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根据分子组成特点和极性基团的解离性质,将表面活性剂分为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根据离子表面活性剂所带电荷,又可分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一些表现出较强的表面活性同时具有一定的起泡、乳化、增溶等应用性能的水溶性高分子,称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如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维酮等,但与低分子表面活性剂相比,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较小,增溶力、渗透力弱,乳化力较强,常用做保护胶体。
一、离子表面活性剂(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起表面活性作用的部分是阴离子。
1.高级脂肪酸盐系肥皂类,通式为(RCOO-)nMn+。
脂肪酸烃链R 一般在C11~C17之间,以硬脂酸、油酸、月桂酸等较常见。
根据M的不同,又可分碱金属皂(一价皂)、碱土金属皂(二价皂)和有机胺皂(三乙醇胺皂)等。
它们均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和分散油的能力,但易被酸破坏,碱金属皂还可被钙、镁盐等破坏,电解质可使之盐析。
一般只用于外用制剂。
2.硫酸化物主要是硫酸化油和高级脂肪醇硫酸酯类,通式为R·O·SO3-M+,其中脂肪烃链R在C12~C18范围。
硫酸化油的代表是硫酸化蓖麻油,俗称土耳其红油,为黄色或桔黄色粘稠液,有微臭,约含48.5%的总脂肪油,可与水混合,为无刺激性的去污剂和润湿剂,可代替肥皂洗涤皮肤,也可用于挥发油或水不溶性杀菌剂的增溶。
高级脂肪醇硫酸酯类中常用的是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又称月桂醇硫酸钠、SLS)、十六烷基硫酸钠(鲸蜡醇硫酸钠)、十八烷基硫酸钠(硬脂醇硫酸钠)等。
它们的乳化性也很强,并较肥皂类稳定,较耐酸和钙、镁盐,但可与一些高分子阳离子药物发生作用而产生沉淀,对粘膜有一定的刺激性,主要用做外用软膏的乳化剂,有时也用于片剂等固体制剂的润湿剂或增溶剂。
3.磺酸化物系指脂肪族磺酸化物和烷基芳基磺酸化物等。
通式分别为R·SO3-M+和RC6H5·SO3-M+。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表面施胶中的应用

摘要:表面活性剂在造纸中有很大的应用,例如在制浆、湿部、脱墨、涂布加工等方面。
本文主要综述了几种主要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如:阳离子淀粉,AKD 专用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壳聚糖,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等在表面施胶中的应用。
关键词:造纸、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施胶。
表面施胶也叫纸面施胶,纸页形成后在半干或干燥后的纸页或纸板的表面均匀涂上胶料。
施胶剂分松香型和非松香型两大类,非松香型施胶剂主要用于表面施胶。
常用的表面施胶剂含有疏水基和亲水基,因此广义地说都是表面活性剂。
表面施胶剂主要有变性淀粉、聚乙烯醇(PVA)、羧甲基纤维素(CMC)和聚丙烯酰胺(PAM)等。
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如:提高抗水性,可用AKD、分散松香、石蜡、硬脂酸氯化铬、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其他合成树脂胶乳等;提高抗油性,可加入有机氟化合物,如全氟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全氟辛酸铬配合物,全氟烷基磷酸盐等;增加防黏性,可加入有机硅树脂;改善印刷性能,主要用变性淀粉、CMC、PVA等[1];改进干湿强度,可加入PAM、变性淀粉等;改善印刷光泽度和印刷发色性,主要用CMC、海藻酸钠、甲基纤维素、氧化淀粉等。
为了提高表面施胶效果,通常采用两种或几种表面活性剂共用的方法。
1. 淀粉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它是一种重要的表面施胶剂和纸张增强剂。
在造纸工业中,薯类淀粉使用效果较好。
天然未改性的淀粉粘度较高,流动性差,容易凝聚,用水稀释后易沉淀,故在表面施胶中常用各种改性淀粉。
改性淀粉在较高浓度时仍有较低的粘度,并保持良好的溶解性、粘着力和成膜性能。
用于表面施胶的改性淀粉主要有氧化淀粉、阳离子淀粉、阳离子型磷酸酯淀粉、羟烷基淀粉、双醛淀粉、乙酸酯淀粉、酸解淀粉。
以下主要介绍阳离子淀粉。
阳离子淀粉通常是指淀粉在一定条件下与阳离子试剂反应制得的产物,阳离子试剂主要有叔胺盐类和季铵盐类阳离子试剂。
阳离子淀粉还可以通过淀粉与阳离子型乙烯基单体通过自由基共聚法制得。
表面活性剂分类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姓名:黄朋学号: 2012G0303006 1、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离子分类亲水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天然系半合成系合成系阴离子型羧酸基海藻酸钠果胶酸钠腐植酸钠咕吨树胶羧甲基纤维素羟甲基淀粉丙烯酸接枝淀粉水解丙烯腈接枝淀粉丙烯酸共聚物马来酸共聚物水解聚丙烯酰胺磺酸基木质素磺酸盐铁铬木质素磺酸盐缩合萘磺酸盐聚苯乙烯磺酸盐硫酸酯基缩合烷基苯醚硫酸酯阳离子型胺基壳聚糖阳离子淀粉氨基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聚乙烯苯甲基三甲铵盐季铵盐两性型胺基、羧基等水溶性蛋白质类非离子型多元醇及其他淀粉淀粉改性产物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烯基醚EO加成物聚乙烯吡咯烷酮2、离子分类: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特殊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羧酸盐型、磺酸盐型、硫酸酯盐型、磷酸酯盐型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胺盐、烷基咪唑啉盐、烷基吡啶盐、β—羟基胺等两性表面活性剂:从广义上讲,分子结构中含有两种及两种以上极性基团的表面活性剂,均可称为两性活性剂。
