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与思考题

习题与思考题
习题与思考题

习题与思考题

1.我国光学经纬仪系列分为J07,J1、J2、J6等型号,试述J字及其右下角码数字各代表什么含义?

2.经纬仪望远镜的目镜有什么作用?作业时为什么首先要消除视差?

3.经纬仪上的圆水准器和长水准器各有什么功能?何谓水准管的格值?

4.经纬仪的读数设备包括哪几部分?各有什么作用?

5.正确理解光学测微器行差的意义、测定行差的基本原理,在观测结果中如何进行行差改正?在行差测定过程中,要将照准部安置在不同的度盘位置上,为什么?

6.设某方向用J2经纬仪(=i20′)测得的读数为214°56′22.8″,该仪器测微器行差为+2.6″,求改正后方向读数值。

7.什么是经纬仪的三轴误差?如何测定?它们对水平角观测有何影响?在观测时采用什么措施来减弱或消除这些影响?

8.经纬仪的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亦称竖直轴或竖轴)的误差对于水平方向观测值会发生怎样的影响?怎样测定这项误差的数值?怎样消除这项误差的影响?

9.用两个度盘位置取平均值的方法消除视准轴误差影响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10.垂直轴倾斜误差的影响能否用两个度盘位置读数取平均值的方法来消除?为什么? 11.为什么说垂直轴倾斜误差对方向观测值的影响与观测目标的垂直角和方位有关?为了削弱垂直轴倾斜误差对方向观测的影响,《规范》对观测操作有哪些规定?

12.影响方向观测精度的误差主要分哪三大类?各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13.何谓水平折光差?为什么说由它引起的水平方向观测误差呈系统误差性质?在作业中应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弱其影响?

14.设在某些方向垂直角超过3°的测站上进行水平方向观测,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消除或减弱经纬仪的三轴误差影响?

15.每期控制测量作业开始前应对精密光学经纬仪进行哪些项目的检验?检验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16.当某照准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0时,该方向如何进行2C互差比较,为什么?

17.重测的含义是什么?国家规范对一个测站上的重测有哪些规定?重测和补测在程序和方法上有何区别?

18.为了提高测角精度,增加测回数是有效措施之一,测回数与精度之间存在何种函数关系?试作定量分析。又为什么说不适宜地增加测回数,对提高测角精度无实际意义?

19.图1所示的三角点A、B、C皆有归心改正问题,现将经测站平差后之方向值、概略边长(以米为单位)及从归心投影用纸中抄录之归心元素标在图上,试作归心改正计算并计算三角形闭合差。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 1 1- 1 回答以下问题: ( 1)半导体材料具有哪些主要特性? (2) 分析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的来源; (3) P 型半导体中空穴的数量远多于自由电子, N 型半 导体中自由电子的数量远多于空穴, 为什么它们对外却都呈电中性? (4) 已知温度为15C 时,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 I s 10 A 。当温度为35 C 时,该PN 结 的反向饱和 电流I s 大约为多大? ( 5)试比较二极管在 Q 点处直流电阻和交流电阻的大小。 解: ( 1)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会随着温度、光照的变化或掺入杂质浓度的多少而发生显着改变, 即半导体具 有热敏特性、光敏特性和掺杂特性。 ( 2)杂质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由杂质原子提供的,例如 供一个自由电子,P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供一个空穴, 浓度;少数载流子则是由热激发产生的。 (3) 尽管P 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远大于自由电子浓度,但 P 型半导体中,掺杂的杂质原子因获得一个价电子而变成带负电的杂 质离子(但不能移动),价 电子离开后的空位变成了空穴,两者的电量相互抵消,杂质半导体从总体上来说仍是电中性的。 同理, N 型半导体中虽然自由电子浓度远大于空穴浓度,但 N 型半导体也是电中性的。 (4) 由于温度每升高10 C ,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约增大 1倍,因此温度为 35C 时,反向 饱和电流为 (5) 二极管在 Q 点处的直流电阻为 交流电阻为 式中U D 为二极管两端的直流电压, U D U on ,I D 为二极管上流过的直流电流, U T 为温度的 电压当量,常温下 U T 26mV ,可见 r d R D 。 1- 2 理想二极管组成的电路如题 1- 2图所示。试判断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 各电路的输 出电压。 解 理想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压降为零, 截止时的反向电流为零。 本题应首先判断二极管的工 作状 态,再进一步求解输出电压。二极管工作状态的一般判断方法是:断开二极管, 求解其端口 电压;若该电压使二极管正偏, 则导通; 若反偏, 则截止。 当电路中有两只或两只以上二极管时, 可分别应用该方法判断每只二极管的工作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 当多只二极管的阳极相连 (共阳 极接法)时,阴极电位最低的管子将优先导通;同理,当多只二极管的阴极相连(共阴极接法) 时,阳极电位最高的管子将优先导通。 (a) 断开二极管 D ,阳极电位为12V ,阴极电位为6V ,故导通。输岀电压 U O 12V 。 (b) 断开二极管 D 1、D 2, D 1、D 2为共阴极接法,其阴极电位均为 6V ,而D 1的阳极电位 为9V , D 2的阳极电位为5V ,故D 1优先导通,将 D 2的阴极电位钳制在 7.5V ,D 2因反向偏置而 截止。输岀电压 U O 7.5V 。 N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 因此 多子浓度约等于所掺入的杂质 P 型半导体本身不带电。因为在

