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的探究过程与常用方法课件

合集下载

2021年中考科学复习专题一 生物实验探究(教学课件)

2021年中考科学复习专题一 生物实验探究(教学课件)

考点精讲
对应训练
3.许多农作物在春天播种,而不是冬天,提示我们 温度、光照会影响种子的萌发,某同学为检验这一假 设,用大豆做了如下的实验:
组别 ① ② ③
种子数 20 20 20
处理方法 有光,加水,25℃ 有光,加考点精讲
对应训练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A.实验过程中所加水分越多越好 B.①②组为实验组,③为对照组 C.由实验结果可知温度影响大豆种子的萌发而光照 不影响 D.所用种子除数量相同以外,其余如大小、饱满度 可以不作要求
考点精讲
对应训练
③增大视野亮度的方法:反光镜改平面镜为凹面镜; 调节遮光器,增大光圈。
④实物移动的方向与其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当装 片向左上方移动时,视野中的物像则向右下方移动。
(3)制作临时装片: ①制作临时装片的主要步骤:取载玻片并擦拭干净→ 滴清水或生理盐水→取材料→液中展平→盖上盖玻片( 防止产生气泡)→吸余液→染色(根据要求选用)→贴标 签。
本课结束
考点精讲
对应训练
(1)马铃薯的块茎生殖属于 无性生殖 。
(2)设置D清水组的作用是 对照

(3)上述实验的变量是 丁香提取液的浓度 。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丁香提取液对马铃薯呼吸作用强度有抑制作用 。
题型五 蒸腾作用实验
考点精讲
对应训练
影响蒸腾作用的外界因素:(1)光:光促进气孔的开 启,蒸腾增加;(2)水分状况:足够的水分有利于气孔 开放,过多的水分反而使气孔关闭;(3)温度:气孔打 开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温度过高叶片失水也 可使气孔关闭。
考点精讲
对应训练
①选用1号和2号试管作对照实验时,是为了探究 唾液淀粉酶 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丰县师院附中七年级生物上册1.1.2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第1课时课件新版苏科版

丰县师院附中七年级生物上册1.1.2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第1课时课件新版苏科版

A
B
CC
D
××√ √
在“膝跳反射”中参与的身体部位及作用:
膝盖下面的韧带 ——接受刺激,——感受器
产生神经冲动
神经 —— 传导 ——传入神经
脊髓 ——处理信息 ——神经中枢
反 射
(作出判断)

神经 —— 传导 ——传出神经 大腿肌肉 ——(作执出行反命应令—)—效应器
分析实例1 膝跳反射反射弧模式图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式
生命世界的许多奥秘是通过长期不懈的科学探究揭开的。
我们学习生物学 , 不仅要学习前人已总结的科学知识 , 也要他们 研究生物学的科学方式 , 更要学习他们勇于探究、追求真理的科学精 神。
学习观察与实验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式。 科学家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获得事实 和证据。
手指皮肤 传入神经 脊髓 传出神经 手臂肌肉
二、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传入神经 感受器
传出神经 神经中枢
效应器
传出神经


神经中枢
传入、传出神经判断方法: ④
传入神经上有“神经节” 传入神经
效应器


感受器
日常生活中,手如果被针扎了一上下,会马 上缩回来,但打针时,你的手有没有马上缩回来 呢?你知道原因吗?
学做实验
计量器具: 量筒 天平
学做实验
加热器具: 酒精灯 三脚架 石棉网
学做实验
通用器具: 烧杯 试管 试剂瓶 培养皿 研钵 滴管 药匙
使用常用探究器具本卷须知
1、要注意安全,不要用手触摸刀口 , 也不要碰到他人 ; 2、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被称量的物体 ; 3、加热时 , 不要离开加热装置 , 加热结束后要及时、准确地

济南版七上生物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第3节《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参考课件11共21张PPT

济南版七上生物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第3节《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参考课件11共21张PPT

