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检测站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作业指导书-3847-2018

作业指导书-3847-2018

3
全国机动车检测站
检测作业指导书
编制:文件编制小组
质量管理体系辅助文件 编号:JNJG ZD03-19(00)
公布通知
批准:技术负责人
第 B 版 第 0 次修改
共1页
关于公布检测作业指导书的通知
全国机动车检测站全体员工: 公司根据检测仪器设备的构造、原理、出厂说明书和车辆检测的要求,
制订检测仪器设备的作业指导书(即操作规程),规范车辆检测的检测目 的、判定标准、精度、安装调试、检测范围、工作原理、操作规程、注 意事项、检定与校准、维护与保养等内容。检测车间全体检测员、引车 员、营业厅人员等在车辆检测中必须严格按检测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 的要求进行作业。作业中如存在问题,请向公司检测车间提出。
分 发 号: JNJG ZD03(
)
受 控 号: JNJG SK (
)
编 制:
文件编制小组
审 核:
批 准:
持 有 人:
2


第一章 安检人工检验………………………………………………………………5 第二章 车速表检测…………………………………………………………………21 第三章 侧滑量测量…………………………………………………………………25 第四章 汽车轴荷及质量参数核定检测……………………………………………27 第五章 汽车制动性检测……………………………………………………………32 第六章 前照灯检测…………………………………………………………………36 第七章 喇叭声级检测………………………………………………………………39 第八章 联网系统操作规程…………………………………………………………42 第九章 引车员操作规程……………………………………………………………44 第十章 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47 第十一章 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操作规程…………………………………………50 第十二章 转向力∕角检测……………………………………………………………54 第十三章 制动踏板力检测……………………………………………………………57 第十四章 玻璃透光率计作业指导书…………………………………………………61 第十五章 外廓尺寸测量………………………………………………………………63 第十六章 汽油车污染物检测…………………………………………………………65 第十七章 柴油车排气污染物检测……………………………………………………88 第十八章 管理制度…………………………………………………………………110 第十九章 客车乘客通道、引道测量规程 …………………………………………122 第二十章 反光标识检测规程 ………………………………………………………125 第二十一章 行车记录仪检测规程……………………………………………………127 第二十二章 底盘间隙仪检测规程……………………………………………………129 第二十三章 电子汽车衡操作规程……………………………………………………132 第二十四章 道路运输车辆人工检验…………………………………………………134 第二十五章 动力性检测/车速表检测 ………………………………………………140 第二十六章 燃料经济性检测…………………………………………………………144 第二十七章 客车级型复核……………………………………………………………150 第二十八章 悬架特性检测……………………………………………………………153 第二十九章 道路运输车辆等级评定…………………………………………………156 第 三十 章 综检制动性能检测………………………………………………………190 第 三十一 章 外出检验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排气烟度检测………………………194

机动车环检站作业指导书(2016)

机动车环检站作业指导书(2016)

机动车环检站作业指导书(2016)作业指导书(环保检测)第1版第次修订批准人:生效日期:2016年09月15日发布日期:2016年09月05日受控状态:SPJA机动车检测有限责任公司SPJA机动车检测有限责任公司颁布令公司各部门:“质量第一”是公司进行机动车安全检测、综合性能检测、环保检测的基本方针,检测数据的公正准确、服务水平的优劣是判断我们车辆检测工作质量的主要标准。

为保证检测设备、人员、场地、辅助设施满足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评审补充要求》的要求,制定了公司的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规定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职责和对各职能部门质量管理的控制要求,经总公司研究批准,现予发布。

《作业指导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检测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编写人:审核人:批准人:总经理签名:SPJA机动车检测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09月05日修改页序号日期修订章、节、页修订内容修改人批准人目录一、机动车环保检验实施目的和细则二、双怠速法三、简易瞬态工况法四、加载减速工况法五、自由加速不透光烟度法六、不透光烟度计操作规程七、汽油车排气分析仪操作规程一、机动车环保检验实施目的和细则一、作用机动车环保尾气排放测试系统(以下简称测试系统),它通过滚筒和加载设备来模拟汽车在道路行驶时的工况以检测汽车的排放性能,即环保性;其目的是节约测试时间、费用和燃料消耗,更重要的是便于控制测试条件,快速取得更可的测试结果。

