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性心尖搏动是什么
诊断要点

1、三凹征:当上呼吸道有部分阻塞时,气流进入体内不畅,呼吸肌收缩,肺内压极度升高,使胸骨上窝,锐骨上窝,肋间隙明显凹陷。
2、奇脉:平静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机制:左室排血量减少,见于心胞积液。
3、Murphy征:检查时医师以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左胸下部,以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点处,然后嘱患者缓慢深吸气,在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即可引起疼痛,此为胆囊触痛,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中止。
5、阵挛:在锥体束以上病变,深反射亢进时,用力使相关肌肉处于持续性紧张状态,该组肌肉发生节律性收缩,称为阵挛,常见的有以下两种:踝阵挛、髌阵挛。
1、集合反射:嘱病人注视1m以外的目标,然后将目标逐淅移近眼球,正常人此时可见双眼内聚,瞳孔缩小,称为集合反射。
2、负性心尖搏动: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称负性心尖搏动。
见于粘连性心包炎。
1、脑膜刺激征:脑膜受激动的体征,阳性出现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质压增高等。
包括:颈强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
3、蜘蛛痣:皮肤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
4、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觉或慌感,当心率加快时感心脏跳动不适,心率缓慢时则感搏动有力,心悸时心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率失常,发生机制认为与心动过速每次心搏出量和心率失常有关。
5、胃肠型:胃肠道发生阻塞时,梗阻近端的胃或肠段饱满而隆起,可显出各自的轮廓。
1、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如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则为异常的支气管呼吸音,或称管样呼吸音。
1、Kussmaul呼吸: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深而长的呼吸,见于糖尿病酮中毒,尿毒症酸中毒。
2、脉膊短绌:脉率少于心率,称脉搏短绌。
3、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当右心衰竭引起肝淤血肿大时,用手压迫肝脏可使颈静脉怒张更明显。
4、杵状指: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增宽、增厚、指甲从根部到末端拱形隆起呈杵状。
6、舟状腹:严重时前腹壁凹陷几乎贴近脊柱,肋弓、髂嵴和耻骨联合显露,使腹外形如舟状腹。
诊断学必背名词解释

诊断学必背名词解释1.Austinfint杂音: 主要见于中重度主动脉需关闭不全,导致左室舒张期容量负荷过重,使二尖瓣基本处于半关闭状态,呈现相对性狭窄而产生杂音。
2._Babinski征: 被检查者仰卧、下肢伸直,医生手持被检者踝部,用钝头竹签划足底外侧,由后向前至小趾跟部并转向内侧,阳性反应为拇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1岁半以内的婴幼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也可出现这种反射。
不属于病理性。
3._Broadbent征: 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称负性心尖搏动,见于粘连性心包炎或心包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重度右室肥大心脏顺钟向转位。
使左心室向后移位。
也可引起负性心尖搏动。
4.caput medusea征: 腹壁静脉曲张显著者可星海蛇头状称水母头征。
是门静脉高压病的一种临床表现。
5.Charcot 三联征: 右上腹剧痛、寒战高热、黄疸为夏科三联征,提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6.Courvoisier征: 胰头癌时因癌肿压迫胆总管导致胆道阻塞,黄疸渐进加深,胆囊也显著肿大。
但无压痛,称courvoisier 征。
7.Cullen征: 脐周围或下腹部发蓝称为cullen征,是腹腔内大出血的征象如宫外孕破裂或出血性胰腺炎。
8._Duroziez双重杂音: 以听诊器鼓型胸件稍加压力于股动脉可闻及收缩期与舒张期双期吹风样杂音,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脉压增大的疾病。
9._Ewart征:大量心包积液时,由于肺受挤压,可见左肩胛下角下区出现语音震颤增强,叩诊浊音,听诊闻及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称为Ewart征0.Gibson murmur: 粗糙响亮似机器转动样,持续于整个收缩和舒张期,其间不间断,见于PDA,主肺动脉隔缺损,冠状动脉瘘,冠状窦瘤破裂。
11.Gilbert综合征: 是指由于胆细胞摄取非结合胆红素(UCB)功能障碍及微粒体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不足,致血中UCB增高而出现黄疸12.Graham steel 杂音; 由于肺动脉扩张导致肺动脉瓣相对性关闭不全而产生的功能性杂音,见于二尖瓣狭窄伴明显肺动脉高压。
医药卫生考试: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四

