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压疮发生率原因分析
压疮整改措施

压疮整改措施篇一:压疮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压疮发生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一)原因分析:带入压疮、预报压疮难免发生原因分析:1)患者及家属因素:部分病情危重、晚期肿瘤患者因为疼痛、气喘等原因,主观上不愿更换体位,或其家属依从性差,不配合置气垫床、定时翻身等防范措施,对压疮防范宣教内容的主动接受意愿差。
2)病情因素:昏迷、急症、恶液质、持续增高的血糖、水肿、高热多汗、石膏固定患者、瘫痪、自主活动丧失、二便失禁、长期卧床等。
3)营养因素:绝大多数患者压疮带入者和压疮高危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全身营养障碍、营养摄入不足,肌肉萎缩,低蛋白等状况。
4)护士因素:部分护士对压疮高危患者的主观预防意识不强,评估不足,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不稳妥、不及时。
5)陪护因素:陪护人员未定时为患者翻身或翻身不及时、翻身时动作粗暴、幅度大,未及时为病人解除潮湿环境。
(二)改进措施: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经常更换卧位,建立床头翻身卡,2~3h 小时翻身一次(操作者独自翻身困难者,应寻求帮助协助翻身,切记粗暴操作),仰卧位时一般床头角度不大于30度,防止身体下滑,引起剪切力增加。
采用软枕、气垫,垫圈充气应1/2—2/3满,不可充气过足(水肿明显、重度肥胖患者禁用),置气垫床。
2、对昏迷、使用镇静剂后、肢体运动障碍、石膏固定、牵引等特殊病人,按常规认真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并加强床旁交班、加强巡视。
3、保护病人皮肤根据需要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大小便失禁者及时擦洗和更换,床铺保持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
4、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每日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维持关节活动性和肌肉张力,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足下垂等并发症。
5、增进营养,平时应注意给病人补充营养,鼓励患者多吃一些营养丰富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患者的体质,改善病人营养状况,促进创面愈合。
6、鼓励病人活动:鼓励病人在不影响疾病治疗的情况下,积极活动,防止因长期卧床不动而导致各种并发症。
护理部上半年压疮督查总结分析

护理部上半年压疮督查总结分析护理部上半年压疮督查总结分析压疮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并发症,对于患者的疾病恢复和护理工作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正确的预防和治疗压疮是医疗护理工作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为了减少和预防压疮的发生,我院护理部在上半年实施了多项针对性的措施,并进行了督查工作。
本文旨在总结分析上半年我院护理部的压疮督查工作,为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和提升护理水平提供参考。
一、督查情况经过上半年的持续工作,我院护理部对于压疮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得到了一定的成果。
在督查方面,我们对全院的病房、床位、患者进行全面的细致检查,督促各部门加强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并督促整改。
同时,我们对于每个床位都进行了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上报到院内管理部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压疮的发生。
二、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在督查中,我们发现了不少存在的问题。
例如,一些患者因长时间的卧床不起导致了压力损伤的发生;有的患者因营养不良或患有糖尿病等疾病,容易导致组织代谢和再生的能力下降,从而使得压力损伤的恢复难度加大。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及时与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沟通,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防治措施,包括床位的定时翻身换位、营养餐的定时供应、加强床垫、病床及床单等卫生保洁工作等。
经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压疮的发生率得到了较大的降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三、加强培训和宣传工作为了进一步提升预防和治疗压疮的能力和水平,我院护理部还加强了培训和宣传工作。
我们精心编写了一份详细的《护理压力损伤防治手册》,并在全院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宣传活动,我们不仅加深了医护人员对于压力损伤病理和处理方法的认识,也进一步激发了全院医护人员对于从事护理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进而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护理服务。
同时,我们还积极参与了一些专业机构和学术研究的活动,通过学习和交流,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知识储备,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医疗服务和护理服务。
四、加强信息管理和整合在督查中,我们发现一些床位的信息管理存在不足,一些关键数据甚至没有及时记录或共享。
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和护理对策

