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工艺 铝阳极氧化与染色技术
电镀厂铝阳极氧化染黑色技术要求

1 夹具的设计与制作 1.1 夹具的特点 阳极氧化用的夹具与电镀用的挂具是截然不同的,若采用电镀用类似挂勾的挂具作阳极化夹具是不适 宜的,因为阳极氧化时夹具与工件表面都会很快生成氧化膜,在此过程中夹具与工件稍有松动即会变更触 点位置,阻碍电流流通,为此,必须采用具有弹性的夹具夹紧工件。只有这样才能使阳极氧化过程正常进 行。 1.2 夹具的结构形式 夹具结构以个体式为宜,若采用组装式的,则经几次使用后铆接或焊接处会因腐蚀而松动,阻碍阳极 氧化过程中电流的正常流通。同时,夹具要有一定的横截面积。一定截面的夹具也就有足够的弹力和夹紧 力,使工件与夹具保持良好的接触,保证所夹工件阳极氧化时所需电流正常流通。避免因接触不良产生热 量而烧毁工件。 1.3 夹具材料的选择 制作夹具以选择硬质铝材为好,硬质铝材弹性好,紧固耐用。 2 工件的装夹 2.1 给夹具清洗去膜 在阳极氧化过程中夹具也会产生氧化膜。为此,使用过的夹具再次使用之前一定要退除氧化膜。退膜 可在铝的除油溶液中进行。也可将夹具与工件接触部位的氧化膜用锉刀锉去,此法对某些夹具来说还可延 长夹具的使用寿命。 2.2 装夹位置的选择 装夹工件的位置 要选择得当,一般应装夹在工件的 副面 (即非装饰的部位 )。否则工件与夹 具的接触部 位因被夹具遮盖而无法生成氧化膜,当然也就无法染上颜色,此处即会显现出明显的白色斑点,影响外观 质量。此外,工件装夹后悬挂在溶液中的凹入部位会否产生窝气等问题也要予以考虑。
4 染黑色溶液的配方与配制过程
4.1 配方及工艺条件 酸性毛元 ATT 20~30g/L
酸性湖蓝 2~3g/L 温度 50~70℃
时间 10~15min pH 3~3。5(或4。5~5。5)
4.2 配制方法 首先煮沸溶液,促使染料溶解完全,保证无疙瘩。待溶液冷却后用滤纸过滤,滤去不溶物微粒及液面 上漂浮的油状物质。最后测量 pH 值,用冷醋酸或氨水调整至工艺要求。 5 染色过程应注意事项
铝阳极氧化染色流程和实施方法

铝阳极氧化染色流程和实施方法展开全文铝阳极氧化染色是十分常见的铝表面处理工艺,整套工艺可以达到保护铝材,为铝材上色增添装饰效果等作用。
它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阳极氧化前、中、后。
我们来具体看一下。
1、阳极氧化前表面预处理: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对型材表面进行清洗,裸露出纯净的基体,以利于获得完整、致密的人工氧化膜。
还可以通过机械手段获得镜面或无光(亚光)表面。
2、阳极氧化:经表面预处理的型材,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基体表面发生阳极氧化,生成一层致密、多孔、强吸附力的AL2O3膜层。
3、阳极氧化后封孔:使用ht800高温封孔剂等将阳极氧化后生成的多孔氧化膜的膜孔孔隙封闭,使氧化膜防污染、抗蚀和耐磨性能增强。
氧化膜是无色透明的,利用封孔前氧化膜的强吸附性,在膜孔内吸附沉积一些金属盐,可使型材外表显现本色(银白色)以外的许多颜色,如:黑色、古铜色、金黄色及不锈钢色等。
也可以使用有机染料Hsjt Black 415A等,同样可达到上色效果,且颜色可选性比金属类要广泛很多。
铝合金预染液(染色剂)的配制:1、在预染槽中配制计算量体积80%的缓冲溶液(8.0 g/L的醋酸钠+0.4 g/L的100%醋酸+去离子水)。
2、将计算量的染色剂倒入配料容器中,用一至二倍的热去离子水搅拌混合至滑浆状为止。
3、取计算体积20%的去离子水,搅拌加入配料容器中直至染色剂完全溶解为止(取几滴配制溶液滴到滤纸上观察没有残余物质即可,必要时加热至沸腾以助其溶解)。
4、将溶解完全的染色剂在搅拌下注入预染槽中(最好加过滤),继续搅拌至完全均匀为止。
阳极氧化大致过程便是这些,包括前中后三个阶段。
