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踩高跷(四篇)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体育《踩高跷》教案

幼儿园大班体育《踩高跷》教案

幼儿园大班体育《踩高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高跷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知道踩高跷的乐趣和意义。

2. 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高跷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够在地面上稳定地行走。

难点:培养幼儿在行走过程中保持平衡,协调身体各部位的动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具:高跷、平衡木、障碍物等。

2. 场地: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跳绳、捉迷藏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教学基本动作(10分钟):1. 教师向幼儿介绍高跷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示范如何稳定地行走。

2.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独自使用高跷行走,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3. 幼儿进行小组练习,相互鼓励、相互帮助,提高行走技巧。

3. 游戏环节(10分钟):1. 教师设置障碍赛道,幼儿分组进行踩高跷比赛,看谁先到达终点。

2. 在比赛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3. 比赛结束后,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掌握了高跷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够在地面上稳定地行走。

在游戏环节,幼儿充分展示了他们的勇敢和自信,表现出对体育活动的热爱。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幼儿对高跷的掌握程度较低,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指导,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在活动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高跷的兴趣和积极性。

2. 评价幼儿在行走过程中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搜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高跷表演,展示他们的技能和风采。

2. 开展高跷创意设计活动,让幼儿发挥想象力,设计独特的高跷。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踩高跷》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踩高跷》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踩高跷》一、活动目标1. 学习踩高跷的基本技巧,提高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2.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信心。

3.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体验运动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1. 高跷(每个孩子一双)2. 安全垫子3. 音乐CD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跳绳、捉迷藏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提高注意力。

2. 教学基本动作(10分钟)教师向幼儿演示踩高跷的基本动作,如前进、后退、转弯等,并指导幼儿进行实践,注意安全。

3. 团队游戏(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团队游戏,如踩高跷接力赛、踩高跷障碍赛等,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 放松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瑜伽、冥想等,让幼儿缓解疲劳,恢复身心平衡。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踩高跷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体育活动。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踩高跷的相关图片、作品等,引导幼儿主动关注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技能掌握情况和团队协作精神。

2. 收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

3. 通过幼儿的作品、表现等方面,评价幼儿对踩高跷活动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六、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无障碍物。

2.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密切注意幼儿的安全,防止摔倒或碰撞。

4. 根据幼儿的体能和技能水平,适当调整活动难度。

七、教学内容1. 学习踩高跷的基本技巧,如站立、迈步、保持平衡等。

2. 学习踩高跷的进退、转弯等动作,提高协调能力。

3. 通过团队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八、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向幼儿演示踩高跷的基本动作和团队游戏,引导幼儿模仿和学习。

2. 实践法:让幼儿亲身体验踩高跷的乐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游戏法:通过团队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幼儿园大班教案《踩高跷》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踩高跷》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踩高跷》含反思教案一:《踩高跷》游戏一、教学目标:1.同学能理解并娴熟运用踩高跷技能。

2.同学能够通过活动磨练身体,加强自信念和勇气。

二、教学准备:1.同学鞋子和衣裳要穿得舒适,便利活动。

2.为每个同学准备一双高跷。

3.现场铺好安全垫。

三、教学过程:1.整体呈现:老师示范踩高跷,让同学察看、体验,帮忙他们了解基本技能,加添自信念。

2.细节练习:(1)站在高跷上,紧要的是保持平衡,所以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可以让同学站在地上的床上练习平衡。

(2)抬起一只脚,接着抬起另一只脚,直到两只脚都踩在高跷上。

(3)理解和把握步伐和技巧,依照步骤进行练习。

3.验证练习:老师和同学一起开始踩高跷,在同学能够娴熟地踩高跷后,老师可以加大难度,例如让同学在踩高跷时抛接球、跳绳等,让同学扩展复合式运动本领。

四、评价方法:通过察看、评估同学在踩高跷时的稳定性和技能把握情况,能够适时矫正同学错误的踩法和站姿,提升同学综合素养和自信念。

五、教学策略:1.视觉教学策略:当同学看到老师的示范、他人的演示和本身的体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踩高跷的技巧和技能特点。

