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部队饮食保障社会化研究
浅析提高基层部队饮食保障质量的路径

浅析提高基层部队饮食保障质量的路径作者:李洁来源:《中国食品》2024年第14期基层部队的饮食保障质量直接关系着官兵的身体健康和部队的战斗力,是军队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
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基层部队饮食保障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官兵的生活质量和单位的正常运转,还不利于部队的长远发展和持续建设。
本文对加强基层部队饮食保障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分别从后厨管理、炊管人员素质,以及食品卫生问题等方面探讨了基层部队饮食保障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基层部队的饮食特点提出了相关改进路径,以期为提高基层部队饮食质量保障提供理论指导。
一、加强基层部队饮食保障的重要性(一)保障部队战斗力部队的战斗力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军事实力,而饮食作为官兵生存和作战的基本需求,直接影响着其体能、精神状态和士气。
如果基层部队的饮食保障不到位,官兵就会出现营养不良、体力不支等情况,进而影响部队的战斗力。
相反,如果基层部队的饮食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官兵就能保持良好身体状态和高昂斗志,从而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
因此,加强基层部队饮食保障不仅是确保官兵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的有效举措,更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根本保障。
(二)提升后勤部队能力作为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官兵的吃饭问题直接关系着部队的生活质量和士气稳定。
在现代化部队中,饮食保障不仅仅是简单地吃饱,更要求吃得健康、营养丰富,以满足官兵在训练和作战中的体能消耗和营养需求。
因此,加强基层部队饮食保障不仅能满足部队官兵的基本生活需求,也有助于提升后勤部队能力。
(三)部队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部队的安全工作不仅涉及军事方面的安全,还包括官兵的生活和食品安全。
尤其是饮食安全,不仅关系着官兵个人的健康,更关系着部队的整体战斗力。
只有确保食品质量安全、食品卫生规范,基层部队的饮食保障才能真正落实到位,从而有效地提升部队的整体安全水平。
二、基层部队饮食保障存在的问题(一)后厨管理标准不完善部队后厨管理标准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管理体系和管理流程不够清晰,在岗位职责、权限和责任方面的界定不明确,可能会造成管理模糊地带。
新形势下推进武警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几点思考

3 加 快 立 法进 程 、 协调保 障关 系, 为后勤保障社会 化改革提 供 有 效 的 制度 保 证 一
后勤保 障社会化跨越了部 队后勤与社会经济两个不 同领域 , 保 障 主体所处领域不 同、 宗 旨目 标各异 、 利益关系交错复杂 , 加之武警后勤 保障特有的军事属性 . 如何调整利益关 系 , 如何 确保 军事安全等诸 多 问题 . 都需要从制度层面认真研究解决 。 唯有如此 , 才能稳步推进后勤 保障社会化持续 、 健康发展 一方面 . 应解决制度不接轨 、 不 配套 的问 题 针对部队和地方二元保障体制带来的体制性 、 制度性障碍 , 制定 和 完善有关法规 . 界定权利义务 、 规范保 障行 为 、 调整利益关系 , 及 时破 解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如. 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合 同管理 、 质量监 督、 法律咨询 、 服务仲裁等方面 的规章 , 特别是围绕职工分流难题 , 完 善工资 、 保险以及福利待遇等方面的相关制度 , 搞好警地两个领域“ 接 口” 设计和规范 . 做 到部 队规定与国家和政府的相关制度衔接配套 。 另 方面 . 应结合武警部 队任务特点 , 完善相应规章制度。 武警后勤保障 社会化 . 一定意义上讲是一种军事服务采购 , 保障方式 、 手段虽然发生 了变化 . 但其军事后勤 的本 质属性 没有改变 . 其保障行 为也必须 符合 2 尊重市场 规律 , 顺 畅运行机制 , 为后 勤保 障社会化 改革 营 军事后勤 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如针对营区军事安全问题 , 在地方企业 造 良好 的发 展 环 境 招投标范 围、 保障实施过程等方面要制定严格 的保密规章。 又如. , 针 对 应急性 , 应根据应急采购 的有关规定 , 在相关 我国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快 速发展和逐步完善 . 