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家用定时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家用定时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家用定时器设计

吉首大学

《单片机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项目名称:家用多功能定时器设计与制作专业年级:物理机电工程工程2012级

学号: 20124052023

学生姓名:刘锐

指导教师:陈善荣

报告完成日期2015 年7 月 1 日

评阅结果评阅教师

第一章绪论 (1)

1.1 系统背景 (1)

1.1.1 单片机的电子技术 (1)

1.1.2 定时器介绍 (1)

1.2 设计要求 (2)

第二章系统电路设计 (2)

2.1 设计框架介绍 (2)

2.2 系统硬件单元电路设计 (2)

2.2.1 复位电路设计 (2)

2.2.2 时钟电路设计 (3)

2.2.3 按键电路设计 (4)

2.3 系统硬件总电路 (4)

第三章系统软件设计 (5)

3.1 系统软件流程图 (5)

3.2 系统程序设计 (5)

3.2.1 主程序 (5)

3.2.2 中断程序 (12)

第四章实验结果和分析 (13)

4.1 实验使用的仪器设备 (13)

4.2测试结果分析 (13)

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4)

第一章绪论

1.1 系统背景

1.1.1 单片机的电子技术

单片机是将CPU、RAM\ROM\定时器/计数器以及输入输出(I/O)接口等计算机的主要部件集成在一块的集成电路芯片,作为微机系统它还可以实现模/数转换、脉宽调制、计数器捕获/比较逻辑、高速I/O口和WDT各种控制功能。

通过在MCS-51系列的单片机中增设了全双工串行口I/O、片内数据存储器采用寻址范围为256kb的8位地址、均有四种工作方式的2个16位的定时/计数器、增加了中断系统、增设了颇具特色的布尔处理机、让单片机具有较强的指令寻址和运算功能这些技术,使单片机拥有了完善的外部并行总线(AB、DB、CB)具有多机识别功能的串行通信接口,规范了功能单元的特殊功能寄存器控制模式及适应控制器特点的布尔处理系统和指令系统,位发展具有良好兼容性的新一代单片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单片机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领域。例如用来作家用电器中如洗衣机、电冰箱、微波炉、电饭煲、电视机、录像机以及其他视频音像设备的控制器;在办公室中用作大量通信、信息的承载体,比如磁盘驱动、打印机、复印机、电话等;它还可以来构成电子秤、收款机、仓储安全检测系统、空气调节系统等冷冻保鲜系统等的专用系统;在工业中,像工业过程控制、过程监制以及机电一体化控制等系统都是以单片机为核心火多网络系统;它还可以构成一些智能仪表与集成智能传感器传统的控制电路,实现一些像存储、数据处理、查找、判断、联网和语音功能等智能化功能,还可以构成一些电子系统中的集中显示系统、动力检测控制系统、自动驾驶系统、通信系统以及运行监视器等的冗余网络系统。

1.1.2 定时器介绍

人类最早使用的定时工具是沙漏或水漏,但在钟表诞生发展成熟之后,人们开始尝试使用这种全新的计时工具来改进定时器,达到准确控制时间的目的。

1876年,英国外科医生索加取得一项定时装置的专利,用来控制煤气街灯的开关。它利用机械钟带动开关来控制煤气阀门。

定时器确实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使相当多需要人控制时间的工作变得简单了许多,家用电器都安装了定时器来控制开关或工作时间。

1.2 设计要求

主要内容和任务:完成单片机最小系统板设计与制作,在此基础上通过编程设计家用多路定时控制器。

目标:通过编写程序,使单片机最小系统具有正常数字钟功能,包括时间校正,具有至少三路定时开关控制功能,每路定时时间可以任意设置。

第二章系统电路设计

2.1 设计框架介绍

按键输入电路:对定时器输入定时时间、时钟时间,并对其调整。

时钟电路:给单片机一个时钟信号,让其工作。

复位电路:使单片机为初始状态,并从初态开始工作。

数码管:显示时间或者其它。

2.2 系统硬件单元电路设计

2.2.1 复位电路设计

复位操作有上电自动复位、按键电平复位和外部脉冲复位三钟方式,本次实验用的是按键电平复位,利用电容的充放电公式来选择所需的电容、电阻,能保证复位信号高电平持续时间大于2个机器周期。

2.2.2 时钟电路设计

该时钟电路是由晶体振荡器和两个微调电容组成的。在单片机芯片内部有一个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其输入端为引脚XTAL1,其输出端为引脚XTAL2。只需要在片外通过XTAL1和XTAL2引脚跨接晶体振荡器或在引脚与地之间加接微调电容,形成反馈电路,振荡器即可工作。由于该晶振使用的是12MHZ的晶体,因此它的时钟周期是0.167us,机器周期为1us。

2.2.3 按键电路设计

键K1(图中下方)控制状态的切换:

K1为0时,表示出处在正常的计时工作状态;为1,处在校正数字钟的“时”;为2,处在校正数字钟的“分”;为3,处在调整定时起始时间的“时”;为4,处在调整定时起始时间的“分”;为5,处在调整定时终止时间的“时”;为6,处在调整定时终止时间的“分”。

键K2(图中上方)为加号键,控制在各状态时加1。

该系统键扫描的方式为中断扫描方式,当键位上有键压下时,产生中断请求,CPU响应中断,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判断键位上压下的键的键号,继而做相应的处理。

2.3 系统硬件总电路

第三章系统软件设计

3.1 系统软件流程图

主程序在执行时,通过单片机内部中断对程序不断的扫描判断、刷新显示,当有键按下时,将数字钟中的时间与定时时间相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程序显示状态,并且还要延时消除抖动,之后进行按键处理,从而显示不同的状态,如此周期循环。

3.2 系统程序设计

3.2.1 主程序

ORG 0000H

LJMP START;

ORG 0003H;

LJMP KEY_1 ;时钟、定时时间修改的切换键

ORG 000BH

LJMP TO_50ms ;数字钟时间定时器。每次定时时间为50ms,20次定时为1S,产生数字钟所需要的秒

ORG 0013H;

