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以内数的写法_教案教学设计

亿以内数的写法_教案教学设计
亿以内数的写法_教案教学设计

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能正确的写出整万的数和含有两级的数.2.引导学生总结出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3.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教学难点中间有“0”和末尾有“0”数的写法.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1.请学生说出亿以内数的顺序表,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级的.根据学生回答整理出数位表.(板书如下)2.读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怎样读亿以内的数.4000065920030060400 3.写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怎样写万以内的数.七、七十、七百零八4.根据学生回答,复习万以内数的写法:(1)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写;(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二、学习新知谈话导入:我们已经学会了万以内数的写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的数的写法.(板书课题)1.指导探索,学习写整万的数.(1)出示例3写出下面各数(整万数的写法)同学们会写七、七十、七百零八,那么怎样写七万、七十万、七百零八万呢?这些都是整万的数,请同学们在数位表上试一试,写一写.提问:你们是怎么写的?(这些数都是整万的数,只要在万级上写七、七十、七百零八,然后在后面加四个0就可以了.)教师在数位顺序表中写出上面三个数.

引导学生小结:整万的数怎样写?(2)出示例4

写出下面各数(含有万级和个级两级的数的写法)①十万二千三百四十五先让学生写出十万,并追问:在什么级上写?然后再写二千三百四十五教师说明:写数的顺序和读书的顺序是一样的,先写万级,再写个级.②三十二万零六百提问:这个数一共有几级?万级怎样写?个级怎样写?千位上为什么要写一个0?小结:这是写数和读数不同之处.写数是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读数时,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者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③二千零五十万七千让学生自己试着写数,再说一说怎样写的? (3)出示思考题,引导学生小结.①含有两级的数怎样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②如果遇到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怎么办?三、巩固练习1.完成书上做一做,写在书上五百零六万写作:_________________ 五万零三百写作:_________________ 八千零六十万零二十写作: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下面三个写数题请一名同学到前面用算盘上拨出下面各数,其他同学写在练习本上.一千零五十五万四千零三十万零三十九千六百七十二万3.判断下面的数写得对吗?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四万五千二百写作:45200()三百零六万写作:306()一千零二万四千五百写作:1024500()4、写出下题横线上的数(投影)(1)我国的领土面积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2)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克粮食,那么全国每天可节约一百三十万千克的粮食.(3)某省今年共栽树一千零五十万零八百棵.(4)钢铁厂今年共炼

钢四十万零七百吨.5、思考: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同学们都理解了,那么含有三级的数的又应该怎么写呢?四、课后作业1.先在计数器上拨出下面各数,然后再写出来.七万八千六百三十八十五万一千二十六万零四百三百六十万二千十万零五六千零八十万零七十2.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1)1999年我国共生产彩色电视机四千二百六十二万台.(2)北京图书馆馆舍面积是十七万平方米,占世界第二位;藏书一千四百万册,占世界第五位.(3)1999年来华旅游总人数约七千二百八十万人次.3.写出由下面各数组成的数.(1)四百万、八十万、五万和三千(2)六千万、九万和五百(3)八千万和四十

五、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能正确地按级读出亿以内的数,并能正确地写出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按级来写亿以内的数。因此,复习准备阶段紧紧围绕以上三方面的内容。新课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学习整万数的写法,使学生体会到,只要按照万以内数的写法来写,再在后面添写四个0就可以了,引导学生把旧知识迁移到新内容。第二层次学习含两级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放手先让学生试写,订正时,强调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引导学生总结出写法规则,并通过对比,学生体会到读法和写法的不同。在巩固练习的设计上,注意由易到难,有一定的梯度。探究活动智力拼数

活动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亿以内数的结构,并能快速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活动准备

1.若干组数字牌(上写零、一、二……九等大写数字)和文字牌(上写十、百……千万等数位)

2.若干组写有亿以内数的纸牌(如13459000).

活动过程

1.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教师出示纸牌,学生进行拼数.

3.最先完成拼数的小组举手示意,其他小组停止拼数,共同检验.4.拼数正确记2分,错误则扣1分.