二、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ACCG型测试系统由主动滚筒、从动滚筒、电涡流制动器、传感器、举升器(或滚筒制动器)、飞轮、反拖电机(选配)、挡轮、标定装置、机架和控制柜、测量及司机助、主控微机等组成。

2020年机动车检测管理作业指导书(3)

2020年机动车检测管理作业指导书(3)

XXXXXXXX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XXXX-C作业指导书业务管理编制:审核:批准人:邮编:副本控制:√受控□不受控电话:发放编号:传真:持有人(或部门):地址:XXX市XXX镇发布日期:2020年4月15日实施日期:2020年4月15日XXXXXXXX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发布总目录文件修改页检测员操作规程1. 目的:为了指导、规范操作员操作行为。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机动车检测工作。

3. 依据:《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相关标准。

4. 职责:1) 负责检测有关的原始记录的填制、整理,经车间审核后按规定交综合部存档;2) 负责所用仪器设备、工具的保管、维护及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和日常维护记录的如实填写;3) 遵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及车间安全管理制度,并对检测过程中受检车辆、人员、设备安全运行实施监控;4) 负责环境条件的监控,并做好记录;保持检测场地整齐清洁,做到文明检测,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按照检测流程和标准要求规范操作并完成检测任务。

5. 工作流程:1) 操作员清理工作现场,清洁设施设备,打开电源开关及气源开关,开机,进行日常检测的检查。

2) 自检中有某项未通过自检,可查找原因,解除故障,无法解除的通知设备管理部检修,待解除故障后,继续进行设备自检。

设备完成自检,操作员选择受检车辆;3) 车辆驶入检测线,操作员点击开始检测。

4) 系统根据录入的检测方法和车辆信息,自动进行检测;如检测过程中遇到标准规定的检测失败情形,应重新检测。

5) 系统将测量值自动与限值比较,判断机动车是否合格,检测完成后点击“下一辆”,被检车辆驶出检测线。

6) 进行下一辆车的检测。

6. 注意事项:1) 设备准备及检测过程中电脑操作员发现设备异常,或受检车辆异常,应立即通知引车员,停止设备运行或检测,排除异常,未能查找到设备不正常原因或无法立即排除的,向车间反映,必要时上报设备部检修。

2) 操作员在检测过程中在监控设备、车辆安全的同时,应密切监控检测场所人员安全,杜绝非检测人员在检测现场出入。

机动车检测公司作业指导书

机动车检测公司作业指导书

JAQJ XX市XX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JAQJ/ZY —2016作业指导书(第二版)2016-01—01发布 2016—01—01实施作业指导书目录1.仪器设备使用操作方法编写规范(JAJC/ZY01-2016)2.检测原始记录填写要求(JAJC/ZY02-2016)3.检测报告填写要求(JAJC/ZY03-2016)4.质量审核报告编写规范(JAJC/ZY04—2016)5.评审报告编写规范(JAJC/ZY05—2016)6.存档文件编写方法及具体要求(JAJC/ZY06—2016)7.运行检查实施办法(JAJC/ZY07—2016)8.检测工作实施细则(JAJC/ZY01—2016)附件A 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流程图附件B 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流程图仪器设备使用操作方法编写规范1.目的正确的使用、操作仪器设备,防止使用不当和违章操作,保证检测工作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检测人员执行操作规程,对在用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及质量负责人对检测工作的有效控制。

3.依据本公司《质量手册》4.工作职责4.1检测车间主任负责组织编写检测车间在用仪器设备使用操作方法,并贯彻实施。

4.2检测人员负责编写本工作岗位在用仪器设备使用操作方法和具体执行。

4.3检测车间主任负责操作方法的审核,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实施。

5。

工作程序5.1为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检测车间主任应对检测车间所有在用仪器设备编写操作方法,并保证其现行有效性和准确执行。

5.2操作方法有检测车间根据项目和工作岗位组织检测人员编写,检测车间审查定稿。

5。

3操作方法应主要根据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检测规程和规范、标准等有关规定编写。

要求步骤明确、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关键性操作不能遗漏,具有可操作性。

5.4操作方法编写的基本要求5.4。

1操作方法的名称名称的确定: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下列形式之一:a.直接采用仪器设备名称(必要时可在仪器或设备名称前冠以准确度登记或规格型号等)b.计量器具和检测设备配合使用的,可采用组合命名方式。

