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2019-2020完整实施方案模板]

合集下载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简介近年来,面对频发的安全生产事故和工伤事故,保障安全生产已成为各个企业和单位的重要任务。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生产安全风险,建立科学的风险分级管控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通过风险分级管控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的建设实施,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损失。

2. 原则:科学性、系统性、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三、实施步骤1.风险分级管控1.1 风险分级评估:根据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和风险因素,对各类风险进行科学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1.2 管控措施制定:根据风险等级的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例如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技术标准等。

1.3 实施管控措施:各个岗位按照制定的管控措施进行操作,确保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2.事故隐患排查治理2.1 隐患排查:通过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安全巡视等方式,发现和记录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2 隐患评估: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科学评估,确定隐患的严重程度和优先处理顺序。

2.3 隐患治理:按照隐患的优先处理顺序,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隐患的治理,确保隐患得到及时修复。

四、关键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强化领导层的安全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

2. 加强员工培训: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处理安全风险。

3. 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等,明确安全生产的各项规定和要求。

4. 安全设施配备: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设施,例如消防设备、安全防护设备等,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转。

5. 加强监督检查:定期开展安全巡视、隐患排查等工作,加大对各项安全措施的监督力度。

六、预期效果1. 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 降低事故损失,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机械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2019-2020新标准完整版)

机械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2019-2020新标准完整版)

机械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机械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全套资料《2019-2020新标准整编汇总》单位名称:某机械企业2019年 X月1目录第一部分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体系 (6)第1章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 (7)1.1 编制目的 (7)1.2 编制依据 (7)1.2.1 相关法规及规定 (7)1.2.2 部门规章 (8)1.2.3 地方法规及文件 (10)1.2.4 标准和规范 (11)1.3 基本要求 (13)1.3.1 健全机构 (13)1.3.2 完善制度 (13)1.3.3 组织培训 (14)1.3.4 落实责任 (14)1.4 术语及定义 (14)1.4.1 风险评价 (14)1.4.2 危险源 (14)1.4.3 危害 (14)1.4.4 危险有害因素 (14)1.4.5 危害因素辨识 (14)1.4.6 风险 (15)1.4.7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15)1.4.8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15)1.4.9 风险评估 (15)1.5 危害因素辨识 (15)1.5.1 辨识范围 (15)1.5.2 辨识内容 (16)1.5.3 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及后果 (16)1.6 风险识别、评价及控制流程 (16)第2章风险识别措施 (18)2.1 机械企业危险源(风险点)及辨识标准 (18)2.2 机械企业危险源识别清单 (59)2.3 机械企业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62)2.3.1 火灾及爆炸 (62)2.3.2 灼烫 (62)2.3.3 机械伤害 (62)2.3.4 高处坠落 (62)2.3.5 尘毒危害 (63)2.3.6 噪声振动 (63)2.3.7 高温和热辐射 (63)第3章风险评估体系 (64)3.1 企业风险源识别依据 (64)3.3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65)3.3.1 作业活动的划分 (67)3.3.2 作业危害分析步骤 (67)3.3.3 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安全措施 (70)3.4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87)3.4.1 安全检查表编制的依据 (88)3.4.2 安全检查表编制分析要求 (88)3.4.3 安全检查表分析步骤 (89)3.4.4 测算危害发生可能性L判断标准 (91)3.4.5 测算危害影响后果的严重性S评判标准 (92)3.5 作业风险分析法 (93)3.5.1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LEC) (93)3.5.2作业风险分析法(风险矩阵) (95)3.6 机械车间全生产风险点统计表 (104)3.7 机械厂安全生产条件现场检查表 (109)3.8 机械企业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25)3.8.1 铸造工艺 (125)3.8.2 锻压工艺 (132)3.8.3 焊接工艺 (136)3.8.4 机械加工工艺 (138)3.8.5 热处理与电镀工艺 (149)3.8.6 涂装工艺 (157)3.8.7 电气设备 (168)3.8.8 特种设备 (176)3.8.9 公用辅助设备设施 (188)3.8.10 建筑及消防 (195)第4章风险控制体系 (204)4.1 风险责任人划分 (204)4.2 风险控制措施 (208)4.2.1 机械设备的使用及保养 (208)4.2.2 机械企业危险源防范及应急救援措施 (208)4.3 编制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213)4.4 选择风险控制时考虑因素 (214)4.5 强化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214)4.5.1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14)4.5.2 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216)4.5.3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16)4.5.4 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219)4.5.5 安全教育制度 (223)4.6 控制措施优先选择原则 (225)4.7 风险控制效果评审 (225)第5章附录样表 (226)5.1 风险点分类标准 (226)5.2 风险评估表 (231)5.4 企业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样表) (232)5.5 企业安全检查表表法(SCL)记录表(样表) (237)5.6 作业活动清单 (241)5.7 安全检查对照样表 (241)5.8 设备设施清单 (249)第二部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250)第1章隐患排查治理作业指导书 (251)1.1 编制目的 (251)1.2 术语及定义 (251)1.3 编制依据 (252)1.4 基本要求 (254)1.4.1 健全机构 (254)1.4.2 完善制度 (255)1.4.3 组织培训 (255)1.4.4 落实责任 (255)第2章工作任务及实施 (256)2.1 成立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256)2.2 责任及职责划分 (256)2.3 隐患排查 (257)2.4 隐患排查结果的处理 (259)2.4.1 隐患分级 (259)2.4.2 隐患的判定标准 (260)2.4.3 隐患级别的确定 (260)2.4.4 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通报 (261)2.5 隐患分级治理 (261)2.5.1 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

