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车辆外观检测检视作业指导书

车辆外观检测检视作业指导书

车辆外观检测检视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车辆外观检测检视作业指导书1. 背景介绍车辆外观检测检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用于确保车辆外观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此作业指导书将详细介绍车辆外观检测检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工具和材料- 手持式检查灯- 手持式镜子- 纸和笔- 相机或手机(可选)- 车辆外观检测检视表格(依据实际情况编写)3. 检测步骤步骤一:车辆外观检视前准备- 准备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 确保车辆停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

步骤二:车身外观检测- 从车辆前部开始,检查前保险杠是否完整,有无刮擦和磕碰。

- 检查车灯、转向灯和行车灯是否正常,灯罩是否破损。

- 检查挡风玻璃是否完整,有无裂纹和刮痕。

- 检查车门、车窗是否正常,有无变形和裂缝。

- 检查车顶、车身和后备箱是否有凹陷或刮痕。

- 检查车身底部是否有生锈或掉漆的现象。

步骤三:车轮和轮胎检查- 检查车轮轮毂是否完整,有无刮擦和变形。

- 检查轮胎表面是否有裂纹和磨损。

- 检查轮胎胎纹深度是否符合标准。

步骤四:车顶和车顶行李架检查(可选)- 检查车顶行李架是否安装完好,有无破损和松动。

- 检查车顶行李架上的物品是否固定牢靠。

步骤五:车身标识和装饰品检查(可选)- 检查车身标识是否清晰可见,有无脱落和损坏。

- 检查车身装饰品和贴膜是否完好。

4. 注意事项- 进行检测前,最好将车辆洗净,以便更好地检查车身问题。

- 在检测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和记录发现的问题,包括描述问题的位置和严重程度。

- 如有必要,可使用相机或手机拍照记录问题,以便后续参考。

- 检测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触摸车辆热部件或尖锐物体。

5. 结束步骤- 检测完成后,整理好工具和材料。

- 根据检测结果,编写检测报告或记录,并及时向相关人员反馈。

以上就是车辆外观检测检视的作业指导书。

请根据实际情况,对其中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还需遵守相关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机动车检测车辆外观检查作业指导书

机动车检测车辆外观检查作业指导书

机动车检测车辆外观检查作业指导书1、检测目的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有关零件将分别产生磨损、腐蚀、疲劳、变形、老化或意外事故等损伤,其结果是技术状况逐渐变坏,动力性下降,可靠性恶化,经济性变差,直接影响行车安全。

所以车辆外观检查非常必要。

2、检测前准备⑴被测车辆外观应整洁;⑵轮胎表面应清除干净;⑶轮胎气压应符合原厂规定。

3、操作规程⑴发动机至正常工作状态,检测其怠速油压是否正常。

⑵汽车安全带应可靠有效,无破损,固定点应有足够的强度。

⑶灭火器应固定于正确位置,处于有效期内。

⑷轮胎螺栓齐全,应按规定力矩紧固。

⑸后视镜与侧视镜能正确反射车周围情况,图像无非正常变形。

⑹各外部连接件应完好,联接紧固,无缺损,无任何可能性使人员致伤的尖锐突起物。

⑺车门和车窗应启闭方便,不得有自行开启现象,门锁应牢固可靠。

门窗应密闭良好。

⑻车体应周正,车体外缘左右对称部位高度差不得大于40mm⑼车辆各运动副应加注润滑脂。

⑽轮胎胎冠上花纹深度应符合要求。

⑾转向节及臂,转向横直拉杆及球销应无裂纹和损伤,并且球销不得松旷,对车辆改装或修理时横直拉杆不得拼焊。

⑿钢板弹簧不应有裂纹和断片现象,中心螺栓和U型螺栓应紧固。

⒀驱动轿应工作正常无异响。

⒁贮气筒的容量应保证在调压阀调定的最高气压下,且在不连续充气的情况下,在连续五次踩到底的全行程制动后,气压不低于起步气压,贮气筒应有排污阀。

⒂发动机运转及停车时,无明显漏水、漏油现象。

⒃照明、信号装置和其它电器设备齐全,有效,安装牢固,开关自如。

4、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分合格和不合格两类,以“O”或“×”在车辆外观检查单上标明。