医药卫生考试: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四1、单选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致热原所致,下列哪种是内源性致热原()A.细菌B.坏死组织C.白细胞介素-1D.炎性渗出物E.抗原抗体复合物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内源性致热原由(江南博哥)于来自白细胞,因此又称白细胞致热原,主要包括: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等。
2、单选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的发热为回归热()A.大叶性肺炎B.疟疾C.结核病D.霍奇金病E.伤寒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回归热是指体温急剧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
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3、单选女性,77岁,陈旧心肌梗死病史10年,平素偶有心前区疼痛发作。
查体:血压115/75mmHg,心界向两侧扩大,心尖区可听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3/6级,不向远处传导。
该患者的杂音最可能由哪种情况引起()A.功能性杂音B.器质性二尖瓣关闭不全C.相对性二尖瓣关闭不全D.相对性二尖瓣狭窄E.器质性二尖瓣狭窄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陈旧心肌梗死可导致相对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此时心界向两侧扩大,心尖区可听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3/6级,不向远处传导。
4、填空题扁桃体肿大可分为()()()。
正确答案:一度不超过咽腭弓、二度超过咽腭弓、三度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5、单选女性,32岁,缩窄性心包炎,该患者心脏听诊可闻及()A.心包叩击音B.肿瘤扑落音C.开瓣音D.S2逆分裂E.大炮音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缩窄性心包炎心脏听诊可闻及心包叩击音。
6、单选下列液体属于乙类生产、储存火灾危险性的是()。
A、汽油B、煤油C、轻柴油D、润滑油正确答案:B7、单选气管异物患者,其呼吸困难的类型属于()A.吸气性B.呼气性C.混合性D.血源性E.心源性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吸入异物较大、阻塞气管或靠近气管分支的隆凸处,可使两侧主支气管的通气受到严重障碍,发生吸气性呼吸困难,可出现三凹征。
诊断学名词解释

诊断学名词解释病史采集:即问诊,通过医生与患者进行提问和回答了解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
症状: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
体征:是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
体格检查:医生用自己的感官或传统的辅助器具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检查,揭示机体正常和异常征象的临床诊断方法。
检体诊断:医师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后对病人健康状况和疾病状态提出的临床判断,称为检体诊断。
实验室检查: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室方法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细胞取样、组织标本等进行检查,从而获得病原学、病理形态学或器官功能状态等资料,结核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的诊断方法。
问诊:医师通过对患者或相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获取病史资料,经过综合分析而做出临床判断的一种诊法。
主诉:为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和)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其持续时间。
现病史: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它记述患者患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既往史:包括患者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经患过的疾病、外伤手术、预防注射、过敏、特别是与目前所患疾病有密切关系的情况。
发热: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提问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热型:发热患者在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各体温数值连接起来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形状)称为热型。
稽留热:体温恒定的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伤寒高热期。
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
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结核、化脓性炎症。
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诊断学体检名词解释汇总

红字是重点【诊断学】体检名词解释第二期发布.25.负性心尖搏动: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称负性心尖搏动,见于粘连性心包炎或心包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重度右室肥大心脏顺钟向转位,使左心室向后移位,也可引起负性心尖搏动。
26.震颤:触诊时手掌感到的一种细小的震动感,与在猫喉部摸到的呼吸震颤类似,又称猫喘。
为心血管器质性病变的体征。
27.心包摩擦感:在心前区以胸骨左缘第4肋间为主,于收缩期与舒张期可触及双相的粗糙摩擦感。
收缩期、前倾体位或呼气末更为明显。
是由于急性心包炎时心包纤维素渗出致表面粗糙,心脏收缩时脏层与壁层心包摩擦产生的振动传至胸壁所致。
28.Austin—Flint杂音: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由于舒张期血流由主动脉反流入左心室,将二尖瓣前叶冲起,造成相对性二尖瓣狭窄的舒张期隆隆样杂音,称为~。
29.Graham—Steell 杂音:二尖瓣狭窄患者肺动脉压增高、肺动脉扩张引起肺动脉瓣相对性关闭不全时,肺动脉瓣听诊区出现柔和的吹风样舒张期反流性杂音,称为~。
30.心音分裂:左、右两侧心室活动较正常不同步的时距明显加大,组成第一、二心音的两个主要成分间的时距延长,则听诊时出现一个心音分裂成两个心音的现象,称为心音分裂。
31.奔马律:系在第二心音之后出现的响亮额外心音,当心率快时与原有的第一、第二心音共同组成的韵律,犹如马奔驰时的蹄声,故称为奔马律。
32.大炮音: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心房与心室的搏动互不相关,各自保持自己的节律,当心房心室同时收缩时可产生极响亮的第一心音,称为大炮音。
33.Kussmaul征:大量心包积液,心脏舒张受限,静脉回流受阻,颈静脉怒张,深吸时颈静脉怒张更明显称~。
34.Ewart征:大量心包积液时,由于肺受挤压,可见左肩胛下角下区出现语音震颤增强,叩诊浊音,听诊闻及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称为~。
35.蛙腹:当腹腔内有大量积液时,平卧位腹壁松施,液体下沉于腹腔两侧,致腹部呈扁而宽状。
诊断学(一)考试重点名词解释