2.体育游戏策略:在同学的课堂学习中,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可以舒缓课堂的氛围,加添同学的学习喜好。

3.激励策略:在同学学习过程中,适时予以确定和称赞,可以加强同学的自信念和对学习的喜好。

六、反思1.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环节设计过程中考虑不全面,有些环节在教学中进行不到位,给同学造成了困扰,示范环节需要再进行深入练习。

2. 风险管理: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同学踩高跷的安全。

需要在现场铺好安全垫,时刻关注和监督同学的动作。

3. 评价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同学技能的把握情况评价,适时发觉问题,进行矫正和完善,以提升教育教学教育结果。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踩高跷》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踩高跷》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踩高跷》教案名称:踩高跷
教案类型:体育活动
教案对象:幼儿园大班
教案时长:30分钟
教案目标:
1. 培养幼儿对于身体平衡的感知和控制能力;
2. 提升幼儿的大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积极参与团队游戏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
1. 足够数量的高跷;
2. 一块足够平整的场地。

教学过程:
步骤一:介绍高跷和注意事项(5分钟)
1. 让幼儿观察高跷,并向他们解释高跷的作用和如何正确使用;
2. 向幼儿强调安全使用高跷的重要性,例如要保持平衡、小心行走等。

步骤二:示范演示(5分钟)
1. 老师进行高跷的示范演示,让幼儿观察并模仿;
2. 强调保持身体平衡、双脚稳定等。

步骤三:幼儿跟随老师练习(10分钟)
1. 让幼儿有机会一个接一个地踩高跷,老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扶持和指导;
2. 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踩高跷,其他幼儿可以作为旁观者观察和鼓励。

步骤四:组织小组比赛(5分钟)
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两人,进行短距离的比赛,看谁能更快地踩完一段距离;
2. 强调比赛的公平,不要相互干扰。

步骤五:结束活动(5分钟)
1. 结束比赛后,与幼儿进行简短的讨论,了解他们对于这次活动的感受和学到的东西。

教学延伸:
1. 可以让幼儿进行双脚交替踩高跷的练习,提升他们的平衡和协调能力;
2. 可以让幼儿进行高跷跳跃的练习,提升他们的爆发力。

注意事项:
1. 活动前要检查高跷的安全性,确保没有损坏和松动的地方;
2. 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幼儿的安全,提供必要的扶持和指导;
3. 活动时要保持队伍整齐,不要相互干扰和推搡。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踩高跷》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踩高跷》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踩高跷》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踩高跷的基本知识,知道如何正确使用高跷。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学会踩高跷的基本步伐。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高跷、平衡木、障碍物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安全无障碍。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跳绳、捉迷藏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教学基本知识(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高跷的基本知识,包括高跷的种类、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3. 实践操作(10分钟):教师示范踩高跷的基本步伐,如前进、后退、转弯等。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尝试踩高跷,掌握基本动作。

4. 游戏环节(10分钟):教师设置障碍赛,幼儿分组踩高跷通过障碍物,培养他们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5. 放松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深呼吸、肌肉拉伸等,让幼儿缓解疲劳。

四、活动总结: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过程,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

2.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3. 整理活动场地,收拾活动器材。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体育活动。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有关踩高跷的图片、作品等,营造体育氛围。

3.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本次活动的心得,尝试与家人一起进行体育活动。

六、活动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勇敢自信的品质。

2. 家长反馈: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家长对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进步给予评价。

3. 同伴评价:让幼儿相互评价,鼓励他们相互鼓励、相互学习。

七、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无障碍,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受伤。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踩高跷》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踩高跷》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踩高跷》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踩高跷的基本知识,知道如何正确使用高跷。

2. 技能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高跷、平衡木、障碍物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安全无障碍。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跳绳、捉迷藏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提高兴奋度。

