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火灾的应急预案
电气火灾应急预案13篇

电气火灾应急预案13篇电气火灾应急预案1一、总则1、编制目的我矿地面变电站、主副井提升机房、地面皮带系统、压风机房电气设施、电缆管线多,用电量大,易发生电气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设备损坏事故,为确保人员安全和矿井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适用范围变电站、库房、主副井提升机房、地面皮带系统、炸药库。
3、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受困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安全优先、防止事故扩大优先、保护环境优先原则。
2)以固定灭火设施为主,固定和移动灭火设施相结合的原则,正确选择和使用灭火剂,立足自救。
二、危险性分析火灾事故成因和危害程度分析:1、电气火灾事故1)漏电火灾所谓漏电,就是线路的某一个地方因为某种原因(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如风吹雨打、潮湿、高温、碰压、划破、磨擦、腐蚀等)使电线的绝缘或支架材料的绝缘能力下降,导致电线与电线之间(通过损坏的绝缘、支架等导线与大地之间(电线通过水泥墙壁的钢筋、马口铁皮等)有一部分电流通过,这种现象就是漏电。
当漏电发生时,漏泄的电流在流入大地途中,如遇电阻较大的部位时,会产生局部高温,致使附近的可燃物着火,从而引起火灾。
此外,在漏电点产生的漏电火花,同样也会引起火灾。
2)短路火灾电气线路中的裸导线或绝缘导线的绝缘体破损后,火线与邻线,或火线与地线(包括接地从属于大地)在某一点碰在一起,引起电流突然大量增加的现象就叫短路,俗称碰线、混线或连电。
由于短路时电阻突然减少,电流突然增大,其瞬间的发热量也很大,大大超过了线路正常工作时的发热量,并在短路点易产生强烈的火花和电弧,不仅能使绝缘层迅速燃烧,而且能使金属熔化,引起附近的易燃可燃物燃烧,造成火灾。
3)过负荷火灾所谓过负荷是指当导线中通过电流量超过了安全载流量时,导线的温度不断升高,这种现象就叫导线过负荷。
当导线过负荷时,加快了导线绝缘层老化变质。
当严重过负荷时,导线的温度会不断升高,甚至会引起导线的绝缘发生燃烧,并能引燃导线附近的可燃物,从而造成火灾。
电气设备引发火灾应急预案及流程

电气设备引发火灾应急预案及流程一、编制目的为了规范处理电气设备引发的火灾应急工作,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特制订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所有可能发生电气设备引发的火灾的场所和单位,包括但不限于工厂、商场、办公楼、学校等。
三、工作原则1. 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第一时间疏散受到威胁的人员。
2. 协调各方力量,尽快扑灭火灾,防止蔓延。
3. 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事故原因分析,查找火灾隐患,及时整改。
4. 做好事后救援和善后工作,尽量减少损失。
四、责任分工1. 主管部门:负责对所属单位电气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2. 应急指挥部:由单位领导成立,负责处理火灾应急事务,组织扑救和疏散工作,协调各方资源。
3. 人员:每位员工都应了解自己的逃生路线和逃生方式,在发生火灾时配合疏散和扑救工作。
五、预案内容1. 预防措施(1)定期检查电气设备,保证正常运行,防止设备故障引发火灾。
(2)明确电气设备禁止使用范围,保持设备周围畅通,防止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引发火灾后无法及时扑救。
(3)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教育员工正确使用电气设备,及时发现问题向相关部门报告。
2. 应急准备(1)建立健全应急措施和预案,加强人员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火灾的能力。
(2)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保证设备运行时能够及时扑灭初起火灾。
(3)设立应急疏散通道和逃生指示标志,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疏散人员。
3. 事件处理(1)在发生火灾后,要第一时间拨打119报警,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和扑救。
(2)根据火灾情况,及时启动疏散通道,指挥人员有序疏散到安全地带。
(3)配合消防人员和其他救援人员进行扑救和救援工作,尽量减少火灾扩大造成的损失。
4. 善后处理(1)火灾扑灭后,要对火灾现场进行调查和记录,查明事故原因。
(2)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及时整改火灾隐患,避免同类火灾再次发生。
(3)做好员工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员工尽快走出火灾的阴影。