(完整版)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第2章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在AT89S51单片机中,如果采用6MHz晶振,一个机器周期为。答:2μs 2. AT89S51单片机的机器周期等于个时钟振荡周期。答:12 3. 内部RAM中,位地址为40H、88H的位,该位所在字节的字节地址分别为 和。答:28H,88H 4. 片内字节地址为2AH单元最低位的位地址是;片内字节地址为A8H单元的最低位的位地址为。答:50H,A8H 5. 若A中的内容为63H,那么,P标志位的值为。答:0 6. AT89S51单片机复位后,R4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地址为,因上电时PSW= 。这时当前的工作寄存器区是组工作寄存器区。答:04H,00H,0。 7. 内部RAM中,可作为工作寄存器区的单元地址为 H~ H。答:00H,1FH 8. 通过堆栈操作实现子程序调用时,首先要把的内容入栈,以进行断点保护。调用子程序返回指令时,再进行出栈保护,把保护的断点送回到,先弹出的是原来中的内容。答:PC, PC,PCH 9. AT89S51单片机程序存储器的寻址范围是由程序计数器PC的位数所决定的,因为AT89S51单片机的PC是16位的,因此其寻址的范围为 KB。答:64 10. AT89S51单片机复位时,P0~P3口的各引脚为电平。答:高 11. AT89S51单片机使用片外振荡器作为时钟信号时,引脚XTAL1接,引脚XTAL2的接法是。答:片外振荡器的输出信号,悬空 12. AT89S51单片机复位时,堆栈指针SP中的内容为,程序指针PC中的内容为 。答:07H,0000H 二、单选 1. 程序在运行中,当前PC的值是。 A.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前一条指令的地址 B.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地址。 C.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下一条指令的首地址 D.控制器中指令寄存器的地址。 答:C 2. 判断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1 1-1回答以下问题: (1) 半导体材料具有哪些主要特性 (2) 分析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的来源; (3) P 型半导体中空穴的数量远多于自由电子, N 型半导体中自由电子的数量远多于空 穴, 为什么它们对外却都呈电中性 (4) 已知温度为15C 时,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I s 10 A 。当温度为35C 时,该 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I s 大约为多大 (5) 试比较二极管在 Q 点处直流电阻和交流电阻的大小。 解: (1) 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会随着温度、光照的变化或掺入杂质浓度的多少而发生显着改 变,即半导体具有热敏特性、光敏特性和掺杂特性。 (2) 杂质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由杂质原子提供的,例如 N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 子 提供一个自由电子,P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供一个空穴,因此多子浓度约等于所掺 入的杂质浓度;少数载流子则是由热激发产生的。 (3) 尽管P 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远大于 自由电子浓度,但 P 型半导体本身不带电。因 为在P 型半导体中,掺杂的杂质原子因获得一个价电子而变成带负电的杂质离子 (但不能移 动),价电子离开后的空位变成了空穴,两者的电量相互抵消,杂质半导体从总体上来说仍 是电中性 的。同理,N 型半导体中虽然自由电子浓度远大于空穴浓度,但 N 型半导体也是电 中性的。 (4) 由于温度每升高10 C , 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约增大 1倍,因此温度为35C 时, 反向 饱和电流为 35 15 I s 10 40 A (5) 二极管在Q 点处的直流电阻为 的电压当量,常温下 U T 26mV ,可见r d R D 。 1-2 理想二极管组成的电路如题 1-2图所示。试判断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 确定各电路 的输出电压。 解 理想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压降为零, 截止时的反向电流为零。本题应首先判断二极管 的工作状态,再进一步求解输出电压。二极管工作状态的一般判断方法是: 断开二极管,求 R D U D I D 交流电阻为 r d U D U T i D 式中U D 为二极管两端的直流电压, U D U on , I D 为二极管上流过的直流电流, U T 为温度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doc

思考题与习题 1.一台直流测速发电机,已知电枢回路总电阻R a=180Ω,电枢转速n=3000r/min ,负载电阻 R L=2000 Ω,负载时的输出电压U a=50V,则常数K e =__________,斜率 C=___________。 2.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在什么条件下是线性特性产生误差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是什么 3.若直流测速发电机的电刷没有放在几何中性线的位置上,试问此时电机正、反转时的输出特性是 否一样为什么 4. 根据上题 1 中已知条件,求该转速下的输出电流I a和空载输出电压U a0。 5.测速发电机要求其输出电压与_________成严格的线性关系。 6.测速发电机转速为零时,实际输出电压不为零,此时的输出电压称为____________ 。 7.与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相比,直流测速发电机有何优点 8. 用作阻尼组件的交流测速发电机,要求其输出斜率_________,而对线性度等精度指针的要求是 次要的。 9.为了减小由于磁路和转子电的不对称性对性能的影响,杯形转子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通常是 () A.二极电机 B.四极电机 C.六极电机 D.八极电机 10.为什么异步测速发电机的转子都用非磁性空心杯结构,而不用鼠笼式结构 11.异步测速发电机在理想的情况下,输出电压与转子转速的关系是:() A.成反比; B.非线性同方向变化; C.成正比; D.非线性反方向变化 答案 1、.一直流测速发电机,已知电枢回路总电阻R a=180Ω,电枢转速n=3000r/min ,负载电阻 R L=2000 Ω,负载时的输出电压U a=50V,则常数K e =,斜率 C=。 U a Ke n Cn =50 R a 1 R L C=50/3000= K e=C(1R a)= X (1+180/2000)= R L 2、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在什么条件下是线性特性产生误差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是什么 答:直流测速发电机,当不考虑电枢反应,且认为励磁磁通、 R 和R 都能保持为常数时可认为其特性是线性的。

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

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 思 考 题 1.平衡的意义是什么?试举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例子。 2.“作用和反作用定律”与“二力平衡公理”中两个力都是等值、反向、共线,问有什么不同,并举例说 明。 ⒊什么叫约束?常见的约束有哪些类型?各种约束反力的方向如何确定? 4,指出图示结构中哪些是二力杆(各杆自重均不计)。 5,试在图示构件上的A 、B 两点上各加一个力,使构件处于平衡。 习 题 l -l 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作用于物体上0点的两力1F 、2F 的合力。