机动车检测公司作业指导书

机动车检测公司作业指导书

JAQJ XX市XX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JAQJ/ZY —2016作业指导书(第二版)2016-01—01发布 2016—01—01实施作业指导书目录1.仪器设备使用操作方法编写规范(JAJC/ZY01-2016)2.检测原始记录填写要求(JAJC/ZY02-2016)3.检测报告填写要求(JAJC/ZY03-2016)4.质量审核报告编写规范(JAJC/ZY04—2016)5.评审报告编写规范(JAJC/ZY05—2016)6.存档文件编写方法及具体要求(JAJC/ZY06—2016)7.运行检查实施办法(JAJC/ZY07—2016)8.检测工作实施细则(JAJC/ZY01—2016)附件A 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流程图附件B 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流程图仪器设备使用操作方法编写规范1.目的正确的使用、操作仪器设备,防止使用不当和违章操作,保证检测工作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检测人员执行操作规程,对在用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及质量负责人对检测工作的有效控制。

3.依据本公司《质量手册》4.工作职责4.1检测车间主任负责组织编写检测车间在用仪器设备使用操作方法,并贯彻实施。

4.2检测人员负责编写本工作岗位在用仪器设备使用操作方法和具体执行。

4.3检测车间主任负责操作方法的审核,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实施。

5。

工作程序5.1为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检测车间主任应对检测车间所有在用仪器设备编写操作方法,并保证其现行有效性和准确执行。

5.2操作方法有检测车间根据项目和工作岗位组织检测人员编写,检测车间审查定稿。

5。

3操作方法应主要根据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检测规程和规范、标准等有关规定编写。

要求步骤明确、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关键性操作不能遗漏,具有可操作性。

5.4操作方法编写的基本要求5.4。

1操作方法的名称名称的确定: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下列形式之一:a.直接采用仪器设备名称(必要时可在仪器或设备名称前冠以准确度登记或规格型号等)b.计量器具和检测设备配合使用的,可采用组合命名方式。

车辆外观检测检视作业指导书

车辆外观检测检视作业指导书

车辆外观检测检视作业指导书车辆外观检测检视作业指导书1 1.1 车辆外观检测(检视)目的: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随着行驶里程增加,各零部件分别产生不同程度的磨损、腐蚀、疲劳、变形、老化等现象;其结果不但使汽车动力性下降、可靠性降低、经济性变差、排放污染加大,而且影响了车容市容,甚至影响了行车安全。

因此,对车辆外观进行检测的目的是:控制车辆外观技术状况、性能符合有关标准,确保汽车综合性能良好,延长汽车使用寿命和保证行车安全。

2 1.2 检测(检视)判定标准规范:1.2.1.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1.2.2.GB18565《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 1.2.3.GB/T18344《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1.2.4.GB/21861《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1.2.5.JT / T198《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 3 1.3 外观检测(检视)方法1.3.1 车辆唯一性识别:核对车身及牌照颜色、车辆类型、厂牌车型、牌照号、发动机号、车架号或车辆识别号等车辆唯一性标识系统与行车证记载是否相符。

经核对,车辆唯一性标识系统相符后,方可进行该车其它项目检测;唯一性标识系统不符,则终止该车检测。

1.3.2 直观定性检视:检查车辆各部件损伤、渗漏、松旷、卡滞、脱落、失效、漏装、脏污、润滑等情况,作定性判断。

A.车架车身驾驶室表面:一二级车无锈迹、脱掉漆;三级车无明显锈蚀或变形。

B.车门车窗玻璃:一级车应完好无损;二三级车不得缺损。

1.3.3 仪具定量检测先目测、手感,必要时可用下述方法进行检测:(1)用钢卷尺测量:整车外形长度尺寸和前后轮距应符合原厂规定,左右侧轴距差应轴距的 1.5/1000(一级车应轴距的 1.2/1000)。