经典实验回顾:
伟大的“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
巴斯德的观点是(作出假设) : 使鲜美的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制定计划、实施计划
空气以及空气中的微 生物均能进入
空气能进入,而空气 中的微生物不能进入
A
B
第一步
杀灭原有的微生物
A
B
第二步
肉汤放凉后,自然条件下观 察
A
3天以后肉汤变质
B
4年后仍新鲜如初
第三步
把B瓶的长颈打断,使瓶口能竖直接触空 气,不久,肉汤也浑浊变质了。
A
B
第四步
得出结论
由巴斯德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肉汤变质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讨论交流
1.巴斯德的研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根据提出的问题,他作出了怎样的科学假设?
微生物是肉汤本身产生的,还是从 空气中进入的呢?
常用的探究方法
• 观察法 • 实验法 • 测量法 • 调查法
多种方法并用
观察法 测量法
实验法 调查法
你来试试!
1.小明在地上发现了蚯蚓。请你与小明一起探究一下,蚯蚓 到底是喜欢明亮还是喜欢黑暗? 1 提出问题: 2 做出假设: 3 制定计划: 4 实施计划: 5 得出结论: 6 表达交流:
2.珍·古道尔在《和黑猩猩在一起》一书中回忆说,她4岁 半时,很想知道母鸡身上哪里有一个可以让鸡蛋“钻”出来 的洞。有一天,她藏在鸡窝里,等着母鸡下蛋。“忽然,它 慢慢从草窝上站起来,背朝向我,身子向前弯曲。我看见一 个又白又圆的东西从它两腿间的羽毛里慢慢地露出来,越来 越大。忽然,它扭动了一下,噗!我清清楚楚地看见一个鸡 蛋落到了草窝上。”
(1)在这个故事中,珍·古道尔运用了哪种研究方法 (2)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研究生命现象的?试举例说明。

2021生物中考解读课件:第26章 科学探究

2021生物中考解读课件:第26章 科学探究

考点梳理
考点四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4.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1)步骤:用右图装置收集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用 ____快__熄__灭__的__卫__生__香____检验生成的气体(如图)。
(2)实验结果:卫生香复燃。 (3)实验结论:_____光__合__作__用__产__生__了__氧__气______。
加入物质
馒头碎屑 +清水
馒头碎屑 +唾液
馒头块 +唾液
馒头碎屑 +唾液
是否搅拌 是 是 否 是
温度/℃ 37 37 37 60
时间/min 10 10 10 10
加碘液的现象 变蓝
不变蓝 馒头块边缘
变蓝 变蓝
考点梳理
考点五 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
3.实验分析。 (1)试管B与试管A作为对照时,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唾__液__对__淀__粉__有__消__化__作__用_______________。 (2)试管B与试管C作为对照时,得出结论: _____牙__齿__的__咀__嚼__、__舌__的__搅__拌_______有利于唾液对淀粉的 充分消化。 (3)试管B与试管D作为对照时, 得出结论:唾液淀粉 酶的消化作用需要___适__宜__的__温__度_____。
考点梳理
考点七 探究蚂蚁的通讯
(3)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 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 观察蚂蚁的通讯行为。一段时间后 再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 A、B岛的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 有什么变化。 (4)在蚂蚁爬过的“桥”上,涂一些有气味的物质, 观察蚂蚁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 4.实施计划:认真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考点梳理
考点二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第三节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演示文稿

第三节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演示文稿

实验结果 未萌发
萌发 未萌发 未萌发
(4)如果事先已经知道2号瓶中的条件是最适合种子萌发 的,本实验设置2号瓶是否还有必要?
有必要。如果将2号瓶分别与1号瓶、3号瓶、4号瓶相比较 ,各自只有一个条件不同。2号瓶可分别作为1号瓶、3号瓶 、4号瓶的对照,以排除除了所研究的条件外,其他条件对
实验结果的影响。
C、重新进行实验 D、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
7、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后,往往要收集很多与问题相
关的信息。这样做的目的是( )
C
A、提出一个更好的问题
B、解释实验结果
C、更好地作出一个合理的假设
D、得出一个合适的科学的结论
C 8、在实验过程中,应多次反复实验,其目的是( )
A、好看
B、数据越多越好
变量: 有 无微生物
第16页,共45页。
结果
第17页,共45页。
第18页,共45页。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基 本
(实施计划)步ຫໍສະໝຸດ (得出结论)骤(表达交流)
第19页,共45页。
知识储备(生物学科学探究):
1、探究的一般步骤
(实验设计:材料用具、方法步骤)
①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 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
第21页,共45页。
举例说明
第22页,共45页。
例1、探究教室的空气里是否有细菌和真菌?
一、提出问题:教室的空气里有细菌和真菌吗?
二、作出假设:教室的空气里有细菌和真菌。
举例
三、四:制定计划并实施:
1、材料用具:1号和2号装有等量同样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 (已高温灭菌), 透明胶带,放大镜。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知识全解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知识全解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知识全解
课标要求
知识结构
生物科学探究过程与常用的方法:
1.生物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归纳法、文献法等
2.探究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3.调查的一般方法: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方案、调查范围、调查记录等
教法建议
1.初中的学生好奇心强,探究兴趣浓,但动手能力差、生活经验不足,缺乏对事物本质的细致探究,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创设探究情境,提供探究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探究的需求,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充分享受探究乐趣,称为学生的真正主人。

