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方法

合集下载

糖化血红蛋白标准检测方法

糖化血红蛋白标准检测方法

糖化血红蛋白标准检测方法一、免疫学检测法免疫学检测法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常用于临床常规检测。

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法包括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化学发光法等。

二、电泳法电泳法是一种利用电场对带电分子的迁移作用进行分离和检测的方法。

在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中,电泳法可以将糖化血红蛋白与其他血红蛋白分离,从而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该方法具有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等优点,但操作相对复杂,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检测复杂混合物中单个组分的方法。

在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利用不同的色谱柱和洗脱液将糖化血红蛋白与其他血红蛋白分离,然后通过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

该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但操作复杂,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操作。

四、酶法酶法是一种利用酶促反应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在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中,酶法可以利用特定的酶将糖化血红蛋白分解成可测定的产物,然后通过检测这些产物进行定量分析。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但操作复杂,需要特殊的酶和底物。

五、亲和色谱法亲和色谱法是一种利用生物分子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进行分离和检测的方法。

在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中,亲和色谱法可以利用特定的亲和柱将糖化血红蛋白与其他血红蛋白分离,然后通过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

该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特异性强等优点,但需要特殊的亲和柱和检测器。

六、离子交换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剂对带电分子进行分离和检测的方法。

在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中,离子交换色谱法可以利用特定的离子交换柱将糖化血红蛋白与其他血红蛋白分离,然后通过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

该方法具有分辨率高、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但操作相对复杂,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七、荧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是一种利用荧光物质发出荧光的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糖化血红蛋白方法学

糖化血红蛋白方法学

糖化血红蛋白方法学离子交换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离子交换色谱材料,如糖化纤维素柱或离子交换树脂柱,将血红蛋白与其他蛋白质分离。

然后通过光度计测定柱床流出液中的吸光度值,从而计算出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

常用的柱床流动相是碳酸盐缓冲液和甲醇的混合物。

在色谱过程中,通过改变流动相的组成,可以将糖化血红蛋白与非糖化血红蛋白分离出来。

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但缺点是分离过程相对较慢。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新型的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将血红蛋白中的糖化部分与非糖化部分分离,并通过检测器测定其吸光度值。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优点是分离速度快,对样品要求低,仪器自动化程度高。

通过优化柱床流动相的组成和流速等条件,可以实现对糖化血红蛋白的高灵敏度测定。

常用的柱床流动相是缓冲液和有机溶剂的混合物,通过改变混合物中的有机溶剂浓度和pH值,可以实现样品中糖化血红蛋白的分离。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缺点是操作复杂、设备成本高,需要专业的操作技术。

除了离子交换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还有其他一些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方法,如酶联免疫测定法、免疫扩散法等。

这些方法基于血红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之间的抗原性差异,通过特定抗体的反应进行测定。

这些方法操作简单、结果迅速,但对设备要求较高,且结果可能受到其他物质的干扰。

总之,糖化血红蛋白是评价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

离子交换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常用的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方法。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如酶联免疫测定法、免疫扩散法等。

不同的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应根据实际需要和实验条件进行考虑。

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方法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ppt课件

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方法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ppt课件
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结果以百分率表示,指的是和葡萄
糖结合的血红蛋白(HbA1c)占全部血红蛋白的比例。非糖 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为4%-6%。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正常成人体内的血红蛋白
Hb
成人 Hb
HbA (ßß)
97%
HbA2 ()
2.5%
HbF ()
0.5%
胎儿 Hb
未糖化 HbA0
94%
A1a 和 A1b 含量极低
HbA1a
HbA1
6%
HbA1b
糖化
80%
HbA1c
- 主要的糖化血红蛋白 -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HbA1c的临床应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主要有三方面
糖尿病的诊断
监测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的控制状况 HbA1C的监测目的在于消除血糖波动对病情控制的影响。 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控“金标准”。
对于非重度溶血标本,可进行测定。 HPLC分析图中可出现 变性峰形。
存在未检出结果的情况 贫血患者当Hb浓度太低时<65g左右,低于最低检出量, 可采取低速离心后适当弃去部分血浆调节Hb浓度至正常水 平。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糖化血红蛋白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金标法的区别

糖化血红蛋白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金标法的区别

糖化血红蛋白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金标法是两种常用的检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方法,它们在原理、操作流程、应用范围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异同。

一、原理1. 糖化血红蛋白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糖化血红蛋白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血液中的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对血浆样品中的糖化血红蛋白和非糖化血红蛋白进行分离,并通过检测器检测各组分的信号强度,从而 quantitatively 测定血浆中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

