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着色工艺规程
铝合金氧化着色工艺[1]
![铝合金氧化着色工艺[1]](https://img.taocdn.com/s3/m/21ed7f4633687e21af45a9a1.png)
让我们来给自己DIY的铝合金零件穿上漂亮的外衣经过染色法处理的铝制品,颜色美观、鲜艳、抗腐蚀性、耐磨性及绝缘性高于一般的铝制品。
将铝的工件悬于适当的电解质溶液内,以此作阳极进行电解。
在电解过程中,水中的氢氧根离子在阳极放出电子成为水和新生态的氧,它使铝氧化成较厚的氧化铝膜,因为这个过程是金属制品作阳极被氧化的,所以叫做阳极氧化。
铝制品经阳极氧化后,再经着色、封闭、处理即成染色品。
一、染色工艺1.预处理:铝制件在多次机械加工过程中,沾有较多的油脂、少量磨料、灰尘及有缺陷的氧化膜等,这些物质导电性差,不能进行阳极氧化,故需预先处理。
方法是用四氯化碳、三氯乙烯、汽油或甲苯作清洗剂,将铝件浸入,用毛刷刷洗,然后风干,再浸入水中,多次清洗。
油去尽后,立即用热水冲洗。
如果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的膜,还要放在32%的硝酸溶液浸泡20秒钟,以便除去黑膜,最后用冷水冲洗干净。
浸入蒸馏水中,备作制氧化膜用。
2.阳极氧化:⑴硫酸电解液的配制:由硫酸(按100%计)18-20公斤和去离子水80-82公斤混合而成,此时溶液比重约为1.125-1.140(波美度约16.5-18.0)。
有时为了获得防护性能好的氧极氧化膜,通常往硫酸电解液中添加少量草酸(每升溶液加入5-6克)。
⑵氧化工艺:将线路仪表安装好,将要染色铝件作阳极并全部浸入电解液中,然后接通电源,按下列工艺条件控制。
电解液温度控制在12-25℃,阳极电流密度1-2安/分米2,槽中电压13-23伏之间。
时间30-40分钟左右。
按上述工艺操作完毕,随时将铝件从电解液中取出,把所沾的酸液用清水冲洗干净,低凹部分更应注意,否则会有白斑出现。
酸液清洗干净后,浸入清洁水中备用。
3.染色:铝件经过阳极氧化后,表面形成了能吸附,以共价键或氢键等键型键合而成有色络合物,出现色泽。
⑴染料选择:染料分无机染料和有机染料两种。
无机染料多为无机盐组成,染色时将铝件分别在甲、乙两种化合物溶液(见下表)中浸泡,生成带色化合物,达到染色目的。
阳极氧化工艺流程图

铝及铝合极氧化着色工艺流程及原辅材料铝及铝合极氧化着色工艺规程1、工艺流程(线路图)基材→装挂→脱脂→碱蚀→中和→阳极氧化→电解着色→封孔→电泳涂漆→固化→卸料包装→入库2、装挂:2.1装挂前的准备。
2.1.1检查导电梁、导电杆等导电部位能否充分导电、并定期打磨、清洗或修理。
2.1.2准备好导电用的铝片和铝丝。
2.1.3检查气动工具及相关设备是否正常。
2.1.4核对流转单或生产任务单的型号、长度、支数、颜色、膜厚等要否与订单及实物相符。
2.1.5根据型材规格(外接圆尺寸、外表面积等)确定装挂的支数和间距、色料间距控制在型材水平宽度的1.2倍左右,白料间距控制在型材宽度的1倍左右。
2.1.6选择合适的挂具,确保正、副挂具的挂钩数与型材的装挂支数一致。
2.2 装挂:2.2.1装挂时应先挂最上面一支,再固定最下面一支,然后将其余型材均匀排布在中间、并旋紧所有铝螺丝。
2.2.2装挂前在型材与铝螺丝间夹放铝片,以防型材与挂具间的导电不良而影响氧化、着色或电泳。
2.2.3装挂时,严禁将型材全部装挂在挂具的下部或上部。
2.2.4装挂的型材必须保持一定的倾斜度(>5°)以利于电泳或着色时排气,减少斑点(气泡)。
2.2.5装挂时必须考虑型材装饰面和沟槽的朝向、防止色差、汽泡、麻点产生在装饰面上。
2.2.6易弯曲、变形的长型材,在型材的中间部位增加一支挂具或采用铝丝吊挂以防型材间碰擦或触碰槽极板,而擦伤或烧伤型材表面。
2.2.7选用副杆挂具时,优先选用插杆,采用铝丝绑扎时,一定要间隔均匀,露头应小于25mm。
2.2.8截面大小、形状悬殊的型材严禁装挂在同一排上。
2.2.9装挂或搬运型材,必须戴好干净手套,轻拿轻放、爱护、防护好型材表面,严禁野蛮操作。
2.2.10装挂或搬运型材时必须加强自检和互检,不合格的型材严禁装挂,表面沾有油污或铝屑(毛刺)的型材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处理干净。