LJMP KEY_2 ;时钟、定时时间修改的+号键

ORG 0030H

START: MOV SP,#60H ;初始化堆栈首地址

MOV 5FH,#0 ;定时器T0溢出次数单元清零

MOV 5EH,#0 ;“秒”计数单元清

MOV 5DH,#00 ; 数字钟“分”初始值为0分钟

MOV 5CH,#12 ;数字钟“时”初始值设为12点

MOV 5BH,#30 ;定时起始时间“分”初始值设为30分

MOV 5AH,#11 ;定时起始时间“时”初始值设为11 MOV 50H,#40 ;定时终止时间“分”初始值设40分

MOV 4fH,#11 ;定时终止时间“时”初始值设11点MOV 51H,#00H;设置显示方式为:显示正常时间和定时时间的初始时间

SETB 20H.0

CLR 20H.1;首先显示定时时间的起始时间

;中断和定时器初始化

MOV TMOD,#00000001H;设定定时器T0工作在定时方式,工作在方式1,16位计数方式

SETB IE0;外部中断INT0为边沿触发方式

SETB IE1;外部中断INT1为边沿触发方式

SETB ET0;允许定时器产生中断

SETB EX0;允许外部中断INT0产生中断

SETB EX1;允许外部中断INT1产生中断

SETB EA;开启所有中断

mov p1,#0ffh

clr p1.0;定时器初始化

MOV TH0,#3CH;设置定时时间常数,定时时间为50ms

MOV TL0,#0B0H;

SETB TR0;启动T0开始定时计数

LOOP1: lcall key_1

lcall key_2

jb 20h.1,loop_qishi

LCALL BCD;将数字钟和定时器的时间转换为显示字符码,送相应的字符码存储单元

ljmp loopa

loop_qishi: lcall bcd1

loopa: JB 20H.0,LOOP2;在小时的低位的数码管的小数点每0.5秒闪动一次MOV A,58H

ANL A,#01111111B

MOV 58H,A

LJMP LOOP4

LOOP2: MOV A,58H

ORL A,#10000000B

MOV 58H,A

JB 20H.1,LOOP3;如果处在调整定时终止时间状态,则定时时间“小时”的低位数码管的小数点点亮,否则该小时点熄灭

MOV A,54H

ANL A,#01111111B

MOV 54H,A

LJMP LOOP4

LOOP3: MOV A,54H

ORL A,#10000000B

MOV 54H,A

LOOP4: LCALL DISPLAY ;调用显示子程序,显示数字钟时间和定时时间

LJMP LOOP1

SJMP $

KEY_1: jb p1.6 ,key_1k

;lcall delay40ms

lcall delay40ms

lcall delay40ms

jb p1.6 ,key_1k

MOV A,51H

CJNE A,#06H,KEY_1A

MOV 51H,#00H

SJMP KEY_1end

KEY_1A: INC 51H

key_1end: mov a,51h

cjne a,#00h,key_1cc

clr 20h.1

sjmp key_1k

key_1cc: cjne a,#01h,key_1c

clr 20h.1

sjmp key_1k

key_1c: cjne a,#02h,key_1d

clr 20h.1

sjmp key_1k

key_1d: cjne a,#03h,key_1e

clr 20h.1

sjmp key_1k

key_1e: cjne a,#04h,key_1f

clr 20h.1

sjmp key_1k

key_1f: cjne a,#05h,key_1h

setb 20h.1

sjmp key_1k

key_1h: cjne a,#06h,key_1k setb 20h.1

key_1k: RET

key_2: jb p1.7,key_2bb

;lcall delay40ms

lcall delay40ms

lcall delay40ms

jb p1.7 ,key_2end

MOV A,51H

CJNE A,#01H,KEY_2A

MOV A,5CH

CJNE A,#23,KEY_2B

MOV 5CH,#00H

LJMP KEY_2END

KEY_2B: INC 5CH

key_2bb: LJMP KEY_2END

KEY_2A: CJNE A,#02H,KEY_2C MOV A,5DH

CJNE A,#59,KEY_2D

MOV 5DH,#00H

LJMP KEY_2END

KEY_2D: INC 5DH

LJMP KEY_2END

KEY_2C: CJNE A,#03H,KEY_2E MOV A,5AH

CJNE A,#23,KEY_2F

MOV 5AH,#00H

LJMP KEY_2END

KEY_2F: INC 5AH

LJMP KEY_2END

KEY_2E: CJNE A,#04H,KEY_2G MOV A,5BH

CJNE A,#59,KEY_2H

MOV 5BH,#00H

LJMP KEY_2END

KEY_2H: INC 5BH

LJMP KEY_2END

KEY_2G: CJNE A,#05H,KEY_2I MOV A,4FH

CJNE A,#23,KEY_2J

MOV 4FH,#00H

LJMP KEY_2END

单片机课程设计 简易计算器的设计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 1.设计要求及功能分析 (1) 1.1 设计要求 (1) 1.2 基本功能 (2) 2.设计方案 (2) 2.1 硬件部分设计方案 (2) 2.1.1 单片机部分 (2) 2.1.2 按键部分 (2) 2.1.3 显示部分 (2) 2.2 软件部分设计方案 (2) 3.系统的硬件总体设计 (4) 3.1 系统的总体硬件设计 (4) 3.2 键盘连接电路 (4) 3.3 显示屏连接电路 (5) 3.4 单片机芯片AT89C51 (6) 3.5 外接电路 (7) 4.系统的软件总体设计 (8) 4.1 键盘识别程序设计 (8) 4.2 显示程序 (11) 4.3 运算程序 (11) 5.元器件清单及程序清单 (12) 5.1 元器件清单 (12) 5.2 程序清单 (12) 6.软件仿真 (18) 6.1 仿真验证 (18) 6.2 性能分析 (20) 6.3 出现故障及其原因 (20) 6.4 解决方法 (20) 结论 (20)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1) 附录PCB图 (22)

