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塞尚《苹果与橘子》 的艺术特色

合集下载

中班主题教案《苹果和橘子》11篇含反思

中班主题教案《苹果和橘子》11篇含反思

中班主题教案《苹果和橘子》11篇含反思【--小班英语教案】中班主题教案《苹果和橘子》11篇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用常见的几种水果替换原歌词并演唱,依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培育幼儿英勇、活泼的共性,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主题《苹果和橘子》11篇含反思教案吧。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苹果和橘子一、主题背景: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秋天的果园是一派漂亮的景象,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橘子,甜甜的柿子成熟的水果挂满枝头,散发着迷人的香味,秋天的水果真是丰富多彩,而水果又是孩子们熟识的、喜爱的、每个人对水果都有自己的宠爱。

水果的颜色、形状、味道、养分等都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有的孩子从家里带来了水果,我们和孩子一起装饰了可爱的水果娃娃,孩子们很喜爱,一有空就会跑过去看看、摸摸,还会和同伴相互争论呢!由于小班的孩子活泼好动,把嬉戏融入其中,让孩子在自主活动中不断地丰富学问阅历,提升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并养成喜爱吃水果的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活动内容(一)内容支配:活动一:苹果活动二:香香的水果活动三:小乌龟去看爷爷活动四:橘子船活动五:猜一猜活动六:惊奇的汽车活动七:丰收的水果活动八:好吃的橘子活动九:好吃的苹果活动十:水果全家福活动十一:一个苹果很多梨(二)活动方案:活动一:苹果活动目标:1、依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2、尝试用常见的几种水果替换原歌词并演唱。

3、培育幼儿英勇、活泼的共性。

4、情愿沟通,清晰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预备:1、立体苹果树(制作成粘贴式,可随时取放苹果)及苹果、葡萄、香蕉等水果实物或图片。

2、幼儿已对这些水果有初步的熟悉。

3、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1、学唱歌曲出示苹果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争论:苹果长在什么地方?出示立体苹果树,老师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树上很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2、边演示把苹果一一摘下老师边朗诵我们喜爱吃苹果,身体健康多愉快,边把摘下的苹果送给想要的幼儿,鼓舞幼儿做出各种吃苹果的样子。

中班主题活动《苹果和橘子》教案

中班主题活动《苹果和橘子》教案

一、主题活动名称:中班主题活动《苹果和橘子》二、主题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苹果和橘子,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生长环境。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培养幼儿分享和合作的精神。

三、主题活动内容:1. 认识苹果和橘子:让幼儿观察苹果和橘子的外形、颜色和大小,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

2. 观察苹果和橘子的特征:让幼儿通过触摸、闻味和品尝,感知苹果和橘子的不同特征。

3. 制作苹果和橘子手工艺品:让幼儿动手制作苹果和橘子手工艺品,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 苹果和橘子的故事:讲述关于苹果和橘子的故事,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和合作。

5. 苹果和橘子的儿歌:学唱关于苹果和橘子的儿歌,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四、主题活动步骤:1. 引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苹果和橘子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向幼儿介绍苹果和橘子的生长环境,让幼儿了解它们的来源。

3. 操作:让幼儿触摸、闻味和品尝苹果和橘子,感知它们的特征。

4. 制作:指导幼儿制作苹果和橘子手工艺品,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5. 故事分享:讲述关于苹果和橘子的故事,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和合作。

6. 儿歌学唱:学唱关于苹果和橘子的儿歌,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五、主题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苹果和橘子的认知程度。

2. 评价幼儿在制作手工艺品时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他们的合作精神。

3. 关注幼儿在故事分享和儿歌学唱中的表现,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音乐节奏感。

六、教学资源准备:1. 实物:苹果和橘子若干,用于展示和品尝。

2. 图片:苹果和橘子的图片,用于引导幼儿观察。

3. 手工艺品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用于制作苹果和橘子手工艺品。

4. 故事书籍:关于苹果和橘子的故事书籍。

5. 儿歌音乐:关于苹果和橘子的儿歌音频。

七、教学环境布置:1. 教室桌子上摆放整齐的苹果和橘子,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解析保罗·塞尚作品的艺术特色