2. 金标法金标法是一种基于化学发光原理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将血浆样品中的糖化血红蛋白与金标记的抗糖化血红蛋白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然后通过化学发光仪测定复合物的发光强度,根据发光强度来确定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

二、操作流程1. 糖化血红蛋白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1)取血浆样品,处理样品使之具备色谱法测定的条件。

(2)注射样品至高效液相色谱仪中,经过柱分离和检测器检测。

(3)根据检测结果计算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

2. 金标法(1)取血浆样品,加入金标记的抗糖化血红蛋白抗体,形成糖化血红蛋白-抗体复合物。

(2)加入化学底物,产生化学发光反应。

(3)用化学发光仪测定发光强度,根据发光强度计算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

三、应用范围1. 糖化血红蛋白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HPLC法需要专门的设备和技术人员进行操作,适用于临床检测中心或大型医院。

2. 金标法金标法操作简便,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可以在医院的常规化验室中进行。

金标法更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和社区诊所等地方。

四、总结糖化血红蛋白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金标法是两种常用的检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方法,它们在原理、操作流程、应用范围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熟悉这些差异,有助于临床医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以更好地指导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测定方法与临床应用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测定方法与临床应用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测定方法与临床应用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密切相关。

糖化血红蛋白分为HbA1a、HbA1b和HbA1c,其中最重要是HbA1c。

HbA1c是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该过程缓慢且不可逆,因红细胞的半寿期为60d,所以HbA1c能反映患者测定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定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良好指标。

1 HbA1c的测定方法1.1免疫比浊法此法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来测定HbA1c。

在样本中加入抗HbA1c抗体缓冲液,使HbA1c与抗HbA1c抗体结合形成可溶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再加入一种含多聚半抗原的缓冲液,与反应液中剩余的抗HbA1c抗体反应形成不溶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利用比浊法检测HbA1c的含量;另一通道同时检测总血红蛋白,计算得出HbA1c的百分比。

此法准确率高,重复性好,经实验证实,该法回收率可达97.9%,CV<2%[1]。

1.2乳胶凝集法原理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直接测定总血红蛋白中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百分含量。

样本中的总Hb和HbA1c作为抗原与试剂中相应的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进而发生凝集反应,凝集量随HbA1c浓度的高低而变化。

使用生化分析仪来进行比浊测定HbA1c的浓度,利用终点法通过检测反应液的吸光光度值,可反映出凝集量,进而推算出HbA1c的百分含量。

1.3酶法原理是变性后的全血样本经蛋白酶作用,糖化血红蛋白β-链上的缬氨酸被释放出来,糖化的缬氨酸作为底物经果糖缬氨酸氧化酶(FVO)的氧化作用产生H2O2,之后H2O2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与相应的显色剂耦联显色[2],通过测定吸光度得出HbA1c的浓度。

直接酶法可直接检测出样本中HbA1c的百分比,而且处理后的样本与氧化还原剂反应,除去了小分子和高分子干扰物质[3]。

酶法检测HbA1c可用于自动生化仪,准确率高、重复性好、特异性高。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1、在一新鲜的血液中加高、中、低三种不同的标准参比物,同时用三种不同方法进行回收试验,每一浓度测定5份,取均值。

2、通过对两种方法进行的准确度、重复性、线性回归,以及其他干扰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Hplc法具有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线性佳,影响因素少,而且操作十分简便,检测时间短等优点。

免疫法法虽然准确度、重复性、回归线性还可以,但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试剂保留时间较短。

3、临床实验室主要使用的测定血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方法是免疫比浊法。

方法学的差异对临床样本和质控品的影响不同。

我们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NCCLS) 批准的《用患者样本进行方法学对比及偏差估计EP9-A 指南文件》( Method Comparison and Bias Est imat ion Using Patient Samples; Approved Guideline; EP9-A) ,4、我们根据NCCLS 的标准化文件EP9-A 对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EP9-A 文件为临床实验室设备的使用者及生产厂家提供了对评价测定同一被测物的两种方法之间偏倚的实验设计。

对于使用者, 评价的目的在于两种方法在允许范围内能否得到相同的结果。

在实验室中,经常会进行方法学评价的实验, EP9-A 为临床实验室工作者提供了采用患者样本进行方法学比较的标准化途径。

根据 EP9 -A 文件, 比较实验至少应有 40 例样本,排除异常点数不得多于1个,当 r2< 0. 95 时, 应增加测定样本。

5、因此, 在使用质控品评价或监控方法准确性(如进行室间质评)时,应选择适当的产品。

在使用定值质控品评价方法的准确性时,应考虑测定原理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6、[摘要 ]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 (HPLC )测定糖化血红蛋白(GHb)方法, 并对其进行评价。

