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沉积学(碎屑岩)

合集下载

储层沉积学(碎屑岩)

储层沉积学(碎屑岩)




41
Mc6下降
河70
湖 相
牛89 牛43 王53 王70
牛48
牛32
广
2014-5-10 Wang X.L.



42
Mc5下降
河70
湖 相
牛89 牛43
牛47 牛9 通52
王94
广
2014-5-10 Wang X.L.



43
Mc4下降
辛158 河70 河3
湖 相
牛89 牛43
牛9
2014-5-10
官11
牛 99 牛 牛9
牛303 牛 47 牛牛 4848 牛32 牛32 牛32 王108 通52 王108 通52 王108 管1管1 王111 通11
王94
官110
官8 管125
广
2014-5-10 Wang X.L.



46
(二)碎屑岩储层的主要成因类型
湖泊相
扇三角洲砂体 1、发育于湖盆陡坡,冲积扇进入湖处,位于岸上-滨 浅湖-(半深湖) 。 2、所含泥岩为红黄-浅灰、灰绿-灰色,不纯泥岩 。 3、以砂砾岩夹泥岩为主,粒度较粗。三层结构: 1)三角洲平原-水上辫状河沉积或冲积扇沉积; 2) 三角洲前缘-水下河道(辫状河)叠合砂岩发 育,河口砂坝较差; 3 )前三角洲泥 2014-5-10 47
2014-5-10
63
2014-5-10
64
(二)碎屑岩储层的主要成因类型
三角洲相
一般特征 1、河流与海洋或湖泊的汇合处所形成的锥形沉 积体。
2014-5-10
65
2、三角洲的类型:以河流作用为主的鸟足 状、以波浪作用为主的尖头状(喙状) 和以潮汐作用为主的三角洲三类。

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物性影响因素、形成环境及分布

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物性影响因素、形成环境及分布

第二节碎屑岩储集层99%以上的储集层为沉积岩,其中又以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为主,1%为其它岩类储集层。

所以按岩类可分以下三种类型储集层。

碎屑岩储集层的岩类包括:砾岩,含砾砂岩,中、粗砂岩,细砂岩及粉砂岩,其中物性最好的是中-细砂岩和粗粉砂岩。

一、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传统的观念认为砂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以原生的粒间孔隙为主,只有很小一部分是次生的,并且都把次生孔隙(除了裂缝以外)解释为是地层出露地表时大气水淋滤的结果。

