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损度指数法在灾害经济损失评估中的应用_以福建台风灾害经济损.
灾损度指数法在灾害经济损失评估中的应用——以福建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趋势分析为例

1 福建 台风灾害概况
福建地处 中国东南沿海 ,靠近台风源地 ,虽然 有我国台湾 岛的屏障作用 ,但是福建台风灾害 系统 复杂 ,台风 致 灾 因子 源多 。根据 福 建 省 气 象灾害数据库资料统计 ,登 陆福 建本省和登陆 台
湾 、广 东 、浙江 、海南 、深圳 等省 份 的台风都 对福 建 产生 影 响 ,平均 每 年有 2 1个 登 陆 台风 ( 二 次 . 含 登 陆 ) 29个 影 响 台风 。福 建 孕 灾 环境 特 殊 ,福 和 . 建 西北 部 以武夷 山脉 与江西 分隔 ,中部 有戴 云 山脉 拦 截 ,河流 短促且 独流 人海 ,台风携带 的水 汽受垂
中图分类号 :0 4 ;P4 2 1 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0 8 1 20 ) 2— 0 1— 5 0 0— 1 X【07 0 0 3 0
0 引言
2 0世纪 6 0年代 以前 , 自然灾 害研 究 主 要 限于 灾害机 理及预 测研 究 ,重 点调 查分 析灾 害形成 条件 与活动 过程 。7 0年代 以 后 ,在 一 些 发 达 国家 ,首 先拓宽 了灾 害研 究 领域 ,在继 续深 入研究 灾 害机理
经济损失进行评估 。并应用它对 福建 省台风灾 害经 济损失趋 势变化进行分 析。研究 表明 :利用灾 损度 指数对灾害
经济损失评估方法可取 ,它不受灾 害发生 的时 间和地 点 限制 , 比性 强 ,资料信 息源 多 ,计算方 便 ,适 用范 围 可
广 ;福建省台风灾害灾损度 指数 呈波 动上 升 ,反映福建 台风灾情加重 与灾害本身损 失加大和福建 省环境不稳定度 加大有关 ,与实际情况相符。 关键词 :灾损度指数 ;经济损失评 价 ;台风灾 害;福建
维普资讯
台风灾害的经济损失评估与管理

台风灾害的经济损失评估与管理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其中包括了台风灾害。
台风灾害不仅给人类带来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对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
因此,进行台风灾害的经济损失评估与管理至关重要。
一、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方法1. 定量评估方法定量评估方法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对不同受灾区域的受灾程度、灾害对各行业的影响等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台风灾害的经济损失。
首先,需要统计灾害中的人员伤亡情况,包括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等。
其次,对士气行业的损失进行评估,包括房屋倒塌、基础设施破坏、农作物受灾等。
最后,根据统计数据得出受灾地区的总损失金额。
2. 定性评估方法在定性评估方法中,主要通过灾后调查、专家评估和经验判断等方式来评估台风灾害的经济损失。
该方法对于灾情较为严重或灾后数据不够完备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提供宝贵的经济损失评估参考。
二、台风灾害经济损失管理1. 预防为主,减少损失预防是灾害管理的关键一环,特别是在台风季节。
政府应加强对台风的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建筑物、道路和桥梁等的抗灾能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灾害预防意识等。
2. 建立完善的保险机制对于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来说,建立完善的保险机制是减轻灾害损失的一种重要方式。
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鼓励企业购买适当的灾害保险,通过保险机制为灾后重建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
3. 加强国际合作台风灾害不仅仅是国内的问题,也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因此,加强国际合作对于台风灾害的经济损失管理至关重要。
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可以合作在台风预警监测、救灾物资调配等方面进行合作,共同应对台风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4. 建立应急预案为了有效应对台风灾害,政府和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
预案中需要包含对受灾地区的快速救援、灾后重建等方面的措施,以减轻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结语台风灾害对经济的影响不能被忽视,通过科学的经济损失评估与管理,能够更好地应对台风灾害带来的困扰。
地震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方法及应用

据ꎬ 对于减少突发地震灾害损失和实现震后快速
救灾具有重要意义ꎮ 地震灾害经济损失主要分为
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两大类ꎮ 经过国内
外学者的大量研究ꎬ 前者的预测和评估已有了较
为成熟的方法与模型ꎮ 目前ꎬ 我国地震灾后损失
评估最常用的是现场调查法 [1] ꎬ 然而ꎬ 该方法工
