较差;复合封装材料则综合了有机和无机封装材料的优点,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三、芯片封装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芯片封装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

未来,芯片封装技术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首先,封装材料的研发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封装材料的研发将更加注重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材料的可持续性。

芯片封装技术

芯片封装技术

芯片封装技术
芯片封装技术是一项科学技术,用于将集成电路连接在一起,以实现整个系统中各部件之间的正确通信。

它可以支持电路元件在成品系统中的互连、与环境之间的界面和故障检测和维护。

芯片封装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行业,是低成本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基础。

芯片封装技术包括多项技术,主要由封装表面贴装技术、封装热接技术和封装互连技术组成。

封装表面贴装技术指将封装元器件表面连接在一起,它包括直接焊接、铜布网焊接和热接技术等;封装热接技术是将封装元件和PCB进行连接,其主要技术有热封技术和半封装技术;封装互连技术是将封装元件和其他集成电路元件互连,它主要包括DSBGA、PBGA、CSP、FC-BGA等。

芯片封装技术有助于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更好地设计集成电路,改善准确性、效率和可靠性。

除了上述技术外,芯片封装技术还包括封装结构、有源和无源材料、封装工艺路线、封装设备和测试等技术。

它们能够满足集成电路的多样化需求,为电子产品的开发和制作提供技术支持。

先进芯片封装知识介绍

先进芯片封装知识介绍

先进芯片封装知识介绍芯片封装是将半导体芯片封装成具有特定功能和形状的封装组件的过程。

芯片封装在实际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保护芯片免受外部环境的干扰和损害,同时也为芯片提供了良好的导热特性和机械强度。

本文将介绍先进芯片封装的知识,包括封装技术、封装材料和封装工艺等方面。

一、芯片封装技术芯片封装技术主要包括无引线封装(Wafer-Level Package,简称WLP)、翻装封装(Flip-Chip Package,简称FCP)和探针封装(Probe Card Package,简称PCP)等。

1.无引线封装(WLP):无引线封装是在芯片表面直接封装焊盘,实现对芯片进行封装和连接。

它可以使芯片的封装密度更高,并且具有优秀的热传导和电性能。

无引线封装技术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和无线通信领域。

2.翻装封装(FCP):翻装封装是将芯片颠倒翻转后通过导电焊球连接到基板上的封装技术。

它可以提供更好的电路性能和更高的封装密度,适用于高性能芯片的封装。

3.探针封装(PCP):探针封装是通过探针头将芯片连接到测试设备进行测试和封装的技术。

它可以快速进行芯片测试和封装,适用于小批量和多品种的芯片生产。

二、芯片封装材料芯片封装材料是指用于封装过程中的材料,包括基板、封装胶料和焊盘等。

1.基板:基板是芯片封装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支撑和连接芯片和其他封装组件。

常用的基板材料包括陶瓷基板、有机基板和金属基板等。

2.封装胶料:封装胶料用于固定和保护芯片,防止芯片受损。

常见的封装胶料包括环氧树脂、硅胶、聚酰亚胺等。

3.焊盘:焊盘是连接芯片和基板的关键部分,用于传递信号和电力。

常见的焊盘材料包括无铅焊料、焊接球和金属焊点等。

三、芯片封装工艺芯片封装工艺是指在封装过程中实施的一系列工艺步骤,主要包括胶黏、焊接和封装等。

1.胶黏:胶黏是将芯片和其他封装组件固定在基板上的工艺步骤。

它通常使用封装胶料将芯片和基板粘接在一起,并通过加热或压力处理来保证粘结的强度。

芯片的封装方式

芯片的封装方式

芯片的封装方式
芯片的封装方式是指将芯片组合在一起并进行保护的方法。

芯片是一种非常小的电子器件,通常是几毫米的正方形或矩形,用于存储或处理数据等。

封装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芯片的用途、成本和尺寸等因素。

芯片封装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DIP封装:DIP封装是最古老的封装方式之一,是通过将芯片插入一个双排针脚插座来实现的。

