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锌后的多色钝化
镀锌层表面外观质量要求

镀锌层表面外观质量要求(出自电镀工入门必读)项目质量要求颜色1、镀锌层呈稍带浅黄色调的银灰色,结晶均匀细致2、经铬酸盐钝化处理的镀锌层,按工艺不同分为四种类型,其典型外观如下光亮:光亮、清晰、有时带淡蓝色调漂白:清晰、微带彩虹色彩虹:彩虹色深色:草绿、橄榄绿、棕褐、黑色等不允许缺陷1、局部无镀层2、彩虹色,钝化后颜色呈紫红色3、较多的水痕或铬酸盐残余4、橘皮、起泡或较严重的条纹5、树枝状、海绵状的结晶6、过腐蚀或是机械擦7、可擦去的钝化膜或局部无钝化膜允许缺陷1、由于工件的材料、加工方法和表面状态不同,镀层有稍不均匀的颜色和光泽2、轻微的水痕及铬酸盐的残余3、钝化膜有轻微的局部擦伤和点状机械擦伤4、螺钉、铆钉等紧固件进孔或敲打部位颜色稍差5、去氢后的工件颜色稍暗6、工件锐边上有不影响装配的轻微粗糙7、轻微的夹具印8、焊接件焊缝处的镀层发暗或有细小黑点9、直径大于8mm的不通孔在其深度超过一个直径处,或直径不大于6mm的通孔在其深度超过两个直径处,允许无镀层10、在不影响装配和性能的前提下,局部电镀的工件镀覆面允许扩大电镀后处理作用:电镀后处理具有提高镀层的亮度、清除镀层表面残余液、提高镀层结合力、提高镀层的耐蚀性、改善镀层理化性能等作用工艺:清洗、干燥、除氢、抛光、钝化、着色、染色等清洗作用:若不及时清洗掉工件表面的电镀液,有时会使镀层泛色或出现锈点、白点,甚至使镀层局部受到腐蚀。
若工件在电镀处理以后进行清洗不彻底,不把渗入基体或镀层中的电镀液清理干净,那么工件存储期间便会产生泛点。
钝化的目的:工件进行钝化处理的目的是除了提高表面镀层的亮度外,更重要的是使镀层表面生成一层结合牢固、组织致密的钝化膜,将镀层与空气隔绝,从而提高镀层的耐蚀性(比未经钝化的镀层高几倍),延长工件使用寿命。
因此,钝化工艺能提高镀层的防护能力,同时也在很多情况下使镀层外观更美观。
镀锌层、镀铜层、镀银层和镀铬层常常进行电镀后钝化处理。
镀锌五彩钝化液配方

镀锌五彩钝化液配方
主要成分:
- 氯化铵
- 硫酸
- 磷酸
- 硝酸
- 硫酸亚铁
- 氯指示剂
配方:
1. 将100克氯化铵溶解在500ml水中。
2. 将50克硫酸加入溶液中,搅拌均匀。
3. 在搅拌的过程中,慢慢加入30克磷酸,确保充分溶解。
4. 继续搅拌并加入20克硝酸,确保完全混合。
5. 加入10克硫酸亚铁,并再次搅拌均匀。
6. 在制备出的液体中加入适量的氯指示剂,根据指示剂说明进行调整。
注意事项:
- 在操作过程中,请戴好防护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
- 按照比例添加各种化学品,不要随意更改配方。
- 请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操作,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请注意,此配方仅供参考。
在使用时,请遵循当地和国家的安全操作规范,并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
镀锌层彩色钝化常见问题及对策-推荐下载

镀锌层彩色钝化常见问题及对策来源:文章发表时间:2008-10-28镀锌层在以铬酐、硫酸、硝酸等组成的溶液中进行化学处理,使其表面形成一层铬酸盐薄膜,这一过程简称钝化。
钝化膜具有下列功能:(1)提高了锌镀层的抗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腐蚀的作用;(2)改善外观色彩,有一定的装饰效果。