解析保罗·塞尚作品的艺术特色

三 、多点透视法的应用 虽 然 塞 尚 的作 品相 比以前 的画 家 作 品都 有 了很 多 的创
新 ,但是 他并 非一个 完全 摒弃传 统 的画家 。他善 于 引进传 统
艺术 中被 人遗 漏 的东西 ,而放弃 传统 艺术所 提倡 的东 西 。 由
直至 1 9 0 6 年1 0 月2 2日生命 的结 束 。
画家崇高而深沉 的感情世界 。塞尚曾对拉尔盖说 : “ 画画并不 意味着盲 目地去复制现 实 ,它意味着寻求诸种关系的和谐 。” 在寻求这种 “ 关 系的和谐 ”中 ,塞 尚不是追求客体 的逼真 、画
面的真实 ,而是运用色 彩来 展现作品的精神意蕴 ,通过 画面中 色彩塑造起来的形象 、情节等来表达艺术之美。
解 析保 罗 ・ 塞 尚作 品 的艺术 特 色
李阳民
( 河 南理 工大学,河南 焦作 4 5 4 0 0 0)
摘要 :解析著名画 家的艺术特 点对于每一个想获得成就的艺术生来说都是很 重要 的。本文先对画家塞尚的教育 以及家庭背景做 了简 析 ,通过 对画 家的 多幅作 品进 行分析 、把塞 尚作 品与 以前画 家作品进行 对比 以及其他 画家对 塞上作 品的评价来论述塞 尚的艺术特 色。本文主要讲述 了塞 尚绘 画 中色彩造型 、多点透视法 、艺术变形这三个特 点,希望本文对美术生的学习创作方面具有积极地 引导
作 用。 关 键 词 :塞 尚 ; 色彩 造 型 ; 多点 透视 法 ;艺 术 变形 中 图分 类 号 :J 2 O 5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献 标 识码 :2 0 9 5 — 4 1 1 5( 2 0 1 4) 0 4 — 1 4 — 2


认 识 塞 尚
人物 的形象和故事情节 。画家的笔触平 和不张扬 ,整个桌子都

《苹果和橘子》塞尚(法国)-世界名画鉴赏语音讲解(五百二十)

《苹果和橘子》塞尚(法国)-世界名画鉴赏语音讲解(五百二十)

《苹果和橘子》塞尚(法国)-世界名画鉴赏语音讲解(五百二
十)
苹果和橘子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介绍法国画家塞尚创作于1899年的《苹果和橘子》,现收藏于巴黎奥赛博物馆。

局部图
这是塞尚最有代表性的一幅静物画。

局部图
画中桌布在尽力揽住水果,因为它们快要滚到皱痕里去了。

背景里有织毯,旁边是刺绣的布,它们似乎也限制了所有的水果,这些家伙常常要滚得七零八落,水壶的根基不太牢靠。

果盘有些倾斜,似乎不确定自己的形状,蓝色镶边的盘子被苹果的重量压得翻向一边。

局部图
画中的物体都在滑动,将要逃离。

这些华丽的背景设置,以及绘画对象即将倾散的状态,一般都象征了生命的脆弱。

这里,对果盘威胁最大的,不是它可能掉在地上摔个粉碎,而是它可能变得失去形状,无法识别。

局部图
画作没有保证它永不变形。

苹果们可以维持自己美丽浑圆的外形,代价是要不断移动。

在此图中,塞尚完全置天然主题于不顾,只夸大、突显他的视觉作用,从好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表现物体的大小结构。

局部图
这种角度的多样性和角度的重要性是以立体主义为基础的。

塞尚创造了一个自己独特的空间,他完全挣脱了传统的透视法,为这种独特的结构选择不平常的角度,把我们引入这创造出来的现实和逻辑中。

局部图
塞尚按照他自己的绘画方法创造了一种“反透视法”,他不是创造观赏者进入画里面去的深度,而是创造被他所描绘的物和人向观赏者走出来的印象。

【小班教学反思】小班主题活动《苹果和橘子》反思

【小班教学反思】小班主题活动《苹果和橘子》反思

【小班教学反思】小班主题活动《苹果和橘子》反思
在开展《苹果和橘子》的主题活动中,我们让孩子们在有趣的、生活化的情境中,去
探究水果的外形、颜色、品尝水果的不同味道,尝试自己动手剥剥水果,欣赏用水果做的
水果画、水果娃娃等。