汽修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2020-2021完整版)

汽修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2020-2021完整版)

汽车修理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全套资料2020-2021版整编汇集单位名称:某汽车修理厂2020年 X月1目录第一部分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体系 (6)第1章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 (7)1.1 编者按 (7)1.2 编制目的 (8)1.3 编制依据 (8)1.3.1 相关法规及规定 (8)1.3.2 部门规章 (9)1.3.3 地方法规及文件 (11)1.3.4 标准和规范 (11)1.4 基本要求 (13)1.4.1 健全机构 (13)1.4.2 完善制度 (13)1.4.3 组织培训 (13)1.4.4 落实责任 (13)1.5 术语及定义 (14)1.5.1 风险评价 (14)1.5.2 危险源 (14)1.5.3 危害 (14)1.5.4 危险有害因素 (14)1.5.5 危害因素辨识 (14)1.5.6 风险 (14)1.5.7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15)1.5.8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15)1.5.9 风险评估 (15)1.6 危害因素辨识 (15)1.6.1 辨识范围 (15)1.6.2 辨识内容 (15)1.6.3 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及后果 (16)1.7 风险识别、评价及控制流程 (16)第2章风险识别措施 (17)2.1 办公区风险点(危险源)辨识标准 (17)2.2 库房风险点(危险源)辨识标准 (18)2.3 外出服务风险点(危险源)辨识标准 (19)2.4 维修车间风险点(危险源)辨识标准 (21)第3章风险评估体系 (26)3.1 汽车修理厂风险源识别依据 (26)3.2 汽车修理厂风险评价办法 (27)3.3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27)3.3.1 作业活动的划分 (29)3.3.2 作业危害分析步骤 (29)3.3.3 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安全措施 (32)3.4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49)3.4.1 安全检查表编制的依据 (50)3.4.2 安全检查表编制分析要求 (50)3.4.3 安全检查表分析步骤 (51)3.4.4 测算危害发生可能性L判断标准 (53)3.4.5 测算危害影响后果的严重性S评判标准 (54)3.5 作业风险分析法 (55)3.5.1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LEC) (55)3.5.2作业风险分析法(风险矩阵) (57)第4章风险控制体系 (66)4.1 风险控制措施 (66)4.2 编制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88)4.3 选择风险控制时考虑因素 (88)4.4 强化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89)4.4.1 汽车修理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89)4.4.2 汽车修理厂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90)4.4.3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91)4.4.4 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93)4.4.5 安全教育制度 (98)4.5 控制措施优先选择原则 (99)4.6 风险控制效果评审 (99)第5章附录样表 (101)5.1 风险点分类标准 (101)5.2 风险评估表 (106)5.3 风险控制措施及实施期限 (107)5.4 汽车修理厂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样表) (107)5.5 汽车修理厂安全检查表表法(SCL)记录表(样表) (112)5.6 作业活动清单 (114)5.7 设备设施清单 (115)第二部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117)第1章隐患排查治理作业指导书 (118)1.1 编制目的 (118)1.2 术语及定义 (118)1.3 编制依据 (119)1.3.1 相关法律依据 (119)1.3.2 相关法规及规定 (119)1.4 基本要求 (120)1.4.1 健全机构 (120)1.4.2 完善制度 (120)1.4.3 组织培训 (120)1.4.4 落实责任 (121)第2章工作任务及实施 (122)2.1 成立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122)2.2 责任及职责划分 (122)2.3 隐患排查 (123)2.4 隐患排查结果的处理 (125)2.4.1 隐患分级 (125)2.4.2 隐患的判定标准 (126)2.4.3 隐患级别的确定 (126)2.4.4 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通报 (127)2.5 隐患分级治理 (127)2.5.1 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