电气火灾应急处置预案及流程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电气火灾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发生电气火灾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所有电气设备、线路以及相关场所发生的火灾事故。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电气火灾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监督电气火灾应急处置工作,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长,下设副指挥长和若干个小组,包括灭火救援组、疏散救援组、医疗救护组、通讯保障组、后勤保障组等。
2. 灭火救援组负责现场火灾的扑救和灭火工作,包括使用灭火器材、切断电源等。
3. 疏散救援组负责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撤离现场。
4. 医疗救护组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护,并组织送往医院。
5. 通讯保障组负责现场通讯联络,确保信息畅通。
6. 后勤保障组负责现场物资供应、车辆调度等工作。
四、应急处置流程1. 发现火灾(1)发现火灾后,立即向电气火灾应急指挥部报告。
(2)电气火灾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迅速进行处置。
2. 切断电源(1)灭火救援组迅速切断火灾现场电源,防止火势蔓延。
(2)如无法切断电源,应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采取其他措施。
3. 疏散人员(1)疏散救援组根据火灾现场情况,组织人员有序疏散。
(2)对行动不便的人员,应优先安排疏散。
4. 灭火救援(1)灭火救援组根据火灾情况,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进行扑救。
(2)如火灾较大,应立即请求外部救援。
5. 医疗救护(1)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护,确保伤员安全。
(2)对重伤员,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6. 信息报告(1)应急指挥部负责向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火灾情况。
(2)及时发布火灾信息,引导公众正确应对。
7. 后期处置(1)对火灾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无遗留火种。
(2)对火灾原因进行调查,查找事故原因,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注意事项1. 发现火灾时,要保持冷静,迅速报告。
2. 灭火救援时,要注意安全,防止触电、中毒等事故。
电气火灾应急预案流程及内容

电气火灾应急预案流程及内容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电力设备的广泛应用,电气火灾事故频发。
为了提高对电气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和降低损失,制定和执行科学合理的电气火灾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气火灾应急预案的流程及其内容。
二、电气火灾应急预案流程1. 应急组织成立与职责分工在电气火灾发生时,需要迅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对。
首先,需要指定一名负责人,并明确其职责与权限;其次,需设立现场指挥部与后勤保障小组,具体负责协调现场处置工作与配备必要资源。
2. 火警报警与选择紧急通道疏散人员当检测到可能发生火灾情况时,需要迅速触发火警报警系统,并通过语音广播或其他方式告知现场人员。
同时,在确认安全路线的前提下,启动紧急通道疏散人员。
3. 紧急防护措施在进行疏散人员的同时,需要采取紧急防护措施以减少火势蔓延和人员伤害。
包括封闭有限空间、关闭电气设备等。
4. 现场处置工作当火灾未能得到控制时,需要进行现场处置工作,首先要确保消防器材和水源充足,并根据情况协调专业救援单位的进入。
三、电气火灾应急预案内容1. 组织机构与人员分工应急预案中应明确组织机构与相关人员的分工。
负责人需具备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领导能力,协调各个部门与资源;现场指挥部需要明确各小组职责,如安全、物资支持、沟通等。
2. 火警报警与疏散方案预案中需要详细描述确定火灾发生后所触发的报警系统及其处理流程。
并在其中明确疏散路线,并做好标识以便人员能够快速有效地撤离。
3. 紧急防护措施预案中应列出紧急防护措施,包括封闭有限空间、关闭相关电气设备、切断电源等,以减小火势蔓延和人员伤害。
4. 现场处置措施预案还应详细描述现场处置工作。