5.分数最高的小组胜出.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四年级数学上册- 亿以内数的写法教案

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 第3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7页例4。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 2. 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 难点:掌握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说出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级的。 2. 读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怎样读亿以内的数。 62500 3524050 20050600 3. 写出下列各数。 六千七百 八千八百四十四 五千零三十 一、创设情境 1.指名说出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级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整理如下: 亿级万级个级 …… 亿 位千 万 位 百 万 位 十 万 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2.读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怎样读亿以内的数。 30000 4301200 40010520 3.写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怎样写万以内的数。 九五十六九百零三 组织学生相互交流,使学生明确万以内数的写法: (1)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顺序写。 (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 (3)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二、自主探究 1.引入新课:我们已经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写法,对于亿以内的数,我们不但要会读,而且要会写,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写法) 2.教学例4。 (1)投影出示例4。这些数你会写吗? (2)组织学生运用数位顺序表,试着写数,并在小组中相互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指导学生写数。主要让学生弄清:这些数有几级?先写哪一级,再写哪一级?怎么写?数位上没有单位的怎么办?同时结合数位顺序表帮助写数,边讲解边演示。 3.师生共同小结亿以内数的写法。 (1)含有两级的数怎么写?万级上的数怎样写?什么时候写0? 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讨论、交流,然后共同归纳亿以内数的写法。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一)教案

§2.1.1 指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理解分数指数幂和根式的概念; (2)掌握分数指数幂和根式之间的互化; (3)掌握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等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与初中所学的知识进行类比,分数指数幂的概念,进而学习指数幂的性质. 3.情态与价值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2)通过运算训练,养成学生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3)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简洁美和统一美.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1)分数指数幂和根式概念的理解; (2)掌握并运用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2.教学难点:分数指数幂及根式概念的理解 三.学法与教具 1.学法:讲授法、讨论法、类比分析法及发现法 2.教具:多媒体 四、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 一、复习提问: 什么是平方根?什么是立方根?一个数的平方根有几个,立方根呢? 归纳: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若2x a =,则x 叫做a 的平方根.同理,若3x a =,则x 叫做a 的立方根. 根据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正实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如4的平方根为2±,负数没有平方根,一个数的立方根只有一个,如―8的立方根为―2;零的平方根、立方根均为零. 二、新课讲解 类比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归纳出n 次方根的概念. n 次方根:一般地,若n x a =,则x 叫做a 的n 次方根(throot ),其中n >1,且n ∈N*,当n 为偶数时,a 的n 叫做根式.n 为奇数时,a 的n 表示,其中n 称为根指数,a 为被开方数. 类比平方根、立方根,猜想:当n 为偶数时,一个数的n 次方根有多少个?当n 为奇数时呢? n a n a n a n ???±??为奇数, 的次方根有一个,为正数:为偶数, 的次方根有两个,为

月是故乡明优秀教案

《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能通过评点的方法与文本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重点难点] 1.通过阅读,训练学生运用评点的方法来深入理解课文的能力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学生第一次评点课文,有一定的难度。课堂上老师可介绍方法并进行示范,来指导学生评点课文。 [教学时间]:一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月是个永恒的母题,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关注着苍生的冷暖,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在此之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

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李商隐《月夕》)……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 杜甫有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二、简介作者 季羡林,山东清平人。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曾任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等。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秋进人德国格廷根大学学习印度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系主任。他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翻译了印度著名的史诗《罗摩衍那》。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此外他还创作许多散文作品,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润集》以及《季羡林散文集》等。 三、整体感知课文: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与特色。 故乡不是一个抽象的语词,而是由许多人、景物、故事和场景构成的,是融汇了许多内容的情感和记忆。所以,思乡类的作品往往都是从一些具体的东西出发,由眼前之景激起乡思之情,即使许多平常的人事景物也会因为融汇了乡思而具有了特别的意味,有的景物因为被反复书写而成为思乡的文学意象,如柳、月、炊烟、乡音等等。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就是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积累字词。 2.过程与方法: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语言之美,并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描 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线索,体会作者情感,领悟 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情感。 2.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难点: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能力,领悟、体会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分析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朱自清的《春》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学过朱自清先生的优美散文《春》,其中对春雨的描写同学们还记得吗?下面同学们就随着老师一起回忆一下那美妙的语句。(和学生一起背诵“雨是最寻常的”)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春雨是细腻轻柔的。然而这只是春雨的特点,那一年四季其他季节的雨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雨的四季》。 ——设计意图:由朱自清的《春》导入,既复习了以前学过的知识,同时又有利于引入新知识。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或利用多媒体音视频播放) ——设计意图:通过音视频使学生感知文章的美,领略四季雨的特点。 2.学生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设计意图:对文章进行正音训练,积累生字词。 3..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你认为能表现各个季节雨的特点的语句,并用简短词语概况四季雨的特点。 (预设答案:春雨——娇媚而亮丽 夏雨——热烈而粗犷 秋雨——端庄而沉思 冬雨——自然而平静) ——设计意图:对文章内容整体感知,抓关键词句,提高学生甄别,提炼,归纳能力。