2.2.11剔除不合格型材后,必须按订单支数及时补足。
铝阳极氧化工艺

铝阳极氧化工艺..铝阳极氧化工艺第一部分工艺流程一、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1、铝阳极氧化处理流程如下:脱脂→水洗×2→(酸蚀→水洗×2)→碱蚀→水洗×2→中和→→锡盐着色(红底香槟色系)→→单锡盐着色(古铜色系)→水洗×2→氧化→水洗×2→→镍锡盐着色(古铜色系)→→→硒盐着色(钛金色系)→→锰盐着色(金黄色系)→→水洗×2→封闭→水洗→水洗(或热水洗)→晾干→纯水洗→电泳→纯水洗→纯水洗→滴干→烘烤二.设备材质:管道材料:PVC槽体材料:PVC或PP第二部份化工工艺1.槽液组成及化学品简介..第一步:脱脂选用化学品:Potencer AC酸性脱脂剂AC是为铝及铝合金设计的专业清洗配方。
适用于常温浸渍脱脂。
对铝材的侵蚀很小,但能有效清除表面的各种油污,及去除自然氧化膜,且不会如碱蚀产生大量气体和黑污。
对水质要求低,水洗容易。
低泡沫、避免脱脂槽泡沫过多而溢流。
使用条件:AC 浓度: 4~7%(体积比)时间: 2~10 分钟(视油污及处理流程而定)温度:20~30℃开槽方法:先加入槽体积一半的水,然后加入计算量的AC,搅拌5min 左右,再补加水至规定体积。
第二、三步:自来水水洗第四步:酸蚀选用化学品:Potencer C-11Potencer C-11是精心研发使用于铝材酸蚀砂面作业中。
能快速整平、消除铝材表面的模具痕,获得美观的磨砂外观,并可大量降低铝材损耗。
使用条件:开槽浓度:Potencer C-11 80~160克/升;温度:常温~50℃。
时间: 3~ 6分钟。
须使用过滤设施。
开槽方法:先加入槽体积一半的水,然后在搅拌下慢慢加入计算量的C-11,再补加水至规定体积。
控制温度在规定围,放一根废铝材反应30min左右,取出,即可试生产。
..第五、六步:自来水水洗(第四、五、六步在有的厂家没有应用)第七步:碱蚀选用化学品:Potencer ADD及氢氧化钠Potencer ADD添加于碱蚀槽中,能强化梨面效果、减少铝泥结晶、延长溶液寿命,从而避免时常更换槽液。
铝合金氧化阳极工艺流程

铝合金氧化阳极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铝合金氧化阳极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预处理:这一步包括脱脂、水洗、碱蚀、水洗、出光、水洗等过程。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总规范

GB/T 8013-2XXX《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规范》报批稿—供负责起草单位与参加起草单位审查、修改稿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GB/T 8013-1987《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规范》是等同采用ISO 7599-1983《Anodizing of aluminium and its alloys-General specifications for anodic oxide coatings on aluminium》(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的总规范)。
GB/T 8013-1987颁布已经接近20年,为了使我国的阳极氧化国家标准与国际接轨,积极采用新的技术和试验方法,此次根据国际标准的修订情况和国内的使用情况进行修订。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文件中色协产字[2003]065号“关于下达2003年有色金属标准制(修)订和标样研(复)制项目计划的通知”,《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的总规范》的国家标准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等单位负责修订,完成时间为2004年。
