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教学设计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这一章节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生物的基本概念、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生物的繁殖等知识基础。然而,对于遗传学中较为抽象的基因概念及其显性与隐性关系的理解,学生可能还感到困惑。此外,他们在运用遗传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分析思路不清晰、推理方法不熟练等问题。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设计:以生活中常见的遗传现象为例,如双眼皮、单眼皮等,引出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概念。通过讲解孟德尔遗传定律,让学生理解基因在遗传中的作用。
2.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案例分析法和图示法,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理解遗传规律。
3.教学内容: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概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
-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在生物体的遗传中遵循一定的规律,如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你能举出生活中的哪些遗传现象?
-如何判断某一性状的显性或隐性?
-孟德尔遗传定律是如何解释遗传现象的?
2.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教学内容: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遗传图解的分析方法,提高运用遗传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关系、孟德尔遗传定律等概念。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图表示人的耳垂性状(已知控制有耳垂的显性基因 为A)遗传图解,请据图分析回答:
解析: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 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 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 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 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有无耳垂是人的一对相对性状,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部分家庭的 耳垂遗传情况进行调查.其结果统计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回 答:
组别(1)变异 父母性状 父亲 1 2 调查的家庭数目 子女的性状
3
(2)生殖细胞(或精子和卵细胞) 母亲 有耳垂 无耳垂 (3)显性 62 有耳垂 有耳垂 (4) 0 56 无耳垂 无耳垂 (5)Dd;dd;1/2(或50%)
有耳垂 无耳垂 77
47
17 61
57
26
(1)表中第1组家庭的父母都有耳垂,子女中却出现了无耳垂性状.这种 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______. (2)父母控制耳垂性状的基因是以______为“桥梁”传递给后代的. (3)根据表中第1组的调查结果,可以推断控制有耳垂性状的基因是 ______基因. (4)若让第2组中某个家庭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有耳垂的可能性是 ______ (5)若用D表示显性基因,d表示隐性基因,则第3组父母的基因成分别 是______、______;如果第3组家庭中的一对夫妇,第一个孩子无耳 垂,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有耳垂的几率是______.
根据上表信息回答: (1)有酒窝和无酒窝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性状. (2)小英父亲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3)若小玲母亲再生一个孩子,无酒窝的可能性是______. (4)小红母亲通过整形手术,在面部做出酒窝后,能否再生 出一个有酒窝的孩子?
什么是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什么是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基因就是已经表现出来的现状,隐性基因就是没有表现出来的。
基因显示出的性状通常用两个英文字母表示,大写的是显性,小写的是隐性。
当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同时出现时,会显示显性基因的性状,除非两个隐性基因相遇,否则不会显示隐性性状。
什么是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1、显性基因:显性基因就是指这样的一种等位基因,无论该基因是纯合的还是杂合的,它都会被表达出来。
当这种等位基因出现时,生物体的表型就会显示出显性特征。
2、隐性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
在二倍体的生物中,在纯合状态时能在表型上显示出来,但在杂合状态时就不能显示出来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有哪些五官显性遗传主要表现在眼睛、嘴巴、眉毛、鼻子、耳朵等面部器官,显性遗传受显性基因控制。
在同源染色体上,两个同型显性基因成对存在,或显性、隐性基因成等位存在时,显性基因才会显现出来,这种遗传方式称为显性遗传。
1、眼睛:大眼睛、双眼皮、长睫毛都属于显性基因,孩子的眼形、大小均遗传父母,大眼睛相对小眼睛是显性基因,父母有一位是双眼皮或长睫毛,孩子拥有双眼皮和长睫毛的可能性也较大。
2、嘴巴:嘴唇的厚薄也容易遗传给孩子,上嘴唇变薄和下嘴唇凸起都属于显性基因。
如果父母双方某一方具有这种特点,也大概率会遗传给孩子。
3、眉毛:眉毛也可以遗传父母,眉毛的基因主要分布在常染色体上,若父母的眉毛美观,孩子的眉毛也可能会好看。
4、鼻子:鼻子又宽又大,或是高挺的鼻梁,都属于显性基因,大概率会遗传给孩子。
