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
程冬生;李桂荣;李翠
【期刊名称】《黑龙江医学》
【年(卷),期】2024(48)3
【摘要】青光眼为全球首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

病理性眼压升高是原发性青光眼主要的危险因素,主要治疗原则为将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减少对视神经的压迫。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在住院期间会出现心理、睡眠等一系列的护理问题,在住院期间及时为患者提供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护理尤为重要。

为避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病情进一步进展,方便护理人员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现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护理进行综述。

本研究主要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治疗进展、护理措施三方面进行阐述,为护理人员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护理方面提供依据。

【总页数】3页(P383-384)
【作者】程冬生;李桂荣;李翠
【作者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护理学院;广西医学科学院眼科疾病医学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7
【相关文献】
1.临床护理路径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局部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2.真空小梁成形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护理
3.临床护理路径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4.研究强化护理影响双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
5.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脑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心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临床 眼 科 杂 志 20 0 9年 第 1 7卷 第 2期
Ju a o l i l o ta l ,0 9 V 1。7 N . or l f i c hh mo  ̄ 20 , o. 1 , o 2 n C n aO l o

临床 研 究 ・
心理干预对 青光眼患者生存质 量影响的临床研 究
i tr e t n。a d p o i e e de c rt e ga c ma n Ie itn e t n nevn o i n r v d v in e f l u o u  ̄ n e v n o .M eh d T e p  ̄ n sw r v l ae yt e e — o h i to s h a e t e e e au td b x h itn e q ai c l t e p t n s w t s a n t n llso n e s ae o e l - r mo n i tl n e s r- e s c l s ae o h a e t i lv u lf c o a e i n a d t c l h at p o t gl e y e a d t e d - e u y t f i Ii u i h f h i f s h f sg e n i t e ae e t n ar ,p i r o a miso . eo n f ro ea o in d a xe rlt d q s o n i y u i e ro d si n- b fr a d a t p r t n。a d d s h r e Re u t T e d f r t e e i n ic a g . sl s h i e- e c s i n i t C r 。q ai — f i a c r 。s i t d p s c l g a xe 8 O y e u l o - f wt s o e pf a a h y o o o l 8 O y t le l i ln c e y t me a iu l n t n 8 O a d n f i e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干预护理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干预护理
提高生活质量。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 眼干预护理的重要 性在于,它可以帮 助患者更好地了解 疾病,掌握自我管 理技能,从而更好 地应对日常生活和 工作中的挑战,提
高生活质量。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早期发现和治疗 原发性开角型青 光眼可以显著降 低视力丧失的风 险。
干预护理可以帮 助患者更好地控 制眼压,从而减 少并发症的发生。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干 预护理的未来展望
新技术和方法的研发和应用
基因治疗: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治疗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纳米药物:利用纳米技术制备高效、 低毒的药物,精准治疗青光眼
干细胞治疗:利用干细胞分化为眼 组织细胞,修复受损的眼部结构
远程医疗: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远程 诊断、监测和管理青光眼患者
提高干预护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概 述
定义和分类
定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眼病,由于房水流出受阻引起眼压升高 分类: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可分为单纯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
病因和病理机制
单击此处
病因: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与遗传、眼压升高、 房水流出受阻等因素有关。
单击此处
病理机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病理机制主要是眼压升高导致视神经损伤和 视野缺损。眼压升高可能是由于房水生成过多或房水流出受阻所致。随着病情 的发展,视神经逐渐受损,最终导致视野缩小甚至失明。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干 预护理的重要性
预防和控制疾病进展
早期发现和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对于保护视力和预防疾病进展至关重要。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青光眼,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控制疾病进展。 了解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危险因素,如家族史、年龄、眼病等,有助于提高预防意识。 遵循医生建议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或手术治疗,有助于控制疾病进展。