I-2 小球重G为200N,用绳BA、CA悬挂如图题l-2所示,试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出(b)两种情况下各绳的拉力。 1—3 分别画出图题1—3中各物体的受力图。 l-4分别画出图题⒈4中三个物体系中各杆件的受力图和各物体系整体的受力图。

1—5试分别画出图题1-5所示各物体系中各杆和物体的受力图。杆的自重不计,接触面为光滑面。 1—6某梁截面宽b=20cm,高h≡45cm,梁的重度 =24kN/3m。试计算梁自重的均布线 荷载(2.16 kN/m)。 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 思考题 1.什么是平面汇交力系?试举一些在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平面汇交力系实例。 2.什么是力的投影?投影的正负号是怎样规定的? 3.同一个力在两个相互平行的坐标轴上的投影是否一定相等? 4.两个大小相等的力在同一坐标轴它的投影是否一定相等? 5.什么是合力投影定理?为什么说它是解析法的基础?

6.求解平面汇交力系问题时,如果力的方向不能预先确定,应如何解决? 习 题 2-1 用几何法求图示汇交力系的合力。Pg =100N ,P2=80N ,Pa =120N ,P ,=160N 。 2-2一个固定环受到三根绳索的拉力,1T =1.5kN ,2T =2.2kN ,3T =1kN ,方向如图题2-2所示,求三个拉力的合力。 (R =2.87kN α=5°59') 2-3 试用解析法求图示两斜面的反力A N 和B N 其中匀质球重 G =500N 。 (A N = 366N , B N =450) 2-4 已知1F =100N ,2F =50N , 3F =60N ,4F =80N 各力方向如图题2-4所示, 试分别求各力在x 轴及y 轴上的投影。

第四部分习题与思考题

第四部分习题与思考题 一绪论 1.试述您对大地测量学的理解? 2.大地测量的定义、作用与基本内容是什么? 3.简述大地测量学的发展概况?大地测量学各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4.简述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测卫(SLR)、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IBL)、惯性测量系统(INS)的基本概念? 二坐标系统与时间系统 1.简述是开普勒三大行星定律? 2.什么是岁差与章动?什么是极移? 3.什么是国际协议原点 CIO? 4.时间的计量包含哪两大元素?作为计量时间的方法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5.恒星时、世界时、历书时与协调时是如何定义的?其关系如何? 6.什么是大地测量基准? 7.什么是天球?天轴、天极、天球赤道、天球赤道面与天球子午面是如何定义的? 8.什么是时圈、黄道与春分点?什么是天球坐标系的基准点与基准面? 9.如何理解大地测量坐标参考框架? 10.什么是椭球的定位与定向?椭球的定向一般应该满足那些条件? 11.什么是参考椭球?什么是总地球椭球? 12.什么是惯性坐标系?什么协议天球坐标系、瞬时平天球坐标系、瞬时真天球坐标系?13.试写出协议天球坐标系与瞬时平天球坐标系之间,瞬时平天球坐标系与瞬时真天球坐标系的转换数学关系式。 14.什么是地固坐标系、地心地固坐标系与参心地固坐标系? 15.什么协议地球坐标系与瞬时地球坐标系?如何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 16.如何建立协议地球坐标系与协议天球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写出其详细的数学关系式。 17.简述一点定与多点定位的基本原理。 18.什么是大地原点?大地起算数据是如何描述的? 19.简述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新北京54坐标系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相互关系。 20.什么是国际地球自传服务(IERS)、国际地球参考系统(ITRS)、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 ITRS的建立包含了那些大地测量技术,请加以简要说明? 21. 站心坐标系如何定义的?试导出站心坐标系与地心坐标系之间的关系? 22.试写出不同平面直角坐标换算、不同空间直角坐标换算的关系式?试写出上述两种坐标转换的误差方程式? 23.什么是广义大地坐标微分方程(或广义椭球变换微分方程)?该式有何作用?

习题及思考题

习题及思考题 第1章 1. 名词解释 (1)项目;(2)工程项目;(3)管理;(4)工程项目管理 2. 选择题 (1)按国家规定,若建设项目原有基础很小,扩大建设规模后,其新增固定资产价值超过原有固定资产价值 进行管理。 A.2;B.3;C.4;D.5 (2)工程项目按其建设性质,可以划分为。 A.基本建设项目和更新改造项目 B.生产性项目和非生产性项目 C.大型、中型以及小型项目 D.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 (3)下列不包括在基本建设项目中的是。 A.新建项目;B.改、扩建项目;C.设备更新项目;D.重建项目;E.迁建项目 3、简答题 (1)简述项目的特征。 (2)简述工程项目的构成条件。 (3)简述工程项目的特征。 (4)简述管理的特征。 (5)简述工程项目管理的特征。 (6)简述工程项目管理的任务。 (7)简述工程项目的分类。 4. 思考题 (1)简述项目和工程项目的特征。 (2)简述工程项目的构成条件。 (3)简述工程项目的分类。 (4)简述管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特征。 (5)简述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 (6)简述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过程。 第2章 (1)简述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意义与作用。 (2)简述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条件。 (3)试比较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静态标准和动态标准。

(4)简述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分类。 (5)试述工程项目不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的具体方法。 第3章 (1)简述可行性研究的发展阶段。 (2)工程项目建议书与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内容有何区别?(3)简述可行性研究的工作程序及要求。 (4)国外可行性研究工作对我国有哪些借鉴意义? (5)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第4章 (1)工程勘察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何谓概、预算?其作用是什么? (3)概、预算一般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第5章 (1)何谓项目法人?其职责是什么? (2)什么是工程建设中的“四制”?作用是什么? (3)甲、乙方是如何定义的? (4)什么是项目经理? (5)项目经理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6)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有何不同? (7)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项目经理? 第6章 (1)招标与投标 (2)工程项目招标与投标 (3)公开招标、邀请招标 (4)简述招投标的含义及其原则 (5)试述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程序 (6)试述工程项目评标、定标的方法 第7章 (1)何谓合同? (2)工程项目合同的特点有哪些? (3)工程项目合同有哪些作用? (4)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作用有哪些? 第8章 (1)工程项目计划管理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