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汽修厂)

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汽修厂)

安全隐患排査工作方案1.目的为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修理厂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立长效的安全预防机制,规范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流程,排查安全生产经营中的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特制定本方案。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2.机构为确保排查工作顺利有序进行,达到发掘隐患的目的,修理厂成立了领导小组,组织和策划全修理厂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排查范围、方式、进度等工作。

2.1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 *** ***2.2工作职责2.2.1组长负责隐患排査全面工作,制定排査目标、标准和进度要求。

2. 2.2副组长负责隐患排査工作的实施,督促各分子修理厂排査工作开展和督査。

2.2.3各成员负责所在分子修理厂隐患排査的具体流程、汇总、总结等工作,并上报排查阶段成果。

3.范围事故隐患排査的范围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施设备及活动。

(对于机动车维修企业而言,设备主要指修理工具和机具,场所主要指修理厂、停车场、办公楼等,环境指作业环境和运营环境,人员指从业人员,包括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活动指生产经营活动等)3.1设施设备修理厂生产使用的所有设施设备、手动工具,移动电气设备等技术状况不良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隐患之一,定期检査它们是否符合安全技术标准,以及安全设施设备(消防设施设备、环保设施设备、视频监控设施等)是否齐全有效等。

3.2从业人员修理厂的主要作业人员:汽车修理工、电气焊工、电工、车辆电工、油漆工、饭金工、各种机械设备、机床操作工等是否违规作业,是否按要求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是否带着不良情绪上岗作业。

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工作方法、管理行为等应列入隐患排查范围。

汽车修理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工作机制

汽车修理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工作机制

汽车修理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工作机制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汽车修理厂作为汽车维修保养的重要环节,其安全风险也日益凸显。

为了保障员工和顾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汽车修理厂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工作机制。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保障汽车修理厂安全的首要任务。

根据修理厂的实际情况,可以将安全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首先,对于高风险等级的隐患,应高度重视,立即进行整改。

例如,明火作业、电气设施缺陷等严重隐患,应立即停止相关作业,并配备专业人员进行修复。

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工具,降低高风险隐患的发生概率。

其次,中风险等级的隐患需要定期进行排查和整改。

修理厂可以制定相应的检查计划,每月或每季度对各项设施和操作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比如,设立隐患巡查小组,由专人负责巡查、记录和整改,确保中风险隐患得到有效控制。

最后,对于低风险等级的隐患,可以采取常规防范措施。

例如,设立标示牌、安装监控设备,加强对员工的日常管理和培训,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和安全意识,降低低风险隐患的发生概率。

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工作机制隐患排查是汽车修理厂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隐患排查的有效性,修理厂可以采取双重预防工作机制。

首先,建立定期的隐患排查计划。

修理厂可以制定每周或每月的隐患排查计划,并明确责任人和排查内容。

排查内容可以包括设施设备的状况、员工的操作规范、消防设施的完好情况等。

通过定期排查,可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

其次,实行隐患整改的闭环管理。

一旦发现隐患,修理厂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并进行记录和追踪。

隐患整改可以通过设立整改小组,并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限来实施。

整改工作完成后,还应进行验收和复查,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修理店安全隐患排查方案(3篇)

