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梅兰芳学艺(1)
14、梅兰芳学艺

14、梅兰芳学艺教学目标:1、学习本9个生字,认识2 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精读课文,体会梅兰芳练习眼神的刻苦、辛苦。
3、指导朗读重点句子,从而学习勤能补拙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句子: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与“会说话了” 的关系。
体会“终于”和“世界闻名”的联系。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教学时间:2 课时第一课时1、京剧是我们中国的艺术国粹,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板书课题:梅兰芳。
2、出示梅兰芳的头像,简介梅兰芳。
(著名京剧大师,江苏泰州人。
他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创造了许多优美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和提高了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梅派”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应该停顿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小黑板,检查词语朗读情况。
拜师学艺唱戏的料子游动的鱼儿飞翔的鸽子勤学苦练世界闻名没有动摇紧盯注视(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A 指名分节朗读,评议,正音。
B 男女生分节朗读。
C 齐读课文。
3、填空,出示小黑板。
这篇课文讲的时梅兰芳小时候拜师(),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的故事。
“兰、芳、紧、或、者、注、视、灵、活”指名认读,注音。
2、找出独体字和上下结构的字。
“兰、芳、艺、紧、或、者、灵”(1)交流识记的方法(2)交流书写时的注意点3、师范写,生书空兰:三横间的关系要注意,中间一横最短,最后一横长而稳当。
紧:上宽下窄。
下面是“系”少一撇。
或:注意笔顺,斜钩是关键笔画,要舒展。
者:“都”的一半,“日”要写得正。
4、学生描红,完成作业。
四、作业:1、练读生字词。
2、练习朗读课文。
我的反思:第二课时一、揭示课题,质疑1、昨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读了一篇新的课文《梅兰芳学艺》——指名读题——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二、指导读书,释疑。
14梅兰芳学艺 (1)

14梅兰芳学艺【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能够补充先天的不足。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梅兰芳小时候学艺时,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第二自然段写梅兰芳没有泄气,坚持苦练,使眼睛变得会说话了。
第三自然段写梅兰芳终于成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课文采用对比的手法,生动地说明梅兰芳的成功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学习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理解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终于”说话。
3.懂得勤学苦练能够补充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学习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梅兰芳是怎样苦练眼神的。
【课时安排】两课时【资料链接】梅兰芳(1894-1961)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原籍是我们江苏人,他在五十多年的舞台生涯中,刻苦钻研,勇于革新,塑造了众多有没的艺术形象。
积累了大量的优秀剧目,特别是他男扮女装的表演人们最喜欢,他发展和提升了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他的唱腔非常特别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艺术流派,人们称之为“梅派”。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对现代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京剧:为中国“国粹”、国剧,已有200年历史,享誉海内外。
起源于中国古老戏剧秦腔、徽剧、昆曲及汉剧。
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和昆曲曲牌。
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
现在它仍是具有世界级影响的大剧种。
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读准课文中的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2.理解本课的生字并写好“兰、芳、紧、或、者”五个生字。
3.通过让学生来朗读带动及老师的示范朗读协助学生读好课文中的儿化音。
《梅兰芳学艺》课文内容(共五篇)

《梅兰芳学艺》课文内容(共五篇)第一篇:《梅兰芳学艺》课文内容梅兰芳是著名的京剧大师。
他出生在京剧世家,在长辈们的影响下,从小就喜欢看戏。
八岁的时候,梅兰芳开始拜师学艺。
他学的是旦角。
男孩子学旦角,唱、念、做、打都要模仿女性。
刚学的时候,一出戏师傅教了很长时间,他还没有学会。
师傅说他不行,不适合唱戏。
梅兰芳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下决心一定要学会唱戏。
他用心思考,反复练习。
一段唱,别人唱几遍就不练了,他总要坚持练二三十遍。
经过刻苦练习,他终于练出了圆润甜美的嗓子。
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点近视,没有神。
而旦角的眼神特别重要。
怎么办呢?他养了几只鸽子,每当鸽子飞起的时候,他的眼睛就紧紧盯着飞翔的鸽子。
他还经常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
渐渐地,他的双眼有神日了。
日子一长,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第二篇:梅兰芳学艺梅兰芳学艺教学目标:1、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梅兰芳刻苦练习眼神的过程。
理解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2、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教育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要苦练基本功。
3、能用“经过┄┄终于┄┄”说句话。
教学重、难点:1、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梅兰芳刻苦练习眼神的过程。
理解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2、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教育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要苦练基本功。
