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金融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金融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第一章金融概述复习思考题一、关键概念金融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二、问答题1.如何理解金融范畴?2.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3.金融体系包括哪些内容?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关键概念金融:是用以概括货币银行或货币信用及以此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直接融资:是指不通过作为媒介体的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由双方当事人直接建立债权、债务关系、信用关系、货币关系等经济关系。
间接融资:间接金融是指通过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媒介体来进行的一系列金融活动。
二、问答题1.答:金融涉及到货币、信用和银行三个范畴,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金融活动的整体。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信用是以偿还本息为条件的暂时让渡商品或货币的借贷行为。
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经济实体,是主要经营存款、放款和结算等业务、充当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
具体地说,货币和货币资金的收付、货币资金的借贷、票据的买卖、债券与股票的发行和转让以及外汇的买卖等,都属于金融活动。
2.答: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应概括为:当代金融体系运行规律、运行机制以及金融运行与经济运行关系。
3.答:金融体系是国民经济体系内围绕资金融通、由相关要素有机构成的子系统。
金融体系的基本要素,除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外,还包括金融制度。
第二章货币、信用及利息复习思考题一、关键概念货币制度、信用、银行信用、利息、基准利率、无限法偿、劣币驱逐良币二、问答题1.货币制度构成要素是什么?2.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有哪些特点?3.人民币制度包括哪些内容?4.如何理解利率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三、计算题1.某企业从银行取得贷款100万元,利率为6%,贷款期为3年,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将利率上浮30%执行,按单利计算3年该企业应付多少利息?2.某债券面值100元,5年偿还期,年息4元。
在债券发行后第4年初(即剩余偿还期为2年)时买入,价格为96元。
金融学必读书籍

金融学必读书籍1.Dynamic Asset Pricing Theory Darrell Duffie 动态资产定价理论2.Asset Pricing John H.Cochrane 资产定价3.Econometric Analysis (3'rd edition) Greene W.H. 中级计量4.Financial Econometrics (problems, Models, And Methods) Christian Gourieroux &Joann JasiaK 金融计量经济学5.The Econometrics Of Financial Markets Campbell J.Y. Lo, A.W.& Mackinlay A.C 金融市场中的计量经济学6.Theory Of Financial Decision Making Imgersoll J.E. 金融决策理论7.Foundation For Financial Economics Huang C.F. & Litzenberger R.H. 金融经济学基础8.Principles Of Financial Economics S.F. Leroy&Jan Werner 金融经济学原理9.Continuous-time Finance Merton R.C. 连续时间金融10.Fractals And Scaling In Finance Mandelbrot B.B. 金融中的分形与标度无11.Mathematics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Salih1N.Neftci 金融衍生工具的数学理论(第三版)12.Options,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 Securities Hull 期权,期货及其它衍生证券(第四版)13.Options,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 Securities Hull J. 期权、期货及其它衍生证券的习题集14.Investments sharpe W.F.Alexander GJ.&Bailey J.V. 投资学15.Game Theory (3) FudenbeIB D.&Tirole J. 对策论16.Game Theory For Applied Economists 应用经济学中的对策论17.Time Series Analysis Hamilton J.D. 时间序列分析18.Fixed Income Mathematics Fabozzi F.J. 固定收入的数学1、兹维.博迪, 罗伯特.默顿:《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兹维.博迪《投资学》或者《投资学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最新版的就好3、《经济学原理》 N?格里高利?曼昆(N.Gregory Mankiw),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金融专业推荐书目

金融专业推荐书目金融专业推荐书目(一)《经济学》(宏观)第19版萨缪尔森《经济学》(19版,英文本,典藏版)是萨缪尔森先生的绝笔,它原样保留了萨缪尔森原版书的全部内容,让读者可以读到原汁原味的大师之作。
《经济学》(19版,英文本,典藏版)重现了原书精美的排版和装帧,去除了所有广告和宣传语,让读者有比原版书更好的阅读体验,值得广大经济学爱好者阅读和收藏。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结合经济理论的发展趋势,主要增添了经济机制设计的内容,并运用经济机制设计的思路改写了有关公共物品供给等章节的内容。
此外,第八版还增加了碳税和限额交易、网页广告位置拍卖、双边市场、配对稳定性等内容,帮助人们理解经济学家在解决现实世界中出现的新问题时所使用的经济工具。
《公司理财》(原书第9版)斯蒂芬 A.罗斯《公司理财(原书第9版)》分8篇,共3章,涵盖了公司财务管理的所有问题,包括资产定价、投资决策、融资工具和筹资决策、资本结构和股利分配政策、长期财务规划和短期财务管理、收购兼并、国际理财和财务困境等,并且新增了股票和债券的内容。
《公司理财(原书第9版)》篇章结构十分精妙、逻辑严密、内容新颖、资料翔实、易教易学,既适合作为商学院MBA、财务管理和金融管理本科生、研究生的教科书,又适合作为财务和投资专业人士、大学相关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必读名著或参考书。
