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广东高考地理试卷解析

合集下载

2010至2014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分析

2010至2014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分析

近五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简析从2010年开始,广东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采用政治、历史、地理三门课程合卷考试的方式。

三科卷面分值均为100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总分为300分。

广东地理试卷题型设置均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其中选择题11题,每题4分,共44分。

非选择题2题,共56分,均为学科内综合,没有政治、历史、地理学科间综合题目。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四项能力。

下面我将结合考纲,简要的分析近五年的广东高考地理试题。

一、考查内容表1:2010-2014年广东高考地理考点分布表二、试题特点及建议从上表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试题考查内容分布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三部分,也就是涵盖地理1到地理3的主要内容。

选修中的《城乡规划》与《环境保护》则有机融入必修内容,以非选择题中的简答题型出现。

主要有以下特点:1、突出考查主干知识从考点分配来看,自然地理中重点考查地球运动、气候、水循环主要环节、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人文地理中重点考查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其中城市、农业、工业占比重较大。

区域可持续发展主要考查生态环境问题与信息技术,其中生态环境问题占比重较大。

从考点集中程度看,2010年到2014年,五年来文综分值最多的知识点与原理考查主要在“天气与气候、水循环、地质作用、人口与城市、工业与农业。

”总的来看,自然地理的分值多分布于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填空题中,人文地理分值在非选择题的简答题中分布较多,人文地理分值总体比重稍大。

必修1、2几乎每一个单元都有一道题,主干知识覆盖度很大。

且自2010年以来,地理的常考知识点依然在线,没有回避,因此在教学时仍然要“重基础,抓主干,打好学生基础”。

2、地理图表样式丰富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广东省地理试卷图表丰富,突显了地理的学科特色。

表二:2010-2014年广东高考地理图表统计表从2010年到2014年,广东省地理试卷图表样式有景观图(2012年、2013年个有一幅实物景观图)、数据分析柱状图、关系示意图、区域示意图、等值线图、数据分析表等,样式丰富,承载信息准确,清晰,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2014年高考广东文综地理试题

2014年高考广东文综地理试题

2014年高考广东文综地理试题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地理试题本试卷共10页,41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好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讲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讲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C.海岸受侵蚀后退D.地表下沉塌陷3.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图2、图3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4.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250~1400m 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550~1700m 的区域聚落数量海拔(m ) 图2 聚落数量(个) 坡度(o ) 图3最多D. 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5.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A.黄土高原B.三江平原C.塔里木盆地D.江南丘陵6.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

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B.促进家乡经济发展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D.促进区域文化交流7.随着我国南方地区部分江河水库主要功能的退化,大坝将被拆除。

2014年高考广东文科综合高考地理试题评析及备考建议——2014年广东

2014年高考广东文科综合高考地理试题评析及备考建议——2014年广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关 注珠 江三角洲 的区域发展现状及发展 问题 。
5 . 体 现 地 理 学 科 的 区域 性 与 综 合 性 的 特征 。
非选 择题 以黑海及 其 附近地 区和珠 江流 域为 背景材 料 , 综合考查考 生调动和运用 相关 的地 理知识和规 律原理分 析和 解决区域发展 中存在的地理问题 ,并且解释相关 的地理现象 , 强调地理要 素对 区域地 理环境 的影 响 。很好 地体现 了地 理学
如4 0题题干 中 的信 息显 示 “ 黑 海地 处亚 欧两大 洲的 交界地
路 日均流 量 、填海造 房 、乡村 聚落空间布局 、沿海工作 的务
工人 员返 乡 、中国粮食 种植布 局变化 、全球 变暖等 ,较 好地 体现 了新 课程 中 “ 学 习有用 的地理 ”这 一课程理念 ,体现 了 地理学科 的有用性。
文综解 密
2 0 1 4年高考广 东文科综合高考地理 试题 评析 及 备 考 建 议
— —
2 0 1 4年广东高考文综地题试题启示
■曾 玮
广东 省 2 0 1 4年有 文科考 生 3 4 3 4 1 8人 ,地理科 试题包 含
在文科综 合卷 中 ,题型 由 1 1 道选择题 和 2道非选择 题构成 。 其 中选择题每道 4分 ,共 4 4分。非选择题 2道 ,4 O题 2 4分 , 4 1 题 3 2分。地理学科总分合计为满分 1 0 0分 。题型 、题量与 位置 和往 年相 比都没有 变化。2 0 1 4年广东省文科综 合高考地
该能 力的考查 主要表现 为两个方面 ,一 是重视考查 考生 从 试 题 中获 取信 息精 准 审题 的能 力 ,如 4 1 题第 ( 3 )小 问 “ 黑海平均盐度 明显 比大洋低且表层海水盐度较深层低 。其原