并判断能否适应检测线。

(2)用钢直尺、高度尺检测:车体周正度;车体外缘左右对称部位(在离地高 1.5m 内测量)高度差应 40mm(一级车应 20 mm)。

机动车检验作业指导书

机动车检验作业指导书

机动车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机动车检验作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环节,对车辆的合法性、安全性、环保性进行检测和评估,为驾驶员和其他道路用户提供安全保障。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动车检验的作业指导,包括检验前准备、检验过程、检验标准等内容。

二、检验前准备1. 车辆信息核对在进行机动车检验前,首先需要核对车辆的基本信息,包括车牌号码、车辆型号、车辆识别代号(VIN码)等,确保车辆信息准确无误。

2. 车辆准备车辆在检验前需要进行清洁,包括车身、底盘、发动机等部位,以便检验员能够清晰地观察和检测车辆的各项部件。

3. 检验设备准备检验员需要检查和准备各项检验设备,包括测量工具、检验仪器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符合检验标准要求。

三、检验过程1.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主要包括车身外观、车窗、灯光、反光镜等部位的检测,以确保车辆外观整洁、灯光正常、反光镜位置正确等。

2. 动态性能检验动态性能检验包括制动性能、悬架系统、转向系统、轮胎磨耗等项目的检测,以评估车辆的操控性能和安全性能。

3. 排放性能检验排放性能检验主要针对车辆的尾气排放情况进行检测,包括CO、CO2、HC、NOx等污染物的排放浓度,以评估车辆的环保性能。

4. 安全装备检验安全装备检验主要包括安全带、安全气囊、防抱死刹车系统等部件的检测,以确保车辆的安全装备符合标准要求。

四、检验标准机动车检验的标准是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的,包括车辆技术条件、排放标准、安全要求等。

检验员在进行检验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和可靠。

五、检验结果处理1. 合格如果车辆在检验过程中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检验员将出具合格证明,并在车辆上粘贴检验合格标志,车主可继续使用该车辆行驶。

2. 不合格如果车辆在检验过程中存在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情况,检验员将出具不合格证明,并告知车主需要进行相应的维修和改装,直至符合标准要求后方可重新进行检验。

六、检验记录保存检验员在完成机动车检验后,需要将检验记录进行保存,并交相关部门备案。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作业指导书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作业指导书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作业指导书一、作业目标1. 掌握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作业内容及流程。

2. 熟悉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相关法规和规范。

二、作业内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是指对机动车进行技术检测,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确保车辆符合道路交通运输管理要求的一项工作。

作业内容包括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标准及判定规则等。

1. 检测项目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车身外观:包括车身周边的所有构件、照明、标识及喇叭等;(2)安全装置:包括制动、转向、悬挂、轮胎、灯光、视野等;(3)发动机及传动系统:发动机运行状态、燃油系统、排放系统;(4)车内设施:安全带、安全气囊、座椅调节等。

2. 检测方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主要采取以下方法:(1)目视检查:通过观察车辆外观和部位、仪表指示及警告信号等检查车辆的基本状况和安全状态;(2)仪器检测:通过安装仪器对车辆的各项参数进行测试,以确定机动车的安全性能,如制动距离、灯光亮度、排放浓度等;(3)道路试验:通过在指定的路段进行试驾,检测车辆行驶的平稳性、轮胎抓地力、稳定性等。

3. 检测标准及判定规则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必须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和规范进行。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检测标准:根据车辆类型、品牌、状态等,采用不同的检测标准进行检测。

