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用溶液的配制.
实验室溶液配制

实验室所需溶液配制1.费休氏试液,购买;2.氢氧化钠溶液,C=0.01mol/l;氢氧化钠分子量40.0,准确称取氢氧化钠固体0.4g溶于200ml蒸馏水中,并在1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3.中性红溶液,C=1%;准确称取中性红固体1g溶于50ml蒸馏水中,并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4.溴百里香酚蓝溶液,C=1%;准确称取溴百里香酚蓝固体1g溶于50ml蒸馏水中,并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5.碘化钾溶液,C=10%;准确称取KI固体50g溶于50ml蒸馏水中,并在5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6.硫代硫酸钠溶液,C=0.1mol/l;硫代硫酸钠分子量158.11,准确称取硫代硫酸钠固体15.811g溶于200ml蒸馏水中,并在10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7.硫酸溶液,C=2mol/l,硫酸分子量98.08,浓度98%时密度约1.84g/ml,准确量取硫酸液体108.78ml稀释与500ml蒸馏水中,向水中加入硫酸而非向硫酸中加水,冷却后在10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可得到上述浓度溶液;8.淀粉溶液,C=0.5%;准确称取可溶性淀粉0.5g,溶于50ml水中,并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9.铬酸钾溶液,C=50g/L;准确称取铬酸钾固体50g,溶于500ml水中,并在1000ml容量瓶中定容,搅拌下逐滴加入10%的硝酸银溶液,直至溶液出现棕红的悬浮物为止.静置1昼夜,用干净的滤纸漏斗过滤即可,不一定用饱和硝酸银溶液,用10%硝酸银溶液即可.配制方法:1克硝酸银+10毫升纯水溶解,置于棕色瓶中;10.氯化钠基准试剂,C=0.1mol/l,氯化钠分子量58.5,准确称取氯化钠固,5.85g溶于500ml蒸馏水中,并在10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11.硝酸银溶液,C=0.1mol/l,硝酸银分子量169.87,准确称取硝酸银固体8.49g溶于200ml蒸馏水中,并在5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用前采用基准氯化钠试剂10标定,需保存于棕色试剂瓶中;12.酚酞指示剂,C=0.1%,准确称取酚酞固体0.1g溶于50ml蒸馏水中,并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13.氯化钡溶液,C=10%,准确称取氯化钡固体10g溶于50ml蒸馏水中,并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14.乙醇溶液,C=1%,准确移取乙醇AR1ml与1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可得到上述浓度溶液;15.盐酸标准溶液,C=1mol/l,分子量36.46,D154=1.2039.11%,1.1529.57%、1.1020%、1.0510.17%;准确量取39.11%盐酸77.68ml或称取93.216g,稀释与500ml蒸馏水中,向水中加入盐酸而非向盐酸中加水,冷却后在10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可得到上述浓度溶液;16.甲基橙指示剂,C=0.1%,准确称取甲基橙固体0.1g溶于50ml蒸馏水中,并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17.邻苯二甲基二辛酯DOP标准液C=100ppm配制:用1ml移液管移取1mlDOPAR加入250ml容量瓶中,并用二氯甲烷稀释至250ml定容,摇匀即可得DOP浓度为4000ppm溶液;用5ml移液管移取浓度为4000ppmDOP溶液2.5ml,加入100ml 容量瓶中,用二氯甲烷稀释至100ml,摇匀即可得浓度为100ppmDOP溶液;18.钼酸铵溶液的配制,C=5%,准确称取钼酸铵固体5g,溶于50ml蒸馏水中,并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可得到上述浓度溶液;19.硫酸溶液,C=10mol/l,硫酸分子量98.08,浓度98%时密度约1.84g/ml,准确量取硫酸液体543.9ml稀释与300ml蒸馏水中,向水中加入硫酸而非向硫酸中加水,冷却后在10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可得到上述浓度溶液;20.氢氧化钠溶液,C=5%,准确称取氢氧化钠固体5g,溶于50ml蒸馏水中,并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可得到上述浓度溶液;21.氯化亚锡溶液,C=10%,准确称取氯化亚锡固体5g,溶于50ml蒸馏水中,并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可得到上述浓度溶液,溶液配置完成后向其中投入锡粒一颗并保存于大口瓶中;22.二氧化硅贮备液,1ml相当于1.0mg二氧化硅:准确称取分析纯硅酸钠4.730g分子式Na2SiO3·9H2O,分子量284.22溶于200ml蒸馏水中,并与1L容量瓶中定容,保存于塑料瓶中;23.二氧化硅工作液,C=20ppm,用移液管移取二氧化硅贮备液20ml与1L容量瓶中定容,即可得上述浓度溶液,保存于塑料瓶中;24.硫酸溶液,C=1mol/l,硫酸分子量98.08,浓度98%时密度约1.84g/ml,准确量取硫酸液体54.4ml或称取100.096g稀释与500ml蒸馏水中,向水中加入硫酸而非向硫酸中加水,冷却后在10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可得到上述浓度溶液;25.