修理店安全隐患排查方案(3篇)

第1篇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日益普及,修理店作为汽车、摩托车维修的重要场所,其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修理店安全生产,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特制定本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二、排查目的1.全面排查修理店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提高修理店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3.加强修理店安全生产文化建设,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三、排查范围1.修理店建筑物及附属设施的安全状况;2.修理店内部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3.修理店用电、用火、用气等方面的安全状况;4.修理店员工的安全意识及操作技能;5.修理店应急预案及应急物资储备。

四、排查方法1.现场检查:对修理店进行全面、细致的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记录、拍照,并向相关负责人反馈。

2.查阅资料:查阅修理店安全生产相关资料,了解修理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等。

3.询问了解:与修理店员工、管理人员进行座谈,了解修理店安全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专家评审:邀请安全生产专家对修理店安全隐患进行评审,提出整改意见。

五、排查步骤1.前期准备(1)成立安全隐患排查小组,明确小组成员职责;(2)制定安全隐患排查方案,明确排查范围、方法、步骤等;(3)准备相关工具、设备,如检查仪器、记录本、相机等。

2.现场检查(1)对修理店建筑物及附属设施进行检查,包括地基、墙体、屋顶、门窗等;(2)对修理店内部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包括维修设备、电气设备、消防设施等;(3)对修理店用电、用火、用气等方面进行检查,包括配电箱、电线、开关、插座、燃气设备等;(4)对修理店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资料查阅(1)查阅修理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等;(2)查阅修理店安全生产检查记录、事故处理记录等。

4.询问了解(1)与修理店员工进行座谈,了解修理店安全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与管理人员进行座谈,了解修理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安全管理双体系建设(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安全管理双体系建设(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无需采用控制措施,但需 保存记录。
有条件、 有经费时
治理
2020/5/26
15
单击此处后编果辑等级母版标题样式
51 轻度危险 显著危险 高度危险 极其危险 极其危险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4二2 级 轻度危险 轻度危险 显著危险 高度危险 极其危险
• 第三级
33 – 第轻四度级危险 » 第五级
生的可能性。示例:皮带轮无防护罩导致人员机械伤害。可
能性是指:如果在没有防护罩的情况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 现实风险:是指现场实际状态下,该危险源存在的可能性有 多少。即:皮带轮无防护罩这种现象存在的可能性。
2020/5/26
11
危害单事件击发生此的可处能性编(辑L) 母版标题样式
赋值
偏差发生频 率
» 第五级
2020/5/26
2
前 单言 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对双体系的理解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风险 – 第二级 • 第三级
分级
管控
– 第四级
隐患 »第五级 排查 治理
客观 存在
必须 消除
不能 容忍
风险 失 控 隐患 失 控 事故
2020/5/26
3
一单、风击险此分级处管控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5)个体防护
•➢ 单个体击防此护处用品编包辑括母:防版护文服本、耳样塞式、听力防护罩、防护眼镜
防– 、第护二手级套、绝缘鞋、呼吸器等;
➢ 当工•程第控三制级措施不能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时,均应采取 防护措施– 第;四级
➢ 当处置异常»或第紧五急级情况时,应考虑佩戴防护用品;
➢ 当发生变更,但风险控制措施还没有及时到位时,应考虑佩

工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

工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一、公司介绍 (3)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 (3)三、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11)四、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信息一览表 (12)一、公司介绍略。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公司所属各部门: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鲁政办字〔2016〕36号和鲁安发﹝2016﹞16号文件精神,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创新安全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公司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现就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通知如下:1、总体要求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活动,落实“安全管控四级递进落地法”安全管理体系各级人员安全责任,认真分析、排查、管控各类安全风险点,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现安全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

2、组织机构为保证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扎实有效,现成立公司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组长:副组长:成员:体系建设办公室设在安环部办公室,安环部经理兼任体系建设办公室主任,负责做好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指导、统筹、检查和考核工作。

3、实施方案3.1、动员部署。

各部门要组织动员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开展安全风险排查、采取防范措施、控制和降低危险、防止事故发生的重大意义,把安全风险管控立足于每一个岗位、每一名员工,发动全体员工对照电力行业“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企业标准,深入开展查找身边安全风险活动,形成风险管控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受益的氛围。

