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码头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2021-2022版)
港口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系统构建研究

港口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系统构建研究摘要:港口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系统的设计是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着力推进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国家、交通运输部关于建立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的相关要求的举措,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并结合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WebGIS等信息化技术,实现港口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相关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和分析等统一管理,实现港口安全生产风险与隐患的主动感知、自动分析,实现系统内部以及与外部其他相关系统的互联互通,提高了港口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和决策分析水平,对平安港口、智慧港口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港口安全生产;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系统;构建1港口安全主要风险港口是一国最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一,有着复杂的部门结构与机构职能,也是贯通各航运和物流要素的纽带,这种多层次的组织结构加剧了港口安全问题的复杂性。
起初,港口安全主要表现为船港界面作业活动中发生的安全生产问题。
风险作为安全的对立面,揭示了影响港口安全的具体因素。
港口是一个风险集中的生产经营环境:“港口的大部分设施分布于自然环境中,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港口的作业对象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并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与此相应,港口设备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作业条件日趋复杂,客观上难以完全杜绝生产安全事故;此外,人为破坏也对港口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
”这一表述代表了港口安全风险的三种常见类型:港口自然灾害风险、港口生产安全事故风险、港口破坏活动风险。
但是,正如风险社会理论所揭示的,现代社会中各种风险形态正在不断显现,使风险呈现出多样性。
影响港口安全的风险远不止上述三类,不同时空背景下可能有新的风险源产生,或者已经存在的风险源上升成为安全主要矛盾。
例如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公共卫生风险正成为港口等交通部门所面临的第四类主要安全风险。
这种风险划分方法,也与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3条将突发事件划分为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和自然灾害的表述相吻合,反映了当前我国应急管理领域对风险的普遍认识。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方案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和目的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关于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精神和要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在分公司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安全风险;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排查、及时治理、消除事故隐患,提升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确保客运生产安全形势持续稳定,特制订本方案。
三、法律依据和引用文件(一)国务院安委办【2012】28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二)安监总局令第1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三)交安监发【2017】60号《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暂行办法》和《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治理暂行办法》(四)DB37/T2882-2016山东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理体系通则》(五)DB37/T2883-2016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三、术语、定义(一)DB37/2882-201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理体系通则》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二)DB37/T2883-2016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界定术语和定义。
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基本要求(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员参与,务求实效1.公司成立有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简称“双体系”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班子其他成员即分管领导。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等。
“双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保部,XXX任办公室主任。
2.全员参与风险辨识、分析、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3.目标任务建立全员参与、分级负责、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现事故预防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