《投资学》(原书第9版)博迪等《投资学(原书第9版)》详细讲解了投资领域中的风险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市场有效性、证券评估、衍生证券、资产组合管理等重要内容,并纳入了最新的2023年金融危机方面的相关内容。
《投资学(原书第9版)》观点权威,阐述详尽,结构清楚,设计独特,语言生动活泼,学生易于理解,内容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投资学(原书第9版)》适用于金融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及MBA学生,金融领域的研究人员与从业者。
《货币金融学》(第9版)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9版)》是货币金融学领域的一本经典著作,自十几年前引入中国以来,一直畅销不衰。
清华大学研究生金融专业课程设置

[考研外校] 清华大学金融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生)教师:裴宇红课程1:国际金融简介:在金融一体化及新信息技术条件下,建立分析现代金融宏观框架,充分了解外汇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金融衍生证券之间的关联性,掌握国际金融原理及我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具体实践。
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正确处理国际金融业务的能力。
内容:虚拟经济对金融的深远影响;外汇、国际结算、外汇交易等知识;货币市场、外汇期货、外汇期权、金融互换等基本衍生金融工具定价关系以及在外汇风险管理方面的运用;国际收支及不平衡调节;经济变量之间平价关系与汇率预测;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货币体系及国际金融组织等。
教材:国际金融原理,张陶伟,清华大学出版社参考书:1.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华夏出版社,2.Sercu, P., and R. Uppal,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and the Firm3:《国际金融市场》人大出版社教师:张丽宏课程2:应用随机过程简介:主要内容包括:概率论基础;Possion 过程;Markov过程;平稳过程;Brown运动;停时与鞅论;随机积分;随机微分方程等教师:陈涛涛课程3:国际经济学简介:《国际经济学》课程借鉴MIT斯隆商学院和哈佛商学院开设类似课程的方法,全程采用十几个真实的国家案例,试图通过全新的案例教学方式,为学生们提供一个体会国际经济基本原理在真实世界中的作用方式与机制的机会。
课程内容分为“宏观经济分析”“国际贸易”“发展中国家发展战略”“发达国家的经济问题”以及“国际经济一体化”五个部分。
所选案例既包括美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也包括中国、韩国和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
课程旨在帮助参加学习的学生提高对国际经济形势及其变化的感悟能力和培养一定程度的分析能力。
1.本课程采用10余个哈佛案例展开教学工作2.理论知识可以参看:Paul Krugman and Maurice Obstfeld's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 Addison-Wesley, 6th Edition.教师:宋逢明课程4:金融工程案例分析教师:王桂琴课程5:管理沟通简介:This course is practice-oriented and the class language is English so that students' Englishwriting and speaking ability hopefully can be improved. It is designed to help students think strategically about communication goals and practice the skills to carry out the goals. It will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acquire the expertise to prepare memoranda and other forms of written communication. Students will learn how to deliver presentations effectively and understand them.教师:赵冬青课程6:商业银行管理简介:商业银行是重要的金融中介机构,商业银行从事业务获取收益的过程就是接受风险和管理风险的过程,所以商业银行管理的核心问题是风险以及进行风险管理的方法和工具。
《金融学》PPT课件(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学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ECONOMICS OF MONEY AND FINANCE

第一章 金融导论
【专栏1-2】
金融领域覆盖范围 按 照 联 合 国 统 计 署 有 关 “ Financial and Related Service”(金融及相关服务)这一项统计口径,其覆盖面大致为:
——金融中介服务,包括中央银行服务、存贷业务和银行中介 业务的服务;
——投资银行服务; ——非强制性的保险和养老金服务、再保险服务; ——房地产、租借、租赁等服务;
第一章 金融概述
第一节 金融与金融体系
货币的流通及其管理 货币资金的筹集
金 融 活 动
财政、银行的资金分配 企业内部的资金分配 间接融通和直接融通 资金的融通 资金的配置和调度 信贷资金结构的调整和管理
纵向融通和横向融通
国内融通和国际融通
资金周转速度及资金运用效率的管理
第一章 金融概述
第一节 金融与金融体系
第一章 金融导论
第一节 金融概述
三、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是国民经济体系内围绕资金融通、由相关要素 有机构成的子系统。 金融工具 金融体系 金融市场 金融制度 金融机构
第一章 金融导论
第一节 金融概述
(一)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又称信用工具,通常是依一定格式作成、用 以证明或创设金融交易各方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凭证。
(二)金融机构
凡专门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均称金融机构。金 融机构的职能,概括言之,就是组织社会资金的运动,建 立或疏通资金融通的渠道。
第一章 金融导论
第一节 金融概述
(三)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即资金融通的场所,它是经济生活中与商品市 场、劳务市场和技术市场并列的一种市场。通过金融市场, 资金的供求双方,直接或借助于信用中介进行资金的融通, 并基于资金供求的对比,形成相应的市场“价格”,即利率。 (四)金融制度 金融制度是由金融立法、基本金融政策和金融规章建立 起来的,有关金融交易、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的相对稳定的 运行框架和办事规程。
金融学必读书籍