10????3969j????issn????1000811x????2020????01????018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并且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地震灾害损失呈现同等震级条件下越来越高的态势?因此?科学合理地预测与评估地震灾害经济损失?进而为政府防震减灾规划和应急救灾决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对于减少突发地震灾害损失和实现震后快速救灾具有重要意义?地震灾害经济损失主要分为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两大类?经过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前者的预测和评估已有了较为成熟的方法与模型?目前?我国地震灾后损失评估最常用的是现场调查法1?然而?该方法工作量大?不利于政府的快速应急救灾?刘双庆等2提出了一种基于宏观经济指标gdp的灾害快速评估法?但其在实现上存在一定不足2?赵福军等3提出了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地震应急和震后快速评估?但其易受限于遥感数据质量及外部气候条件等?易损性分类清单法因具有较为成熟易操作准确度相对较高?且建筑物调查资料可提前准备等优点4?所以适合对城市进行震害预测和快速评估?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损失评估方法?随着各国对间接经济损失的日益重视?大量的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与模型亦被提出?黄敏等5建立基于综合灾损系数和生产恢复时间的停减产损失模型?并以此评估芦山地震造成的工业企业停减产损失?刘希林等6根据比例系数法对泥石流灾害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进行粗略估计?wu等7利用区域投入产出ario模型对汶川地震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进行评估并模拟灾后重建期?cole等8在社会核算矩阵的基础上估算间接经济损失?并对灾后经济恢复政策进行评价?wang等9以北京市为例?采用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对暴雨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进行评估?并指出间接经济损失远大于直接经济损失?总体来说?相对于国外而言?目前国内评估间接经济损失仍以比例系数等经验型方法为主?非经验型方法相对较少且多停留在实证应用相对缺乏的理论研究阶段?鉴于此?本文在上述已有理论的基础上?对适用于我国的地震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方法与模型进行系统性研究?提出考虑结构体系建筑高度设计规范等因素的建筑物分类方法?进而建立基于易损性分析的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模型?并确定?收稿日期
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是如何计算的?[整理版]
![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是如何计算的?[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56c24cd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7a.png)
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是如何计算的?问题:在每次台风、地震、洪水、旱灾等自然灾害发生后,都会在新闻中听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XXX元”,不知这个数字是怎样得来的?常常是这个灾害还没有结束,还在救灾过程中,经济损失的数字就已经出来了。
是谁算出来的?有何依据?他们经过了什么调查?他们怎么可能知道谁家里倒下的房子值多少钱、哪家工厂的机器损坏到什么程度?如果确保数字的准确可靠?在灾害还没有结束的时候,怎么能就确认造成了那么多的损失?答案:灾害的评价标准要研究自然灾害首先要知道灾害的大小,因此建立和完善自然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不少学者对自然灾害损失评估的工作准则、评估指标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建立了诸如:灾害损失的绝对度量指标—灾度和灾度指数;灾害损失的相对度量指标—相对灾度和灾损率等灾害评价标准,并且对灾损率的等级划分标准及自然灾害损失的可比价值换算问题进行了研究,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定量化的描述和评价自然灾害的大小及其对社会的生产力的破坏程度的指标体系,为灾害强度描述、救灾投入、灾害保险、减灾工作评价等工作发展奠定了基础。
1、灾害损失灾害损失是自然变异过程作用于人类社会而造成的人员死亡和社会财产损失(直接损失)和灾变过程对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所造成的破坏以及为修复被破坏的灾区正常社会秩序的投入(间接损失)。
灾害损失可以用损失大小和损失程度两个指标来描述。
灾害损失的大小和程度都取决于致灾因子、灾变强度、受灾地区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情况、防御灾害打击的综合耐受能力以及灾后救助的情况等诸多因素。
所不同的是前者反映的是灾害损失的绝对量,而后者反映的是灾害的相对量。
