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视听教学媒体

合集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概论 视听与传播

现代教育技术概论   视听与传播

颜色的象征寓意
• • • • • • • • 红色——热烈、喜悦、勇敢、斗争 黄色——醒目、庄重、高贵、光辉 蓝色——安静、深远、幽清、阴郁 绿色——生意、健康、活泼、平和 白色——清洁、坦率、朴素、单调 紫色——柔和、幽婉、华贵、娴静 品红——秀丽、鲜艳、飘逸、悦目 黑色——沉着、恐惧、严肃、神秘
传播的概念&类型
• 传播的概念
–传播(communication)原指“通信、传达、 联系”之意,后专指信息的交换与交流。 –广义的传播可理解为“大自然中一切信息的传 送或交换”,包括植物、动物、机器、人所进 行的信息传播。 –狭义的传播主要指人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是人 们通过符号、信号,传递、接收与反馈信息的 活动;是人们彼此交换意见、思想、感情,已 达到互相了解和影响的过程。
– 人眼的亮度感觉滞后于实际亮度 – 视觉残留时间一般约为0.1秒
人的视觉心理
• 心理趋合:
–人们的想象力会填充实际在画面中并没有见到的空间
• 画面均衡:
–是人们对画面稳定感的一种形式感觉
• 视觉重心:
–画面的“重量”的中心。有右撇现象
视觉心理与构图
• 构图是把对象及造型元素加以有机组织、选择和 安排,构成画面样式的一种创作活动。 • 构图元素包括线条、色彩、明暗、节奏等。 • 视觉心理对构图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第3章 视听与传播理论
视听与传播理论
一 视听教育理论

视感知规律 听感知规律 “经验之塔”理论
传播的概念和类型 传播模式 教育传播
二 传播理论

视感知规律
• 人眼的视觉特性
– 视觉的光谱灵敏度随波长的变化而变化.
1.0 0.8 0.6 0.4 0.2 0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要点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要点

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第一节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知识点1: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知识点2: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知识点3: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第二节师范生学习教育技术的意义知识点1:教育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影响知识点2:信息社会教师需要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知识点3:师范生学习教育技术的基本内容与方法第二章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知识点1:总述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包括学习理论、传播理论、视听教育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知识点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知识点3: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知识点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知识点5:传播理论。

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知识点6:视听教育理论。

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第三章视听教学媒体知识点1:教学媒体的分类知识点2:投影器的使用。

知识点3:视频展示台的使用。

知识点4:听觉教学媒体的使用。

知识点5:电视机的基础知识知识点6:扫描仪的使用数码照相机知识点1:镜头。

各类镜头的特点(标准镜头、广角镜头、远摄镜头)知识点2:数码照相机的类型、结构。

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及作用。

知识点3:摄影用光与景深。

景深与快门的作用。

知识点4:摄影构图。

各类景别、构图的特点。

知识点5:相机的基本操作.。

感光度、拍摄模式选择。

第四章现代教学应用系统知识点1:现代教学应用系统的类型知识点2:投影机特点、使用(正确开、关机等)及注意事项知识点3:网络的类型、特点知识点4:微格教学的特点知识点5:校园广播系统的常见类型第五章知识点1:文本素材的格式及获取方法知识点2:图形图像素材的格式及获取方法知识点3:声音素材的格式及获取方法知识点4:动画素材的格式及获取方法知识点5:视频素材的格式及获取方法第六章计算机辅助教学知识点1:计算机辅助教育,辅助教学的含义,知识点2: 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基本流程知识点3: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趋势知识点4: 多媒体课件类型及特点知识点5:常用的多媒体创作工具第七章教学设计知识点1:教学设计的概念知识点2:教学设计的应用层次知识点3: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知识点4:学习者特征分析知识点5:学习内容分析知识点6: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点7: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知识点8:教学设计结果的评价知识点9: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现代教育技术媒体