硫代硫酸钠溶液,C=0.05mol/l,硫代硫酸钠分子量158.11,准确称取硫代硫酸钠固体7.9055g溶于200ml蒸馏水中,并在10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26.硼酸溶液,C=2%,准确称取硼酸固体2g,溶于50ml蒸馏水中,并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可得到上述浓度溶液,保存于塑料大口瓶中;27.氢氧化钠溶液,C=40%,准确称取硼酸固体40g,溶于50ml蒸馏水中,冷却后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可得到上述浓度溶液,保存于塑料大口瓶中或胶塞玻璃瓶中;=1.2039.11%,1.1529.57%、28.盐酸溶液,C=0.05mol/l,分子量36.46,D1541.1020%、1.0510.17%;准确量取39.11%盐酸3.884ml或称取4.661g,稀释与500ml蒸馏水中,向水中加入盐酸而非向盐酸中加水,冷却后在10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可得到上述浓度溶液;29.甲基红乙醇溶液,C=1%,准确称取甲基红固体1g,溶于50ml蒸馏水中,并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可得到上述浓度溶液;30.溴甲酚绿乙醇溶液,C=1%,准确称取溴甲酚绿固体1g,溶于50ml蒸馏水中,并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可得到上述浓度溶液;31.甘油水溶液,C=2%,准确移取甘油AR2ml与1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可得到上述浓度溶液;32.盐酸溶液,C=6mol/l,分子量36.46,D15=1.2039.11%,1.1529.57%、1.1020%、41.0510.17%;准确量取39.11%盐酸466.08ml或称取559.296g,稀释与300ml蒸馏水中,向水中加入盐酸而非向盐酸中加水,冷却后在10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可得到上述浓度溶液;33.氢氧化钠溶液,C=6mol/l,氢氧化钠分子量40.0,准确称取氢氧化钠固体240g溶于500ml蒸馏水中,并在1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34.氢氧化钠溶液,C=1mol/l,氢氧化钠分子量40.0,准确称取氢氧化钠固体40g溶于500ml蒸馏水中,并在1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
实验室溶液配制

实验室所需溶液配制1.费休氏试液,购买;2.氢氧化钠溶液,C=0.01mol/l。
氢氧化钠分子量40.0,准确称取氢氧化钠固体0.4g溶于200ml蒸馏水中,并在1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3.中性红溶液,C=1%。
准确称取中性红固体1g溶于50ml蒸馏水中,并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4.溴百里香酚蓝溶液,C=1%。
准确称取溴百里香酚蓝固体1g溶于50ml蒸馏水中,并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5.碘化钾溶液,C=10%。
准确称取KI固体50g溶于50ml蒸馏水中,并在5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6.硫代硫酸钠溶液,C=0.1mol/l。
硫代硫酸钠分子量158.11,准确称取硫代硫酸钠固体15.811g溶于200ml蒸馏水中,并在10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7.硫酸溶液,C=2mol/l,硫酸分子量98.08,浓度98%时密度约1.84g/ml,准确量取硫酸液体108.78ml稀释与500ml蒸馏水中,向水中加入硫酸而非向硫酸中加水,冷却后在10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可得到上述浓度溶液;8.淀粉溶液,C=0.5%。
准确称取可溶性淀粉0.5g,溶于50ml水中,并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9.铬酸钾溶液,C=50g/L。
准确称取铬酸钾固体50g,溶于500ml水中,并在1000ml容量瓶中定容,搅拌下逐滴加入10%的硝酸银溶液,直至溶液出现棕红的悬浮物为止.静置1昼夜,用干净的滤纸漏斗过滤即可,不一定用饱和硝酸银溶液,用10%硝酸银溶液即可.配制方法:1克硝酸银+10毫升纯水溶解,置于棕色瓶中;10.氯化钠基准试剂,C=0.1mol/l,氯化钠分子量58.5,准确称取氯化钠固,5.85g溶于500ml蒸馏水中,并在10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11.硝酸银溶液,C=0.1mol/l,硝酸银分子量169.87,准确称取硝酸银固体8.49g溶于200ml蒸馏水中,并在5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用前采用基准氯化钠试剂(10)标定,需保存于棕色试剂瓶中;12.酚酞指示剂,C=0.1%,准确称取酚酞固体0.1g溶于50ml蒸馏水中,并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13.氯化钡溶液,C=10%,准确称取氯化钡固体10g溶于50ml蒸馏水中,并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上述浓度溶液;14.乙醇溶液,C=1%,准确移取乙醇(AR)1ml与10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可得到上述浓度溶液;15.盐酸标准溶液,C=1mol/l,分子量36.46,D154=1.20(39.11%),1.15(29.57%)、1.10(20%)、1.05(10.17%)。