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可是师傅并没有收他为徒,让他学习唱戏的本领,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走进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的场景。
2、梅兰芳自小对京剧就很感兴趣,一心想要拜师学艺,可是师傅却一口拒绝了他,他去问师傅:“师傅,师傅,我为什么不能拜师学艺呢?”(指生说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1)虽然我的眼睛没有神儿,可是我的嗓子好,身体棒,你就收我在你这儿学习唱戏吧!(指生说不光嗓子要好,身体棒,眼睛有神是要传递给观众自己的情绪的)(2)我找到原因了,因为我的眼睛—“没有神儿”,所以我不是—“唱戏的料子”。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梅兰芳学艺》教案

【篇一】教學要求:1、使學生懂得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教育他們從小苦練基本功。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學會本課生字,認識1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明白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第一課時一、揭示課題1、板書課題。
2、解題,介紹梅蘭芳生平。
3、學習詞語:學藝二、初讀課文。
1、自由練讀課文。
2、要求標出自然段,畫出生字詞,找出難讀的句子。
3、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1)出示小黑板。
(2)指名認讀詞語。
(3)抽讀生字卡片。
4、試讀課文。
5、指名說說課文有幾個自然段?6、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7、教師範讀。
8、填空,出示小黑板。
這篇課文講的時梅蘭芳小時候拜師(),苦練(),終於成為世界聞名的()的故事。
三、作業:1、練讀生字詞。
2、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一、復習1、抽讀生字卡片。
2、指名朗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
1、細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說說這一段告訴我們什麼?(3)“不是唱戲的料子”是什麼意思?(4)師傅為什麼說梅蘭芳不是唱戲的料子?(板書:不是料子)2、細讀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這一段告訴我們什麼?(3)理解:世界聞名、大師(4)學過第一段和第三段,你有什麼想法?3、細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輕聲讀課文。
(2)初步理解句意。
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告訴我們什麼?(3)進一步理解句意。
在什麼情況下,梅蘭芳學藝的決心沒有動搖?這說明什麼?梅蘭芳是怎麼做的?梅蘭芳為什麼看空中的鴿子?看水底遊動的魚?“緊盯、注視”是什麼意思?這裏可以換成看嗎?“常常”是什麼意思?說明什麼?梅蘭芳的眼睛漸漸靈活起來,好像會說話,這說明了什麼?4、再讀第三自然段。
(1)齊讀課文。
(2)說說文中那個詞語概括了第三段的意思。
(3)指導朗讀。
(4)“勤學苦練”、“終於”、“世界聞名”要重讀。
三、指導背誦1、齊讀課文2、看板書逐段背誦。
小学二年级语文《梅兰芳学艺》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梅兰芳学艺》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导语】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
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
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
也可以说,语文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梅兰芳学艺》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梅兰芳学艺》原文梅兰芳学艺课文原文,苏教版二上语文课文,阅读中如发现错漏敬请在本页底部”发表评论”中指出,我们将即时更正。
梅兰芳是的京剧大师。
他出生在京剧世家,在长辈们的影响下,从小就喜欢看戏。
八岁的时候,梅兰芳开始拜师学艺。
他学的是旦角。
男孩子学旦角,唱、念、做、打都要模仿女性。
刚学的时候,一出戏师傅教了很长时间,他还没有学会。
师傅说他不行,不适合唱戏。
梅兰芳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下决心一定要学会唱戏。
他用心思考,反复练习。
一段唱,别人唱几遍就不练了,他总要坚持练二三十遍。
经过刻苦练习,他终于练出了圆润甜美的嗓子。
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点近视,没有神。
而旦角的眼神特别重要。
怎么办呢?他养了几只鸽子,每当鸽子飞起的时候,他的眼睛就紧紧盯着飞翔的鸽子。
他还经常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
渐渐地,他的双眼有神了。
日子一长,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但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
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
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梅兰芳学艺》教案教学要求:1、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语上14梅兰芳学艺第一课时

复备栏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1、课文读正确、 Nhomakorabea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认识两个偏旁,生字描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放一段有关梅兰芳京剧的选段。
这是什么呀?(京剧)
唱京剧的是大名鼎鼎的京剧大师梅兰芳。
2、出示挂图(他就是梅兰芳),介绍其生平。
3、读题,师设疑:“学艺”在这里指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学艺”在课文中指什么?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读准儿化音,师范读、齐读。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3)“学艺”在课文里指什么?(学唱京剧)
3、指导学习生字。
(1)抽读生字卡,正音后齐读。
重点指导:紧、者、视、活。
(2)抽读词卡。
(3)指导学习“糸、彐”两个偏旁。
(4)学生识记字形。
三、生字描红。
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词:
京( ) 者( ) 或( ) 低( )
凉( ) 猪( ) 成( ) 底( )
2、把下面字换偏旁,再写下来。