现代教育技术媒体
使用时只要开启电源,调整变焦,把所有摄影的图像或文稿调到合适的大小即可。
实质上,视频展示台是一台电视摄像机,具有变焦、自动聚焦、自动光圈、自动白平衡等功能。
5 投影仪
LCD投影仪 投影仪是多媒体教室中计算机、视频展示台、VCD、录像机的视频再现设备,是目前多媒体教室中价格最贵的设备之一。其产品从技术角度上分为:CRT、LCD、DLP。
3.2.2 听觉媒体
常用的听觉类教学媒体设备有收音机、录音机、扩音机、CD唱机等。 1 录音机 录音机是根据“电磁转换”原理制造的听觉类教学媒体,盒式录音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及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等特点,教学中应用最普遍。
2 激光唱机与CD光盘
CD光盘采用激光刻蚀技术,将声音信号用“信号坑”的形式记录在塑胶片上,重放时也用激光束来拾取唱片上记录的数字信号,大大提高了声音信号的记录密度,使唱片小型化,放音时间长。
数码相机的工作流程及图像处理过程:
03
04
补充:白平衡调整
01
02
4.数码相机的使用
4 视频展示台
视频展示台是一种新型的视觉媒体设备,可将文字、图片、透明投影胶片、幻灯片、彩色图片及实物等转换成视频信号,通过电视机或投影仪播放。
视频展示台又称实物展示台,目前已渐渐取代了传统的胶片投影仪和幻灯机的大部分功能。 视频展示台不但能将胶片上的内容投到屏幕上,而且可以将各种实物,甚至可活动的图像投到屏幕上。
CCD(电荷偶合器)
快门
光圈
景物通过光学镜头将影像聚合到CCD上,并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模拟信号);然后经A/D转换成数字信号;再由MPU对信号进行压缩并转换成特定的图像文件格式储存;存储的图像,可立即在LCD上显现,并可以及时进行修改或删除,还可以通过输出接口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打印或图像处理。

第三章教学媒体

第三章教学媒体

第一节 教学媒体概述
一、教学媒体的概念 (一)媒体 媒体(Media)一词来源于拉丁语 “Medium”,音译为媒介,意为两者之 间。它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 体或工具。媒体有两重含义,一是指承载信息的载体(承载信息的符号系 统),即在信息传递时所使用的编码形式,如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 频等;二是指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实体,如印刷材料、挂图、投影片、录像带、 计算机软件及其相关的播放、处理设备等。 习惯上把媒体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类。硬件是指那些存储、传递信息 的机器和设备,如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摄像机、电视机、 电影放映机和计算机等。软件是指那些承载与传递信息的物体,如教科书、 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光盘和计算机软件等。
3.根据媒体的物理性能分类 (1)光学投影类媒体。通过光学投影,把透明或不透明的图片、标本、 实物投射到银幕上,呈现所需的教学信息。如幻灯机和幻灯片、投影机和 投影片、电影机和电影片等。 (2)电声类媒体。将教学信息以声音形式存储和播放并在一定空间中 传播。如无线电广播、扩音机、收音机、录音机、激光唱机等设备及其相 应的软件。
(3)电视类媒体。主要特点是存储与传送活动的音像信息。如电视机、 录像机、影碟机、录像带、VCD、DVD光盘等。
(4)计算机类媒体。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的媒体。如 多媒体计算机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
四、教学媒体的主要特性 1.表现力 指教学媒体表现事物信息的能力,主要体现在空间、时间、运动、 声音和颜色特征等方面。
教学媒体特性一览表
媒体种类 教学特性 空间特征 时间特征 表现力 运动特征 声音特征 颜色特征 即时重现 重现力 事后重现 无限接触 传播力 有限接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科书 板书 模型 √ √ √ 广 播 录音 幻灯 √ 电影 √ √ √ √ √ 电视 √ √ √ √ √ 录像 √ √ √ √ √ √ 计算机 √ √ √ √ √ √

视听教学媒体实验报告

视听教学媒体实验报告

视听教学媒体实验报告标题:视听教学媒体实验报告引言:视听教学媒体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旨在通过结合视觉和听觉的方式提供更直观、更生动的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本实验旨在探究视听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效果,并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进而评估其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

实验设计:本实验选取一般高中的数学课程为研究对象,以学习三角函数为例。

将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采用视听教学媒体,对照组采用传统黑板书写形式进行教学。