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教案

整体感知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已经掌握了“个”、“十”、“百”、“千”这几个计数单位,并且会正确地读写万以内数的基础上,把计数单位扩展到“亿”,再分别学习万级数的读法和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万级数的写法和含有两级数的写法,最后学习比较数的大小,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以及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亿以内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按照四位一级的计数特点正确读、写亿以内的数.帮助学生建立较完整的计数知识体系.为进一步学习亿以内加法和减法,乘数和除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和除法打下基础.本单元教学重点是万级数的读法和写法,培养学生运用迁移、类推的方法获取新知,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内容:教材1页—3页,例1、例2,2页—3页做一做,练习一1—5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2.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以及按数级读数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能按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2.帮助学生建立有关数的概念,掌握一系列的计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3.在万以内数的读法基础上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突出我国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鼓励学生在科学领域中研究与创造. 教学重点: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每级末尾、中间带0的数的读法. 教具、学具准备:算盘、投影仪. 教学步骤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教案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课题: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与探究法 教学媒体选择:多媒体教学 学习者分析: 1.需求分析:在研究指数函数前,学生应熟练掌握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通过本节内容将指数的取值范围扩充到实数,为学习指数函数打基础. 2.学情分析:在中学阶段已经接触过正数指数幂的运算,但是这对我们研究指数函数是远远不够的,通过本节课使学生对指数幂的运算和理解更加深入. 学习任务分析: 1.教材分析:本节的内容蕴含了许多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推广思想,逼近思想,教材充分关注与实际问题的联系,体现了本节内容的重要性和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2.教学重点:根式的概念及n次方根的性质;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及运算性质;分数指数幂与根式的互化. 3.教学难点:n次方根的性质;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及分数指数幂的运算. 教学目标阐明:

1.知识与技能:理解根式的概念及性质,掌握分数指数幂的运算,能够熟练的进行分数指数幂与根式的互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和思考,培养学生推广和逼近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主动参与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探索来加深对n 次方根和分数指数幂的理解,而具有探索能力是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方面.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一)本章知识结构介绍 (二)问题引入 1.问题:当生物体死亡后,它机体内原有的碳14会按确定的规律衰减,大约每经过5730年衰减为原来的一半,这个时间称为“半衰期”.根据此规律,人们获得了生物体内含量P 与死亡年数t 之间的关系: (1)当生物死亡了5730年后,它体内的碳14含量P 的值为 (2)当生物死亡了5730×2年后,它体内的碳14含量P 的值为 (3) 当生物死亡了6000年后,它体内的碳14含量P 的值为 (4)当生物死亡了10000年后,它体内的碳14含量P 的值为 122 12?? ???6000 5730 12?? ???100005730 12?? ? ??

一剪梅 公开课 教案

《一剪梅》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品评意象,感受意境,感受李清照词作细腻深婉的风格 2、背诵词作,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运用联想法、比较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体会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与价值 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感受诗歌作品的韵律美、意象美、意境美 【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借物抒情、融情入景等艺术表现手法,学习词人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生动感人的意象来表现心境方法 【教学难点】 分析词人炼字炼句技巧及诗歌意境情感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因为有诗仙、诗圣、诗鬼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出现,中国的诗歌到唐代已经发展到了巅峰阶段。于是宋代文人独辟蹊径,创制、发展并完善了词这一文学样式,使得诗人的情感抒发有了更多的空间。提到宋词,我们会想到苏轼、辛弃疾,但我们也不得不想到一位杰出的女性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她以其细腻深婉的词风给被男性话语占据的中国诗歌史带来了一份女子独有的细腻与灵气。在初高中阶段,我们已经接触了不少李清照的诗词,请大家回顾一下。(生:《如梦令》二首、《醉花阴》、《武陵春》、《声声慢》、《夏日绝句》等)在这些词作中,我们发现,李清照工于造语,善于推陈出新,善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物来表达情感、营造意境,创立了雅而不难、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李清照另一首婉约词作《一剪梅》,感受李清照的女儿情怀。