2工作简况2003年1月15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起草人向有色金属标准化委员会汇报修订的思路,并与有色金属标准化委员会商议修订的原则,确定在根据ISO 7599-1983全面核实GB/T 8013-1987文字和内容的基础上,按照欧盟颁布的EN 12373.1-2001《 Aluminium and aluminium alloys—Anodizing —Part1:Method for specifying decorative and protective anodic oxidation coatings on aluminium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装饰和保护性阳极氧化膜的试验方法)的内容,结合国内企业的使用情况作为修订的基础的思路。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根据以上精神,首先根据我国国家标准新的格式要求对于GB/T8013-1987从内容到文字重新编写。
铝及铝合金的阳极氧化

是60个孔,(孔径为0.025um,孔隙率为8%)所以我们可以根 据氧化膜的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类型的电解液。氧化膜的这 种多孔性,使膜层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可以作涂镀层的 底层,氧化膜还可以被染成各种不同的颜色,提高金属的 装饰(zhuāngshì)效果。
•
3Al + 3O →Al2 O3
•阴极反应:2H+ + 2e → H 2 ↑
•反应的同时还伴随着酸对铝及生成的三氧化二铝的氧化膜的溶解
•Al + 6H+ → 2Al3+பைடு நூலகம்+ 3H2 ↑
•Al2O3 + 6H+ → 2Al3+ + 3H2O
•氧化膜的生成与溶解是同时进行的,氧化初期,膜的生成速度大于溶解速 度,使膜的厚度不断增加,随着膜厚度的增加,电阻逐渐增大,膜的
•必须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不能用自来水,否则自来水中的杂质会进 入氧化膜的微孔,降低膜的色泽和透明度。热水温度90~100度,PH 值6~7.5,时间15~30分钟
精品文档
铝及铝合金的阳极(yángjí)氧化
•水蒸汽封闭法
•原理与热水封闭法相同(xiānɡ tónɡ),但是必须有蒸缸设备,操作 条件是,蒸汽压1~3×105Pa,蒸汽温度100~110度,封闭时 间30分钟。其效果比热水封闭好,但成本高,难以推广。
•(3)氧化膜的耐蚀性,铝氧化膜在空气、土壤中都很 稳定,同基体(jī tǐ)的结合力也很强,为提高耐蚀性,阳 极氧化后的膜层要经封闭和喷涂处理。
精品文档
铝及铝合金的阳极(yángjí)氧化
•(4)氧化膜的绝缘性,铝的阳极氧化膜的阻抗较 高,导热性也很低,稳定性可高达1500度,热导率 0.419W/(m•K)—1.26 W/(m•K)。所以电解电容器 的电介质层或电器制品的绝缘层。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着色工艺规程

控制措施:调整工艺参数、 优化工艺流程、加强过程 控制等
质量标准:符合相关国家 标准和行业标准
检测频率:根据生产实际 情况确定检测频率
检测记录:记录检测结果, 便于追溯和分析
着色质量检测与控制
检测项目:颜色均匀性、光泽度、耐磨性等 检测方法:目测、色差仪、耐磨试验等 控制措施:调整工艺参数、更换原材料、加强过程管理等 质量标准: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着色原理及方法
阳极氧化:在铝 及铝合金表面形 成氧化膜,提高 耐磨性和耐腐蚀 性
着色原理:利用 电解液中的金属 离子与氧化膜中 的氧离子发生化 学反应,形成有 色化合物
着色方法:根据 需要选择不同的 电解液和着色温 度,控制着色时 间和着色深度
着色效果:可以 获得各种颜色的 氧化膜,如黑色、 蓝色、红色等
PART 6
封闭处理工艺
封闭处理的作用及原理
封闭处理:在阳 极氧化过程中, 通过封闭处理, 使氧化膜表面形 成一层致密的保 护层,提高氧化 膜的耐腐蚀性和 耐磨性。