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和护理对策发表时间:2017-12-25T12:08:18.623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21期作者:杨婷[导读] 压疮主要是因为人体的组织长时间受压,而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同时,机体组织营养减少。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摘要:目的对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和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从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手术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评估术后压疮发生状况,以及分析引发压疮的相关原因。
结果在100例手术患者中,有12例发生压疮,压疮发生率为12%。
压疮的引发因素包括手术体位、护理的重视程度、皮肤潮湿等。
结论手术患者发生压疮和手术室相关因素相关,应给以相应的护理对策,有效降低患者压疮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关键词:手术患者;手术室相关原因;护理对策压疮主要是因为人体的组织长时间受压,而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同时,机体组织营养减少,导致发生破溃和坏死的病症,临床表现主要为边缘质硬、无痛干燥,严重时会增加脓性分泌物,细菌入侵,不仅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明确导致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
在100例患者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为(48.6±2.3)岁。
手术类型主要为普外科手术57例,外科手术33例,骨科手术10例。
在手术前,所有患者均无皮肤疾病、无皮肤压疮和消化系统等疾病。
1.2方法观察记录手术患者的压疮情况。
1.3观察指标按照美国国家压疮顾问组推荐的分期标准进行分期。
Ⅰ期压疮:患者的某一部位连续两天出现按压不褪色的红斑。
Ⅱ期压疮:患者局部皮肤出现水疱或者破损等,显示真皮或者表皮受损。
Ⅲ期压疮:患者出现皮下组织溃烂坏死,严重者已经侵入深层筋膜。
手术患者压疮形成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手术患者压疮形成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综合手术过程的必须手段方式以及患者自身生理素质等方面来分析手术患者压疮形成的原因以及针对性的有效防范措施标签:手术;压疮;原因;措施压疮是皮肤或者皮下组织局部产生伤变溃疡,多发生于骨突部位,其主要是由于皮肤或皮下组织局部受到剪切力,压力,摩擦力等综合作用挤压局部血管,从而使血液流通障碍导致皮肤局部组织受损或坏死。
由于手术中一些特殊治疗手段的因素限制,使皮肤持久受迫,在手术1-3天后的患者,很容易患得压疮。
也因此手术患者成了压疮的一类高危人群。
Schoonhoven L[1]报道,手术患者的压疮发生率高达 4.7%~66%。
国内的研究显示,23%的院内压疮与手术有关[2]。
目前,压疮得病率已经成为衡量手术质量高低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因此对于手术中压疮的防范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笔者此篇就自身在为患者治疗的实践中总结分析了手术患者压疮形成的原因并总结了对压疮有效的防范措施,其内容如下:手术患者压疮形成的因素1.1外界因素1.1.1物理力学因素压疮的产生一般是剪切力,压力,以及摩擦力的综合作用结果。
据研究,长达4h的4.67kpa以下的压力或不断变化的压力下即使25.3kpa达1h也不至出现组织改变,但是如果9.3kpa的压力持续2h就可能引起不可逆的细胞变化,从而产生组织损伤[3]。
手术病人因为手术的需要,不能活动失去了运动能力,必须长期保持一个有利手术操作的体位,这样就导致局部皮肤长期受外界的挤压力,另外若床单不平,有碎屑,搬动患者时用力拖拽,这就使皮肤受到骨头的剪切力,以及外界,皮肤,骨头三者相互的摩擦力,从而使皮肤局部血液流通不畅,导致局部組织受损或坏死造成压疮。
另外,由于手术中治疗方式的需要,比如手术中采用的固定器具,一般对皮肤都具有垂直压迫作用,尤其骨科疾病患者在做手术时使用的止血带,直接与肢体皮肤摩擦接触,更容易导致血液流通障碍,造成压疮。
1.1.2化学药物刺激长时间受压的皮肤,到消毒液、血液、汗液、冲洗液等潮湿因素的刺激时,出现酸碱度改变,角质层破坏,导致皮肤组织损伤[4]。
住院患者压疮现患率调研及预防现状分析

谢谢观看
2、结果讨论
2、结果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住院患者压疮现患率为5.0%,略高于国内相关研究报道的 3%-5%的平均水平。这可能与参与研究的医院类型有关,本次研究涵盖了综合性 医院、专科医院和私立医院等多种类型医院,而不同类型医院之间的压疮预防和 治疗水平可能存在差异。此外,由于本次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可能存在数 据收集不全或遗漏的情况,也可能对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二、预防现状分析
二、预防现状分析
尽管压疮的预防工作在某些医疗机构已经展开,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以 下是对当前预防现状的分析:
二、预防现状分析
1、预防意识不足:许多医护人员对压疮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没有足够的预防 意识。同时,部分患者及其家属也缺乏对压疮预防的重视。
二、预防现状分析
2、培训不足:对于新入职的医护人员,许多医院没有提供足够的压疮防治培 训,导致他们在临床实践中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1、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多中心研究方法,选取全国范围内多家医院为研究对象。参与研 究的医院包括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私立医院等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数据来 源于各医院的压疮上报系统、病历记录和护理记录等。
2、研究方法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住院患者压疮 现患率进行统计。纳入标准为:年龄≥18岁;住院时间≥7天;存在压疮风险因 素(如长期卧床、肢体活动受限、意识障碍等)。排除标准为:入院时已发生压 疮的病人;因手术或外伤等原因导致不能翻身或活动受限的病人。
一、压疮现患率调研
一、压疮现患率调研
据多项研究数据显示,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率较高,尤其在一些老年病院和 重症监护病房。这主要是因为老年人和重症患者的身体状况较差,皮肤更加脆弱, 更易受到压迫和损伤。此外,长期卧床、营养不良、大小便失禁等也是压疮发生 的高危因素。
压疮年度总结