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就医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就医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 关键 词 】 护理千预 ; 青光眼 ; 眼科护理 ; S A S
d o i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4 — 4 9 8 5 . 2 0 1 3 . 0 7 . 0 4 0
青光 眼是一 种不 可逆致 盲性 眼病 ,共 同特征 为神 经萎 缩 与 视 野缺 损 …,如果 能得 到持 续 与合 理 的治疗 与 护 理 ,
报告 如下 。
1 资料 与 方 法
问卷进行调查 。由责任护 士对两 组患者进行 书面测试 ,分为
遵 医和不遵 医两 个等 级 ,得 分 ≥ 8 O分视为 遵医 ,< 8 0分视 选 取 笔者 所 在 医 院于 2 0 1 0年 1 0月 一 2 0 1 2
为不 遵医。( 3)眼压控制 情况 ,每天早 上 8 : 3 0用非接 触眼
律 ,避 免劳 累和各 种诱 发 因素 的刺激 ,适量 的运 动 ,讲解 控 制饮食 、 饮水 、 戒 烟及 戒酒对青光 眼的重要性 。放 松训练 : 方 法 ,由示 范着 口头指 导患者 以从 上到下 的顺 序收 、舒 张 ,
的情绪 与遵 医性 ,但 由于青光 眼特有 的个性 特征 ,临 床工
欢 的背景音 乐 。暗示及 催眠 疗法 。帮助建 立家庭 与社 会支 持 ,使患者家属 了解 患者病情及不 良心理 因素对疾病 的影 1 . 3 评 价方 法 ( 1 )焦虑 、抑郁 状态 :所 有患 者采用 Z u n g
《 中国 医 学 创 新》 第1 o 卷第7 期( 总 第2 5 3 期) 2 0 1 3 年3 ) 1 护 理 园地 H u l i y u a n d
护理干预对青光 眼患者就 医情绪 及满 意度 的影 响研究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作者:谢宁梁冬娥赵群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8期摘要:目的:了解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状态,以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依从性及疗效。

方法:用问卷法、交谈法和观察法对115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并给予相应护理。

结果:患者主要心理表现为紧张与恐惧,焦虑与抑郁,孤独与寂寞,急躁与冲动,悲观与绝望以及无知与侥幸等。

经采取相应护理心理干预对策后,绝大部分患者消除了不良心理,情绪稳定;表示有信心、配合治疗,对护理表示满意。

结论:1、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普遍存在负性情绪。

2、本组中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心理异常表现特征比例均较心理护理干预前减少,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原发性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心理护理干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cute-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是指房角关闭导致房水排出受阻所引起的眼压急骤升高,从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是一种严重且不可逆性的致盲眼病,已经成为21世纪主要致盲眼病之一。

国内外观察及研究证明:PACG是公认的眼科心身疾病之一,其病因复杂,除了患者眼部解剖结构上的差异和遗传上的缺陷外,一些研究者[1-2]观察到青光眼患者具有一定的性格特征,如:琐细、多虑、易怒等。

而青光眼为不可逆致盲的终生疾病,病情的特点影响或促进了这种心理特点的表现,而反过来,心理因素的变化又影响青光眼的治疗。

因此,心理状况的评估是未来治疗青光眼、维持患者一定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对青光眼患者的行为特征进行心理分析,对其心理行为进行护理干预,促进疾病的全方位诊治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对于我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115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并进行对应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115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其中男47例,女68例,年龄在40~60岁。

青光眼患者心理分析和护理

青光眼患者心理分析和护理

青光眼患者的心理分析和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274-011 前言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以眼内压升高引起视乳头损害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眼病。

它危害严重, 导致的视觉丧失一般是不可逆转的。

在我国, 青光眼的患病率约为0.5%-1%。

新近的统计, 患者总数约在500-1000 万之间。

患病率一般随年龄增加而增大。

根据报道, 60岁以上的患病率几乎是40岁以下人群的7 倍。

临床上也不乏20~30 岁的青年患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 我国人口平均人寿命增长, 青光眼的作为一种严重危害的视力的疾病已经引起医学界普遍关注、其病理及治疗的研究正在不断地深化, 但是,有关患者的病理心理学的观察则相对缺乏。