这种封装方式容易制造,但不适用于高密度集成电路。

2. QFP封装:QFP封装是一种较新的封装方式,它采用了表面贴装技术。

这种封装方式具有高密度、小尺寸和易制造等优点,常用于高端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产品。

3. BGA封装:BGA封装是一种最新的封装方式,它通过将芯片焊接到一个具有多个球形焊点的基板上来实现。

这种封装方式具有高速传输、低噪声、低功耗和可靠性等优点,常用于微处理器、图像传感器和高速通信芯片等。

4. CSP封装:CSP封装是一种非常小型的封装方式,通常用于移动设备和便携式电子产品。

这种封装方式具有小尺寸、低功耗和高可靠性等优点,但也存在生产成本高和焊接难度大等缺点。

总之,芯片的封装方式在电子工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传统的DIP封装还是现代的BGA封装和CSP封装都有着各自的优缺点。

因此,在选择封装方式时应考虑到产品的实际需求,以达到最佳
的性价比和性能。

芯片的封装形式

芯片的封装形式

芯片的封装形式芯片的封装形式是指将芯片组件封装在外壳中,以保护芯片并便于安装和使用。

芯片的封装形式有多种类型,每种封装形式都有其特点和适应的应用领域。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芯片封装形式。

1. DIP封装(Dual In-line Package):DIP封装是最早使用的一种芯片封装形式。

它的特点是引脚以两列直线排列在芯片的两侧,容易焊接和插拔。

DIP封装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如电视机、音响等。

2. QFP封装(Quad Flat Package):QFP封装是一种表面贴装技术(SMT)的封装形式,是DIP封装的一种改进。

QFP封装将引脚排列在芯片的四边,并且引脚密度更高,能够容纳更多的引脚。

QFP封装适用于集成度较高的芯片,如微处理器、FPGA等。

3. BGA封装(Ball Grid Array):BGA封装是一种表面贴装技术的封装形式,与QFP封装类似,但是引脚不再直接暴露在外,而是通过小球连接到印刷电路板上。

BGA封装具有高密度、小体积和良好的电气性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高性能计算机、通信设备等领域。

4. CSP封装(Chip Scale Package):CSP封装是一种尺寸与芯片近似的封装形式,将芯片直接封装在小型外壳中。

CSP封装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和引脚密度高的特点,适用于移动设备、无线通信和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

5. COB封装(Chip On Board):COB封装是将芯片直接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上的一种封装形式,是一种简化的封装方式。

COB封装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和成本低的特点,在一些低成本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如LED显示屏、电子称等。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芯片封装形式,还有一些特殊封装形式,如CSP/BGA混合封装、QFN封装(Quad Flat No-leads)等。

这些封装形式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应对芯片不断增加的功能需求和尺寸要求。

总的来说,芯片封装形式的选择取决于芯片的功能、尺寸和应用环境等因素。

IC封装技术大全

IC封装大全1、BGA(ball grid array) 球形触点陈列球形触点陈列,表面贴装型封装之一。

在印刷基板的背面按陈列方式制作出球形凸点用以代替引脚,在印刷基板的正面装配LSI 芯片,然后用模压树脂或灌封方法进行密封。

也称为凸点陈列载体(PAC)。

引脚可超过200,是多引脚LSI 用的一种封装。

封装本体也可做得比QFP(四侧引脚扁平封装)小。

例如,引脚中心距为1.5mm 的360 引脚BGA 仅为31mm 见方;而引脚中心距为0.5mm 的304 引脚QFP 为40mm 见方。

而且BGA 不用担心QFP 那样的引脚变形问题。

该封装是美国Motorola 公司开发的,首先在便携式电话等设备中被采用,今后在美国有可能在个人计算机中普及。

最初,BGA 的引脚(凸点)中心距为1.5mm,引脚数为225。

现在也有一些LSI 厂家正在开发500 引脚的BGA。

BGA 的问题是回流焊后的外观检查。

现在尚不清楚是否有效的外观检查方法。

有的认为,由于焊接的中心距较大,连接可以看作是稳定的,只能通过功能检查来处理。

美国Motorola 公司把用模压树脂密封的封装称为OMPAC,而把灌封方法密封的封装称为GPAC。

2、QFP(Plastic Quad Flat Package)方型扁平式封装技术BQFP(quad flat package with bumper) 带缓冲垫的四侧引脚扁平封装。