2020年机动车检测管理作业指导书(3)

2020年机动车检测管理作业指导书(3)

XXXXXXXX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XXXX-C作业指导书业务管理编制:审核:批准人:邮编:副本控制:√受控□不受控电话:发放编号:传真:持有人(或部门):地址:XXX市XXX镇发布日期:2020年4月15日实施日期:2020年4月15日XXXXXXXX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发布总目录文件修改页检测员操作规程1. 目的:为了指导、规范操作员操作行为。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机动车检测工作。

3. 依据:《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相关标准。

4. 职责:1) 负责检测有关的原始记录的填制、整理,经车间审核后按规定交综合部存档;2) 负责所用仪器设备、工具的保管、维护及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和日常维护记录的如实填写;3) 遵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及车间安全管理制度,并对检测过程中受检车辆、人员、设备安全运行实施监控;4) 负责环境条件的监控,并做好记录;保持检测场地整齐清洁,做到文明检测,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按照检测流程和标准要求规范操作并完成检测任务。

5. 工作流程:1) 操作员清理工作现场,清洁设施设备,打开电源开关及气源开关,开机,进行日常检测的检查。

2) 自检中有某项未通过自检,可查找原因,解除故障,无法解除的通知设备管理部检修,待解除故障后,继续进行设备自检。

设备完成自检,操作员选择受检车辆;3) 车辆驶入检测线,操作员点击开始检测。

4) 系统根据录入的检测方法和车辆信息,自动进行检测;如检测过程中遇到标准规定的检测失败情形,应重新检测。

5) 系统将测量值自动与限值比较,判断机动车是否合格,检测完成后点击“下一辆”,被检车辆驶出检测线。

6) 进行下一辆车的检测。

6. 注意事项:1) 设备准备及检测过程中电脑操作员发现设备异常,或受检车辆异常,应立即通知引车员,停止设备运行或检测,排除异常,未能查找到设备不正常原因或无法立即排除的,向车间反映,必要时上报设备部检修。

2) 操作员在检测过程中在监控设备、车辆安全的同时,应密切监控检测场所人员安全,杜绝非检测人员在检测现场出入。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站作业指导书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站作业指导书

受控状态:受控发放编号: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QDHFAJ-B-03-2012.6版次: B主编:审核:校对:发布日期:2012年6月30日***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站发布2012年6月30日实施第一部分操作规程-----------------------------------------------------1 第一章外观检验操作规程---------------------------------------------2 第二章不透光计检测操作规程-----------------------------------------3 第三章废气分析仪检测操作规程---------------------------------------4 第四章底盘测功机操作规程-------------------------------------------5 第五章制动力试验台操作规程-----------------------------------------6 第六章方向盘转角仪操作规程-----------------------------------------7 第七章汽车前照灯检测仪操作规程-------------------------------------8 第八章悬架台检测操作规程-------------------------------------------9 第九章侧滑试验台操作规程------------------------------------------10 第十章登录计算机操作规程------------------------------------------11 第十一章进检调度计算机操作规程--------------------------------------12 第十二章报告单打印计算机操作规程------------------------------------13 第十三章滤纸式烟度计操作规程----------------------------------------14 第十四章微机制动性能测试仪操作规程----------------------------------15第二部分检测标准与依据:(详见第17页、第二部分:检验标准与依据)1、目的确认受检车辆应具备的技术条件,确认车辆的特征及部分技术参数;为其他检测程序作好必要的准备。

机动车检测 环保作业指导书

机动车检测 环保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OBD检验(环检)(一)车载诊断系统(OBD)检查1.1注册登记(1)检查车辆的OBD 接口是否满足规定要求,OBD 通讯是否正常,有无故障代码。

1.2在用汽车(1)对配置有OBD系统的在用汽车,在完成外观检验后,应连接OBD诊断仪进行OBD检查。

在随后的污染物排放检验过程中,不可断开OBD诊断仪。

(2)OBD 检查项目包括:故障指示器状态,诊断仪实际读取的故障指示器状态,故障代码、MIL灯点亮后行驶里程和诊断就绪状态值,具体检验流程应按照附录F进行。

(3)若车辆存在故障指示器故障(含电路故障)、故障指示器激活、车辆与OBD诊断仪之间的通讯故障、仪表板故障指示器状态与ECU中记载的故障指示器状态不一致时,均判定OBD检查不合格。