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 2.1 简述过程通道的作用、类型和组成。 答:生产过程通道是指在计算机的接口与被控对象(生产过程)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和信息交换的连接通道,(不包括传感器、变送器和执行机构)。“外围”则包括生产过程输入输出通道和接口两部分。过程通道起到了CPU和被控对象之间的信息传送和变换的桥梁作用。具有两个方面的基本任务: (1)把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量和执行机构的运行状态通过检测器件转换为计算机所能接收和识别的信息送入计算机,以便计算机按确定算法进行运算处理。 (2)把计算机根据算术逻辑运算的结果发出的各种控制指令,以数字量或转换成模拟量的形式输出给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所能接受的控制信号),从而对被控对象进行自动控制。 过程通道包括模拟量输入通道、模拟量输出通道、数字量输入通道和数字量输出通道4种。其组成如图示: 2.2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模拟量和数字量输入信息各有哪几种形式? 答:模拟量输入输入信号主要有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和变送器输出的信号两类,包括温度、压力、物位、转速、成分等; 数字量输入信号包括各种接点的通断状态的开关信号,如开关的闭合与断开、继电器或接触器的吸合与释放、指示灯的亮与灭、电动机的启动与停止、阀门的打开与关闭等,它们都可以用逻辑值“1”和“0”表示。此外,还包括各类数字传感器、控制器产生的编码数据和脉冲量等(电平高低状态、数字装置的输出数码等)。 2.3 信号调理单元的功能是什么?通常包括哪些电路? 答:信号调理电路主要通过非电量的转换、信号的变换、放大、滤波、线性化、共模抑制及隔离等方法,将非电量和非标准的电信号转换成标准的电信号。信号调理电路是传感器和A/D之间以及D/A和执行机构之间的桥梁。 传感器输出信号不同,其相应的信号调理电路也不同,一般包括标度变换器、滤波电路、线性化处理及电参量间的转换电路等。 其中:标度变换器是信号调理单元的主要部分,作用是将传感器输出的不同种类和不同电平的被测模拟电信号变换成统一的电流或电压信号。它主要包括放大、电平变换、电隔离、阻抗变换等电路,通常由电桥电路、激励恒流源、仪用放大器、隔离放大器等组成。 2.4 为何常采用电桥作为信号输入电路? 答:非电信号的检测-不平衡电桥 电桥电路是最常见的标度变换电路之一,也称为测量电桥电路,它结构简单,应用广泛

习题和思考题答案

习题和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单片机概述 1. 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发明的年代和名称。 1946年、ENIAC。 2. 根据冯·诺依曼提出的经典结构,计算机由哪几部分组成?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3. 微型计算机机从20世纪70年代初问世以来,经历了哪四代的变化? 经历了4位、8位、16位、32位四代的变化。 4. 微型计算机有哪些应用形式? 系统机、单板机、单片机。 5. 什么叫单片机?其主要特点有哪些? 单片机就是在一片半导体硅片上,集成了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RAM、ROM)、并行I/O、串行I/O、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系统时钟电路及系统总线的用于测控领域的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单片机技术易于掌握和普及、功能齐全,应用广泛、发展迅速,前景广阔、嵌入容易,可靠性高。 6. 举例说明单片机的应用? 略 7. 当前单片机的主要产品有哪些?各自有何特点? MCS是Intel公司生产的单片机的系列符号,MCS-51系列单片机是Intel公司在MCS-48系列的基础上于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是最早进入我国,并在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单片机机型之一,也是单片机应用的主流品种。 其它型号的单片机:PIC单片机、TI公司单片机、A VR系列单片机。 8. 简述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 (1)根据应用系统的要求进行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的目标是明确任务、需求分析和拟定设计方案,确定软硬件各自完成的任务等。总体设计对应用系统是否能顺利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2)硬件设计 根据总体设计要求设计并制作硬件电路板(即目标系统),制作前可先用仿真软件(如Proteus软件)进行仿真,仿真通过后再用硬件实现并进行功能检测。 (3)软件设计 软件编程并调试,目前一般用keil软件进行设计调试。调试成功后将程序写入目标单片机芯片中。 (4)综合调试 进行硬软件综合调试,检测应用系统是否达到设计的功能。 9. 说明单片机开发中仿真仪的作用。 单片机本身没有开发功能,必须借助开发器(仿真仪)来排除应用系统的硬件故障和软件错误。在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完成后,将调试完成的程序借助开发器固化到单片机的芯片中,完成整体的开发过程。 10.MCS一51系列单片机的基本型芯片分为哪几种?它们的差别是什么? MCS-5l系列单片机主要包括基本型产品:8031、8051、8751(对应的低功耗型80C31、80C51、87C51)和增强型产品:8032、8052、8752。8031片内没有程序存储器、8051单片机片内含有4 KB的ROM,8751单片机片内含有4 KB的EPROM。 11.叙述AT89S51单片机的特点,并说明“S”的含义是什么? AT89S51单片机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如看门狗定时器WDT、ISP(在系统编程,也