本文从临床角度对青光眼患者的病理心理状态作一些分析, 并从病员护理角度提出一些措施。

2 青光眼引发心理反应的原因近年来, 我们对218 例不同年龄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 发现导致青光眼患者产生心理变化和波动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 在所有青光眼患者中, 除了先天性婴儿患者而外, 约占97.2%的大多数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活动变化。

产生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是由于高眼压导致的视网膜和视神经功能病变阻断了视觉信息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的途径。

相当一部分青光眼的患者中, 面临失去视觉, 陷于无法获得正常外界信息的恐惧、从而产生了精神负担和压力。

特别是一些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病人, 由于骤然升起的过高眼压(60mmhg),在48小时之内, 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可以完全失明。

这种突然的视觉病变使患者受到严重的震憾, 从而感到惊恐。

我们知道, 根据现代视觉生理学的研究结果、人类视觉从周围环境所获得的信息量, 约占全部信息的85%, 这是人们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依据, 因而在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信息通道被断阻之后, 产生情绪变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青光眼所引起的心理变化另一重要原因是, 这种视觉的缺损和丧失, 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难以逆转、恢复的。

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0 6— 26 2 1 )4—00 0 10 7 5 (0 1 3 15— 2 中 图 分 类 号 : 4 3 7 R 7 .4
青光 眼是一种 由于眼内压力升 高超 过正 常水平而 造成患 眼视神经损伤 和视野 缺损 的常见 眼病 , 我 国的主要 致 盲性 是 眼病之一 。该病对 视力 的损 害是不 可逆 的 , 给患 者 的身 心带 来 了很大 的痛苦 , 虽然其病 因至今 尚未完全 清楚 , 随着医学 但 模式 向生物 一心理 一社会模 式 的转化 , 理 因素在 青光 眼 的 心
1 资 料 与 方 法
室) 下进行 , 力求创造一 种轻松的氛 围, 使患者感 到安全放 松 ,
并运用亲切 的语 言及 适 当的沟通 技巧 , 患者倾 诉 心 中的不 让
安和忧虑 。然后采 用有 针对性 的心理疏 导方 法进 行干 预 , 可
多次进行 。根据患 者情 况 , 合其 家人 及社 会 的力 量对患 者 联
明 , 光眼的发病 、 青 发展及 预后 与社 会 心理 因素 密切 相关 , 疾
病诊断 、 术治疗及其他 因素所造 成的紧 张、 虑等负 性情绪 手 焦 均可作为应激源作 用 于患者 , 过激 活蓝 斑 、 通 肾上 腺髓 质 、 交 感 轴和下丘脑 、 垂体 、 腺 肾上腺 皮质 轴 , 机体 大量 释放 糖 皮质
齐 鲁护 理杂 志 2 1 年 第 l 01 7卷第 3 4期

心理护理 ・
个 性 化 心 理 护 理 在 原 发 性 青 光 眼患 者 中 的应 用
巩 新红 , 李 滨
( 州市 中心 医院 山 东 滨 州 2 1 0 ) 滨 5 7 0
摘 要 目的: 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 青光眼患者 中的应用效果 。方 法: 10例原发性青 光眼患者随机分 探 将 0