简易计算器的设计 学生:李飞马鹏超舒宏超 指导老师:王孝俭 摘要:单片机是指一个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完整计算机系统。尽管他的大部分功能集成在一块小芯片上,但是它具有一个完整计算机所需要的大部分部件:CPU、内存、内部和外部总线系统,目前大部分还会具有外存。同时集成诸如通讯接口、定时器,实时时钟等外围设备。而现在最强大的单片机系统甚至可以将声音、图像、网络、复杂的输入输出系统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单片机内部也用和电脑功能类似的模块,比如CPU,内存,并行总线,还有和硬盘作用相同的存储器件,不同的是它的这些部件性能都相对我们的家用电脑弱很多,不过价钱也是低的,一般不超过10元即可,用它来做一些控制电器一类不是很复杂的工作足矣了。我们现在用的全自动滚筒洗衣机、排烟罩、VCD等等的家电里面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它主要是作为控制部分的核心部件。它是一种在线式实时控制计算机,在线式就是现场控制,需要的是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较低的成本,这也是和离线式计算机的(比如家用PC)的主要区别。单片机比专用处理器最适合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因此它得到了最多的应用。事实上单片机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计算机。现代人类生活中所用的几乎每件电子和机械产品中都会集成有单片机。手机、电话、计算器、家用电器、电子玩具、掌上电脑以及鼠标等电脑配件中都配有1-2部单片机。而个人电脑中也会有为数不少的单片机在工作。汽车上一般配备40多部单片机,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上甚至可能有数百台单片机在同时工作!单片机的数量不仅远超过PC机和其他计算的综合,甚至比人类的数量还要多。 关键词:单片机、计算器、控制电路、仿真。 绪论 设计要求掌握数码管移位动态扫描显示的编程方法,掌握矩阵扫描的编程方法,掌握数据在内部运算的编程方法。设计任务实现最大8位正整数加、减、乘、除,具备清零、等于功能,16个按键功能依次为:数字0、数字1、数字2、数字3、数字4、数字5、数字6、数字7、数字8、数字9、清零、等于、加、减、乘、除。 1.设计要求及功能分析 1.1设计要求: 本次单片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做的是利用C51单片机为主体的计算器,实现了简单的加、减、乘、除功能。采取的是键盘输入和液晶显示屏的输出结果显示。主要硬件构成部分由四个,一个AT89C51单片机芯片,一个液晶显示屏,一个4*4键盘和一个排阻(10K)做P0口的上拉电阻,可以实现16位的数值操作计算。 1.2基本功能: 首先,计算器可现实8位数字,开机运行时,只有数码管最低位显示为“0”,其他位全部不显示;

单片机课程设计 秒表计时器(DOC)

课程设计名称: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秒表计时器设计 学期: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电气技术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秒表计时器 二、设计任务 本课题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和制作一个秒表计时器。 三、设计计划 课程设计一周 第1天:查找资料,方案论证。 第2天:各部分方案设计。 第3天:各部分方案设计。 第4天:撰写设计说明书。 第5天:校订修改,上交说明书。 四、设计要求 1、绘制软件流程图并利用汇编语言编写软件程序; 2、绘制系统硬件原理图; 3、形成设计报告。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2014年5月26 日

本设计利用89C51单片机设计秒表计时器,通过LED显示秒十位和个位,在设计过程中用一个存储单元作为秒计数单元,当一秒到来时,就让秒计数单元加一,通过控制使单片机秒表计时,暂停,归零。设计任务包括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和应用程序设计。 关键词:51单片机;74HC573;LED数码管

综述 (1) 1 程序方案 (2) 1.1方案论证 (2) 1.2总体方案 (2) 2部分设计 (3) 2.1 89C51单片机 (3) 2.2晶体振荡电路 (4) 2.3硬件复位电路 (5) 2.4显示电路 (6) 2.5整体电路图 (7) 3程序设计 (8) 3.1程序流程框图 (8) 3.2显示程序流程图 (9) 3.3汇编源程序 (10) 4调试说明 (13) 4.1概述 (13) 4.2电路原理图 (13) 心得体会 (15) 参考文献 (16)

单片机课程设计计算器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单片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四位数加法计算器的设计学院名称: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学生成绩: 指导教师: 课程设计时间:至

格式说明(打印版格式,手写版不做要求) (1)任务书三项的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倍行距。 (2)目录(黑体,四号,居中,中间空四格),内容自动生成,宋体小四号。 (3)章的标题用四号黑体加粗(居中排)。 (4)章以下的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加粗(顶格排)。 (5)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倍行距;段落两端对齐,每个段落首行缩进两个字。 (6)图和表中文字用五号宋体,图名和表名分别置于图的下方和表的上方,用五号宋体(居中排)。(7)页眉中的文字采用五号宋体,居中排。页眉统一为:武汉工程大学本科课程设计。 (8)页码:封面、扉页不占页码;目录采用希腊字母Ⅰ、Ⅱ、Ⅲ…排列,正文采用阿拉伯数字1、2、3…排列;页码位于页脚,居中位置。 (9)标题编号应统一,如:第一章,1,,……;论文中的表、图和公式按章编号,如:表、表……;图、图……;公式()、公式()。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一)设计任务(从“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汇总文档中任选1题,根 据所选课题的具体设计要求来填写此栏) 1. 系统通过4x4的矩阵键盘输入数字及运算符。 2. 可以进行4位十进制数以内的加法运算,如果计算结果超过4位十进制数,则屏幕显示E。 3. 可以进行加法以外的计算(乘、除、减)。 4. 创新部分:使用LCD1602液晶显示屏进行显示,有开机欢迎界面,计算数据与结果分两行显示,支持小数运算。 (二)基本要求 1.有硬件结构图、电路图及文字说明; 2.有程序设计的分析、思路说明; 3.有程序流程框图、程序代码及注释说明; 4.完成系统调试(硬件系统可以借助实验装置实现,也可在Proteus 软件中仿真模拟); 5.有程序运行结果的截屏图片。

