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提纲(直接打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提纲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一课第1课时悄悄变化的我】一、青春期生理变化的表现?P3★★★1.身体外形的变化2.内部器官的完善3.性机能的成熟二、青春期生理变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P3、P4★★积极影响: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的渴望,感觉生活拥有无限可能。
P3消极影响: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
P4三、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P5★★★1.正视身体变化,欣然接受2.不因生理变化而自卑3.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4.追求外在美的同时,追求内在美四、产生青春期困惑和矛盾的原因?P5(相关链接)★★1.认知能力得到发展2.自我意识不断增强3.情感世界愈加丰富五、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现?P6★★★1.反抗与依赖2.闭锁与开放3.勇敢与怯懦六、如何调节青春期矛盾心理?P6★★★1.参加集体活动2.求助他人3.培养兴趣爱好4.学会自我调节(写下自己的想法,参加体育活动,学习自我暗示,试试自我解嘲)【第一课第2课时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一、什么是独立思考?P9★1、不一味追求独2、表现为不人云亦云3、有自己独特的见解4、能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二、批判性思维的表现(一看三敢于)P10★★★1、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2、敢于表达不同的观点3、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4、敢于向权威挑战三、批判性思维的作用(意义)P11★★★1、利于发现、提出问题2、利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3、能调动经验、激发学习动机4、能促使解决问题,改进现状四、如何进行批判?(批判性思维的要求是什么?)P11★★★1、有质疑的勇气2、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3、考虑他人感受4、掌握批判技巧(对事不对人;不一味否定,要有一定的建议性)五、青少年为什么要开发创造力?P121、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有一定创造力2、创造存在于各方面,存在于每个人身上。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教科版

第三单元复习提纲第六课规则与秩序1规则——就是关于可以和不可以做什么、应该和不应该做什么、可以和应该怎么做、不可以和不应该做什么的约定。
2、规则的重要性:①遵守规则是人类社会生活能够正常进行的前提和保证②规则保证我们的学习和活动的顺利进行③规则保证社会公共生活的有序、安全、和谐和文明。
3、生活中常见的规则:①“落棋无悔”是下棋游戏和竞赛的规则。
②“越位犯规”是足球赛场的规则。
③“红灯停,绿灯行”是车辆必须遵守的交通规则。
④“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线”是行人必须遵循的规则。
4、规则的分类①不同的场所有不同的规则。
如家庭规矩、学校规则、社会规范等。
②不同的活动有不同的规则,如交通规则、学习归则、运动规则等。
③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规则,如经济领域的规则、日常生活领域的规则、政治领域的规则、文化领域的规则等5、规则的其他分类:①正式规则②非正式规则③强制性规则④非强制性规则。
正式规则:社会制度、体制、法律、规章制度、守则和纪律等。
非正式规则: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等。
强制性规则:国家和地方的法规等。
非强制性规则:《中小学生守则》、农村社区的乡规民约、各种风俗习惯等6、校园规则及作用-P49正文7、规则与秩序的关系:社会生活需要秩序,只需来自规则。
在实际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那里的社会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反之,哪里没有规则,哪里就没有秩序,那里的工作生活就不能顺利进行。
8、世界贸易组织的含义、基本原则和宗旨:①含义:世界贸易组织就是一个通过规范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的组织。
②基本原则和宗旨: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
第七课法律初探1、法律的含义: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2.为什么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法律不同于道德、纪律、章程、宗教戒律等,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则。
七下----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一、复习目标:见学习目标(略)二、自主学习:理解记忆下列问题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一)、人生难免有挫折*1、挫折:就是所谓“钉子”,即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防碍等。
2、挫折与人生相伴;挫折普遍存有,难以避免。
3、造成挫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⑴不能预测和即时防范的天灾人祸;(自然因素)⑵各种人为因素(包括:社会、学校、家庭因素);⑶个人(因素)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心理缺陷等因素的限制。
4、面对挫折和困难,大致有三种人(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⑴胆怯、懦弱的人——放弃目标,一事无成,⑵意志不坚定或者容易满足的人——不能坚持到底,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⑶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的人——获得成功。
***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的人能勇敢地面对挫折,向困难发出挑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善于把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从而获得成功,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二)、挫折面前也从容1、挫折的作用:⑴消极影响:使人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
⑵积极作用: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
(品味“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蚌病成珠”)2、人们在战胜一次又一次挫折后赢得的最宝贵的礼物:智慧。
3、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⑴树立准确的人生目标。
⑵准确理解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
⑶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⑷会自我疏导(其方法:合理宣泄法;移情法;目标升华法。
自我暗示法;换位思考法;将心比心法;校对目标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等)。
5、战胜挫折、克服消极心理的有效方法:全身心地去探索、去创新。
第六课、为坚强喝彩一)、让我们选择坚强1.意志坚强的人有哪些表现?意志坚强的人,⑴自觉性:对自己的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理解。
⑵果断性:能在复杂的情境中冷静而迅速地判断发生的情况,毫不迟疑地采取坚决的措施和行动。
⑶自制力:在碰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能够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气馁、不焦躁。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2021年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材配套复习提纲