(1)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目标任务①每一轮风险辨识和评价后,应使原有管控措施得到改进,或者通过增加新的管控措施提高安全可靠性;②重大风险场所、部位的警示标识得到保持和改善;③涉及重大风险部位的作业、属于重大风险的作业建立专人监护制度;④员工对所从事岗位的风险有更充分的认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⑤保证风险控制措施持续有效的制度得到改进和完善,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⑥根据改进的风险控制措施,完善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使隐患排查工作更有针对性。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省市区局相关工作方案要求,加快推进教育系统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以下简称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严格落实省、市、区、局各党委的重大举措和断然措施,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实现对学校风险点实施标准化管控;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排查、及时治理、消除事故隐患,实现对隐患排查治理实施闭环管理;建设信息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学校两个体系运行情况实施动态、精准监管,提升学校安全工作水平,确保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坚持上级引导、标杆示范、标准先行、分级推进、全面实施,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力争用三年时间,学校建成较为完善、有效运行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逐步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标准化信息化共同支撑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
2016年,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基本建成;2017年,继续全面推进、深化两个体系建设;2018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和标准体系,建立功能齐全的安全工作监管综合信息平台,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机制、措施更加精准有效,安全水平显著提高,事故防范和安全管理能力明显提升,两个体系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二、创建方法1.待上级相关标准发布后,按照方案部署,积极推进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机制建设工作,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2.全面强化风险源头管控,学校规划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加强学校基础设施规划的衔接。
建立完善覆盖学校生活、运营等各方面,贯穿学校规划、建设、运行、发展等各环节的全方位、全过程学校运行安全预防控制网络。
加强人员集聚场所等地点的安全风险管控。
关于“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

关于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为实现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关口前移、风险导向、源头治理、精准管理、科学预防、持续改进”,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根据炼钢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炼钢安字〔2016〕41号)的有关要求,经车间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任务目标(一)建立切合车间实际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实施有效措施管控车间重点危险源和重大安全风险,明确风险点并实施标准化管控。
(二)结合厂级要求,在车间原有隐患排查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做到“各级排查到位、及时治理消除、实现闭环管理”。
(三)充分落实“一岗双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将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贯穿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
(四)充分利用网络化、信息化手段,进一步规范现有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提升管理的有效性,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确保生产安全稳定顺行。
二、成立“双体系建设”领导小组1组长:XXX副组长:XXX XXX组员:XXX XXX XXX XXX XXX主要职责:研究构建车间两个体系,制定实施方案,开展两个体系宣贯和推进工作,监督检查指导各班组“双体系建设”开展及落实情况。
三、责任分工(一)车间主任XXX为“双体系建设”实施的主要负责人,负责总体推进、监督、考核。
(二)安全特别助理XXX负责机械设备设施、工业建筑、机械点检检修、消防等方面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负责应急组织等方面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负责培训教育。
(三)区域工程师XXX负责电气设备设施、电气点检检修、动力能源等方面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负责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四、实施步骤(一)文件准备与宣贯阶段(2016年8月10日至31日)1. 编制相关文件(1)在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公司实施方案、炼钢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细则》、《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细则》、《危险源管理办法》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2排查治理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车间实施细则。
关于“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的实施计划方案

关于“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的实施计划方案一、前言安全生产是企业的永恒主题,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为了加强企业安全管理,降低安全风险,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本文提出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的实施计划方案。
该方案将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确保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科学、规范、高效地开展。
二、目标1.建立健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形成管理闭环;2.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意识,培养安全意识和行为规范;3.减少事故发生频次和风险程度,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4.优化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提升安全管理效能。
三、实施步骤1.组建领导团队成立由企业高层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团队,负责制定实施计划和方案、统筹协调推进工作。
2.制定管理标准编制《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管理办法》,明确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和责任分工,规定隐患排查和治理的流程和要求,确保安全工作有章可循。