目前钝化多采用低铬钝化工艺,按工艺配方浓度只占原配方浓度的l/30~1/50,大大减轻了环境污染和原材料的消耗,但对熟练掌握技巧、维护溶液正常进行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操作稍有不慎极易出现差错,应予以高度重视。
1、钝化膜易脱落除了钝化溶液中硫酸浓度失调和镀件表面附有残留的添加剂未彻底剔除干净之外,操作不当也会造成钝化膜脱落,例如:(1)钝化后在未经干燥之前触碰物体;(2)钝化后未经吹、晾干之前直接进入烘箱烘烤;(3)在高湿度条件下未能及时晾干;(4)晾晒时镀件的下端及孔眼等处的积水未能及时除去(5)二次钝化件,即钝化后自认膜层色泽欠佳再经补钝化的零件发生脱膜;(6)经钝化并冲洗干净后,有时工件虽经晾干,但又受到挂具上流下的水所润湿而发生部分膜层脱落;(7)钝化溶液温度过高,钝化时间过长而引起的膜层过厚,影响到膜层的结合力。
对于氯化钾光亮镀锌件,若钝化之前未经预处理而脱膜,则必须先经预处理,这是因为氯化钾光亮镀锌件表面附有添加剂,若添加剂未能彻底清洗干净,钝化后必然会引起脱膜,为此,钝化前尚需在沸水中煮3~4min,经冷却后再钝化,这一脱膜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为减少因脱膜而造成返修,在镀件钝化后尚未烘烤之前应做一次检查,当发现有脱膜的应当立即在稀盐酸中退除,用流动水冲洗后重新钝化,这样可以大大简化返修工序。
2、根据钝化溶液温度调节钝化时间溶液温度偏低时成膜速度缓慢,所获的膜层薄,光泽性差,有雾状,需要延长钝化时间,尤其是延长空气中的停留时间才能有所改善,但仍难免“地图”形的花纹出现。
溶液温度偏高时所获钝化膜虽较光亮,色彩自然,但钝化膜结合力差,要防止因钝化时间过长而引起膜层脱落。
锌镀层的钝化处理

锌镀层的钝化处理发布时间:2008-09-12一、六价铬钝化处理锌的化学性质活泼,在大气中容易氧化变暗,最后产生“白锈”腐蚀。
镀锌后经过铬酸盐处理,以便在锌上覆盖一层化学转化膜,使活泼的金属处于钝态,这就叫锌层铬酸盐钝化处理。
这层厚度只有0.5μm以下的铬酸盐薄膜,能使锌的耐蚀性能提高6倍~8倍,并赋予锌以美丽的装饰外观和抗污能力。
目前钝化主要有六价铬钝化与三价铬钝化。
铬酸盐钝化不仅作为防护层,而且在一些低档产品上经白钝化,或者白钝化经有机料着色,可作为防护-装饰用途。
铬酸盐钝化液由铬酸、活化剂和无机酸组成,锌与钝化液发生作用,导致锌溶解、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并在反应中消耗氢离子,当锌和溶液界面上的pH值上升到3以上时,产生一系列的成膜反应,凝胶状钝化膜就在锌界面上形成。
关于钝化膜形成的机理和膜层的化学组成仍有争论。
一般认为锌层钝化膜是由碱式铬酸铬、碱式铬酸锌和水合三氧化铬等组成的水合物。
经分析膜中三价铬含量占28.2%,六价铬占8.68%,水分占19.3%。
其中三价铬是钝化膜的骨架,六价铬靠吸附、夹杂和化学键力填充于三价铬的骨架之中,故六价铬的含量直接影响钝化膜的耐蚀性。
当钝化膜受到磕、划、碰伤时,在潮湿空气中六价铬可溶于水膜内,在破损处成膜给予自动修复,这是铬酸盐膜的重要优点之一。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钝化膜的彩虹色是由于化学组成决定的。
三价铬呈淡绿色和绿色;六价铬呈橙红至红色;不同价态和不同量的铬相混合就出现了五颜六色。
这就是化学成色学说。
但是它不能解释从不同角度看颜色各异;不同钝化手法可得到有层次的色阶;随钝化膜厚度增加颜色的变化规律同所见光光波所显示的颜色相同;以及干燥过程色彩变化等现象。