如国家车辆安全技术检验标准、行业标准等;(2)判定规则:根据检测结果,按照规定的判定规则进行评价,判定车辆是否符合要求,如合格、不合格、限期整改等。

三、作业流程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的具体流程如下:1. 车辆登记:对车辆进行登记,包括车辆基本信息、所有权归属权、车辆用途等;2. 车辆悬挂标识:对检测合格的车辆悬挂检测合格标识,以示车辆符合我国道路交通运输管理要求;3. 检测前准备:车辆到达检测站后,进行预检,以确认车辆是否符合检测条件;4. 检测项目:按照检测项目要求,进行检测,包括目视检查、仪器检测、道路试验等;5. 检测结果判定:根据检测结果,按照判定规则进行判定,判定为合格、不合格或限期整改等;6. 发放检测结论:发放检测结论,包括检测合格证明、不合格证明、限期整改通知等。

机动车检测 环保作业指导书

机动车检测 环保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OBD检验(环检)(一)车载诊断系统(OBD)检查1.1注册登记(1)检查车辆的OBD 接口是否满足规定要求,OBD 通讯是否正常,有无故障代码。

1.2在用汽车(1)对配置有OBD系统的在用汽车,在完成外观检验后,应连接OBD诊断仪进行OBD检查。

在随后的污染物排放检验过程中,不可断开OBD诊断仪。

(2)OBD 检查项目包括:故障指示器状态,诊断仪实际读取的故障指示器状态,故障代码、MIL灯点亮后行驶里程和诊断就绪状态值,具体检验流程应按照附录F进行。

(3)若车辆存在故障指示器故障(含电路故障)、故障指示器激活、车辆与OBD诊断仪之间的通讯故障、仪表板故障指示器状态与ECU中记载的故障指示器状态不一致时,均判定OBD检查不合格。