3.2、排查分级全方位、全过程地排查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包括生产系统、设备设施、操作行为、职业健康、环境条件、施工场所、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

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按照危险程度分为1、2、3、4级(1级最危险,依次降低),在在6月15日前各部门将排查出问题进行汇总,上报安环部,由安环部建立排查档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修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全套资料标准汇编文件汽修厂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全套方案资料标准汇编编号:Q/RAH-001-20192019-2020版发布日期:2019-04-18 实施日期:2019-07-18XX汽车修理有限公司目录第一部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6)第1章总则 (7)1.1 适用范围 (7)1.2 编制依据 (7)1.2.1 相关法规及规定 (7)1.2.2 部门规章 (8)1.2.3 地方法规及文件 (10)1.2.4 标准和规范 (11)1.3 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 (13)1.4 术语和定义 (13)1.4.1 风险 (13)1.4.2 危险源 (14)1.4.3 风险点 (14)1.4.4 风险辨识 (14)1.4.5 风险评估/评价 (15)1.4.6 风险分级 (15)1.4.7 风险管控 (15)1.4.8 风险信息 (16)1.4.9 重大风险 (16)1.4.10 重大危险源 (16)第2章工作机制 (17)2.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体系 (17)2.2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18)2.2.1 总则 (18)2.2.2 组织管理 (18)2.2.3 安全风险辨识 (19)2.2.4 方法及要求 (23)2.2.5 检查考核 (26)2.2.6 常用安全风险评估方式方法 (28)2.3 安全风险管控流程 (31)第3章风险点识别方法 (34)3.1 风险点识别范围的划分要求 (34)3.2 风险点识别方法 (34)3.3 风险评价方法 (34)3.4 风险控制措施策划 (35)3.5 风险分级管控考核方法 (35)3.6 风险点识别及分级管控记录使用要求 (35)第4章风险点分类标准 (36)4.1 物的不安全状态 (36)4.2 人的不安全行为 (37)4.3 作业环境的缺陷 (38)4.4 安全健康管理的缺陷 (39)第5章风险识别措施 (44)5.1 办公区风险点(危险源)辨识标准 (44)5.2 库房风险点(危险源)辨识标准 (45)5.3 外出服务风险点(危险源)辨识标准 (46)5.4 维修车间风险点(危险源)辨识标准 (49)第6章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MES法 (55)6.1 风险的定义 (55)6.2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55)6.3 事故的可能后果S (56)第7章作业风险分析法(TRA) (60)7.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取值 (60)7.2 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S)取值 (61)7.3 风险矩阵 (62)7.4 风险分级 (62)第8章风险分级管控建设成果 (64)8.1 风险责任人划分 (64)8.2 机械加工有限责任公司作业岗位清单 (70)8.3 工作危害分析(JHA)及风险评价表 (73)8.4 公司风险等级分布信息表 (110)第9章保障措施 (117)9.1 成立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保障工作小组 (117)9.2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培训 (117)9.2.1 培训基本要求 (117)9.2.2 安全和业务技术培训管理 (118)9.2.3 风险预控管理培训考核评估管理 (119)9.3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检查与考核 (121)9.3.1 检查方式 (121)9.3.2 检查内容 (121)9.3.3 考核评分办法 (121)9.3.4 考核奖惩办法 (122)9.4 其他保障措施 (122)第10章风险分级管控程序框图 (123)第11章风险告知卡 (124)第12章附表 (194)12.1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专项培训计划表 (194)12.2 公司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考核表(表1) (195)12.3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考核表(表2) (197)12.4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考核表(表3) (198)第二部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200)第1章总则 (201)1.1 编制目的 (201)1.2 术语及定义 (201)1.3 编制依据 (202)1.3.1 相关法律依据 (202)1.3.2 相关法规及规定 (202)1.4 基本要求 (203)1.4.1 健全机构 (203)1.4.2 完善制度 (203)1.4.3 组织培训 (203)1.4.4 落实责任 (204)第2章工作任务及实施 (205)2.1 成立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205)2.2 责任及职责划分 (205)2.3 隐患排查 (206)2.4 隐患排查结果的处理 (208)2.4.1 隐患分级 (208)2.4.2 隐患的判定标准 (209)2.4.3 隐患级别的确定 (209)2.4.4 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通报 (210)2.5 隐患分级治理 (210)2.5.1 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