直到1979年,自从施密特麦克唐纳(Schmidt)发表了“砂岩成岩过程中的次生储集孔隙”之后。

人们对次生孔隙的概念、类型、识别标志、形成机制及意义才有了较明确的认识。

Schmidt将碎屑岩孔隙类型分为5种类型:①粒间孔隙:一般为原生孔隙。

其孔隙度随埋深的增加有所降低,但降低的速度比粘土岩慢得多。

②特大孔隙:按Schmidt标准,超过相邻颗粒直径1.2倍的孔隙属特大孔隙。

多数为次生孔隙。

③铸模孔隙:是指砂岩中具有一定特征几何形状的介壳碎屑、碳酸盐粒屑、结晶矿物(盐、石膏、菱铁矿)被溶蚀后,保持原组构外形的那些孔隙。

属于一种溶蚀的次生孔隙。

④组分内孔隙:一切组分,如颗粒、杂基、胶结物内出现的孔隙。

可以是原生的(沉积的和沉积前),也可以是后生的(成岩过程及其后新生的)。

⑤裂缝:砂岩中裂缝较为次要,但如果沿裂缝发生较强烈的溶蚀作用时,它的作用就十分重要。

二、影响碎屑岩储集层储集性的因素1、沉积作用对砂岩储层原生孔隙发育的影响(1)矿物成分对原生孔隙的影响矿物成份主要以石英、长石、云母。

矿物成份对储集物性的影响主要视以下两个方面:矿物的润湿性:润湿性强,亲水的矿物,表面束缚薄膜较厚,缩小孔隙空间,渗透性变差。

矿物的抗风化能力:抗风化能力弱,易风化成粘土矿物充填孔隙或表面形成风化层减小孔隙空间。

因此,长石砂岩较石英砂岩物性差。

除长石外,其它颗粒矿物成份对物性影响不大。

(2)岩石结构对原生孔隙的影响包括大小、分选、磨圆、排列方式。

浅谈几种碎屑岩储层的沉积体系

浅谈几种碎屑岩储层的沉积体系
三角洲亚相与微相划分总表
4、三角洲沉积体系
——三角洲的储集砂体特征
六种三角洲砂体形态分布形式图 具有代表性的六大三角洲类型,每个类型都具有其独特 (据 J.M.Coleman 和L.D.Wright,1975) 的储集砂体形态和分布。 注:色调越深代表砂体越厚。
六种三角洲类型 形成的地质条件、 特点及实例 (据 L.D.Wright, 1975)
3、湖泊沉积体系
湖盆主要储集砂体类型的沉积特征(据吴崇筠,1994,修改)
4、三角洲沉积体系
三角洲沉积体系位于海(湖)陆之间的过渡地带,是 海陆过渡相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角洲是指河流携带大量沉 积物流入相对静止和稳定汇水盆地或区域(如海洋、湖盆、 半封闭海、湖等)处所形成的、不连续岸线的、突出似三 角形砂体,其规模大小主要取决于河流的大小、地势的陡 缓及物源供给的多少。
2、河流沉积体系
——辫状河
辫状河形态图
辫状河是指S<l.5,且 BP≥2 的低弯度多河道体系。 辫状河沉积也是沉积学家最为关注的一种沉积类型, 河 道频繁摆动和迁移及河床和河岸不稳定是辫状河的主要 特征。
2、河流沉积体系
——辫状河
辫状河多发育于冲积扇与曲流河之间,具有河谷平直、弯曲度低、 宽而浅的特征。在整个河谷内形成很多心滩,而很多河道围绕心滩分 叉又合并,像“辫子”一样交织在一起。河道和心滩很不稳定,沉积 过程中不断地迁移改道。辫状河形成于坡降大、洪泛间歇性大、流量 变化大、河岸抗蚀性差、河载推移质与悬移质比很大的环境。 辫状河沉积砂体以心滩(坝)为主,心滩是在多次洪泛事件影响 下,沉积物不断向下游移动时垂向和顺流加积而成,砂体不具典型向 上变细的粒序。另一类砂体为废弃河道充填砂, 辫状河河道一般是 慢速废弃,与活动河道错综联系,易于“复活” ,一般仍充填较粗 的碎屑物。辫状河携带的载荷中悬移质少,因而以泥质粉砂质为特征 的顶层沉积少,层内泥质夹层少,储集砂体的连通好。

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学4(陆源碎屑岩)剖析

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学4(陆源碎屑岩)剖析
2.杂基成分:高岭石、水云母、蒙脱石等 粘土矿物,亦见灰泥、云泥以及一些细粉砂级 碎:绢云母、绿泥石、石英、长石等。
3.不同碎屑岩中,杂基含量不同。杂基含 量高是不成熟砂岩的特征。
(二)胶结物(Cement)
胶结物是碎屑岩中以化学沉淀方式形成于 粒间孔隙中的自生矿物。
胶结物成分主要有: 硅质(石英、玉髓、蛋白石) 碳酸盐(方解石、白云石) 铁质(赤铁矿、褐铁矿等) 硬石膏、石膏、黄铁矿 粘土矿物
燧石:稳定,抗风化能 力较强
⑦粘土岩岩屑
在碎屑岩中,碎屑成分与粒度分布具有 一定关系。
三、填隙物成分(Interstitial minerals) 碎屑碎屑颗粒间的填隙物包括:杂基和胶结物
(一)杂基(Matrix)
1. 杂 基 是 碎 屑 岩 中 的 细 小 的 机 械 成 因 组 分 , 其粒级以泥级为主,可包括一些细粉砂。
石英具有油 脂光泽,但只在 新鲜断口上表现 得明显。Biblioteka 在结晶岩中,深成中酸性岩浆岩、石英一
长石质片麻岩及片岩含有大量石英,这是碎屑 石英的主要来源。
不同来源的石英具有不同的特点。通过石
英中所含包裹体及波状消光现象,结合颗粒大 小及形状等特征,有助于判断石英的来源。
来自深成岩浆岩的石英:来自中酸性深 成岩的石英,常含有细小的液体、气体包裹体, 或含锆石、磷灰石、电气石、独居石等岩浆岩 副矿物包裹体。矿物包裹体颗粒细小,自形程 度高,排列无一定方位。尘状气、液包裹体使 石英颗粒呈云雾状。
过去认为岩浆 岩中的石英很少见 到波状消光,但更 多观察表明:较老 的岩浆岩中的石英 常常也表现有明显 的波状消光。
来自变质岩的石英:片麻岩和片岩风化崩 解后,会产生大量的单晶及多晶石英。变质石 英表面常见裂纹,不含气液包裹体。大多数的 石英晶粒都具有波状消光。

