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药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藏蒙医药知识简介-图文

藏蒙医药知识简介-图文

培根——涎液 磨碎食物,增加胃液,吸收,味觉,供人以营养液体,
保持水分,长肌肉,润皮肤,调节胖瘦,睡眠正常,性情平和
根基~、研磨~、尝味~、餍足~、粘合~
五元
三因
中医
风————隆

水土————培根 火————赤巴
津液 火
3.阴阳(寒热)说
阳——活动的、向上的、旺盛的、积极的、光亮的、 温热的、外在的
君、臣、佐、使原则
①同类方剂按君臣佐使分类:疗效峻缓 清热散剂:冰片君方;红花臣方;八主使方;其他药味民方 祛寒药:石榴、杜鹃、马面散 普通草药:君方、王后方、王子方、臣方、民方、军官方、兵方、乘骑药
②一个方剂中按君臣佐使
找温和药配伍原则:配方、归经、对治 加减原则 寒、热药性分别配伍原则
➢ 治疗方法:平息法、补益法、消散法、汗法、擦涂法、手术法、催吐法、油疗法 1.泻下法:⊙内服:清道方、舵手方、加味方
长花党参
西藏粉报春
总状绿绒蒿
宽柱鸢尾
蓝玉簪龙胆
西藏卫茅
腺果大叶蔷薇
蒙医药基础知 识
呼伦河
萨拉乌索河
杨树沟瀑布
天鹅湖
• 吸收藏、汉、古印度医药知识 • 环境:干、冷、潮湿、风雪 • 主食:牛、羊、马肉,乳品 • 特色:饮食疗法、针灸疗法、正骨、正脑、烧灼疗法
药性强、服用量少 • 13世纪初,成吉思汗 蒙文 忽必烈 元代 中外交流,回回药物院《回回药方》 《饮食正药》元 太医忽思慧 最早饮食卫生营养专著 卷一 食品 卷二 原料、饮料、食疗 卷三 粮食、蔬菜、肉、水果 • 14世纪 沙拉布·僧格 翻译《四部医典》 • 清 骨伤 伊希巴拉·吉尔《甘露四部》
火性药——热、锐、干、糙、轻、动、干
培根病(重、柔

蒙医药基础知识

蒙医药基础知识

痈肿,水肿。
用药剂量——明确且恒定
✓ 常用量(成人):汤剂(3~5g/次,3~4次/天);散剂 (1.5~3g/次,2~3次/天);丸剂(11~15粒/次,1~2次/ 天)
✓ 儿童:不满1周岁为成人1/8以下;1~5岁成人的1/4; 6~12 岁成人的1/2。
✓ 毒、峻烈、过热或过寒药,用量小,从小剂量至常用量;单味药 量大于复方;轻病用量不必过重,重病适当增加;老人、儿童、 妇女及体弱者用药量小。
• 19世纪 《蒙药正典》879种,599图
• 药——《医伤根除病痛甘露方》、《五五制药方集》、 《蒙医正典》、《蒙医金匮》
• 《脉诊概要》、《甘露之泉》、《血路医法从新》
• 50年代 内蒙古医学院 蒙医系
• 蒙药标准
2000版《中国药典》:制剂12,药材4,与中、维医交 叉药材190种;
部颁标准《蒙药分册》98年第一版:制剂145、药材57, 与藏医交叉使用制剂10、药材40;与维医交叉使用药 材3。
合计:法定蒙药制剂167种,药材294种。
蒙医基础理论
阴阳五行、五元学说 三根:赫依、希日、巴达干
赫依—五元之气,中性,生命活动(包括语言思维)的动力和支配者; 希日—五元之火,是机体阳、热能基物; 巴达干—五元之土、水,机体阴或寒性的基物
七素(七精)精华、血、肉、脂、骨、骨髓、红/白精 三秽:稠、稀、汗三中排泄物 辩证施治:治则、立法、处方、疗术
[蒙药名]:查干益布海 宝贝科动物货贝或环纹货贝
的贝壳。
[性味]:咸,平。煅炭辛、苦, 性温。 [功能与主治]:破瘤、燥湿、止 血、去翳。主治胃癌、宫颈癌、 瘀血、肿痛、肺脓疡、鼻衄,咯 血,目赤翳膜等疾病。
紫贝齿
[蒙药名]:宝如益布海 宝贝科动物阿拉伯绶贝的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十章 民族医药基础知识第二节 蒙医药基础知识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十章 民族医药基础知识第二节 蒙医药基础知识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十章民族医药基础知识第二节蒙医药基础知识分类:医药卫生执业药师主题:2022年执业药师《执业中药师全套4科》考试题库科目: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类型:章节练习一、单选题1、根据蒙医药理论,较为恒定的组方药量分配,君药所占是A.7份B.6份C.5份D.4份E.3份【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2、蒙医认为,人体的本基是A.三秽B.三根C.七素D.五脏E.辩证施治【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3、三根中属于阳性的是A.赫依B.希日C.巴达干D.血E.黄水【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希日”属五元之火,是机体阳或热能的基物。

