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度分级

合集下载

粒度分级 (2)

粒度分级 (2)

粒度分级简介粒度分级是一种将数据、信息或概念按照不同的粒度进行分类和分级的方法。

粒度可以理解为数据的细粒度或粗粒度程度,通过粒度分级可以使得数据更具体或更抽象,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和应用场景。

本文将介绍粒度分级的概念、应用、优势和局限性,并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进行解释。

概念粒度是指数据或信息的表征程度,可以理解为数据的细粒度或粗粒度程度。

在数据分析和信息处理中,常常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应用场景来确定数据的粒度。

粒度分级是一种将数据按照不同的粒度进行分类、分级和组织的方法。

通过粒度分级,可以将较粗粒度的数据或信息细化为较细粒度的数据或信息,或者将较细粒度的数据或信息进行聚合、汇总为较粗粒度的数据或信息。

粒度分级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数据分析:在数据分析中,常常需要根据不同的分析目的和需求,将数据按照不同的粒度进行分级,以便对数据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和分析。

例如,在销售数据分析中,可以将销售数据按照不同的粒度进行分级,如按照年份、季度、月份、周等进行分级,以便进行销售趋势分析和业绩评估。

2.信息组织:在信息组织和检索中,常常需要将信息按照不同的粒度进行分类和组织,以便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

例如,在图书馆的书籍分类中,可以将图书按照不同的粒度进行分级,如按照学科、作者、出版社等进行分级,以便用户更方便地查找和获取所需的图书信息。

3.业务决策:在业务决策中,常常需要根据不同的决策层次和需求,将业务数据按照不同的粒度进行分级,以便对业务进行更准确和全面的分析和决策。

例如,在企业的销售业务决策中,可以将销售数据按照不同的粒度进行分级,如按照区域、渠道、产品等进行分级,以便进行市场定位和销售策略的制定。

粒度分级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提供更全面的数据视角:通过将数据按照不同的粒度进行分级,可以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来观察和理解数据,使得数据分析更加全面和全面。

2.更好地适应需求和应用场景:不同的需求和应用场景可能需要不同的粒度级别,通过粒度分级,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应用场景,将数据或信息进行相应的粒度调整,以更好地适应需求和应用场景。

碎屑岩粒级划分与粒度定名探讨

碎屑岩粒级划分与粒度定名探讨
规定,一般情况下,在砂粒级范围内按 1/4φ间隔分级、
粉砂粒级范围内按 1φ间隔分级,砾石粒级、泥粒级不用
细分。若含有砾石的样品做粒度分析,还需将砾石粒
级按 1/4φ间隔分级。另外,特殊评价要求的粒度分析,
比级数关系排列的,相邻的两个粒级的粒径大小,系后
者为前者之半,即比值为 2。
粒级标准的分类界限是一个几何系列,可以用φ单
位进行表示写成 D=2-φ,式中 D 为用毫米表示的粒
径。φ是指数,任何 D 值均有一个φ值相当值,负号的选
择是为了工作的便利,因大多数样品的主要粒级均在
1mm 以下,在φ值前加一个负号,可将大多数粒级的φ
[1-8]
基础,
同时也是判断油气储层岩性的重要手段
。它的
出了十进制粒级标准,我国石油行业以前主要采用此
粒级范围十分广阔,
从纳米级、
微米级、
毫米级至米级连
方法。目前,我国石油行业主要采用乌登—温特沃斯
续分布,要用一个合适的分类加以标定和描述十分不
分类法,用φ值表示,此分类法历史悠久,得到国际上,
易,为此,建立一个通用的粒级划分和分类定名标准尤
进,转换为φ值分类标准。1947 年,美国地球物理学会
级 ,粒 级 界 限 为 1mm、0.5mm、0.35mm、0.25mm、
* 收稿日期:2019-05-24
修回日期:
2019-05-24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重大专项
“松辽盆地北部石油精细勘探技术完善与规模增储”
(编号:
2016E-1201)
粒级划分
十进制粒级划分
我国石油行业在以前广泛采用十进制划分,其主
A.Udden)又认为粒度与碎屑沉积物的搬运营力、搬运

碎屑颗粒粒度分级表

碎屑颗粒粒度分级表

沉积岩岩石颗粒粒级分级表(资料来源中国地大岩石学)沉积岩岩石命名的一般原则(资料来源GB/T 17412.2─1998)1、沉积岩岩石的命名原则按:附加修饰词+基本名称2、沉积岩岩石基本名称的规定岩石中内源矿物量或陆源碎屑物量大于50%或能反映岩石基本特征和基本属性者,为确定岩石基本名称的依据。

