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音乐《走进京剧大世界》教学设计教案
音乐走进京剧大世界说课稿

音乐走进京剧大世界说课稿一、引言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瑰宝之一,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形式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于世。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京剧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使京剧与现代音乐相结合,以吸引更多年轻观众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
本次说课将重点介绍音乐走进京剧大世界的意义、目标和实施方法。
二、音乐走进京剧大世界的意义1. 传承与创新的结合:音乐作为京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可以使京剧更具活力和吸引力。
2. 拓展观众群体:通过音乐的引入,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对京剧产生兴趣,提高京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 促进文化交流:音乐作为一种语言,可以跨越国界和文化差异,将京剧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三、音乐走进京剧大世界的目标1. 提高京剧的艺术品质:通过音乐的运用,提升京剧的艺术水平和表现力。
2. 吸引年轻观众:通过音乐的时尚元素和现代表现形式,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走进京剧的世界。
3. 丰富京剧的表现形式:音乐可以丰富京剧的表演形式,增加观众的观赏体验和艺术享受。
四、音乐走进京剧大世界的实施方法1. 创作新的音乐作品:通过创作新的音乐作品,将现代音乐元素融入京剧中,使其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2. 引入流行音乐元素:将流行音乐的节奏、曲调等元素引入京剧演唱中,使京剧更富有时代感。
3. 进行跨界合作:与现代音乐人、乐团等进行跨界合作,共同创作音乐作品,使京剧与现代音乐相互融合。
4. 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音乐走进京剧的相关内容,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和参与。
五、实施效果评估1. 观众反馈:通过观众的评价和反馈,了解他们对音乐走进京剧的态度和喜好,以便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2. 观众数量统计:统计观看音乐走进京剧演出的观众数量,评估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3. 媒体报道:通过媒体的报道和宣传,评估音乐走进京剧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六、结语音乐走进京剧大世界是一项既有挑战性又有意义的工作。
《走近京剧》的教案

《走近京剧》的教案
教案主题:走近京剧
教案目标:
1. 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掌握京剧的基本表演形式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对京剧的欣赏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资源:
1. 《走近京剧》的视频或音频材料;
2. 京剧表演的录像或录音;
3. 京剧服饰、道具等相关文化实物。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5分钟)
用京剧的音乐或视频作为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背景知识(1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京剧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包括京剧的地位、剧目、表演形式等。
第三步:基本动作与造型(20分钟)
教师向学生展示京剧的基本动作和造型,如扇子、拐子、坐步、挑脚等,学生跟随模仿。
第四步:角色扮演(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京剧角色,分别表演一段经典的京剧台词或乐段。
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表演指导和技巧。
第五步:作品欣赏(15分钟)
播放一段京剧的录像或录音,让学生欣赏京剧的表演技巧和艺术魅力,以及表演中所
体现的中国传统价值观。
第六步:总结与展示(10分钟)
学生进行小结,谈谈自己对京剧的认识和感受,可以分组展示自己的表演作品。
教学延伸:
1. 借助相关文化实物,向学生展示京剧的服饰、道具等,深化学生对京剧文化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京剧演出,亲身体验京剧的魅力;
3.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中国传统戏曲形式,如豫剧、越剧等。
《走近京剧》的教案

《走近京剧》的教案教案:走近京剧一、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的起源和发展。
2.掌握京剧的基本表演艺术特点。
3.学习京剧的基本动作和唱腔。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京剧的表演艺术特点。
2.京剧的基本动作和唱腔。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京剧基本动作和唱腔的学习和表演。
2.学生对于京剧表演艺术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四、教学准备:1.京剧音乐和视频资源。
2.京剧服饰和道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们对京剧了解多少?你们最喜欢的京剧剧目是什么?为什么?2.了解京剧(20分钟)a.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包括“四大宗师”的传统,以及现代京剧的发展。
b.介绍京剧的表演艺术特点,如唱、念、做、打的结合,以及脸谱和服饰的意义。
3.学习京剧基本动作(30分钟)a.示范和讲解京剧的基本动作,如站立、跌倒、扭转身体等。
b.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模仿练习基本动作。
4.学习京剧唱腔(30分钟)a.老师播放一段京剧唱腔的音乐,让学生听一遍。
b.老师教授一段京剧唱腔的歌词和发音,让学生跟着唱。
c.学生分组进行小练习,互相演唱一段京剧唱腔。