两组学生具有相同的初试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实验过程中将记录学生的学习表现、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等数据。

实验步骤:1. 对实验组进行视频播放教学,内容包括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以及相关的例题讲解,保证视频内容准确、清晰。

2. 对对照组进行传统黑板书写教学,内容与实验组相同。

3. 在教学过程中,记录学生的学习表现,包括学生的参与度、注意力集中度、与老师互动等。

4. 给两组学生相同的测试题目,考察学生对于三角函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对两组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评分和统计,比较两组学生的得分情况,分析两种教学方法在知识掌握程度上的差异。

6.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学生对于两种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和学习兴趣。

结果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成绩。

根据教学现场观察,实验组学生在观看视频时表现出较高的参与度和注意力集中度,与老师互动的积极性也较高。

对照组学生表现相对较弱。

在测试中,实验组学生的平均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的平均分数,表明视听教学媒体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积极的影响。

此外,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实验组学生对于视听教学媒体表示较高的满意度,认为其能够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讨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出结论:视听教学媒体在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视听教学媒体通过生动的形式和多样的内容呈现方式,增强了学习的直观性和实用性,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视听教学媒体

视听教学媒体

总结
教育应用的基本方法
视觉媒体
视觉媒体
视觉媒体
谢 谢 观 看
!
Hale Waihona Puke 第三章视听教学媒体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班级:20131411 学号:2013141133 姓名:方梅
教学大纲
3.1 视觉媒体
3.2 听觉媒体
3.3 视听媒体
视觉媒体
常用的视觉类媒体设备包括照相机、幻灯机。 光学投影仪以及屏幕。投影机视频展示台、 电子白板等。
在教学中的应用
图示讲授法 利用投影片讲授教学内容,是最基本 的一种形式,它可以代替黑板和挂图的部 分作用。 实物、实验演示投影法 把实物、投影教 具或实验延时器件等 投影到荧幕上,可以 扩大演示物的可见度, 便于教师演示讲解, 学生观察。
听觉媒体
常用的视觉类媒体设 备包括录音机、CD唱 机、MD录音机、扩音 设备等和相应的带、 盘。
在教学中的应用
扩大教育规模和范围 提供标准典型的使用示范 提供个别化学习的听觉自学材料
视听媒体
常用的视听类教学媒体设 备有电视机、录像机、摄 像机、VCD、DVD等。
在教学中的应用
主体式教学 补充式教学 示范式教学 个别化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考试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考试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与代码:教育技术学/221212001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开课对象:全校师范类专业总学时:36总学分:2二、课程考核目标该课程考核目标主要考核学生教育技术相关概念、理论基础的掌握程度,以及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教学设计意识和现代教育媒体、环境的应用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能力。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一)考核内容1. 教育技术的概念与内涵2. 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3. 师范生学习教育技术的重要性(二)考核要求1. 掌握教育技术AECT’94定义及内涵、现代教育技术定义及内涵、电化教育定义及内涵;2. 了解国内外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各经历了哪些阶段;3. 了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4. 能结合自己的专业论述师范生学习教育技术的重要性。

第二章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一)考核内容1.学与教的理论基础。

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以及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加涅的指导教学模式、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学、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2. 视听传播理论。

包括:传播、传播学、教育传播、传播系统要素与目标、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香农―韦弗的传播模式、贝罗的传播模式、施拉姆模式。

3.系统科学理论。

包括:系统科学理论、教育系统理论的含义。

4. 教学媒体理论。

包括:媒体、教学媒体的含义与分类、媒体的本质、教学媒体的属性、媒体与教学的关系、教学媒体的选择方法。

(二)考核要求1. 掌握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教学的启示;2. 掌握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3. 掌握戴尔经验之塔的内容以及对教学的启示;4. 掌握教育传播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5. 掌握系统科学的基本思想;6. 掌握教育系统论的含义和特征。

7. 系统科学理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意义;8. 掌握媒体、教学媒体的内涵;9. 能够按物理性能和感官作用对教学媒体进行分类;10. 理解麦克卢汉、亚瑟.克拉克、安东尼.贝茨的媒体观;11. 知道特瑞克勒关于所有感官获取知识的比例;12. 理解影响教学媒体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第三章 教学媒体与技术素养(一)