2014年高考广东文综地理试题

2014年高考广东文综地理试题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地理试题本试卷共10页,41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好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讲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讲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为某年许昌与周边部分城市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图,根据流量大小分为五个等级。

下列城市与许昌之间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处于同一等级的是A.平顶山和新乡B.焦作和漯河C.济源和开封D.郑州和洛阳 2.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 房” 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附近。

“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 A.台风引发风暴潮 B.寒潮造成冰冻 许昌 洛阳济源焦作 图例 城市日均流量C.海岸受侵蚀后退D.地表下沉塌陷3.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图2、图3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250~14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D. 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5.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A.黄土高原B.三江平原C.塔里木盆地D.江南丘陵6.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

2014年广东省高考地理试题评析

2014年广东省高考地理试题评析

2014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评析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中学吴俊和2014年高考是广东省实施“3+文科综合”高考方案的第五年了,整个试题基本保持了一贯的命题特色——“新情境、多图表、重能力”,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探究性、时代性、有用性等特点。

试题设问的角度较常规,没有偏题怪题,难度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符合地理高考的考核目标。

相比往年,2014年试题在稳定的基础上有一定变化,更加注重对考生地理探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核,考查考生运用地理原理进行探究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考生要想拿到高分也不容易,这有利于高校选拔学习探究型的人才。

1、从考查内容看——抓主干知识,突出人地关系2014年高考命题涉及的知识内容包括:类型、河流特征、全球变暖、人口问题、产业活动与区域地理环境等主干知识。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习中的主线,对其考查也是高考地理命题始终不变的主题。

2014年高考试题中凸显了人地关系的考查,多数试题的设计以各种人类活动为素材考查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如第2题的“海景房建设”、第4题的聚落分布、第6题的务工人员返乡就业,第7题的水库大坝拆除等。

这些试题不仅重视了地理基础知识的理解、迁移运用,更重要的是引导考生要关注人地关系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培养考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新课程理念。

2、从命题立意看——强信息读取,注重思维能力试题以能力立意,突出考查考核目标中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与“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能力。

绝大多数试题涉及这些能力层次,基本上没有考查学生完全机械识记地理知识的试题。

2014年高考多数试题考查学生从图表中或文字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加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第1题、第4题、第9题、第41(4)题,直接读取统计图表的信息并稍加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此外,2014年高考试题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规律探究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2014年高考广东文综地理试题

2014年高考广东文综地理试题

绝密★启用前试卷种类: B2014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广东卷 )文科综合地理试题本试卷共 10 页 ,41 小题 ,满分 300 分 .考试用时 1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好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 2B 铅笔讲试卷种类( 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地址上。

讲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够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定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定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地区内相应地址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尔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严禁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定保持答题卡的齐整,考试结束后,将试题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 小题,每题 4 分,满分14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焦作新乡1.图 1 为某年许昌与周边部分城市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图,济源依照流量大小分为五个等级。

下郑州开封列城市与许昌之间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处于同一等级的洛阳是A.平顶山和新乡图例B.焦作和漯河城市C.济源和开封日均流量(辆)许昌>3000D.郑州和洛阳1001~30002.近来几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401~1000开封151~400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151漯河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周边。

图1“海景房”面对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A.台风惹刮风暴潮B.寒潮造成冰冻C.海岸受损害退后D.地表下沉塌陷3.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必然的影响。

其主要作用体系是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损害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积聚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加强而增大损害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图 2、图 3 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样海拔、不同样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