我们积极地发动家长配合我们的工作,在家长的支持下,孩子们纷
纷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水果。

于是,我们预设了《香香的水果》、《剥橘子》、《猜
一猜》等一系列活动,孩子们从闻一闻、摸一摸、猜一猜、尝一尝活动中区分了常见水果
的明显特征,他们把自己感受的味道学着用语言表达出来。

有的孩子说,弯弯的橘子像小船、弯弯的橘子像眉毛……有的孩子说,黄黄的生梨甜又脆。

在活动期间,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装饰水果娃娃,并安排果园和水果店。

孩子们很高兴
看到自己的作品。

在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着丰富日常经验的孩子经常能与老师互动。

相反,一些孩子很少参与表演。

因此,我认为,在主题活动的发展中,对于小班儿童,我
们仍然需要加强对儿童的训练,让儿童参与更多的表演和表达,充分让儿童运用各种感官
感知,表达水果的特点,通过活动提高儿童对美的感知和表达。

语言活动《粉红鸭》课后反思
小班主题活动:对“小司机”活动的反思。

从文体学角度分析《橘子和苹果》

从文体学角度分析《橘子和苹果》

从文体学角度分析《橘子和苹果》邱小梅【摘要】<橘子和苹果>是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她的小说多集中于描绘加拿大乡村居住者的情感生活.本文试图从文体学角度分析<橘子和苹果>,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叙述者和叙述角度:小说中的对话.【期刊名称】《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0(029)004【总页数】2页(P102-103)【关键词】文体学;叙述者;叙述角度;小说中的对话【作者】邱小梅【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正文语种】中文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也许是世界上最好的在世短篇小说女作家。

她在文坛的地位,好比当代契诃娃——契诃夫的女传人。

在40余年的文学生涯中,门罗女士始终执著地写作短篇小说,锤炼技艺,并以此屡获大奖,其中包括三次加拿大总督奖,两次吉勒奖,以及英联邦作家奖、欧亨利奖、笔会/马拉穆德奖和美国全国书评人奖等。

每年秋天诺贝尔文学奖猜谜大赛,她的大名必在候选人之列。

1968年,37岁的她终于出版了首部短篇小说集《好荫凉之舞》(Dance of the Happy Shades)。

晚熟的果子格外香甜,这本迟到的处女作为她一举赢下加国最高文学奖——总督奖。

此后一帆风顺,三年后再出《女孩与女人们的生活》(Lives of Girls and Women),由于所收篇目内容连贯,因此一度作为“长篇小说”发行。

1978年和1986年,门罗女士先后以《你以为你是谁?》(Who Do You Think You Are?)和《爱的进程》(The Progress of Love),获得了她第二及第三个总督奖。

作家在进行创作时,可以以作家本人真实的身份叙述或描写事态发展,可以假冒他人以“我”的口吻进行叙述;也可以从小说中的某一人物的角度去观察和描写事物;还可以超脱一切,以一个第三者或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客观的描述。

【免费下载】浅析塞尚的静物画

【免费下载】浅析塞尚的静物画

塞尚和他的静物摘要。

塞尚。

静物画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法国著名画家,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他的出现使西方传统写实主义绘画体系土崩瓦解。

塞尚将画笔当作认识自然本质、探索自然规律的武器,从而将西方艺术引上了一条以科学研究为主旨的现代形式主义艺术之路。

对于塞尚来说,静物画就是他策动造型、透视革命的发源地。

“以一枚苹果,我就能震慑全巴黎。

”保罗·塞尚如此说。

塞尚对苹果情有独钟,就像梵高钟情向日葵,莫奈钟情睡莲,莫迪利阿尼钟情女人的身体一样。

在他的那些静物画中,很多情况下总是有苹果出现。

这些苹果聚集在画的中央,或是散落在画的边缘,不管是怎么样的一种姿态,总是惹人注目和爱恋。

塞尚不仅以他的苹果震慑了全巴黎,而且还包括巴黎以外的世界。

就像现在,我对着塞尚的一堆苹果发呆,不知道该如何描述这些苹果带给我心灵的撞击。

塞尚认为“线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

物象的体积是从色调准确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

他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艺术思想的体现,表现出结实的几何体感,忽略物体的质感及造型的准确性,强调厚重、沉稳的体积感,物体之间的整体关系。