第三章 教学媒体与技术素养(一)

(3)重复性:教学媒体,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可以重复使用 。重复使用一方面可以节省教育投资,另一方面重复观看 利于教师对知识重点难点重新回放,加强学习者理解和记 忆。此外,教学软件的可复制性使得知识不仅仅掌握在教 师手中,学习者可以自行对其进行拷贝,以便自学或温故 知新。 (4)组合性:教学媒体是可组合使用的。当单一的教学媒体 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时,可以考虑对其进行媒体组合。具体 说来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将媒体技术结合而成一种 新的媒体,如声画同步幻灯、交互视频系统;第二种是几 种媒体的简单复合,轮流使用;第三种是利用数字化技术 将多种表现媒体,如图、文、声、动画、视频等集合在一 起统一处理,如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媒体。
东北师范大学通识教育必修课 现代教育技术
第三章 教学媒体与技术素养
第三章 教学媒体与技术素养
学习目标

理解媒体、教学媒体的涵义、特征与分类 了解各类教学媒体的优势与不足 掌握教学媒体选择原则 掌握信息素养的内涵 学会使用搜索引擎和数字图书馆 掌握Office 2007软件应用及其教育与学习功能 掌握各种社会性学习软件与技术的特点和使用方式 掌握金山词霸、几何画板等教育软件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教学媒体虽然具有明显优势 ,但其相互之间不能简单取而代之,不能简单地 替代传统的教学媒体,更不合适取代以教师为主 的学校教学形式。现代教育媒体应当逐渐发展成 为完整的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如何将新型媒体 引入教育领域使其成为有效的现代教育媒体并促 进教育发展与现代化,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研 究课题。