原理:封闭处理 是通过化学反应, 在氧化膜表面形 成一层致密的保 护层,阻止外界 环境对氧化膜的 侵蚀,提高氧化 膜的耐腐蚀性和 耐磨性。
工艺流程:水洗→脱脂→ 水洗→中和→水洗→干燥
脱脂剂:常用的有碱性脱 脂剂、酸性脱脂剂、中性 脱脂剂等
脱脂温度:根据工件材质 和脱脂剂种类确定,一般 在40-60℃之间
脱脂时间:根据工件材质 和脱脂剂种类确定,一般 在5-15分钟之间
脱脂效果检验:目测工件 表面无油脂、污垢等,水 洗后无泡沫产生
碱蚀处理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着色原理
阳极氧化原理
阳极氧化是一种电 化学过程,通过电 解液中的电流作用, 使铝及铝合金表面 形成一层氧化膜。
铝及铝合金的阳极氧化

H2O -2e → [O] + 2H+ 2Al + 3[O] → A12O3 + 1670kJ
08-2005 FH
电镀工艺学10-136
11
通过电子显微镜、示踪原于等现代测试方法,对氧化膜形 成过程提出了新的观点,在阳极上铝原子失去电子而氧化:
还提出有三层结构模型和胶体结构模型。
除磷酸氧化膜外,硫酸、铬酸和草酸阳极氧化膜也都具有 相似的结构,仅孔径、孔隙串等具体数值不同而已。不同类 型溶液取得的氧化膜性质,如表26—1所列。
08-2005 FH
电镀工艺学10-136
21
08-2005 FH
电镀工艺学10-136
22
溶液
15% 硫酸 4%磷酸 3%铬酸 2%草酸
Al - 3e → Al3+ 2Al3+ + 3O2- → Al2O3 与铝结合的氧离子来自哪个原子团或离子尚不得而知,实 际上阳极反应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一些问题仍在探索中。 在氧化膜/溶液界面上还发生氧化膜的化学溶解: Al2O3 + 3H2SO4 → Al2(SO4)3 + 3H2O
08-2005 FH
表26-1 不同溶液所得氧化膜的性质
温度 形成电压 阻挡层厚度 孔径
/℃
/V
/nm·V-1
/nm
孔壁厚
孔数
孔体积
/nm·V-1 /×109·cm-2
%
10
15
25
60
40
40
25
60
1.00
12
0.80
77.0
7.5
1.19
33
1.10
4.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着色工艺规程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着色工艺规程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着色、电泳生产的工艺和操作的技术要求及规范。
2、工艺流程(线路图)基材→装挂→脱脂→碱蚀→中和→阳极氧化→电解着色→封孔→电泳涂漆→固化→卸料包装→入库3、装挂:3.1装挂前的准备。
3.1.1检查导电梁、导电杆等导电部位能否充分导电、并定期打磨、清洗或修理。
3.1.2准备好导电用的铝丝,并打磨导电杆3.1.3检查传送带及相关设备是否正常。
3.1.4核对随料单或生产任务单的型号、长度、支数、颜色、膜厚等要求是否与订单及实物相符。
3.1.5根据型材规格(外接圆尺寸、外表面积等)确定装挂的支数和间距、色料间距控制在型材与型材间3公分左右,白料间距控制在型材与型材间2公分左右。
3.1.6选择合适的导电杆,在保证导电充分的前提下,导电斑痕最小。
3.2装挂:3.2.1装挂时应将型材均匀排布在导电杆有效区间、并上紧每一根料.3.2.2装挂前应打磨净导电杆上的氧化膜,以防型材与挂具间的导电不良而影响氧化、着色或电泳。
3.2.3装挂时,严禁将型材全部装挂在挂具的下部或上部。
3.2.4装挂的型材必须保持一定的倾斜度(>5°)以利于电泳或着色时排气,减少斑点(气泡)。
3.2.5装挂时必须考虑型材装饰面和沟槽的朝向、防止色差、汽泡、麻点产生在装饰面上。
3.2.6易弯曲、变形的长型材,在型材的中间部位增加一支挂具或采用铝丝吊挂以防型材间碰擦或触碰槽内极板,而擦伤或烧伤型材表面。
3.2.7选用副导杆时,优先选用截面小的副杆,采用铝丝绑扎时,一定要间隔均匀,上紧铝丝防止因料移动而引起大面积的擦伤。
3.2.8截面大小、形状悬殊的型材严禁装挂在同一排上。
3.2.9装挂或搬运型材,必须戴好干净手套,轻拿轻放、爱护、防护好型材表面,严禁野蛮操作。