QFP 封装之一,在封装本体的四个角设置突起(缓冲垫)以防止在运送过程中引脚发生弯曲变形。

美国半导体厂家主要在微处理器和ASIC 等电路中采用此封装。

引脚中心距0.635mm,引脚数从84 到196 左右。

LQFP(low profile quad flat package) 薄型QFP。

指封装本体厚度为1.4mm 的QFP,是日本电子机械工业会根据制定的新QFP 外形规格所用的名称。

FQFP(fine pitch quad flat package)小引脚中心距QFP。

芯片的封装方式

芯片的封装方式
芯片的封装方式是指将芯片封装起来以保护芯片、提高芯片的耐久性和可靠性,同时也是为了便于芯片的安装和使用。

目前常见的芯片封装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DIP封装:DIP封装是最常见的一种封装方式,也是最早应用的一种封装方式。

它可以方便地插入到插座中,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

2. SOP封装:SOP封装是一种表面贴装封装方式,它通过将芯片直接粘贴在PCB板上,实现了高密度的布局。

同时,它也非常适合自动化生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

3. QFP封装:QFP封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高密度集成电路封装方式,它通过将芯片焊接在PCB板上,实现了高密度的集成。

同时,在高速数据传输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4. BGA封装:BGA封装是一种新型的封装方式,它通过将芯片焊接在PCB板的底部,实现了更高的集成度和更好的散热性能。

同时,在高性能计算机和服务器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总之,不同的芯片封装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适合的封装方式可以提高芯片的性能和可靠性。

- 1 -。

芯片常见的封装方式

芯片常见的封装方式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芯片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芯片是电子产品中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它的封装方式直接影响到芯片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在现代电子领域中,芯片封装的种类繁多,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芯片封装方式。

一、DIP封装DIP (Dual In-line Package)是芯片封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DIP封装是一种双行直插式封装,它的引脚排列在两排中间,每排有一些引脚。

DIP封装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成本低廉,同时也容易进行手工焊接。

但是,由于DIP封装引脚的间距较大,其封装体积较大,不适合在高密度电路板上使用。

二、QFP封装QFP (Quad Flat Package)是一种方形封装,它的引脚排列在四个边上。

QFP封装可以分为LQFP (Low-profile Quad Flat Package)和TQFP (Thin Quad Flat Package)两种类型。

QFP封装的优点是体积小,引脚数量多,适用于高密度电路板。

但是,QFP封装的制造工艺较为复杂,成本较高,同时也不适合手工焊接。

三、BGA封装BGA (Ball Grid Array)是一种球形网格阵列封装。

BGA封装的引脚是由许多小球组成,它们排列在芯片的底部。

BGA封装的优点是引脚数量多,封装体积小,适用于高密度电路板,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但是,BGA封装的制造工艺极为复杂,需要高精度的制造设备和技术,因此成本较高。

四、CSP封装CSP (Chip Scale Package)是一种芯片级封装,也称为芯片级封装。

CSP封装的特点是封装体积非常小,几乎与芯片本身大小相同。

CSP封装的优点是封装体积小,引脚数量少,适用于高密度电路板,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但是,CSP封装的制造工艺非常复杂,需要高精度的制造设备和技术,因此成本非常高。