金融学必读书籍1、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点评:很多人真正读懂西方经济学都是从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开始的,因为有趣、易懂,“十大经济学原理”令人印象深刻,当年学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时感觉经济学像个严谨的老学究,读曼昆的就不一样了,像个会讲故事的朋友,即使不从事金融行业,相信你也会喜欢上她的。
这绝对是一本让人拿得起,放不下的枕边图书。
2、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原书第2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点评:但凡从事金融行业的专业人士对这本书都不会感到陌生,这是金融专业第一本专业基础课教材。
过去我国大学课程里叫“货币银行学”,后来随着金融业的发展,货币逐渐成为金融产品里的一部分而非全部,银行也是金融机构的一个分支,于是和国际接轨改成“金融学”或者“货币金融学”,其实是同一类书。
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是这个领域绝对的权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的另一个版本,但是最新版删去了非银行金融机构、衍生金融工具和金融行业内的利益冲突等章节,感觉不爽!3、弗兰克J. 法博齐《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基础》(原书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点评:米什金也写过《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但我个人更倾向于这本由耶鲁大学弗兰克J. 法博齐编写的《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基础》,因为米什金的长项在于货币理论研究方面,对于金融机构方面略逊,而且法博齐这本书也是耶鲁大学公开课的指定教材,本人很喜欢主讲教师罗伯特.席勒的谦逊、严谨与博学,还有他上课时不时的害羞模样,哈哈。
况且公开课网上视频随处可以下载,对照视频看书,会有在耶鲁大学上课的感觉呢!4、滋维.博迪《投资学》(原书第7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点评:还能找到比这本书更权威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说以前威廉.夏普版《投资学》还可以与之掰掰手腕的话,如今夏普版《投资学》第5版已经被定格在2002年的现实再一步证实:博迪版《投资学》已经是投资学领域绝对的NUMBER 1,当之无愧的集大成者。
但是第7版的翻译确实有些问题,英语好的朋友们可以找找对应的英文版。
清华金融参考书目

清华金融参考书目
以下是一些清华大学金融学参考书目的建议:
1. 《金融学原理》(原书第11版),作者:Richard A. Brealey, Stewart C. Myers, Franklin Allen,译者:杨爱民等。
这本书是金融学入门的经典教材之一,涵盖了金融学的各个方面,包括资本市场、投资决策、资本结构、派息政策等。
2. 《金融学导论》(原书第12版),作者:Frank J. Fabozzi,译者:张长海、陈华。
这本教材是金融学入门的经典之作,介绍了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3. 《金融学概论》(原书第13版),作者:Eugene F. Brigham, Michael C. Ehrhardt,译者:李培元等。
这本教材是金融学入门的经典教材之一,介绍了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4. 《金融学》(原书第4版),作者:Zvi Bodie, Robert C. Merton, David L. Cleeton,译者:吴晓波等。
这本书介绍了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讨论了投资、公司金融、金融市场等金融学的主要内容。
5. 《商业银行理论与实务》,作者:李曦。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商业银行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资产负债管理、信贷风险管理等内容。
这些参考书目涵盖了金融学的各个方面,对于清华大学金融学的学习和研究都会有很大帮助。
当然,具体的教材安排还可能会根据教师的要求而有所不同,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参考书籍。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学》课程大纲课程代码:00406004课程学分:3课程总学时:48适用专业:经济学(转本)专业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金融学》是一门研究金融领域各要素及其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是经济学、金融学专业的基础性理论课,也是经济类、管理类等多个专业的主干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金融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与监管等方面的基本内容有较系统的掌握,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综合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进而培养学生作为一个经济、金融从业者以及管理者应当具备的正确观察、分析和解决当前经济、金融领域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理念鉴于本课程是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所以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传统的单纯以讲授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注重理论知识与现实实践相结合、注重理论与政策相结合,综合运营案例教学法、课程实验法、研讨性教学法、研究性教学法等多种课程教学方式。
课程评价要侧重综合能力的评价,采取理论考核、论文考核部分和实践考核相结合方式,构建科学、合理、适用的考核机制。
(三)开发思路按照南京晓庄学院关于“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以培养学生概括和归纳能力、写作能力、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内容,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以考核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的课程评价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能力。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利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金融监管等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有较系统的掌握。