5.观看京剧表演(20分钟)a.老师播放一段京剧表演的视频。
b.学生观看京剧表演,注意观察演员的表演艺术特点。
c.讨论学生对于京剧表演的理解和感受。
6.表演京剧小片段(30分钟)a.学生自由选择一段京剧剧目,分组进行排练和表演。
b.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进行评价。
七、拓展练习:1.学生可以选择深入研究一个京剧剧目,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表演。
2.学生可以尝试写一篇关于京剧起源和发展的小论文。
八、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体会,鼓励学生对京剧进行深入学习和表演。
九、课后作业:1.回家观看一段京剧表演,写下你的观感和感受。
2.自选一段京剧唱腔进行练习,下节课准备进行展示。
教案结束。
备注:本教案适用于高年级小学生及中学生,可以根据学生年级和能力的不同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音乐走进京剧大世界说课稿

音乐走进京剧大世界说课稿恭敬的评委老师,各位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说课人,我将为大家带来一堂关于音乐走进京剧大世界的课程。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包括起源、发展和特点等;2.了解音乐在京剧中的作用和表现形式;3.通过欣赏京剧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4.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音乐在京剧中的作用和表现形式;难点是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京剧音乐欣赏视频3.学生练习乐器(如二胡、琵琶等)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京剧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好奇心。
2.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京剧的起源、发展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
3.音乐欣赏(20分钟)播放几段京剧音乐,让学生欣赏京剧音乐的美妙之处,并引导学生子细聆听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表情。
4.合作学习(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一个小组选择一段京剧音乐进行分析和演奏。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乐器,如二胡、琵琶等,来演奏京剧音乐。
5.展示和总结(10分钟)每一个小组轮流演奏自己选择的京剧音乐,其他同学可以进行欣赏和评价。
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强调音乐在京剧中的重要作用,并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欣赏京剧音乐。
五、板书设计音乐走进京剧大世界- 京剧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音乐在京剧中的作用和表现形式- 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京剧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然而,本节课的时间有限,学生的演奏时间较短,下次可以适当延长期,让更多学生有机会进行演奏。
音乐走进京剧大世界说课稿

音乐走进京剧大世界说课稿一、引言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表演风格。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变化,传统京剧面临着新的挑战。
本次课程旨在探讨如何将音乐元素融入京剧演出中,以增加观众的兴趣和理解,使京剧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二、背景介绍京剧是由戏曲演员的表演、唱腔、舞蹈和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组成的综合性艺术。
其中,音乐在京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京剧音乐以器乐伴奏为主,以曲调、节奏和音色的变化来表达情感和塑造角色形象。
然而,随着现代音乐的发展和观众审美的变化,传统的器乐伴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观众的需求。
因此,如何将现代音乐元素引入京剧演出中,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三、音乐元素在京剧中的应用1. 融合现代音乐元素在传统的京剧演出中,可以引入一些现代音乐元素,如电子音乐、摇滚乐等。
这样可以使京剧更加时尚和现代化,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
同时,现代音乐的节奏和音色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京剧的表现力和戏剧性。
2. 创新演唱方式传统的京剧唱腔以尖锐、高亢的嗓音为主,而现代音乐则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和声音的变化。
可以尝试在京剧演唱中引入一些现代音乐的演唱技巧,如颤音、滑音等,以丰富唱腔的表现力。
3. 引入新的乐器传统的京剧音乐以琵琶、二胡、笛子等传统乐器为主,而现代音乐则有更多种类的乐器可供选择。
可以尝试引入一些现代乐器,如电吉他、键盘等,以增加音乐的层次和丰富度。
四、音乐走进京剧大世界的意义1. 丰富观众的审美体验通过将音乐元素融入京剧演出中,可以让观众在欣赏京剧的同时,感受到不同音乐风格的碰撞和融合,从而丰富了他们的审美体验。
2. 增加京剧的传承力和吸引力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观众对于艺术形式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通过将音乐元素引入京剧演出中,可以使京剧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口味,增加其传承力和吸引力。
3. 推动京剧的创新发展音乐作为艺术形式的一种,具有无限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音乐教案-走进京剧

音乐教案-走进京剧(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音乐教案-走进京剧音乐教案-走进京剧走近京剧一、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