溶液配制学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溶液配制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化学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掌握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托盘天平、量筒、滴定管等仪器进行溶液配制。
3. 了解溶液浓度的计算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溶液配制是将溶质溶解于溶剂中,形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
本实验以配制一定浓度的盐酸溶液为例,介绍溶液配制的原理和方法。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托盘天平、量筒、滴定管、烧杯、玻璃棒、洗瓶、滤纸等。
2. 试剂:盐酸(分析纯)、蒸馏水、标准溶液(如0.1mol/L NaOH溶液)。
四、实验步骤1. 计算所需盐酸的物质的量:根据实验要求,计算所需盐酸的物质的量,即n (HCl)=C×V,其中C为溶液浓度,V为溶液体积。
2. 称量盐酸:使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所需盐酸的质量,注意称量过程中避免污染。
3. 溶解盐酸:将称量好的盐酸加入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
4. 定容:将溶解后的盐酸转移至量筒中,加入蒸馏水至刻度线,用滴定管调整液面,使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5. 混匀:将量筒中的溶液摇匀,确保溶液浓度均匀。
6. 标准溶液的配制:按照相同的方法配制标准溶液,用于滴定实验。
五、实验数据记录1. 称量盐酸的质量:m(HCl)=X g2. 溶液体积:V(溶液)=Y mL3. 溶液浓度:C(溶液)=Z mol/L六、实验结果分析1. 计算溶液浓度:C(溶液)=m(HCl)/M(HCl)×1000/V(溶液),其中M (HCl)为盐酸的摩尔质量。
2. 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将实验测得的溶液浓度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七、实验总结1. 本实验通过溶液配制,掌握了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称量准确、溶解充分、定容精确,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存在一定误差,可能是由于实验操作不规范、仪器精度等因素造成的。
做溶液配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溶液配制实验目的:1. 熟悉溶液配制的基本操作方法。
2. 掌握使用量筒、容量瓶、移液管等仪器进行溶液配制的技巧。
3. 了解溶液浓度、摩尔浓度等基本概念。
实验原理:溶液配制是指将溶质按照一定比例溶解在溶剂中,形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溶液的浓度可以用质量浓度、摩尔浓度等表示。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准确称量溶质的质量、量取溶剂的体积,利用容量瓶、移液管等仪器进行溶液的配制。
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电子天平、量筒、容量瓶、移液管、烧杯、玻璃棒、滴定管、洗瓶、滤纸等。
2. 试剂:氯化钠、蒸馏水、氢氧化钠、硫酸等。
实验步骤:1. 称取一定质量的溶质。
根据实验要求,使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所需质量的溶质。
2. 量取一定体积的溶剂。
使用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溶剂,倒入烧杯中。
3. 将溶质加入溶剂中。
将称量好的溶质小心地加入烧杯中的溶剂中,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
4. 调整溶液体积。
将溶解后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冲洗烧杯和玻璃棒,将冲洗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
5. 定容。
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刻度线处。
用滴定管滴加蒸馏水,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6. 摇匀。
将容量瓶盖紧,倒置几次,使溶液混合均匀。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配制了一定浓度的溶液。
2. 结果分析:通过准确称量溶质的质量、量取溶剂的体积,以及使用容量瓶、移液管等仪器进行溶液的配制,成功配制了一定浓度的溶液。
实验讨论:1. 在溶液配制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溶质粘附在容器壁上,影响溶液的浓度。
2. 使用量筒、容量瓶、移液管等仪器时,要确保准确读取刻度,避免读数误差。
3. 在定容过程中,要注意液面与刻度线相切,避免液面高于刻度线。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配制了一定浓度的溶液,掌握了溶液配制的基本操作方法。
通过实验,加深了对溶液浓度、摩尔浓度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细节,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人:____指导教师:____第2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溶液配制的基本操作方法。