5、耳朵:耳朵的形状也可以遗传,大耳朵相对于小耳朵是显性基因,父母双方只要有一个人是大耳朵,孩子有可能也是一对大耳朵。
孩子在发育过程中,五官会发生较大变化,会和父母所想的有所偏差,因此遗传因素也不是很绝对,只要孩子健康成长即可。
隐性基因和显性基因的区别一、性质不同1、隐性基因:一种等位基因,只有该基因是纯合时,其决定的性状才会表达出来。
2、显性基因:无论该基因是纯合的还是杂合的,它都会被表达出来。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课件

需要加强跨学科合作,整合生物学、医 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的研究 ,以全面理解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对人类
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隐性基因的表达通常 需要多个基因共同作 用,因此其遗传效应 较为复杂。
隐性基因的表现形式 只有在显性基因不存 在或受到抑制时才会 表现出来。
显性和隐性基因的相互作用
显性和隐性基因的相互作用可以产生 复杂的遗传现象,如修饰、抑制、上 位性等。
抑制是指一个基因的存在可以完全阻 止另一个基因的表达。
修饰是指一个基因的存在可以改变另 一个基因的表达程度或表达形式。
上位性是指一个基因的存在可以影响 另一个基因的表达,即使该基因本身 并不直接与该表型相关联。
03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在生物 进化中的作用
自然选择与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驱动力,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特征在自然选择过程中起着重要 作用。
显性基因往往在自然选择中更容易被保留下来,因为它们对生物体的生存和繁殖具 有直接和显著的影响。
隐性基因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重 新激活并成为显性,从而在进化 过程中产生新的表型特征和物种
。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特征在生物进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们决定了生物体的表型特征和 适应性。
在进化过程中,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特征可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物种的适 应性和进化方向发生变化。
基因组学的发展为研究基因的显性和 隐性提供了强大的工具,通过全基因 组关联分析和基因组编辑技术,可以 更深入地理解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基因组学研究有助于发现新的基因和 变异,进一步揭示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在人类疾病和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说课稿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是生物学课程中关于遗传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讲述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这一遗传规律。
在遗传学中,这一部分内容具有基础性和关键性地位,是学生理解后续复杂数学规律的基础。
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能够掌握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概念,了解它们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遗传现象。
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概念:阐述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定义、特点及其在遗传中的作用。
2.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分析基因如何从父母传递给子女,以及显性和隐性基因在传递过程中的表现。
3.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探讨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以及显性和隐性基因在性状表现中的作用。
4. 实际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在生物遗传中的应用。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概念,了解它们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2)能够运用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遗传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遗传现象,认识遗传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概念及其在遗传中的作用。
(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2. 教学难点:(1)如何运用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遗传现象。
(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以及显性和隐性基因在性状表现中的作用。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深入理解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规律,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说教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这一遗传规律,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2
显性和隐性基因
孟德尔发现,有些基因的表现会掩盖其他基因的表现,即显性和隐性基因的关系。
3
遗传法则
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学中重要的法则,如分离法则、自由组合和独立分离法则。