二、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以浙江省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课《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为基点,加入创新,将更多的京剧知识,如京剧的形成、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表演形式、京剧的艺术魅力等溶入其中。
三、教材分析:京剧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在一节课中根本无法把它全部讲完,因此,本课选取了最为重要的京剧的形式和发展,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表演形式为切口做浅近的介绍,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目的在于激发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兴趣和自豪之情。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对象:六年级。
六、教具准备:1、四套代表生、旦、净、丑的京剧服饰及简单道具2、电脑多媒体课件。
3、京剧脸谱。
4、京锣。
七、主要教学方法:1、谈话法:用于京剧历史,行当的介绍等。
2、情境教学法:整个教室营造京剧氛围,并充分用媒体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京剧的表演过程,让课堂变戏台,使学生变成演员,身临其境。
3、体验教学法:让学生模仿京剧的唱念做打,感觉京剧的魅力。
八、教学过程():一、随京剧武场音乐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
1、师:刚才这段音乐是我国哪一种戏曲的音乐声?生:京剧。
2、师:对了。
我们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那么你对京剧有哪些了解呢?我想请同学们把你所知道的有关京剧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京剧。
3、学生回答京剧的有关知识,当学生回答到相关的主题时教师马上加以详细的说明介绍。
例如:讲到动作时,教师抓住机会介绍京剧动作中的虚拟性,并请生一起模仿喝酒、开门、关门、骑马、摇船等;讲到服装时,媒体出示头饰、靴子、服饰等图片;讲到脸谱时,媒体出示脸谱的同时,教师讲解脸谱所代表的人物个性;讲到票友时,教师说说慈禧太后作为票友,专门为看戏而搭的7米高的戏台。
音乐活动课《走进京剧》教学设计

音乐活动课《走进京剧》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
2、在听、唱、念、做的活动中,感受京剧不同行当角色的特征。
教学重点:1、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
2、体验京剧的锣鼓经及圆场步。
教学难点:锣鼓经及圆场步。
教学准备:锣鼓镲,多媒体资料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导入京剧。
1、师简介京剧: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漫步在戏曲的殿堂,共同感受京剧的独特魅力。
京剧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了,它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精华,所以有被称为“国粹”。
2、复习京剧歌曲《京调》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短小的京歌,名字叫做《京调》,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
3、分析歌曲《京调》歌词。
同学们,其实这首短小的京歌里却囊括了京剧的基本常识,我们一起来看看。
“生旦净丑”指的是京剧的四大角色行当,“唱念做打”是京剧的四大基本功,“脸上画油彩”是京剧脸谱艺术的绘画手法,“锣鼓”则是京剧最主要的伴奏乐器。
可见,这首歌曲带领我们敲开了京剧的大门,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京剧,近距离的了解京剧背后的相关文化。
二、介绍京剧的四大行当:1、京剧的四大行当。
京剧中的人物根据年龄、性别和性格特征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
A生角a(出示图片)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生角。
生角:是男性的正面形象。
(分老生、小生、武生)b结合图片介绍武生:需要有一定得武术功底和跌打技巧。
C请男生跟着老师来学学小生的简单动作。
(欣赏小生的简单动作,学生一起来模仿,教师带领做)B旦角a(出示图片)认识旦角。
旦角:女性正面形象。
分青衣、花旦、武旦和老旦。
b介绍青衣:端庄娴静、大家闺秀的女子,以唱功为主。
c介绍花旦:性格活泼或泼辣灵巧,一般以小姐身边的丫鬟为主。
d请女同学来学学花旦的动作,我们也来做一回花旦吧!(教师做简单的花旦动作,女同学一起学着做一做)。
师:同学们的动作真漂亮,像极了真正的花旦。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净和丑。
C净角a(出示图片)净角:性格鲜明的男性人物。
净是脸谱文化最为丰富绚丽的一个行当。
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戏曲》教案

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戏曲》教案第一课时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活动《走进京剧大世界》教学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揭示学习的目标——京剧,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1.导入听京剧选段。
提问:你想知道哪些有关京剧的知识?你想了解哪些有关京剧的问题?2.教师结合学生问题,整理归纳若干个问题。
3.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认真学习专题。
4.学习本节课专题——京剧的历史(1)学生学习汇报:京剧的产生。
(2)教师导学(3)学生学习汇报:京剧的舞台演变5.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布置下节课学习专题——《京剧的行当》。
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程度和参与率。
2.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寻找问题的答案。
3.在小组学习中,“我”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在小伙伴心中的位置。
4.在小组汇报过程中承担的部分。