压疮年度总结引言压疮,又称褥疮,是由于长时间处于长期不动或长时间不能改变体位的人造成的,常发生在长期卧床、瘫痪、行动受限或卧位固定的患者身上。
本文将对本年度的压疮情况进行总结,并分析导致压疮发生的原因,以期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压疮发生情况在本年度,共发生压疮病例80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例,引起了我们的高度关注。
具体发病情况如下:•一级压疮:50例•二级压疮:20例•三级压疮:7例•四级压疮:3例压疮发生原因分析通过对压疮病例的分析,我们发现以下几个原因可能导致压疮的发生:长时间卧床或行动受限长时间卧床或行动受限是导致压疮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患者长时间处于同一体位,无法改变体位,使得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到压迫,从而引起压疮的发生。
在本年度,有60例患者长期卧床或行动受限,占总发病例数的75%。
缺乏有效的压疮预防措施在一些患者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压疮预防措施,使得压疮的发生几率大大增加。
在本年度,有30例患者未能及时得到有效的预防措施,占总发病例数的37.5%。
不合理的护理操作部分患者的压疮发生,与不合理的护理操作有关。
例如,未及时更换患者的体位,未及时清洁和保持患者皮肤的干燥等。
在本年度,有25例患者的压疮发生与不合理的护理操作有关。
改进措施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的改进措施,以减少压疮的发生:加强宣传与教育在医疗团队内部,加强对压疮的宣传与教育,使每一名医护人员都能了解压疮的危害和预防措施,以提高他们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针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压疮预防知识的宣传活动,增强他们的预防意识。
实施均衡体位与活动对于长期卧床或行动受限的患者,应加强均衡体位与活动的实施。
通过定时帮助患者改变体位,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局部皮肤的压迫,从而降低压疮的发生风险。
规范护理操作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强调规范的护理操作,如及时更换患者的体位,保持患者皮肤的干燥和清洁等,减少不合理的护理操作导致的压疮发生。
定期评估与监测建立完善的压疮评估与监测制度,定期对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并在发现高风险群体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护理部压疮分析范文

护理部压疮分析范文引言压疮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的、可致残的医疗并发症。
它主要通过长时间持续的压力造成皮肤和组织损伤,给患者带来疼痛和不适。
护理部作为病患的主要护理提供者,承担着防止和管理压疮的重要责任。
本文将对护理部压疮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过去的情况过去一段时间内,护理部的压疮发生率较高,且发生了多起严重的压疮。
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科学的压疮风险评估:护理部在工作中没有采用有效的压疮风险评估工具,无法准确判断病患的压疮风险水平,从而无法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护理措施不规范:在过去的工作中,护理部在预防和管理压疮方面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护理措施,如长时间卧床、不适当的足部护理等,这些不规范的护理措施直接导致了压疮的发生。
3.人员培训不足:过去,护理部对于压疮的预防和管理培训不足,护理人员对于压疮的认知水平较低,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改进措施为了提高护理部的压疮管理水平,降低发生率,我们需要采取以下的改进措施:1.引入科学的压疮风险评估工具:护理部需要引入科学的压疮风险评估工具,例如布拉登压疮风险评估工具,通过对病患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及早发现高风险的病患,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规范护理措施:护理部需要对护理措施进行规范,如加强皮肤护理、定时翻身、合理的卧床时间等,确保病患的皮肤得到合理的保护。
3.加强人员培训:护理部应加强对压疮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压疮的认知水平,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护理部可以邀请专家进行培训,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指导。
4.建立监测和反馈机制:护理部应建立起完善的压疮监测和反馈机制,定期对压疮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三、实施过程为了有效实施上述的改进措施1.建立一个多学科的压疮管理团队,包括护士、医生、护理管理人员等,共同参与压疮的预防和管理工作。
2.定期开展压疮培训活动,邀请专家进行相关培训,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和改进。
压疮的PDCA