为武警部队依 托 武警部 队任务的军事性 、 确保社会动荡 、 资源紧缺 等特 殊情况下 社会力量进行后勤维修 、 绿化保洁及水 电气暖供应管理等保 障. 提供 法 规和条 款中增加相应 内容 . 部队 后勤保障 的应急需 求。 ● 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宏观看 . 后勤保 障社会化属于市场经济大循 环的 消费环节 , 只有尊重市场经济规则 , 规 范化 运行 , 才能实现减员 增效 、 【 参考文献 】 节能降耗和提高服务品质 的改革初衷 。 一是, 更新保障理念。 后勤保障 [ 1 ] 肖阳忠. 大势所趋 : 快军队后 勤保 障社会化改革『 J 1 l 后勤学术 , 2 0 0 7 ( 1 1 ) 社会化后 . 保障利益关系 由“ 无偿服务 ” 转为“ 有偿服务 ” : 管理对 象由 对部属和士兵的管理转为对承包商的管理 : 管理方式 由行政命令式转 [ 责任编辑: 丁艳 ]
当前部队饮食安全探析

当前部队饮食安全探析摘要:本文从当前武警部队的饮食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探索出一些解决的办法,对武警部队的饮食安全管理工作及搞好战时部队饮食安全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部队饮食安全;存在问题;对策饮食安全事关部队的稳定和战斗力的生成,直接影响着官兵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质量。
当前,随着武警部队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广大官兵的训练、工作量及生理心理负荷都在增大。
那么,当前部队饮食安全性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广大官兵吃得营养、安全、卫生,以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日常的训练和工作中,真正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就成为广大军需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饮食安全对部队战斗力的影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综观古今战争,都首先把“吃”摆在了重要的战略地位。
尤其是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战争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受后勤保障的决定,而饮食安全又是后勤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鲜明的战例就是二零零三年的伊拉克战争。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后勤保障思想及保障模式都比较先进,然而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当美军一路凯歌向巴格达快速行进的过程中,出现了36小时无食品、无饮用水,迫使美军士兵向当地的老百姓要饭吃要水喝的尴尬局面。
如果当地老百姓在食物中下毒,那么情况又会如何呢?由此可见,保障饮食安全对维护人员健康,维护和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好的伙食可抵上半个指导员”,这充分体现了基层伙食质量在连队整体建设中的重要性。
做好新时期部队伙食管理等改革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
做好部队饮食安全工作,既是时代的召唤,更是我们的责任。
搞好饮食安全是后勤规范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军委、总部质量建军提高军事效益的要求。
二、当前部队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从目前对部队调研的情况看,基层伙食单位在饮食安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搞好饮食安全工作刻不容缓。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多数单位的主官是军事、政工干部出身,对后勤工作知之甚少,对饮食安全工作普遍不重视。
武警某执勤部队膳食营养调查与分析

武警某执勤部队膳食营养调查与分析胡南;刘庆春;韦京豫;郭长江【期刊名称】《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年(卷),期】2014(32)3【摘要】目的调查、评价武警执勤部队膳食情况,为增进官兵健康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参考。
方法以武警某执勤部队官兵作为调查对象,用称质量法进行为期4 d的膳食调查,同时采用军人食物定量、军人营养素供给量和膳食平衡指数法评价膳食质量及存在问题。
结果(1)食物结构调查显示:粮食、畜肉、禽肉、鱼虾类、牛奶、大豆、蔗糖、蔬菜和干菜类食物摄入量均未达到军标。
(2)在能量来源分布中,脂肪的产热比高于军标,达33.3%;蛋白质的产热比低于军标,为10.8%。