活( ) 注( ) 神( ) 眼( )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梅兰芳学艺》教材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梅兰芳学艺》教材教材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拓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准则,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需要及学生的实质状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办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整理的(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梅兰芳学艺》教材),期望帮到您。
教学需要:1、使学生了解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汇。
教学重点、难题: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筹备:生字卡片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
2、解题,介绍梅兰芳生平。
3、学习词汇:学艺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2、需要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
3、检查生字学会状况。
(1)出示小黑板。
(2)指名认读词汇。
(3)抽读生字卡片。
4、试读课文。
5、指名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7、教师范读。
8、填空,出示小黑板。
这篇课文讲的时梅兰芳小时候拜师(),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的故事。
三、作业:1、练读生字词。
2、训练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这一段告诉大家什么?(3)“不是唱戏的料子”的意思是?(4)师傅为何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板书:不是料子)2、细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段告诉大家什么?(3)理解:世界闻名、大师(4)学过第一段和第三段,你有哪些想法?3、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初步理解句意。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大家什么?(3)进一步理解句意。
在什么原因下,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动摇?这说明什么?梅兰芳是如何做的?梅兰芳为何看空中的鸽子?看水底游动的鱼?“紧盯、注视”的意思是?这里可以换成看吗?“常常”的意思是?说明什么?梅兰芳的双眼日渐灵活起来,仿佛会说话,这说明了什么?4、再读第三自然段。
梅兰芳学艺1

(二)检测预习
(1)出示生字卡片芳、灵、或、紧、兰、者、注、视、活
哪些字老师不教你就认识的?指名读,读正确的说说怎么认识的,读错的相机纠正。强调读好平翘舌音。“紧”:读前鼻音。“灵”既是后鼻音,又是边音。“者”、“注”、“视”:都读翘舌音。
(2)还有不认识的借助拼音拼一拼,然后指名读。
5.谈到京剧,肯定要说到这个人——梅兰芳。(出示词语)读准生字兰、芳
6.(打出梅兰芳的大幅照片)他就是梅兰芳,你对梅兰芳有什么了解?(师补充介绍)他是四大名旦之一,是著名的京剧大师。这幅照片就是他正在唱戏时的情景。
7.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有关他的课文《梅兰芳学艺》,跟老师一块写课题:梅兰芳学艺(齐读课题)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齐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填空,出示小黑板。
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 ),苦练( ),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 )的故事。
五、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
1.抄写生字,挑选自己喜欢的一个词说一句话或几句话。也可挑选出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说一段话。
先学提纲:
一、课文我先读
1.把课文轻声读两遍,再大声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再想一想每段分别写了什么?
2.把下面两句话多读几遍。
(1)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2)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二、字词我先学
我能用红水笔圈出9个生字,用绿水笔圈出6个绿色通道中的生字。
我能按课后第二部分4个生字的笔顺在书本上进行描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读准下面的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学生朗读画出停顿符号。先指名读,再齐读。)
5.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1)请三个小朋友读一读课文,其他小朋友当评委,听听哪些词语读得准,哪些句子读得流利。
(2)生读课文,学生点评,先说好的地方再说要改正的。
(3)刚刚三个同学的朗读起了示范作用,读得好的我们向他们学习,不足的地方我们自己读得时候要多注意,把书立起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
教学重点:
知道梅兰芳是怎样勤学苦练的,体会梅兰芳的勤学精神及句子“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小朋友,这几位先生你们还认识吗?(板书:梅兰芳)
上节课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初步学习了《梅兰芳学艺》一文,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梅兰芳是个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读:京剧大师
(3)你能读出这种勤奋、不易吗?(指读、齐读)
2.出示探究话题。
默读课文,思考梅兰芳是怎样勤学苦练的?找出相关句子,圈画出关键词语。
3.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自学课文,教师巡视。
4.组织小组同学交流。
5.班级交流。
(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2)为什么找这句话?你觉得哪些词能表现他的勤学苦练?
(3)教师相机点拨:
“注视”“紧盯”是什么意思?观察书中插图,他在注视什么?
紧盯什么?他会想什么?
梅兰芳只练了一天、两天吗?你从哪个词看出来?能换个词
复备栏
主备人:王朔审核人:
吗?(经常)还有哪个词看出练习的时间很长?(日子一长)
(4)你是怎样理解“眼睛会说话”的?(板书:眼睛会说话)你见过会说话的眼睛吗?(举例:爸爸、妈妈……)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超级联想”,怎么玩呢?先看一个例子:军长 扁担 同甘共苦——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朱德)你怎么能猜到的呢?