3、次要矿物作为附加修饰词的规定a)次要矿物量小于5%,不参与命名。

当具特殊地质意义时,以微含××质作为附加修饰词。

b)次要矿物量为5%及小于25%时,以含××质作为附加修饰词。

c)次要矿物量为25%至50%时,以××质作为附加修饰词。

4、结构作为附加修饰词的规定a)一种结构存在,即以该结构作为附加修饰词。

b)两种结构同时存在,按次者在前主者在后的顺序排列作为附加修饰词。

c)三种结构同时存在,则不一一列出,而予以总称作为附加修饰词,如内碎屑、不等晶、不等粒等。

5、成岩后生变化产物作为附加修饰词的规定a)成岩后生变化产物含量小于25%至5%时,称弱××化或弱脱××化作为附加修饰词。

b)成岩后生变化产物含量小于50%至25%时,称××化或脱××化作用附加修饰词c)成岩后生变化产物含量为90%至50%时,称强××化或强脱××化作为附加修饰词。

d)成岩后生变化产物含量大于90%时,称极强××化极强脱××化作为附加修饰词。

沉积岩基本描述命名的顺序:名称(颜色-粒度-岩性)描述顺序:结构—构造—成分及分布规律—胶结物与胶结程度(包括致密成果)—特殊物质及分布规律(炭屑、黄铁矿、化石、印痕、结核、包体等)—岩层中其他岩性的夹层或透镜体(重点描述厚度、接触关系)—宏观描述:韵律层理、递变层理(正、反粒序层理)、波状层理、爬升波状层理、逆行沙波状层理、层理不明显、均一状层理、渐变层理、过渡层理、互层状层理、纹层理、平行状层理、水平状层理、交错层理(即斜层理,包括板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透镜状层理、脉状层理、波状层理—与下层的接触关系(突变、渐变)—突变接触面形态(平直、水平或倾斜(倾角)、参差状、穿插、互层等)。

粒度分级和粒度的关系

粒度分级和粒度的关系

粒度分级和粒度的关系
粒度分级是指将整体事物或概念细分为不同层次或级别的过程,而粒度则指这些层次或级别的大小或精细程度。

粒度分级和粒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许多领域中,粒度分级被广泛应用。

例如,在信息检索中,为了提高搜索结果的准确性和相关性,可以将搜索关键词按照不同的粒度进行分级。

较粗的粒度可能返回更广泛的结果,而较细的粒度则可能返回更具体的结果。

通过根据用户需求和上下文来选择合适的粒度,可以提供更好的搜索体验。

在软件开发中,粒度分级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软件系统可以分为多个模块和子系统,每个模块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更小的单元。

通过合理的粒度分级,可以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较粗的粒度可以提供更高层次的抽象和复用,而较细的粒度则可以提供更具体的功能和定制性。

同样,在教育领域中,粒度分级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能力和学习目标,将教学内容按照不同的粒度进行分级。

较粗的粒度可以提供整体性的概念和思维方式,而较细的粒度则可以提供更具体的知识和技能。

粒度分级和粒度密不可分。

通过合理的粒度分级,可以在不同领域中提供更好的结果、更高的灵活性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无论是在信
息检索、软件开发还是教育中,正确理解和应用粒度分级和粒度的概念都是非常重要的。

ISO16232-10结果表述

ISO16232-10结果表述

© ISO 2006-版权所有ISO TC 22/SC 5日期日期::2006-03-1ISO/FDIS 16232-10:2006(E)ISO TC 22/SC 5/WG 12 秘书秘书::AFNOR公路车辆公路车辆——————有流体循环有流体循环有流体循环的的部件的清洁度部件的清洁度——第10部分部分::结果的表述文件类型:国际标准 文件次级类型: 文件阶段:已批准 文件语言:英语版权说明本ISO文件是国际标准的草案,版权为ISO所有。

除使用者的国家使用法允许外,未经书面安全许可,该ISO草案及其摘录均不得被复制、存储在可修复系统中或以任何形式/任何方式(电子的、影印、重刻等其它方式)进行转移。

允许复制的要求可以由下列ISO地址发出或申请者所在国有ISO成员。

ISO 版权办公室邮购地址:56.CH-1211 日内瓦20电话:+41 22 749 01 11传真:+41 22 749 09 47E-mail:copyright@Web: 复制需要付费或注册。