推荐-单片机课程设计多功能定时器 精品 精品

单片机课程设计 多功能定时器 一、设计目的: 1、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一个涉及MCS-51单片机多种资源应用并具 有综合功能的小系统目标板的设计与编程应用; 2、能够对电子电路、电子元器件、印制电路板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认识, 在软件编程、排错调试、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3、使学生增进对单片机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单片机理论方面的理解。使学生掌 握单片机的内部功能模块的应用,如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片内外存贮器、I/O口、串行口通信等; 4、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过程、方法及实现,为以后 设计和实现单片机应用系统打下良好基础。 二、设计功能说明 数字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由于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广泛应用,使得数字钟的精度,远远超过老式钟表,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的报时功能。数字钟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本设计可实现如下功能: 1、使用实时时钟芯片写入及读取时间 2、用LCD显示,可显示年、月、日、时、分、秒、星期、农历日期、节日 3、选择蜂鸣器电路,实现两个闹钟设置和事件提示功能 4、实现时钟校正功能,12小时/24小时切换功能 5、显示当前时间为上午时间或下午时间 6、整点报时功能 按键功能如下: 1、对显示时间的设置 按键0:进入设置模式,实现秒(S)、分(M)、时(H)、年(Y)、月(m)、日(D)、星期(W)设置的切换,并在LCD右下角显示所设置的项目,当各项目设置完毕后,再按下按键0则返回主界面正常显示时间; 按键1:每按一次按键1,对所设置的时间加1,当设置的时间超过它的最大值时,该项自动为0,例如:当设置秒为59时,秒自动清零; 按键2:每按一次按键:2,对所设置的时间减1,当设置的时间小于0时,该项自动为它的最大值; 按键3:设置完成后的确认键并可按此键中途退出设置,时间按用户设置值正常计时;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计时器设计

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 摘要:单片机自70年代问世以来得到蓬勃发展,目前单片机功能正日渐完善:单片机集成越来越多资源,内部储存资源日益丰富,用户不需要扩充资源就可以完成项目开发,不仅是开发简单,产品小巧美观,同时抗干扰能力强,系统也更加稳定,使它更适合工业控制领域,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提供在线编程能力,加速了产品的开发进程,为企业产品上市赢得了宝贵时间。本设计通过STC89C51单片机以及单片机最小系统和三极管驱动以及外围的按键和数码管显示等部件,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简易计时器。设计通过四位一体共阳极数码管显示,并能通过按键对秒进行设置。 关键词:STC89C51单片机,驱动,四位一体数码管

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 Abstract:SCM be booming since since the 70 s, MCU functions are increasingly perfect at present: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integrated more and more resources, internal storage resource increasingly rich, users do not need to expand resources can complete the project development, is not only the development of simple, small beautiful products, at the same time, strong anti-jamming capability, system is more stable, make it more suitable for industrial control field, has a broad market prospect; Provide online programming ability, speeded up the process of product development, product for the enterprise to win the precious time. This design and triode driven by STC89C51 microcontroller and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minimum system and peripheral keys and digital tube display components, design a simple timer based on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Design through the four digital tube display, a total of anode, and can through the button to set the seconds. Keywords: STC89C51 microcontroller, drive, Four digital tube

AT89C51单片机C实现简易计算器

AT89C51单片机简易计算器的设计 一、总体设计 根据功能和指标要求,本系统选用MCS-51系列单片机为主控机。通过扩展必要的外围接口电路,实现对计算器的设计。具体设计如下:(1)由于要设计的是简单的计算器,可以进行四则运算,为了得到较好的显示效果,采用LCD 显示数据和结果。 (2)另外键盘包括数字键(0~9)、符号键(+、-、×、÷)、清除键和等号键,故只需要16 个按键即可,设计中采用集成的计算键盘。 (3)执行过程:开机显示零,等待键入数值,当键入数字,通过LCD显示出来,当键入+、-、*、/运算符,计算器在内部执行数值转换和存储,并等待再次键入数值,当再键入数值后将显示键入的数值,按等号就会在LCD上输出运算结果。 (4)错误提示:当计算器执行过程中有错误时,会在LCD上显示相应的提示,如:当输入的数值或计算得到的结果大于计算器的表示范围时,计算器会在LCD上提示溢出;当除数为0时,计算器会在LCD 上提示错误。 系统模块图:

二、硬件设计 (一)、总体硬件设计 本设计选用AT89C51单片机为主控单元。显示部分:采用LCD 静态显示。按键部分:采用4*4键盘;利用MM74C922为4*4的键盘扫描IC,读取输入的键值。 总体设计效果如下图:

(二)、键盘接口电路 计算器输入数字和其他功能按键要用到很多按键,如果采用独立按键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编程会很简单,但是会占用大量的I/O 口资源,因此在很多情况下都不采用这种方式,而是采用矩阵键盘的方案。矩阵键盘采用四条I/O 线作为行线,四条I/O 线作为列线组成键盘,在行线和列线的每个交叉点上设置一个按键。这样键盘上按键的个数就为4×4个。这种行列式键盘结构能有效地提高单片机系统中I/O 口的利用率。 矩阵键盘的工作原理: 计算器的键盘布局如图2所示:一般有16个键组成,在单片机中正好可以用一个P口实现16个按键功能,这种形式在单片机系统中也最常用。 图 2 矩阵键盘布局图 矩阵键盘内部电路图如图3所示:

单片机课程设计定时器控制4只LED滚动闪烁系统解析

目录

1设计目的 1.1设计目的 1、通过单片机课程设计,熟练掌握单片机C语言的编程方法,将理论联系到实践中去,提高我们的动脑和动手的能力。 2、通过定时器控制两个LED显示器显示10秒秒表系统的设计,掌握定时/计数器和LED显示器的使用方法,同时掌握简单程序的编写,最终提高我们的逻辑抽象能力。 1.2设计内容和要求 内容:设计一个能够控制两个LED显示器显示10秒秒表的模拟系统。 要求: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定时,控制LED显示器显示。 1.3 设计思路 1.先熟悉实验原理,了解4只LED滚动闪烁系统灯的工作过程,组成滚动闪烁系统需要的组件。 2.了解各个硬件的工作原理, 3.绘制电路原理图,编写程序,并进行仿真,基本实现LED滚动闪烁系统灯的功能。