如果诊断就绪状态项未完成项超过2项,应要求车主在对车辆充分行驶后进行复检。

(4)检验机构应使用计算机数据管理系统存储所有被检车辆OBD数据,不得人为篡改数据。

(5)OBD诊断仪应能实现对OBD检查数据的实时自动传输。

作为排放检验一部分,OBD获得的信息应自动保存到计算机系统中。

(6)对要求配置远程排放管理车载终端的在用汽车,应查验其装置的通讯是否正常。

(7)如车辆污染控制装置被移除,而OBD故障指示灯未点亮报警的,视为该车辆OBD不合格。

(二)OBD诊断仪技术要求2.1 至少应支持ISO 9141-2、SAE J1850、ISO 14230 - 4、ISO 15765- 4 四种通讯协议。

2.2 能够与车辆OBD 系统建立通讯,提供OBD 系统诊断服务用的通讯连接接口,与车辆通讯的接口应满足ISO 15ZD1-3 和SAE J1962 的规定。

2.3 OBD 诊断仪的信息结构应符合ISO 15ZD1-5 中的信息结构和ISO 15ZD1-6 诊断故障码要求。

2.4 能连续获得、转换和显示与车辆排放相关的OBD 故障代码,应按照ISO 15ZD1-6中的描述显示故障代码及故障信息。

机动车检测检验机构作业指导书

机动车检测检验机构作业指导书

机动车检测检验机构作业指导书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编号:PXTYAJ/C- 发放号:
XXXX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
编委会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主编:
副主编:
编委: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目录
编号内容PXTYAJ/C- -01质量体系文件和技术文件编号规定PXTYAJ/C- -02大型、贵重、精密仪器操作细则汇集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质量体系文件和技术文件编号规定
1. 管理体系以文件编号作为唯一性标识,文件编号按文件代号、文件类别、文件顺序、年代号顺序排列:
PXTYAJ—×—××××—××
文件顺序号
年代号
文件类别号
文件代号
文件类别号:A——质量手册
B——程序文件
C——技术文件
D——记录
文件代号:以“XXXX安检”的汉语拼音缩写——“PXTYAJ”。

2. 外来文件沿用原编号。

如有多本,可按照顺序编号
3. 样品记录、原始记录编号规定:
记录顺序号(三位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庆市鲲鸿汽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文件编号:KHJC/ZYZD-2020作业指导书编制:杨凯审核:邹致远批准:周洪艳2020年6月1日颁布2020年6月1日实施目录第一章前言为了认真贯彻落实RB/T214-2017和RB/T 218-2017的规定,进一步规范汽车性能检测的检测行为,根据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和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的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制定本汽车性能检测的作业指导书,以供检测人员使用。

本实验室的各项检测操作,均应该遵守本作业指导书的规范和要求。

第二章术语和定义本作业指导书使用以下相关标准的现行最新有效版本和设备使用说明书中给出的相关术语和定义●GB 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 18285-2018《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 3847-2018《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第三章参考文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机动车检验机构要求》●《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4.1车辆外观检测4.1.1车辆外观检测目的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随着行驶里程增加,各零部件分别产生不同程度的磨损、腐蚀、疲劳、变形、老化等现象:其结果不但使汽车动力性下降、可靠性降低、经济性变差、排放污染加大,而且影响了车容市容,甚至影响了行车安全。

因此,对车辆两外观进行检测的目的是:控制车辆外观技术状况、性能符合有关标准,确保汽车综合性能良好,延长汽车使用寿命和保证行车安全。

4.1.2检测(检视)判定标准规范G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4.1.3外观检测(检视)方法4.1.3.1车辆唯一性识别核对车身及牌照颜色、车辆类型、厂牌车型、牌照号、发动机号、车架号或车辆识别号等车辆唯一性标识系统与行车证记载是否相符。

经核对,车辆唯一性标识系统相符后,方可进行该车其它项目检测:唯一性标识系统不符,则终止该车检测。

4.1.3.2直观定性检视:检查车辆各部件损伤、渗漏、松旷、卡滞、脱落、失效、漏装、脏污、润渭等情况,作定性判断。

A.车架车身驾驶室表面:一二级车无锈迹、脱掉漆;三级车无明显锈蚀或变形。

B.车门车窗玻璃:一级车应完好无损;二三级车不得缺损。

4.1.3.3仪具定量检测一-先目测、手感,必要时可用下述方法进行检测:(1)用钢卷尺测量:整车外形长度尺寸和前后轮距应符合原厂规定,左右侧轴距差应≤轴距的1.5/1000(一级车应≤轴距的1.2/1000)。