违者将被起诉。

目录 页码前言................................................................................................................ⅳⅳ 简介................................................................................................................ⅴⅴ 1 范围.........................................................................................................1 2 参考标准...................................................................................................1 3 术语和定义................................................................................................2 4 原则.........................................................................................................2 5 重量分析法重量分析法的的结果表述 (2)5.1 必要的数据.................................................................................................................2 5.2 结果表述.. (2)6粒度分布分析法结果的表述粒度分布分析法结果的表述——部件清洁度代码部件清洁度代码((CCC ) (3)6.1 必要的数据……………………………………………………………………………………………………3 6.2 粒度分级………………………………………………………………………………………………………3 6.3 污染等级………………………………………………………………………………………………………5 6.4部件清洁度代码(CCC ) (5)7 单个部件单个部件颗粒数量分析法结果表述颗粒数量分析法结果表述 (6)7.1 粒度分级.....................................................................................................................6 7.2 污染等级.....................................................................................................................6 7.3 部件清洁度代码 (7)8 最大颗粒....................................................................................................7 9 测试报告....................................................................................................7 附录A (了解性信息)部件清洁度代码部件清洁度代码((CCC )用法介绍 (10)A.1 部件部件浸湿浸湿浸湿表面积代码表面积代码表面积代码((CCC (A ))………………………………………………………………………10 A.2 部件部件浸湿浸湿浸湿体积代码体积代码体积代码((CCC (V )).....................................................................................10 附录B (了解性信息)部件部件浸湿浸湿浸湿体积体积体积的测定的测定. (11)B.1 前言..........................................................................................................................11 B.2 实验方法....................................................................................................................11 B.3 计算方法. (12)附录C (了解性信息)部件清洁度代码实例 (14)C.1 报告结果...................................................................................................................14 C.2 规定的要求和结果解释. (15)附录D (了解性信息)清洁度的可选过渡表示法.........................................................16 附录E (了解性信息)测试报告实例测试报告实例--根据ISO 16232标准的清洁度检查报告. (17)E.1 实验室的鉴定.............................................................................................................17 E.2 顾客的鉴定................................................................................................................17 E.3 分析和报告的鉴定.......................................................................................................17 E.4 所分析部件的鉴定.......................................................................................................17 E.5 提取条件...................................................................................................................18 E.6 分析报告...................................................................................................................18 E.7 注释/评论..................................................................................................................19 参考书目 (20)前言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全球国家标准团体的联盟(ISO成员体)。

棕刚玉粒度标准

棕刚玉粒度标准

棕刚玉粒度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棕刚玉是一种高硬度,高耐磨,高抗压强度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磨料、冶金、陶瓷、建材等领域。

在工业生产中,棕刚玉的粒度标准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粒度的棕刚玉在不同行业领域有不同的应用。

本文将就棕刚玉粒度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棕刚玉粒度标准的概念棕刚玉的粒度标准是指根据棕刚玉颗粒的大小对其进行分类,以便在工业生产中选择合适的棕刚玉产品。

通常情况下,棕刚玉的粒度标准是根据其在筛网上的通过率进行划分的,常见的粒度标准包括F级和P级等。

1. F级标准:F级标准是指根据棕刚玉颗粒在筛网上通过的孔径大小进行分类。

F级标准通常用于磨料行业,常见的F级标准包括F12、F14、F16等,代表着棕刚玉颗粒的大小范围。

棕刚玉的粒度标准对其在不同行业领域的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粒度的棕刚玉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因此在选择棕刚玉产品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棕刚玉粒度标准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粒度大小:粗粒度的棕刚玉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和硬度,适用于磨料和耐磨材料的制备;细粒度的棕刚玉具有更好的抛光效果,适用于陶瓷和玻璃制造等行业。