配制溶液的方法有

配制溶液的方法有
配制溶液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固体溶解法:将固体溶质加入到溶剂中,通过搅拌和加热使其溶解。
这是最常用的配制溶液的方法,比如将盐加入水中配制盐水。
2. 溶液稀释法:当需要调整溶液浓度时,可以通过溶液稀释的方法进行。
将已有的浓溶液取出一部分,加入适量的溶剂使其稀释,从而得到所需浓度的溶液。
3. 液体混合法:将两种或多种溶液混合在一起,通过计算混合前后的溶质浓度和容积,可以得到所需浓度的溶液。
这种方法常用于配制某些特定浓度的试剂液。
4. 稀酸稀碱稀化法:将浓度较高的酸、碱加入到大量的水中,通过稀化的方法得到所需浓度的酸碱溶液。
这种方法常用于配制实验室中的常用酸碱溶液。
5. 水合物溶解法:有些化合物具有结晶水,通过将结晶体加入到水中,可以得到溶解度较高的溶液。
这种方法常用于配制一些含水合物的溶液。
在配制溶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需要准确称量溶质和溶剂,以保证溶液浓度的准确性。
2. 溶质的溶解度和溶剂的性质需要考虑,确保溶解度足够高,否则溶质不易溶解或溶液浓度无法满足需求。
3. 在溶质溶解过程中,可以适当加热或搅拌促进其溶解,但需注意加热时避免溶液溢出或溶质分解。
4. 配制过程中,需要注意实验室安全,避免对身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总之,配制溶液的方法多种多样,具体选择哪种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溶质和溶剂的量,充分考虑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以确保得到所需浓度的溶液。
同时还需注重实验室安全,遵守操作规范,保证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
溶液配制稀释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溶液配制与稀释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容量瓶、移液管、玻璃棒等实验仪器的使用技巧。
3. 培养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4. 通过实验,加深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溶液的配制与稀释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
溶液的配制是指根据实验需要,将一定量的溶质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中,得到所需浓度的溶液。
溶液的稀释是指将一定浓度的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溶剂中,得到所需浓度的溶液。
溶液的配制与稀释遵循以下原理:1. 物质的量守恒: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在配制与稀释过程中保持不变。
2. 溶液浓度计算公式:C1V1 = C2V2,其中C1和V1为原溶液的浓度和体积,C2和V2为新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三、实验用品1. 仪器:烧杯、容量瓶、移液管、玻璃棒、药匙、滤纸、托盘天平、电子天平、蒸馏水。
2. 试剂: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盐酸(HCl)、氢氧化钠(NaOH)。
四、实验步骤1. 计算所需溶质的量:根据实验需要,计算所需溶质的物质的量。
2. 称量:使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所需溶质的质量。
3. 溶解(稀释):将称量好的溶质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至溶质完全溶解。
4. 移液:使用移液管将溶解好的溶液移入容量瓶中,注意使用玻璃棒引流。
5. 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一并移入容量瓶。
6. 定容: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距离刻度线2~3 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正好相切。
7. 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溶液。
8. 稀释:将配制好的溶液取出一定体积,加入适量蒸馏水,重复步骤5~7,得到所需浓度的稀释溶液。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溶液配制结果:根据实验数据,配制出所需浓度的溶液。
2. 溶液稀释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得到所需浓度的稀释溶液。
3. 分析与讨论:(1)在溶液配制过程中,准确称量溶质的质量是保证溶液浓度准确的关键。
实验溶液的配制和稀释

实验一溶液的配制一、实验目的1、掌握物质的量浓度配制的一般方法、步骤及所需的各种仪器2、初步学会吸量管、移液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用品仪器:台秤、烧杯、玻棒、量筒或量杯(50ml)、滴管、吸量管(5ml和10ml)、20ml移液管、容量瓶(50ml、100ml)、洗耳球、角匙药品:固体氯化钠、浓盐酸、1mol/L乳酸钠溶液、药用酒精(øB=0.95)三、实验内容与实验步骤(一)溶液的配制1、质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配制ÞB=9g/L氯化钠溶液50ml(1)计算。