2.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金融问题的现状,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第一章金融概述复习思考题一、关键概念金融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二、问答题1.如何理解金融范畴?2.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3.金融体系包括哪些内容?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关键概念金融:是用以概括货币银行或货币信用及以此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直接融资:是指不通过作为媒介体的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由双方当事人直接建立债权、债务关系、信用关系、货币关系等经济关系。
间接融资:间接金融是指通过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媒介体来进行的一系列金融活动。
二、问答题1.答:金融涉及到货币、信用和银行三个范畴,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金融活动的整体。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信用是以偿还本息为条件的暂时让渡商品或货币的借贷行为。
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经济实体,是主要经营存款、放款和结算等业务、充当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
具体地说,货币和货币资金的收付、货币资金的借贷、票据的买卖、债券与股票的发行和转让以及外汇的买卖等,都属于金融活动。
2.答: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应概括为:当代金融体系运行规律、运行机制以及金融运行与经济运行关系。
3.答:金融体系是国民经济体系内围绕资金融通、由相关要素有机构成的子系统。
金融体系的基本要素,除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外,还包括金融制度。
第二章货币、信用及利息复习思考题一、关键概念货币制度、信用、银行信用、利息、基准利率、无限法偿、劣币驱逐良币二、问答题1.货币制度构成要素是什么?2.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有哪些特点?3.人民币制度包括哪些内容?4.如何理解利率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三、计算题1.某企业从银行取得贷款100万元,利率为6%,贷款期为3年,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将利率上浮30%执行,按单利计算3年该企业应付多少利息?2.某债券面值100元,5年偿还期,年息4元。
在债券发行后第4年初(即剩余偿还期为2年)时买入,价格为96元。
试计算该债券的名义收益率、即期收益率和平均收益率。
四、思考分析题1.某人持有面值为10 000元的债券,年债息额为500元,期限10年。
在持有了2年之后,需要变现,但在证券市场上只卖了9 800元。
试用所学的信用工具特征的知识对此进行分析。
2.我国利率市场化包括哪些内容?你认为应如何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五、材料分析题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1.98%提高到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8%;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中长期上调幅度大于短期。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允许金融机构下浮存款利率?2.本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作用主要有哪些?六、案例分析题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一)案例资料在我国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以我国的上市公司为例,根据上市公司的公开信息,2003年中期上市公司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在负债总额中的比重分别为74.42%和25.44%;2004年中期,这一比重分别为75.72%和24.18%。
就是说,整体上,上市公司流动负债比重有所增加,长期负债比重有所降低。
而从流动负债的构成来看,2003年中期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在流动负债中的比重分别为46.18%和44.77%,2004年中期这一比重分别为47.38%和48.58%,即商业信用超过银行信用成为主要的短期资金来源。
(二)回答问题分析案例资料,请回答为什么商业信用会超过银行信用成为主要的短期资金来源。
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关键概念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内以法律形式所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信用:信用是以偿还本息为条件的暂时让渡商品或货币的借贷行为。
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提供的以货币形式为主的信用。
利息:利息是让渡资金的报酬或使用资金的代价。
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是指在整个金融市场上和整个利率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
无限法偿:所谓无限法偿,就是国家法律规定本位币有无限制的支付能力,不论每次支付的数额多大,收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或提出其他要求,否则被视为违法。
劣币驱逐良币:又称为“格雷欣法则”,是指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但法定比价固定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被人们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面充斥市场。
二、问答题1.答:货币制度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内以法律形式所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货币制度是历史的产物,是伴随着金属铸币的出现而开始形成的。
由于封建割据和自然经济的存在,造币权分散,铸币的重量和成色不统一,铸币重量减轻,成色下降,货币流通极其紊乱,必然影响到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和统一市场的形成,也影响商品生产者的成本计算、价格形成以及利润的确定,从而成为商品经济和信用关系发展的障碍。
客观上要求国家以法律、法令和条例的形式对货币流通作出规定。