2. 颗粒形状:棕刚玉颗粒的形状对其在不同行业领域的应用起着重要作用。

球形颗粒适用于表面抛光和光亮处理;多角形颗粒适用于切削和磨削等工艺。

3. 颗粒分布:棕刚玉颗粒的分布均匀度决定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效果。

均匀分布的颗粒能够提高材料的磨削效率和加工质量。

棕刚玉粒度标准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磨料、冶金、陶瓷、建材等行业。

不同行业领域对棕刚玉的粒度标准要求也不同,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

1. 磨料行业:棕刚玉在磨料行业中广泛应用,主要用于金属、石材、木材等材料的抛光、去毛刺和切削加工等。

粒度较粗的棕刚玉适用于金属磨削;粒度较细的棕刚玉适用于玻璃抛光。

2. 冶金行业:棕刚玉在冶金行业中主要用于耐火材料、冶炼炉衬、耐火砖等的制备。

精选粉体工程之颗粒分级原理和技术

精选粉体工程之颗粒分级原理和技术

简化后
工业上实际操作的平均筛分效率约为70%一98%,这与各下述因素有关,筛面的相对运动,料层的厚薄,筛孔形状和有效面积比,物料颗粒的大小分布规律和颗粒形状,过细颗粒的含量以及物料含水率等。
3.影响筛分的因素 -物料的影响
(a)堆积密度,密度大,筛分能力与颗粒密度成正比;密度小,飘扬,不成正比(b)粒度分布 :一般讲,细粒多,则处理能力大 (c)含水量 ,水分含量高,可用湿法筛分
理想分级状态下K=1,K值越接近1分级精度越高, K<1.4时分级状态很好;K值在1.4—2.0之间,分级状态良好;也有用K=Dp25/Dp75表示的,此时K<1,K值越小分级精度越差。
分级精度指数
2.Terra(台拉)指数Ep: 由法国的煤炭技术人员Andre Terra提出的,表示部分分级效率的斜率。
1 气力分级装置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颗粒物料在进入分级装置前必须高度分散;(2)分级室内应有两个以上的对抗力(第1力有重力、惯性力、离心力,第2力有物理障碍物、阻力、摩擦力、磁力、静电力、浮力);
(3)存在有颗粒特性的差别(如粒径、形状、表面性质、磁性、静电性、比重、组成);(4)物料的可输送性;(5)分级产物的可捕集性。
2.1 1 部分分级效率定义
假设在X1和X2的粒径范围内,选粉机的喂料量为Wa,选粉分级机粗粉量(或者细粉量)为Wb,Wa/Wb的比值则称为“部分分级效率”。以部分分级效率为纵坐标、颗粒粒径为横坐标,即可绘制出部分分级效率曲线。
2.1 2 部分分级效率曲线(1)
部分分级效率曲线(2)
图7-3 理想分级和实际分级的部分分级效率曲线
感谢您的下载观看
(3)对气流要作整流处理,避免产生局部涡流,以提高分级精度;(4)一经分离出来的粗粒应该立即迅速卸出,以免再度混合。

基于粒度分级的煤气化细渣特性分析及利用研究

基于粒度分级的煤气化细渣特性分析及利用研究

and environmentally utilize gasification fine slag as a resource is the hot spot of current research. The separation of residual carbon and ash
in gasification fine slag is the key to realize its high value,reduction and harmless utilization. The analysis of particle size characteristics
地,污染土壤和水体,同时造成能源浪费,对气化细渣进行高效环保的资源化利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气化细渣中的残碳与灰组分分离是实现其高值化、减量化、无害化利用的关键,煤气化细渣粒度特性
分析表明,各粒级产品灰分基本随粒级减小呈增大趋势,通过分级工艺可实现碳灰的分离与富集。 榆
林煤气化细渣固定碳含量随粒级减小均呈下降趋势,各粒级产品中均含有较多的 SiO 2 、Al 2 O 3 、Fe 2 O 3 、
收稿日期:2021-04-19;责任编辑:张晓宁 DOI:10.13226 / j.issn.1006-6772.SW21041901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0YFC1910000) ;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 2019 - KF -
12)
CaO,微观形貌主要由多孔基体、不规则颗粒、黏附小颗粒及圆球颗粒组成。 煤气化细渣孔隙结构发
达,比表面积丰富,>75 μm 粒级产品可直接作为优质的吸附材料;与气化燃料煤相比,气化细渣各粒
级产品燃烧的特征温度均显著提高,从着火温度看,除<45 um 颗粒外,着火特征温度都高于作为参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0
巨砾
巨砾
>256
1000~100 100~10
粗砾 中砾

中砾 砾石
256~64 64~4
10~2
细砾
卵石
4~2
2~1
巨砂
极粗砂
2~1
1~0.5
粗砂
粗砂
1~0.5
0.5~0.25
中砂

中砂
0.5~0.25
0.25~0.1
细砂
细砂
0.25~0.125
极细砂
0.125~0.0625
0.1~0.05 0.05~0.01
泥屑
粒级,mm
2.0
1.0
0.5
0.25
0.1
0.05
0.01
0.005
碳酸盐岩中晶粒粒级划分及命名
晶粒
砾晶
极粗晶
粗晶
砂晶 中晶
细晶
极细晶
粉晶
粗粉晶
细粉晶
泥晶
粒级,mm
2.0
1.0
0.5
0.25
0.1
0.05
0.01
0.005
粗粉砂 细粉砂
粉砂
粗粉砂 中粉砂 细粉砂 极细粉砂
0.0625~0.0312 0.0312~0.0156 0.0156~0.0078 0.0078~0.0039
<0.01

粘土(泥)
粘土(泥)
<0.0039
碳酸盐岩中内碎屑粒级划分及命名
内碎屑
砾屑
极粗砂屑
粗砂屑
砂屑 中砂屑
细砂屑
极细砂屑
粉屑
粗粉屑
细粉屑
自然粒级标准粒度划分表
>2mm
砾石
以滚动方式沿底部搬运
2~0.05mm

2~0.5mm 0.5~0.25mm 0.25~0.05mm
粗砂 中砂 细砂
在搬运过程中常

跳跃方式搬运
0.05~0.005mm <0.005mm
粉砂 泥
常呈悬浮搬运
碎屑颗粒粒度划分表十进制Fra bibliotekФ值标准
颗粒直径,mm
粒级划分
颗粒直径,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