灾害是自然灾变事件对承灾体破坏的过程,灾害损失是承灾体的损失,因此要准确描述灾害损失必须充分考虑到承灾体的情况,不仅要考虑灾害损失的大小,而且要考虑灾害损失的程度,两者缺一不可。
例如,同样强度的两个地震灾害事件,一个发生在人烟稀少、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灾害损失就小;另一个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就大。
应用统计在灾害管理中的数据分析

应用统计在灾害管理中的数据分析在当今社会,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地应对灾害,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灾害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而在灾害管理中,数据分析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应用统计作为数据分析的重要手段,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应用统计能够帮助我们对灾害的发生频率、强度、影响范围等进行准确的评估和预测。
通过收集历史灾害数据,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灾害发生的规律和趋势。
例如,对于地震灾害,统计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地震发生时间、地点、震级等数据,能够建立地震发生的概率模型,预测未来某个地区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和强度。
这对于制定防震减灾规划、合理安排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灾害应急响应阶段,应用统计能够为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
当灾害发生时,需要迅速了解受灾地区的人口分布、基础设施受损情况、救援物资需求等信息。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快速统计和分析,可以准确评估灾害的影响程度,为调配救援力量、分配救援物资提供科学依据。
比如,在洪水灾害中,统计受灾地区的人口数量、房屋损毁数量、道路中断情况等,能够帮助确定需要转移安置的人员数量,以及优先修复的基础设施,从而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和效果。
同时,应用统计在灾害损失评估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灾害发生后,需要对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环境破坏等进行全面评估。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运用统计方法进行计算,可以得出较为准确的损失评估结果。
这不仅有助于政府和社会了解灾害的严重程度,也为后续的灾后重建和补偿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例如,对于台风灾害造成的农业损失,可以统计受灾农田面积、农作物种类和产量等数据,结合市场价格,评估农业经济损失。
另外,应用统计还能够用于评估灾害管理措施的效果。
在灾害管理过程中,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轻灾害的影响,如建设防灾工程、开展宣传教育、制定应急预案等。
通过对这些措施实施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运用统计检验方法,可以判断措施是否有效,从而为改进和完善灾害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福建台风灾害脆弱性时空趋势评价

第 1 4卷 第 5期
20 0 7年 1 月 O
莆 田 学 院 学 报
Jun l f o r a o Pu n t a Un v ri i ie st y
中 图 分 类 号 : 4 4 X4 25 P 4 ; 3 .7
VO .4 1 No 5 1 . 0c . 2 0 t 07
关键 词 : 台风灾害; 脆弱性评价; 承灾体; 福建省
Te p r l n S e il m o a a d p ca Pa t r As e s n o te n s s me t f
T p o n D sse un rbly i uin y h o i tr V lea it n F j a i a
d c ae Atte sme t e rgo a i e n e e i s te hg -au go s r sl ilb td a e e r s. e a m , e in ldf r c xs a ih v le r in ae mo t ds iue tt h i e s t h e y r h
tm o la d sei a e . h sl so a v le bl ft h o ui sice ig ovo s . e p r c lp tr T e r ut h wst t unr i o p o n i Fj i n ran b i l a n p a tn e h, a i y t y n n a s uy
c aa tr e y i o o rp y a d sr u y h o iatr Ac odn oc aa tr t so a ada e tdb d , h r cei db t tp g a h e o stp o n dsse. z s n i c rig t h r cei i fh z r -f ce o y sc