五、COB封装COB (Chip-on-Board)是一种将芯片直接贴在电路板上的封装方式。

简述芯片封装技术的基本工艺流程

简述芯片封装技术的基本工艺流程一、芯片封装技术的起始:晶圆切割。

1.1 晶圆可是芯片制造的基础啊,一大片晶圆上有好多芯片呢。

首先得把这晶圆切割开,就像把一大块蛋糕切成小块一样。

这可不能随便切,得用专门的设备,精确得很。

要是切歪了或者切坏了,那芯片可就报废了,这就好比做饭的时候切菜切坏了,整道菜都受影响。

1.2 切割的时候,设备的参数得设置得恰到好处。

就像调收音机的频率一样,差一点都不行。

这是个细致活,操作人员得全神贯注,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

二、芯片粘贴:固定芯片的关键步骤。

2.1 切割好的芯片得粘到封装基板上。

这就像盖房子打地基一样重要。

胶水的选择可讲究了,不能太稀,不然芯片粘不牢;也不能太稠,否则会影响芯片的性能。

这就跟做菜放盐似的,多了少了都不行。

2.2 粘贴的时候还得保证芯片的位置准确无误。

这可不像把贴纸随便一贴就行,那得精确到微米级别的。

这就好比射击,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一旦位置不对,后续的工序都会受到影响,整个芯片封装就可能失败。

三、引线键合:连接芯片与外部的桥梁。

3.1 接下来就是引线键合啦。

这一步是用金属丝把芯片上的电极和封装基板上的引脚连接起来。

这金属丝就像桥梁一样,把芯片和外界连接起来。

这过程就像绣花一样,得小心翼翼。

3.2 键合的时候,要控制好键合的力度和温度。

力度大了,可能会把芯片或者引脚弄坏;温度不合适,键合就不牢固。

这就像打铁,火候得掌握好,不然打出来的铁制品就不合格。

四、封装成型:给芯片穿上保护衣。

4.1 然后就是封装成型啦。

用塑料或者陶瓷等材料把芯片包裹起来,这就像是给芯片穿上了一件保护衣。

这不仅能保护芯片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还能让芯片便于安装和使用。

4.2 封装的形状和大小也有很多种,得根据不同的需求来确定。

这就像做衣服,不同的人要穿不同款式和尺码的衣服一样。

五、最后的检测:确保芯片封装质量。

5.1 封装好之后,可不能就这么完事了。

还得进行检测呢。

这检测就像考试一样,看看芯片封装有没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芯片封装技术
1封装技术简介
芯片的封装技术种类实在是多种多样,诸如DIP,PQFP,TSOP,TSSOP,PGA,BGA,QFP,TQFP,QSOP,SOIC,SOJ,PLCC,WAFERS......一系列名称看上去都十分繁杂,其实,只要弄清芯片封装发展的历程也就不难理解了。

芯片的封装技术已经历经好几代的变迁,技术指标一代比一代先进,包括芯片面积与封装面积之比越来越接近,适用频率越来越高,耐温性能越来越好,以及引脚数增多,引脚间距减小,重量减小,可靠性提高,使用更加方便等等,都是看得见的变化。

1.1 DIP封装
20世纪70年代时,芯片封装流行的还是双列直插封装,简称 DIP (Dual ln-line Package) 。

DIP封装在当时具有适合PCB(印刷电路板)的穿孔安装,具有比TO型封装易于对PCB布线以及操作较为方便等一些特点,其封装的结构形式也很多,包括多层陶瓷双列直插式DIP,单层陶瓷双列直插式DIP,引线框架式DIP等等。