可将其分为:非离子-阴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型;阴离子-阳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型。
这类表面活性剂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
例如,对皮肤的低刺激性,具有较好的抗盐性,且兼备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两类表面活性剂的点,既可用作洗涤剂、乳化剂,也可用作杀菌剂、防霉剂和抗静电剂。
因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类。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这类表面活性剂溶于水后不发生解离,其极性基部分大多为氧乙烯基、多元醇和酰胺基。
类型:酯型;醚型;胺型;酰胺型;混合型(Tween)酯醚型等。
特殊表面活性剂:以碳氟链为疏水基的表面活性剂,简称为氟表面活性剂,如全氟辛酸。
这类活性剂具有极高的表面活性,不仅可以使水的表面张力降至20 mN.m-1以下,而且能降低油的表面张力。
其化学性质极其稳定,具有抗氧化、抗强酸和强碱及抗高温等特性。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方法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方法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按表面活性别在水溶液中能否解离及解离后所带电荷类型分为非离子型、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和两性离子性;2、按表面活性剂在水和油中的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和油溶性表面活性剂;3、按分子量分类,可将分子量大于104者称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分子量在103~104者称为中分子量表面活性剂及分子量在102~l03者称为低分子量表面活性剂。
在这些分类方法中常用的是按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能否解离及解离后所带电荷类型来分类。
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既是具有阴离子亲水性基团的表面活性剂。
它们在整个表面活性剂生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据统计,世界表面活性剂总产量的40%属于这一类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正好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相反。
如图所示,其亲水基一端是阳离子,故常称之为“逆性肥皂”或“阳性皂”。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大多呈酸性。
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一般为中性或碱性,与前者正好相反。
这是因为在中和时,各自的酸碱强度不同而造成的。
3、两性表面活性剂广义地说,所谓两性表面活性剂,是指同时具有两种离子性质的表面活性剂。
然而,通常所说的两性表面活性剂,是指由阴离子和阳离子所组成的表面活性剂。
换言之,单就两性表面活性剂结构来讲,在憎水基一端既有阳离子(+)也有阴离子(-),是两者结合在一起的表面活性剂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主要由氨基酸型和甜菜碱型两类其中的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加水能呈透明溶液,泡沫多去污力好。
可看成是两性表面活性剂的代表。
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与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最大的差别是前者无论是在酸性、中性或碱性都易溶于水。
即使在等电点也无沉淀,且在任何pH值时均可使用。
4、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不电离,其亲水基主要是由具有一定数量的含氧基团成。
正是这一特点决定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某些方面比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优越。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分类、特征及应用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分类、特征及应用摘要:概述了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性质、合成方法及应用,分析了其应用前景,旨在通过对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相关内容的综述和介绍,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关键词: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分类;应用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是相对一般常言的低相对分子质量表面活性剂而言讲的,通常指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且具有表面活性功能的高分子化合物,也有说法认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是指分子量达到某种程度以上(一般为103~106) 又一定表面活性的物质[5],虽然,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分子量,甚至,高分子物质分子分子量到底多大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但总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相比低分子表面活性剂其分子量要大很多。