2设计原理分析 2.1十秒秒表的系统设计 通过编写程序,实现对发光二极管的控制,来4只LED 滚动闪烁灯的管理。每延时一段时间,灯的显示情况都会按LED 灯的显示规律进行状态转换。采用单片机内部的I/O 口上的P0口中的4个引脚即可来控制4个LED 灯。 2.2十秒秒表的功能要求 本设计能模拟基本的LED 滚动闪烁系统,是用中断的方式定时控制LED 定的闪烁及滚动。 2.2.1计时显示 定时/计数器工作方式寄存器,定时器采用T0定时器0工作于模式2 位数:8位计数范围:0-255 具有自动加载功能 2.2.2中断设置 每累计若干次定时器中断才执行一次闪烁。 2.3定时器控制4只LED 滚动闪烁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原理 单片机设LED 灯闪烁系统,可用单片机直接控制信号灯的状态变化可以广泛的应用到商业和工业的流程控制测电路当中。 图2.1 系统的总体框图 据此,本设计系统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连接成最小系统。系统的总体框图如上所示。因为它能够准确地划分成时钟频率,与UART(通用异步接收器/发送器)量常见的波特率相关。特别是较高的波特率(19600,19200),不管多么古怪的值,这些晶振都是准确,常被使用的。当定时器1被用作波特率发生器时,波特率工作于方式1和方式3是由定时器1 的溢出率和SMOD 的值(PCON.7------双倍速波特率)决定:

课程设计-单片机定时器的设计

摘要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在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范畴集成电路技能把具有数据处理本事的中心处理器CPU 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 口和间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成果(大要还包括表现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 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竣的计较机系统。单片机具有特点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低电压、低功耗;集成度高、体积小、可靠性高;控制成果强等优点。 计算机暂时中止正在执行的主程序,转去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并在中断服务程序执行完了之后能自动回到原主程序处继续执行,这个过程叫做“中断”。中断需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如何从主程序转到中断服务程序;二是如何从中断服务程序返回主程序。 关键词:单片机,中断,延时

目录 1.设计目的 (1) 2.设计任务的内容和要求 (1) 3.设计原理 (1) 4.程序说明 (3) 5.心得体会 (6)

定时器试验 1.设计目的 (1)熟练运用汇编语言编程,并且掌握键盘查表来运行相应的功能 (2)熟悉启东硬件仿真系统,熟练应用该系统调试软件 (3)熟悉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组成,并能运用程序控制外部流水灯 2.设计任务的内容和要求 (1)初始化定时器,使之采用定时器0,方式2,定时100us时间 (2)通过设置中断,产生总时间为1秒 (3)1秒时间到,控制发光二极管点亮 3.设计原理 在实际的控制系统中常要求有外部实时时钟,以实现定时或延时控制;还要求有外部计数器,以实现对外界事件进行计数。 MCS-51单片机由两个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以下简称T/C)。T0,T1 T/C的核心是1个加1计数器,它的输入脉冲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外部脉冲源,另一个是系统机器周期(时钟振荡器经12分频以后的脉冲信号)。T0,T1是2 个16位寄存器。加1到满溢出产生中断 T0(TH0,TL0);8CH,8AH地址不连续 T1(TH1,TL1);8DH,8BH 都具有定时或者计数功能。 图一 图一有2个模拟的位开关,前者决定了T/C的工作状态:当开关处于上方时为定时状态,处于下方时为计数状态。工作状态的选择由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的C/T位来决定。C/T=0表示定时,C/T=1表示计数。 当T/C处于定时方式时,加1计数器在每个机器周期加1,因此,也可以把它看作在累计机器周期。由于一个机器周期包含12个振荡周期,所以它的计数速率是振荡频率的1/12。 如果主频12M,机器周期为1us,每1us定时寄存器完成1次加1操作。一旦振荡周期确定,机

单片机课程设计——基于C51简易计算器

单片机双字节十六进制减法实验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的单片机进行的双字节十六进制减法设计,可以完成计 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3位无符号数字的简单运算,并在LED上相应的显示结果。 设计过程在硬件与软件方面进行同步设计。硬件方面从功能考虑,首先选择内部存储资源丰富的AT89C51单片机,输入采用5个键盘。显示采用3位7段共阴极LED动态显示。软件方面从分析计算器功能、流程图设计,再到程序的编写进行系统设计。编程语言方面从程序总体设计以及高效性和功能性对C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比较分析,针对计算器四则运算算法特别是乘法和除法运算的实现,最终选用KEIL公司的μVision3软件,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并用proteus 仿真。 引言 十六进制减法计算器的原理与设计是单片机课程设计课题中的一个。在完成理论学习和必要的实验后,我们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以及编程和各种基本功能的应用,但对单片机的硬件实际应用设计和单片机完整的用户程序设计还不清楚,实际动手能力不够,因此对该课程进行一次课程设计是有必要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既要让学生巩固课本学到的理论,还要让学生学习单片机硬件电路设计和用户程序设计,使所学的知识更深一层的理解,十进制加法计算器原理与硬软件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独立设计方案并自己动手用计算机电路设计软件,编写和调试,最后仿真用户程序,来加深对单片机的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创新能力,并提高学生对单片机的兴趣,同时学习查阅资料、参考资料的方法。 关键词:单片机、计算器、AT89C51芯片、汇编语言、数码管、加减

目录 摘要 (01) 引言 (01)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1、1 设计要求 1、2 性能指标 1、3 设计方案的确定 二、单片机简要原理............................. 2、1 AT89C51的介绍 2、2 单片机最小系统 2、3 七段共阴极数码管 三、硬件设计................................... 3、1 键盘电路的设计 3、2 显示电路的设计 四、软件设计................................... 4、1 系统设计 4、2 显示电路的设计 五、调试与仿真................................. 5、1 Keil C51单片机软件开发系统 5、2 proteus的操作 六、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附录1 系统硬件电路图............................ 附录2 程序清单..................................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单片机的课程设计_30秒定时器