2.这个游戏有趣吗?让我们再来玩一个。投影出示:
延安小八路好好学字——(毛泽东)
勤学苦练 世界闻名 京剧大师——(梅兰芳)
4.(出示图片)看,这就是梅兰芳,齐喊名字。(指导读准)
2.根据提示,自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你觉得梅兰芳是个什么样的人?可以尝试用文中的词语描述。
3.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指导学生读正确、流利。
(1)课文都读好了吗?这里有几个词语看同学们能否读正确。
拜师学艺师傅鸽子水底京剧
勤学苦练紧盯注视或者灵活
2.看书自学这几个字的笔顺笔画,“芳、紧、或”。
自己看书或者同桌讨论字的笔顺,指名说一说。
3.有个字中藏着新偏旁,你能找出它吗?范写偏旁,领读。
学生书空“系字底”。
4.这几个字当中你会写哪个字了?
指名板演,并说说注意点,师生评价。
5.教师着重范写“紧、或”。
“紧”字笔画较多,写时注意紧凑,上半部分要写得宽扁些,下面的部分要一笔一笔写利索。
6.学生在书上描红。
7.在习字册上书写这些汉字,并提醒注意书写姿势。
复备栏
上课时间:课时编号:
14.梅兰芳学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与“会说话了”是什么关系。体会“终于”和“世界闻名”的联系,能用“终于”说话。
3.精读课文,体会梅兰芳练眼神的刻苦、辛苦;指导学生朗读重点句子,从而学习勤能补拙的道理。
2.让我们怀着对梅兰芳的无比崇敬之情,再美美地读课文。
3.梅兰芳的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认读。(重点指导后4个字。)
注:左右结构,可以用“住”来记。三点水呈弧形,三横长短把握好,之间距离相等。
视: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竖弯钩要舒展。比较“衣字旁”和“示字旁”的区别,回忆学过的带有“衣字旁”和“示字旁”的字。
上课时间:课时编号:
14.梅兰芳学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课文中的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2.认识本课的生字并写好“兰、芳、紧、或、者”五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读顺课文。
2.立足文本,让学生初步体会梅兰芳的“勤学苦练”。
教学资源:
梅兰芳唱京剧的录像片段、课文录音、课件
教学过程:
5.简介梅兰芳。(学生介绍梅兰芳,教师注意补充。)
相机出示梅兰芳的洛神、白蛇、贵妃扮相,教师简单介绍。
6.这篇课文写得就是梅兰芳小时候学习京剧的故事。他是怎样学习京剧的呢?让我们赶快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梅兰芳
1.播放录音,初步感受。
听完课文录音后,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听后的想法,教师注意鼓励、表扬学生自由、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小朋友,你现在对梅兰芳有了一些了解,跟你的同桌讨论讨论完成填空?。
1.出示填空:梅兰芳小时侯拜师学艺时,师傅说他(),后来经过(),他终于成为()。
2.指名口头填空,课件出示答案。
3.让学生读一读。
四、指导写字
1.小朋友知道,学问不仅要会说还要会写,这几个字你还记得吗?卡片出示“兰、芳、紧、或、者”。
2.那梅兰芳是怎么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的呢?让我们一起跟随梅兰芳去学艺。(板书:学艺)齐读。
二、自主探究,品味“勤学苦练”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小朋友们知道梅兰芳是谁吗?你能快速从文中找到这句话吗?出示文中最后一句话。
(1)你从那个词看出梅兰芳的出色?(理解:世界闻名)
(2)你能把这种出色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指读)
在朗读时注意读准加点字的读音,重点理解“勤学苦练”和“紧盯”、“注视”这组近义词。
复备栏
主备人:王朔审核人:
(2)把这些词语带到课文中,同桌互相读一读,你读一节,
我读一节,看看谁能做到正确、流利。
(3)谁愿意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听?指名分小节读课文。
4.出示长句子,指导读好:
“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2.教师范写,学生在习字册上描一个写一个。
出示梅兰芳的表演剧照,“喜怒哀乐”都能从他的眼中看出来,指导学生体会“眼睛会说话”。
(5)出示第一自然段,指读,板书“没有神儿”。
想想梅兰芳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伤心、难过、失望……)
(6)功夫不负有心人,齐读最后一段。
学生用“终于”说句话。
三、课文拓展,总结延伸
1.小朋友们想欣赏一下梅兰芳吗?播放《贵妃醉酒》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