PDCA内容(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柱状图、鱼骨图、柏拉图、甘特图等)手术室术中压疮预防与护理总结1.检查时间:2016.3.26-2016.4.252.检查内容:术中压疮发生率3.预期目标:<0.03%4.检查人员组成:王冉、程艳红、崔晓松、祝洪博、李赛5.检查方法根据手术室近2016年4月的手术例数发生压疮情况进行总结。
检查总结:共查 494例,其中有2 人发生术中压疮,没有发生的 492 人,压疮率 0.4% 。
术中压疮发生例数6.术中压疮发生率= 手术总例数×100%7.总结494台手术,其中2例手术发生术中压疮,压疮发生率为0.4%(目标值为0.03%)原因分析:术中压疮发生率高的原因分析:调查时间:2016年4月20日-4月21日调查访视:发放调查表手术室护士对于术中压疮相关内容调查表根据表格内容与本人所掌握的信息,在相应的括号内如实打“√”。
调查区间年月日------- 年月日备注:防压疮措施项中空白位置为可添加项,如有其它措施请填入相应宫格内。
对此调查结果总结如下:1.接受相关内容培训次数:一次----1人二次---11人三次-----4人2.压疮定义知晓情况:知晓----16人部分知晓-----1人3.压疮分级知晓情况:知晓----14人部分知晓-----3人4.评估时机(多选):访视时-----17人麻醉开始前-----4人摆放体位前后----6人手术开始前----2人手术结束后---17人5.不同体位好发部位:完全知晓---3人部分知晓----14人6.评估单使用:一直使用----2人偶尔使用---12人未使用----3人7.评分标准:完全知晓-----2人部分知晓----12人不知晓-----3人8.发生压疮因素(多选):手术时间长---15人意识淡薄---8人手术医生粗暴---6人体位摆放不合理—3人患者皮肤条件差—6人评估时机错误—7床单位不平整或潮湿--7 未正确使用压疮贴—6 培训不到位-14 9.常用防护措施:保暖----15人体位摆放合理—17人压疮贴--17人床单位干燥平整---17人垫压疮垫---17人防止消毒液浸湿---7人超过2小时给予护理措施--4人10.上报方式:电子---4人纸质--15人电子+纸质--4人不知晓--2人根据17份调查表得出数据:要因分析:要因一:手术时间长(手术超过4个小时,可能发生难免压疮)要因二:科室对于压疮相关知识培训不到位要因三:护士对于患者皮肤评估及管理意识不强要因四:评估时间错误(只在访视时评估,对于麻醉前、摆放体位前后及手术开始前和手术超过2个小时未评估)要因五:床单位不平整或消毒液浸湿床单引起皮肤压红整改措施:(1)术前访视时,依据《手术室皮肤预警评估单》评估患者,对于高度风险及极高风险患者填写压疮风险评估表,对于手术超过4个小时,存在难免压疮的患者,建议医生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做好预防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一季度压疮分析
一、压疮汇总
上半年我科共有35例压疮,其中34例为院外带入的,1例是外二科上报的。
而院外带入中自家庭带入33例,其他医院转入1例。
Ⅰ期压疮有18例占51%,Ⅱ期压疮11例占31%,Ⅲ期压疮有2占6%,不可分期压疮有4例占11%。
Ⅰ期压疮痊愈占86%,Ⅱ期压疮有部分好转,其他无恶化要求自动出院100%。
患者年龄均为50岁以上,占100%。
1、压疮来源:
2、各期比例
二、 原因分析 1、患者和家属因素
(1) 知识缺乏,有些患者或家属不知晓压疮的诱因及危害性,故也不会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一旦形成压疮,又不懂得如何去治疗和护理,使得压疮越来越严重
(2) 经济条件,本院面对的患者大多为农村,有很大一部分经济条件较差,一是营养跟不上,二是不能及时到院就诊 (3) 长期卧床致家属护理松懈。
2.营养状况 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患者,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差或由于无法进食,造成蛋白质摄入不足、营养不良等,导致低蛋白血症;皮肤的基本物质是蛋白质,低蛋白血症使皮肤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压疮。
3.患者的年龄因素 由于老年人的皮肤皮下脂肪减少、皮脂腺减少、萎缩,皮肤表面干燥、粗糙,无光泽。
汗腺减少、萎缩, 使汗液分泌减少,降低了皮肤的排泄功能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表皮细
24681012141618Ⅰ期压疮
Ⅱ期压疮
Ⅲ期压疮
难分期压疮
系列1
胞减少和再生缓慢,使皮肤变薄, 皮下毛细血管减少,血液流量降低,直接影响营养
4.疾病因素:大多为瘫痪及脑出血脑梗塞后遗症患者。
5.患者的压疮转归均无变化,原因均为住院没几天,家庭负担重,患者家属要求自动出院。
三、整改措施
1.认真对每一位住院病人进行压疮风险评估,正确识别存在压
疮高危风险的患者,特别是高龄患者,加强患者和家属压
疮预防知识的教育及指导、使其能够识别压疮风险,主动、正确采取措施预防压疮发生。
2..认真评估患者的疾病和生理状况,活动能力,护理人员主动
协助翻身、活动、减压、皮肤护理和疾病护理,并积极配
合医生,治疗原发疾病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正确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饮食指导,必要时提供给合
适的肠内和肠外营养途径,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4..加强压疮管理督导,提高科室人员的压疮知识,以便更好的
指导临床,提高压疮的预防和处理的能力。
5、规范带入压疮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