2.调查并记录社区生物种类。

尝试对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分类,学会做调查记录。

3.本节教学可以通过有关响尾蛇捕食老鼠的视频录像或图片,将学生引入到一个趣味问题的研究情境中。

4.实验法所包含的基本程序、教师可以采用讲解法,注意选择讲解法时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要有感召力,要把科学家设计的这个实验绘声绘色地描绘给同学,注意讲解法不是老师在朗诵,而是需要老师不时地提出一些让学生思考的问题。

学法建议
1.调查并记录社区生物种类。

尝试对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分类,学会做调查记录。

2.动手做实验,学会归纳总结。

山东省无棣县第一实验学校七年级生物上册《1.1.3 生物学探究的方法》课件 (新版)济南版

山东省无棣县第一实验学校七年级生物上册《1.1.3 生物学探究的方法》课件 (新版)济南版

勤于动脑 善于动手 对照实验 其乐无穷

2.这几组实.在这个实验中巴斯德最大的创意是设计了非常有特
色的瓶子。其中曲颈瓶妙在何处?

4.在实验中,除了控制变量之外,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可信?

5.如果实验成功了,巴斯德据此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6.如果实验失败了,你觉得该怎么去做?
1 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
出符前合提科学事实的假设,是探究成功
的_________。
2 制定出关恰键当的科学探究计划,则是
探究成功的_________ 。
变量
科学实验中,能够变化的条件或因素称为变量。 1、在实验过程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进行研究。 2、为验证这个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 实验。 3、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变量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

7.归纳一下,巴斯德实验从提出问题到得出结论并表
达交肉流汤,在直可颈分瓶为中加几热个步骤?探究成功的肉前汤提在曲和颈关瓶键中加是热什、么冷却?后
、冷却后放置,许多
放置,没有微生物繁殖。
微生物繁殖。

提出问题
前提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关键
基 本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填词
( 关键 )
( 前提 )
• 1、观察法 • 2、实验法 • 3、测量法 • 4、调查法
常用的探究方法
多种方法并用
你来试试!
小明在地上发现了蚯蚓。请你与小明一起探究一下,蚯蚓 到底是喜欢明亮还是喜欢黑暗? 1 提出问题: 2 做出假设: 3 制定计划: 4 实施计划: 5 得出结论: 6 表达交流: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3)PPT课件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3)PPT课件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 2、使用显微镜 • 取镜和安放→ 对光→安放玻片→ 观察→收镜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 巴斯德细菌实验(问题1)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 提出问题: • 细菌是从哪里来的?
• 作出假设: • (1)细菌来自肉汤。(2)细菌来自空气。 • 制定计划: • A组(鹅颈) (肉汤接触不到空气) • B组(敞口)(肉汤接触空气) • 实施计划(问题2、3) • 两组分别煮沸,放置数天,观察肉汤变化。 • 得出结论:
科学实验的一般规程
• 1、提出问题 • 2、作出假设 • 3、制定计划 • 4、实施计划 • 5、得出结论 • 6、表达与交流
得出结论
• A:鹅颈烧瓶中的肉汤没有变质 • B:敞口烧瓶中的肉汤变质
• 得出: • 肉汤中的细菌来自空气。
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
• 提出问题: • 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有影响吗? • 做出假设: • (1)水温的变化会影响金鱼的呼吸。 • (2)水温的变化不会影响金鱼的呼吸。
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
• 制定计划 • 金鱼、鱼网、温度计、小鱼缸、热水、冰块、
秒表 • 至少需要几个小组进行实验? • 实验组 • 对照组
遵循的原则:单一变量原则(控制变量) 本探究实验中的变量是什么?温度
• 相同点和不同点 分别是什么?
可以设置一个对照组、一个实验组也可 以将实验组得温度段分成三个小组。
②、压片夹转后方, ③、反光镜移垂直 ④、两物镜呈“八”字 ⑤、镜筒降到最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采用多种途径实施计划②记录现象、 数据③评价现象、数据的可靠性
观察法 调查法 比较法 演绎法
①描述现象②处理数据③分析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Βιβλιοθήκη ①撰写探究报告②交流探究过 程和结论并完善
PPT学习交流
1
此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PPT学习交流
2
4.生物科学的探究过程与常用方法
科学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基本要求
方法
①从生活、实践、学习中发现问题② 表述这些问题③根据已知科学知识揭 示矛盾
①根据已知科学知识对问题作 出假设②判断假设的可检验性
①制定计划②根据制定的计划,列出 所需材料和用具③选出控制变量 ④设计对照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