2. 教学基本动作(5分钟):教师示范踩高跷的基本动作,如起步、走路、转弯等,并讲解动作要领。

3. 实践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练习踩高跷,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游戏环节(5分钟):幼儿进行踩高跷游戏,如踩高跷比赛、踩高跷过障碍物等,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5. 放松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深呼吸、肌肉拉伸等,让幼儿缓解疲劳。

四、活动总结: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过程,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

2. 教师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3. 教师提出改进意见,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五、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无障碍,避免幼儿受伤。

2. 教师在活动中要加强安全教育,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 检查高跷等器材的安全性,确保器材无损坏、无危险。

4. 活动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防止发生意外。

六、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适当的回家作业,如让幼儿与家长一起调查生活中踩高跷的场合,了解踩高跷的用途。

2. 课后反思:教师让幼儿思考本次活动中自己的表现,以及如何在下一次活动中做得更好。

七、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观察幼儿的表现,如参与程度、技能掌握、团队合作等。

2. 成果评价: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对幼儿的成果进行评价,如动作熟练度、游戏完成情况等。

八、教学策略: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动作,让幼儿直观地了解踩高跷的正确方法。

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踩高跷》3篇

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踩高跷》3篇

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踩高跷》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踩高跷》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踩高跷步法。

2. 学生能够增强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3.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教学准备:1. 踩高跷设备。

2. 音乐播放设备。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引导学生进行跳舞热身活动,热身时间约5分钟。

2.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活动——踩高跷,并向学生展示踩高跷设备。

活动练习:1. 教师向学生介绍踩高跷的基本步法,并示范给学生看。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2人一组,轮流尝试踩高跷。

教师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

3. 每组学生依次进行踩高跷比赛,比赛时间约1分钟。

观看其他同学的表现,为他们加油鼓劲。

活动总结: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学生小结踩高跷的基本步法和注意事项。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3. 教师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课堂延伸:1. 学生自由探索其他有趣的踩高跷动作,并展示给同学。

2. 学生可以组织小型比赛或表演,展示踩高跷的技巧。

教学要点:1. 学生需要学会正确地踩高跷,保持身体平衡。

2. 学生需要遵守安全规则,保持活动区域的整洁。

3. 学生需要通过团队合作和竞争来增强自己的体能和意识。

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踩高跷》精选3篇(二)教学目标:通过活动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运沙包过小桥。

教学准备:1. 大班活动区域2. 多个沙包3. 一段宽敞的平坦区域作为小桥教学步骤:1. 引导孩子进行热身运动,如摇臂操、踢腿等。

2. 解释游戏规则和目标:孩子们需要通过将沙包传递给队友的方式,将沙包运过小桥,目标是使尽量多的沙包运过小桥。

3. 将孩子们分为两个小组,各站在小桥的两端。

4. 给每个小组一个沙包,一个小组成员从一边开始,将沙包传给队友,队友再传给下一个队友,直到沙包运过小桥,然后继续传递给下一个小组成员。

幼儿园大班体育公开课教案《踩高跷》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体育公开课教案《踩高跷》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体育公开课教案《踩高跷》含反思幼儿园大班体育公开课教案《踩高跷》含反思「篇一」活动目标:1、探索竹竿的不同玩法,进一步萌发创新与合作的意识。

2、在玩竹竿的过程中学习助跑跨跳过宽50厘米左右的平行线。

3、在玩竹竿中进一步增强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以及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

4、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5、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金箍棒人手一根,“树桩”四个,小红旗四面,皇冠四个。

2、幼儿会做竹竿操,练习过双脚立定跳远,部分幼儿有一定的玩棒经验。

活动过程:1、准备活动。

四路纵队走到四根长竹竿处,以组为单位,右手持竹竿,集体练习竹竿操。

T:猴儿们,我们一起出去玩吧!举一举呀,走一走;走一走呀,蹲一蹲;蹲一蹲呀,放一放;放一放呀,荡秋千;荡一荡呀,转一转;转一转呀,摇一摇;摇一摇呀,真快乐,天天做操身体好!2、探索竹竿的不同玩法。