二、知人论世 1.知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今山东济南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侵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以南渡为界,前期多写其闺中生活,风格婉转轻快,在经历了亡国丧夫之痛后,后期词作常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凄凉。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2.论世:元代伊世珍《琅嬛记》卷中载:“易安结缡(lí,古代妇女出嫁时所系的佩巾)未久,明诚即负笈(jí,书箱)远游。易安殊(很、特别)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从这里看,这首词是一首闺情词,主要表达的就是妻子对丈夫的思念。 三、深情吟咏,感受词作的音韵美 1.请一位学生范读,教师点拨:单句应读得缓慢悠长,双数句应读得轻快短促,这样音韵美就更突出了。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学生齐读 问题设计:在朗读过程中,我们都体会到了一种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大家想想,这首词的音韵美得益于哪些方面呢? 明确:音韵美的形成一是因为本词的押韵,一韵到底并且都押平声韵,造成舒缓委婉的艺术效果;二是因为词人擅用对仗,使节奏明快、和谐、上口。 四、理解诗意,赏析意象,感受意境美 1.诗意解读,学生展示预习时根据预习修改的短文。 2.概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情绪? 明确: 词眼:闲愁——甜蜜的相思之愁 ①意象:红藕香残、兰舟、锦书、雁、圆月、西楼、落花、流水——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②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直抒胸臆 3.赏析上阕 ①《白雨斋词话》中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绝伦,真不食人间烟火者。”这一句“精秀绝伦”在哪里?请大家结合意象和诗歌主旨分析。明确:“红藕香残是以点带面的写法,点明了时节,透露出秋景的冷落、萧条,而且渲染了

雨的四季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3雨的四季 知识目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知各种“雨”的形象。 能力目标,1.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学会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2.品味本文诗化的语言,学会联想与想象的方法。 情感目标,由作者对四季雨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 第1课时 1.理清文章思路。 2.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思想情感。(重点) 3.赏析本文的语言。(重难点) 一、导入新课 雨是大海的女儿,是天使的眼泪,是大地的微笑,是文人的宠儿。古人有很多写雨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雨在古代诗人笔下,已经被写得如此之美,在当代诗人眼里,它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代诗人刘湛秋先生的散文——《雨的四季》。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理清文章思路 1.文章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我”喜欢雨,以及喜欢雨的原因;第二自然段:写春雨;第三自然段:写夏雨;第四自然段:写秋雨;第五自然段:写冬雨;第六、七两个自然段:赞美雨。 2.根据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可以将文章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喜雨;第二部分:(2—5)绘雨;第三部分:(6—7)赞雨。 目标导学二:把握雨的特点 1.思考并找出描写四季的雨的句子,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 春雨: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美丽、娇媚) 夏雨: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热烈、粗犷) 秋雨: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端庄、沉静) 冬雨: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自然、平静) 2.作为一篇优美的散文,本文在写景上有许多亮点,你认为春雨图中有哪些亮点? 明确:①树:“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把树写活了,人格化了。 3.如果把“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一句中“特别明亮的”去掉,是否影响表达效果?为什么? 明确:影响。“特别明亮的”生动形象地写出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时的那种鲜活的生命力。 4.作者在描绘四季的雨时,采用了哪些手法? 明确:(1)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2)运用不同的感官从听觉、视觉、嗅觉等

四年级数学上册 亿以内数的写法教案 人教版

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能正确的写出整万的数和含有两级的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出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 中间有“0”和末尾有“0”数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请学生说出亿以内数的顺序表,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级的。根据学生回答整理出数位表。(板书如下) 2.读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怎样读亿以内的数。 40000 659200 30060400 3.写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怎样写万以内的数。 七、七十、七百零八 4.根据学生回答,复习万以内数的写法: (1)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写; (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 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二、学习新知 谈话导入:我们已经学会了万以内数的写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的数的写法。 (板书课题) 1.指导探索,学习写整万的数。 (1)出示例3 写出下面各数(整万数的写法) 同学们会写七、七十、七百零八,那么怎样写七万、七十万、七百零八万呢?这些都是整万的数,请同学们在数位表上试一试,写一写。 提问:你们是怎么写的?(这些数都是整万的数,只要在万级上写七、七十、七百零八,然后在后面加四个0就可以了。) 教师在数位顺序表中写出上面三个数。