应用沉积学-碎屑岩部分(于兴河教授)

应用沉积学-碎屑岩部分(于兴河教授)
3、盆地分析与沉积体系研究
1984年,A.D.Miall指出盆地分析是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和沉积学等 研究内容的综合,主要回答盆地的古地理演化问题,并出版了《沉积盆地分 析原理》一书。
1983年,W.E.Galloway出版了《陆源碎屑沉积体系》,同年R.A. Davis著出了《沉积体系》。
研究不同类型盆地沉积作用及演化规律,是解决构造与沉积作用间关系
正是由于以上特色,这个时期,不少国际著名学者对自已 前期所著出的专著和教科书进行修订,出第二或三版;如:
H.G.Reading主编的“相和沉积环境”(1986年第二 版);
R.G.Walker的“相模式”(1986年第二版);
H.E.Reineek等编“陆源碎屑沉积环境”(80年第二版);
R.C.Selley著“沉积学导论”(1982年第二版)和“古 代沉积环境”(1978年第二版,1985年第三版);
因而,近代沉积学的发展可以说是以沉积岩石学单学科的研究为主题,探
讨各种常规沉积岩的形成机理。
Bill Yu
第二节 现代沉积学的发展与特色
——学科交叉是科学发展的动力
从20世纪中叶到现在(21世纪初叶),即经历四个明显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 的沉积学的发展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
一、基本成熟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④重力流的认识进入了颗粒支撑机理的解释与分类;
⑤将沉积学的理论应于各类沉积矿产的勘探与开发。
油气、煤、铜、金刚石、水晶、铂、铝铀矿、黄金、稀土矿、
膏盐、钾盐、气水合物等。
Bill Yu
三、理论升华阶段(80年代)
1、风暴沉积
1975年,J.C.Harms发现了丘状交错层理——风暴事件的标志性层 理类型,尽管丘状交错层理广泛形成于近滨——陆架之间(Duke,1985) ,但在河口湾、潮坪以及三角洲边缘环境(Burgeols,1980)乃至深水浊积 岩中也发现了丘状交错层理;因此,必须将丘状交错层理和其它代表风暴事 件的各种标志进行综合来判别。同时,R.H.Dott(1983,1988)在提出 幕式沉积(Episodic Sedimentation)的概念时指出,在某一环境中可以有一 种平均状况或均衡状态,同时存在离开平均状况的偏异。以近岸风浪带沉积 为例,正偏离可以产生风暴沉积,负偏离则产生无沉积或硬底。