维生素C和维生素E摄入充足;维生素A达标率为80.1%。
尼克酸、硫胺素和核黄素摄入不足,达标率分别为72.8%、52.0%和71.6%。
矿物质中,铁和硒摄入充足;钙和锌摄入低于标准,达标率分别为77.0%和87.3%。
(3)膳食平衡指数结果显示该单位膳食DBI模式为B。
说明摄入过量问题较少,但存在低度摄入不足现象。
结论该部队食物结构不够合理。
建议优化膳食结构,适量减少烹调油用量,增加奶类及奶制品、大豆及豆制品和鱼虾类食品的摄入。
【总页数】3页(P235-237)【关键词】膳食调查;武警;膳食平衡指数【作者】胡南;刘庆春;韦京豫;郭长江【作者单位】辽宁医学院武警总医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武警总医院救援医学研究所营养研究室;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51.42【相关文献】1.武警某直升机飞行大队飞行员膳食营养调查分析及营养状况评价 [J], 杜宁;郭丽君;朱静;李然;张艳2.武警某部自助餐试点膳食营养调查与分析 [J], 叶发扬;吉炳华3.高原边防部队膳食营养调查分析 [J], 刘璐;徐刚;李鹏;张二龙;刘显胜;黄河;高钰琪4.高原边防部队膳食营养调查分析 [J], 刘璐;徐刚;李鹏;张二龙;刘显胜;黄河;高钰琪;;;;;;;;;;;;;;;5.武警某机动部队官兵膳食营养调查 [J], 赵跃;高杨;李佳;刘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加强军队饮食保障营养指导的几点思考

加强军队饮食保障营养指导的几点思考[摘要] 良好的营养补充是提升官兵心理和身体机能、促进各项任务成功完成的因素之一。
认清加强军队饮食保障营养指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官兵营养意识,改善膳食营养摄入,科学组织战时营养干预,对于维持官兵身体健康,有效保持和提升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军队饮食保障;营养指导“民以食为天”,军队饮食保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官兵身体健康,影响部队战斗力生成。
应强化对日常与作战饮食保障的营养指导,通过科学改良膳食,优化营养摄入,有效营养干预,提高官兵身体机能和体能,从而提升部队战斗力。
一、加强军队饮食保障营养指导的必要性分析科学研究表明,饮食与人的体能、技能和智能都有密切的关系,一支部队营养状况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其中心任务的完成。
(一)加强营养指导是改善官兵体质的重要举措。
2019年,全球营养改善联盟在华盛顿发布的《全球营养不良状况报告》显示,我国有超过3亿人属于超重和肥胖人群,平均肥胖率高达12%,高居世界第一。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饮食结构不合理、营养摄入过剩和缺乏运动等。
同时,我们也发现,当前达到服役年龄的青年人,身体普遍超重,已经影响到兵员的整体素质。
因此,必须通过在饮食方面的精确指导,引导官兵树立科学的营养膳食理念,培养良好饮食习惯,从而减少肥胖问题,改善官兵体质,提升兵员素质。
(二)加强营养指导是强化训练效果的辅助手段。
实战化训练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主要途径,训练效果的好坏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未来作战的胜败。
而科学的营养补充策略方法,适合的营养补充时机,可以有效提高训练效果。
比如,适当的力量训练计划与精心计划的营养策略相结合,可以帮助优化官兵身体机能并预防肌肉骨骼损伤。
因此,在军事训练中辅以营养指导,通过不断监测官兵训练情况和身体机能变化,定制出更加科学合理的伙食保障方案,不但可以减少训练伤病,还能有效提升训练效果,做到事半功倍。
(三)加强营养指导是战斗力维持与提升的重要手段。
军事训练中的膳食营养现状及策略分析

营养健康Nutrition and Healthdoi:10.16736/41-1434/ts.2021.07.033军事训练中的膳食营养现状及策略分析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Strategy of Dietary Nutrition in Military Training◎ 鲁姣姣(武警士官学校 基层后勤管理系,浙江 杭州 310000)LU Jiaojiao(Department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of CAPF Non-commissioned Officer School, Hangzhou 310000, China)摘 要:本文从膳食营养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部队军事训练对营养需要的特点和要求,结合当前练兵备战要求下军人的膳食营养状况分析训练中的膳食营养现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从而提高训练营养的科学性,以期为军人在军事训练中的膳食营养供应提供有效参考依据,为做好部队军事训练的膳食营养保障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军事训练;膳食营养;策略Abstract:In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etary