显性基因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显性基因具有以下特点:表现形式突出、会掩盖隐性基因、通常由大写字母表示。例如,棕色眼 睛是由显性基因决定的。
基因型
个体的基因组成,由显性基因 和隐性基因组合而成。
表型
基因型在外部环境作用下所表 现出来的特征,如外貌、性格 等。
环境因素
表型的表现也受到环境因素的 影响,如营养、光照等。
基因的遗传规律
基因的遗传规律揭示了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传递和表现方式,包括显性和隐性基因的传递、基因的配对、基因 的分离和再组合等。
表现形式突出
显性基因会在表型中明显表现,如棕色眼睛。
掩盖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会将隐性基因的表现掩盖,只有个体双重携带两个隐性基因时才会显现。
用大写字母表示
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如B代表棕色眼睛。
隐性基因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隐性基因具有以下特点:表现形式不明显、被掩盖于显性基因之下、通常由小写字母表示。例如,蓝色眼睛是 由隐性基因决定的。
表现形式不明显
隐性基因在表型中通常表现不明 显,如蓝色眼睛。
被掩盖于显性基因之下
隐性基因只有在个体双重携带两 个隐性基因时才能表现出来。
用小写字母表示
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如b代表蓝色眼睛。
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
基因型指个体的基因组成,而表型则指基因型在外部环境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基因型和表型之间存在复 杂的关系。
遗传疾病的诊断 育种 基因工程
了解显性和隐性基因的遗传方式,可以对遗传疾 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预测。
遗传学中的显性与隐性基因

遗传学中的显性与隐性基因在遗传学中,显性和隐性基因是指影响个体特征的遗传因素。
这两种基因在遗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物种的进化和多样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显性与隐性基因的定义、性质和遗传模式。
一、显性基因显性基因是指在个体表现中能够掩盖隐性基因的遗传因子。
当一个个体存在显性基因时,其表现型将受到该基因的决定。
显性基因往往会显露出来,直接表现在外观或功能上。
在遗传学中,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比如"A"。
显性基因的特点有:1. 通过位于同一基因位点上的一对相同或不同的显性基因决定;2. 个体中只需有一个显性基因就能表现出显性状态;3. 显性基因会掩盖隐性基因的表现。
二、隐性基因隐性基因是指在个体表现中被显性基因所掩盖的遗传因子。
当一个个体只存在隐性基因时,其表现型将由于显性基因的存在而被掩盖,无法直接观察到。
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比如"a"。
隐性基因的特点有:1. 通过位于同一基因位点上的一对相同的隐性基因决定;2. 个体中必须同时拥有两个隐性基因才能表现出隐性状态;3. 隐性基因需要两个个体同时传递给下一代才能表现出来。
三、显性与隐性基因的遗传模式1. 显性遗传:在显性遗传模式中,一个表现出显性状态的个体可以是异型或纯合子。
当一个异型个体与另一个异型个体或纯合子个体交配时,其后代中将有一半或全部表现出显性状态。
例如,红花与白花是通过红色花色显性基因和白色花色隐性基因控制的。
2. 隐性遗传:隐性遗传模式中,只有纯合子个体才能表现出隐性状态。
当两个纯合子个体交配时,其后代中全部表现出隐性状态。
例如,黑色毛皮与白色毛皮是通过黑色毛皮隐性基因和白色毛皮显性基因控制的。
3. 基因型比例: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显性与隐性基因的基因型比例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情况。
在显性遗传模式中,杂合子基因型的比例通常为1:2:1。
在隐性遗传模式中,纯合子基因型的比例通常为1:2。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基因显性和隐性在遗传中的作用
决定性状表达
显性基因通常控制显性性状,隐 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通过基因
组合控制个体的特征表现。
杂合子表现
杂合子携带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时, 通常表现出显性性状,但隐性基因可 能会通过修饰作用影响表型。
遗传疾病风险
某些隐性基因可能携带遗传疾病风 险,如囊性纤维化、镰状细胞贫血 等,只有在纯合状态下才会发病。
对未来人类健康的影响
预防和治疗遗传性疾病
通过基因显性和隐性知识的应用,科学家们将能够更好地 预防和治疗由显性基因引起的遗传性疾病,从而提高人类 的健康水平。
改善人口质量
随着基因编辑和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未来人类的遗传性 疾病发生率有望降低,从而提高人口质量。
伦理和社会问题
然而,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可能引发一系列伦理和社会 问题,如基因歧视、人类生殖细胞的基因改造等,需要引 起关注和思考。
在这些疾病中,致病基因可能是显性的或隐性的,其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取决于基 因型。
了解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对遗传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03
基因显性和隐性的实验证据
豌豆实验
总结词
通过观察豌豆杂交实验,孟德尔发现了显性与隐性基因的存在,并提出了遗传 规律。
详细描述
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了杂交实验,通过观察不同性状的表现,发现有些性状是 显性的,有些是隐性的。例如,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部表现为高 茎,说明高茎是显性性状,而矮茎是隐性性状。
基因显性和隐性的未来展望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
基因编辑技术
随着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家们将能够更精确地修改人类基因,从而纠正由 显性基因引起的遗传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会了吗?