影响青光眼病人心理因素的研究现状

影响青光眼病人心理因素的研究现状

摘 要 : 绍 了青 光 眼 病 人 的 精 神 介 心 理 、 性 、 为 特 征 ; 述 了 心 个 行 综
理 干 预 对 青 光 眼病 人 内 分 泌及 免 疫 系统 、 液 流 变 学 、 理 行 为 的 血 心
影响 。
Ab t a t I n r uc d t y h o i a , r o lt n e vo a h r c ei— s r c t i t od e he ps c ol g c l pe s na iy a d b ha ir lc a a t rs tc fg a oma pa int .I l o r v e d t e i fue c f me t li t r e to ie o l uc te s ta s e iwe h n l n e o n a n e v n i n
文章 编号 : 0 — 4 3 2 1 ) A一 2 9 0 1 9 69(022 08 — 4 0
青 光 眼 是 位 列 世 界 第 二 的 不 可 逆 致 盲 性 眼 病 [ ] 致 盲 原 1 ,
E b等 [ 用 B c r 1采 。 ek抑 郁 量 表 ( ekdp es nivno y B I B c ersi etr , D ) o n
W u P i i X h x n( fl t d Ey n ex a, iS u i Af i a e e a d ENT s ia fF d n Un v r iy S a g a 0 0 1 Ch n ) i Ho p t l u a i e st 。 h n h i 0 3 i a o 2
新 诊 断 青 光 眼病 人 进 行 调 查 , 果 显 示 抑 郁 症 状 与 客 观 视 功 能 结 检 查 结 果 之 间 并 无 相 关 性 , 是 与 自我 报 告 的视 功 能 有 关 , 抑 而 有 郁 症 状 的病 人 自我 感 觉 视 功 能 更 差 , 多伴 有 易 怒 、门 诊 P OAG 病 人 的 调 查 表 明 ,/ 2 3的 青 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研究进展[摘要]青光眼是一种不可逆的眼部疾病,疾病进展和传播的后果与生物学、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对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心理护理干预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青光眼;心理护理;研究进展青光眼是一种眼部疾病,主要表现在视神经蝶形、视网膜视神经层和青光眼形视野在病理上改变或眼内压升高等,是当时世界上第二种比较严重的眼病[1]。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青光眼的出现和发展与患者的个性和心理特征有关[2]。

由于青光眼是一种不可逆的眼部疾病,会严重损害眼睛,因此在患者的高视力丧失或由于恒定的眼内高压而丧失视力情况下,患者的心理负担也会增加[2]。

通常,青光眼患者的主要特点是内分泌压力大、睡眠不足、有精神疾病和心理压力大[4]。

内分泌压力通常是偶然刺激的,并且可能被怀疑为阴性,精神情绪是疾病发展的主要原因。

由于各种心理因素和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加,青光眼患者每年都在增加。

1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心理特征1.1个性特征及表现青光眼是一种身体和精神疾病,患者具有几个特征,包括可疑的妄想、焦虑、愤怒、恐惧和其他性格,其特征是情绪的稳定性下降[5]。

研究人员检查了52位青光眼型患者的症状,因此,与正常健康人相比,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EPQ调查问卷中的精神状态和人格稳定度相对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表明每位患有慢性青光眼型阻塞的患者都有明显的神经性症状。

陈力等人的研究表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具有独特的心理特征、情绪不稳定以及其他的心理特征[6]。

1.2焦虑、抑郁及影响因素焦虑和抑郁是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常见精神症状。

我们通过研发检查发现影响原发性青光眼主要患者的的因素,发现患者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有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症状[7]。

麻荣萍使用随机问卷对119名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进行了一般问卷、青光眼症状问卷和HAMA焦虑量表评估。

结果显示,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在手术前有明显的焦虑症状,并有早期焦虑症状,焦虑的比率为53.8%[8]。

1.3睡眠障碍该疾病患者大多患有睡眠障碍[9]。

失眠会导致丘脑的中枢神经系统松弛,从而导致内分泌增加和内分泌压力升高,加剧青光眼型疾病的严重程度[10]。

]逯奎丽等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术前焦虑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结果显示29例患者中有24.3%为失眠,可以发现影响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焦虑症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睡眠障碍[11]。

2负性情绪对青光眼病情的影响大多数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在开始前与情绪变化有关[12]。