引导学生小结:整万的数怎样写? (2)出示例4写出下面各数(含有万级和个级两级的数的写法) ①十万二千三百四十五 先让学生写出十万,并追问:在什么级上写?然后再写二千三百四十五 教师说明:写数的顺序和读书的顺序是一样的,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②三十二万零六百 提问:这个数一共有几级?万级怎样写?个级怎样写?千位上为什么要写一个0? 小结:这是写数和读数不同之处。写数是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读数时,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者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③二千零五十万七千 让学生自己试着写数,再说一说怎样写的? (3)出示思考题,引导学生小结。 ①含有两级的数怎样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②如果遇到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怎么办?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上做一做,写在书上 五百零六万写作:_________________ 五万零三百写作:_________________ 八千零六十万零二十写作: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下面三个写数题 请一名同学到前面用算盘上拨出下面各数,其他同学写在练习本上。 一千零五十五万四千零三十万零三十九千六百七十二万 3.判断下面的数写得对吗?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四万五千二百写作:45200() 三百零六万写作:306() 一千零二万四千五百写作:1024500() 4.写出下题横线上的数(投影) (1)我国的领土面积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2)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克粮食,那么全国每天可节约一百三十万千克的粮食。 (3)某省今年共栽树一千零五十万零八百棵。 (4)钢铁厂今年共炼钢四十万零七百吨。 5.思考: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同学们都理解了,那么含有三级的数的又应该怎么写呢? 四、课后作业 1.先在计数器上拨出下面各数,然后再写出来。 七万八千六百三十八十五万一千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姓名:曾小林学科年级:必修一教材版本:人教A版 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与探究法 教学媒体选择:多媒体教学 学习者分析: 1.需求分析:在研究指数函数前,学生应熟练掌握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通过本节内容将指数的取值范围扩充到实数,为学习指数函数打基础 2.学情分析:在中学阶段已经接触过正数指数幂的运算,但是这对我们研究指数函数是远远不够的,通过本节课使学生对指数幂的运算和理解更加深入。 学习任务分析: 1.教材分析:本节的内容蕴含了许多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推广思想,逼近思想,教材充分关注与实际问题的联系,体现了本节内容的重要性和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2.教学重点:根式的概念及n次方根的性质;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及运算性质;分数指数幂与根式的互化。 3.教学难点:n次方根的性质;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及分数指数幂的运算。 教学目标阐明: 1.知识与技能:理解根式的概念及性质,掌握分数指数幂的运算,能够熟练的进行分数指数幂与根式的互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和思考,培养学生推广和逼近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主动参与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探索来加深对n次方根和分数指数幂的理解,而具有探索能力是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方面。 教学流程图: 本章知识结构的介绍 新课引入 探究根式的概念 探究n次方根的性质 例1加深对n次方根的理解 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和规定 指数幂运算规律的推广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一)本章知识结构介绍 (二)问题引入 1.问题: 当生物体死亡后,它机体内原有的碳14会按确定的规律衰减,大约每经过5730年衰减为原来的一半,这个时间称为“半衰期”.根据此规律,人们获得了生物体内含量P 与死亡年数t 之间的关系: 5730 21t P ? ? ? ??= (1)当生物死亡了5730年后,它体内的碳14含量P 的值为 2 1 (2)当生物死亡了5730×2年后,它体内的碳14含量P 的值为2 21?? ? ?? (3)当生物死亡了6000年后,它体内的碳14含量P 的值为5730 600021? ? ? ?? (4)当生物死亡了10000年后,它体内的碳14含量P 的值为5730 1000021?? ? ?? 三.学习过程: ? ?? ????? ?????????? ?幂函数对数函数及其性质对数也对数运算 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指数函数基本初等函数

《望月怀远》教案

《望月怀远》 教学目标 1.了解与作者的生平。 2.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境界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境界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 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文人墨客,在月之中或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或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或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或抒写他们了的哲理思考。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诗人们借着那轮高悬苍空的明镜,洞彻肺腑地进行天地对读,自然与人情互释,,内心与外界沟通的幻想创造,从而为后世诗词开发了一个韵味清逸而美妙绝伦的灵感源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体会张就龄笔下那一夜之间明月由生及落的生命历程吧. 二、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唐中宗景龙初中进士,玄宗朝应“道侔伊吕科”,策试高第,位至宰相。在位直言敢谏,举贤任能,为一代名相。曾预言安禄山狼子野心,宜早诛灭,未被采纳。他守正不阿,为奸臣李林甫所害,被贬为荆州长史。开元末年,告假南归,卒于曲江私第,谥号文献。他七岁能文,终以诗名。其诗由雅淡清丽,转趋朴素遒劲,运用比兴,寄托讽谕,对初唐诗风的转变,起了推动的作用。有《曲江集》20卷传世。三、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诵读,结合诗歌注释解决疑难,整体感知诗歌。 2.教师范读,唤起学生的审美感知。 四、诗歌解读: 1.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明确:由题目“望月怀月”可见是借助月亮怀念远人,表达思念之情。 2.那么,整首诗是如何借助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试结合诗句分析。 明确:通过明月寄托相思的诗句 “隔千里兮共明月”—宋谢庄《月赋》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君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雨的四季》公开课教学设计