4、艾杂(器官)学说包括三大支配器官是指A.脑.心.肝B.肺.胃.胆C.肠.脾.肾D.胃.胆.肠E.胆.肠.脾【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艾杂(器官)学说,包括三大支配器官(脑.心.肝),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5、密杂吉(气质)学说包括几种正常气质A.九种B.七种C.八种D.五种E.六种【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密杂吉(气质)学说,包括8种正常气质(热.湿.寒.干.干热.湿热.湿寒.干寒),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6、蒙药理论中“药力”指的是A.药物的酸味与威味B.药物的轻与重C.药物的寒性与热性D.药物的锐与钝E.药物的燥与腻【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7、三秽是指A.赫依.希日.巴达干B.肉.脂.骨C.土.水.气D.重.寒.腻E.稠.稀.汗【参考答案】:E【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蒙医的基础知识。

三秽是指稠.稀.汗等三种排泄物,是七素生化过程中的产物,对诊治疾病有重要参照意义。

8、蒙药在使用中,1~5岁儿童的用药剂量是成人用药剂量的是A.12B.1/4C.1/6D.1/8E.1/10【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9、三根是A.赫依.希日.巴达干B.血.黑脉.赫依C.希日.巴达干.黑脉D.黑脉.赫依.希日E.黄水.希日.巴达干【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三根为赫依.希日.巴干达这三个,是人体的本基。

蒙医药学基础理论简介

蒙医药学基础理论简介

蒙医药学基础理论简介蒙医药学基础理论主要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以及治疗方法,蒙药理论配伍原理等指导临床各科具有蒙医特色的一门学科。

医学理论来源于临床实践,又反过来指导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

蒙医药学之所以在千百年来能够为蒙古族的民族繁衍昌盛和防病治病服务,因为它不仅仅是医疗经验的积累,而且具有从实践中升华出来的一整套学术理论。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接受古代朴素的唯物注意和辨证思想,阴阳、五元学说的影响,吸收了藏医及印度医学的部分基础理论和汉医学知识,并不断的得到充实和提高,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医学理论体系。

传统蒙医疗法很早有以寒热来解释疾病本质的理论萌生。

如古代北方民族灸(即蒙古灸),就是以热制寒的原理治疗寒症的疗法,又如传统的冷罨法和酸马奶疗法,也是以冷制热的原理治疗热症的疗法。

由此把疾病的本质归纳为寒和热两大类。

这是建立在人体生命活动,是在寒热平衡状态下进行的基本观点之上的,这就是蒙医学对人体生理及病理的寒热理论的起源。

蒙医学在临床实践中,虽然应用阴阳、五行学说和印度的占星五元学说,但更主要的是以三体液(三根)七素理论为指导,同时强调整体观念,以此解释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统一体,人体内部各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感觉器官之间通过黑脉与白脉的运行传导作用,互相联系,构成整体。

14世纪,印度《全光明最胜王经》被译成蒙文,其中之古代印度医学《圣心八部医法秘书》的“vayu体风素”,“pitta胆汁素”,“kapha粘液素”生理病理学说首次传播于蒙古地区,给蒙医理论的萌生以很大的影响,16世纪末叶,藏医学巨著《四部医典》及印度的《寿命吠陀(Ayur-veda八支心要集)》等经典著作以及占星五元学说传入蒙古,为古考的蒙医学基础理论的系统化创造了条件,这样,蒙医学吸收了藏医学及印度医学的以阴阳五元学说为基础的赫依、希拉、巴达干的三体液(三根)理论和七素理论及临床治以及汉医知识,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和民间疗法,创造性地加以改造和发展。

民族医药基础知识(讲义)

民族医药基础知识(讲义)