方法: 以 Bio-Rex 70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填料, 在 HPLC仪上采用梯度洗脱分离测定GHb , 对其分析性能进行评价。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原理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原理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原理
糖化血红蛋白是指血红蛋白分子与血液中游离的葡萄糖分子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这个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相结合后,其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变得更加稳定持久。

这种稳定的结构可以持续在红细胞中存在120天以上。

因此,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可以反映出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首先,将小样本的全血取出,并与试剂盒中的特定试剂混合,使血红蛋白部分裂解。

然后向混合溶液中注入渗透剂,使血红蛋白和其他变性物质与离子交换剂快速结合。

此时,未结合的糖化血红蛋白会被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出来。

颜色的深浅可以反映出血液中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的高低。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可以有效地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帮助医生和患者了解治疗效果以及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还可以用于糖尿病的预后评估,可提供关于疾病进展程度和心血管风险的相关信息。

总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是一种快速、准确、非常有效地监测糖尿病病情的方法。

它可以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管理以及改善生活质量的支持。

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和临床应用

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和临床应用

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和临床应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一种重要的生化指标,可以用于监测血糖水平和糖尿病的控制情况。

本文将介绍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方法和临床应用。

一、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方法1. 免疫测定法:免疫测定法是目前常用的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方法。

它利用特异性的抗体与HbA1c结合,然后通过免疫反应来测定样品中的HbA1c含量。

这种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验室中。

2.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检测方法,可以准确测定血红蛋白的各种类型。

通过使用特定的柱和流动相,可以将不同种类的血红蛋白分离开来,并进行定量分析。

这种方法对样品的要求较高,但是可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3. 毛细管电泳法:毛细管电泳法是一种新兴的检测方法,它利用毛细管中电场对不同类型的血红蛋白进行分离和检测。

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HbA1c的含量。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昂贵的设备和专业的操作技能,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用较少。

1. 血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过去2-3个月内平均血糖水平的指标,它与血糖的浓度呈正相关关系。

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从而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 诊断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超过6.5%可以用于糖尿病的诊断,而在6.0%~6.5%之间则被视为糖尿病前期。

糖化血红蛋白是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重要指标之一。

3. 预测糖尿病并发症:研究表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生率密切相关。

高水平的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增加。

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病人的并发症风险,提前采取干预措施。

4. 监测治疗效果:对于糖尿病病人,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可以评估治疗的效果。

通过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人的血糖水平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进展, 2017, 7(3), 163-170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7 in Hans. /journal/aachttps:///10.12677/aac.2017.73022Methods for Detection of GlycosylatedHemoglobinZongli Huang, Zhirong Gan, Wan Lan, Jiating Hou, Xiaozhen Feng, Guocheng Han*College of Lif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Received: Jul. 3rd, 2017; accepted: Jul. 28th, 2017; published: Jul. 31st, 2017AbstractDiabetes mellitus is one of the highest morbidity in the world. At present, the detection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as become the standard diagnostic method of diabetes monitoring. Hemoglo-bi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human body, as a macromolecular protein which is mainly respon-sible for carrying oxyge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high blood glucos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will induce glucose and hemoglobin in HbA1c generation function, blood oxygen capacity, so the de-termination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in blood shows great significance. There are more than 30 methods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in clinical laboratorie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the reaction,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the first category is based on the different charge of GHb and non GHb, including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electropho-resis, isoelectric focusing, etc. The second category is based on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GHb, including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ion capture, immunization, etc. This article overviewed detection methods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in clinical practice.KeywordsDiabetes Mellitus, Standard Diagnostic, Hemoglobin,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Detection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方法黄宗利,甘志荣,兰万,侯嘉婷,冯小珍,韩国成*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收稿日期:2017年7月3日;录用日期:2017年7月28日;发布日期:2017年7月31日*通讯作者。

黄宗利 等摘 要糖尿病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目前,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已经成为糖尿病监控的标准诊断方法。

血红蛋白在人体中承担着重要作用,是主要担负着运载氧的功能的大分子蛋白质,糖尿病患者过高的血糖会诱使葡萄糖和血红蛋白结合,生成没有功能的糖化血红蛋白,影响血液的输氧能力,因此血液中的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意义重大。

临床实验室常用的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方法有30多种,根据反应原理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基于GHb 与非GHb 的电荷不同,包括离子交换色谱法、电泳法、等电聚焦法等;第二类基于GHb 的结构特点,包括亲和色谱法、离子捕获法、免疫法等。

本文主要对临床常用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糖尿病,标准诊断,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1. 引言糖尿病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并且其发病率还在不断的上升,它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导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受损,特别是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血糖、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是国际公认的诊断糖尿病的指标,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又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纳入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