如是我国研究者提出了物理成色即光波干涉成色的学说。
根据光波干涉原理,入射光到达钝化膜表面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透过钝化膜由锌层表面再反射出来,于是从外表面和从内表面反射出来的光产生光程差。
当光层差等于某颜色的光波之半或它的奇数倍时,就会发生光波干涉而抵消一部分,我们肉眼所见只是该色的辅色。
镀锌的军绿色钝化

镀锌的军绿色钝化1 工艺流程电镀锌→流水清洗→锌层出光→流水清洗→军绿色钝化→流水清洗→烘干老化→膜层检验→成品入库。
2 军绿色钝化及工艺 (1) 出光硝酸(HNO3) 2 % 水(H2O) 余量 (2) 钝化重铬酸钾( K2Cr2O7) 。
g/ L 磷酸(H3PO4) 。
/ L 硝酸(HNO3)。
/ L 硫酸(H2SO4) 。
/ L 醋酸(CH3COOH) 。
/ L 温度10~30 ℃ 时间50~80s (3) 老化温度60~70 ℃ 时间10~15min3 各成分作用及工艺条件的影响 (1) 重铬酸钾和磷酸 K2Cr2O7 和H3PO4 是成膜的主要成分,即军绿色钝化膜是彩色膜和灰色的磷化膜相结合的产物。
含量高时钝化膜层厚且光亮度好,但是过高会降低膜层厚度,过低则无法形成合格的膜层。
(2) 硝酸 HNO3 是强氧化剂,它在钝化液中对锌镀层主要起抛光作用,光亮的表面才能得到理想的军绿色钝化膜。
若含量过低膜层光亮度差,过高则使锌镀层溶解过快,钝化时间无法掌握。
(3) 硫酸 H2SO4 是军绿色钝化膜的促成剂,即成膜骨架。
所以含量低时膜层结合力不牢,过高则会使钝化液呈强酸性,因而造成钝化膜耐蚀性能降低。
(4) 醋酸 CH3COOH 在钝化液中主要起稳定溶液pH 的作用,及其延长钝化液使用期限。
(5) 钝化时间由于钝化液呈强酸性,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化时间,防止造成锌镀层被过度溶解而露底。
钝化时间过短时钝化膜呈灰绿色,过长则会使膜层发花。
(6) 膜层老化军绿色钝化膜未干燥时不牢固,因此不得用猛水冲洗和手摸。
要控制好老化温度和时间,若老化温度过高会使膜层龟裂,严重降低膜层耐蚀性。
(7) 注意事项 (1) 在钝化时应避免零件之间相互碰撞而划伤膜层,且不能用手触摸零件。
(2) 不得使用铜或铁的挂具和容器装挂零件。
(3) 钝化时应轻轻抖动零件,如能采用压缩空气搅拌溶液效果更好。
(4) 在配制新溶液时,应在槽液中加入少量的锌粉或双氧水。
电镀锌及其彩色钝化实验报告实验原理

电镀锌及其彩色钝化实验报告实验原理电镀:利用电解的方法使金属或合金沉积在工件表面,以形成均匀、致密、结合力良好的金属层的过程叫电镀。
镀液的分散能力:能使镀层金属在工件凸凹不平的表面上均匀沉积的能力,叫做镀液的分散能力。
换名话说,分散能力是指溶液所具有的使镀件。
一、名词定义:电镀:利用电解的方法使金属或合金沉积在工件表面,以形成均匀、致密、结合力良好的金属层的过程叫电镀。
镀液的分散能力:能使镀层金属在工件凸凹不平的表面上均匀沉积的能力,叫做镀液的分散能力。
换名话说,分散能力是指溶液所具有的使镀件表面镀层厚度均匀分布的能力,也叫均镀能力。
镀液的覆盖能力:使镀件深凹处镀上镀层的能力叫覆盖能力,或叫深镀能力,是用来说明电镀溶液使镀层在工件表面完整分布的一个概念。
镀液的电力线:电镀溶液中正负离子在外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的轨道,叫电力线。
尖端效应:在工件或极板的边缘和尖端,往往聚集着较多的电力线,这种现象叫尖端效应或边缘效应。