(210)2.5.2 一般隐患的整改 (211)2.5.3 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 (211)2.5.4 整改期间的防范要求 (211)2.5.5 隐患治理验收 (211)2.6 制度管理 (212)2.6.1 设备、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管理制度 (212)2.6.2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212)2.6.3 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213)2.6.4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和管理制度 (213)2.6.5 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214)2.6.6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 (215)2.6.7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管理考核制度 (216)2.6.8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216)2.6.9 现场安全管理和岗位安全生产标准化操作制度 (216)2.6.10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217)2.6.11 安全学习、安全教育制度 (218)2.6.12 安全生产奖励、处罚制度 (218)2.6.13 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 (219)2.6.14 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体系管理制度 (219)2.6.15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224)2.6.16 消防、防灾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25)2.7 档案管理 (226)2.8 评审与更新 (226)第3章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228)3.1 基础管理类 (229)3.2 生产现场类 (238)第4章隐患排查台账 (253)4.1 隐患排查台账 (253)4.2 汽修厂安全生产隐患检查表 (255)4.3 职业健康安全隐患检查表 (262)4.4 隐患整改通知单 (263)4.5 安全生产隐患通知单(排查) (265)4.6 安全生产隐患验收单(治理和验收) (267)第5章附录样表 (269)5.1 表1: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样表 (269)5.2 表2:隐患排查治理记录样表 (271)5.3 表3:隐患排查治理公示样表 (272)5.4 表4: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样表 (274)5.5 表5:一般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样表 (276)5.6 表6: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表 (278)5.7 表7:事故隐患分类汇总表 (281)5.8 各专业隐患排查表 (282)5.8.1 安全基础管理隐患排查表 (282)5.8.2 区域位置及总图布置隐患排查表 (287)5.8.3 工艺隐患排查表 (291)5.8.4 设备隐患排查表 (294)5.8.5 电气系统隐患排查表 (297)5.8.6 仪表隐患排查表 (301)5.8.7 危险化学品管理隐患排查表 (303)5.8.8 储运系统隐患排查表 (305)5.8.9 公用工程隐患排查表 (312)5.8.10 消防系统隐患排查表 (314)第一部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第1章总则1.1适用范围本实施指南适用于XX汽车修理有限责任公司的风险识别、评价、分级、管控。

1.2编制依据1.2.1相关法规及规定1.2.2部门规章1.2.3地方法规及文件1.2.4标准和规范1.3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根据上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指示要求,结合我公司的实际,经公司安委会同意,我公司着手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在建设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过程中应按照“全员参与,领导负责,职责明确,落实到位”的原则进行。

要求工作人员按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建议编制大纲要求,根据实际情况,严格落实,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模式。

通过建立风险管控体系做到有效遏制生产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产财产安全。

1.4术语和定义1.4.1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危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风险(R)=可能性(L) ×后果(C)。

1.4.2危险源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危险源的构成:--根源: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

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

--行为: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

--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作业环境的状态。

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

1.4.3风险点通常指风险存在的部位,又称危险源。

1.4.4风险辨识风险辨识是识别组织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1.4.5风险评估/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GB/T28001-2011 《职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1.4.6风险分级采用科学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划分等级。

(根据有关文件及标准,我省风险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企业原5级划分标准可参照进行调整。

)蓝色风险\5级风险:稍有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

员工应引起注意。

蓝色风险\4级风险:轻度(一般)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

车间、科室应引起关注。

黄色风险\3级风险:中度(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

公司、部室(车间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

橙色风险\2级风险: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

公司对重大及以上风险危害因素应重点控制管理。

红色风险\1级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

1.4.7风险管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⑴可行性;⑵安全性;⑶可靠性;应包括:⑴工程技术措施;⑵管理措施;⑶培训教育措施;⑷个体防护措施。

1.4.8风险信息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