阳极氧化染料的选择也可以按产品需要进行晒别。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着色工艺流程及原辅材料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着色工艺流程及原辅材料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着色工艺规程1、工艺流程(线路图)基材→装挂→脱脂→碱蚀→中和→阳极氧化→电解着色→封孔→电泳涂漆→固化→卸料包装→入库2、装挂:装挂前的准备。
检查导电梁、导电杆等导电部位能否充分导电、并定期打磨、清洗或修理。
准备好导电用的铝片和铝丝。
检查气动工具及相关设备是否正常。
核对流转单或生产任务单的型号、长度、支数、颜色、膜厚等要求是否与订单及实物相符。
根据型材规格(外接圆尺寸、外表面积等)确定装挂的支数和间距、色料间距控制在型材水平宽度的倍左右,白料间距控制在型材宽度的1倍左右。
选择合适的挂具,确保正、副挂具的挂钩数与型材的装挂支数一致。
装挂:装挂时应先挂最上面一支,再固定最下面一支,然后将其余型材均匀排布在中间、并旋紧所有铝螺丝。
装挂前在型材与铝螺丝间夹放铝片,以防型材与挂具间的导电不良而影响氧化、着色或电泳。
装挂时,严禁将型材全部装挂在挂具的下部或上部。
装挂的型材必须保持一定的倾斜度(>5°)以利于电泳或着色时排气,减少斑点(气泡)。
装挂时必须考虑型材装饰面和沟槽的朝向、防止色差、汽泡、麻点产生在装饰面上。
易弯曲、变形的长型材,在型材的中间部位增加一支挂具或采用铝丝吊挂以防型材间碰擦或触碰槽内极板,而擦伤或烧伤型材表面。
选用副杆挂具时,优先选用插杆,采用铝丝绑扎时,一定要间隔均匀,露头应小于25mm。
截面大小、形状悬殊的型材严禁装挂在同一排上。
装挂或搬运型材,必须戴好干净手套,轻拿轻放、爱护、防护好型材表面,严禁野蛮操作。
装挂或搬运型材时必须加强自检和互检,不合格的型材严禁装挂,表面沾有油污或铝屑(毛刺)的型材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处理干净。
剔除不合格型材后,必须按订单支数及时补足。
装挂区的型材不宜存放太久,以防废气腐蚀型材表面。
认真填写《装挂记录》和《氧化工艺流程卡》上装挂部分的记录,准确计算填写每挂氧化面积,随时核对订单,确保型号、支数、颜色不出差错。
铝阳极氧化与染色技术

75-85
3月5日
水清洗
硅酸钠
25-35
液体肥皂 碳酸钠
3月5日 25-40
磷酸钠 磷酸钠
25-40 20
碳酸钠
10
NaOH
强碱阻化除 油剂
6 40-60
酸性溶液
硫酸 硝酸 磷酸
50-300 162-354
30
硫酸
7
表面活性剂 磷酸(85%)
5 100%
丁醇
40%
异丙醇
30%
电解溶液
水
阳极氧化用 电解质 NaOH
铝制品蚀洗后表面附着的灰色或黑色挂灰在冷的或热的清水洗中都不溶解,但却能溶 于酸性溶液中,所以经热碱溶液蚀洗的制品都得进行旨在除去挂灰和残留碱液,以露出光亮基 本金属表面的酸浸清洗,这种过程称为中和、光泽或出光处理。其工艺过程是制品在300400g/L硝酸(1420kg/立方米)溶液中,室温下浸洗,浸洗时间随金属组成的不同而有差异,一 般浸洗时间3-5分钟。含硅或锰的铝合金制品上的挂灰,可用硝酸和氢氟酸体积比为3:1的混合 液,于室温下处理5-15秒。中和处理还可以在含硝酸300-400g/L和氧化铬5-15g/L的溶液或氧化 铬100g/L加硫酸(1840kg/立方米)10ml/L溶液中于室温下进行。各道工序间的水清洗,目的在 于彻底除去制品表面的残留液和可溶于水的反应产物,使下道工序槽液免遭污染,确保处理效 率和质量。清洗大多采用一次冷水清洗。但碱蚀后的制品普遍采用热水紧接着是冷水的二重清 洗。热水的温度为40-60度。中和处理后的制品经水清洗就可以进行氧化处理,所以这道清洗应 特别认真,以防止清洁的表面受污染。否则前几道工序的有效处理可能会因最后的清洗不当而 前功尽弃。经中和、水清洗后的制品应与上进行氧化处理。在空气中停留的时间不宜过长,如 停留30-40分钟,制品就需要重新蚀洗和中和。
阳极电镀铝合金

阳极电镀铝合金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阳极电镀铝合金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旨在提高铝合金表面的耐腐蚀性、硬度和美观度。