目录 一、篮球计时器作用 (1) 二、设计的具体实现 (1) 1.系统概述 (1) 1.1总体设计思路及方案 (1) 1.2流程图 (3) 1.3计数原理 (3) 1.4定时器工作方式 (4) 2.单元电路设计 (6) 2.1 8051单片机 (6) 2.2两个基本电路 (8) 2.3八段数码管的驱动方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3.软件程序设计 (9)

单片机的定时器设计 一、篮球计时器的作用 在篮球比赛中,规定了球员的持球时间不能超过24秒,否则就视为犯规。本课程设计的“篮球竞赛24秒定时器”,可用于篮球比赛中对球员持球时间作24秒时间限制。一旦球员的持球时间超过了24秒,它自动报警,从而判定此球员犯规。 二、设计的具体实现 1.系统概述 1.1总体设计思路及方案 图1.1.1 总设计图

流程图:

最小系统,就是最简单的输出/输入构成,并且能实现最基本的运行条件,如应有供电、时钟附属电路等。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包括晶振电路复位电路和电源,这时最小系统基本组成当然还可以添加矩阵键盘数码管等。 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单片机的最小系统,通过锁存器74HC573控制数码管,来实现30秒定时器的功能。 图1.1.2最小系统 1.2计数原理 80C51单片机部设有两个16位的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在定时器/计数器中除了有两个16位的计数器之外,还有两个特殊功能寄存器(控制寄存器和方式寄存器)。 1.2.1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 16位的定时/计数器分别由两个8位专用寄存器组成,即:T0由TH0和TL0构成;T1由TH1和TL1构成。每个寄存器均可单独访问。这些寄存器是用于存放定时或计数初值的。此外,其部还有一个8位的定时器方式寄存器TMOD和一个8位的定时控制寄存器TCON。这些寄存器之间是通过部总线和控制逻辑电路

基于单片机的定时器设计.

电气信息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基于单片机的定时器设计 姓名Front专业班级学号 校内指导老师企业指导老师 课程设计时间2017年3月6日-2017年3月17日(3、4周) 教研室意见意见:审核人: 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1、设计任务: 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一个音乐提示定时器,具备倒数计时、时间修改、音乐演奏等功能。可作为微电脑倒数计数器,做一小段时间计时,放在家中使用,例如煮泡面、煮开水或小睡片刻等;用于全自动洗衣机洗涤完毕音乐提示定时器。设计4个按键设置现在想要倒数的时间:K1--可调整倒数时间为1-60分钟;K2—设置倒数计时时间为5分钟,显示为“05”;K3—设置倒数计时时间为20分钟,显示为“20”;K4—设置倒数计时时间为60分钟,显示为“60”;一旦按键后则开始倒计时,当计时为0则演奏一曲音乐;内定倒数计时时间为5分钟,显示为05。 2、设计要求: 1)设计方案要合理、正确; 2)系统硬件设计; 3)系统软件设计及调试; 4)系统联调; 5)写出设计报告。 二、进度安排 第一周: 周一:集中布置课程设计任务和相关事宜,查资料确定系统总体方案。 周二~周三:完成硬件设计和电路连接 周四~周日:完成软件设计 第二周: 周一~周三:程序调试 周四~周五:设计报告撰写。周五进行答辩和设计结果检查。

三、参考文献 1)《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许立梓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2)《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及应用》刘乐善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 3)《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试验教程》邹逢兴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4)《16位微型计算机原理接口及其应用》周佩玲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0 5)《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吴秀清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6)《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邓亚平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7)《单片机原理及及应用》王迎旭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8)《单片机应用程序设计技术》周航慈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2 9)《单片机实用技术问答》谢宜仁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

单片机课程设计——基于C51简易计算器

单片机十进制加法计算器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的单片机进行的十进制计算器系统设计,可以完成计 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3位无符号数字的简单四则运算,并在LED上相应的显示结果。 设计过程在硬件与软件方面进行同步设计。硬件方面从功能考虑,首先选择内部存储资源丰富的AT89C51单片机,输入采用4×4矩阵键盘。显示采用3位7段共阴极LED动态显示。软件方面从分析计算器功能、流程图设计,再到程序的编写进行系统设计。编程语言方面从程序总体设计以及高效性和功能性对C 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比较分析,针对计算器四则运算算法特别是乘法和除法运算的实现,最终选用全球编译效率最高的KEIL公司的μVision3软件,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并用proteus仿真。 引言 十进制加法计算器的原理与设计是单片机课程设计课题中的一个。在完成理论学习和必要的实验后,我们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以及编程和各种基本功能的应用,但对单片机的硬件实际应用设计和单片机完整的用户程序设计还不清楚,实际动手能力不够,因此对该课程进行一次课程设计是有必要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既要让学生巩固课本学到的理论,还要让学生学习单片机硬件电路设计和用户程序设计,使所学的知识更深一层的理解,十进制加法计算器原理与硬软件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独立设计方案并自己动手用计算机电路设计软件,编写和调试,最后仿真用户程序,来加深对单片机的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创新能力,并提高学生对单片机的兴趣,同时学习查阅资料、参考资料的方法。 关键词:单片机、计算器、AT89C51芯片、汇编语言、数码管、加减乘除

目录 摘要 (01) 引言 (01)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1、1 设计要求 1、2 性能指标 1、3 设计方案的确定 二、单片机简要原理............................. 2、1 AT89C51的介绍 2、2 单片机最小系统 2、3 七段共阳极数码管 三、硬件设计................................... 3、1 键盘电路的设计 3、2 显示电路的设计 四、软件设计................................... 4、1 系统设计 4、2 显示电路的设计 五、调试与仿真................................. 5、1 Keil C51单片机软件开发系统 5、2 proteus的操作 六、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附录1 系统硬件电路图............................ 附录2 程序清单..................................