碎屑岩储集层

碎屑岩储集层

胶结作用:胶结物的数量、 类型和成分对物性也起一 定作用。“消极因素”
谢谢
碎屑岩储集层
碎屑岩储集层岩石学特征
碎屑岩储集体(砂岩体)类型及沉积环境
碎屑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类型
影响碎屑岩(砂岩)储集物性的因素
碎屑岩储集层岩石学特征
碎屑岩,即陆源碎屑岩,是母岩机械破碎的产物经搬运、沉积、成岩形成的岩石。 碎屑岩包含两种基本组成部分,即碎屑颗粒和填隙物,其中填隙物又可以分为杂基和胶 结物。 碎屑岩储集层是目前世界上各主要含油气区的重要储集层之一。我国目前探明的油 气田中,绝大部分是以碎屑岩储油的,如松江、渤海湾、准格尔、吐哈等油气田,碎屑 岩储集层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储集层类型。 碎屑岩储集层在岩石类型上主要包括各种砂岩、砾砂岩、砾岩、粉砂岩等,其中以 中、细砂岩和粉砂岩储集层最为常见。
碎屑岩储集体(砂岩体)类型及沉积环境
各种沉积环境
碎屑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类型
储集层的储集空间就是储集层中的各种孔隙空间。 储集空间类型: ①碎屑颗粒之间的原生粒间孔隙; ②溶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粒间孔隙
裂缝(隙)孔隙
砂岩储层的孔隙 (据罗蛰潭,王允诚,1986)

颗粒的分选和磨圆程度
颗粒的分选和磨圆度越高,即杂
质越少,颗粒越接近球形,越有 利于形成较高的孔、渗性。

成岩后生作用
压实作用 :使物性变差,但在高压带仍可 保持很高的孔隙度。
溶解作用 :使物性变好,可产生溶蚀孔隙。 特别是有机质热成熟产生的有机酸和 CO2 可 使储集层中的碳酸盐胶结物及铝硅酸盐颗 粒大量溶解,从而有助于次生孔隙的形成。
影响碎屑岩(砂岩)储集物性的因素

岩石的矿物组分
石英砂岩好于长石砂岩:

石油3-2碎屑岩储集层

石油3-2碎屑岩储集层

Pc=2δcosθ/ r
根据注入水银的毛管压力可得出相应的毛细管半径(孔隙喉 道半径)。
压汞实验中汞开始大量注入岩样的压力——排替压力
排替(驱)压力(Pd): 非润湿相开始大量 Pb 注入岩样中最大连通 喉道时所需克服的毛 细管压力。 润湿相流体被非润 湿相流体排替所需要 的最小压力。 100 S饱
一、碎屑岩储层的孔隙类型 (一)孔隙类型
※碎屑储集空间按形态:孔、缝、洞三大类。
※按孔隙成因: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两大类。
一、碎屑岩储层的孔隙类型 (一)孔隙类型 原生孔隙
粒间孔隙 粒内孔隙 微孔隙 填隙物内孔隙 晶间孔隙
次生孔隙
裂缝孔隙 溶蚀粒间孔隙 溶蚀粒内孔隙 溶蚀裂缝孔隙
溶蚀填隙物内孔隙 碎屑岩储集空间以粒间孔隙为主,包括原生粒 间孔隙和次生粒间孔隙。
一碎屑岩储层的孔隙类型一孔隙类型溶蚀粒间孔隙1992溶蚀填隙物内孔隙晶间孔隙溶蚀填隙物内孔隙溶蚀裂缝隙孔隙空间大小特征原生粒间或残留孔隙岩屑粒内微孔喷出岩岩屑内的气孔等杂基内微孔颗粒边缘溶解长石岩屑等颗粒边缘局部溶解胶结物及晶内局部溶解如方解石等胶结物局部溶解杂基溶解粘土杂基的局部溶解颗粒粒内溶孔如长石岩屑等粒内溶解杂基内溶孔粘土杂基的局部溶解胶结物内溶孔方解石等胶结物或其晶体内的局部溶解由胶结物及颗粒一起被溶解所致晶体溶解而保留外形生物模生物屑溶解而保留外形晚期形成的高岭石白云石等晶间的孔隙2mm多与表生淋滤作用有关成岩收缩作用无方向性缝细延伸范围小平整延伸组系分明相互切割收缩缝0011mm成岩缝及其溶蚀构造缝及其溶蚀2mm超大孔溶孔组分2mm原生粒内孔矿物解理缝层间缝二砂岩次生孔隙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孔隙喉道的大小及形态主要取决于颗粒的接触类型和胶 结类型以及砂岩颗粒本身的形状、大小、圆度等。