电流密度:在电镀生产中,常把工件表面单位面积内通过的电流叫电流密度,通常用安培、分米2作为度量单位。
二、镀铜的作用及细步流程介绍:镀铜的基本作用:提供足够之电流负载能力;提供不同层线路间足够之电性导通;对零件提供足够稳定之附著(上锡)面;对SMOBC 提供良好之外观。
镀铜的细步流程:ⅠCu流程:上料--酸浸(1)--酸浸(2)--镀铜--双水洗--抗氧化--水洗--下料--剥挂架--双水洗--上料。
ⅡCu流程:上料--清洁剂--双水洗--微蚀--双水洗--酸浸--镀铜--双水洗--(以下是镀锡流程)。
镀铜相关设备的介绍:槽体:一般都使用工程塑胶槽,或包覆材料槽(Lined tank),但仍须注意应用之考虑。
a、材质的匹配性(耐温、耐酸碱状况等)。
b、机械结构:材料强度与补强设计,循环过滤之入、排口吸清理维护设计等等。
c、阴、阳极间之距离空间(一般挂架镀铜最少6英寸以上)。
d、预行Leaching之操作步骤与条件。
螺丝镀层材质

螺丝镀层材质1.镀锌镀锌层为银白色,钝化后具有不同的颜色。
彩虹色钝化——耐蚀性好,膜层导电,装饰性差。
工艺成熟,应用最广泛,蓝白色钝化——装饰性好,耐蚀性差,适用于使用环境好、要求不高的零件银白色钝化——装饰性好,耐蚀性差,适用于使用环境好、要求不高的零件黑色钝化——有一定的装饰性、耐磨性好、耐蚀性好,适用于有一定装饰和耐磨要求的零件。
军绿色钝化——有一定的装饰性、耐蚀性很好、导电性差,适用于有一定外观装饰和好的防腐性能要求的零件。
对于钢和铜,锌是阳极性镀层,在一般环境下有较好的防护性能。
但在海水、海雾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其防护性能不如镉镀层。
使用温度不应超过250度,否则会产生镉脆,再低于70度的环境和高于70度的水中,耐蚀性显著下降。
在密封和空气不流通时,非金属挥发物(低分子羧酸、酚、醛、氨气)能腐蚀锌镀层。
促使其迅速产生“白霜”。
2.镀镍镀层为稍带淡黄的银白色,对于钢为阴极性镀层,因此,单层镍不宜作防护层,常以铜+镍+铬复合镀层作为防护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在300——600度条件下能防止零件氧化,常温下具有磁性,加热到360度失去磁性。
硬度低于铬,只能承受轻微的磨擦。
但镀层较硬不易扩善,因此经常做为贵金属电镀和许多装饰性镀层的中间层。
由于不同的添加剂可以镀出成分不同镍镀层,因此派生出许多性能不同的镀镍层并可以进行组合:暗镍、半光亮镍、光亮镍、高硫镍、黑镍、珍珠镍。
镀层特性目前,暗镍已很少使用,其优点:镀层无应力,缺点:外观差,不耐指纹,镀液对杂质敏感,工艺不稳定。
半光亮镍:优点是镀层基本无应力,可取代暗镍。
缺点是使用添加剂,含量难以化验,只能根据试片和经验判定,精确控制有一定的难度。
光亮镍:优点是外观装饰性好,可以达到镜面光亮,镀层硬度较高,缺点:镀层有脆性,不适用于需弯曲或垂直受力的零件,表面如果不在镀装饰铬,外观很容易氧化变色,耐磨性也不如铬层。
高硫镍:镀层夹杂的硫含量较高,镀层活性较强,作为半亮镍和两镍的中间层,提高镍层间的电位差,将纵向腐蚀转化为横向腐蚀,起到牺牲阳极的作用,现在已很少采用。
镀锌镀镍镀铬区别

总结
1、镀锌:
特点
:成本低,防腐蚀一般,颜色为银白色,一般螺钉均为镀锌。
分类:镀锌按后期钝化处理,钝化分为白色钝化和彩色钝化,白色钝化后外观呈银白色(俗称白钝)或略带淡兰色(俗称兰钝),光亮,具有较好的装饰外观,但不能持久保持。
白色钝化和淡兰色钝化主要用于,日用五金、建筑五金、民用紧固件等低值产品的防护装饰。