民族医药基础知识考纲直击本章预计分值:1~4分章节预计分值重点提示第一节藏医药基础知识0~2五元学说、三因学说、阴阳学说、藏药理论第二节蒙医药基础知识0~2三根、七素、三秽、蒙药理论第三节维吾尔医药基础知识0~2维吾尔医12种学说、维吾尔药理论第一节藏医药基础知识考点精讲一、藏医基础知识(一)五元学说五元即土、水、火、风、空五种物质元素。

土元“沉、稳、坚、黏”,功能持载和固定,是万物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水元“重、寒、湿、润”,功能湿润和聚拢,能使万物滋润和聚拢成形。

火元“热、轻、锐、腻”,功能温和和熟腐,能使万物产生温热和促使成熟。

风元“轻、动、糙、燥”,能使万物运动和保持干燥。

空元“空、虚”,能为万物运动和生长提供空间。

(二)三因学说三因即隆、赤巴、培根三种因素。

“隆”与五元中的“风”相同,相当于中医的“气”。

“赤巴”相当于中医的“火”。

“培根”,“培”为水,“根”为土,与水、火两元相同,相当于中医的“津液”。

(三)阴阳(寒热)学说阴:一切趋于静止的、向下的、减退的、消极的、阴暗的、寒凉的、内在的事物和现象都归类于阴。

阳:一切趋于活动的、向上的、旺盛的、积极的、光亮的、温热的、外在的事物和现象都归类于阳。

(四)治疗原则藏医药的治疗原则,是以五元学说和三因学说为理论指导,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念的基础上建立的。

包括总原则和具体治则。

1.总原则藏医药的治疗总原则为:(1)预防为主。

(2)饮食起居为主。

(3)治本为主,治标为次。

(4)治主病为主,治并发症为次。

2.藏医药的具体治则见表4-1。

表4-1藏医药的具体原则具体治则对应的疾病情况比拟情形猫逮老鼠不能确诊的疾病,先用药物试探治疗,然后耐心观察症状变化像猫伏在鼠洞口等候那样,待确诊后对症治疗驱马入道兼有并发症,药物不能直接作用于主病时,先用一些开道方药冲破并发症的阻碍后,再治疗主病像将野马驱入狭道那样用对治药直入主病部位白鹭叼鱼找出是否药力不足等治疗弊病后,选择对症方药准确治疗像白鹭瞅准水中游鱼,迅猛扎头叼鱼那样狭路逢敌对热性疾病用四水法(凉性的食、行、药、械)一齐治疗;对寒性疾病用四火法(热性的食、行、药、械)一齐治疗犹如狭路遇敌,多助者则胜那样登梯高攀对于较轻疾病按行、食、药、械(外治法)依次治疗;对于严重疾病按械、药、食、行依次治疗较轻疾病,像登梯上屋那样治疗;严重疾病,像下梯那样治疗用时歼敌对于单一型疾病,用对症方药毫不迟疑地去治疗像勇士勇往直前杀敌调节仇杀对合并症和综合征,用平衡隆、赤巴、培根的方药均衡治疗像调节诉讼那样不偏不倚地去治疗牛羊对于疾病要从环境、时令、年龄、体质及消化强弱、饮食像牛负重驮,羊负轻驮那样量体负驮习惯、病种单一或复杂等情况,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地去施治裁衣,准确治疗(五)治疗方法藏医药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平息法、补益法、消散法、排出法、引吐法、汗法、油疗法、泻下法、滴鼻法、利尿法、外治法。