1发热: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2水肿: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聚集使组织肿胀。
3咳痰:它是通过咳嗽动作将呼吸道内病理性分泌物排出口腔外的病态现象。
4咯血:喉及喉部以下的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咔出。
5呕血:上消化道出血经口腔呕出,多见于食管,胃,及十二指肠。
6牵涉疼/放射疼:除患病器官的局部疼痛外,还可见远离该器官某部位体表或深部组织疼痛。
7发绀: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表现。
8呼吸困难:患者主观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呼吸运动用力,严重时刻出现张口呼吸,并且可有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改变。
9酸中毒大呼吸:代谢性酸中毒可导致血中代谢产物增多刺激颈动脉窦,主动脉体化学受体或直接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困难,出现深长而规则的呼吸,可伴有酣音。
10便血:消化道出血,血液由肛门排出,可呈鲜红,暗红或黑色。
11腹泻: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黏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每日三次以上,粪便总量大于200g,12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粘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13眩晕:是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物体旋转或摇动的一种主观感觉障碍,常伴有客观的平衡障碍,一般无意识障碍。
14抽搐与惊厥:均属于不随意运动,抽搐是指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非自主的抽动或强烈收缩,常可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当肌群收缩表现为强直性和阵挛性时称为惊厥。
15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擦能力出现障碍。
16Vocohow淋巴结:胃癌,食管癌多向左锁骨上窝淋巴结群转移,因此外系胸导管进入颈静脉的入口,这种肿大的淋巴结称为17Kayser-Fletsher环:角膜缘出现黄或棕黄色的色素环,环外缘较清晰,内援较模糊称。
18鼻翼扇动:吸气时鼻孔开大,呼气时鼻孔收缩,称~19眼球震颤:双侧眼球发生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称为20Oliver征:主动脉弓动脉瘤时,由于心脏收缩时瘤体膨大将气管压向后下,因而随心脏搏动可以解到气管的向下曳动,称为~。
心尖冲动在心脏收缩时

1、心尖冲动——在心脏收缩时,心尖内侧的一部分(即左心室未被肺遮盖的部分)冲击心前区左前下方胸壁,引起局部向外冲动,称为心尖冲动。
2、负性心尖搏动——正常心脏收缩时,心尖冲动向外凸起而在心脏收缩时反而出现内陷者,称为负性心尖冲动。
3、震颤——震颤也称猫喘,是用手触知的一种微细的震动感,为器质性心血管疾病的特征性体征之一。
4、心包摩擦感——正常心包腔内有少量的液体,以润滑壁层和脏层的心包膜。
当心包膜发生炎症时,由于心包膜表面粗糙,在心脏冲动时两层粗糙的心包膜互相摩擦产生振动,传至胸壁,可在心前区触知一种连续性振动感,称为心包摩擦感。
5、主动脉型心脏——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血液回流至左心室,使左心室容量负荷增加;或高血压主动脉压力增高时,使左心室收缩期负荷增加,均导致左心室肥大,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致心腰成直角,使心浊音区呈靴形,称为靴形心脏,也称为主动脉型心脏。
6、二尖瓣型心脏——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所致左心房、右心室增大及肺动脉扩大,而导致心腰部饱满或膨出,使心脏浊音区的外形呈梨形,称为梨形心,故也叫二尖瓣型心脏。
7、心率——指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以第一心音为准)而称之。
8、窦性心律不齐——当窦性心律的周期在短时间内发生波动时,称为窦性心律不齐。
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其表现为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
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无重要临床意义。
9、期前收缩——由异位起搏点提前发出冲动,使心脏冲动提前发生者称为期前收缩。
10、二联律和三联律——当出现期前收缩时,若每隔一个正常心脏冲动后出现一个期前收缩称为二联律。
若每隔两个正常心脏冲动出现一个期前收缩,或每个正常心脏冲动后连续出现两个期前收缩,称为三联律。
11、大炮音——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心房和心室的冲动各不相关,各自保持自己的节律,形成房室分离现象,当心房与心室偶合地同时收缩,即心房和心室收缩同时发生,则第一心音极响亮,通常称为大炮音。
诊断学期末复习重点(主观题)