nutri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quirements of military training for nutritional needs were analyzed, combining with the current military dietary nutrition status, nutritional requirements during training were analyzed, and the feasible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so as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ity of training nutri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dietary nutrition supply for military training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dietary nutrition guarantee work of military training.Keywords:military training; dietary nutrition; strategies中图分类号:R821近年来,军事训练被摆在了重要的战略位置,训练中要以实战需要为出发点,坚持备战打仗的任务牵引,不断朝着实战化训练方向发展,以达到“训战一致”的目的。
军校饮食保障社会化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军校饮食保障社会化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军校饮食保障社会化自部队试行饮食保障社会化以来取得显著效果,但在实际保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对军校饮食保障社会化存在的伙食费标准难以落实、营养标准难以落实以及食堂管理较混乱等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军校;饮食保障;社会化一、引言军队饮食保障社会化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政府的积极主导,军队打破自我封闭体系直接参与社会分工,把原来由军需部门实施保障的一部分职能从军队中剥离出去,交由社会承担并由地方来完成,从而建立起能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适应军队需要的开放型、专业化饮食保障体系。
2000年以来,我军针对后勤保障机构臃肿低效的情况,进行饮食保障社会化改革。
饮食保障社会化实施层次推进的战略,从驻大中城市的部队机关、院校开始,分阶段实施。
军校饮食保障社会化自部队试行饮食保障社会化以来取得显著效果,既减轻了部队的负担,使部队更好地集中力量完成中心任务,又提高了军校饮食保障水平,同时也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然而,军校饮食保障社会化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军校饮食保障社会化存在的问题,是为了解决目前部队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可以进一步打牢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理论基石,为推动部队饮食保障社会化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借鉴。
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保证饮食保障社会化改革不仅能给部队带来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提高部队战斗力,保障部队完成各项任务,从根本上提高饮食保障的军事效益。
二、存在问题一是伙食费标准难以落实。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食堂饭菜价格过高。
如以西安某一军校为例,一年前才五毛钱或一块钱一份的凉菜,现在已卖到一块、一块五毛、两块、两块五毛不等,涨幅达到100%-250%。
两块钱的素菜涨到三四块钱,四五块钱的荤菜已涨到五六块钱,涨幅为20%-100%。
小碗米饭从五毛涨到八毛,大碗米饭从八毛涨到一块,涨幅分别为60%和25%。
而伙食费基本没什么变化,这就导致原本就有些紧张的伙食费更加不足了。
武警机动部队野战饮食快餐化保障训练探析

武警机动部队野战饮食快餐化保障训练探析辛帅 唐彦辉【摘要】随着武警机动部队实战化训练如火如荼的展开,野战条件下饮食快餐化保障训练已经成为武警机动部队实战化训练的重要组成内容,如何推进野战条件下武警机动部队快餐化饮食保障训练,实现野战条件下武警机动部队饮食保障由“生活型”向“打仗型”的转变,已经成为武警机动部队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总结了武警机动部队野战饮食快餐化保障训练的实践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做好武警机动部队野战饮食快餐化保障训练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提高武警机动部队野战饮食保障能力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武警机动部队∣饮食保障∣快餐化∣实战化近年来,武警机动部队后勤实战化训练持续深入,对于野战饮食快餐化保障训练提出了更高要求。