蒙医药基础知识PPT课件

蒙医药基础知识PPT课件

微温、温、极温、热
药能(效能)——药物克制三根特性的效能名称。十七效
重、腻二效“赫依”轻、燥;寒、钝二效“希日”热、 锐;轻、热二效“巴达干”重、寒
药物功能——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治疗效果 药物八性、药物化味、药物五元
配方原则
组方依据
依据药味、药物功能、药物化味配伍。 组方准则 o 方剂组成—相对固定的成方。君臣佐使,组方齐全,数量恒 定 o 方中各成员数量:药味以7、10、18者居多 治轻病——君、臣各1,佐2,使3 治中病——君、臣各1,佐3,使5 治重病——君、臣各2,佐5,使9 药量比例:一般恒定 调整原则:君、臣、佐、使各5、4、3、1份的比例;来源 于藏医经典药方,君药较其他多或2倍,其他各1份
传统剂型
汤剂(汤散):80目粗粉,3~5g/次。急症、轻病及发病初期
散剂:100目细粉,1.5~3g/次。发病中期主攻病邪。
丸剂:1g/粒,11~15粒/次。病程后期除根和慢性顽症。 膏剂:热性顽症。
灰剂:方中药味配好煅为灰,用量用法同散剂。寒症经久不愈。
油剂:煎汁浓缩加鲜奶、奶油至无水,取油制蜜油丸,3g/粒。1粒/天。滋 补,适于年迈体衰、久病体虚、肾虚。
毛茛 鼠曲草 [蒙药名];黑布日格纳 [蒙药名]:浩勒都顺一其其格 菊科植物鼠曲草干燥全草。 毛茛科植物毛茛的全草 [性味]:辛,苦、温、涩。 [性味]:辛、热、轻、燥、锐,有小毒。 [功能与主治] 破痞,解毒,祛巴达 [功能与主治]:破痞,温中,止腐,祛 干,止咳。用于寒性痞瘤,中毒症, 黄水,逐水,杀虫。用于胃痛,食 感冒咳嗽气喘,恶心,麻风病,萨病, 积,虫痞,肝痞,黄水病,风湿病, 布鲁氏菌病,痛风等。 痈肿,水肿。
• 19世纪 《蒙药正典》879种,599图 • 药——《医伤根除病痛甘露方》、《五五制药方集》、

蒙医药学的试题及答案

蒙医药学的试题及答案

蒙医药学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蒙医药学中“三根”理论指的是什么?A. 金、木、水B. 火、土、风C. 寒、热、湿D. 气、血、津答案:C2. 蒙医药学中,以下哪个脏腑与“赫依”(气)的调节功能相关?A. 心脏B. 肝脏C. 脾脏D. 肾脏答案:B3. 蒙医药学中,治疗“赫依”病的方法是什么?A. 汗法B. 泻法C. 补法D. 和法答案:A4. 蒙医药学中,以下哪种草药被认为具有清热作用?A. 甘草B. 黄连C. 黄芪D. 当归答案:B5. 蒙医药学中,以下哪个是蒙医特有的治疗方法?A. 针灸B. 拔罐C. 放血D. 按摩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蒙医药学认为人体健康的三大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赫依、巴达干、赫依特2. 蒙医药学中,治疗“巴达干”病的方法是________。

答案:泻法3. 蒙医药学中,治疗“赫依特”病的方法是________。

答案:补法4. 蒙医药学中,常用的蒙药制剂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丸剂、散剂、膏剂5. 蒙医药学中,诊断疾病的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其中“切”指的是________。

答案:脉诊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蒙医药学中“三根”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案:蒙医药学中“三根”理论指的是寒、热、湿三种基本的生理和病理因素,它们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同时也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基础。

2. 描述蒙医药学中“赫依”病的主要症状。

答案:蒙医药学中“赫依”病的主要症状包括气短、心悸、胸闷、失眠、多梦、头痛、眩晕等。

3. 蒙医药学中,如何通过饮食调理来预防“巴达干”病?答案:预防“巴达干”病,可以通过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同时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