如果诊断就绪状态项未完成项超过2项,应要求车主在对车辆充分行驶后进行复检。

(4)检验机构应使用计算机数据管理系统存储所有被检车辆OBD数据,不得人为篡改数据。

(5)OBD诊断仪应能实现对OBD检查数据的实时自动传输。

作为排放检验一部分,OBD获得的信息应自动保存到计算机系统中。

(6)对要求配置远程排放管理车载终端的在用汽车,应查验其装置的通讯是否正常。

(7)如车辆污染控制装置被移除,而OBD故障指示灯未点亮报警的,视为该车辆OBD不合格。

(二)OBD诊断仪技术要求2.1 至少应支持ISO 9141-2、SAE J1850、ISO 14230 - 4、ISO 15765- 4 四种通讯协议。

2.2 能够与车辆OBD 系统建立通讯,提供OBD 系统诊断服务用的通讯连接接口,与车辆通讯的接口应满足ISO 15ZD1-3 和SAE J1962 的规定。

2.3 OBD 诊断仪的信息结构应符合ISO 15ZD1-5 中的信息结构和ISO 15ZD1-6 诊断故障码要求。

2.4 能连续获得、转换和显示与车辆排放相关的OBD 故障代码,应按照ISO 15ZD1-6中的描述显示故障代码及故障信息。

整车检验作业指导书1

整车检验作业指导书1

整车检验作业指导书1一、车辆检验目的为满足产品质量要求,保证产品和个性。

规范检验程序,特制定本规范来保证整车美观性、安生性、经济性以及舒适性,让顾客更加满意。

二、原则严格按照技术设计标准要求对每辆车严格检验,不得遗漏。

1.车架检验1.1车架总成宽度按设计、尺寸要求误差应≤3mm。

1.2纵梁上翼面,纵向水平弯度全长误差应≤5mm。

1.3纵梁侧弯全长误差应≤15mm。

1.4两纵梁左右翘曲误差应≤10mm。

1.5前后悬挂支点矩形对角线长度误差应≤2mm 车轴与纵梁垂直度误差应≤2mm。

1.6带传动轴吊架横梁与车架翼面垂直度允许误差≤2mm,吊架与车架中心点允许误差≤3mm,各横梁间距与车架按设计要求允许误差≤2mm。

1.7各动力支架座孔位中心点按设计要求允许误差≤1.5mm,对角线长度允许误差≤3mm。

1.8车架单个铆钉头是钉杆1.4。

并遮盖铆钉全孔。

铆钉应铆紧,铆接部位要贴合不能虚铆、偏铆。

1.9车架各孔位殷实设计要求对应齐全。

位置差允许≤0.3mm。

车架总成毛刺刃连清除干净,不能有刺扎手现象,禁止高温切割车架。

1.10车架无裂痕,明显的划伤、凹凸、麻点及要除锈、涂装、喷腊防锈。

2. 车轿检验2.1 前轿部分2.1.1 前轿转向角左转43°,右转37°,前束钢丝胎0至2mm,普通胎3至5mm+1mm。

双前轿转向轮必须转向同步,转化为调整工装刻度线二线平行,不得误差1mm。

2.1.2 检查球销螺母包箍锁紧情况及开口销安装情况,要求有点检标记。

2.1.3 前轮轴承调整应转动自如,旋转无跳动感,轴向无窜动现象,轮毂不与刹车底板,防尘摩擦。

2.1.4 检查分泵装配情况及前刹车调整情况,有点检标记。

2.1.5 检查各润滑点油脂加注情况,前轿与板簧连接要有点检标记。

2.1.6 不能有碰伤、划伤、裂痕、锈蚀并有防锈处理。

2.2 后轿部分2.2.1 检查中轿、浮轿、后轿装配应符合设计要求,与板簧连接要有点检标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对汽车列车,检查其牵引连接装置是否连接可靠和装有防止车辆行驶中脱开的安全装置;对货车列车还应检查牵引车和挂车之间十分装备了有效的侧面防护装置。
九、车轮检查
1、检查同轴两侧是否装用同一规格、型号轮胎;检查轮胎的型号、等级、承载能力及胎冠花纹深度(必要时用轮胎花纹深度计)是否符合规定,胎面、胎壁有无损伤;
3、检查后反射器、侧反射器和倒车标志灯是否完好;
上述灯具的安装应符合GB4785规定。对全挂车还应该检查挂车标志灯是否完好。
寿县交运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SCZJC/ZD01-2007
受控号:
第2版第0次修订
车辆外观检验操作规程
共2页第2页
七、客车内部
1、检查客车座位/卧铺位、扶手和行李架的安装是否牢靠,客车座位/卧铺位的数量和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规定;
2、检查轮胎螺栓、半轴螺栓是否符合规定;检查转向轮是否装用翻新轮胎。
十、底盘检查
车辆静止时,检查方向盘的最大自由转动量;起步并行驶一段距离,检查离合器、变速箱换挡、转向系、制动系。
1、转向系:检查方向盘的最大自由转动量是否符合要求,必要时应用方向盘转向力-转向角检测仪检测;行驶时检查转向是否沉重,转向后是否具有自动回正能力;车辆是否具有保持直线行驶的能力;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SCZJC/ZD00-2007
受控号:
第2版第0次修订
共1页第1页
《车辆外观检验操作规程》SCZJC/ZD-01-2007