单片机课程设计音乐闹钟定时器

目录: 0、任务书 (2) 1、系统总体设计方案规划与选定 (2) 2、硬件设计 (5) 3、软件设计 (6) 4、调试 (8) 5、新增功能及实现方法 (8) 6、小结与体会 (9) 7、参考文献 (9) 8、附录 (10)

0.任务书 基于51单片机设计一个电子数字钟,显示时、分、秒,且具有闹钟功能。用8255接口实现4*8键盘及8位LED显示。 32个键:0~9共10个键,调时(设置当前时间)键;设定闹钟(定时)键;走时键;光标左右移动各一个键。 要求键复位后,应该最后面的LED上显示H(待命状态)。 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规划与选定 1.1主控制芯片选择 方案一:采用ARM微处理,做主控芯片,计算速度快,缺点;成本高,控制较复杂,不容易焊接。 方案二:采用80C51单片机做主控制器,由单片机来完成采集和信号处理等底层的核心计算,做主控芯片,成本低,易控制,易实现。 经过以上两个方案比较,在此题方案二明显优于方案一,故采用80C51单片机做主控制器。 1.2定时模块选择 方案一:采用时钟芯片DS1302。 DS1302 可以用于数据记录,特别是对某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数据点的记录,能实现数据与出现该数据的时间同时记录,且较单片机计时简单节约硬件资源,但存在时钟精度不高,易受环境影响,出现时钟混乱等缺点。 方案二:采用单片机内部的定时系统,外接晶振进行分频脉冲计数。

此系统采用12MHz晶振。 由于方案二使用简单,比方案一更适用该系统设计,所以选择方案二。 1.3 LED显示及计时模块选择 方案一:74LS192计数器——74LS47七点显示译码器 74LS192芯片是一块可预置数可逆计数芯片,功能强大。将74LS192芯片CPU引脚接高电平可实现减法计数,以倒计时显示。可通过74LS47与LED共阳极数字显示器配合使用。 方案二:使用移位寄存器74HC595与译码器相连 74HC595具有8位移位寄存器和一个存储器,使用时可直接与数字显示器相连。 方案三:使用8255扩展LED显示计时模块 8255是一个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有一个控制口和三个8位数据口,外设通过数据口与单片机进行数据通信,各数据口的工作方式和数据传送方向是通过用户对控制口写控制字控制的。我们用到了A与B口分别进行对数码显示管的片选和段选,且B口同时作为键盘扫描模块的输入口,与数码显示模块分时复用。故采用方案三 1.4蜂鸣器的选择 方案一:电磁式蜂鸣器 电磁式蜂鸣器主要是利用通电导体会产生磁场的特性,用一个固定的永久磁铁与通电导体产生磁力推动固定在线圈上的鼓膜。电磁式由于音色好,所以多用于语音、音乐等设备。对于不同提示音且考虑实际,此种较好。 方案二: 压电式蜂鸣器

单片机定时器设计报告

第一章绪论 1.1系统背景 ◆ 1.1.1单片机的介绍 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是典型的嵌入式微控制器,常用英文字母的缩写MCU表示单片机,它最早是被用在工业控制领域。单片机由芯片内仅有CPU的专用处理器发展而来。最早的设计理念是通过将大量外围设备和CPU集成在一个芯片中,使计算机系统更小,更容易集成进复杂的而对体积要求严格的控制设备当中。INTEL的Z80是最早按照这种思想设计出的处理器,从此以后,单片机和专用处理器的发展便分道扬镳。 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相当于一个微型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相比,单片机只缺少了I/O设备。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学习使用单片机是了解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的最佳选择。 单片机是靠程序运行的,并且可以修改。通过不同的程序实现不同的功能,尤其是特殊的独特的一些功能,这是别的器件需要费很大力气才能做到的,有些则是花大力气也很难做到的。一个不是很复杂的功能要是用美国50年代开发的74系列,或者60年代的CD4000系列这些纯硬件来搞定的话,电路一定是一块大PCB板!但是如果要是用美国70年代成功投放市场的系列单片机,结果就会有天壤之别!只因为单片机的通过你编写的程序可以实现高智能,高效率,以及高可靠性! ◆ 1.1.2单片机的应用 目前单片机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很难找到哪个领域没有单片机的踪迹。导弹的导航装置,飞机上各种仪表的控制,计算机的网络通讯与数据传输,工业自动化过程的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广泛使用的各种智能IC卡,民用豪华轿车的安全保障系统,录像机、摄像机、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以及程控玩具、电子宠物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更不用说

单片机4X4键盘计算器课程设计报告书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教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时间: 地点:

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题名称 单片机课程设计 二、设计目的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习的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始为期两周的单片机课程设计。通过实训使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具有初步的单片机系统设计与应用能力。 三、设计容 设计基于51单片机的简易计算器系统电路,并以该电路为基础进行编程,要求能够实现0-99之间的数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功能。 四、设计要求 1、设计简易计算器,要求能对0-99之间的数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2、用4×4的键盘作为输入设备。 3、用LED或LCD进行显示。 4、编写无符号数加、减、乘、除运算、输入和显示的程序。 5、对系统的进行综合和调试,使其具有对0-99之间的数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功能。 6、编写课程设计的总结

六、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的基本容至少包括封面、正文、附录三部分。课程设计报告要求统一格式,字体工整规。 1、封面 封面包括“《单片机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报告”、班级、、学号以及完成日期等。 2、正文 正文是实践设计报告的主体,具体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课程设计题目; (2)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 (3)设计过程(包括设计方案、设计原理、创新点以及采用的新技术等); (4)方案的比较与论证; (5)硬件电路设计,各个模块的设计与器件的选择; (6)软件程序的设计与调试; (7)课程设计总结(包括自己的收获与体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技术实现技巧和创新点;作品存在的问题和改进设想等); 3.附录 附录1:系统设计原理图 附录2:系统硬件元器件清单 附录3:系统的程序 七、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及格(60分~69分)、60分以下为不及格。