彩色钝化外观呈彩虹色,其防护能力比白色钝化和淡兰色钝化高得多,主要用于无特殊装饰要求,但防锈要求较高的场合使用,军品螺钉都采用镀锌彩色钝化而不用镀锌白色或淡兰色钝化。
举例:一般螺钉
2、镀镍:
特点:美观,可以做装饰,价格高,工艺略复杂,颜色为银白显黄色。
对于铁基体而言是阴极性镀层,且空隙率较高,所以单一镀层防腐性能不高。
举例:节能灯灯头
3、镀铬
特点:镀铬(确切讲,应该是称防护——装饰性镀铬),外表光亮、耐磨擦性能较好,防锈能力不如镀锌,优于氧化。
主要用于有较高装饰要求的场合使用。
举例:手机的光亮侧机身
4、氧化
特点:氧化是在钢铁螺钉表面行成一薄层氧化膜,外观呈黑色,故称发黑,较早称发兰。
螺钉氧化后尺寸可基本不变,且不会出现氢脆,加工成本也较低。
但防锈能力较差,为提高其防锈能力,氧化后都要经过浸油处理。
氧化
螺钉主要用于使用环境较好或要求黑色装饰的场合,如光学仪器、枪械上的螺钉大都采用氧化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镀锌后的多色钝化
镀锌后的多色钝化
镀锌后的多色钝化
1 前言
在电镀行业中,镀锌工艺及镀后处理的研究一直非常活跃。
60年代以来,已经先后出现了铵盐镀锌、碱性锌酸盐镀锌、微酸性氯化物镀锌等新工艺以及各种钝化处理工艺在生产中的应用。
过去电镀锌仅作为防护性镀层来应用,钝化工艺也只是高铬彩色钝化后发展到低铬彩色钝化,充其量再增加一个漂白处理。
近几年来,人们对装饰性镀层要求越来越高,各种色调钝化应运而生,这就使镀锌层的防护性镀层向防护装饰性并容的方向发展。
我们为了适应和满足市场的需要,几年来在镀锌钝化处理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开发和研究了一系列不同颜色的镀锌钝化工艺,现将我们在生产实践中对镀锌后各种颜色的钝化处理的体会简述如下。
2 镀锌钝化发展的历史
70年代以前,镀锌层的钝化工艺主要是高铬彩色钝化和镀锌漂白。
由于高铬钝化中Cr6+的含量高对环境污染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70年代以后出现了低铬、超低铬彩色钝化工艺。
近几年来人们在镀锌层上开发一系列不同颜色的钝化工艺,钝化后即增加了防腐性,又美化了外观,如黑色、军绿色、金黄色、银白色、蓝白色、咖啡色钝化工艺等等已不断应用于生产。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现行的镀锌钝化也不断深入发展。
黑色、蓝白色、军绿色钝化等将逐渐得到普通应用。
金黄色、银白色及咖啡色钝化工艺应用不普遍,因此,对许多人来说,这几种工艺是比较陌生的。
由于市场的需要,对它们的研究将成为未来镀锌后处理工艺的热点,我们对几种钝化工艺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现将其介绍给大家。
3 镀锌层多色钝化
3.1 黑色钝化
镀锌层黑色钝化分为银盐型、铜盐型及银铜盐混合型,我们对银盐型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在其生产中得以应用,其基本工艺如下。
3.1.1 配方及工艺条件
AgNO3 0.4~0.6 g/L
CrO3 15~20 g/L
HL-3 黑色钝化粉 8~10 g/L
乙酸(36%) 10~15 ml
pH 1.2~1.8
T 室温
t 15~20 s
3.1.2 成膜机理
一般机理与彩色钝化膜形成的机理相似,也存在着溶解和成膜这两个过程。
3.1.2.1溶解过程
Zn+2H+→Zn2++H2↑
3Zn+Cr2O72-+14H+→2Cr3++3Zn2++7H2O