《烟度计操作规程、使用维护》SCZJC/ZD-02-2007
《检测线车速表试验台操作规程》SCZJC/ZD-03—2007
《排气分析仪操作规程》SCZJC/ZD-04—2007
2、检查客车地板是否密封,乘客通道、安全出口、车厢灯、门灯、灭火器、击碎安全出口玻璃的专用手锤是否符合要求;
3、对卧铺客车检查每个铺位的安全带是否齐全有效,对长途客车和旅游客车检查前面没有座椅或护栏的座椅的安全带是否齐全、有效。
八、底盘件
1、检查有无增设燃料箱,燃料箱是否牢固可靠,燃料箱盖是否完好;
一、检查受检车辆的型号、厂牌、出厂编号及车身(VIN)和发动机的型号及出厂编号、车牌号码。
受检车辆应标明厂牌、车辆型号、发动机标定功率或排量(挂车除外),总质量,载质量或载客数(工程作业车除外),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及生产厂名,检查与其行驶证上的记载是否一致。
二、汽车车身的外观检验
1、车辆外观应整洁,各零部件应完好,联结紧固,无缺损;
《柴油车的检测方法》SCZJC/ZD-10-2007
寿县交运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SCZJC/ZD01-2007
受控号:
第2版第0次修订
车辆外观检验操作规程
共2页第1页
汽车外观检查应该按照《机动车安全检验项目和方法(GA468-2004)和《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进行,主要检测项目如下:
2、传动系: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检查
a)离合器接合是否平稳,有无异响、打滑、抖动、沉重、分离不彻底等现象;
b)变速器有无挡位标志,倒挡能否锁止,换挡是否正常,有无异响;
c)传动轴/链有无异响、抖动,驱动桥的主减速器和差速器有无异响。
3、制动系
以车速在20km/h 正直行驶,施加部分制动后迅速放松踏板,检验是否有制动跑偏现象;
《检测线车辆制动检验台操作规程》SCZJC/ZD-05—2007
《检测线车辆称重仪操作规程》SCZJC/ZD-06-200
《声级检测操作规程》SCZJCD-08-2007
《检测线车辆侧滑台操作规程》SCZJC/ZD-09-2007
对于气压制动汽车,停车后检查制动气压。并踩下放松踏板若干次,使制动气压下降制至起步气压(未标起步气压的,按400kpa计),
检查低压报警装置是否工作;
对装置弹簧储能制动器的车辆,报警后起步行驶,检查在低气压时弹簧储能器自锁装置是否有效。
2、无明显漏油、漏水、漏气现象,轮胎完好、气压正常,胎冠花纹中无异物,发动机怠速正常;
3、检查保险杠、后视镜、下视镜等部件是否完好、齐全,车窗玻璃是否完好并符合规定;车体是否周正;后悬是否符合要求;检查货厢有无改动,固定是否可靠;检查车体外表喷漆颜色、字符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三、发动机舱检查
1、打开发动机罩(或翻转驾驶室),检查发动机各系统部件是否齐全有效;
2、检查蓄电池桩头与导线连接是否牢固;检查电气导线捆扎,固定,绝缘保护等是否完好;各种管路是否完好,固定可靠;
3、对于使用液压制动(含离合器液压传动)的汽车,检查储液器的液面及有无泄漏。
四、驾驶室检查
1、检查驾驶员座椅固定是否可靠、前后是否可以调节;安全带是否齐全有效;
2、检查门锁、铰链和风窗、侧窗玻璃是否完好(必要时用透光计检查玻璃可见光透射比);检查刮雨器、洗涤器工作是否正常;
2、检查挡泥板、牵引钩是否完好;
3、蓄电池、蓄电池架是否牢固可靠;
4、检查储气筒排污阀功能是否有效;
5、检查钢板弹簧的形式、片数是否符合规定,有无裂纹和断片现象;
6、对于厂定最大总质量大于3500Kg的载货汽车和挂车,应检查是否装备了侧面及后下部防护装置,必要时测量侧面防护装置下缘离地高度及防护范围,检查前缘的垂直构件是否向内弯曲,测量后下部防护装置离地高度、宽度,检查其是否牢固可靠,安装是否符合GB11567.1的规定;
3、检查折翻式驾驶室的固定是否可靠;
4、检查长途客车是否按照规定安装了汽车行驶记录仪,其固定、连接是否安全、可靠。
五、发动机运转状况
1、检查发动机是否能正常启动;启动发动机,检查怠速运转、电源充电状况、各仪表及指示器工作是否正常;
2、检查发动机急加速过程中及在较高速运转时急松油门能否回到怠速状态和有无“回火”、“放炮”等异常状况;
3、检查水温、油压指示是否正常;
4、检查点火开关关闭后发动机能否迅速熄火;
5、对柴油车还应该检查停机装置是否灵活、有效。
六、灯光信号
1、在车辆前部,检查前位灯、前/侧转向灯、危险报警闪光灯和示廓灯等前部照明和信号装置是否齐全完好,前照灯远近光光束变换功能是否正常;
2、在车辆后部,检查后位灯、后转向灯、危险报警闪光灯、示廓灯、制动灯、后雾灯、后牌照灯、倒车灯是否齐全完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