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丹毒、猪链球菌病

合集下载

猪场常发猪链球菌病,四种类型症状,猪链球菌最佳治疗方法

猪场常发猪链球菌病,四种类型症状,猪链球菌最佳治疗方法

猪场常发猪链球菌病,四种类型症状,猪链球菌最佳治疗⽅法猪链球菌病⼀年四季常发,尤其是猪场圈舍湿热,卫⽣条件差的夏秋季最容易发⽣。

治疗猪链球菌病,需要知道猪链球菌病有四种类型:败⾎型,关节炎型,淋巴结脓肿型,脑炎型,根据链球菌病不同类型,选择最佳的治疗⽅法。

1.败⾎型链球菌主要症状:病猪体温升⾼41-42℃,呼吸困难,急性死亡,死亡后全⾝⽪肤和猪四肢末端出现紫红⾊斑块。

治疗⽅法:发病早期病猪,肌⾁注射林可霉素注射液,颈部另外⼀边打头孢噻呋钠和地塞⽶松混合,⼀⽇⼀次,连⽤三天2.关节炎型链球菌主要症状:病猪腿瘸,关节肿⼤,主要是后腿关节,触摸肿⼤关节是软的。

治疗⽅法:林可霉素注射液和安痛定注射液和地塞⽶松注射液混合⼀起,肌⾁注射,⼀⽇⼀次,连⽤四天;等脓肿部位变软后,切开,⽤双氧⽔冲洗,撒上青霉素。

3.淋巴结化脓肿型链球菌主要症状:病猪体温升⾼,颌下淋巴结,咽部和颈部淋巴结肿⼤化脓。

治疗⽅法:林可霉素注射液和安痛定注射液和地塞⽶松注射液混合⼀起,肌⾁注射,⼀⽇⼀次,连⽤四天;等脓肿部位变软后,切开,⽤双氧⽔冲洗,撒上青霉素。

4.脑炎型链球菌主要症状:病猪体温升⾼40-42℃,突然倒地,出现划⽔状或磨⽛等神经症状。

治疗⽅法:⽢露醇静脉注射,颈部肌⾁注射磺胺嘧啶钠注射液,颈部另外⼀边注射青霉素钠和地塞⽶松注射液混合,⼀⽇⼆次,连⽤三天。

总结分析:猪链球菌病发病⽐较急,尤其是脑炎型链球菌和败⾎型链球菌病,死亡⾮常快,往往来不及打针治疗,猪已经死亡了。

所以猪链球菌预防为主。

1.加强猪舍内的环境卫⽣和消毒⼯作;2.注意断脐,断⽛,阉割⼯具和伤⼝的消毒,保证操作时消毒彻底;3.注意猪群密度,防⽌猪打架引起伤⼝,⼀旦发现猪⽪肤破损,及时⽤碘酒涂抹消毒;4.对⾼发猪链球菌的猪场,注射猪链球菌多价疫苗,尽量做到⼀头猪⼀个针头。

猪常见疾病用药

猪常见疾病用药

细菌性疾病1.链球菌相关疾病猪链球菌病,肺炎,关节炎首选药物青霉素类次选药物红霉素,罗红霉素,复方磺胺,四环素,头孢菌素2.丹毒杆菌相关疾病猪丹毒,关节炎,创伤感染首选药物青霉素次选药物红霉素,庆大霉素3.大肠杆菌相关疾病仔猪黄,白痢,水肿病,无乳综合症首选药物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氟哌酸次选药物庆大,氯霉素,链霉素,复方磺胺4.沙门氏菌相关疾病伤寒与副伤寒首选药物氯霉素,甲砜霉素次选药物氟喹诺酮类,四环素,复方磺胺,青霉素5.巴氏杆菌相关疾病猪肺疫首选药物链霉素次选药物氟喹诺酮类,四环素,复方磺胺,青霉素6.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疾病败血症,呼吸道,消化道感染,乳腺炎,心内膜炎首选药物青霉素G次选药物红霉素,罗红霉素,强力霉素,林肯霉素,庆大7.魏氏梭菌相关疾病魏氏梭菌病首选药物氯霉素,二甲硝唑咪次选药物氟喹诺酮类,庆大8.波氏杆菌相关疾病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首选药物复方磺胺,四环素类9.猪痢疾密螺旋体相关疾病猪血痢首选药物痢菌净次选药物林肯霉素,泰妙灵,二甲硝咪唑,新霉素,杆菌肽10.嗜血杆菌相关疾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首选药物环丙沙星次选药物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头孢类,病毒性疾病1.猪的常见病毒病主要有,猪瘟,伪狂犬,细小,病毒性腹泻,流感,胃肠炎,口蹄疫,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呼吸道病综合征等等这些。