台风灾害及其对福建的影响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个类别,是指亚洲太平洋海域的旋风。台风往往给登陆地区带来暴风雨,有时甚至时强降雨,因此给人们带来较大的损失和不便。要防止由于山洪、大风和降雨造成的灾害,及早进行预防,以减低台风灾害的程度。同时台风灾害也将对(台风发生次数较多的)福建的林业、农业等社会经济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不利影响,不可避免的经济损失,每年台风对福建的影响并不乐观。
引言
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们最大的敌人。自然灾害有许多,比如,地震、酸雨、温室效应、台风等。人造灾害有火灾、水土流失等。台风是一种自然灾害,它以台风中心为圆心在数十千米范围内形成气旋风暴,有极强的破坏力。台风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台风经过时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天气。风向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等压线和等温线近似为一组同心圆。中心气压最低而气温最高。
【18】张容焱、吴滨、宋德众,影响福建热带气旋的若干基本气候特征,台湾海峡, 2000 年
【19】李瑞英,台风对我国水稻生产的影响及风险分析——以福建为例,中国农业科 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陈信旺、施恭明、徐雪玲等,近65年来福建省登陆台风发生规律及对林业生产的影响, 林业勘察设计(福建),2010年
6.3 台风对福建林业生产的影响
福建地形以丘陵为主,加上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等因素,有利于茶叶生长。同时有利于林业的发展。
林业生产受气候的影响巨大。低温、台风、降雨、风暴潮等经济对森林造成巨大的创伤。福建是中国登陆台风较多的省份,登陆福建的台风,具有暴风强、路径复杂、结构和强度变化大、灾害严重等特点,是福建最主要的气像灾害。与多数行业比较,林业具有先天脆弱性,树木不同于钢筋水泥,台风期间更容易遭受重创。台风期间的暴风骤雨轻则导致树木枝叶脱落、断梢、折干,重则连根拔起,成片倒状,严重影响到林业生产。台风过后,林内枯枝落叶大量增加,如不及时清理,易导致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灾害的发生。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热带气旋灾害县级直接经济损失等级评估:以福建省为例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热带气旋灾害县级直接经济损失等级评估:以福建省为例邵婧妍;方伟华【期刊名称】《热带地理》【年(卷),期】2024(44)6【摘要】为了探索机器学习模型在热带气旋灾害损失评估中的作用,基于2009—2020年福建省县级热带气旋灾害损失数据,分别采用LightGBM(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LightGB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极限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BP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等5种算法,优化了直接经济损失等级评估模型参数,并用不同的热带气旋事件进行验证。
结果表明:基于LightGBM算法性能最佳,其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精确率和召回率的调和平均值)均在79%以上,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最大小时降雨量、3 s极值风速是最重要的2个致灾指标,固定资本存量是比GDP更重要的指标;通过4种登陆点/路径和2种风雨强度的热带气旋事件的对比,发现评估结果与实际结果较为一致,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总页数】15页(P1064-1078)【作者】邵婧妍;方伟华【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灾害风险科学研究院;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44【相关文献】1.基于多致灾因子相似的热带气旋检索方法研究:以风暴潮-海浪灾害预评估为例2.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热带气旋灾害评估方法研究:以广东省为例3.灰色关联分析在热带气旋灾害等级评估中的应用4.热带气旋灾害等级预评估方法初探5.基于机器学习的热带气旋灾害等级评估模型构建及其活动特征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卷第2期2007年6月灾害学JOURNAL OF CAT AST ROPHOLOGY Vol 122No 12Jun 12007灾损度指数法在灾害经济损失评估中的应用3———以福建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趋势分析为例陈香1,2,沈金瑞1,陈静2(11莆田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系,福建莆田351100;21北京师范大学区域地理研究实验室,北京100875摘要:采用灾损度DLD 和环境不稳定度EI 两个要素,构建了灾害经济损失指数D EL I (灾损度指数指标对灾害经济损失进行评估。
并应用它对福建省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趋势变化进行分析。