思考题与习题3-答案要点

思考题与习题3 3-1 填空: 解: (1)集成运放电路采用直接耦合的原因是(为了便于集成); (2)集成运放电路的输入级采用差分放大电路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抑制零漂); (3)集成运放电路的中间级通常采用(共射)组态放大电路; (4)某集成运放的共模增益和差模增益分别为2dB 和100dB ,它的共模抑制比为(98dB ); (5)理想集成运放线性区有而非线性区没有的特性是(虚短特性)。 3-2 集成运放有通用型、高阻型、高速型、低功耗型、高精度型、高压型和大功率型等不同类型。选择: 解: (1)放大微弱信号,应选(高精度型)集成运放; (2)放大变化缓慢的信号,应选(通用型)集成运放; (3)放大10~100MHz 的信号,应选(高速型)集成运放; (4)遥控器中使用,应选(低功耗型)集成运放; (5)放大内阻很大的信号,应选(高阻型)集成运放。 3-3 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反馈类型或组态。 解: (1)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应选择(直流负反馈); (2)为了稳定输出电压,应选择(电压负反馈); (3)为了将输入电压转换为电流,应选择(电流串联负反馈); (4)为了提高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应选择(电压串联负反馈); (5)为了产生自激振荡,应选择(正反馈)。 3-4 一个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开环增益5 10=A ,反馈系数2 10-=F , 试分别按照 AF A A f += 1和F A f 1 ≈计算电路的闭环增益,并比较两种计算结果的误差。若100=A , 210-=F ,重复以上计算,再次比较它们的计算结果,说明后者的计算误差为什么比前者 大? 解: (1)5 10=A ,2 10-=F 9.9910110101011013 5 255≈+=?+=+=-AF A A f 1001=≈F A f

第五章思考题及习题、答案

第五章思考题 5.1虚功原理中的“虚功”二字作何解释?用虚功原理理解平衡问题,有何优点和缺点? 5.2 为什么在拉格朗日方程中,a θ不包含约束反作用力?又广义坐标与广义力的含义如何?我们根据什么关系由一个量的量纲定出另一个量的量纲? 5.3广义动量a p 和广义速度a q 是不是只相差一个乘数m ?为什么a p 比a q 更富有意义? 5.4既然 a q T ??是广义动量,那么根据动量定理,??? ? ????αq T dt d 是否应等于广义力a θ?为什么在拉格朗日方程()14.3.5式中多出了a q T ??项?你能说出它的物理意义和所代表的物理量吗? 5.5为什么在拉格朗日方程只适用于完整系?如为不完整系,能否由式()13.3.5得出式 ()14.3.5? 5.6平衡位置附近的小振动的性质,由什么来决定?为什么22s 个常数只有2s 个是独立的? 5.7什么叫简正坐标?怎样去找?它的数目和力学体系的自由度之间有何关系又每一简正坐标将作怎样的运动? 5.8多自由度力学体系如果还有阻尼力,那么它们在平衡位置附近的运动和无阻尼时有何不同?能否列出它们的微分方程? 5.9 dL 和L d 有何区别? a q L ??和a q L ??有何区别? 5.10哈密顿正则方程能适用于不完整系吗?为什么?能适用于非保守系吗?为什么? 5.11哈密顿函数在什么情况下是整数?在什么情况下是总能量?试祥加讨论,有无是总能量而不为常数的情况? 5.12何谓泊松括号与泊松定理?泊松定理在实际上的功用如何? 5.13哈密顿原理是用什么方法运动规律的?为什么变分符号δ可置于积分号内也可移到积分号外?又全变分符号?能否这样? 5.14正则变换的目的及功用何在?又正则变换的关键何在? 5.15哈密顿-雅可比理论的目的何在?试简述次理论解题时所应用的步骤. 5.16正则方程()15.5.5与()10.10.5及()11.10.5之间关系如何?我们能否用一正则变换由前者得出后者? 5.17在研究机械运动的力学中,刘维定理能否发挥作用?何故?

2011习题与思考题

第一章习题与思考题 1、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哪些?试绘图说明其特征。 2、实际金属中有哪些晶体缺陷?晶体缺陷对金属的性能有何影响? 3、为什么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在一般情况下不显示各向异性? 4、试计算面心立方晶格的致密度。 5、什么是位错?位错密度的大小对金属强度有何影响? 6、晶体在结晶时,晶核形成种类有几种?什么是变质处理? 7、置换固溶体中,被置换的溶剂原子哪里去了? 8、间隙固溶体和间隙化合物在晶体结构与性能上区别何在?举例说明之。 9、解释下列名词:晶格、晶胞、晶体、晶面、晶向、晶粒、点缺陷、面缺陷、线缺陷、相、固溶强化、金属化合物、固溶体 第二章习题与思考题 1、什么叫结晶、过冷现象、过冷度?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何关系? 2、金属的晶粒大小对力学性能有何影响?控制金属晶粒大小的方法有哪些? 3、如果其它条件相同,试比较下列铸造条件下,铸件晶粒的大小: (1)金属型浇注与砂型浇注; (2)浇注温度高与浇注温度低; (3)铸成薄壁件与铸成厚壁件; (4)厚大铸件的表面部分与中心部分; (5)浇注时采用振动与不采用振动。 4、金属铸锭通常由哪几个晶区组成?它们的组织和性能有何特点? 第三章习题与思考题 1、现有A、B两元素组成如图3.1所示的二元匀晶相图,试分析以下几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形成二元匀晶相图的A与B两个相元的晶格类型可以不同,但是原子大小一定相等。 (2)K合金结晶过程中,由于固相成分随固相线变化,故已结晶出来的固溶体中含B量总是高于原液相中含B量。 (3)固溶体合金按匀晶相图进行结晶时,由于不同温度下结晶出来的固溶体成分和剩余液相成分都不相同,故在平衡状态下固溶体的成分是不均匀的。