和低分子表面活性剂一样,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由亲水部分和疏水部分组成。
1951年施特劳斯把结合有表面活性官能团的聚1-十二烷基-4-乙烯吡啶溴化物命名为聚皂从而出现了合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1954年美国Wyandotte公司报到了合成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非离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此后具有高性能的各种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相继开发。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分散、凝聚、乳化、稳定泡沫、保护胶体、增溶等性质,被广泛用作胶凝剂、减阻剂、增粘剂、絮凝剂、分散剂、乳化剂、破乳剂、增溶剂、保湿剂、抗静电剂、纸张增强剂等[1]。
因此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表面活性剂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1.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分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可根据在水中电离后亲水基所带电荷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四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如阴离子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有聚甲基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缩合萘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缩合烷基苯醚硫酸脂等。
阳离子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有氨基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改型聚乙烯亚胺、含有季胺盐的丙烯酸酰胺共聚物、聚乙烯苯甲基三甲铵盐等。
两性离子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有丙烯酸乙烯基吡啶共聚物、丙烯酸一阳离子丙烯酸酯共聚物、两性聚丙烯酰胺等。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1
一、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简介
主
二、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结构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能
要
三、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内
四、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容
五、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一、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简介
通常是某种物质当它溶于水中即使浓度 很小时,能显著降低水同空气的表面张力, 或同其它物质的界面张力,则该物质称为表 面活性剂
胶束浓度(CMC)
表面活性剂浓度和活动情况关系图
7
二、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性能
棒状 球状
片状
层状
8
二、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性能
乳化作用: 指将一种液体的细小颗粒分散于另一种不相溶的液 体中,所得到的分散体系被成为乳液。
泡沫作用: 泡沫实际是气结体论分:散表于面液活体性中剂的水分溶散液体其系,泡沫的 形成涉及起泡和稳泡两个浓因度素只。有稍高于其CMC值 分散作用: 增加固体粒子时在,溶才液能中充的分分显散示分其散作稳用定。性问题。
五、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4.2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 驱油剂:利用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如(超高分子量聚丙烯
酰胺)能够充分解决石油开采过程中由于原油中的胶质 、沥青质、蜡等重质成份的析出在地层中沉积成垢的堵 塞。大致每用1kg驱油剂可以多出原油10桶,在三次采油 中应用前景广阔。 破乳剂 压裂液 稠油降粘剂 钻井用化学剂 油田水处理剂
四、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3.高分子化学反应 通过化学反应的方法在聚合物上引入疏水基或亲水基 。 优点:直接用已商品化的聚合物作起始原料, 得到的产物 相对分子量较高。 缺点:反应通常需要在高粘度的聚合物溶液中进行。
例如:将常用的 PVA(聚乙烯醇)完全醇解或部分醇解 后与氯代烷或醇进行醚化反应可得到具有表面活性的 PVA 。
新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6000双硬脂酸酯