碎屑岩油气储层沉积学

碎屑岩油气储层沉积学

《碎屑岩油气储层沉积学》2006年4月22日目录一、引言 (1)二、几个相关概念 (2)三、储层沉积学的研究任务、目的及内容 (3)四、储层沉积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3)五、沉积相研究 (5)一、引言随着全球油气勘探与开发的不断深入,以油气储层或油气藏为对象的精细描述与研究逐步深入,油气储层在地下的空间展布与其属性的特征则成为油气勘探与开发的研究重点。

然而,不同地质条件下油气储层的外部形体(构形)与其内部属性的分布规律则主要受其形成的环境和条件的制约,即不同沉积体系所形成的油气储层具有不同的展布规律和非均质性,这就需要从沉积学的角度来分析不同储层形成的地质作用和沉积环境;而成岩作用则对储层的内部具有明显的影响。

正可谓影响油气储层非均质的三大因素“构造演化的阶段性、沉积环境的多样性以及成岩作用的复杂性”决定着油气储层的综合特性,这一基本地学知识和理论为储层沉积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沉积学是20世纪30年代由沃尔德(Wadell.1932)提出的一个术语,它主要是由沉积岩石学中沉积岩的形成作用中的基础理论部分扩大和发展起来的。

而储层沉积学又是以实用角度从沉积学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第十三届国际沉积学大会(ISA,1990)正式应用该术语并引入文献,表明沉积学(含古地理学)与油气勘探和开发的关系十分密切,其在阐明生、储、盖层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沉积学和储层沉积学的基本涵义及主要研究内容是:1.沉积学是研究沉积物(岩)和沉积作用的科学。

包括研究未曾成岩和已经成岩的天然沉积物(岩),以及它们在自然环境中沉积作用的过程和机理(Reeding,1978)。

沉积学作为地质科学中的一个分科,它与流体力学和地层古生物学密切相关,与物理学、化学、海洋学、气象学、水文学和土壤学等也有重要联系。

由于有关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以及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通过对沉积物的研究(陆上和水下)和实验模拟,逐渐使沉积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5-10 59
2014-5-10
60
歧北凹陷中的浊积砂体
2014-5-10
61
(二)碎屑岩储层的主要成因类型
湖泊相
滩、坝砂体 1、发育于滨浅湖地区 。 2、共生泥岩为浅灰、灰绿色不纯泥岩 。 3、砂岩和粉砂岩与泥岩频繁互层。 1)滩:层薄,频繁互层,面积大,席状; 2)坝:层厚,互层少,狭长条带与岸线平行 ,之间有湖湾相隔 。
沉积岩石学 Sedimentary petrology
2014-5-10
4
一、概述
2、储层沉积学
研究储集体的岩石学特征、 成因、成岩作用、孔隙发育演化 和时空分布规律的一门科学。是 油气勘探和开发中重要的理论基 础。
2014-5-10 5
一、概述 3、储层岩石类型
碎屑物质 碎屑岩 化学岩 粘土岩 火山碎屑岩 可燃生物岩 生物遗体 非可燃生物岩
2014-5-10 62
4、分布于湖盆边缘或水下局部隆起边缘缓坡滨 浅水带,远离大河入口。 水退型:向上变粗层序(反旋回); 水进型:向上变细层序 。 5、向岸:沼泽及近岸砂体;向湖:浊流(较少 见);向侧:三角洲等近岸砂体 。 6、与三角洲前缘的砂泥互层易混淆,区别是远 离大河入口,无三角洲平原相配套 。
2014-5-10 11
砾岩
砾岩
含砾粗砂岩
粗砂岩
2014-5-10
12
2014-5-10
13
2014-5-10
14
二、碎屑岩储层沉积学
(一)碎屑岩储层的主要岩石特征 (二)碎屑岩储层的主要成因类型 (三)碎屑岩储层的主要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2014-5-10
15
(二)碎屑岩储层的主要成因类型
2014-5-10
66
潮控型
浪控型
2014-5-10
67
3、三角洲的构成: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 缘、前三角洲。
2014-5-10 58
4、类型多样,有近岸浊积扇砂体,远岸浊积扇砂体, 断槽浊积砂体,近岸浅水砂体前方的扇或透镜状砂 体,水下局部隆起的浊积砂体,湖中央的席状或水 道状浊积砂体 。 5、向岸:近岸浅水砂体,断崖湖岸 。 6、近岸浊积扇与扇三角洲易混淆,区别是: 1)近岸浊积扇是深水沉积(扇中及以下部位要没 入深水区,扇根部分可能局部较浅),故砂体的夹 层泥岩或侧缘和前缘泥岩都是暗色质纯的深水泥岩 ;扇三角洲是浅水沉积。 2)近岸浊积扇无三角洲的三层结构,无呈反韵律 的厚层河口坝砂。 3)浊积岩砂层呈正粒序,夹于暗色泥岩中 。
2014-5-10
砾、砂、粉砂岩 碳酸盐岩、蒸发岩 泥岩、页岩
母岩风化
溶解物质 残余物质
火山碎屑物质
煤、油页岩 生物礁
6
储层沉积学
一、概述 二、碎屑岩储层沉积学 三、碳酸盐岩储层沉积学
2014-5-10
7
二、碎屑岩储层沉积学
(一)碎屑岩储层的主要岩石特征 (二)碎屑岩储层的主要成因类型 (三)碎屑岩储层的主要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冲积平原 三角洲平原 2014-5-10
三角洲前缘 滑塌浊积岩
滑塌扇
37
东营凹陷陈官庄地区南北向通11—牛15连井层序地层对比剖面
通11 王18 官104 王108 牛32 牛22 牛15
冲积平原 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前缘 滑塌浊积岩
浊积扇
2014-5-10
38
Mc9下降
永8 莱8 莱60
王103