T:猴儿们!你看我的金箍棒漂亮吗?你们想不想玩啊?我来给你们变出来。

(1)自由玩竹竿,初次探索不同玩法,满足玩的欲望。

T:请每个小朋友拿一根金箍棒,自己找一个空地方玩一玩,看谁玩的方法又多又好,还能注意安全!(学耍金箍棒、在手心里保持平衡、放在跨下当马骑)(2)幼儿自由站成面对面的两排,请有创新玩法的幼儿在两队之间介绍并演示玩法,让个别幼儿学一学。

(3)幼儿合作玩竹竿,进一步探索竹竿的不同玩法。

教师有意识的鼓励幼儿讲给别人听,促进同伴间互相学习能力的发展。

T:刚才是你一个人玩的,现在请你自己找一个朋友一起玩,想想有没有什么新的玩法。

①两手握住竹竿的两头,俩俩将竹竿“十”字交叉比谁的力气大,进行对抗练习;②多人把竹竿放在地上跳房子;③双脚立定跳“小河”(教师针对跳“小河”,移动其中一根竹竿。

)T:小河变宽了,谁有办法跳过去。

(直接在原地跳、跑了跳、等)(4)幼儿自由站成面对面的两排,请2个或2个以上幼儿站在两排中间,结伴说出合作玩的方法进行示范,同时让其他幼儿学一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踩高跷(四篇)目录: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踩高跷一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身体动起来二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身体总动员三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车轮滚滚四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踩高跷一
活动目标
1.能踩高跷往前走,保持身体平衡,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同伴合作完成游戏,感受传统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高跷人手一副。

2.积木、小椅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相反游戏导入。

1.教师简单介绍游戏的玩法,如我伸左手,你伸右手;我蹲下,你站起来;我向前,你向后;我往左,你往右。

2.教师发令,幼儿集体游戏。

3.请个别幼儿做发令人进行游戏。

(二)、探索尝试踩高跷。

1.(出示高跷)谁在表演的时候要用到它?那它是怎么玩的呢?你们愿意来试一试吗?
2.请幼儿自由练习踩高跷。

3.怎样才能走得又稳又快呢?请幼儿自由练习尝试怎样走得稳、走得快。

4.请个别走得稳的幼儿示范,引导幼儿发现动作要领:用脚底
中心踩在高跷上,双手要拉直绳子,眼睛向前看。

5.幼儿再次分散练习,教师指导个别幼儿。

(三)、游戏:我是小小杂技员。

1.游戏一:幼儿分六组纵队两队两对对面站好,在每组的中间用椅子设置障碍。

每位幼儿需脚踩高跷S形走,走到对面的同一队的小朋友处,然后对面的一名幼儿出发,游戏依次进行。

途中若从高跷上落下,应立即在落下处站上去,继续进行。

2.评选走得又稳又快的幼儿为合格杂技员,并鼓励个别能力稍弱的幼儿。

3.游戏二:在游戏一的基础上,幼儿还要跨过积木障碍。

(四)、放松活动。

1.幼儿自由地在场地上捏捏腿,做放松活动。

2.整理好高跷,回教室。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身体动起来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的不同作用,学习运用身体不同部位移动身体,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身体动作的表现力。

2、引导幼儿积极探索新的动作,从不同角度思考,独立或合作设计完成动作要求,发展幼儿创新技能。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培养合作互助的精神。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各类数字卡装扮的数字园,草地、雷区,电网等障碍物。

活动重点:
想办法运用不同部位移动身体。

活动难点:设计并完成脚不沾地移动身体。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在音乐伴奏下师生进入场地进行走、跑、跳、蹲、扭动身体等热身运动。

2、交流活动。

提出问题:“刚才我们都用了身体哪些部位做了什么动作?”(脚走跑、腿弯、屈膝、手动、腰弯、臀扭等) 。

师生共同小结身体不同部位的作用。

(二)探索活动
1、自由探索身体的移动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