加强武警机动部队野战饮食快餐化保障训练,对于适应武警机动部队遂行“三大任务”保障特点要求,加速野战饮食保障能力生成,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武警机动部队野战饮食快餐化保障训练模式(一)野战食品适应性训练。
根据军委下发的《军队饮食保障规定》,师旅团部队每年至少组织1次连续不少于7天的野战饮食快餐化保障训练,通常跟随野营拉练、大项任务共同组织。
武警机动总队结合日常战备训练,利用临期军用食品轮换时机,由作训部门负责指导参训分队制定下月日常训练计划,将实吃实训与周工作紧密结合;宣传部门负责指导参训分队开展“去菜减灶吃野战食品”专题教育,按照支队计划筹措,大队动员分发,中队集中组织的形式,统一组织实吃训练,提高官兵对野战食品的适应性。
(二)军民融合训练。
在当前军民融合的大背景下,武警机动部队充分结合战区联勤保障服务机制,依托重要交通枢纽为重点,设置功能齐全、储备配套的饮食保障供应站(点),利用战备演练时机,与驻地军供站共同组织饮食快餐化保障训练,畅通军地保障渠道,积累了军民融合饮食保障经验和地方保障数据,为下步更好地遂行多样化任务营造了快捷高效的保障环境。
(三)运用装备加工补给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警部队饮食保障社会化研究
摘要:武警部队自成立以来一直担负着确保国家内部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神圣使命,为社会的繁荣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
饮食保障是构成部队战斗力的重要要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力推行饮食社会化保障是一个必然趋势。
本文在充分结合武警部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在武警部队推行饮食保障社会化,建立起能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适应武警部队建设和任务需要的开放型、专业化饮食保障体系,实现军队和地方的“双赢”。
关键词:武警部队,饮食保障,社会化
一、引言
饮食保障社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部队后勤保障机制转变的必然趋势和基本方向,被称为新时代背景下国防动员的一种新的实施方式。
餐饮业作为社会上发展比较成熟的行业,必然会被率先引入部队后勤给养保障体系。
在饮食社会化保障的建设上,武警部队的部分非作战单位及院校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武警部队大部分的单位仍实行传统的自我保障,这与部队后勤发展的大方向不相符,严重制约着武警部队后勤建设发展,同时也影响到武警部队顺利完成新时代赋予的职能使命。
二、饮食保障社会化的意义
2.1 符合后勤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随着世界军事发展风云突变,战争模式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饮食保障是为部队军事行动服务的,必须不断开拓创新保障方式,才能在新的形势下圆满完成保障任务。
在武警部队的部分非作战单位及院校的饮食保障取得的经验上,全面推行武警部队饮食保障社会化,是合乎事物的发展规律,顺应部队后勤建设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能够实现武警部队后勤建设的快速发展。
2.2 实现部队“减员增效”的目的
饮食保障社会化以社会力量为基础,以市场经济为依托,把官兵的饮食保障交由民间企业或者商家承担,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基层县中队炊管人员的数量,甚至能够使之完全撤消。
于是部队就可以把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执行日常任务中,为各项工作地完成奠定了基础。
同时,依靠社会较为发达、成熟的餐饮业保障基层县中队官兵的饮食,容易在保障的质量和效益上获得成功,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3共创军地“双赢”的局面
长期以来,部队与地方在平时都是“各走各的路”,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欣欣向荣不能够及时带动和帮助军队后勤建设和发展,而军队消费的相对独立性,也不能很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这样于二者皆不利,甚至形成可怕的“经济割据”局面。
而实行饮食保障社会化,充分利用市场资源,让社会上发达且成熟的餐饮企业为部队提供餐饮服务,能使基层官兵获得优质的给养保障,推动后勤现代化建设。