2014-5-10 18
2014-5-10
19
2014-5-10
20
(二)碎屑岩储层的主要成因类型
湖泊相
湖泊相主要砂体类型及鉴别
(一)湖泊三角洲砂体 (二)扇三角洲砂体 (三)水下冲积扇砂体 (四)浊积砂体 (五)滩坝砂体
2014-5-10
21
2014-5-10
22
2014-5-10
23
2014-5-10
2014-5-10
63
2014-5-10
64
(二)碎屑岩储层的主要成因类型
三角洲相
一般特征 1、河流与海洋或湖泊的汇合处所形成的锥形沉 积体。
2014-5-10
65
2、三角洲的类型:以河流作用为主的鸟足 状、以波浪作用为主的尖头状(喙状) 和以潮汐作用为主的三角洲三类。
密西西比三角洲
河控型
河控型
牛7井层序地层综合柱状图
2014-5-10
34
东营三角洲地震剖面解释
2014-5-10
35
史128
牛11
牛89
牛25
王68
王53
王70
MC3
MC4
MC5
MC6 MC7 MC8 MC9
浊积扇
滑塌浊积岩
2014-5-10
36
东营凹陷陈官庄地区东西向官11—王121连井层序地层对比剖面
官11 牛9 牛3 通52 官2 王120 王21 王121
24
(二)碎屑岩储层的主要成因类型
湖泊相
湖泊三角洲砂体 1、发育于湖盆缓坡,河流入湖处。位于岸上-滨浅湖 -(半深湖)。 2、所含泥岩为红黄-浅灰、灰绿-灰色不纯泥岩 。 3、以砂泥岩为主,较细。具三层(带)结构: 1)三角洲平原-水上分流河道和漫滩沼泽沉积。 2)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正韵律厚砂层; 河口砂坝-反韵律厚砂层;席状砂。 3)前三角洲泥-深湖砂泥薄互层。
官11
牛 99 牛 牛9
牛303 牛 47 牛牛 4848 牛32 牛32 牛32 王108 通52 王108 通52 王108 管1管1 王111 通11
王94
官110
官8 管125
广
2014-5-10 Wang X.L.