阳极电镀是通过在铝合金表面形成氧化膜保护层来达到这些效果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阳极电镀铝合金的工艺流程、优点以及应用领域。
一、阳极电镀铝合金的工艺流程1. 预处理:在进行阳极电镀之前,需要对铝合金表面进行严格的清洁处理,以去除油污、氧化层等杂质。
通常采用碱洗、除油、除氧化等步骤进行预处理。
2. 电解液配制:阳极电镀的关键在于电解液的选择和配制。
常用的电解液包括硫酸、硼酸、氟化物等,其中硫酸电解液是最常见的一种。
3. 电镀过程:将经过预处理的铝合金置于阳极和阴极之间,通过施加电流,在电解液中形成氧化膜。
阳极电镀的时间和电流密度会影响氧化膜的厚度和性能。
4. 后处理:阳极电镀完毕后,需要对铝合金进行后处理,如清洗、烘干、封孔等,以保证氧化膜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1. 提高耐腐蚀性:阳极电镀形成的氧化膜能有效防止铝合金表面受到腐蚀的侵蚀,延长使用寿命。
2. 提高硬度:氧化膜的形成使铝合金表面硬度增加,提高了其耐磨性和耐刮性。
3. 美观耐用:阳极电镀铝合金表面光滑、均匀,色泽亮丽,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同时不易褪色和掉漆。
4. 环保性:阳极电镀过程中不使用有害物质,符合环保标准,对环境无害。
1. 汽车行业:阳极电镀铝合金广泛应用于汽车外饰件、车轮等部件的表面处理,提高产品的耐久性和美观度。
2. 电子产品:阳极电镀铝合金可用于电脑外壳、手机壳体等电子产品的表面处理,增加产品的质感和防腐蚀性能。
第二篇示例:阳极电镀铝合金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装饰性,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具、电子产品等领域。
阳极电镀铝合金是将铝合金制品作为阳极,在含有酸性电解液中通电进行电化学反应,形成均匀、致密、透明的氧化膜,从而提高铝合金制品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本文将从制作工艺、优点、应用领域等方面对阳极电镀铝合金进行详细介绍。
铝阳极氧化与染料着色

在电子产品领域,染料着色可用于 手机、平板电脑等外壳的表面处理, 提高产品的外观品质和个性化特点。
03
铝阳极氧化与染料着色的结合
结合的必要性
01
02
03
提高产品美观度
通过染色,赋予铝制品丰 富的色彩和图案,提升产 品的视觉效果和美观度。
增强功能性
染色后的铝制品具有更好 的防腐蚀、耐磨、耐高温 等性能,提高了产品的功 能性。
04
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害物质,需要加强 环保措施。
染料着色的优缺点
优点 颜色丰富多样,可根据需求进行定制,满足个性化需求。
着色均匀,色彩鲜艳,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
染料着色的优缺点
• 一些特殊的染料可以提供特殊的功能,如防紫外线、温度 感应等。
染料着色的优缺点
缺点
着色工艺复杂,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成本较 高。
历史
铝阳极氧化技术自20世纪初问世以来,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初期主要用于军事和航空领域,后来逐渐扩展到民用领域。
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铝阳极氧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新型 电解液和工艺不断涌现,提高了氧化膜的性能和着色效果。 同时,环保和节能要求也促使铝阳极氧化技术不断改进和完 善。
02
染料着色介绍
耐久性较差,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如紫外线、化学物质的 侵蚀而褪色。