血红蛋白是由血红素和球蛋白组成的球形大分子化合物,作为红细胞内的一种机能蛋白,在生物体内起到传输氧气、传递电子等功能,与氧和能量代谢有关的重要活动。

血红蛋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结构、输氧功能,以及蛋白质分子与电极之间电子转移过程的机理等方面。

糖尿病患者过高的血糖会使得葡萄糖和血红蛋白结合,生成没有功能的糖化血红蛋白,从而影响血液的输氧能力。

一般糖尿病患者若病情控制不稳,往往会引起血糖的波动,有时极高,有时又较低,甚至发生低血糖。

而糖化血红蛋白则反映一段时间内病人血糖的总体控制情况,因此人体血液和尿液中的血红蛋白的测定是临床检测的一个重要内容。

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简称GHb)是由红细胞中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经非酶促糖化缓慢形成的,该反应持续且不可逆,形成两周后不易分开。

GHb 的体内合成受红细胞中葡萄糖浓度的影响,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非酶促糖化反应产物生成量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人体所形成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也会相对较高。

由于蛋白质浓度相对稳定,糖化水平主要取决于葡萄糖的浓度,同时与蛋白质和葡萄糖接触的时间长短也有关。

人体内红细胞的生命周期一般为120天,在红细胞死亡之前,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是保持相对不变的,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以反映前120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而与病人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是判定糖尿病长期控制的重要指标。

HbA1c 是评价血糖控制好坏的重要标准,它是血液中和葡萄糖结合了的那一部分血红蛋白,约占糖化血红蛋白的65%左右,结构稳定。

因此,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对于糖尿病的监测来说具有黄宗利等一定的说服力、稳定性也较好,它能反映糖尿病患者2到3个月以内血糖的控制情况,在糖尿病学上有很大的临床参考价值[2][3]。

糖化血红蛋白的增高会对人体有多方面影响,它会加剧心、脑血管疾病、导致肾病等[4],所以,无论是早期筛查,还是在患病期间的监控,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最终成为糖尿病众多检测标准中的“金标准”[5],并且在国际上已经达到大家的一致认可。

2. 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2.1. 血红蛋白的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经非酶促的不可逆反映的产物,主要是通过血红蛋白β链N-末端的撷氨酸被糖化而形成的,因此血红蛋白的测定是一个重要内容。

目前,随着检验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医疗器械的不断改进,血红蛋白含量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测定方法。

1) 比重法[6]:它是测定血红蛋白最原始的方法,通过血滴在水中的比重变化来推算是否贫血,该方法不需要特定的设备,操作简单,但准确度低,没有准确的文字描述,不适合推广。

2) 比色法[7]:主要包括①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测定法[8]:该法1966年被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 [9]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为国际标准参考方法,操作简单,显色快,结果可靠稳定,读取吸光度后可直接定值,但此法试剂中氰化钾(KCN)有剧毒,使用管理不当可能造成公害。

②氧合血红蛋白测定法:虽然该法试剂处理安全,但其缺点是不能将高铁血红蛋白转化为氧合血红蛋白,同时,该法受仪器等外界因素影响较大,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

③十二烷基月桂酰硫酸钠血红蛋白(SLS-Hb)法:该法操作简单,呈色稳定,准确性和精确性较好,并且无公害。

但SDS质量差异较大,且SDS可破坏白细胞,摩尔系数尚未最后确认不能直接用吸光度计算Hb浓度。

3) 分光光度法[10]:此法可以反映血红蛋白含量情况,因其试剂、仪器干扰因素比较多,测定时存在一定误差,但该方法简便易行,基层卫生所、乡镇卫生院、实验室单个检测用,缺点:不利于普查。

4) 库尔特电阻抗法:该法较比重法、比色法测定结果精确可靠,而比分光光度法等在实验室技术成本、难度高、安全无创伤,适用于大型医院。

它的操作简单易行,对儿童、老人、病人等测定血红蛋白更为实用。

缺点:一般家庭不能普遍使用,试剂条费用比较高,应用仍有局限性。

5) 电化学分析检测法:此法具有快速、不破坏样品、易于自动化等优点,主要包括①裸银电极[11]:它在测定血红蛋白时大多用促进剂来活化蛋白质氧化还原中心,进而改善蛋白质在电极表面的直接电子转移,提高可靠性。

②修饰银电极:卡托普利[12]通过分子中的硫原子修饰到银电极表面,对血红蛋白的电催化行为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干扰性小的测定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的新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③染料修饰玻碳电极[13][14][15]:用于研究血红蛋白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是发展最快、检测效果最好、研究最多的一种修饰电极,在检测中多采用三电极工作体系,电极稳定性好、寿命长,是电化学分析检测血红蛋白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