有时候甚至为了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而放弃个体的独立和真实性。

在作品《苹果和橘子》中,塞尚完全抛弃了以明暗造型的传统手法,只用色彩的冷暖转折来造型。

画面找不到传统绘画的光影,也缺少空间透视。

色彩单纯,白色的桌布与鲜艳的水果形成强烈的对比,反衬出色彩的冷暖关系。

圆形、半圆形、方形和菱形相互衬托;弧线、竖线、斜线互为交错,画家没有表现物体的质感,而是刻意塑造了每个物体的结构,使物体具有坚实、永恒的性格。

为了探索各种静止物体的“基本结构”,塞尚往往画得水果“缩了水”。

他曾对拉尔盖说过:“画面——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诸种关系的和谐。

”和谐的结构所酝酿的正是一种抽象的美,其中已包含了立体主义的因子。

从罗杰·弗莱的艺术批评看塞尚的绘画语言

从罗杰·弗莱的艺术批评看塞尚的绘画语言

从罗杰·弗莱的艺术批评看塞尚的绘画语言作者:杨雨丝来源:《艺术评鉴》2021年第09期摘要:本文以罗杰·弗莱提出的形式主义批评理论为切入点,围绕塞尚画面中造型、色彩和轮廓等形式因素分析塞尚绘画中的语言表达,从而探讨现代艺术中关于形式、色彩和结构的表现方式。

同时结合罗杰·弗莱对于“有意味的形式”的思考,以及他对塞尚的绘画作品的解读,分析罗杰·弗莱现代艺术批评理论的深刻意义。

关键词:罗杰·弗莱塞尚绘画语言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9-0032-03一、罗杰·弗莱的形式主义艺术批评罗杰·弗莱,英国著名的艺术史学家和美学家,被誉为“形式主义之父”以及“现代艺术批评之父”,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批评家之一。

通过先后两次关于“马奈与后印象派画家”的策展和多次对后印象派进行的文章辩护,罗杰·弗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民众的审美趣味,将“形式”问题提升到了新的美学高度,构建了形式主义相关的概念体系,这也奠定了形式主义批评的理论基础。

他所代表的形式主义美学思想,着重于将艺术纯粹化,强调艺术本身的形式美,反对艺术作品重复再现现实。

通过阅读罗杰·弗莱出版的书籍,他的观点中对于艺术的纯粹性问题进行了强调。

“只要艺术家依赖于对他所描绘事物的联想,他的作品就不会是完全自由和纯粹的,因为浪漫主义的联想至少包括了一种想象的实践行为”。

联系20世纪的人文历史背景,正轰轰烈烈地开展着现代艺术运动,提倡非写实绘画、抽象艺术和众多表现形式。

在当时,现代艺术批评受此影响也是以理想批评为主。

艺术批评讨论的重点就是非写实主义艺术。

在罗杰·弗莱所著的艺术批评理论中明确表达了他的观点即艺术作品真正的价值在于通过线条、颜色、体积的排列,把画面构成间秩序与多样性融合在一起,构成“有意味的形式”和“有表现力的形式”,而不仅仅是生活“实录”,或是靠文字等意识形态的形式去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塞尚《苹果与橘子》的艺术特色
作者:李佳
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第08期
摘要:“现代绘画之父”保罗·塞尚是19世纪西方现代绘画伟大的开拓者,是继印象派、新印象派之后后印象派的杰出代表人物。

塞尚的绘画有着结实的结构、理性的色彩、用心经营的构图,他并不向前期的流派画家一样再现生活,他认为“绘画不是盲目的去复制现实”,而是“把自己的感觉译成特有的光学语言”,他常将现实中的一切物体归为圆锥体、球体和圆柱体,运用色彩的冷暖来造型和表现空间透视关系,这一切形成了塞尚独特的绘画风格,并对后现代注意绘画的许多流派产生直接影响。