据文献报道表明,急性PACG发作的80%是由情绪的副作用引起的,负面情绪变化是青光眼的主要原因[13]。

青光眼的患病使患者的负面情绪触发,并引起了眼科医生的注意。

青光眼疾病发作,引起的失明和其他因素会造成患者的负面情绪,因为它们很容易引起患者的情绪变化[14]。

研究表明,原发性青光眼的症状会受到眼睛情绪压力的影响。

此外,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负面情绪会影响眼内分泌压力和治疗状况[15]。

2.1负性情绪对眼内压的影响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眼内压过高是由负面情绪引起的急性青光眼发作引起的。

经过一系列降低眼内压的方法和心理治疗后,视力就逐渐恢复[16]。

临床上的各项研究已表明,在服用镇静剂以稳定其情绪后,患者的情绪刺激会导致眼压下降,当细眼内压升高时,会刺激眼部神经,从而阻止体液流动,导致眼内压升高,眼睛严重疼痛,产生头痛和眼睛的雾感[17]。

许多研究人员发现,负面情绪会导致眼内压急剧上升,这表明情绪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眼内压有重要影响[18]。

2.2负性情绪对青光眼患者内分泌的影响据施瓦茨说,肾上腺激素水平对青光眼患者有显著影响,并且是皮质醇内分泌变化的最敏感指标[19]。

根据已经公布的数据,患有原发性青光眼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和恐惧症的明显增加的症状,而内分泌的增加可能表明压力增加[20]。

2.3负性情绪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紧张、焦虑情绪的改变会增加正常血液和血浆的粘度,刺激流变上皮蛋白和分泌儿茶酚胺的系统[21]。

在患有原发性青光眼的患者中,负面情绪会导致血液流变化,非血浆粘度、低血液粘度、血小板、血小板黏附率将明显增加。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治疗手术反应压力来采血,血球计数将改变[22]。

2.4负性情绪对青光眼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负面情绪可能损害患者青光眼的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内部子系统[23]。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红细胞的免疫功能第二次下降以及患者原发性青光眼的负面情绪会导致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的调节混乱。

诸如焦虑和恐惧之类的情绪可能会改变外周血T细胞的数量,并使CD4/CD8比率恶化。

因此,焦虑、恐惧和压力等负面情绪会使患者的病情恶化,并引起各种连锁反应[24]。

3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由于原发性青光眼是目前公认的眼部疾病之一,因此负面情绪对患者状况的影响非常重要,心理因素是不可忽视的最重要的干预因素。

因此,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心里护理干预是护理中最重要的方法,首选是心理治疗,健康教育是持续的,青光眼的病因和治疗非常复杂且持久,原发性青光眼疾病对视神经的损害会导致不可逆转的失明[25]。

为了保护患者视力,必须长期用药并监测眼内压。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严格的心理护理干预。

护理建议主要包括对心理治疗的支持、治疗的中断和催眠建议、生物反馈方法以及认知疗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心理护理干预。

联合治疗和药物改善是其它治疗的主要途径[26]。

3.1个性化心理疏导对各种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和行为指导。

罗海洋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定期的健康咨询和额外的听力可以减轻手术前肾炎患者的主要症状。

马荣平在他的研究中解释说:“在青光眼型患者的急性梗阻中,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采用个性化心理疏导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对患者的术后视力有很显著的提高[27]。

3.2松驰和生物反馈疗法松弛和生物反馈疗法可使患者保持良好状态,可以使植物神经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并降低血压和内分泌压力,主要包括肌肉放松和音乐放松。

肌肉放松和音乐放松可以完全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的睡眠和情绪稳定,从而减少荷尔蒙压力,并缓解眼部疼痛[28]。

3.3认知疗法认知疗法由阿尔伯特·埃利斯在1950年代提出,亚伦·贝克在1970年代进行了改编和插图。

他们认为情绪不佳会引起心理问题,认知疗法可能会改变患者对实现治疗目标,该方法已在许多发达国家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精神疾病。