并判断能否适应检测线。

(2)用钢直尺、高度尺检测:车体周正度;车体外缘左右对称部位(在离地高1.5m内测量)高度差应≤40mm(一级车应≤20 mm(3)用钢直(卷)尺测量:制动及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应符合原厂规定。

(4)用钢直尺、深度尺检测轮胎磨损:胎冠花纹深度,微型车应≥3. 2mm,其它车转向轮应≥3.5mm、其余轮胎应≥2. 5mm(三级车——轿车和挂车应≥1.6mm,其它车转向轮应≥3.2mm、其余轮胎应≥1. omm);胎面和胎壁不得有长度超过25mm、深度足以暴露胎帘的破裂和割伤。

检视:轮胎不得有因局部磨损而暴露胎帘,同轴左右轮胎规格型号花纹应相同、磨损程度应大体一致,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规定,转向轮不得使用翻新胎。

(5)用轮胎气压表测量各轮胎气压,应符合原厂规定。

顶起车桥用百分表测量车轮的横摆和径跳:小型汽车应<5mm,其它车应<8mm。

(6)根据实际需要,采用相应手段,检测其它有关项目和参数。

4.1.4.外观检测完毕,检测员必须在“外检单" 上签注检测结论和姓名。

4.1.5.逆反系数测量仪检验车身反光标识及车辆尾部标识板。

4.2车速表检测4.2.1检测目的汽车的行驶速度关系到行车安全与运输生产效率。

为了提高运输生产效率应发挥车辆性能所能提供的尽量高的车速,但车速过高超过了汽车性能所允许的界限往往会使汽车失去操纵稳定性与制动距离过长,影响行车安全。

因此,在行车中,汽车驾驶员通过车速表来了解、掌握车辆行驶速度,这就要求车速表应具有一定的精度,能尽量准确反映车辆的实际速度。

4.2.2检测判定标准GB7258一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4.2.3选用设备汽车车速表检验台。

4.2.4检测设备可检测项目(参数)车速表示值误差。

4.2.5检测设备主要技术参数4.2.5.1最大允许轴荷:13000kg4.2.5.2速度表校验范围:0~~120km/h 测量精度:≤土1% 分辨率:0. Ikm/h4.2.5.3 轮距范围:860mm~2300mm .4.2.5.4滚筒尺寸中φ×L:177m×1000mm4.2.5.5工作气压:0.7MPa~1MPa4.2.6检测操作.4.2.6.1准备工作:A.做好日常检查维护工作。

B.打开工位控制机电源,启动计算机进入车速标定界面。

C.转动速度台滚筒,计算机上应显示速度变化。

D.退出标定界面进入待检状态。

4.2.6.2检测A.引车员以3~5km/h速度将车辆驱动轮驶上检测台,挂空档。

B.待举升架完全落下、检测员提示“好”后,引车员挂低速档,让驱动轮缓慢使车辆自动摆正,确认安全后,引车员按检测信号提示开始检测操作。

C.车速表检测:引车员根据屏幕提示,按要求操作车辆,用直接档或次高档将车速稳定在40km/h约3~5秒后鸣号并保持车速:检测员同时按下取样开关,系统自动采集数据;屏幕提示“停车”时,引车员松油门、挂空档(可适当轻踩脚制动),让驱动轮停止转动。

4.2.6.3安全注意事项A.汽车检测前,轮胎上的水、泥、砂、花纹槽内或双胎间卡的小石子应清除干净,气压必须符合共规定。

B.测试前轮驱动车辆,必须将手制动拉紧,安全限位桩,紧握方向盘,缓慢加速,若车头出现偏摆应及时修正方向。

C.如发现驱动轮碰擦限位桩,前轮驱动车辆手制动不灵等不安全情况时,立即停止检测。

D.测试过程中车辆前后严禁站人,检测人员不得扶靠车辆。

4.2.7检测结果判定车速表指示车速V1(单位:km/h)与实际车速V2(单位:km/h)之间应符合下列关系式:0≤Vl-V2≤(2/10+4汽车:当车速表检验台的速度指示值(V2)为40km/h,读取该车辆车速表的指示值(V1),当VI的读数在40km/h~48km/h范围内时为合格;当该车辆车速表的指示值(V1)为40km/h时,车速表检验台速度指示仪表指示(V2)32.8km/h~40km/h范围内为合格。