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六课·“我”和“我们”6.1 集体生活邀请我1、集体的含义、特征?P53-55①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
P53②集体是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
P552、集体联结度和个体的关系?P53一般来说,集体的联结度越高,个体感知到的集体温暖就越多。
3、集体联结度与哪些因素相关?P53①成员间相互关联的程度。
②集体对成员的重要性。
③成员间相互交流的频率。
④成员对共同目标的共识程度。
⑤成员间的默契程度。
⑥集体存在的时间长短。
⑦通常情况下,以上因素赋值越大,集体的联结度就越高。
4、集体的温暖是怎样体现的?(个人情感与集体生活的关系)P54①在集体中,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②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也散发自己的光和热,彼此传递关爱和温暖。
③当集体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或奖励时,我们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
5、如何理解集体荣誉感?P54①集体荣誉感令我们骄傲、自豪,给我们温暖和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②集体荣誉是集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是我们共同的荣誉。
6、集体力量的来源?P55 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7、个人力量与集体力量的关系?P56①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
②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
③借助这种的合力,我们得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
8、集体力量对个人的影响?P56-57①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②个人在集体生活中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
③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健康成长。
6.2 集体生活成就我1、集体生活对个人成长(成就我)有什么重要作用?①个人可以在集体中涵养品格。
(P58页小标题)②个人可以在集体中发展个性。
(P60页小标题)2、集体对我们涵养品格的重要作用?P58-59①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初一下册三四单元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一、人生难免有挫折1.挫折:指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等时产生了紧张、消极、烦躁、伤心、气愤、等消极情绪的反应。
2.挫折与人生相伴;挫折普遍存在,难以避免。
3.造成挫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⑴不能预测和及时防范的天灾人祸(自然因素)⑵各种人为因素(包括:社会、学校、家庭因素)⑶个人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心理缺陷等因素的限制(主观因素)。
4.面对挫折和困难,大致有三种人(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⑴胆怯、懦弱的人——放弃目标,一事无成,⑵意志不坚定或者容易满足的人——不能坚持到底,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⑶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的人——获得成功。
第三种人善于把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从而获得成功,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二、挫折面前也从容1.挫折的作用:⑴消极影响:使人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
⑵积极作用: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
(品味“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蚌病成珠”)2.人们在战胜一次又一次挫折后赢得的最宝贵的礼物:智慧。
3.挫折的有效方法?⑴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⑵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
⑶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⑷会自我疏导(其方法:⑴合理宣泄法⑵移情法⑶目标升华法)。
4.自我疏导的其他方法:自我暗示法:即主动自觉地通过语言、手势等间接、含蓄的方式向自己发出一定的信息,使自己按自己示意的方向去做;换位思考法:变换角度思维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法:设身处地地达成理解的一种心理机制;校对目标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等。
5.战胜挫折、克服消极心理的有效方法:全身心地去探索、去创新。
第六课为坚强喝彩一、让我们选择坚强1.意志坚强的人有哪些表现?意志坚强的人,⑴自觉性:对自己的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⑵果断性:能在复杂的情境中冷静而迅速地判断发生的情况,毫不迟疑地采取坚决的措施和行动。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复习提纲(第三单元)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复习提纲(第三单元)七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第三单元)第五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复习指导第一框题人生难免有挫折复习指导1、在写作的过程中,谈迁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他是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在人的一生中,挫折可以完全避免吗?在写作的过程中,谈迁的家中被盗,苦心编写27年的书稿被盗!谈迁遭此打击,肝胆欲碎。
然而,他没有气馁,而是勇敢的面多困难,承受挫折,从头做起。
又过了九年,他终于又写成了这部传世巨著。
谈迁矢志不移地编写《国榷》的故事,向我们说明: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失败、挫折与痛苦,我们要培养承受挫折的健康心理和坚强的意志,掌握有效的战胜困难与失败、挫折与痛苦的方法,迎难而上,勇于开拓,积极进取。
2、在节日或是其他特别的日子里祝福他人的时候,你们会说什么呀?祝你一路顺风、一帆风顺:祝你节日快乐;祝你万事如意、事事顺心、心想事成;祝你身体健康、幸福愉快;祝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3、什么是挫折?什么是挫折感?挫折是指我们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障碍、干扰,遭遇失利与失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碰钉子”。
“碰钉子”之后,自己的目的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就会产生的紧张、消极、烦躁、伤心、气愤等情绪反应。
这种情绪反应就是我们所说的“挫折感”。
4、是不是只有平凡的人才会遇到挫折呢?为什么说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你能举例说明吗?当然不是这样,不管是平凡的人还是名人、伟人,都会遇到不同的挫折,人们总会遇到这种或那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愿望和目标的实现受到阻碍,或遇到天灾人祸的打击等造成的挫折,可见,挫折是普遍存在的。
挫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只不过挫折的大小、轻重因人而异罢了。
挫折是人生道路上的正常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造成挫折的原因有哪些?我们人的活动总要受到各个方面的因素的制约,因此,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
造成挫折的因素有:天灾人祸和人为因素。
前者指自然灾害和社会因素,后者指学校、家庭和个人因素。
七年级道德与法制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提纲

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六课“我”和“我们”第一框集体生活邀请我(一)集体的温暖1、什么是集体?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