基于单片机实现的定时器设计

第一章单片机的简介 一个8位的80c51微处理器,片内256字节数据存储器RAM/SFR,用以存放可以读写的数据,如运算的中间结果,最终结果以及欲显示的数据;片内4kb程序存储器Flash ROM,用以存放程序,一些原始数据和表格;4个8位并行I/O 口P0~P3,每个端口既可用作输入,也可用作输出;两个16位的定时器/计数器,每个定时器/计数器都可设置成计数方式,用以对外部事件进行计数,也可设置成定时方式,并可以根据计数或者定时的结果实现计算机控制;具有5个中断源,两个中断优先级的中断控制系统;一个全双工UART(通用异步接受发送器)的串行I/O口,用于实现单片机之间或者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串行通信;片内振荡器和时钟产生电路,但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需要外接,最高允许震荡频率为24MHz;89c51与80c51相比具有节电工作方式,即休闲方式及掉电方式。 1.1中央处理器(CPU): CPU是单片机内部的核心部件,是一个8位二进制数的中央处理单元,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阵列构成。 1.1.1 运算器: 运算器用来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功能,它是 89C51内部处理各种信息的主要部件。运算器主要由算术逻辑单元(ALU)、累加器(ACC)、暂存寄存器(TMP1、TMP2)和状态寄存器(PSW)组成。算术逻辑单元(ALU): 89C51中的ALU由加法器和一个布尔处理器组成。

累加器(ACC):用来存放参与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一个操作数或运算的结果。暂存寄存器(TMP1、TMP2):用来存放参与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另一个操作数,它对用户不开放。 状态寄存器(PSW):PSW是一个8位标志寄存器,用来存放ALU操作结果的有关状态。 1.1.2控制器: 控制器是单片机内部按一定时序协调工作的控制核心,是分析和执行指令的部件。控制器主要由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IR、指令译码器ID和定时控制逻辑电路等构成。程序计数器PC是专门用于存放现行指令的16位地址的。CPU 就是根据PC中的地址到ROM中去读取程序指令码和数据,并送给指令寄存器IR 进行分析。指令寄存器IR用于存放CPU根据PC地址从ROM中读出的指令操作码。指令译码器ID是用于分析指令操作的部件,指令操作码经译码后产生相应于某一特定操作的信号。定时控制逻辑中定时部件用来产生脉冲序列和多种节拍脉冲。1.1.3寄存器阵列: 寄存器阵列是单片机内部的临时存储单元或固定用途单元,包括通用寄存器组和专用寄存器组。通用寄存器组用来存放过渡性的数据和地址,提高CPU的运行速度。 专用寄存器组主要用来指示当前要执行指令的内存地址,存放特定的操作数,指示指令运行的状态等。 1.1.4存储器: 89C51单片机内部有256个字节的RAM数据存储器和4KB的闪存程序存储器

单片机课程设计——计算器设计

目录 一、设计总绪 (2) 1.1设计思想 (2) 1.2设计说明 (3) 1.3关键词:矩阵键盘,单片机,数码管显示,汇编语言 (3) 1.4设计目的 (3) 1.5设计要求 (4) 二、设计方案 (5) 2.1硬件电路设计方案 (5) 2.1.1基本结构 (5) 2.1.2系统框架图 (5) 2.1.3工作流程图 (6) 2.1.4单片机主控制模块 (7) 2.2系统功能描述 (9) 三、各模块功能介绍 (10) 3.1键盘输入模块 (10) 3.1.1键盘分布图 (10)

3.1.2工作原理 (11) 3.2运算控制模块 (11) 3.3显示模块 (12) 3.4振荡电路模块 (13) 四、仿真电路 (14) 仿真运行结果 (14) 五、调试过程总结 (17) 附录: (18) 参考文献: (18) 源程序代码 (19) 一、设计总绪 1.1设计思想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技

术日益更新。在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但仅单片机方面的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具体硬件结构、软硬件结合,来加以完善。计算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电子产品之一。可是它还在发展之中,以后必将出现功能更加强大的计算机,基于这样的理念,本次设计是用AT89c51单片机、LCD显示器、控制按键为元件来设计的计算器。利用此设计熟悉单片机微控制器及汇编语言编程,对其片资源及各个I/O端口的功能和基本用途的了解。掌握应用程序开发环境,常用的LCD显示器的使用方法和一般键盘的使用方法 此设计是基于单片机技术的简易计算器的方案,本次设计所提出的一种基于单片机技术的简易计算器的方案,采用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功能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单片机,配以汇编语言编写的执行程序,能更好的解决计算机计算的问题,随着数字生活的到来,单片机在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它能将大量的逻辑功能集成与一个集成电路中,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1.2设计说明 本次课程设计讨论了单片机技术的计算器构思,设计方案,工作原理,主要系统包括单片机80C51,排阻RESPACK—8,开关,六位数码管显示器等,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键盘输入模块,运算模块,控制模块,显示模块。通过键盘输入数值,单片机进行运算后在数码管显示出结果。 1.3关键词:矩阵键盘,单片机,数码管显示,汇编语言 1.4设计目的

单片机定时器设计

摘要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子行业的发展,定时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单片机以其强大的功能,成为许多功能电子产品的首选。本次电子定时器电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AT89C51单片机来实现最大99秒倒计时,采用两位数码管显示。文章的核心主要是硬件介绍及连接和软件编程两个大的方面。硬件电路主要包括AT89C51、晶振电路、数码管,发光二级管,按键。软件用汇编语言实现,主要包括主程序、倒计时、重启控制程序等软件模块。采用软硬件配合基本能实现设定定时时间倒计时功能,达到了设计的要求和目的。并在Proteus软件上进行了仿真和调试。 关键词 AT89C51单片机;定时器;倒计时

目录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定时器的发展................................................. 1.2 电子定时器的应用............................................... 1.3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单片机的基础知识 (3) 2.1单片机简介 (3) 2.2单片机的特点 (3) 2.3 本章小节 第三章功能实现及硬件介绍 (4) 3.1 设计功能实现 (4) 3.2 C51单片机引脚介绍 (9) 3.3时钟和复位电路 3.4数码管显示 (10) 3.5键盘 (12) 3.6电气原理图……………………………………………………… 3.7本章小结 第四章软件设计 (15) 4.1 程序流程图 (15) 4.2定时1秒设计 (16) 4.3重新启动 (17) 4.4程序 (17)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