3.2.10装挂或搬运型材时必须加强自检和互检,不合格的型材严禁装挂,表面沾有油污或铝屑(毛刺)的型材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处理干净。
3.2.11剔除不合格型材后,必须按订单支数及时补足。
3.2.12装挂区的型材不宜存放太久,以防废气腐蚀型材表面。
3.2.13认真填写《装挂记录》和《氧化工艺流程卡》上装挂部分的记录,准确计算填写每挂氧化面积,随时核对订单,确保型号、支数、颜色不出差错。
3.2.14认真做好交接班手续和工作区的环境卫生。
4、氧化台生产前的准备工作:4.1检查各工艺槽的液面高度,根据化验报告单调整各槽液浓度,确保槽液始终符合工艺要求,并经常清除槽液中的污物。
4.2检查行车、冷冻机、整流器、循环酸泵、水泵、转移车、固化炉等设备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及时排除,严禁带病运行。
4.3检查纯水洗槽和自来水洗槽的PH(或电导率)和洁净度、不符合工艺要求的应及时更换或补水溢流。
4.4打开碱蚀、热纯水槽、封孔槽的蒸汽或冷却水,打开氧化槽、着色槽、电泳槽的循环冷却系统,确保槽液均匀、温度达到工艺要求。
4.5检查罗茨风机和抽、排风机,并在生产前开启。
4.6认真核对《氧化工艺流程卡》,明确生产要求,准备好比色用色板。
5、氧化台操作的通用要求:5.1每次吊料不准超过两挂,并且两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间距,以防型材之间的碰擦伤。
5.2型材吊进、吊出槽液时必须斜进、斜出,倾斜度应控制在30°左右。
5.3掉入槽内的型材必须及时取出补挂在排上,损伤报废的型材必须及时通知装挂组按订单补足支数。
5.4除碱蚀和着色外,型材吊出槽液后应流尽槽液以减少浪费和污染。
5.5当吊料转移必须跨越其它型材时,必须保持转移型材的水平度,以减少型材上的槽液流下,污染型材和导电梁。
5.6每道工序均应及时认真填写《氧化工艺流程卡》,并签字。
6、脱脂:6.1工艺参数槽液成分:酸性脱脂剂2~3%槽液温度:室温脱脂时间:1~3min6.2操作要求:6.2.1核对工艺流程卡,明确生产要求,同一颜色,同一型号,同一订单或相近规格的型应同时或优先吊入脱脂槽,以方便后道工序的操作。
6.2.2脱脂结束时,应及时将型材吊出脱脂槽,以防型材表面起砂。
6.2.3脱脂后的型材表面应均匀湿润,保持水膜在30S内不破裂,水流不程线滴流方可进入下一工序槽,并经二级水洗后才能转入碱蚀工序。
6.2.4水洗槽液面应无油污飘浮7、碱蚀:7.1工艺参数:槽液成分:平光碱蚀砂面碱蚀NaOH: 40~50g/l 45~60g/l添加剂(NaOH的):1/12~1/15 1/6~1/8槽液温度:40~45℃45~55℃碱蚀时间:1~3min 10~30min7.2操作要求:7.2.1碱蚀时,应打开送风排风机。
7.2.2碱蚀结束时应尽快吊出型材,流尽槽液后立即转移至水槽水洗,以防型材表面产生碱蚀斑纹或流浪。
7.2.3严格控制碱蚀工艺参数,确保碱蚀后的表面质量均匀一致。
7.2.4碱蚀后的型材必须经二级溢流水洗、上下移动、反倾斜充分洗净型材表面和内孔中的碱液,以防残留碱液污染其它槽液。
8、中和:8.1工艺参数:槽液成分:HNO3: 120~150g/l槽液温度:室温中和时间:2~5min8.2操作要求:8.2.1中和时,型材应上下反倾斜移动,充分中和型材内孔中的残留碱液和去除表面挂灰。
8.2.2中和后的型材必须经二级水洗后,才能进入阳极氧化槽。
8.2.3中和后的型材应加强表面质量的检查,检查型材表面的砂面状况、挂灰、有无毛刺、花斑、焊合线等表面缺陷,以便及时处理、返工。
8.2.4经常检查中和后的夹具螺丝是否松动,如有松动必须重新拧紧,以确保导电良好。
9、阳极氧化:9.1工艺参数:槽液成分:H2SO4: 150~180g/l AL 离子: 5~15g/l槽液温度:20±1ºC氧化电压:14~18V铝离子低时使用下限电流密度:130~150A/㎡氧化时间:根据膜厚要求计算。
9.2操作要求:9.2.1阳极氧化前必须开启:(a)整流器冷却水。
(b)槽液循环冷却系统(冷冻机组)。
(c)送排风机。
9.2.2阳极氧化前必须检查:导电铜座、导电铜铝块、挂具与导电梁接触处的导电状况,并经常打磨。
9.2.3阳极氧化前必须打开导电铜座的冷却水,并检查导电梁是否弯曲,弯曲的导电梁必须更换,以防烧坏导电座,影响阳极氧化。