★2、怎样感受集体的温暖?(或:我们为什么要过集体生活?集体的重要性是什么?)A我们每个人都有过集体生活的情感需要。
B在集体中,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C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也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彼此传递关爱和温暖。
D集体荣誉感令我们骄傲、自豪,给我们温暖和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二)集体的力量★1、如何理解集体的力量?A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B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
借助这种合力,我们得以完成许多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
★2、集体力量对个人的作用?(或:集体力量对于个人的影响是什么?)A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个人在集体生活中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
B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获得成长。
第二框集体生活成就我(一)在集体中涵养品格★集体生活的作用是什么?(或:为什么集体生活能涵养品格?)A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B集体生活可以培养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二)在集体中发展个性★怎样在集体中发展个性?A集体生活为我们搭建起与他人、与周围世界交往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展示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
B 每个人的个性特点不同。
在集体生活中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有助于我们完善个性。
C 实现集体共同目标的过程,也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要积极参与共同活动,把握机遇,自主发展,使自己的个性不断丰富。
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第一框单音与和声(一)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1、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关系是怎样的?A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集体又必须有一些共同的规则。
七下政治第三单元背诵提纲

七下政治第三单元背诵提纲第六课“我”和“我们”第一框集体生活邀请我1、我们为什么要过集体生活? P53-P54(1)我们每个人都有过集体生活的情感需要。
(2)在集体中,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也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彼此传递关爱和温暖。
(3)当集体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或奖励时,我们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
2、集体荣誉感的作用 P54这种荣誉感令我们骄傲、自豪,给我们温暖和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集体荣誉是集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是我们共同的荣誉。
3、个人力量与集体的关系 P56(1)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2)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
借助这种合力,我们得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
4、集体力量对个人的影响是什么?(集体力量的作用) P57(1)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2)个人在集体活动中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
(3)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4)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健康成长。
5、如何理解集体的力量? P55-P57(1)集体是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
(2)集体可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
(3)集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第二框集体生活成就我1、集体生活对涵养品格的作用 P58-P59(1)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体验责任感,做有担当的人(2)集体生活可以培养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在交往中要学会彼此接纳、尊重、理解和包容,学会友好相处。
2、集体对个性发展的重要作用 P60-P61(1)集体生活为我们搭建起与他人、与周围世界交往的平台。
(2)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我们发展和完善个性的“明镜”,也是集体生活中重要的学习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第六课规则与秩序
1. 规则——就是关于可以和不可以做什么、应该和不应该做什么、可以和应该怎么做、不可以和不应该做什么的约定。
2、规则的重要性:
①遵守规则是人类社会生活能够正常进行的前提和保证②规则保证我们的学习和活动的顺利进行③规则保证社会公共生活的有序、安全、和谐和文明。
3、生活中常见的规则:
①“落棋无悔”是下棋游戏和竞赛的规则。
②“越位犯规”是足球赛场的规则。
③“红灯停,绿灯行”是车辆必须遵守的交通规则。
④“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线”是行人必须遵循的规则。
4、规则的分类
①不同的场所有不同的规则。
如家庭规矩、学校规则、社会规范等。
②不同的活动有不同的规则,如交通规则、学习归则、运动规则等。
③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规则,如经济领域的规则、日常生活领域的规则、政治领域的规则、文化领域的规则等
5、规则的其他分类:①正式规则②非正式规则③强制性规则④非强制性规则。
正式规则:社会制度、体制、法律、规章制度、守则和纪律等。
非正式规则: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等。
强制性规则:国家和地方的法规等。
非强制性规则:《中小学生守则》、农村社区的乡规民约、各种风俗习惯等
6、校园规则及作用-P49正文
7、规则与秩序的关系:社会生活需要秩序,只需来自规则。
在实际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那里的社会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反之,哪里没有规则,哪里就没有秩序,那里的工作生活就不能顺利进行。
8、世界贸易组织的含义、基本原则和宗旨:
①含义:世界贸易组织就是一个通过规范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的组织。
②基本原则和宗旨: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
第七课法律初探
1、法律的含义: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2.为什么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法律不同于道德、纪律、章程、宗教戒律等,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则。
(1)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3)法律在全国范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法律的基本特征:
①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②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③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警察、法庭和监狱等)保证实施;④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主要表现在哪里?