3.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风险分级标准,并将各类风险进行分类、评估和处理。
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风险得到规范和有效的管控。
4.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制定隐患排查治理的流程和方法,明确隐患排查、整改和验收的责任和要求。
落实隐患记录、整改和追溯制度,确保隐患得到及时和彻底的治理。
5.建立培训体系制定培训计划,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活动,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意识。
开展定期的安全知识培训和演练,提升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技巧。
6.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建立安全生产考核指标体系,对各级部门和个人进行安全工作的定期考核。
对于安全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适当的激励和奖励,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
7.建立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部门和岗位的安全责任,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安全工作有人负责、有环节可查。
关于“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 (1)

关于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为实现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关口前移、风险导向、源头治理、精准管理、科学预防、持续改进”,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根据《关于印发<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经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任务目标(一)建立切合车间实际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实施有效措施管控车间重点危险源和重大安全风险,明确风险点并实施标准化管控。
(二)结合厂级要求,在车间原有隐患排查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做到“各级排查到位、及时治理消除、实现闭环管理”。
(三)充分落实“一岗双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将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贯穿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
二、成立“双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组长:赵风太副组长:钱鑫组员:王秀文、王业振、张普、谭龙、刘家昊、王超、高金杰1主要职责:研究构建车间两个体系,制定实施方案,开展两个体系宣贯和推进工作,监督检查指导各班组“双体系建设”开展及落实情况。
三、责任分工(一)办公室主任钱鑫为“双体系建设”实施的主要负责人,负责总体推进、监督、考核。
(二)安全助理王秀文负责机械设备设施、工业建筑、机械点检检修、消防等方面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负责应急组织等方面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负责培训教育。
(三)电气专工张普负责电气设备设施、电气点检检修、动力能源等方面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负责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四、实施步骤(一)文件准备与宣贯阶段1. 编制相关文件(1)在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公司实施方案、电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细则》、《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细则》、《危险源管理办法》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车间实施细则。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某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编制:安环部审核:审批:某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省、市、区安监局和集团总部领导指示精神,加快推进节能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根据山东省安监局和集团统一部署,结合节能公司的特点,建立精准、动态、高效、严格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一是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企业风险点实施标准化管控。
二是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排查、及时治理、消除事故隐患,对隐患排查治理实施闭环管理。
通过两个体系建设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升公司的安全生产水平,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主要任务及分工以节能公司为主,总部安质部配合支持,上下联动、分工明确,在限期内确保各项工作及时完成,主要分工如下:(一)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1、排查风险。
根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和平板玻璃行业特点和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成分、原料及配料的入料仓口、混合机、带式输送机、熔化的窑炉、天然气调压室,成型、退火的锡槽、锡槽配气间,镀膜,二氧化硫供气室,切割、装箱、储运的玻璃堆垛及木箱吊装,辅助系统的液氨罐、液氨中间储罐、液氨输送管道、氢气发生站、煤气发生炉等),全方位、全过程排查本单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发动全体员工深入开展查找身边(岗位、设备)安全风险活动,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安全管理的缺陷等方面存在的风险,明确风险点所在区域或部位、风险点名称、可能导致事故类型、风险控制措施、状态描述、控制措施缺陷等基本信息。
2、风险评价。
按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中明确的风险评价方法,由安全管理部门牵头组织体系、安全工程师及有经验的生产主管、工程师、班组长和员工开展风险评价,确保评价结果客观、真实,为下一步有效控制风险提供客观依据和技术支持。
安全生产风险分类管理与隐患排查处理双重预防体系实施方案

安全生产风险分类管理与隐患排查处理双重预防体系实施方案1. 简介本方案旨在建立一个安全生产风险分类管理与隐患排查处理双重预防体系,以最大程度地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
通过分类管理和隐患排查处理两个层面的措施,有效识别和控制潜在的安全风险,并及时处理已经存在的隐患。
2. 分类管理为了对安全生产风险进行有效管理,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制定详尽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类标准,将风险分为高、中和低三个等级。