如采取什么样的灭火方式、喷洒什么样的灭火剂;在危险品泄露时,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和人员安全;同时要提供专业救援单位联系方式,并明确他们进入现场的条件与权限。
四、总结电气火灾是一项严重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事故。
为了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电气火灾事件,制定和执行科学合理的电气火灾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电气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电气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电气火灾事故应急预案11目的所办公大楼、变电站和生产场所、员工宿舍人员密紧,电气设施繁多,用电量大,极易发生电气火灾。
一旦发生火灾,简单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为确保人员平安,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指挥机构职责及分工2.1指挥机构:本局成立电气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组长:所长副组长:平安专职营销专职成员:线路班班长表计班班长材料管理员收费员2.2指挥机构职责2.2.1指挥领导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制订、修订,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织实施和演练;检查监督做为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预备工作;2.2.2领导小组:发生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指令、信号;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和有关主管部门汇报事故状况,必要时向医院、县消防队发出救援申请;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阅历教训。
2.2.3领导小组人员分工2.2.3.1组长:负责火灾发生时现场总指挥职责,支配组织人员处理火灾事故,防止火灾进一步扩大;负责组织对火灾事故的调查和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工作,批准所实行的订正预防措施;2.2.3.2副组长:帮助组长负责应急救援详细工作;2.2.3.3线路班负责人职责:负责组织人员疏散,现场工作人员的转移;对火灾事故发生缘由调查并向最高管理者汇报;2.2.3.4平安专职职责:帮助线路班组织现场管理,指导工作人员基本平安学问,以免事故扩大,参加火灾缘由调查,制定订正预防措施;2.2.3.5营销专职负责指挥电气火灾事故后的恢复生产工作,物资、负责和组织生产设备方面的紧急配备或事故的处理;2.2.3.6营销专职负责参加负责电气火灾事故后的理赔工作;2.2.3.8表计班负责(组织)急救人员:负责对现场发生意外的人员实行急救措施,预备急救用医疗防护用品;2.2.3.9各班组兼职消防专责:负责本单位消防的日常工作;2.2.3.10现场工作人员:发生火灾准时汇报,在消防人员未到达前实行紧急救火措施,听从指挥支配疏散;照实汇报火灾目击状况。
电气火灾应急预案脚本

电气火灾应急预案脚本
1. 当发生电气火灾时,首先要立即呼叫消防部门,报告火灾的情况和准确的位置。
2. 紧急情况下,要立即疏散人员,确保所有人员安全撤离火场。
不要使用电梯,而是使用楼梯疏散。
3. 在撤离时,要避免吸入浓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态匍匐前进。
4. 关闭门窗,切断电源。
如果是小型火灾,可以尝试用灭火器扑灭火焰,但一定要确保自身安全。
5. 不要擅自返回火场,等待消防部门的指引和批准。
6. 在火警发生后,要迅速进行人员清点,确保所有员工和客户安全。
7. 在火警发生后,要及时进行火灾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找出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电气火灾消防应急预案

电气火灾消防应急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电气火灾的场所,旨在组织有效的消防救援工作,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所有相关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预案,做到知悉、熟练掌握,并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快速有效地执行。
任何单位发生电气火灾应立即启动本预案,迅速组织人员疏散、报警和灭火,确保火灾得到迅速控制和扑灭,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一、电气火灾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各类建筑、场所和设施中可能发生的电气火灾事件。