46
(二)碎屑岩储层的主要成因类型
湖泊相
扇三角洲砂体 1、发育于湖盆陡坡,冲积扇进入湖处,位于岸上-滨 浅湖-(半深湖) 。 2、所含泥岩为红黄-浅灰、灰绿-灰色,不纯泥岩 。 3、以砂砾岩夹泥岩为主,粒度较粗。三层结构: 1)三角洲平原-水上辫状河沉积或冲积扇沉积; 2) 三角洲前缘-水下河道(辫状河)叠合砂岩发 育,河口砂坝较差; 3 )前三角洲泥 2014-5-10 47
(二)碎屑岩储层的主要成因类型
河流相
一般特征 2、河流类型 :平直河
(Straight)、
辫状河
(Braided)、
曲流河
(Meandering) 、网状河
(Anastomosing) 。
2014-5-10 17
(二)碎屑岩储层的主要成因类型
河流相
砂体发育的主要微相类 型: 1、河床亚相-河床滞留 沉积微相 2、河床亚相-边滩微相 3、河床亚相-心滩微相 4、溢岸亚相-堤岸微相 5、溢岸亚相-决口扇微 相
2014-5-10
53
东濮白庙水下扇
2014-5-10
54
呼和浩特水下扇
2014-5-10
55
2014-5-10
56
辽河洼15井区叠置水下扇
冀中坳陷宁2井区水下扇
2014-5-10
57
(二)碎屑岩储层的主要成因类型
湖泊相
浊积砂体 1、发育于深湖-半深湖 。 2、共生泥岩为暗色深湖相质纯泥岩 。 3、暗色深湖泥岩中夹正递变砂层(砂砾层)。 粗砂砾-细粒浊积岩。正递变层理为主,也有 反递变层理,平行层理,小型交错层理,偶见 大型交错层理,有底痕、泄水构造,单砂层为 正粒序。
2014-5-10 25
4、分布于湖盆缓坡,有长河流三角洲,短河流三角洲,水退 型三角洲,水进型三角洲,伸长状三角洲,平直型三角洲, 近深湖区的三角洲,远深湖区的三角洲 等。 5、向岸:河流泛滥平原;向湖:浊积透镜体;向侧:滩坝 。 6、与扇三角洲的区别是: 1 )三角洲分布于湖盆缓坡,背靠河流泛滥平原;扇三角洲 分布于湖盆短轴陡坡,背靠冲积扇或物源老山。 2 )三角洲的岩性较细,砾石含量相对较少;扇三角洲的岩 性粗,砾石含量高。 3 )长河流三角洲砂体的个体大而个数少,经常单独发育或 少数相邻,分布于湖盆长轴缓坡侧,纵剖面上呈较大的透镜 体,向湖内延伸较远。扇三角洲个体小而个数多,常成群出 现,沿湖盆短轴陡坡侧分布,纵剖面上呈厚而短的楔状体, 向湖方向很快尖灭。
2014-5-10 26
2014-5-10
27
2014-5-10
28
冀中武强三角洲
2014-5-10 29
冀中武强三角洲
2014-5-10 30
2014-5-10
31
2014-5-10
32
官11井层序地层综合柱状图
牛32井层序地层综合柱状图
2014-5-10
33
牛5井层序地层综合柱状图
4、分布于湖盆湖盆短轴陡岸,有靠山型扇三角 洲、靠扇型扇三角洲 。 5、向岸:老山;向湖:浊积砂体 。 6、与水下冲积扇区别是: 有三角洲平原的水上沉积部分和水下三角 洲前缘带,背靠冲积扇或老山 。
2014-5-10
48
2014-5-10
49
2014-5-10
50
2014-5-10
51
(二)碎屑岩储层的主要成因类型
储层沉积学
主讲人:于炳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年3月
储层沉积学
一、概述 二、碎屑岩储层沉积学 三、碳酸盐岩储层沉积学
2014-5-10
2
一、概述 1、沉积岩石学与沉积学的概念 沉积岩石学(Sedimentary Petrology):
简单说是研究沉积岩的一门学科。它研 究沉积岩的特征(成分、结构、构造)、形成、 沉积环境及其时空分布规律的一门地质科学。
河流相
一般特征 1、河流由河床 (Channel)、边滩 (Point Bar)、心滩 (Mid-channel Bar)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