第二课时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欣赏《生、旦、净、丑荟精粹》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
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
2、了解京剧的有关知识。
初步认识京剧的艺术特征,知道京剧的产生、发展和历史沿革。
3、激发发展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京剧的艺术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对京剧行当和京剧表演的认识。
教具准备:1、电脑多媒体课件。
2、京剧脸谱。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超级联想。
超级联想,同学们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几个词组来联想另一个事物。
西皮二簧沙家浜国粹梅兰芳2、京剧知识知多少。
师:京剧是流行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之一。
我国的京剧艺术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种。
而我国的京剧的艺术形式是保留最完整的。
其中京剧又被誉为是我国的国粹。
随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京剧艺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和喜爱,甚至一些老外特地到中国拜师学艺,把我国的京剧艺术带到他们的国家中去。
那么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自己的国粹京剧了解多少呢?二、京剧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京剧大世界》教学设计
(葫芦岛市第三实验小学石琳琳、王莉莉)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八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
2、认识不同行当的角色特征,并能识别各行当角色。
3、模仿各行当的动作。
教学目标:
1、通过京剧相关资料、欣赏、图片、片段等,使学生对戏曲艺术产生感性认识,提高对戏曲的兴趣
2、了解京剧的发展历史、相关知识,剧种中的行当分类和表现形式等。
来感受体验京剧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热爱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通过鼓励学生学说、学做,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分析:
京剧是流行于全国的戏曲剧种,有近两百年的历史。
它吸收并融合了许多其他剧种在音乐以及表演方法上的精华,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剧种。
本课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国粹京剧,播撒民族文化精粹的种子,弘扬民族精神。
并通过欣赏了解京剧各行当的分类以及表演风格特点,同时了解一些优秀的京剧剧目。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对我国的京剧艺术产生兴趣。
2、培养学生对戏曲的感受、鉴赏和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各种戏曲剧种片段:评剧、二人转、黄梅戏、京剧等。
师:在我们民族音乐的大花园中,盛开着很多美丽的花朵,如民歌、民族器乐、说唱、戏曲等。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几个片段,仔细听它们属于哪种艺术形式?
生:戏曲。
师:戏曲种类非常丰富,它包括像刚刚听到的评剧、二人转、黄梅戏、京剧等。
那其中哪一个是我国的国粹呢?(引出京剧)
2、学生简单汇报京剧知识。
师: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一些关于京剧的资料,你们收集了吗?(生:收集了)
师:那都收集到了哪些呢?谁能向大家汇报一下呢?(学生汇报)
师:噢!你们知道得可真多!通过你们的汇报,我相信这京剧大世界里面一定很精彩。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去深入了解它的表演形式和行当!
二、京剧介绍
(一)京剧的历史
1、播放课件—京剧剧照
师:老师这有几张很好看的图片,快来看一下里面有没有你们熟悉的人物形象?
2、师小结:这些漂亮的照片都是京剧的剧照,京剧呢吸收了其它戏曲材料,而最终开成于北京,是一个已有二百多年历史的戏曲剧种,它又叫“京戏、国剧”。
(二)京剧的表现手段。
分段欣赏,了解“四功”。
师:那你们知道京剧中的“四功”指的是什么吗?
师:下面我们就通过欣赏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首先来看第一个片段,在欣赏中注意观察这段表演有什么特点?以什么为主?
(1)(第一片段)唱—学生感受唱功。
生:唱
师:“唱”是京剧中至关重要的表现手法,北京人有句老话说得好:“没有好的唱段,不算好戏。
”可见北京人对京剧的“唱”是多么的重视。
即然“唱”这么重要,老师也想给大家唱一段!你们想听吗?
(2)(第二片段)念—播放念白学生模仿
师:我们欣赏完“唱”后,再来看下一个片段。
这段表演又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说出表演以“说”为主)
师:京剧里把这种“说”称之为“念”,也叫“念白”或“白口”,就是我们所说讲话的意思。
那你们想不想同这个演员一起练习念呢?
师:京剧中的“念白”与我们平时讲话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呢?
师:京剧中的“念白”很有韵味。
它讲究真、正、情、劲。
也就是说要做到吐字清楚、准确无误、有感情、力量要适中。
谁能在其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来念给大家听呢?
(3)(第三片段)做—播放做动作
师:同学们们念得很好,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个片段中的演员在做什么呢?
生:做各种动作,整理衣服。
师:观察得很仔细,这个片段描写的是唐明皇约杨贵妃去百花亭饮酒赏花,杨贵妃准备盛装前往,之前正在整理自己的服饰,对于这样的表演我们称之为“做”。
它要求演员要运用各种面部表情、神态,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
师:再来看演员的衣服有什么特点?(生回答)
这种宽宽长长的袖子叫水袖。
京剧中用水袖做出的不同动作可以表达不同的内容和情感。
例如:表示生气的投袖、整理衣服的抖袖、还有挥袖、招袖等。
那这段运用的是哪一种呢?(抖)那谁能来模仿一下呢?(找学生示范)(教师讲解并带学生练习)现在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来感受“做”的魅力!(讲解剧情,先走步——左手持杯;右手抖——整理头发、衣领、衣服)
师:同学们表现得很好啊!