2.治疗病毒性病的药物病毒的特点决定了对病毒药物的研究进程要慢,目前常用的药物,如金刚烷胺,病毒唑等,这些药物对病毒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要真正的解决问题还要靠免疫还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支原体猪肺疫支原体相关疾病猪喘气病首选药物氟喹诺酮类次选药物泰乐菌素,卡那霉素,红霉素,土霉素寄生虫病1.螨相关疾病猪疥螨首选药物阿维菌素次选药物有机磷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2.猪附红细胞体病首选药物四环素类次选药物黄色素,新胂凡那明3.猪肠道线虫相关疾病线虫病首选药物阿维菌素,莫西菌素,多拉菌素次选药物丙硫咪唑,左旋咪唑4.弓形体相关疾病猪弓形体病首选药物复方磺胺类。

十种疾病可致猪发生猝死现状

十种疾病可致猪发生猝死现状

病理变化
急性猪瘟
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肾脏、膀胱出血 ,脾脏边缘梗死。
慢性猪瘟
肾脏、脾脏、淋巴结等器官萎缩,有坏死 灶。
温和型猪瘟
淋巴结肿胀、出血,肾脏、膀胱出血较轻 。
02
猪丹毒
病原学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 热性传染病。
猪丹毒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具有高 度致病性,能够引起猪的急性死亡。
内只能寄生在有核细胞内。
弓形虫在猪体内主要存在于有核 细胞内,尤其是淋巴细胞和单核
细胞中。
弓形虫在有核细胞内进行裂体增 殖,形成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
等。
临床症状
急性型:病猪突然发病,体温 升高至40.5℃-42℃,呈稽留热 型。
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或犬坐 式呼吸。
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喜饮水 ,可视黏膜苍白,耳部、腹下 、四肢出现红斑或紫斑。
十种疾病可致猪发生猝死现状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1-12
CONTENTS
• 猪瘟 • 猪丹毒 • 猪链球菌病 • 猪肺疫 • 猪水肿病
CONTENTS
• 猪副嗜血杆菌病 • 猪弓形虫病 •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 猪梭菌性肠炎 • 猪魏氏梭菌病
01
猪瘟
病原学
猪瘟病毒属于黄病毒科, 是唯一的自然储存宿主, 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 接触传播。
VS
亚急性型
病猪食欲减退,精神萎靡,脸部、眼睑水 肿,行走时四肢无力,叫声嘶哑,后期出 现麻痹、瘫痪等症状,最终死亡。
病理变化
急性型
可见胃大弯和贲门部水肿,胃内充满未消化 的食物。
亚急性型
可见脸部、眼睑、颌下、胸腹壁等处出现水 肿,胃内有未消化的食物,肠系膜淋巴结充 血、水肿。

猪三联苗指哪几个疫苗,链球菌疫苗是不是必须打

猪三联苗指哪几个疫苗,链球菌疫苗是不是必须打

猪三联苗指哪几个疫苗,链球菌疫苗是不是必须打猪三联苗是指猪瘟、猪丹毒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猪肺疫)三联合疫苗,主要用于猪瘟、猪丹毒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

主要成分:猪瘟兔化弱毒含量≥750个家兔感染量/头份,猪丹毒弱毒(G4T10)活菌数≥5亿/头份,猪肺疫弱毒(EO630)活菌数≥3亿/头份。

一、猪三联苗指哪几个疫苗1、猪三联苗是指猪瘟、猪丹毒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猪肺疫)三联合疫苗,主要用于猪瘟、猪丹毒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其中猪瘟的免疫期为1年,猪丹毒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免疫期为半年。

2、成分:猪瘟兔化弱毒含量≥750个家兔感染量/头份,猪丹毒弱毒(G4T10)活菌数≥5亿/头份,猪肺疫弱毒(EO630)活菌数≥3亿/头份。

3、猪三联苗不要用作猪瘟超前免疫或者是首免,一般用作仔猪的第二次加强免疫,如果用作首免,则必须在3-6周后再做一次加强免疫。

而对于猪丹毒和猪肺疫,由于发病主要以生长肥育猪为主,所以免疫时间一般在60日龄左右,仔猪的首免不晚于20-25日龄,后备母猪在配种前15天以上免疫一次,母猪在配种前或者产后20天左右免疫一次,尽量不要在配种和怀孕期间注射免疫。

公猪每年免疫两次。

4、断奶半个月以上的猪,按瓶签注明头份用生理盐水稀释,不论猪的大小,每头猪肌肉注射1ml。

二、链球菌疫苗是不是必须打1、链球菌疫苗不是一种必须要打的疫苗。

2、使用方法:(1)猪链球菌病多价蜂胶灭活疫苗:防治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多发性关节炎及心内膜炎等型猪链球菌病,哺乳仔猪在15-30日龄注射2ml/头份;无临床症状的种猪(空怀母猪、种公猪、后备猪)每年注射疫苗2次,建立免疫程序的健康种猪,不论个体大小每次注射3ml/头份。