研究表明:利用灾损度指数对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方法可取,它不受灾害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限制,可比性强,资料信息源多,计算方便,适用范围广;福建省台风灾害灾损度指数呈波动上升,反映福建台风灾情加重与灾害本身损失加大和福建省环境不稳定度加大有关,与实际情况相符。
关键词:灾损度指数;经济损失评价;台风灾害;福建中图分类号:O241;P4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1X (200702-0031-050引言20世纪60年代以前,自然灾害研究主要限于灾害机理及预测研究,重点调查分析灾害形成条件与活动过程。
70年代以后,在一些发达国家,首先拓宽了灾害研究领域,在继续深入研究灾害机理的同时,开始进行灾害评估工作。
美国首先对加州的地震、滑坡等10种自然灾害进行了风险评估,该项工作于1969年由土地保护部(Conservati on de 2part m ent 提出,由该部的矿山地质处执行[1]。
在进行专业灾害评估研究和实践的同时,不少专家对自然灾害灾情评估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日益深入的探讨和总结。
史培军、潘耀忠等利用自然界记录的资料和历史文献记载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自然灾害损失进行分析[2-5];梁必骐、樊琦等利用模糊数学理论,构建灾害评估模型对灾害经济损失进行评价[6-9];部分学者利用层次分析法(AHP 对评价指标判断、计算和比较,选择其权重对自然灾害损失进行评估[10-11];随着RS 和GI S 技术发展,一些学者利用RS 和GI S 方法对自然灾害经济损失进行评价[10,12,13]等。
但这些评价方法或者指标繁多、资料信息获取难度大、计算工作量大;或者需要很好的数学功底;或者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软件设备等,造成灾害损失评估的普适性较低,应用范围较小。
构建一种适合各领域研究者和政府管理部门都能应用的普适性广、计算简单、不受时空限制、可比性强又相对准确的灾害经济损失评价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采用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农作物成灾面积、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等资料相对完备而又容易获取的要素作为评价灾情的指标,同时结合当地的环境稳定度,构建灾害灾损度指数指标,对灾害经济损失进行评价。
这种指标选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便不同时间和不同地区发生的自然灾害具有可比性。
并利用它对福建省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趋势变化进行分析。
1福建台风灾害概况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靠近台风源地,虽然有我国台湾岛的屏障作用[14],但是福建台风灾害系统复杂[15],台风致灾因子源多。
根据福建省气象灾害数据库资料统计,登陆福建本省和登陆台湾、广东、浙江、海南、深圳等省份的台风都对福建产生影响,平均每年有211个登陆台风(含二次登陆和219个影响台风。
福建孕灾环境特殊,福建西北部以武夷山脉与江西分隔,中部有戴云山脉拦截,河流短促且独流入海,台风携带的水汽受垂3收稿日期:2006-11-11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D0540006;莆田市科技基金项目(2005S09作者简介:陈香(19652,女,福建莆田人,副教授,主要从事自然灾害与环境地理研究.E 2mail:lbrcx2@21cn 1com直于气流方向的山地地形抬升产生强大暴雨,降水大多本省消化,加大台风灾情。
台风灾害是福建所有自然灾害中危害最大、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已经严重影响福建省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以加大福建台风灾害经济损失研究是福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211数据来源本文数据主要来源有:1980~1986年灾害数据采用福建省灾害性气候年鉴①;1987~2005年灾害数据采用福建省气候影响评价①;1980~2003年福建省社会经济指标数据选自文献[16];2004~ 2005年社会经济指标数据采用福建省统计年鉴资料[17-18]。
应用Excel软件,建立了1980~2005年福建省台风灾害数据库和1980~2005年福建省社会经济指标数据库。
212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灾损度指数评价方法对灾害经济损失进行评估。
这种方法是选取灾害的主要经济损失要素(人员伤亡、作物受灾和成灾面积、直接经济损失等,这些资料信息完备而又容易获取,应用对数函数的线性组合模型计算灾害的灾损度(HDD,结合当地环境不稳定度(E I要素(采用灾害总损失最小值与最大值之比计算,并对他们进行等级划分,共同构建灾损度指数指标(D EL I,对灾害经济损失进行评估。
这种方法普适性广,不受时空限制,计算简便,适合各个领域研究者使用。
3灾损度指数(D EL I评价方法介绍311灾损度(DLD确定有关灾害损失的分类很多[19-20],本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死亡人数pd、受伤人数ph、农作物损失值Ec、直接经济损失D d和间接经济损失Id作为灾害灾损度(DLD评价的指标要素,构建以下评价模型DLD=f(pd,ph,Ec,D d,Id(1为了计算方面,可把(1式简化为:DLD=f(pd,ph,Ec,Ed(2式中:Ec为因灾害造成的农作物损失值,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农作物受灾损失值,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计算,如市场价格法计算,即L=∑ni=1P i△R i式中:L为农作物受灾害损失的经济值;P i为第i种产品当年市场价格;△R i为第i种产品因灾减少量。