应用认知疗法可以帮助患者及其家属理解正确的青光眼,并解释青光眼的发生原因、症状、预防方法、治疗方法以及有关青光眼的发展的相关知识[29]。

认知疗法强调对人的人格缺陷与心理因素和青光眼之间的关系,并让患者了解其关系和重要性。

在情绪和青光眼的关系中,原发性青光眼的基本知识以及由此产生的医疗需求和后续行动会告知患者。

特别是,应及时解释和纠正对疗法的认知和了解。

认知疗法改变了患者对技术青光眼的误解,这使我们能够改善治疗效果,并通过更好的心情配合医生进行手术[30]。

3.4暗示及催眠疗法暗示和催眠疗法还可以改善微循环、神经、激素和免疫系统的功能,缓解焦虑和疲劳等负面情绪,并降低眼内压[31]。

陈琳和其他研究人员证实,暗示及催眠疗法可有效治疗患者的焦虑症,此疗法也适用于青光眼型患者[32]。

3.5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可以促进人们自愿改变其有害健康的行为,这是由持有患者的护士计划和组织的系统性教育活动。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病理知识的知识得到显著改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33]。

4结语近年来,医学模式大大改善,公众也越来越需要满足个人需要的临床治疗方法。

现代治疗已不再是监测医学和疾病的简单指南,我们还必须注意患者的心理健康。

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压力,减轻压力反应,支持和改善情绪稳定,并减轻患者的心理问题。

在这些患者中进行心理干预的结果是不同的,因为该疾病会受到受人群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相关人员已经对基于原发性青光眼的管理的心理护理干预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

[参考文献][1]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63-177.[2]董雅娟,曹军,阎启昌.沈阳市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心理个性和行为特征调查.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24(6):596-598.[3]陈莉,杨新光,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心理及人格特征关系的临床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09,17(6):526-529.[4]裴重刚,邵毅,李娟,等.青光眼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0):1124-1126.[5]罗海燕,等.119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术前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J].护理学报,2017,24(2):41-44.[6]陈琼瑶,周天天,周金梅,等.围术期青光眼患者睡眠状况调差[J].护理学杂志,2011,26(6):33-34.[7]罗海燕,文国英,等.穴位按摩联合放松训练在原发性青光眼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8,32(02):278-280.[8]麻荣萍,高超,马颖.护理干预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6,30(29),3701-3704.[9]张小英.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对疾病的治疗依从性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30):251-254.[10]林水龙.分析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健康教育对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7,5(07),849-851.[11]逯奎丽,崔红霞,刘丽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提高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108-110.[12]余秋霞.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知识、行为、态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15):93-96[13]王丽艳.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6):182-183.[14]熊燕.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6):187-189.[15]马勇锋.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J/CD].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9,6(7):110,112.[16]王红芳,尹娟,许文静.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应用[J].养生保健指南,2019,(7):160.[17]李璐莹,张剑一,蓝秀金.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J/CD].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2018,3(48):86,90.[18]陈凤明.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应用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11):1717-1718.[19]高春旻,滕腾.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J/CD].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8,5(15):113,116.[20]郑桂文,张晓曼.心理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8):186-187.[21]符芳玲.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实施心理护理的观察[J].健康必读,2018,(4):124-125.[22]姜晓红.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心理干预的应用分析[J/CD].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2018,3(34):75,77.[23]]巩新红,李滨.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4):105-106.[24]刘欣.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4):252-253.[25]赖秋英.心理护理对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作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7):241-242.[26]王雪燕.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18(12):226-227.[27]刘欣.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4):252-253.[28]黄玉.心理干预在63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5):249-250.[29]麻荣萍,高超,马颖.护理干预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的应用研究[J].全科护理,2016,14(30):3701-3704.[30]余丹.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病人手术的效果影响[J].全科护理,2017,15(18):2214-2216.[31]郭蕾,曹春艳,王妍妍,等.认知疗法在天疱疮病人心理护理中的疗效观察[J].全科护理,2016,14(3):269-270.[32]陈琳,黄学文,黄海.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8):196,200.[33]吴宝红,李清梅,黄冬兰等.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复诊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6,(2):182-1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