4. 简述蒙医药学中治疗“赫依特”病的常用蒙药。

答案:治疗“赫依特”病的常用蒙药包括黄芪、当归、党参等,这些药物具有补气养血、增强体力的作用。

蒙药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蒙药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蒙药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满分20分)1. 蒙药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蒙药的采集与加工B. 蒙药的鉴定与应用C. 蒙药的临床应用与研究D. 蒙药的炮制与制剂答案:B2. 蒙药学中,药物的分类依据是什么?A. 药物的来源B. 药物的性味C. 药物的功效D. 药物的形态特征答案:C3. 蒙药学中,药物的性味是指什么?A. 药物的物理性质B. 药物的化学成分C. 药物的治疗作用D. 药物的滋味和性质答案:D4. 蒙药学中,药物的归经是指什么?A. 药物的来源B. 药物的性味C. 药物的作用部位D. 药物的采集时间答案:C5. 蒙药学中,药物的配伍原则是什么?A.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B. 同性相吸,异性相斥C. 同性相吸,异性相吸D. 同性相斥,异性相斥答案:A6. 蒙药学中,药物的剂量如何确定?A. 根据药物的性味B. 根据药物的功效C. 根据患者的体质D. 根据药物的来源答案:C7. 蒙药学中,药物的煎煮方法有哪些?A. 单煎、复煎B. 浸泡、煎煮C. 蒸煮、炖煮D. 浸泡、煎煮、蒸煮答案:D8. 蒙药学中,药物的服用方法有哪些?A. 口服、外用B. 口服、注射C. 口服、外用、注射D. 口服、外用、注射、吸入答案:C9. 蒙药学中,药物的贮藏方法有哪些?A. 干燥、阴凉B. 冷藏、冷冻C. 干燥、阴凉、冷藏D. 干燥、阴凉、冷藏、冷冻答案:C10. 蒙药学中,药物的不良反应如何处理?A. 停药观察B. 换药治疗C. 停药观察,必要时换药D. 继续用药,观察病情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满分15分)1. 蒙药学中,药物的来源包括哪些?A. 植物B. 动物C. 矿物D. 微生物答案:ABC2. 蒙药学中,药物的性味包括哪些?A. 甘B. 苦C. 辛D. 咸答案:ABCD3. 蒙药学中,药物的功效包括哪些?A. 清热解毒B. 活血化瘀C. 补气养血D. 利水渗湿答案:ABCD4. 蒙药学中,药物的配伍禁忌包括哪些?A. 十八反B. 十九畏C. 相须D. 相使答案:AB5. 蒙药学中,药物的煎煮注意事项包括哪些?A. 煎煮时间B. 煎煮火候C. 煎煮容器D. 煎煮用水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满分5分)1. 蒙药学是研究蒙药的采集、鉴定、应用的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措施:寒热药平息、峻缓供泻、刚柔外治、宜忌食谱、重轻起居
疗法:熟、清、解、温、补、和、汗、下、燥、杀
脏腑说、黑/白脉说、温病理论学说
蒙药基本理论
药味:甘(土、水),酸(火、土),咸(水、火),苦
(水、气),辛(火、气),涩(土、气)
甘味药补“巴达干”;苦味药克“希日”
药力:九等级——寒、极凉、凉、微凉、中、
蒙医基础理论
阴阳五行、五元学说 三根:赫依、希日、巴达干
赫依—五元之气,中性,生命活动(包括语言思维)的动力和支配者;
希日—五元之火,是机体阳、热能基物;
巴达干—五元之土、水,机体阴或寒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基物
七素(七精)精华、血、肉、脂、骨、骨髓、红/白精
三秽:稠、稀、汗三中排泄物 辩证施治:治则、立法、处方、疗术
传统剂型
汤剂(汤散):80目粗粉,3~5g/次。急症、轻病及发病初期
散剂:100目细粉,1.5~3g/次。发病中期主攻病邪。
丸剂:1g/粒,11~15粒/次。病程后期除根和慢性顽症。 膏剂:热性顽症。
灰剂:方中药味配好煅为灰,用量用法同散剂。寒症经久不愈。
油剂:煎汁浓缩加鲜奶、奶油至无水,取油制蜜油丸,3g/粒。1粒/天。滋 补,适于年迈体衰、久病体虚、肾虚。
• 19世纪 《蒙药正典》879种,599图 • 药——《医伤根除病痛甘露方》、《五五制药方集》、
《蒙医正典》、《蒙医金匮》 • 《脉诊概要》、《甘露之泉》、《血路医法从新》 • 50年代 内蒙古医学院 蒙医系 • 蒙药标准 2000版《中国药典》:制剂12,药材4,与中、维医交 叉药材190种; 部颁标准《蒙药分册》98年第一版:制剂145、药材57, 与藏医交叉使用制剂10、药材40;与维医交叉使用药 材3。 合计:法定蒙药制剂167种,药材294种。
白贝齿 [蒙药名]:查干益布海 宝贝科动物货贝或环纹货贝 的贝壳。 [性味]:咸,平。煅炭辛、苦, 性温。 [功能与主治]:破瘤、燥湿、止 血、去翳。主治胃癌、宫颈癌、 瘀血、肿痛、肺脓疡、鼻衄,咯 血,目赤翳膜等疾病。
紫贝齿 [蒙药名]:宝如益布海 宝贝科动物阿拉伯绶贝的 贝壳。夏季捕捉,除去贝肉, 洗净,晒干。 该药材炮制,性味,主治 用法与白贝齿相同。
蒙 医 药 基 础 知 识
萨拉乌索河 呼伦河
杨树沟瀑布
天鹅湖
吸收藏、汉、古印度医药知识 环境:干、冷、潮湿、风雪 主食:牛、羊、马肉,乳品 特色:饮食疗法、针灸疗法、正骨、正脑、烧灼疗法 药性强、服用量少 • 13世纪初,成吉思汗 蒙文 忽必烈 元代 中外交流,回回药物院《回回药方》 《饮食正药》元 太医忽思慧 最早饮食卫生营养专著 卷一 食品 卷二 原料、饮料、食疗 卷三 粮食、蔬菜、肉、水果 • 14世纪 沙拉布·僧格 翻译《四部医典》 • 清 骨伤 伊希巴拉·吉尔《甘露四部》
毛茛 鼠曲草 [蒙药名];黑布日格纳 [蒙药名]:浩勒都顺一其其格 菊科植物鼠曲草干燥全草。 毛茛科植物毛茛的全草 [性味]:辛,苦、温、涩。 [性味]:辛、热、轻、燥、锐,有小毒。 [功能与主治] 破痞,解毒,祛巴达 [功能与主治]:破痞,温中,止腐,祛 干,止咳。用于寒性痞瘤,中毒症, 黄水,逐水,杀虫。用于胃痛,食 感冒咳嗽气喘,恶心,麻风病,萨病, 积,虫痞,肝痞,黄水病,风湿病, 布鲁氏菌病,痛风等。 痈肿,水肿。
微温、温、极温、热
药能(效能)——药物克制三根特性的效能名称。十七效
重、腻二效“赫依”轻、燥;寒、钝二效“希日”热、 锐;轻、热二效“巴达干”重、寒
药物功能——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治疗效果 药物八性、药物化味、药物五元
配方原则
组方依据
依据药味、药物功能、药物化味配伍。 组方准则 o 方剂组成—相对固定的成方。君臣佐使,组方齐全,数量恒 定 o 方中各成员数量:药味以7、10、18者居多 治轻病——君、臣各1,佐2,使3 治中病——君、臣各1,佐3,使5 治重病——君、臣各2,佐5,使9 药量比例:一般恒定 调整原则:君、臣、佐、使各5、4、3、1份的比例;来源 于藏医经典药方,君药较其他多或2倍,其他各1份
用药剂量——明确且恒定