2Ag++Zn→Zn2++2Ag↓
3Zn+2Ag++Cr2O72-+12H+→3Zn2++Ag2O↓+2Cr3++6H2O
随着镀层的溶解部分Cr6+还原Cr3+、部分Ag+还原成胶状的微细颗粒的黑色金属银。
3.1.2.2 成膜过程
当界面上的pH值上升至一定数值时,便形成多种结构形式的胶凝状锌铬酸盐膜。
2Zn2++HCrO4-+2H2O→ZnCrO4·Zn(OH)2↓+3H+
黑色微粒的金属银和氧化银被吸附或者夹附在胶状的锌铬酸盐膜中,使钝化膜呈出现黑色的外观。
在试验中,HL-3黑色钝化粉钝化出的钝化膜具有结合力牢固、纯黑乌亮、颜色均匀、美观大方等优异性能,加之现代工业的发展而对产品提出的装饰性和功能性的要求,而使它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应用于电子产品,如收录机和电视机的音窗、网罩或前后盖等、太阳能集热装置、仪器、仪表、汽车零部件、日用五金……
我们对一些家用电器和汽车零件进行了批量生产,效果颇佳。
这里着重提到的是硅铝合金和锌合金件在镀锌处理后得到的黑色绒面钝化层均匀乌亮,真似黑色绒布一样,它掩盖住锌合金和铝合金压铸件无法修复的压痕和流痕。
为铝合金和铝合金压铸件的装饰上提供了一个十分完美的空间。
这种十分良好的效果引起部分厂家的浓厚兴趣。
3.2 军绿色钝化
军绿色钝化膜的颜色随各种成分的含量不同其钝化膜的色泽也会出现较大变化,如彩虹色、黑绿色、军绿色、黄绿色、灰绿色—灰色等色泽,对于不同色泽的钝化膜来说它们的Cr3+含量都毫无例外地大于Cr6+的含量,其中军绿色钝化膜的Cr3+含量更远大于Cr6+的含量。
3.2.1 基本配方及工艺条件
CrO3 30 g/L
HL-3军绿色钝化粉 38 g/L
pH 1.2~1.5
T 室温
t 20~30 s
3.2.2 成膜机理
2CrO42-+2H+ Cr2O72-+H2O
Cr2O72-是一种强氧化剂,镀锌零件浸入钝化液时其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
阳极反应:Zn=Zn2++2e
阴极反应:Cr2O72-+14H++6e 2Cr3++7H2O
2H++2e→H2↑
结果界面上的H+被消耗,pH值升高,锌层表面本应形成非常薄的主要由Cr3+化合物组成的膜,但实际上在溶解中还存在着磷酸其部分以游离状态存在,H+很快得到补充,因此,镀层表面难以形成钝膜。
H3PO4 H2PO4-+H+
H2PO4- HPO42-+H+
HPO42- PO43-+H+
与此同时,阳极反应所生成的Zn2+就会与界面上的PO43-、H2PO42-、HOP42-反应生成一些不溶的磷酸盐。
Zn2++[H2PO4]-→Zn(H2OP4)2
Zn2++[HPO4]2-→ZnHPO4↓
3Zn2++2PO43-→Zn3(PO4)2↓
4Zn(H2PO4)2 ZnHPO4↓+Zn3(PO4)2↓+5H3PO4
阴极反应所生成的Cr3+也会与磷酸根起反应生成不溶性磷酸铬盐:
Cr3++3[H2PO4]-→Cr(H2PO4)3
2Cr3++[HPO4]2-→Cr2(HPO4)3
Cr3++PO43-→CrPO4↓
3Cr(H2PO4)3→Cr2(HPO4)3+CrPO4↓+5H3PO4
由于锌层表面的电化学反应,反应界面的pH值升高,界面上的部分Cr2O72-生成了CrO42-,Cr3+和Zn2+等阳离子与PO43-、CrO4-、HPO42-、SO42-及H2O等发生反应,几种
难溶盐是以不同的沉积速度以
填充的方式嵌附于结晶粗大的磷化膜之间,形成极复杂的大型网状分子的凝胶化合物。
这些凝胶化合物就是镀锌上的军绿色钝化膜的化学成分,它们很难用单一分子式表示。