4.2.8设备日常检查维护及保养4.2.8.1日常检查维护A.开机前检查、清洁工控机和速度传感器,并保持检测台清洁。

B.检查各种导线是否连接良好、有无脏污及破损。

C.检查举升器是否灵活、有无漏气漏油,保持运转部件润滑良好。

D.检查滚筒、限位桩是否转动自如。

4.2.8.2每月检查保养A.检查举升机架控制装置及电磁先导阀工作情况,并做好清洁。

B.检查速度传感器磁钢粘贴是否可靠。

C.检查紧固三连体、滚筒轴承、速度传感器、连轴器、固定螺丝、气管,加注润滑油脂。

4.3汽车轴重、制动性能检测4.3.1检测目的为了保证汽车安全行驶,可靠地减速、停车和紧急制动,防止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汽车制动性能进行检测。

4.3.2检测判定标准规范●GB7258一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21861一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4.3.2.1平板制动检验台检验①检验员将被检车辆仪5km/h-10km/h的速度滑行,置变速器于空挡后(对自动变速器车辆可位于"D”档,正直平稳驶上平板;②当被测试车轮驶上平板时,急踩制动,使车辆停止,测得各车轮的轮荷(对小型微型载客汽车应为动态轮荷,对于并装双轴、并装三轴车辆的左右两侧可以按照1个车轮计、最大轮制动力、轮制动力增长全过程的数值等,并按照制动性能参数计算规定计算轴的制动率、不平衡率、整车制动率等指标;③重新启动车辆,待车辆驻车制动轴驶上平板时操纵驻车制动操纵装置,测得驻车制动力数值,按照制动性能参数计算规定计算驻车制动率;④车辆制动停止时如被测试车轮已离开平板,则此次制动测试无效,应重新测试4.3.2.5(台试)制动力要求:①整车制动力与整车重量之比,空载≥60%,满载≥50%;②前轴制动力与该轴荷之比≥60%;③派乘用车总质量≤3500kg的货车,后轴制动力与该轴荷之比≥20%。

4.3.2.6(台试)制动不平衡力要求: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同时测得的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与全过程中测得的该轴左右轮最大制动力中大者之比,对前轴不得大于20%;对后轴:当后轴制动力大于或等于后轴轴荷的60%时不得大于24%;当后轴制动力小于后轴轴荷的60%时,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同时测得的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不得大于后轴轴荷的8%。

4.3.2.7(台试)驻车制动力要求:①驻车制动力总和应不小于该车在测试状态下整车重量的20%;②对总质量为整备质量1.2倍以下的车辆,限值为15%。

4.3.3选用设备轮重仪、平板制动检验台。

4.3.4可测试项目(参数)①各轴质量及整车质量;③制动率;④制动不平衡率;⑥驻车制动力。

4.3.5检测设备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4.3.5.1测量范围①轴荷:10000kg;②制动力:2轮×3000N:③轮距:860mm~-2300mm4.3.5.2分辨率:①轴荷:1kg;②制动力:1N4.3.5.3测量精度A、轴荷测量精度①零值误差和零点漂移:≤士0.1%(中·S)即≤土10kg。

②示值误差:a测量值不大于4%(F·S)的≤士5%(检测值);b测量值大于4(=·S)的≤土2%(检测值)。

③去皮范围:100%。

B、制动力测量精度①零值误差和零点漂移:≤土0.1%(-·3)即≤±30N。

②示值误差:a制动力不大于4%(r5)的≤土0.4%(l·5)即≤士12N;b制动力大于4(·5)的≤士5%(检测值)。

③左右制动力示值间差:a制动力不大于4(r·5)的≤5%(检测值);b制动力大于4(=…S)的≤3%(检测值)。

4.3.6检测操作4.3.6.1准备工作:A、开启设备动力电源B、开启并操作工位控制计算机进入标定界面C、观察轴重传感器,制动力传感器反馈信号是否平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