思考题与习题

Chap.1 思考题与习题 1-1 什么叫传感器?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与相互关系怎样? 1-2 何为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1-3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如何定义的?其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如何测出它们的数据? 1—4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如何定义的?如何研究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1—5 某传感器给定精度为2%F·S ,满度值为50mV ,零位值为10mV ,求可能出现的最大误差δ(以mV 计)。当传感器使用在满量程的1/2和1/8时,计算可能产生的测量百分误差。由你的计算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 1—6 有两个传感器测量系统,其动态特性可以分别用下面两个微分方程描述,试求这两个系统的时间常数τ和静态灵敏度K 。 1) T y dt dy 5105.1330 -?=+ 式中,y —输出电压,V ;T —输入温度,℃。 2) x y dt dy 6.92.44 .1=+ 式中,y —输出电压,μV ;x —输入压力,Pa 。 1—7 已知一热电偶的时间常数τ=10s ,如果用它来测量一台炉子的温度,炉内温度在540℃至500℃之间接近正弦曲线波动,周期为80s ,静态灵敏度K=1。试求该热电偶输出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输入与输出之间的相位差和滞后时间。 1—8 一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可以用如下的微分方程来描述,即 x y dt dy dt y d 101032 2100.111025.2100.3?=?+?+ 式中,y —输出电荷量,pC ;x —输入加速度,m/s 2。试求其固有振荡频率ωn 和阻尼比ζ。 1—9 某压力传感器的校准数据如下表所示,试分别用端点连线法和最小二乘法求非线性误差,并计算迟滞和重复性误差;写出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方程。 校准数据列表

思考题及习题8参考答案

第8章思考题及习题8参考答案 一、填空 1、AT89S51的串行异步通信口为(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答:全双工。 2. 串行通信波特率的单位是。 答:bit/s 3. AT89S51的串行通信口若传送速率为每秒120帧,每帧10位,则波特率为 答:1200 4.串行口的方式0的波特率为。 答:fosc/12 5.AT89S51单片机的通讯接口有和两种型式。在串行通讯中,发送时要把数据转换成数据。接收时又需把数据转换成数据。 答:并行,串行,并行,串行,串行,并行 6.当用串行口进行串行通信时,为减小波特率误差,使用的时钟频率为 MHz。答:11.0592 7.AT89S51单片机串行口的4种工作方式中,和的波特率是可调的,与定时器/计数器T1的溢出率有关,另外两种方式的波特率是固定的。 答:方式1,方式3 8.帧格式为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和1个停止位的异步串行通信方式是方式。答:方式1。 9.在串行通信中,收发双方对波特率的设定应该是的。 答:相同的。 10.串行口工作方式1的波特率是。 答:方式1波特率=(2SMOD/32)×定时器T1的溢出率 二、单选 1.AT89S51的串行口扩展并行I/O口时,串行接口工作方式选择。 A. 方式0 B.方式1 C. 方式2 D.方式3 答:A 2. 控制串行口工作方式的寄存器是。

A.TCON B.PCON C. TMOD D.SCON 答:D 三、判断对错 1.串行口通信的第9数据位的功能可由用户定义。对 2.发送数据的第9数据位的内容是在SCON寄存器的TB8位中预先准备好的。对 3.串行通信方式2或方式3发送时,指令把TB8位的状态送入发送SBUF中。错 4.串行通信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送SCON寄存器的RB8中保存。对 5.串行口方式1的波特率是可变的,通过定时器/计数器T1的溢出率设定。对 6. 串行口工作方式1的波特率是固定的,为fosc/32。错 7. AT89S51单片机进行串行通信时,一定要占用一个定时器作为波特率发生器。错 8. AT89S51单片机进行串行通讯时,定时器方式2能产生比方式1更低的波特率。错 9. 串行口的发送缓冲器和接收缓冲器只有1个单元地址,但实际上它们是两个不同的寄存 器。对 四、简答 1.在异步串行通信中,接收方是如何知道发送方开始发送数据的? 答:实质就是如何检测起始位的开始。当接收方检测到RXD端从1到0的负跳变时就启动检测器,接收的值是3次连续采样,取其中2次相同的值,以确认是否是真正的起始位的开始,这样能较好地消除干扰引起的影响,以保证可靠无误的开始接受数据。 2.AT89S51单片机的串行口有几种工作方式?有几种帧格式?各种工作方式的波特率如何确定? 答:有4种工作方式:方式0、方式1、方式2、方式3; 有3种帧格式,方式2和3具有相同的帧格式;方式0的发送和接收都以fosc/12为固定波特率, 方式1的波特率=2SMOD/32×定时器T1的溢出率 方式2的波特率=2SMOD/64×fosc 方式3的波特率=2SMOD/32×定时器T1的溢出率 3.假定串行口串行发送的字符格式为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1个奇校验位、1个停止位,请画出传送字符“B”的帧格式。 答:字符“B”的ASCII码为“42H”,帧格式如下:

第4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Word版

第4章思考题与习题 4.1 什么是电压型和电流型逆变电路?各有何特点? 答:按照逆变电路直流侧电源性质分类,直流侧为电压源的逆变电路称为电压型逆变电路,直流侧为电流源的逆变电路称为电流型逆变电路。 电压型逆变电路的主要特点是: (1)直流侧为电压源,或并联有大电容,相当于电压源。直流电压基本无脉动,直流回路呈现低阻抗。 (2)由于直流电压源的钳位作用,交流侧电压波形为矩形波,并且与负载阻抗角无关,而交流侧输出电流波形和相位因负载阻抗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其波形接近于三角波或正弦波。 (3)当交流侧为阻感性负载时,需提供无功功率,直流侧电容起缓冲无功能量的作用,为了给交流侧向直流侧反馈的无功能量提供通道,逆变桥各臂都并联了二极管。 (4)逆变电路从直流侧向交流侧传送的功率是脉动的,因直流电压无脉动,故功率的脉动是由交流电压来提供。 (5)当用于交—直—交变频器中,负载为电动机时,如果电动机工作在再生制动状态,就必须向交流电源反馈能量。因直流侧电压方向不能改变,所以只能靠改变直流电流的方向来实现,这就需要给交—直整流桥再反并联一套逆变桥。 电流型逆变电路的主要特点是: (1)直流侧串联有大电感,相当于电流源,直流电流基本无脉动,直流回路呈现高阻抗。 (2)因为各开关器件主要起改变直流电流流通路径的作用,故交流侧电流为矩形波,与负载性质无关,而交流侧电压波形和相位因负载阻抗角的不同而不同。 (3)直流侧电感起缓冲无功能量的作用,因电流不能反向,故可控器件不必反并联二极管。 (4)当用于交—直—交变频器且负载为电动机时,若交—直变换为可控整流,则很方便地实现再生制动。 4.2 电压型逆变电路中的反馈二极管的作用是什么? 答:在电压型逆变电路中,当交流侧为阻感负载时需要提供无功功率,直流侧电容起缓冲无功能量的作用。为了给交流侧向直流侧反馈的无功能量提供通道,逆变桥各臂都并联了反馈二极管。当输出交流电压与电流的极性相同时,电流经电路中的可控开关器件流通,而当输出电压与电流极性相反时,由反馈二极管提供电流通道。 4.3为什么在电流型逆变电路的可控器件上要串联二极管? 解:由于全电路开关管采用自关断器件,其反向不能承受高电压,所以需要在各开关器件支路串入二极管。

考试习题及思考题

第一章习题及思考题 1、Java程序是由什么组成的?一个程序中必须有public类吗?Java源文件的命名规则是怎样的? 2、怎样区分应用程序和小应用程序?应用程序的主类和小应用程序的主类必须用public修饰吗? 3、开发与运行Java程序需要经过哪些主要步骤和过程? 4、安装JDK之后如何设置JDK系统的PATH,CLASSPATH?他们的作用是什么? 5、Java语言特点是什么? 6、简述面向过程问题求解和面向对象问题求解的异同。试列举出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的编程语言各两种。 第二章习题及思考题 1. 试分析基本数据类型和引用数据类型的基本特点? 2. 请使用异或运算符^, 实现两个整数的交换。 3. 下列哪个是合法的标识符:( )。 A、a=b B、_Hello C、2nd D、Chong qing 4. 下列哪些是合法的标识符()。 A、new B、class C、int D、const2 5. 如果定义有变量double d1, d2=4.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量d1,d2均初始化为4.0 B、变量d1没有初始化,d2初始化为4.0 C、变量d1,d2均未初始化 D、变量d2没有初始化,d1初始化为4.0 6. 判断题:所有的变量在使用前都必须进行初始化。() 7. 内部数据类型byte的取值范围是:( ) A、0~65, 535 B、(-128)~127 C、(-32,768)~32,767 D、(-256)~255 8. 下列哪些是不能通过编译的语句:() A、int i = 32; B、float f = 45.0; C、double d = 45.0; D、char a=‘c’; 9. 判断题:Java中数据类型的长度与具体使用的机器相关。() 10. 如果定义有double x;float y;int m,则表达式x*y-m的类型为(): A、double B、float C、int D、short 11. 如果定义有short s;byte b;char c,则表达式s*b+c的类型为(): A、char B、short C、int D、byte

思考题和习题解答

第2章 负荷 计算 2-1 什么叫负荷曲线?有哪几种?与负荷曲线有关的物理量有哪些? 答:负荷曲线是表征电力负荷随时间变动情况的一种图形,反映了用户用电的特点和规律。 负荷曲线按负荷的功率性质不同,分有功负荷和无功负荷曲线;按时间单位的不同,分日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按负荷对象不同,分用户,车间或某类设备负荷曲线。 与负荷曲线有关的物理量有:年最大负荷和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平均负荷和负荷系数。 2-2 什么叫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什么叫年最大负荷和年平均负荷?什么叫负荷系数? 答: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是指负荷以年最大负荷m ax P 持续运行一段时间后,消耗的电能恰好等于该电力负荷全年实际消耗的电能,这段时间就是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年最大负荷m ax P 指全年中负荷最大的工作班内(为防偶然性,这样的工作班至少要在负荷最大的月份出现2~3次)30分钟平均功率的最大值,因此年最大负荷有时也称为30分钟最大负荷30P 。 负荷系数L K 是指平均负荷与最大负荷的比值。 2-3 什么叫计算负荷?为什么计算负荷通常采用30min 最大负荷?正确确定计算负荷有何意义? 答:计算负荷是指导体中通过一个等效负荷时,导体的最高温升正好和通过实际的变动负荷时产生的最高温升相等,该等效负荷就称为计算负荷。 导体通过电流达到稳定温升的时间大约为(3~4)τ,τ为发热时间常数。对中小截面的导体,其τ约为10min 左右,故截流倒替约经 30min 后达到稳定温升值。但是,由于较大截面的导体发热时间常数往往大于10min ,30min 还不能达到稳定温升。由此可见,计算负荷 Pc 实际上与30min 最大负荷基本是相当的。 计算负荷是供电设计计算的基本依据。计算负荷的确定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电气设备和导线电缆的选择是否合理。计算负荷不能定得太大,否则选择的电气设备和导线电缆将会过大而造成投资和有色金属的浪费;计算负荷也不能定得太小,否则选择的电气设备和导线电缆将会长期处于过负荷运行,增加电能损耗,产生过热,导致绝缘体过早老化甚至烧毁。 2-4 各工作制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如何确定? 答:长期工作制和短期工作制的设备容量就是该设备的铭牌额定功率,即Pe=PN 。 反复短时工作制的设备容量是指某负荷持续率下的额定功率换算到统一的负荷持续率下的功率。 2-5 需要系数的含义是什么? 答:所有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并不等于其设备容量,两者之间存在一个比值关系,因此需要引进需要系数的概念,即: c d e P K P =。 式中,Kd 为需要系数;Pc 为计算负荷;Pe 为设备容量。 形成该系数的原因有: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是指输出容量,它与输入容量之间有一个平均效率;用电设备不一定满负荷运行,因此引入负荷系数L K ;用电设备本身及配电线路有功率损耗,