《雨的四季》公开课教学设计 厦门市金鸡亭中学石超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简单了解刘湛秋,品味抒情散文通过写景、状物来抒写作者情致和意趣的方法;并将所学的描写技巧运用在写景的写作中。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优美的文句,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展开联想与想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鉴赏文章与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由作者对四季的雨的不同描写,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教学重点: 1、分析四季的雨的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所寄托的思想情感。 2、将所学的描写技巧运用在写景的文段中,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将所学的描写技巧运用在写景的文段中,让学生学会赏析散文的写景特点。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讲评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寄情于雨,多有佳句,南宋词人蒋捷在《虞美人?听雨》中就书写了他人生从少年到老年的感悟。来,我们一起齐读一下:“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同学们谈谈感受。 好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篇写雨的文章,感受一下作家刘湛秋笔下的《雨的四季》。 二、初读感知: (一)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全文可以梳理出几个层次呢?请简要概括。 2、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在文中划出重点词、句,试用几个词语来概括。 3、作者对雨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二)同学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圈画重点字词,教会他们这是做读书笔记的第一步。 教师板书:四季雨的特点 三、研读文章: 作者在开篇就直抒胸臆:“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他为什么如此喜欢四季之中的雨呢? 请同学们从文中找答案,老师引导学生品味第一节和第六节的文句,体会文章主题。 四、精读文段: 1、文中赞美春雨“使世界改变了姿容”,你能从春雨图中找出依据吗?(请同学

亿以内数的写法教案

亿以内数的写法教案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亿以内数的写法教学目标: 1.掌握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2.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什么时候写0、写几个0。 教学重点: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亿以内数的读法. (1)先要求学生读出下面各题的数. 246001306700 (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经过学生的回答,教师简明概括,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亿以内的数的读法。 2、读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怎样写万以内的数。 三十五三百零五三千零五三千零五十 学生可能回答: (1)从高位写起,那一位上是几就写几,那一位上一个单位也 没有就,就写0占位. (2)要注意含有0的数的写法.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新知,揭示课题. 老师:刚才我们写的几个数,都是万一内的数的写法.同学们掌握了这些方法,还谈到了写数的体会,并总结出一些经验.很好!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学习写数很有帮助.今天,我们就进一步学习新的内容─亿以内数的写法.板书:亿以内数的写法. 2、教学例4. (1)投影出示: ①北京大钟寺的永乐大钟内外共铸了二十三万零一百八十四个字。 (对照数位顺序表) ②同桌互相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写的? ③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含两级的数的写法.如: 二十三万零一百八十四万含有几级的数?(两级) 你怎么知道?根据什么?(读数时有”万”字) 万级数位上是多少?个级的数是多少? ④写数步骤: 先出示数位顺序表. 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写万级上的数. 问:二十三万,写在万级上的数字是多少? 生:23.

人教版数学高中必修一教材《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教学设计

2.1.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 (2)掌握分数指数幂和根式之间的互化; (3)掌握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等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与初中所学的知识进行类比,得出分数指数幂的概念,和指数幂的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2)通过运算训练,养成学生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3)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简洁美和统一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1)分数指数幂的理解; (2)掌握并运用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2.教学难点:分数指数幂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发现教学法 1.经历由利用根式的运算性质对根式的化简,注意发现并归纳其变形特点,进而由特 殊情形归纳出一般规律. 2.在学生掌握了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后,进一步推广到实数范围内.由此让学生体会发 现规律,并由特殊推广到一般的研究方法. (四)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 回顾初中时的整数指数幂及运算性质 ,1(0) n a a a a a a a =?????=≠, 0无意义 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学习 新知前的 简单复