(4)(第四片段)打—边播放边讲解
师:下面我们再来欣赏
师:边播放边说——这是《战濮阳》的片断,它表现的是三国时期典韦与吕布两名将领交战的场景。
师:那么它的表演形式就是(打)
师:京剧中的打与练武术的打不一样,京剧演员要求手里要非常有分寸,要讲究绵、软,不能伤人。
一会儿我们在欣赏的时候,共同感受演员们在打中的配合是多么的默契,同时仔细观察:场上除了典韦与吕布外还有一些人,他们在做什么呢?(再放)
师:谁来模仿一下?
※讲解圆场动作要领
师:这个动作在京剧中叫走圆场。
一般情况下它会有一个很威武的亮相,走的时候要小步快走脚跟先着地,走圆时身体略向圆心倾斜,我们先在原地走个小圆试试。
师:这个片段中,走圆场和打斗时为他们伴奏的乐器,你们听出来了吗?(生:大锣、小锣、堂鼓、镲、钹等)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两种乐器,云锣和镲,想不想试一试呢?(学生演奏)他们的演奏真的很棒,那就让我们随着他们的节奏走圆场,好不好?“咍”
师:表演的非常有意思,希望同学们能在课下多练习,把这个动作做的更规范就更好了。
非
常感谢我们的小乐手。
师:刚刚我们欣赏的这四段的表演形式就是京剧的“四功”,是什么呢?:(生:唱、念、做、打)。
(三)京剧中的行当。
师:其实京剧在塑造人物方面也很独特。
他把不同的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的人物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京剧中称之为“行当”。
你们知道是哪几行吗?
师:我这有几幅图片,我们先仔细观察一下这些人物有哪些特征?然后再判断它们有可能是哪一行当?
师:同学们观察得都很仔细呀,判断也比较准确。
我们首先来看生行:
1、生行——老生、小生、武生
师:“生”行扮演男性角色,在京剧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其中又可细分为“老生”、“小生”、“武生”
(课件演示:老生:中老年形象。
小生:年轻人形象。
武生:身具武艺男性。
)
师:请你为下面的几组图片做一下判断,并说明理由。
2、旦行——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
师:京剧中女性统称为“旦”,细分为“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
(课件演示:花旦:年轻活泼俏俐的小家碧玉或丫鬟,以做功和念白见长。
武旦:身具武艺的江湖女子或神怪精灵。
刀马旦:女将或女元帅。
老旦:老年女性。
用本嗓唱念,多重唱功。
)谁能说说,它们分别表现的是哪些女性角色?
师:真聪明!看看下面的图片,我们再来判断一下。
3、净行——正净、副净、武净
师:我们再来看“净”又称:“花脸”。
化妆时面部勾画脸谱,不同的脸谱表现不同的人物形
象,又可分为“正净”、“副净”、“武净”。
我们来看这几组图片,你觉得哪张是“武净“呢?哪张又是“正净”和“副净”呢?
(课件演示:正净:表现的人物多为举止稳重者,以唱功为主。
副净:俗称架子花脸,演唱和表演并重。
武净:又称武二花或摔打花脸,表现身具武艺,以武打见长。
)
4、丑行——文丑、武丑
师:化妆时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而且他们的出场常会带来满堂的笑声,这就是我们要认识的丑行。
“丑”分“文丑”和“武丑”两类。
(课件演示:文丑:不具武艺的滑稽人物。
武丑:身具武艺的滑稽人物,又称“开口跳”。
)谁能来区分这两张图片呢?
三、综合欣赏。
师: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京剧的“四功”和“四行”,这些能帮助我们在今后欣赏京剧时更好的把握角色和剧情。
现在我们就来共同欣赏,希望你们能把自己刚才所学到的和掌握的京剧知识告诉我。
整体欣赏:京剧片段
学生边欣赏边相互讨论,回顾所学京剧知识。
四、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共同了解了我国的传统艺术——京剧,我想大家一定有很多收获,但这些只是京剧艺术中最基本的知识,还有很多更有趣的、更精彩的内容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欣赏!最后我们在音乐中结束这愉快的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