但是衡量一个芯片封装技术先进与否的重要指标是芯片面积与封装面积之比,这个比值越接近1越好。

比如一颗采用40根I / O引脚塑料双列直插式封装(PDIP)的芯片为例,其芯片面积/封装面积=(3 x3)/(15.24 x 50)=1:86,离l相差很远。

不难看出,这种封装尺寸远比芯片大不少,说明封装效率很低,占去了很多有效安装面积。

1.1.1 介绍
DIP封装的CPU芯片有两排引脚,需要插入到具有DIP结构的芯片插座上。

当然,也可以直接插在有相同焊孔数和几何排列的电路板上进行焊接。

DIP封装的芯片在从芯片插座上插拔时应特别小心,以免损坏管脚。

DIP封装结构形式有:多层陶瓷双列直插式DIP,单
层陶瓷双列直插式DIP,引线框架式DIP(含玻璃陶瓷封接式,塑料包封结构式,陶瓷低熔玻璃封装式)等。

1.1.2 特点
适合在PCB(印刷电路板)上穿孔焊接,操作方便。

芯片面积与封装面积之间的比值较大,故体积也较大。

最早的4004、8008、8086、8088等CPU都采用了DIP封装,通过其上的两排引脚可插到主板上的插槽或焊接在主板上。

在内存颗粒直接插在主板上的时代,DIP 封装形式曾经十分流行。

DIP还有一种派生方式SDIP(Shrink DIP,紧缩双入线封装),它比DIP的针脚密度要高六倍。

1.1.3 用途
采用这种封装方式的芯片有两排引脚,可以直接焊在有DIP结构的芯片插座上或焊在有相同焊孔数的焊位中。

其特点是可以很方便地实现PCB板的穿孔焊接,和主板有很好的兼容性。

但是由于其封装面积和厚度都比较大,而且引脚在插拔过程中很容易被损坏,可靠性较差。

同时这种封装方式由于受工艺的影响,引脚一般都不超过100个。

随着CPU内部的高度集成化,DIP封装很快退出了历史舞台。

只有在老的VGA/SVGA显卡或BIOS芯片上可以看到它们的“足迹”。

1.1.4尺寸:
(对于DIP,SDIP,DIPxxS,SKDIP等不同的DIP封装,参数上面会有些许的差别,但是封装形状基本保持一致)
2.1PGA封装
PGA封装,英文全称为 (Pin Grid Array Package) ,中文含义叫插针网格阵列封装技术,由这种技术封装的芯片内外有多个方阵形的插针,每个方阵形插针沿芯片的四周间隔一定距离排列,根据管脚数目的多少,可以围成2~5圈。

安装时,将芯片插入专门的PGA插座。

2.1.1 分类
1)插针网格
插针网格阵列封装技术PGA(Ceramic Pin Grid Array Package),由这种技术封装的芯片内外有多个方阵形的插针,每个方阵形插针沿芯片的四周间隔一定距离排列,根据管脚数目的多少,可以围成2~5圈。

安装时,将芯片插入专门的PGA插座。

为了使得CPU能够更方便的安装和拆卸,从486芯片开始,出现了一种ZIF CPU插座,专门用来满足PGA封装的CPU在安装和拆卸上的要求。

该技术一般用于插拔操作比较频繁的场合之下。

2)陈列引脚
陈列引脚封装PGA(pin grid array)为插装型封装,其底面的垂直引脚呈陈列状排列,引脚长约3.4mm。

表面贴装型PGA在封装的底面有陈列状的引脚,其长度从1.5mm到2.0mm。

PGA封装示意图如图所示。

多数为陶瓷PGA,用于高速大规模逻辑 LSI 电路。

成本较高。

引脚中心距通常为2.54mm,引脚数从64 到447 左右。

了为降低成本,封装基材可用玻
璃环氧树脂印刷基板代替。

也有64~256 引脚的塑料PGA。

另外,还有一种引脚中心距为1.27mm 的短引脚表面贴装型PGA(碰焊PGA)。

贴装采用与印刷基板碰焊的方法,因而也称为碰焊PGA。

因为引脚中心距只有1.27mm,比插装型PGA小一半,所以封装本体可制作得不怎么大,而引脚数比插装型多(250~528),是大规模逻辑LSI用的封装。

封装的基材有多层陶瓷基板和玻璃环氧树脂印刷基数。

以多层陶瓷基材制作封装已经实用化。

3.1 SOP封装
到了80年代出现的内存第二代封装技术以TSOP为代表,它很快为业界所普遍采用,到目前为止还保持着内存封装的主流地位。

TSOP是英文Thin Small Outline Package的缩写,意即薄型小尺寸封装。

TSOP内存封装技术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在封装芯片的周围做出引脚,如SDRAM内存的集成电路两侧都有引脚,SGRAM内存的集成电路四面都有引脚。

TSOP适合用SMT技术(表面安装技术)在PCB(印制电路板)上安装布线。

TSOP封装外形尺寸时,寄生参数 (电流大幅度变化时,引起输出电压扰动) 减小,适合高频应用,操作比较方便,可靠性也比较高。

改进的TSOP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SDRAM内存的制造上,不少知名内存制造商如三星、现代、Kingston等目前都在采用这项技术进行内存封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