9.2.4通电氧化前,型材必须放置在氧化槽的中央,确保与两边阴极板的距离相等。
9.2.5通电氧化前,行车挂钩与导电梁挂钩必须脱开,氧化结束断电后,行车挂钩才能挂上导电梁挂钩,以防发生短路,损坏设备。
9.2.6阳极氧化采用定电流密度法,氧化电流必须根据型材的氧化面积乘以电流密度计算后设定。
着色型材的氧化电流密度必须控制在130A/㎡。
9.2.7阳极氧化时应经常巡视电压、电流、温度等各种仪表,发现异常应及时排除。
9.2.8氧化后的型材应检测膜厚,并做好记录,膜厚达不到要求的必须重新延长氧化时间至膜厚达到要求。
10、电解着色:10.1工艺参数:古铜系金黄系槽液成分:SnSO4: 7~10g/l 高锰酸钾8NiSO4·6H2O: 20~30g/l 硫酸25-30添加剂:与SnSO4等量添加剂15-20H2SO4: 15~20g/l 温度难25±5PH: 0.6~1.0 交流电7-10V温度:15~25℃时间2-4分电压:14~18V着色时间:20S~15min :10.2操作要求:10.2.1阳极氧化的型材进入着色槽时必须保持较大的倾斜度,并放置在两极中间,确保左右极距相等。
10.2.2送电着色时,行车挂钩与导电梁挂钩必须脱开,并静置0.5~1分钟后才能送电着色。
10.2.3 同一种颜色的着色电压必须相等。
10.2.4 古铜槽着色结束时,必须立即起吊,尽快流尽槽液,尽快转移至水槽水洗,充分洗净型材内孔中的酸液后,才能用色板比色,当颜色太浅时,重新放入着色槽通电补色,当颜色太深时,重新放入着色槽(不通电)或氧化槽后面的酸性水槽褪色(古铜系列)。
10.2.5 由于金黄色不能褪色,设定着色时间时不宜过长。
10.2.6着色后的型材应经二级水洗充分洗尽酸水后,才能进行电泳或封孔处理。
11、封孔:11.1工艺参数:槽液成分:Ni离子:0.8~1.2g/l、F离子:0.35~0.6g/l、PH:5.6~6.5、纯水槽液温度:20~30℃封孔时间:氧化膜厚(um)×1.2min左右(以过到质量标准为准)。
11.2操作要求:11.2.1型材封孔前必须经一道纯水洗,以防污染电泳槽和封孔槽。
11.2.2型材进出封孔槽时应防止封孔槽液溅入电泳回收槽。
11.2.3封孔后的型材必须经水洗后凉干。
11.2.4刚封孔后的型材严禁接触油污、电解质及赤手。
11.2.5封孔后的型材应抽查封孔质量,及时调整封孔时间,确保封孔质量达到要求,并且防止过封起粉。
12、电泳12.1工艺参数:槽液成分:固体份:5~8%溶剂:1~5%电导率:550~900µS/cmPH: 7.6~8.0电泳电压:90~120V温度:23±3℃电泳时间:1~2min12.2操作要求:12.2.1电泳前必须经过一道纯水,二道热纯水,三道冷纯水的洗涤,充分洗尽型材表面、内孔和膜孔中的酸水和污物。
12.2.2经常检查三道纯水槽的PH、导电率和洁净度,保持各纯水槽的PH>5.5,第一道纯水的电导率<120µS/cm,二、三道纯水的电导率<60µS/cm,并经常更换纯水。
12.2.3热纯水槽的温度应控制在60~80℃。
12.2.4型材在热纯水槽中的烫洗时间为3~5min,烫洗结束后,应充分凉干,并充分擦尽导电梁上的油污灰尘及酸碱水,特别注意管状型材和厚壁型材的清洗和降温。
12.2.5冷纯水洗槽的温度应保持在30℃以下,冷纯水洗后的型材不应凉干,以防电泳时产生流浪。
12.2.6型材进入电泳槽时必须保持较大的倾斜度,以利排除空气。
12.2.7型材进入电泳槽后应放置在电极中央,确保与两边极板的距离相等,并静置1分钟后才能通电电泳。
12.2.8电泳时必须开启电泳槽循环泵和电泳回收装置,并使电泳后的两道纯水洗槽达到如下工艺要求:第一道纯水(RO1) 第二道纯水(RO2)固体份:<1.0% <0.3%PH: 8.0~8.3 PH 8.0~8.5电导率:<100µS/cm 电导率:<50µS/cm12.2.9电泳槽液应根据PH或电导率的升高定期开启精制净化系统,确保电泳槽液符合工艺要求。
12.2.10电泳结束后,必须经两道纯水洗。
12.2.11电泳水洗后的型材应放置在预干区预干。
12.2.12经常保持电泳区的环境卫生,严禁油污、灰尘、酸雾污染型材和电泳槽。
13、固化:13.1工艺参数:固化温度:160-180℃固化时间:30~45min13.2操作要求:13.2.1固化前应检查固化炉及测温系统是否正常,并定期清洁固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