-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各项风险分类并进行标识。
- 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高风险得到重点关注和控制。
- 建立风险分类管理台账,记录风险评估和措施落实情况,以便追踪和监督。
3. 隐患排查处理为了及时发现和处理工作场所存在的隐患,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健全的隐患排查机制,包括定期组织隐患排查、建立隐患发现和上报渠道等。
- 对隐患进行及时整改,确保隐患得到有效处理。
- 建立隐患处理跟踪记录,记录隐患排查和整改情况,以便追踪和监督。
4. 双重预防体系通过分类管理和隐患排查处理的双重预防体系,我们能够更全面地识别和控制工作场所的安全风险。
分类管理确保了对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和分级管理,而隐患排查处理则保证了及时发现和处理已经存在的隐患。
两者相互补充,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5. 总结本方案通过安全生产风险分类管理与隐患排查处理双重预防体系的实施,能够有效控制工作场所的安全风险。
我们将通过详尽的分类管理和健全的隐患排查处理机制,最大程度地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
*注:本文中的措施仅为建议,具体实施过程中需与公司实际情况相结合,经过专业人员的评估和合规性审查。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港口码头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 作者:南河三月1港口码头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资料2021-2022版整编汇总 编号:NHSYB01单位名称:某港口码头2021年 X 月目录第一部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5)第1章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 (6)1.1 编者按 (6)1.2 编制目的 (7)1.3 编制依据 (7)1.3.1 相关法规及规定 (7)1.3.2 部门规章 (8)1.3.3 地方法规及文件 (10)1.3.4 标准和规范 (10)1.4 基本要求 (12)1.4.1 健全机构 (12)1.4.2 完善制度 (12)1.4.3 组织培训 (12)1.4.4 落实责任 (12)1.5 术语及定义 (13)1.5.1 风险评价 (13)1.5.2 危险源 (13)1.5.3 危害 (13)1.5.4 危险有害因素 (13)1.5.5 危害因素辨识 (13)1.5.6 风险 (13)1.5.7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14)1.5.8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14)1.5.9 风险评估 (14)1.6 危害因素辨识 (14)1.6.1 辨识范围 (14)1.6.2 辨识内容 (14)1.6.3 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及后果 (15)1.7 风险识别、评价及控制流程 (15)第2章风险识别措施 (16)2.1 港口码头危险源(风险点)统计标准 (16)2.2 港口码头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表 (22)第3章风险评估体系 (41)3.1 港口码头风险源识别依据 (41)3.2 港口码头风险评价办法 (42)3.3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43)3.3.1 作业活动的划分 (44)3.3.2 作业危害分析步骤 (45)3.3.3 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安全措施 (47)3.4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60)3.4.1 安全检查表编制的依据 (61)3.4.2 安全检查表编制分析要求 (61)3.4.4 测算危害发生可能性L判断标准 (64)3.4.5 测算危害影响后果的严重性S评判标准 (65)3.5 作业风险分析法 (67)3.5.1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LEC) (67)3.5.2作业风险分析法(风险矩阵) (69)3.6 港口码头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79)第4章风险控制体系 (91)4.1 风险控制措施 (91)4.1.1 机械设备的使用及保养 (91)4.2 编制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91)4.3 选择风险控制时考虑因素 (91)4.4 强化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92)4.4.1 港口码头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92)4.4.2 港口码头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93)4.4.3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94)4.4.4 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97)4.4.5 安全教育制度 (101)4.5 控制措施优先选择原则 (103)4.6 港口码头危险源管控措施 (103)4.7 风险控制效果评审 (108)第5章附录样表 (109)5.1风险点分类标准 (109)5.2 风险评估表 (114)5.3 风险控制措施及实施期限 (115)5.4 港口码头工作危害分析(LEC) (116)5.5 作业活动清单 (156)5.6 设备设施清单 (158)第二部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160)第1章隐患排查治理作业指导书 (161)1.1 编制目的 (161)1.2 术语及定义 (161)1.3 编制依据 (162)1.3.1 健全机构 (165)1.3.2 完善制度 (165)1.3.3 组织培训 (165)1.3.4 落实责任 (165)第2章工作任务及实施 (166)2.1 成立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166)2.2 责任及职责划分 (166)2.3 隐患排查 (167)2.4 隐患排查结果的处理 (169)2.4.1 隐患分级 (169)2.4.3 隐患级别的确定 (170)2.4.4 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通报 (171)2.5 隐患分级治理 (171)2.5.1 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
(171)2.5.2 一般隐患的整改 (171)2.5.3 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 (172)2.5.4 整改期间的防范要求 (172)2.5.5 完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72)2.5.6 隐患治理验收 (176)2.6 制度管理 (177)2.6.1 隐患排查制度 (177)2.6.2 隐患整改制度 (178)2.6.3 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 (181)2.6.4 事故隐患监控制度 (182)2.6.5 事故隐患档案管理制度 (184)2.7 档案管理 (185)2.8 评审与更新 (185)第3章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187)3.1 基础管理类 (187)3.2 生产现场类 (189)第4章隐患排查台账 (195)4.1 隐患排查台账 (195)4.2 港口码头安全生产检查表 (240)4.3 职业健康安全隐患检查表 (249)4.4 隐患整改通知单 (250)4.5 安全生产隐患通知单(排查) (252)4.6 安全生产隐患验收单(治理和验收) (254)第5章附录样表 (255)5.1 