2014年广东高考文综地理

2014年广东高考文综地理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本试卷共10页,41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好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讲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讲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为某年许昌与周边部分城市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图,根据流量大小分为五个等级。

下列城市与许昌之间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处于同一等级的是A.平顶山鹤新乡B.焦作鹤漯河C.济源鹤开封D.郑州和洛阳2.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附近。

“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A.台风引发风暴潮B.寒潮造成冰冻C.海岸受侵蚀后退D.地表下沉塌陷3.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二减少堆积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二增大侵蚀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图2、图3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250~14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D. 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5.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A.黄土高原B.三江平原C.塔里木盆地D.江南丘陵6.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

2014年高考试题广东卷地理部分(含答案)

2014年高考试题广东卷地理部分(含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为某年许昌与周边部分城市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图,根据流量大小分为五个等级。

下列城市与许昌之间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处于同一等级的是A.平顶山和新乡B.焦作和漯河C.济源和开封D.郑州和洛阳2.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附近。

“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A.台风引发风暴潮B.寒潮造成冰冻C.海岸受侵蚀后退D.地表下沉塌陷3.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学科网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图2、图3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250~14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5.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A.黄土高原B.三江平原C.塔里木盆地D.江南丘陵6.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

这种想象总体上不利于...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B.促进家乡经济发展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D.促进区域文化交流7.随着我国南方地区部分江河水库主要功能的退化,大坝将被拆除。

当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之后,与拆坝前相比,将会出现的变化有A.坝址上游枯水期平均水位上升B.坝址上游汛期出现的季节提前C.坝址下游径流量年际变化减少D.坝址下游汛期洪峰流量增大8.北半球春分日,当某地(30°N,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东半球(20°W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范围约占全球面积的A.1/2 B.1/3 C.1/6 D.1/99.图4为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得出的我国1980-2010年水稻产量重心移动方向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文科综合地理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为某年许昌与周边部分城市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图,根据流量大小分为五个等级。

下列城市与许昌之间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处于同一等级的是
A、平顶山和新乡
B、焦作和漯河
C、济源和开封
D、郑州和洛阳
答案:C
解析:据图,济源和开封两个城市与许昌之间的日均高速公路流量为同一等级。

2、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附
近。

“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
..的是
A、台风引发风暴潮
B、寒潮造成冰冻
C、海岸受侵蚀后退
D、地表下沉塌陷
答案:B
解析: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受寒潮影响较小,故此选B。

3、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
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
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答案:D
解析:沙漠中的植被可以减少风速,拦截风沙,减少风沙的侵蚀,风速降低会导致悬浮颗粒物下沉。

图2、图3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250-14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B、在各海拔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D、在各海拔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答案:C
解析:据图,可看出海拔段上,1550-1700m范围内聚落数量最多,坡度上15-20之间最多。

5、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A、黄土高原
B、三江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江南丘陵
答案:A
解析:根据海拔高度1550-1700m可知,该地为高原上,故此最可能是黄土高原。

6、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
现象。

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
...
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
B、促进家乡经济发展
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
D、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答案:C
解析:沿海地区大量务工人员返乡就业,会导致春运期间客运量减少,故此C项正确。

7、随着我国南方地区部分江河水库主要功能的退化,大坝将被拆除。

当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之后,与拆坝相比,将会出现的变化有
A、坝址上游枯水期平均水位上升
B、坝址上游汛期出现的季节提前
C、坝址下游径流量年际变化减小
D、坝址下游的汛期洪峰流量增大
答案:D
解析:水坝有削峰补枯的功能,拆除水坝后,上游枯水期水位下降,下游汛期洪峰增大,径流量年际变化增大。

而B项上游汛期主要与气候有关。

8、北半球春分日,当某地(30°N,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东半球(20°W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范围约占全球面积的
A、1/2
B、1/3
C、1/6
D、1/9
答案:D
解析:春分日,该地进入白昼,即该地位于晨线上,故此白昼范围从120°E向东算起,又因东半球范围为20°W到160°E之间,故此东半球范围为120°E到160°E(共40°),占全球360°的九分之一。

9.图4为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出的我国1980-2010年水稻产量重心移动方向图。