1(0) n n a a a -= ≠;()m n m n m n mn a a a a a +?==(),()n m mn n n n a a a b a b ==什么叫实数? 有理数,无理数统称实数. 习,不仅 能唤起学生的记 忆,而且为学习新课作好了知识上的准备. 复习 引入 观察以下式子,并总结出规律:a >0① 105 10 252 55 ()a a a a === ② 884242 ()a a a a === ③ 12 12 34 3 44 4 ()a a a a === ④5 10510 252 5 ()a a a a ===小结:当根式的被开方数的指数能被根指数整除时,根式可以写成分数作为指数的形式,(分数指数幂形式). 根式的被开方数不能被根指数整除时,根式是否也可以写成分数指数幂的形式.如: 23 2 3 (0)a a a ==> 1 2 (0) b b b ==>55 4 4 (0) c c c ==>即:*(0,,1) m n m n a a a n N n =>∈> 老师引导学生“当根式的被开方数的指数能被根指数整除时,根 式可以写成分数作为指数的形式,(分数指数幂形式)”联想“根式的被开方数不能被根指数整除时,根式是否也可以写成分数指数幂的形 式.”.从而推广到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 数学中引进一 个新的概 念或法则时,总希望它与已有的概念或法则是相容的 形成概念 为此,我们规定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为: 学生计算、构造、猜想,允许交流讨论,汇报结论.教师巡视指导 让学生经历从“特殊一

雨的四季公开课教案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执教者:阳光学校黄章爱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笔下雨的四季不同的特点,学习写景抒情的方法。 2、通过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欣赏本文优美生动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语言欣赏和写作手法的学习。 教法学法: 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学生回顾有关于“雨”的诗句。 2、引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1、生简介作者。 2、多媒体出示词语,生读。 (三)整体感知 1、伴随优美的轻音乐,学生齐读课文。 2、生思考:(1)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 (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师生交流。 4、真情诵读,感悟情感。(生找相关语句,多媒体出示语句,生读。) 5、生用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任选一句话作开头,用欣赏的眼光,说说从文中发现的雨的美。 (多媒体出示)我最喜欢的一个画面…… 我最喜欢的一种声音…… 我最喜欢的一种气息…… 我最喜欢的一种气氛…… 我最喜欢的一种感觉…… (四)品悟赏评 1、合作讨论,结合文章中的具体语段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解析作者的表达。 我认为最妙的词语…… 我认为最美的句子…… 我认为最巧的修辞…… 我认为最细致的观察…… 我认为描写角度最丰富的段落…… 3、生自由发表见解探讨写作方法,师生共同总结。

4、欣赏刘湛秋的《微笑》、《中国的土地》。 (五)学以致用 运用本课所学到的写景方法,以“”的四季(如草、花、风等)为题,完成150字左右的习作片段。 附:板书设计 雨的四季 刘湛秋 美丽春雨:新鲜、娇媚爱恋 夏雨:热烈、粗犷 喜欢秋雨:沉静、端庄赞美 冬雨:自然、平静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亿以内数的写法》教案

亿以内数的写法。(教材第7~10页) 1.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 2.加深学生对数的组成的理解。 3.提高学生正确写数的能力。 重点: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难点:掌握0占位的情况。 课件。 师:请说出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并说一说怎样分级。 指名学生回答,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数位顺序表。(如下) 师:想一想怎样写万以内数? 生1: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写。 生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 生3: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万以内数的写法,学会了亿以内数的读法,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仅仅会读这些大数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会写这些数,今天我们就一起

来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 【设计意图:回忆万以内数的写法,是为后面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作铺垫;让学生写数位顺序,一是巩固复习这部分知识,二是为后面写亿以内数作准备】 师:请看,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例4) 生:知道了北京大钟寺的永乐大钟内外共铸了多少个字。 师:你能写出这个数吗?试一试。 学生尝试写数;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说说你是怎样写数的? 生:这个数是由两级组成的,先写万级“23”,再写个级“0184”,这样完整的数就是230184。 师:说得很有道理,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同学们用这种方法试着写出下面的数,看看你还能发现什么规律?(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例4下面的数据) 学生尝试写数;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你是怎样写的?跟大家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可能会说: 生1:十万二千三百四十五,这个数由两级组成,万级是“十万”,写成“10”;个级是“二千三百四十五”写成“2345”,所以这个数写作102345。 生2:三百零二万六千,在万级写“302”,个级是“6000”,所以这个数写作3026000。 生3:二千零四十万零七百,这个数的万级是“2040”,个级是“0700”,所以二千零四十万零七百写作20400700。 师:结合刚才写数的经历,跟小组同学讨论一下,含有两级的数该怎么写呢?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们的讨论结果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生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生2: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生3:含有两级的数,个级上一定要写够4位,尤其要注意个级开头是连续几个0的情况。