一些染料可能含有有害物质,需要注意环保和安全问题。
结合后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
1
2
可以结合铝阳极氧化和染料着色的优点,提高产 品的耐磨、耐腐蚀、耐候性和装饰效果。
3
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定制,满足多样化的颜色和功 能需求。
结合后的优缺点分析
• 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 率。
铝合金表面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

铝合金表面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
铝合金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材料,它的表面处理工艺对于提高其性能和
美观度至关重要。
常见的铝合金表面处理工艺包括阳极氧化、电镀、
喷涂和机械加工等,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处理工艺的主要内容。
一、阳极氧化
阳极氧化是一种通过电化学反应形成氧化层的表面处理技术。
该技术
可使铝合金表面形成致密、均匀、具有较高硬度和耐腐蚀性的氧化层,从而提高其抗磨损性能和耐久性。
此外,阳极氧化还可以改变铝合金
表面颜色,并增加其装饰效果。
二、电镀
电镀是利用电解作用在铝合金表面沉积一层金属或非金属覆盖物的技术。
常见的电镀方法包括镍、铬、锌等金属电镀以及陶瓷涂层等。
通
过电镀可以改善铝合金表面的耐腐蚀性能,增加其硬度和光泽度,并
且可以实现多种颜色和纹理效果。
三、喷涂
喷涂是将一层涂料或者粉末喷涂在铝合金表面的一种表面处理技术。
该技术可以实现多种颜色和纹理效果,同时还可以提高铝合金表面的耐腐蚀性能和装饰效果。
常见的喷涂方法包括喷漆、粉末涂料等。
四、机械加工
机械加工是通过机械力量对铝合金表面进行切削、磨削或拉伸等处理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改变铝合金表面形态和纹理,从而实现不同的装饰效果。
此外,机械加工还可以提高铝合金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泽度。
综上所述,铝合金表面处理工艺包括阳极氧化、电镀、喷涂和机械加工等多种方法。
这些处理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铝阳极氧化着色工艺与色彩原理

铝阳极氧化着色工艺与色彩原理铝阳极氧化着色工艺是一种通过阳极氧化处理来改变铝合金表面颜色的工艺。
通过该工艺处理后的铝合金表面具有丰富多样的色彩,不仅美观大方,还具有较强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
以下将详细介绍铝阳极氧化着色工艺及其色彩原理。
1.铝阳极氧化工艺铝阳极氧化是指将铝合金材料作为阳极放入电解槽中,经过电解处理后,在铝表面形成氧化膜。
这一氧化膜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厚度,可有效提高铝合金材料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
铝阳极氧化可通过调整电解槽中的温度、电流密度、电解液成分等参数来改变氧化膜的特性。
2.铝阳极氧化着色工艺a.吸附着色吸附着色是指在阳极氧化膜表面通过吸附有机染料来着色。
这种方法可以产生丰富的色彩,色彩饱和度高,并且具有良好的光泽度。
常见的有机染料有染料黑、染料绿、染料棕等。
着色过程中,铝阳极氧化膜的孔隙可以吸附染料分子,并在孔隙的相互作用下形成染料分子吸附层,从而使铝膜颜色发生变化。
b.金属成分着色金属成分着色是指通过电解方法在阳极氧化膜表层沉积金属盐来实现着色。
这种方法产生的颜色相对较稳定,但颜色较少。
常见的金属盐有铁盐、钴盐等。
金属离子可通过电解那个法在阳极氧化膜表面的孔隙中沉积,从而改变铝膜的颜色。
沉积后的金属盐相对固定,不容易被移除。