二、责任单位及人员
1. 工作单位需设置专门负责消防工作的人员,并定期组织消防培训,确保每个员工能够熟练掌握灭火方法和逃生技能。
2. 需设置专门负责监测火灾报警系统的人员,确保火灾报警系统的正常运行。
3. 所有员工必须具备基本的灭火知识,并能够熟练操作灭火器材。
三、应急响应程序
1. 一旦发现火情,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疏散,并同时报警。
2. 火灾报警系统响起后,监测员应立即核实火情,确认火警后通知消防队和有关部门,启动应急预案。
3. 同时,组织人员进行灭火,采取措施防止火势扩大。
4. 确保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后,协助消防队员进行灭火救援工作。
四、应急处理流程
1. 火灾初期,可使用灭火器和灭火毯进行初期扑救。
2. 若火势较大,应立即通知消防队进行灭火救援。
3. 各部门负责人需配合消防队进行人员疏散和灭火工作。
4. 确保火灾得到成功扑灭后,需及时清点人员,查明失踪人员情况。
电气应急预案有哪些5篇

电气应急预案有哪些5篇专题“应急预案”推荐内容。
电气应急预案有哪些【篇1】1、电气火灾和爆炸的原因1.1配电线路、照明器具、电动机、电热器具和高、低压开关电器等电气装置引起火灾爆炸。
1.2电力电容器、电力变压器、电力电缆等引起火灾爆炸。
1.3雷电、寄生静电、电磁感应也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
1.4归纳起来,电气装置异常状态下的危险温度和各种电火花及电孤是电气火灾和爆炸的直接原因。
2、电气火灾和爆炸的现象2.1电气短路。
发生短路时,线路中电流增大为正常的数倍乃至数十倍,而产生的热量又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使温度急剧上升;如果温度达到燃物的引燃温度,即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由于击穿、老化及其它各种原因造成的绝缘破坏都可能构成短路,引起火灾爆炸。
2.2接触不良。
接触部位是电路的薄弱环节,是产生危险温度的主要部位之一,不可拆卸的接头连接不牢、焊接不良或接头处夹有杂物,可拆卸的接头连接不紧密或松动,可开闭的触头和滑动接触处没有足够的接触压力或表面粗糙不平等,均可能增大接触电阻,产生危险温度,特别是铜导体与铝导体的连接处,很容易构成引燃源,造成打火放电,引起火灾爆炸。
2.3过载。
过载势必造成电流过大,导致过热,设计线路或选用电气设备时没有考虑足够的裕量,或使用中接用过多的负荷或某些负荷连续运行时间太长或起动过于频繁,或三相线路缺相运行,均可能导致线路或设备过载。
2.4铁芯过热。
电动机、变压器、接触器等带有铁芯的电气设备,由于铁芯短路(片间绝缘破坏),或线圈电压过高,或通电后铁芯不能吸合都将造成铁芯过热并产生危险温度。
2.5漏电。
漏电电流一般不大,不能促使线路熔丝动作,如漏电电流沿线路比较均匀地分布,则发热量分散,火灾危险性不大;但当漏电电流集中在某一点时,可能引起比较严重的局部发热,引燃成灾。
2.6散热不良。
各种电气设备在设计和安装时都考虑有一定的散热、通风措施,如果这些措施遭到破坏,如散热油管堵塞、通风道堵塞、安装位置不当、环境温度过高或距离外界热源太近,均可能导致电气设备过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火灾的应急预案
电气火灾的应急预案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难免会面对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为了可以第一时间作出应急响应,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应急预案。
那么应急预案应该怎么编制才合适呢?以下是整理的电气火灾的应急预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事故特征
1.1危险性分析
引发电气火灾的原因有短路、过载、接触不良、电弧火花、漏电、雷击等,主要是电气安装工程、电器产品的质量以及使用、管理不当等问题造成的。
电气系统分布广泛、长期持续运行,电气线路通常敷设在隐蔽处,火灾隐患不易发现。
另外,电气火灾的危险性还与用电情况密切相关,当用电负荷增大时,容易因过电流而造成电气火灾。
由于电气火灾主要发生在建筑物内,建筑物内人员密集、疏散困难、排烟不畅,极容易造成触电、窒息等群死群伤的火灾事故。
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
发生电气火灾的区域、地点或装置有:变配电房、储罐区及其他用电的场所等。
2应急组织和职责
2.1应急组织机构
本现场处置方案的应急自救组织机构设置如下:
成立现场应急小组,由现场负责人和班组长所组成。
其中,现场负责人为现场应急小组组长。
如无现场负责人则班组长为现场应急小组组长。
2.2工作职责
2.2.1岗位员工职责
发现可能或已触电者,应立即高声呼叫求救;
立即采取措施,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如切断电源等;
报告班组长或应急小组组长;
接受并执行本应急小组的指令。
2.2.2班组长职责
接到员工报告后,应立即到现场进行确认;
组织本班组员工,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