①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允许特殊人物存在
②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了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5、法律的作用:
①法律规定人们享有什么权力,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并对侵犯他人权力和不履行义务的行为给予制裁。
②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纠纷或矛盾的作用。
③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并通过制裁违
法犯罪来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的有序与和谐。
6、法律与纪律规章、道德、宗教戒律的、区别:P57第2段、P58第1段
7、生活中有些矛盾和纠纷的解决方式或手段:①通过双方协商②他人或组织调解③法律途径(最终途径)。
8、青少年怎样维护法律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
①我们即受到法律的保护,又受到法律的约束②我们即享有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又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③我们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即要遵守法律,履行义务,又要依法行使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八课心中的规则
1、他律的含义、表现:
含义:个人的行为由他人的要求或外在的规则支配,而且是被动或被迫接受的就是他律
表现:要求“你必须怎样做”“你应该怎样做”“你不应该怎样做”或者“不许你怎样做”
2、自律的含义、表现:
含义:个人的行为由自己的要求或内在的规则支配,主动、自觉约束自己就是自律
表现:“我应该怎样做”“我不应该怎样做”“我愿意怎样做”“我不愿意怎样做”
3、规则与自由的关系?——纪律、法律等规则制约着人的行为,也保障着人的权利和自由。
如果说规则市堤坝,自由则市堤坝中的水。
没有了堤坝的约束,堤坝中的水不仅会泛滥成灾,而且自己也将最终干涸于田野中不复存在。
因此,只有内心甘愿接受规则的约束,我们的心灵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相反,无视规则、违背规则,我们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
4、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如何自律?
①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②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在个人独处或者没有外部约束和监督得情况下,我们应该学会“慎独”,注意修养,自觉遵守规则,做到心中有规则,心中有纪律,心中有法律。
5. 国家法律,社会道德,学生守则的区别——(1)产生不同:法律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道德是自然形成,学生守则是教育行政机关制定的(2)适用对象不同:法律是全国适用,道德普遍适用,守则在校学生适用(3)发挥作用的效力不同:法律靠国家强制力,道德靠舆论、习惯,信念,学生守则靠教育行政力量。
6. 中学生如何健康上网?——(1)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2)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3)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练习§§§
1、2008年4月11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宣判,以受贿、滥用职权两项罪名判处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有期徒刑18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30万元。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⑴上述案例体现了我国法律的哪些特征和作用?
①我国法律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受贿和滥用职权损害人民利益。
②我国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犯罪人受到刑罚处罚即为明证。
③我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不管他职位多高、权力多大。
④我国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的功能,并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的有序与和谐。
⑵上述案例启示我们应该怎样做?
我们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既要遵守法律,履行义务,又要依法行使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在十字路口,尽管车多人杂,但是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路面井然有序,道路畅通无阻。
如果南来北往、东行西去的车辆及行人各不相让,挤成一团,那么结果将是谁也难以通过。
根据材料回到以下问题:⑴这一现象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
在实际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那里的生活和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反之,哪里没有规则,哪里就没有秩序,那里的生活和工作就不能顺利进行。
⑵请你列举少数同学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答案略,言之有理即可)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⑴有人认为,自己一不违法,二不犯罪,不会与法律打交道。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无论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还是社会生活中,法律都与我们息息相关。
法律规定了人们享有什么权利,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并对侵犯他人权利和不履行义务的行为予以制裁。
⑵有规则就没自由,要自由就没规则。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规则和自由并不是绝对对立的。
规则保障着人的权利和自由,如果无视规则、违反规则,我们就不能有真正的自由。
有规则,才有自由。
4、中学生张涛在新华书店买书时,发现自己的一片作文被收录在某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中学生优秀作文选》中,但是他却不知情。
张涛就此事向老师请教,得知自己享有著作权,有权向出版社索取稿费。
于是,张涛向出版社询问此事,得到的答复是:“一个10多岁的孩子哪来什么著作权?还想要稿费?给你出版了,应该感谢我们。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⑴张涛是否享有著作权?他可以从哪部法律找到依据?
张涛享有著作权。
他可以从《著作权法》中找到依据。
⑵张涛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张涛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例如将出版社告上法庭,要求赔偿。
⑶从这个事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我们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既要遵守法律,履行义务,又要依法行使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