常用量(成人):汤剂(3~5g/次,3~4次/天);散剂 (1.5~3g/次,2~3次/天);丸剂(11~15粒/次,1~2次/ 天) 儿童:不满1周岁为成人1/8以下;1~5岁成人的1/4; 6~12 岁成人的1/2。 毒、峻烈、过热或过寒药,用量小,从小剂量至常用量;单味药 量大于复方;轻病用量不必过重,重病适当增加;老人、儿童、 妇女及体弱者用药量小。 用药禁忌 妊娠用药禁忌:毒剧、刺激、峻烈泻剂、活血、破痞禁用;缓泻、 利尿、活血化瘀慎用 病症用药禁忌:热症忌热、温药;寒症忌寒、凉药 老年、儿童用药禁忌:峻泻、有草乌且方中药味少 饮食禁忌:服药期间忌过寒、过热、酸、辣等刺激性食物,生水, 生食,浓茶,山羊肉,荞麦等。
用药方法:口服、外敷、外洗、涂、泡、漱、熏、吸、喷、灌肠、腔内滴
服 药 十 则
治寒症及驱虫药,晨空腹;补益和下清“赫依”(通便、通经),饭前; 上行“赫依”(理气),食间;司命“赫依”(镇静)药,食药交替;
平喘、祛痰及催吐药,不定期服;止呕、开胃,饭前后各半(夹食服);
止逆药,与食混服; 治“巴达干”病或毒剧麻药及催眠药,睡前服。
肉苁蓉 又名大芸、苁蓉,是多年寄 生性草木植物寄生在灌木梭 梭树的根部。主产内蒙古自 治区巴彦淖尔盟北部和阿拉 善盟。 它具有补益精血,滋肾壮 体的作用,故素有“沙漠人 参”之称。
黄芪 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内蒙古呼伦 贝尔市和赤峰市。 黄芪为名贵的中药材,可以补气 升阳、固表止汗、去腐生肌、利尿 消肿,主治气虚无力、脾虚泄泻、 肺虚气短、慢性肾炎等。黄芪还是 经济实惠的滋补品,与鸡或鸭同煮, 既补身体,又别有风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