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教学设计新部编版+姚璐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Ⅰ)教学设计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姚璐 课程名称:3.1.1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第一节) 教材分析: 1. 数系的扩充 众所周知,人类对于数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Z 到Q ,从Q 到R ,从R 到C ,乃至扩充到四元数等等。虽然每一次数的范围的扩大往往伴随着质疑,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逐渐能够接受越来越多的数,而且寻找到了许多新的数背后所蕴含的实际意义。 数系扩充的动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生产生活的推动 就本节课所涉及内容而言,指数模型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能较好的刻画许多自然现象(如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在模型中变量t 显然是连续的,因此要求我们将指数推广到实数范围内。 (2)数学本身的推动 许多数的出现都与方程有关(如负数,分数,复数等),根式也不例外。当我们将数系扩充后,我们任然希望新的数系能较好的继承原有数系的一些性质。 事实上,如果我们假定指数运算拓展到实数范围内后,仍然继承下述性质: (1)m n m n a a a +=?(0a >,,m n ∈R ) (2)当1a >时,若m n >,则m n a a >(0a >,,m n ∈R ) 当1a =时,若m n >,则m n a a =(0a >,,m n ∈R ) 当1a <时,若m n >,则m n a a <(0a >,,m n ∈R ) 则指数n a 的定义是唯一的 2. Cauchy 法 从Z 到Q 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这一步将一个疏集上定义的函数延拓到了一个稠密集上的函数,依靠的是,,<+?>Q 是,,<+?>Z 的分式环;从Q 到R 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这一步将一个稠密集上的函数延拓到了一个连续集上的函数,依靠的是逼近的想法。 这种方法即为Cauchy 法. 事实上,如果附加上连续性条件,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函数的“特征性质”如: (1)()f x 是正比例函数或零函数()()(),,f m n f m f n m n ?+=??∈R (2)()f x 是指数函数或零函数()()(),,f m n f m f n m n ?+=??∈R

《望月怀远》教学设计暨教学反思

《望月怀远》教学设计暨教学反思 执教者:高二语文备课组何艳强 基本思路:我一直努力做到只给每节课确定一个教学重点。“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因为我认为多了就撑了,撑了就会消化不良。所以,我把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定为:“借助诗眼,把握诗歌的情感”;把学习难点定为:“鉴赏诗眼,掌握炼字的步骤”。这样,以“诗眼”作为唯一的抓手,就能让学生有的放矢,全力以赴,收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教学流程: 一、说说任务 学习重点:借助诗眼,把握诗歌的情感。 学习难点:鉴赏诗眼,掌握炼字的步骤。 教学方法:探究式、讲练法。 二、看看作者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弱冠中进士,官至宰相,被封为“始兴伯”。有“九龄风度”“岭南第一名相”的美誉。病逝于曲江。 他的古诗,有人评为“首创清淡之派”。王维、孟浩然等的山水诗歌也受其影响。代表作有《望月怀远》、《感遇十二首》——“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等。 三、读读诗歌 望月怀远 (插入康桥朗诵作品:望月怀远(张九龄)标清.flv)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四、议议词句 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远在天涯的人与我同样望月,思念对方。 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夜,整个晚上都在想念着亲人。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的月光,披上衣服觉得露水渐渐重了。 不能把这满手的月光赠给你,还是回去睡觉吧,希望与你在梦里相见。 五、谈谈情感 1、本诗中有一个词语,能够直接表达出诗人的情感,请你找出来。 2、知识链接——诗眼 所谓“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或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 3、试找诗眼 (1)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问题: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 (2)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问题: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市级一等奖公开课教案)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市级一等奖公开课 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并积累本课生字词; 2、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语言之美,并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 3、理解内容,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思想情感。 过程与方法: 1、在诵读中,分析四季的雨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情感。 2、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提高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1、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思想情感。 2、感情朗读课文,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体会语言之美。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能力,领悟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2、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提高自主鉴赏文章的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分析法,朗读法。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作者的的相关资料及雨的相关诗文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 写景抒情散文单元的鉴赏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雨的四季》面向的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还不具备完全独立的阅读分析能力,对生命与生活有一定的认识,不能够自主的去发现美,赏析美,因此,老师要做引导分析,教授赏析散文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动态雨景,同时配以轻微的雨声,营造一种美妙的雨境。 同学们,雨是我们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沟通天地的精灵。雨是大海的女儿,是天使的眼泪,是大地的微笑,是文人的宠儿。古人有很多写雨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沾衣欲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