从上面成膜机理看黑色钝化膜和军绿色钝化膜都是凝胶化合物,所以在未固化之前是
很软的,钝化后零件之间的相互碰撞或摩擦很容易引起擦伤,从而破坏钝化膜的完整性,
以致大大影响钝化膜的抗腐蚀性,所以对面积较大的工件钝化宜持用单个挂具以防止零件
间的相互碰撞。
军绿色钝化膜外观典雅、光泽柔和、钝膜致密、抗蚀性能超过其它颜色的铬酸盐钝化膜。
近几年来,这种钝化工艺在国外许多产品上得到广泛的应用,除用于军品外,还用于
纺织、汽车零部件、标准件、紧固件。
用于纺织器材主要取其光度柔和、不刺激纺织工人
的眼睛;用于标准、紧固件主要取其典雅素静的色调;用于军品主要取其翠绿色泽的掩蔽
作用。
当然它的优良的抗蚀性是首选的第一条件,此外,由于军绿膜与漆的结合力好,因
此它可以作为喷涂油漆的底层而加以应用。
3.3 蓝白色钝化
近几年来,建筑装潢、日用五金非常流行蓝白色。
我们对镀锌蓝白色钝化工艺进行了
实验,其效果十分可佳。
3.3.1 基本配方及工艺条件
HL-1蓝白钝化粉 5 g/L
HNO3 10 ml/L
pH 1.5~2.0
T 室温
t 20~30 s
3.3.2 成膜机理
2CrO42-+2H+=Cr2O72-+H2O
Zn+2H+→Zn2++H2↑
3Zn+Cr2O72-+14H+→2Cr3++3Zn2++7H2O
3Zn+2CrO42-+16H+=2Cr3++3Zn2++8H2O
由于锌的溶解使锌层表面附近的溶液氢离子浓度下降pH上升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应增加,这时在铬酸和氢氧根及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碱式铬酸铬、碱式铬酸锌的复合物,并且有少量的催化粒子填充在复合物中,形成蓝白色的钝化膜。
蓝白色钝化膜的颜色将在与各种成分的浓度、钝化的时间密切相关,钝化时间愈长颜色愈深。
钝化溶液中CrO3和HNO3浓度过低,钝化膜易出现彩色膜,并且疏松有挂灰。
HL-1含量过低,钝化膜发黄不清亮。
从实验中发现蓝白色钝化膜与彩色钝化膜的成膜机理相似。
我们也是利用在彩色钝化膜中如果NO3-过量则不能形成彩色膜这一原理进行实验研究的。
3.4 金黄色钝化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提高,仿金物品与首饰、钟表、标牌、灯具、锁具等各方面日益广泛,仿金工艺随之迅速发展,其中铝氧化后染金色、电解着金色、电镀仿金、镀膜喷涂仿金涂料、电泳、真空镀等等。
但这些工艺有的成本高;有的仿金效果不好;有的工艺不稳定;给成批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镀锌后金色钝化处理具有钝化液稳定、颜色整齐、仿黄铜及仿金逼真等特点。
我们采用HL-5金色钝化粉在氯化钾镀锌后仿铜和仿金试验中,取得较好效果,色彩逼真,成本低廉,在今后的日用五金方面会大展宏图。
4 结语
总之,我们在为了满足市场需要方面,在镀锌后分别对不同颜色的钝化做了一系列的工艺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成果,特别是蓝白、银白、黑色、彩色、金黄色在市场上已取得了认可和开发使用,从生产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多色钝化不但适用于酸性镀锌层而且对其它镀锌层也比较适用。
镀锌层的多色钝化工艺完全可以适用于锌基和铝基及其合金压铸件上。
其色彩和结合力都有相当独到之处,前景十分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