若下列地区的水稻产量均有增加,则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贡献最大的地区是
A、西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南地区 D、西北地区
答案:B
解析:图示中随年份增加,主要向东北方向移动,根据中国地理上东北地区地多人少的情况以及三江平原作为水稻产区的知识,可知为B。

10. 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

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
A.公路 B.菜园C.鱼塘D.果园
答案:A
解析:根据提示及常识,可知晴天时公路升温最快,温度最高,故此选A。

11.有研究认为,近几年欧洲西北部(参见图5)冬季温度偏低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其合理的解释是
A.海平面上升导致沿岸上升流减弱
B.冰川融水增加导致沿岸暖流减弱
C.极地东风带北移导致偏北风加强
D.中纬度降水增加导致气温年较差增大
答案:B
解析:全球变暖,导致极地冰川融水汇入海洋,导致冰川融水使暖流减弱。

第Ⅱ卷
40.(24分)黑海地处亚欧两大洲的交界地带,历史文化名城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海港,重要的金融和工商业中心,有众多的国际著名酒店进驻,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黑海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图11)
材料二:黑海是一个辽阔幽深的内海,海水平均盐度明显比大洋低,表层海水盐度较深层低且在100-150米深处存在密度跃层,形成双层海。

(1)伊斯坦布尔的气候特征是______(4分)
(2)冬季,黑海西北部还去常常波涛汹涌,形象壮观,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4分)(3)黑海平均盐度明显比大洋低,表层海水盐度较深层低,其原因是什么?(8分)(4)分析众多国际著名酒店进驻伊斯坦布尔的主要原因。

(8分)
答案:(1)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冬季受西风带控制,西风强劲,吹动黑海西北部海水形成波涛汹涌的景象。

(3)黑海周围降水较多,蒸发量少;河流水注入较多;径流和降水会稀释表层海水;海水中盐分矿物质下沉,导致下层海水盐度较高。

(4)伊斯坦布尔地跨欧亚两洲,控黑海与地中海交通要道,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人数众多;土耳其最大城市,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市场广阔;海港城市,水陆交通便利;
解析:(1)由世界地理知识和经纬度可知,伊斯坦布尔为地中海气候,其特点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此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的知识,波涛汹涌主要受风的吹动形成,联系相关知识,可知主要受西风带影响。

(3)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径流,降水量,蒸发量,温度等。

(4)影响国际酒店的因素主要是地理交通、市场因素等,联系伊斯坦布尔地理位置、人口和经济状况作答即可。

41.(32分)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

西江、北江、东江等河流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三江汇集、入口入海”的水系特征。

位于珠江干流西江沿岸的梧州市,是广西承接区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珠江流域示意图(图12)
材料二:2006-2009年梧州市主要新增企业所属行业统计图(图13)
(1)珠江的主要补给类型是,枯水期一般出现在季。

(4分)(2)西江流域的水电站呈现出开发的分布特征,该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3)2006-2009年梧州市主要新增企业大多属于密集型产业和密集型产业。

新增企业数量最多的行业是。

(6分)
(4)简要分析珠江“入口入海”特征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8分)
(5)有人建议将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某大型造纸厂迁移至梧州市,有人则认为不合适。

推断后者认为不合适的原因。

(8分)
答案:(1)大气降水冬季
(2)梯级开发降水丰富,河流流量丰富;二三级阶梯处,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水能资源丰富。

(3)劳动资源
(4)位于亚热带季风区,降水量大,河流流域内流量大;支流地势起伏较大,水流较快;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减缓;三大支流受地形和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分别入海的现象。

(5)梧州位于珠江干流沿岸;造纸厂会造成水污染;珠江三角洲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人口众多,迁至上游会对珠江水质造成影响,影响下游用水安全;梧州经济欠发达,资金不足,水污染治理能力较差,容易对西江造成污染;
解析:(1)此题考查中国自然地理知识,珠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区河流主要补给类型为大气降水;气候特点为夏秋降水多,冬春较少。

(2)主要从水力资源的梯级开发着手。

(3)梧州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

(4)从降水、流速和河道分布以及影响河流的因素着手。

(5)主要分析水污染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