另一方面,武警部队饮食保障实行社会化保障,参与社会消费,一定程度上能带动和促进地方餐饮业的发展,还可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样才能实现部队和地方各取所需、相互促进的“双赢”局面。
三、实现社会化保障的对策
3.1改进观念,打牢思想基础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推行武警部队的饮食保障社会化既需要从理论层面进行
研究,也必须付诸实践。
就本质而言,将市场机制引入后勤保障,就是为了优化后勤资源配置,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其根本目标是使经济效益更好地服务于军事效益,提高部队后勤保障能力。
要使广大领导和工作人员充分了解到在武警部队实行饮食保障社会化的重大意义以及高度地可行性,必须认识到这是世界经济和军事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思想和观念上稳固树立社会化保障的意识。
3.2 结合实际,找准保障模式
实行社会化是为了提高效率,节省资金,让部队集中精力做好业务工作,只要围绕这个办,就是好的模式了。
目前饮食保障社会化的选择模式上应该灵活多样,如全盘承包式、聘任式、连锁供应式、让利合作式、委托代理式、租赁承包式等待。
一般而言,较为便于操作和管理的模式有全盘承包式、聘任式和连锁供应式三种,总之一切围绕“减员增效”就是正确的。
(一)全盘承包式
全盘承包,顾名思义就是把武警部队的饮食保障完全推向社会,部队只需做好监督和部分管理。
通过签订合同与商家约定各自相应的权力和义务,即商家把店面开到部队营房附近,方便官兵就餐,同时按时保质保量地做好一日三餐,使官兵能够及时用餐,持续补充能量和热量。
为照顾商家的利益,允许其以适当的方式面向社会营业,但必须保证官兵的需求是首位的。
部队只需按照合同规定,支付相应的经济费用,同时对商家进行监督,确保其按合同规定履行义务,保证官兵的伙食定量标准,使饮食保障社会化能顺利有效进行。
(二)聘任式
聘任式保障就是自己当老板,请人“打工”,即由部队提供场地和炊事设备,并且负责给养物资的采购和菜谱的制定,然后由地方炊事人员进入营区进行饭菜等食物制作,以供基层官兵一日三餐正常食用。
这种形式的最大好处就是自己掌管经费,控制采购过程,减少漏洞,保证伙食费吃到官兵嘴里。
同时工作上也比较主动,可以视工作者的工作表现和技术熟练情况发放工资,表现不好的可按相关约定随时“炒鱿鱼”。
这种模式对地方炊事人员的炊事技术和政治素质要求较高,所以要严格进入门槛,做好监督管理。
(三)连锁供应式
针对驻地较为集中或是驻地经济联系较为紧密的多个部队,可联合起来与当地或在一定区域内规模较大、经济实力雄厚的餐饮服务公司合作,即由一个商家同时保障若干个单位官兵的伙食,让商家把店面开到各个单位营房附近,形成连锁式供应,相应的支队后勤部门则负责与商家接触,并实行管理监督,部队只负责日常伙食质量监督,不必分担过多精力在给养供应保障上。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一般大规模的商家实力和信誉较好,能给部队提供可靠稳定的饮食保障,而由支队直接管理基层县中队的伙食,也能使基层县中队集中精力完成主要任务,促进军事效益的提升。
3.3 加大后勤人才的培养
要实行武警部队的饮食保障社会化,必然涉及到社会上和部队内部方方面面的关系。
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商家的本质,而武警部队作为一个特殊集体,推行社会化保障目的是追求经济和军事的双重效益,于是部队和商家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双方各取所需,共同推进社会化。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部队要与社会打交道,就会牵扯到财务、审计、法律等方面的问题,要求部队内部有相关人才,才能保证顺利、平等地与地方企业沟通,保证部队各项
利益的完整。
部队后勤人才培养必须统筹规划,有的放矢。
一方面可以通过部队院校直接培养和在职深造,另一方面可招收地方高校有关专业的毕业生入伍,通过入伍教育和训练,使之成为部队后勤业务骨干。
大力依托后勤人才推行武警部队饮食保障社会化,以他们的理论知识推动实践,而实践反之升华理论,最终引导、推进武警部队饮食保障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发展。
四、结论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省份和地区市场的繁荣程度、餐饮卫生行业的相关法规健全程度都足以为武警部队实行饮食保障提供过硬的外部保障,而相关理论的研究和部分单位的先期实践也为其提供科学依据和借鉴参考,同时部队职能也在不断地提升和转变,对后勤保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和指导,认识到在武警部队实行饮食保障社会化不仅仅是趋势,而且是能够施行和实现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地方经济必会日益繁荣,而我军饮食保障社会化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必然会以武警部队社会化饮食保障为重要契机,在全武警各个单位推行饮食保障社会化,从而提高武警部队后勤保障的效能和层次,获得军事和经济的最大效益,促进部队后勤建设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