算出配制质量浓度为9g/L NaCl溶液50ml所需固体NaCl的克数。
(2)称量。
用托盘开平称量所需NaCl放入50ml烧杯中。
溶解。
用量筒取20ml蒸馏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NaCl完全溶解。
(3)转移。
将烧杯中的NaCl溶液用玻璃棒引流入100ml量筒中,再用少量蒸馏水洗烧杯1-2次,洗涤液注入量筒中。
(4)定容。
继续往量筒中加入蒸馏水,当加到接近50ml刻度线时,改用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与50ml刻度线相切。
用玻璃棒搅匀,即得50ml质量浓度为9g/L NaCl溶液。
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指定的回收瓶中。
2、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用浓盐酸配制0.2mol/L盐酸100ml(1)计算。
算出配制0.2mol/L HCl溶液100ml需用质量分数wB=0.37、密度Þ密=1.19Kg/L 浓盐酸的毫升数。
(2)移取。
用5ml吸量管吸取所需浓盐酸,并移至100ml容量瓶中。
(3)定容。
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离标线约1cm处,改用滴管滴加蒸馏水至100ml。
盖好瓶塞,将溶液混匀。
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指定的回收瓶中。
(二)、溶液的稀释1、用1mol/L乳酸钠溶液稀释成1/6mol/L乳酸钠溶液50ml。
(1)计算。
算出配制1/6mol/L乳酸钠溶液50ml需用1mol/L乳酸钠溶液的体积。
(2)移取。
溶液配制过程书写

溶液配制过程书写
溶液的配制是实验室中常见的操作,下面详细介绍溶液配制的书写过程。
一、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
根据所需的浓度和体积,计算出所需溶质的质量。
例如,如果需要配制100mL 浓度为0.1mol/L的NaCl溶液,则需要称取0.1mol的NaCl,即5.85g。
二、称量所需溶质和溶剂
使用电子天平称量所需质量的溶质,并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溶剂。
例如,称取
5.85g的NaCl,并量取94.15mL的水作为溶剂。
三、将溶质溶解在溶剂中
将称取的溶质加入到量取的溶剂中,并用玻璃棒搅拌至溶解。
例如,将NaCl 加入到量取的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至溶解。
四、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将溶解好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容量瓶需要预先干燥并检查是否漏水。
例如,将溶解好的NaCl溶液转移到100mL的容量瓶中。
五、洗涤容量瓶并定容
用少量溶剂洗涤容量瓶内部的溶液,并将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然后向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溶剂至刻度线。
例如,加入适量的水至刻度线。
六、摇匀溶液
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均匀混合。
七、贴上标签并标记溶液名称和浓度
在容量瓶上贴上标签,标记溶液的名称和浓度。
例如,在容量瓶上贴上标签,标记为“NaCl溶液,0.1mol/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滴定分析用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
( 1 ) 制备标准滴定溶液的基本要求
制备的标准滴定溶液浓度与规定浓度相对误差不得大于 5 %。
6)
7)
配制浓度等于或低于 0. 02mol/L的标准滴定溶液时,应 于临用前将浓度高的标准滴定溶液用煮沸并冷却的水稀 释。必要时重新标定。 滴定分析用标准滴定溶液在常温( 15℃~25℃ )下,保存 时间一般不得超过 2 个月。当溶液出现浑浊、沉淀、颜色变 化等现象时,应重新制备。
1)
2)
3 )所用分析天平的砝码、滴定管、容量瓶及移液管均需 进行校正。
3)
滴定分析用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
( 1 ) 制备标准滴定溶液的基本要求
制备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系指 20 ℃ 时的浓度,在标定和使用 时,如温度有差异,应按温度补正值进行补正。
5)
6)
称量工作基准试剂的质量的数值小于等于 0.5g 时,按 精确至 0. 01 mg 称量;数值大于 0.5g时,按精确至 0. l mg 称量。
常用的基准物
名称 碳酸钠 化学式 Na2CO3 式量 105.99 使用前的干燥条件 270~300℃干燥2~5h
邻苯二甲酸氢 钾
重铬酸钾 三氧化二砷 草酸钠
KHC8H4O4
K2Cr2O7 As2O3 Na2C2O4
204.22
294.18 197.84 134.00
110~120℃干燥2~5h
研细,100~110℃干燥3~4h 105℃干燥3~4h 130~140℃干燥1~1.5h
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方法
直接配制法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已干燥的 基准物质,溶解后定量转移入 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准确稀释 至刻度,充分摇匀。根据所称 取基准物质的质量以及容量瓶 的容积即可直接计算出该标准 滴定溶液的准确浓度。
标准滴定溶液的直接配制法
[例2–4 ] 如何配制 250mL 物质的 量浓度为 0.02000mol/l 的 K2Cr2O7 标准滴定溶液?