这种方法涉及作物产品种类多,需要信息量大,收集难度大,信息不完备。
所以本文采用资料完备的农作物成灾面积这个指标,参照国家民政部定义,选择成灾面积是粮食产量低于正常年的30%。
根据下式求算Ec=W×30%S i/(S-30%S I式中:Ec为因灾害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值;W为当年农业总产值;Si为某种灾害造成的农作物成灾面积;S为当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SI为当年因自然灾害造成农作物总成灾面积。
Ed=D d+Id式中:Ed为灾害造成的除农业损失外的经济损失,是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之和,直接经济损失可以取自灾情报告或灾害总结,但间接经济损失目前争议较多,但多数人认为可用直接经济损失的30%。
因为Ed和Ec单位一致,可以把式(2继续简化为DLD=f(pd,ph,Ee(3式中:Ee=Ed+En,表示因台风灾害造成的经济总损失。
式(3函数关系的确定实际上是要确定pd, ph,Ee三个变量对DLD的贡献率大小,为了获得函数的具体形式,把pd,ph经济量化,即令Epd=αPd①Eph=βPh②式中:Epd、Eph分别为死亡Pd人和伤害Ph人折合的货币量(人民币万元;α、β为人员死亡和伤害的经济量化系数。
根据函数变量的数量级别,选用常用对数函数的线性组合来表示DLD,有DLD=λlg(Epd+Eph+Ee+ω+ε(4式中:λ、ω和ε为待定系数。
将式①和式②代入,得DLD=λlg(αpd+βph+Ee+ω+ε(5式中:pd和ph的单位为人,Ee的单位为万元, DLD 的单位为度。
由于pd和ph的经济量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若按每人创造价值来定,则不同的人差异很大,而且标准很难统一。
作者向莆田市平安保险公司专业人员咨询,并结合专家经验以及人们的习惯等综23灾害学22卷①内部资料(由福建省气象台提供合确定参数α=10和β=1(以1978年为不变价。
即死亡1人折合人民币10万元,受伤1人折合人民币1万元。
同时假定:①当无灾害损失,即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均为0时,灾损度为0;②当某次灾害造成1人死亡,10人受伤和经济损失10万元时,其灾损度为1度;③当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为1千人,伤害1万人,经济损失1亿元时,其灾损度为10度。
由此可计算系数λ、ω和ε,结果为λ= 3134,ω=30117,ε=-4194。
则式(5可以写成DLD=3134×lg(10pd+ph+Ee+30117-4194(6 312环境不稳定度E I确定孕灾环境的稳定与否对灾害经济损失影响很大,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或“缩小”灾情。
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间距能反映一个地区环境的脆弱性,体现环境不稳定程度。
环境不稳定度可用当年灾害经济损失值与研究时段灾害经济损失值的最小值之和与当年灾害经济损失值与研究时段灾害经济损失最大值之和相比,计算方法如下式:E I=(Ee i+m in Ee/(Ee i+max Ee(7式中:E I为环境不稳定度;Eei为第i年因灾害造成的经济总损失值;m in Ee为研究时段里因灾害造成的经济总损失最小值;max Ee为研究时段里因灾害造成的经济总损失最大值。
313灾损度指数D EL I评价指标为了更好地评价灾害造成经济的损失,把考虑人员伤亡、农作物经济损失值和灾害造成的直接与间接经济损失指标计算的灾损度DLD和根据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变化幅度求算的环境不稳定度E I 进行等级划分,并求其平均值(灾害灾损度指数D EL I,作为分析灾害经济损失的总指标,即D EL I=(DLD等级+E I等级/2(8 4福建省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趋势变化分析根据福建省1980~2005年主要气象灾害数据库资料,近26年登陆和影响福建省的台风数各年相差很大,最多年份8个(1980年,最少年份0个(1993年;造成损失相差更大,最多年份经济总损失达2539634万元(2005年,最少年份0元(1993年。
台风平均每年给福建省造成约215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含作物和人员损失,约占福建省财政总收入的114%左右。
所以,对福建省台风灾害经济损失变化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关系式(6,对福建省台风灾害灾损度DLD进行计算(图1。
并把计算结果按照表1评分标准进行等级划分;利用关系式(7,对福建省孕灾环境不稳定度E I进行求算(图1,同样按照表1评分标准进行等级划分;然后利用关系式(8得出福建省台风灾害灾损度指数D EL I,并与福建台风灾害造成的经济总损失进行比较。
表1福建省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等级台风灾害灾损度DLD福建省环境不稳定度EI1≤4≤010524101~50105~010935101~6011~011946101~7012~012957101~8013~013968101~9014~01497≥9101≥015图1福建省台风灾害经济损失变化曲线332期陈香,等:灾损度指数法在灾害经济损失评估中的应用(1福建省台风灾害造成的经济总损失呈波动上升,且起伏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