表1: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样表 (255)5.2 表2:隐患排查治理记录样表 (257)5.3 表3:隐患排查治理公示样表 (258)5.4 表4: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样表 (260)5.5 表5:一般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样表 (261)5.6 表6: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表 (262)5.7 表7:事故隐患分类汇总表 (264)5.8 表8:事故隐患信息表 (264)5.9 表9: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分析表[季度] (265)5.10 表10: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分析表[年度] (267)5.11 表11: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报表 (269)第一部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第1章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1.1编者按近年来,我国经济处于稳健上升的发展阶段,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那么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如何做到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除了考虑企业战略规划之外,安全生产,无疑是重中之重。
安全,是企业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国家对于企业安全生产方面的管控,越来越重视,也越来越严格。
从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批,到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再到企业安全培训、综合应急预案,整个安全管理体系对企业的生产起到了全方位的保驾护航。
然而,安全生产事故依然时有发生,往往发生事故之后,在有关部门的调查结论上总能看到本不该出现的过失,最终导致了不可逆转的悲剧。
这不得不让人深思:到底问题出在哪儿?2019年3月31日,盐城响水发生化工厂特大爆炸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XX事故调查组最终认定该事故是一起长期违法贮存危险废物导致自燃进而引发爆炸的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2020年3月7日晚,全国上下一心共抗重大传染病的关键时期,作为当地政府指定的重要嗝离点的福建省泉州市某酒店,发生楼体坍塌事故,造成29人死亡、42人受伤。
造成了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
据有关部门调查组调查,该项目存在非法建设、违规改造等严重问题,对于安全隐患长期心存侥幸、违规冒险经营;同时地方相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利,流于形式,最终酿成惨烈事故。
笔者认为,出现安全生产事故,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首先,部分企业法律意识、道德意识淡薄,对于安全生产心存侥幸、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当成儿戏,刀尖上踩高跷,贪图一时之利。
其次,相关职能部门部分公务人员监管不利,在安全生产监管方面,流于形式、疏于管理,最终对于企业安全隐患无法给出正确的指示和指导;第三,国民对于安全意识相对淡薄。
发现隐患后,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无法正确的做出判断和决策,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做,最终星星之火,酿成大祸。
综上,笔者认为安全生产的规范化,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企业应当切实担负起安全责任,以人为本,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于首位,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不抱有任何一丝侥幸;第二,地方相关执法部门应当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杜绝形式主义,更应杜绝违规开绿灯的行为,切实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第三,国家和社会应当逐步培养安全忧患意识,b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只有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才能让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1.2编制目的为了建立港口码头安全生产事安全生产分级管控长效机制,加强事故防范工作,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方案,并贯彻落实《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暂行规定》的精神要求,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遏制事故的发生,我单位决定建立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体系并开展专项行动,进一步落实本码头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港口码头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按照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要求,全面排查、及时治理、消除事故隐患,对隐患排查治理实施闭环管理;提升港口码头本质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通过建立起完善、有效运行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推进落实港口码头主体责任。
1.3编制依据1.3.1相关法规及规定1.3.2部门规章1.3.3地方法规及文件1.3.4标准和规范und mein Mikro-Blog-Account.Dieses Dokument ist nur für Online-Bürger zu lernen und nach dem Herunterladen zu arbeiten.Niemand sonst darf dieses Dokument wieder ins Internet hochladen.Verstöße müssen untersucht werden! Die letzten acht Nummern meines Diploms: null sechs null null null drei zwei neun;Zhen huan.1.4基本要求1.4.1健全机构为了确保每个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和码头财产安全,需要全体干部、职工同心协力、齐抓共管;进一步关注每个职工的生命安全,关心码头各作业场所的安全问题,已成为码头每个员工责无旁贷的责任。
我们码头本着有岗就有责,有职就有责的原则,制定“一岗双责”安全责任制度,对于落实好我码头安全工作,确保码头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港口码头建立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牵头的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体系组织领导机构,明确从港口码头基层操作人员到最高管理层,都应当参与风险分级管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