1、豌豆的高茎为显性性状,用D表示。则矮茎豌
豆基因类型为 dd ,高茎豌豆的基因类型 为 DD 或 Dd 。 2个.假体如表双现眼为皮双由眼A控皮制。,单眼皮由a控制,则Aa
3、一男子卷舌,他的妻子为不卷舌,而他的儿 子也不卷舌,请写出他们的基因类型:
男子(Aa)× 妻子(aa )
↓
儿子(aa )
高茎豌豆 (Dd)
高茎豌豆 (DD)
矮茎豌豆 (dd)
你知道了吗?
1、基因有 显性 和 隐性 之分。
(通常用同一英文字母表示,大写表示显性基因, 小写表示隐性基因。如A\a、B\b、D\d)
2、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 隐性性状之分。
3、基因组成DD、Dd表现 显性性状 ; dd表 现为 隐性性状 . 4、基因组成为Dd的,d 控制的性状不表 现,但 d(隐性基因)不受 D(显性基因) 的影响,还会 遗传 下去。
孟德尔的推论(三)
基因组成是Dd的,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 但d不会受D的影响,还会遗传下去。
得出结论:
1、基因有 显性 和 隐性 之分。
(通常用同一英文字母表示,大写表示显性基因, 小写表示隐性基因。如A\a、B\b、D\d)
2、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 隐性性状之分。
3、显基性因基DD决组因、定成决D生D定dD、物显、d的性Dd性d性表状状现,显隐性性性基状因;d决d表定现隐 为性隐性性状性。状
则受精卵的基因组成是什么? Aa
当受精卵的基因是Aa时,发育个体能卷舌吗?
阅读P32页—33页第一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1、孟德尔要研究什么问题? 相对性状的遗传
2、孟德尔是如何实施他的计划的?
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进行
杂交,观察杂交一代、二代的性状 表现。 3、经过实验,他发现了什么?
杂交一代都表现出高茎,而杂交 二代既表现高茎也表现矮茎,但 高茎的个体比矮茎的个体多。
当夫妻双方基因是Ee时,后代的基因组成
为什么要禁止近亲结婚?
假设父母均为正常, 但均携带致病的隐 性基因(Aa),那 么:
A
父(Aa)
a A
母(Aa)
a
AA
Aa Aa aa 得病!
白化病患者 (中间)
苯丙酮尿患者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病,同时又是先天性氨基酸代谢障碍病, 在我国发病率为万分之一。
4、我国婚姻法规定: 直系血亲 和 三代 的旁 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练习参考答案
1.当惯用右手是显性性状时,孩子的细胞内有 控制惯用左手的基因。当惯用左手是显性性状 时,孩子的细胞内没有控制惯用左手的基因。 2.不能,决定无酒窝的基因为隐性基因d,所 以无酒窝的夫妇决定有无酒窝的基因型都为dd, 当亲代形成生殖细胞时只能将d传递给子代而 不会出现显性基因D,所以,其子女是无酒窝 的。 3.不合适。宝玉和黛玉是表兄妹,属于三代以 内的旁系血亲,按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是不能 结婚的。如果近亲结婚,其后代有害基因纯合 的机会比随机婚配的后代要高许多倍。
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
(DD)
高茎豌豆 (dd)
D
子一代
Dd + Dd
d
D d Dd
矮茎豌豆
(DD)(Dd) (Dd)(dd) 子二代 (DD) (Dd) (dd)
孟德尔的推论(一)
DD
dd
Dd
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杂交后代只表现显性性状的基因只有dd,表现显 性性状的基因有DD、Dd两种。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
回顾 & 思考 ☞
1、基因通过什么方式传递给后代的呢?
生殖方式
2、什么叫生物的性状?举例说明. 生物在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 方式等方面的表现。如人的高度、血型; 水果的味道等
3、什么叫相对性状?举例说明。 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4、如果父方的精子为A,母方的卵细胞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