3.色彩原理在吸附着色中,有机染料分子与阳极氧化膜孔隙表面的氧化铝之间通过物理吸附作用相互结合,产生色彩。
吸附染料分子的种类和分布与氧化膜孔隙的结构和尺寸有关,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氧化膜的色彩效果。
在金属成分着色中,金属离子通过电解沉积在氧化膜孔隙表面,形成了金属陶瓷的结构,从而改变了阳极氧化膜的光学特性。
金属成分可以吸收、反射和散射光线,改变了光线的传播路径和波长,从而产生不同的颜色。
总体而言,铝阳极氧化着色工艺可以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和选择合适的着色方法来实现多种色彩的效果。
这种工艺不仅能够提高铝合金材料的外观质感,还能改善其表面性能,增强其耐候性和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电子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铝阳极氧化与染色技术
四、封孔处理
为了提高铝件质量和染着色牢固,着色后必须将氧化膜层的微细孔隙予以封闭,经过封闭处理后表面变的均匀无孔,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染料沉积在氧化膜内再也擦不掉,且经封闭后的氧化膜不再具有吸附性,可避免吸附有害物质而被污染或早期腐蚀,从而提高了阳极氧化膜的防污染、抗蚀等性能。
常用的着色后的封孔方法有水合封孔、无机盐溶液封孔、透明有机涂层封孔。
(一)水合封孔
水合封孔包括沸水封孔和常压、加压蒸汽封孔。
1、水合封孔的原理
铝的阳极氧化膜在水中有两种形式的反应;一是,在80度以下,pH<4的水中,与水结合成拜耳体三水合氧化铝,这种结合仅是物理结合,过程是可逆的。
另一种是在80度以上的中性水中,氧化铝与水化合成波米体型的一水合氧化铝,这就是通常所指的水合封孔的反应过程,由于一水合氧化铝的密度(3014kg/立方米)比氧化铝(3420kg/立方米)的小,体积增大33%左右,堵塞了氧化膜的孔隙。
2、影响沸水封孔的原因
(1)时间、温度:在其他条件相对一致的前提下,随封孔时间的延长,膜层结合水量增加,抗蚀性提高;随封孔温度的升高,水化程度提高,抗蚀性增强。
(2)pH值、水质:一般在pH值为5.5-6.5的封孔液中封孔,膜层不但有良好的抗蚀性而且耐磨性最好。
对水中的杂质含量应加以控制:硫酸根离子<250mg/kg,氯离子<100mg/kg,硅酸根离子<10mg/kg,磷酸根离子<5mg/kg,氟离子<5mg/kg。
最好用纯水,其电阻率为5×10Ω·cm。
(3)添加剂:在沸水中加入某些添加剂如无水碳酸钠、氨、三乙醇胺等,可增强封孔效果,提高膜层的抗蚀性,甚至相当或超过蒸汽封孔。
水合封孔的另一种方法是蒸汽封孔,其所处理的氧化膜抗蚀性、耐磨性与蒸汽压力和封孔时间有关。
一般随压力升高、时间延长、抗蚀性提高、耐磨性降低。
3、沸水、蒸汽封孔工艺
沸水封孔、蒸汽封孔工艺见表-12。
蒸汽(常压、加压)封孔的效果比沸水封孔好,但需用高压容器或专用蒸箱,因此蒸汽封孔特别是加压蒸汽封孔只能用于小型制品的处理,不适合大型制品和流水线生产使用。
(1)槽液pH值:一般情况下,在硫酸酸化的沸水里封孔,溶液的pH值总是向碱性增加方向变化,控制办法多采用添加缓冲剂,例如在封孔液中加入磷酸氢胺0.003-0.03g/L+硫酸0.006-0.015ml/L。
(2)入槽封孔的制品必须清洗干净,为避免氧化膜产生裂纹,封孔前的清洗使用温水。
(3)封孔制品应与槽体金属绝缘,为防止封孔液的大量蒸发,可用φ70mm的尼龙塑料球覆盖液面。
(二)金属盐溶液封孔
在金属盐溶液中封孔,既发生氧化膜的水化反应,又存在着盐类水解生成氢氧化物或是金属离子与染料分子反应生成新的金属络合物在膜孔隙中沉淀析出的过程,它们共同作用使孔隙封闭。
这种处理方法也称为沉淀封孔。
某些金属盐溶液的封孔工艺见表-13。
某些镍盐溶液使用较为经常,它的封孔效果好。
在封孔过程中,镍盐被膜吸引水解生成氢氧化物,由于镍的氢氧化物量少,几乎无色,所以不影响膜的本色,特别适用于着色膜的封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