通常,媒体可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类。硬件是指 那些储存、传递信息的机器和设备,如照相机、 幻灯机、投影机、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和计 算机等。软件是指那些能储存与传递信息的纸、 胶片、磁带、光盘和硬盘等。硬件与软件相辅相 承,相互共生成为一个统一体,二者配套使用才 能保证信息的有效存储和传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常见视听教学媒体
3.2.1 视觉教学媒体 1.投影仪
3.2常见视听教学媒体
工作原理是:光源发光,经反射镜、新月镜 和螺纹透镜将光线汇聚,均匀的照亮置于载 物玻璃放映台上的投影片,并将投影光束汇 聚在放映镜头上,通过放映镜头的放大,再 经平面反射镜将光路改变90°后投放在银幕 上。
3.2常见视听教学媒体
2.视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示台
视频展示台是一种 新型的视觉媒体设备, 可将文字、图片、透明 投影胶片、幻灯片、彩 色图片及实物等转换成 视频信号,通过电视机 或投影仪播放。
3.2常见视听教学媒体
成像能力是视频展台最重要的技术指标。与 数码照相机和摄像机相同,视频展台的成像 能力主要取决于摄像头所使用成像器件( CCD或CMOS)的质量。目前主流视频展台 的分辨率大都在80万像素以上。在使用过程 中,可以通过调整焦距、白平衡、光圈等来 获得清晰的图像。
3.1 教育传播媒体
2.教学媒体的类型 (1)传统教学媒体--——通常指的是传 统教学中常用的语言、文字、挂图、标本、 模型、实验演示装置等。
3.1 教育传播媒体
(2)现代教学媒体 视觉教学媒体:主要包括幻灯机、投影仪 、照相机、视频实物展台等。 听觉教学媒体:主要包括收音机、录音机、 CD唱机、MP3播放器、功放机、音箱等。 视听教学媒体:主要包括电视机、录像机、 摄像机、VCD/DVD等设备及相应教学软件 。 综合型教学媒体:主要包括微格教学系统、 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等。
信源 编码 信道 译码 信宿
广义上的媒体
麦克卢汉的媒体观
媒体是人的延伸。 媒体即讯息。 媒体有“冷”、“热 ”之分。
Marshall McLuhan, 1911~1980,被誉为信息 社会、电子世界的“圣人”、 “先驱”和“先知”。
1、媒体是人的延伸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 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 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辑者,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劝学》
麦克卢汉的媒体观
你是否认同麦克卢汉的 媒体观?
3.1 教育传播媒体
3.1.2 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在教育传播过程中所采用的 媒体。或者说教学媒体是向学习者提供 教学信息的物质手段。
3.1 教育传播媒体
1.媒体对教学的影响
媒体至上论 (麦克卢汉) 媒体无用论 (克拉克) 客观主义观点 (施拉姆、贝
3.2常见视听教学媒体
3.数码照相机:数码相机是将数字技术与传统的 光学相机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能够进行拍 摄,并通过内部处理把拍摄到的景物转换成 以数字格式存放图像的特殊照相机。与传统 的光学相机相比,二者最大的区别是它们使 用的感光材料与存储介质不同,传统相机使 用胶卷,而数码相机使用电荷耦合器(CCD ),并用存储卡来保存图像。
2、媒体即信息
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 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 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 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大的社会变 革。
3、媒体有冷热之分
划分依据:想像力参与程度的大小。 热媒体:对象参与程度小的媒体; 报纸、书籍、广播等——单一感官; 冷媒体:对象参与程度大的媒体; 电影、电视——多重感官;
3.1 教育传播媒体
3.教学媒体的特性 (1)呈现力 (2)重现力 (3)传播力 (4)可控性 (5)参与性
3.1 教育传播媒体
4.教学媒体的功用 (1)基本功能:传递信息 存储功能 控制学习
3.1 教育传播媒体
(2)教育媒体的基本作用: 给教学提供具体的经验。 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 改善学生的行为态度。 优化教学过程。
数码相机工作流程
3.2常见视听教学媒体
4.投影机 投影机主要负责将由录像机、视频展 台、计算机等设备的传来的视频图像投放于 银幕。根据采用技术的不同,投影机主要分 为CRT投影机、LCD投影机和DLP投影机。
3.2常见视听教学媒体
3.2.2 听觉教学媒体 1.传声器
传声器是一种音 源采集设备,通常 处于音频系统中的 最前面一个环节, 其性能好坏与使用 是否恰当直接关系 到音频系统的声音 质量。
学习目标
1 2 3 理解教学媒体的基本概念 了解教学媒体的基本类型、特点和作用 了解常用教学媒体的基本工作原理 理解各种视听教学媒体的教学方式及特点
4
3.1 教育传播媒体
3.1.1 媒体的概念 什么是媒体? 表现形式? 什么时候用到它? 起什么作用?
3.1 教育传播媒体
媒体(Media)一词源自拉丁语“Medium” ,意为两者之间。是指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源 与信宿之间的中介物,即存载并传递信息的载 体和物质工具。广义上讲,媒体还包括信息从 信源到信宿中所使用的一切技术手段。
1、媒体是人的延伸
麦克卢汉说:媒体是人体的延伸,笔是手的
延伸,书是眼的延伸,广播是耳的延伸,电
视的眼和耳的延伸。媒体的变化,会引起人
的感官的变化,引起感觉重心的转移。
2、媒体即信息
麦克卢汉认为:“传播工具的‘内容’就像 是夜行盗用来引诱看门狗的肉饵一样。传播 工具的影响力之所以如此强大猛烈,就是因 为随着媒体而来的‘内容’又是另外一种媒 体。 不要把媒体只看成工具,它也是信息。
贝茨(Antony Bates)的教育媒体观
媒体一般是灵活和可替换的,焦点是在给定 的条件下何种媒体最合适; 每种媒体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即有一套能发 挥其功能的固有法则。 并不存在某种“超级”的媒体,所有媒体都 有其长处和短处。 对于某些具体的教学目标来说,还是存在某 种媒体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媒体。
三种观点:
茨)
克拉克( Clark)的教育媒体观
A medium can have instructional uses while not promoting learning.(Clark,1982) 教学媒体只是信息发送的一种手段,无论 是电视、书本、还是面授,传递信息的内容没 有什么不同,其教学效果也没有什么不同,所 不同的只是信息的传递方式。 用马车运牛奶和用飞机运牛奶,牛奶还是牛 奶,营养成份没有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