新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6000双硬脂酸酯聚乙二醇6000双硬脂酸脂(以下简称PEG6000DS),化学结构为:R-CO-(OCH2CH2)。
-O-OC-R.其中R=C17H15,n =140~150。
它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高分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因其用于香波,裕剂等配方,能提高粘度,降低盐量,具有较强的乳化、分散作用及对乳液的稳定作用,同时对头发有一定的调理作用,故在国外普遍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国内也巳逐渐被接受。
PEG6000DS的分子由疏水-亲水-疏水部分组成,它在稀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形成三元水合网,将表面活性剂胶束围在其中,胶束由球状转变成捧状,从而使粘度增加。
PEG6000DS的合成主要有两条途径.其-是直接酯化法,即用PEG 6000与硬脂酸直接进行酯化反应.其二是酯交换法,即硬脂酸甲脂与PEG 6000通过酯交换脱去甲醇.PEG 6000DS 外观为黄白色薄片固体。
活性物含量98%~100%。
一般理化性能见表1。
PEG 6000DS是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因为酯键的化学特性,故不宜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使用.一般在pH5~8范围内比较稳定,在高温下也容易破坏酯键,故也不宜长期在较高温度下使用。
室温下PEG 6000DS在水和醇中的溶解性较差,但可溶于热的水和醇中.故使用时一般先用15~20倍的大于80℃的水或2倍40℃~50℃的甲醇溶解,然后用水稀释至所需浓度.因为它作为添加剂加入香波或其它配方,一般不超过百分之几,故它的溶解性不是很大的问题.PEG 6000DS水溶液的粘度随温度不同而不同,温度高时粘度降低.在香波的基本配方中(AES,10%;6501;3%,NaCl:1.0%),加入不同浓度的PEG6000DS,香波的粘度变化情况见图1.图中AES,6501为日本LION公司产品,PEG6000DS为广州道明化学公司产品DM-638,粘度用上海天平仪器厂NDJ-1型旋转粘度计.以下同.由图可以看出,随着PEG6000DS的浓度增加,香波的粘度增加开始较平缓,后急剧增加。
表面活性剂的类型

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一氟或多氟基团,这些基 团的存在使得含氟表面活性剂具有极佳的表面活性和化学稳 定性。它们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电子等领域,作 为清洁剂、乳化剂、分散剂等。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要点一
总结词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具有高分子量和高表面活性的物 质,具有优异的分散性、增稠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
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在低浓度下 即可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具 有较好的润湿、乳化、分散和泡
沫性能。
常见的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有甘 氨酸、丙氨酸等。
05
其他表面活性剂
含氟表面活性剂
总结词
含氟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表面活性剂,具有高 表面活性、低表面张力、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等特 点。
硫酸盐类
烷基硫酸酯盐
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具有良 好的发泡、去污和乳化性能,常用于 洗涤剂、化妆品和农药等领域。
脂肪醇硫酸酯盐
如月桂醇硫酸钠(SLS),具有较好的 去污和发泡性能,常用于洗发水、沐浴 露等领域。
磺酸盐类
烷基磺酸盐
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具有较好的去污和乳化性能,常用于洗涤剂、农 药等领域。
04
两性表面活性剂
咪唑啉型
咪唑啉型表面活性剂是一种两性表面活性剂,其分子结构中同时含有阳离子和阴离 子,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
咪唑啉型表面活性剂在低浓度下即可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具有较好的润湿、乳 化、分散和泡沫性能。
常见的咪唑啉型表面活性剂有十二烷基二甲基咪唑啉、十六烷基二甲基咪唑啉等。
季铵盐型
总结词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是一种高效 、低毒、生物降解性好的阳离子表面活 性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在纺织印染工业中的应用 聚醚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常被用作低泡洗涤剂、乳化剂、 分散剂、消泡剂、抗静电剂、 润湿剂、印染剂等;聚乙烯 醇等高分子化合物作为增稠剂和保护胶体广泛应用于乳液 型印染 助剂的制备中;羧甲基纤维素等纤维素衍生物被用 于洗涤剂作为再沾污防止剂:木质素磺酸 盐、酚醛缩合物 磺酸盐等被用作不溶性染料的分散剂。 4.4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由于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改进纸张性能,提高纸机效率 等方面有着非常独特的重要作用, 所以近年来越来越受到 造纸工作者的重视。有研究表明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 乙二 醇与马来酸酐制备马来酸单酯,再与丙烯酸聚合生成 马来酸单酯.丙烯酸共聚物,脱墨效果显著。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简介