8)
滴定分析用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
( 1 ) 制备标准滴定溶液的基本要求
所用溶液以( % )表示的均为质量分数,只有乙醇 ( 95 % )中 的( % )为体积分数。
9)
10)
碘量法反应时,溶液的温度不能过高,一般在 15℃~20 ℃ 之间进行。
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方法
1
2
直接配制 法
间接配制 法(标定 法)。
锌
氧化锌 碳酸钙 氯化钠 氯化钾 硝酸银
Zn
ZnO CaCO3 NaCl KCl AgNO3
65.38
81.39 100.09 58.44 74.55 169.87
标准滴定溶液的间接配制法
标定法
很多物质不符合基准物 的条件。例如,浓盐酸中氯 化氢很易挥发,固体氢氧化 钠易吸收水分和 CO2,高锰 酸钾不易提纯等等。它们都 不能直接配制标准滴定溶液 。
标准滴定溶液的间接配制法
标准滴定溶液的直接配制法
解:欲配制 250mL 物质的量浓度为 0.02000mol/l 的 K2Cr2O7 标准滴定溶液,应称 取 K2Cr2O7的质量为:
m (K2Cr2O7) cVM( K2Cr2O7) 250 0.02000 294.19g 1000 1.471g
答:准确称取 1.471g基准K2Cr2O7 ,用水溶解后, 置于 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 250mL ,即 可得到 C (K2Cr2O7 ) = 0.02000mol / L 的 K2Cr2O7 标准滴定溶液。
实验用溶液的配制
主要内容
A A1 A2 A3
溶液的配制及试剂的选用
1. 一般溶液的配制
2. 滴定分析用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
3 .溶液配制的注意事项
B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
溶液的稀释
实训六 直接法配制 实训七 标定法配制
一、溶液的配制及试剂的选用
1. 一般溶液的配制 一般溶液是指非标准滴定溶液,它在 分析工作中常作为溶解样品、调节 pH 、 分离或掩蔽离子、显色等使用。配制一般 溶液精度要求不高,溶液浓度只需保留 1~2 位有效数字,试剂的质量由托盘天平 称量,体积用量筒量取即可。
二、滴定分析用标准滴定 溶液的配制
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叫做标准滴定溶
液。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度直接影响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制备标准滴定 溶液在方法、使用仪器、量具和试剂方面 都有严格的要求。
滴定分析用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
(1)制备标准滴定溶液的基本要求
l )制备标准滴定溶液用水,在未注明其他要求时,应符合 GB / T 6682–199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中三级水的 规格 2 )所用试剂的纯度应在分析纯以上。标定标准滴定溶 液所用的基准试剂应为容量分析工作基准试剂。
标定标准溶液的浓度时,平行试验不得少于 8 次,须两人进行实验,分 别各做四平行,每人四平行测定结果的极差(即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与 浓度平均值之比不得大于0.15%。两人共八次平行测定结果的极差与平均 值之比不得大于 0 .18 % ,最终取两人八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 果。运算过程中保留五位有效数字,浓度值报出结果取四位有效数字。
碘酸钾
溴酸钾 铜
KIO3
KBrO3 Cu
214.00
167.00 63.546
120~140℃干燥1.5~2h
120~140℃干燥1.5~2h 用质量分数为2%的乙酸、水、乙醇依次洗涤 后,放入干燥器中保存24h以上 用1:3HCl,水、乙醇依次洗涤后,放入干燥 器中保存24h以上 800~900℃干燥2~3h 105~110℃干燥2~3h 500~650℃干燥40~45min 500~650℃干燥40~45min 在浓硫酸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
标准滴定溶液的直接配制法
基准物质
能够满足上述要求的物 质的基准物质,如无水 碳酸钠、邻苯二甲酸氢 钾、重铬酸钾、氧化锌 、碳酸钙等。常用的基 准物见表 2–19。
能用于直接配制或标定标准滴定溶液的物质,称为 基准物质。基准物质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① 物质必须具有足够纯度,其纯度要求达 99.9 %以上; 而杂质含量应低于滴定分析所允许的误差限度。 ② 物质的组成(包括其结晶水含量)应恒定并与化学式相 符。 ③ 试剂性质稳定,不易吸收空气中水分、二氧化碳或发生 其它化学变化。 ④ 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