通过对塞尚作品的研析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色彩与形体、空间与形式的完美呈现进而将油画语言的形式美应用于我们的绘画创作中,同时开拓自己的创新精神和运用绘画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造型;色彩;空间关系;形式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3-0164-01
一、作品绘画语言分析
(一)造型形式
“艺术既不是一种模仿,更不是依据本能或情趣进行制作。

艺术是一种表现作用。

”在这幅作品中,作者运用了多边形构图形式,这让我们一眼看去具有画面张力又好像是前置的水果盘有种往下滑落的感觉,这正是塞尚精心研究探索的结果,将俯视和平视下的物体同时置于画面中进行夸张变形处理,在画面中我们看到的是形体的重叠却又好像是无死角的全面效果,静物之间的轮廓线随着造型的需要有实有虚,减少光影关系以增加平面感。

另外还有对于色块形式的解构和重建,通过运用色块的并置加深静物内在结构的处理拉开了形体关系,增加了画面的形式感,非常具有现代性和装饰性。

作者没有遵循古典绘画中对于事物的具体描绘和再现,他笔下的白色衬布受光源和水果颜色的影响较重,加深了布褶结构穿插来衬托苹果与橘子的位置。

由于前置果盘加重了左侧画面的重量,塞尚在画面右上方放置了一个水罐获取平衡。

(二)色彩关系
塞尚最初是受印象派绘画影响的,但他并没有运用纯粹的原色作画,因为他认为印象派只重外光的绘画那样会有损画面的真实效果和内在结构,他势要将印象派的绘画存于博物馆中。

在这幅作品中可以领悟到色彩运用的艳丽清透,用色的理性与平静,从而打破了古典绘画沉闷的棕褐色调。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作品中衬布的色调基本为紫灰色而水果大多为橙色,这样形成了补色关系。

水果大多没有影子,明亮的白色衬布与五颜六色的水果色彩的强烈比衬,白色
衬布运用冷色跳出画面,同时后面的水果运用红色、黄色等一系列暖色推后增加空间关系,这样形成了强烈对比的同时运用重色调将画面变得沉稳。

画面右下方大面积冷色的运用与左上方衬布的暗暖色调交叉呼应,衬布盘子上的水果多运用了深色调增加厚重感而相反高脚盘子里面的水果更加明亮,这样通过色彩的搭配和细致的构思使水果没有漂浮之感。

(三)空间结构
在作品中,我们看到的静物似乎不太安分,表达的虽是简单的水果但让人一眼看去好似水果跃出画面而后面空间深邃,透过和谐的色彩关系看出了画面的紧致有力,透过作品我们好像感觉画面在磁力的感应下稍稍扭曲,作品看似是平面又好似在三维空间中,这一切归结于他不站在同一视点上观察画面。

在这幅作品中加强了白色衬布的布褶效果,把前面果盘中的水果加重色调,后面高脚盘中的水果提高亮度拉开层次使得白色衬布更加结实空间感更强,同时他摒弃了传统绘画的焦点透视法而运用平视和俯视的方法将画面中的果盘倾斜,将后置的高脚盘变形给人以一种平视的感觉像是将立体的空间关系摊开,塞尚通过对静物的重组构建颠覆了人们眼中的静物画而使人们进一步思考艺术的形式和追求。

二、塞尚艺术对后世的影响
塞尚的绘画追求的是画面上的形体和关系,这就使绘画不再是模仿自然而是艺术家艺术情操和美学思想的完美呈现。

塞尚特有的理论和绘画技法对后来的立体主义两位巨匠毕加索和勃拉克产生了重要影响。

纵观整个西方美术史,塞尚时常被称为是分水岭,他的艺术成就对于今天我们的绘画艺术具有深刻的启迪,他的观点推动了绘画形式美和艺术创作的唯美主义的进步,对于当代绘画的发展、绘画理论的研究、艺术批评和艺术鉴赏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2]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组.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王一川.艺术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