诊断学期末复习重点(主观题)一、名词解释1.黄疸: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2.杂音:指在心音与额外心音之外,在心脏收缩或舒张时血液在心脏或血管内产生湍流所致的室壁、瓣膜或血管振动所产生的异常声音,是具有不同频率、不同强度、持续时间较长的噪杂声。
3.棒状小体:为白细胞胞质当中出现的红色细杆状物质1个或数个,长约1-6微米,故称为棒状小体。
棒状小体一旦出现在细胞中,就可拟诊为急性白血病。
4.核左移: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杆状核粒细胞、晚幼粒、中幼粒或早幼粒细胞等)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时,称为核左移5.类白血病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
周围血中白细胞数大多明显增高,并可有数量不等的幼稚细胞出现。
6.杵状指: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增宽、增厚,指甲从根部到末端拱形隆起呈杵状。
7.奔马律:是舒张期额外心音的一种,是出现在第二心音后的附加心音,与原有的第一、第二心音组合而成的韵律酷似马奔跑时马蹄触地发出的声音,故称奔马律。
8.病理性Q波:①Q波宽度≥0.04s;②Q波振幅大于同导联R波的1/4;③不该出现Q波的导联上出现了Q波。
9.Kussmaul呼吸:主要由于代谢性酸中毒所致,临床常见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小管性酸中毒等,表现为慢而深长规则的呼吸,可伴有鼾声,称为Kussmaul呼吸10.Murphy征阳性:左手大拇指压在胆囊点,其余四指与肋骨垂直,令病人深吸气,胆囊下降,碰到拇指,产生疼痛,并中止吸气动作。
意义:急性胆囊炎11.蜘蛛痣: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
12.Courvoisier征:梗阻性黄疸、胆囊显著肿大、胆囊无压痛,胰头癌压迫总胆管所致。
13.奇脉:指吸气时脉搏显著减弱或消失,系左心室搏血量减少所致。
正常人脉搏强弱不受呼吸周期影响。
14.板状腹:因急性胃肠穿孔或脏器破裂所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膜受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腹壁常有明显紧张,甚至强直硬如木板,称为板状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负性心尖搏动是什么
什么是负性心尖搏动呢?难道是心跳停止搏动了吗?看到
这个题目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想要问这个问题。
但是我知道自己的胡思乱想是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答案的,所以我去问了我的老师,他告诉了我什么叫负性心尖搏动,现在我就把我学到的告诉你们吧。
负性心尖搏动
别称:负性心尖搏动
常见发病部位:心脏
常见病因:Broadbent征
常见症状: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
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者,称为负性心尖搏动。
90%以
上的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可见负性心尖搏动。
当心包与周围组织有广泛粘连时,此现象又称为Broadbent征。
右心室明显肥大时,由于心脏顺钟向转位,左心室向后移位,亦可出现负性心尖搏动。
尤其在严重的三尖瓣反流患者,由于扩张的右心室占据了心尖部位,在收缩期将血液反流至位于胸骨附近扩张的右心房,导致了一种特征性的搏动——心尖部在收缩期内向运动而胸骨体下部
左右两侧收缩期出现外向运动。
正常心尖搏动的强弱与胸壁的厚度有关。
肥胖的人胸壁较厚,心尖搏动较弱,范围亦较小,瘦弱的人胸壁较薄,心尖搏动较强,范围亦较大。
正常心尖搏动可能位于肋骨后,妇女可被乳房所掩盖,因而看不到搏动。
在病理情况下,心室肥大时心尖搏动加强,范围亦较大。
例如左心室肥大时,心尖搏动有力,呈“抬举性”。
而心包积液,左侧胸腔积液或左侧肺气肿时,心脏与前胸壁的距离增加,心尖搏动可因而减弱,甚至消失,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发热时可使心尖搏动增强。
正常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向外凸起,如心脏收缩时心尖反而内陷,称负性心尖搏动,可见于粘连性心包炎。
说了那么多,你现在知道什么叫做负性心尖搏动了吗?如果还是不知道,我也无能无力了,你们可以去百度一下,也许知道的会很多。
但是我想你们肯定能够意识到负性心尖搏动对人体的伤害也是非常大的,如果我们不能及时的发现自己的身上有这种病,那么等到发现的时候就已经晚了,治疗也会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