若事故后果超出本班组控制能力,立即上报本车间应急小组组长;
接受并执行本应急小组组长的指令。
2.2.3应急小组组长职责
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
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
及时将情况上报应急指挥部,接受并执行应急指挥部的指令。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电气火灾防范措施
加强作业人员用电安全常识、安全操作规程的教育培训,提高其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加强电工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管理,禁止无证人员进行电气的安装、维修作业。
电气线路、设备、设施应按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安装、检查和维护管理。
加强对临时用电线路的检查,严禁私拉乱接。
防雷装置的设计、安装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并按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定期检测。
3.2.2现场处置措施
发生电气火灾时,首先迅速切断电源,以免事态扩大,如果带负荷切断电源时应戴绝缘手套,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
当火场离开关较远时需剪断电线时,火线和零线应分开错位剪断,以免在钳口处造成短路,并防止电源线掉在地上造成短路使人员触电。
当电源线不能及时切断时,应及时通知变电站从供电始端拉闸,同时使用现场配置的灭火器进行灭火,灭火人员要注意人体的各部位与带电体保持一定充分的安全距离。
扑灭电气火灾时要用绝缘性能好的灭火剂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燥砂子,严禁使用导电灭火剂扑救。
发生的电气初起火灾时,应先用合适的灭火器进行扑救,情况严
重立即打“119”报警。
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火灾的类型,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
3.2.3 后期处置措施
应急处置结束后,应急自救小组应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勘查;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原因的调查取证工作。
火灾损坏的电气设备、设施的全面修复应由持证电工进行维修,并由变电站电工复查,确认检查正常后,可恢复供电。
3.3报告事项
3.3.1报警电话及联系方式
报警电话及联系方式见附件12.1。
3.3.2报告内容
电气火灾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人员伤亡情况;
已采取的措施;
报告人及电话。
4注意事项
由于电气火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灭火扑救角度考虑:一要保证扑救人员的安全;二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扑救,使国家和人民财产少受损失。
电气火灾事故与一般火灾事故有不同的特点:一是火灾时电气设备带电,若是不注意,扑救人员可能会触电;二是有的电气设备内部充有大量的油。
因此在扑救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项:采取断电措施,防止扑救人员触电。
在火灾发生时要立即切断电源,应尽可能通知电力企业切断着火地段电源。
在现场切断电源时,应就近将电源开关拉开,或使用绝缘工具切断电源线路。
选择断电位置要适当,不要影响灭火工作的进行。
不懂电气知识的人员一般不要去切断电源。
为了争取灭火时间,或因特殊情况不允许断电时,则要进行带电灭火,以减少损失。
但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选择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具,使用二氧化碳、1211 或干粉灭火器,不能使用水溶液或泡沫灭火器材。
如使用水枪灭火,扑救人员必须穿绝缘靴和戴绝缘手套,防止水柱漏电使人体触电。
灭火宜使用喷雾水枪,其泄漏电流小,对扑救人员比较安全;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用直流水枪灭火时,水枪的喷头必须用软铜线接地。
使用水枪灭火时,喷头与带电体之间距离:110千伏要大于3米,220千伏要大于5米。
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机体喷嘴距带电体的距离:10千伏要大于0.4米,35 千伏要大于0.6米。
架空线路着火,在空中进行灭火时,带电导线断落接地,应立即划定警戒区,所有人员距接地处8米以外,防止发生跨步电压触电。
推荐阅读:电气火灾消防应急预案学校电气火灾应急预案供电所电气火灾事故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