一、表面活性剂简介
主
二、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简介 三、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性能 四、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五、总结
要
内
容
一、表面活性剂简介
表面活性剂是分子中具有亲溶剂基与疏溶剂基,能 富集(吸附)于界面,使界面性质发生显著改变而出现界 面活性的物质。 通常所说的表面活性剂是指水中的表面活性剂。 其分子常被称作“双亲分子”,因为表面活性剂的 特 有结构通常称之为“双亲结构”。表面活性剂分子的 一端为亲油的疏水基,分子的另一端为极性亲水的亲 水基。两类结构与性能截然相反的分子碎片或基团分 处于同一分子的两端并以化学键相连接,形成了一种 不对称的、极性的结构,因而赋予了该类特殊分子既 亲水、又亲油,便又不是整体亲水或亲油的特性。
增溶作用: 指水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存在能使不溶或微溶于水 的有机化合物的溶解度显著增加的现象,这种作用只有在表面 活性剂的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后才显现出来。 催化作用: 表面活性剂胶束的直径通常为3~5nm,其大小、 结构和性质与含酶球状蛋白相似,因此具有与酶类似的催化作 用,合理选择表面活性剂可以使化学反应的速度显著提高。
3.2 梳形表面活性剂
梳形表面活性剂具有制备容易、品种多样等优点。如两 性及两亲单体均聚或者共聚得到表面活性剂,根据疏水亲 水基团位置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支链化学结构
由于支链上存在亲水基团,阻碍了疏水链段的聚集缔 合,即使在已经生成的胶束中,与一般形成的紧密内核的 胶束相比,内部相当疏松,仍然有大量水分子,因此可具 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同时,由于构型的原因,二亲性的支 链可阻碍由亚甲基和次甲基组成的疏水主链的缔合,使其 参与界面的吸附。 研究表面,在保持溶解性的前体下,任何增加分子链 刚性的因素都有利于溶液中大分子的舒展,都可能提高聚 合物的表面活性。
五、总结
随着材料工业的发展,对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需求必 将日趋旺盛,人们对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也在不断深 入,开发新的品种和新的合成方法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尽管在解决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同时具有高摩尔质量和高表 面活性的问题上已有一定进展,但由于对结构和性能的关 系认识不够,到目前为止具有超高分子量和高表面活性的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这一领域的研究仍然进展缓慢。因此研 究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重视新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研 究与开发,合成高摩尔质量、高表面活性的两亲高分子化 合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2.1 聚皂
绝大多数的聚皂都带电荷,这一点与聚电解质类似。事实上, 聚皂大多数都是对聚电解质进行疏水改性的产物,一般是不 溶于水的。目前已合成的聚皂有以下几种(式中R均表示长链 烷基):
2.2 水溶性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在溶液中不形成胶束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一般主要 是水溶性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按其来源分为天然、半合成 和合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三大类。天然高分子如我们常见 的各种树胶、淀粉、微生物发酵多糖等;半合成高分子是 以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经化学改性得到的各种高聚物, 如阳离子淀粉、甲基纤维素等;合成高分子则是由石油化 工衍生聚合单体聚合得到的高分子,如聚丙烯酰胺衍生物、 聚丙烯酸等。 按其在水中的离子性来分类,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 子型、两性离子型和非离子型。
2.2.1 阴离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1)羧酸型 典型聚合物有聚丙烯酸及其共聚物、丁烯酸及 其共聚物、丙烯酸马来酸酐共聚物以及它们的部分皂化 物等。
(2)硫酸酯型 典型的聚合物有 :
(3)磺酸型 有部分磺化聚苯乙烯、苯磺酸甲醛缩合物、萘磺 酸甲醛缩合物、磺化聚丁二烯等,木素磺酸盐亦是一种磺 酸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典型磺酸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如:
a. 十二烷基硫酸钠
b. 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c. 月桂醇聚氧乙烯醚
d. 十二烷基甜菜碱
5
表面活性剂两亲分子示意图
1.3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
两亲分子溶解在水中达一定浓度时,其非极性部分会互相 吸引,从而使得分子自发形成有序的聚集体,使憎水基向 里、亲水基向外,以减少憎水基与水分子的接触,使体系 能量下降,这种多分子有序聚集体称为胶束
2.2.2 阳离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1)胺盐或多胺类 如聚乙烯亚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马来 酰亚胺及其衍生物等。典型聚合物有:
(2)季铵盐 如季铵化聚丙烯酰胺、聚乙烯基吡啶盐、聚二甲 胺环氧氯丙烷等。季铵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酸性、中性及 碱性水介质中显示阳电性。代表性的产品有:
2.2.3 两性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a.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b. 聚氧乙烯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6
胶束的结构示意图
1.3.1 胶束的形状
棒状
片状
球状
层状
7
1.3.2 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开始形成胶 束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简写为cmc)。 临界胶束浓度越小,表面活性 剂形成胶束和达到表面(界面) 吸附饱和所需的浓度越低,改变 表面(界面)性质,产生润湿、 乳化、起泡和增溶等作用所需的 浓度也越低。
1.1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按极性基团的解离性质分类
1
2 3 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硬脂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化物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卵磷脂,氨基酸型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司盘系列,吐温系列
1.2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
• 表面活性剂分子构成 疏水(亲油)基团(hydrophobic group) 亲水基团(hydrophilic group)
四、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4.1 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由于嵌段型和接枝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优良表面活性, 使得它们在制药工业中应用广泛,可以用作药物载体、 药物乳化剂和分散增溶剂、润湿剂等。此外高分子表面 活性剂在药物合成中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在药物分析中 也有较广泛的应用。 4.2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 由于开采出的原油中含有固体石蜡,致使原油流动性差, 对这种易凝高粘油料的生产、 储运、加工等工序均带来一定 的困难,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加入原油倾点下降剂或者流动性 改 进剂的办法解决。利用油溶性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分散性 可以进一步改善流动性改进剂,防止燃料油中的石蜡在运输 和储藏过程中形成沉淀。
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 与浓度的关系
1.3.3 胶束作用简介
乳化作用: 指将一种液体的细小颗粒分散于另一种不相溶的液 体中,所得到的分散体系被成为乳液。 泡沫作用: 泡沫实际是气体分散于液体中的分散体系,泡沫的 形成涉及起泡和稳泡两个因素。
分散作用: 增加固体粒子在溶液中的分散分散稳定性问题。
主要品种有丙烯酸乙烯基吡啶共聚物、丙烯酸.阳离子丙 烯酸酯共聚物、两性聚丙烯酰胺等,如:
2.2.4 非离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主要品种有聚乙烯醇及其部分酯化或缩醛化产品,如经 其改性的聚丙烯酰胺、马来酸酐共聚物、聚丙烯酸酯、 聚醚、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水溶性酚醛树脂、氨基 树脂等。
三、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性能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取决于在溶液中的大分子 形态,而分子形态又与聚合物的二亲性化学分子结构、组成 比及大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3.1 嵌段型表面活性剂 多嵌段疏水性链段分布于大分子主链上,适当的疏水亲 水序列长度将有效的防止疏水链段自身缔合(形成单分子胶 束)或分子间缔合(多分子缔合)
二、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简介
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多为分子量为数百的低分子量化合物。 随着诸多热点领域,如强化采油(enhancedoil recovery)、药 物载体与控制释放、生物模拟、聚合物LB膜、医用高分子材 料(抗凝血)、乳液聚合等的深入研究,对表面活性剂的要求日 趋多样化和高性能化,具有表面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现已成 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通常将分子量在数千以上且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称为高 分子表面活性剂。与普通表面活性剂相似,高分子表面活性 剂尚未有标准分类法。通常根据低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法, 按其在水中的离子性来分类,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 两性离子型和非离子型。根据在溶液中是否形成胶束,可分 为聚皂及水溶性高分子表面活性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