形成统一较完善的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大体涉及以下方面: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对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理;对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等等。
从而形成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2.答: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主要特点是:第一,黄金退出流通,银行券与黄金没有联系。
黄金不是货币商品了,不再执行货币的职能。
银行券不再规定含金量,也不能兑换黄金。
第二,现实经济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它由流通中现金和银行存款构成。
第三,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制货币为本位币,并由政府颁布法令,赋予其无限法偿和强制流通的能力。
第四,信用货币是通过银行信用渠道进入流通的。
第五,国家对货币流通的调节日益加强。
3.答:人民币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人民币是我国唯一合法货币。
以人民币支付我国境内的一切公共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国家规定:严禁金银计价流通,严禁外币计价流通,严禁伪造、变造人民币,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印制、发售代币票券代表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
(2)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的辅币为角和分。
(3)人民币没有法定含金量,不能兑换黄金,也不与任何外币确定正式联系。
(4)我国建立的金银储备和外汇储备是国际支付的准备金,主要不是作为发行的准备或保证,但对稳定货币币值和调节国内货币流通起到积极作用。
(5)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和管理机关,负有保持人民币对内和对外币稳定的责任。
4.答:由于每个家庭和个人情况不同,利率变动后储蓄作何种变动,情况也是不一样的。
储蓄相对于利率的提高,可以是增加,也可以是减少;储蓄相对于利率的下降,可以是减少,也可以是增加。
一般将储蓄随利率提高而增加的现象称为利率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将储蓄随利率提高而降低的现象称为利率对储蓄的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表示人们在利率水平提高的情况下,愿意增加未来消费——储蓄,来替代当前消费。
这一效应反映了人们有较强的增加利息收入从而增加财富积累的偏好。
收入效应表示人们在利率水平提高时,希望增加现期消费,从而减少储蓄。
这一效应则反映了人们在收入水平由于利率提高而提高时,希望进一步改善生活水平的偏好。
三、计算题1.某企业从银行取得贷款100万元,利率为6%,贷款期为3年,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将利率上浮30%执行,按单利计算3年该企业应付多少利息?单利计算公式:I=P×r×n应付利息:100万元×(6%+6%×30%)×3=234000元。
2.设所求利率为i∵(1+ i·5)=(1+2%)5∴i=[(1+2%)5-1]÷5=0.104÷5=2.08%四、思考分析题1.答:历史上有影响的利率决定理论有三种: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
它是从储蓄和投资等实物因素来讨论利率的决定,认为利率的变动能够使储蓄和投资自动达到一致,从而使经济始终维持在充分就业水平。
这一理论忽视了任何货币数量变动的影响,这是不恰当的,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凯恩斯学派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认为货币影响利率,利率与实质因素、忍欲和生产率无关,利率是由货币的供给与货币的需求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这一理论完全否定了实质因素的影响,这是不对的,也不符合实际。
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综合了前两者的观点,认为在利率决定问题上应同时考虑货币因素和实质因素,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借贷资金的价格决定于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关系,它弥补了古典利率理论的不足,把货币因素对利率的影响考虑了进去,所以叫新古典利率理论。
2.答:利率市场化是指在市场经济中,利率水平由资金供求关系决定的过程。
利率市场化的内容包括:一是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其水平的高低由资金市场供求双方共同决定;二是形成一个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核心、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三是中央银行从利率的管制者转变为利率调节者,中央银行对利率的管理,不再是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直接管制,而是以经济手段为中介的间接调控。
从各国的利率市场化实践来看,利率市场化的形式有一次性全面放开和渐次放开两种。
而渐次放开又有三种途径:(1)规定存款最高利率和贷款最低利率,并不断调整利率的上下限,使之逐步接近市场利率。
(2)规定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并不断扩大浮动幅度,在管制的框架内给金融机构更大的利率确定自主权,并以此为最终放开利率做好准备。
(3)规定金融机构平均资金成本与贷款利率之间的最大利差,即管住中间(利差),放开两头(存、贷款利率)。
我国是从扩大利率浮动范围入手,来推进利率市场化,即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先外币,后本币;先农村,后城市。
这样,在渐次地实现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我国的利率体系将是统一管制利率、有限浮动利率和市场利率三个层次并存,不同的金融工具适用不同层次的利率。
在金融机构贷款、存款利率渐次放开的过程中,缩小中央银行利率管制范围,直至全面实现利率在中央银行指导下由市场决定。
中央银行只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平均利润率水平,制定包括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贴现、再贷款利率在内的基准利率,以引导市场利率的形成,并对经济运行进行金融调控。
五、材料分析题参考答案:1.允许金融机构下浮存款利率是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步骤。
有利于完善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机制。
有利于金融机构按照资本充足率要求进行主动负债和自主定价,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防范金融风险。
有利于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