习题与思考题

《传感器与检测基础》习题集 测量误差和仪表的性能指标 1、什么是真值? 什么是约定真值、相对真值? 2、什么叫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回差? 3、什么叫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疏忽误差? 各有什么特点? 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4、什么叫测量不确定度、准确度和准确度等级? ’ 5、测量不确定度有哪几种形式? 试总结各种不确定度的计算程序。 6、有两台测温仪表,其测量范围分别是0-800~C和600-1100℃,已知其最大绝对误差均为±6℃,试分别确定他们的精度等级。 7、检定一块1.5级刻度为0~100kPa的压力表,发现在50kPa处的误差最大为1.4kPa,其它刻度处的误差均小于1.4kPa,问这块压力表是否合格?

1.弹簧管压力表测压原理是什么?试述弹簧管压力表的主要组成及测压动作过程。 2.试述石英晶体压电效应的产生过程。横向和纵向压电效应的产生与所测压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什么是霍尔效应?霍尔电势的大小和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4.金属电阻应变片与半导体应变片在工作原理上有什么不同? 5.一台差压变送器,测量范围是0~60 kPa,输出信号范围是4~20 mA,问被测差压为35 kPa 时,变送器的输出应是多少mA? 6.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有哪几种类型?差动式结构具有什么优点? 7.电容式压力变送器,测量范围为0~250kPa,求输出信号为16mA时,被测压力应是多少kPa?8.试述自感传感器及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灵敏度。 9.振弦式压力变送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如何使得振弦产生振动? 10.要求测量0.8MPa的压力,测量的最大误差应小于或等于±0.01MPa,现有一块0~1.0MPa、精度0.5级的压力表,问量程和精度能否满足要求?应选择何量程、何精度? 11.需要测量某台空气压缩机缓冲罐内的压力,工作压力范围为1.1~1.6MPa,要求就地观察,并要求测量误差不得大于罐内压力的±5%,试选择一合适的压力仪表用于测量。 12.某化肥厂合成氨塔的压力控制指标为14±0.4MPa,要求有一就地压力显示,试选择压力仪表的类型、测量范围及精度等级。 13.为什么测量仪表的测量范围要根据被测量的大小来选取?选量程很大的仪表来测量很小的参数有何问题? 14.需要校验精度为1.0级、0~10MPa的压力表,试选择标准表的精度和量程。 15.校验一块精度1.5级、0~6MPa的压力表,现有0.25级、0~10MPa和0.2级、0~16MPa的压力表各一块,哪一块可以作为标准表?为什么? 16.用活塞式压力计校验弹簧管压力表时,应如何读取上、下行读数?读数时为什么要使测量活塞和砝码保持一定的旋转速度? 17.压力仪表的安装包括哪些内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思考题与习题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 水文学的一般概念与水文测验 2.1 如何量取河长?如何计量某河段的弯曲系数? 2.2 简述平原河道平面形态特点与水流冲淤特性。 2.3 如题2.3表,已知各河段特征点的河底高程及其间距,试求各河段的平均比降及全河的平均比降。 2.4 什么叫流域分水线?如何量取流域面积? 2.5 河川径流一般指的是什么?河川径流量可用哪几个特征值表示? 2.6 某河某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为566km 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8m 3/s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86.7mm ,试求其各径流特征值。 2.7 我国南、北方河流的特征时期是什么? 2.8 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9 什么叫水位?如何测定水尺的零点高程? 2.10 简述如何用流速仪测量流速并计算流量。 2.11 含沙量与输沙率有何不同? 2.12 已测得13对水位—流量关系如题2.12表1 所示,另有实测的水位—面积、水位—水面宽度以及用流速仪测得的4个水位—流量关系如题2.12表2所示。试用断面特征法将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延长到最高水位H =4.0m 处。 1

其它实测关系 题2.12 表2 第三章 水文统计基本原理与方法 3.1 水文计算为什么要采用数理统计法? 3.2 频率、概率和累积频率有什么区别?扼要说明累积频率的基本特性。 3.3 什么叫重现期?它和物理学中的周期有何区别? 3.4 累积频率与设计频率有何区别? 3.5 简述经验适线法的操作步骤。 3.6 试述计算经验频率曲线及理论频率曲线的意义。 3.7 设有系列:1,2,3,4,5,6,20,试求此系列的统计参数。 3.8 有A ,B 两系列,A 系列平均数为A x ,偏态系数C s A ,对应的累积频率为P A ;B 系列平均数为B x ,偏态系数为C s B , B 对应的累积频率为P B 。若C s A >C s B ,试分析P A 与 P B 哪个大(扼要说明原因)? 3.9 已知统计参数Q =1000m 3/s ,C v =0.5,C s =2C v ,试绘制理论频率曲线,并确定P =1%时的设计流量Q 1%。 3.10 若Q =1000m 3/s ,C v =0.5,C s =4C v ,试比较本题理论频率曲线与题3.9曲线的差异,并求Q 1%值。 3.11 已知两系列的统计参数:C v 1=C v 2=1,C s 1=C s 2=2C v ,1x =1000m 3/s ,2x =4000m 3/s ,两系列P =1%时的设计流量Q 1%有何关系? 3.12 如题3.12图。黑点为经验频率点据,实线为理论频率曲线。适线时,欲使理论频率曲线更靠近经验频率点据,应调整什么参数?增大还是减小? 3.13 已收集到某取水建筑物附近的洪水流量资料如题3.13表,试用频率分析综合程序推求百年一遇的洪水流量Q 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