注射方法可以是肌肉注射也可以是皮下注射。

(2)猪链球菌病活疫苗:预防猪败血性链球菌病,如果是注射,按瓶签注明的头剂量,每头份加1ml铝胶盐水稀释,每头猪皮下注射1ml。

说说猪的细菌性疾病

说说猪的细菌性疾病

说说猪的细菌性疾病随着生猪种植业的集约化、规模化敏感度的不断加大,猪群疾病问题也越来越复杂。

因此,疾病的诊断和防治越发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极为一部分兽医工我,在疾病肝病的诊治中重视病毒性疾病,而往往忽视细菌性疾病。

这就导致在使用了大量的抗病毒药物后,猪的疾病仍然没见好转。

一、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臭虫共致病性患病,不死包括猪淋巴结脓肿和猪败血性链球菌。

猪链球菌2型可导致人类的脑膜炎、大肠癌和心内膜炎,严重时可在短时间内导致人的死亡。

本病对各种年龄的猪都有易感性。

仔猪多发败血症和脑膜炎,中猪多发生化脓性再次发生淋巴结炎,本病时令均可发生,在专业户猪场,本病常常一些病毒性疾病如蓝耳病、猪瘟等的继发病。

临床症状猪链球菌病主要表现为:败血型、脑膜炎型、关节炎型和淋巴结脓肿型:1、败血型:流行初期的最急性病例,发病急,病程短,往往不见任何症状猪就突然死亡。

或突然减食、停食,精神萎顿,体温升高到41-42℃,呼吸困难,便秘,结膜发绀,卧地不起,口、鼻流出紫黑色泡沫样液体,多在6-24小时内死亡。

急性病例表现为灵性沉郁,体温升高达43℃,出现稽留热,食欲不振,眼结膜潮红,流泪,流浆液状鼻液,呼吸急促,间有咳嗽,颈部、耳廓、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肤呈淡黄色,有出血点,出现跛行,个别出现关节肿大发热;病程稍长,多在3-5天内死亡。

发病率一般为30%左右,发病的猪死亡率可达80%。

2、脑膜炎型:多二岁发生于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病初体温升高至40.5-42.5℃,便秘,停食,有浆液性和渗透性鼻液,会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盲目走动、运动失调、转圈、空嚼、磨牙、后躯麻痹,仰卧,侧卧于地、四肢划动,似游泳状。

急性型多在24-36小时死亡。

亚急性或慢性型性型病稍长,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逐渐瘦弱衰竭死亡。

3、关节炎型:主要由前两型转来,自我感觉或者从发病起就表现为关节炎。

家畜在一肢或几肢关节肿胀、疼痛、跛行,不能站立,病程2-3周。

猪养殖中常见细菌性疾病治疗手段及症状特点

猪养殖中常见细菌性疾病治疗手段及症状特点

当前,畜牧业不断发展,养猪规模也逐渐扩大,猪肉消费需求的提升促进生猪养殖的发展。

养猪过程中出现的疾病也越来越多,对生猪的生产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基于此,本文分析猪养殖中常见细菌性疾病及症状,为细菌性疾病的防治以及促进猪养殖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猪养殖中常见细菌性疾病的种类在养猪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种细菌疾病,例如,大肠杆菌肠毒素等。

不同的细菌对猪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梭菌感染分为各种链球菌疾病,主要包括1型2型7型和9型。

沙门氏菌,包括猪霍乱感染。

此外,还有猪肺炎型支原体疾病、金黄色葡萄球菌、幽门螺旋杆菌以及猪布鲁氏菌。

这些都是猪养殖中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主要发生在消化道以及呼吸道,会导致生猪的死亡或者降低生产能力,影响生猪的正常生长。

在猪养殖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细菌性疾病,可以利用中草药进行防治,因为中草药中含有丰富的药用成分。

像多糖类、生物碱、甙类、有机酸、挥发油以及树脂类等。

这些物质可以起到提高机体免疫力,还有抗病毒和抗应激的作用。

同时,具有抗菌和消炎等作用,可以增强生猪对细菌疾病的抵抗力。

传统的西药有副作用大、存在药物残留和抗耐药性不强等特点,中草药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些缺点。

由于其具有的特性,中草药已广泛的被应用在动物疾病的预防中而且取得了明显的预防成效,给我国动物疾病的预防提供的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合理利用中草药可以达到预防疾病,增强仔猪免疫力的作用。

二、猪养殖中常见细菌性疾病的主要症状1、仔猪黄痢白痢仔猪的黄痢白痢疾病一般由大肠杆菌引起,导致消化道出现细菌性疾病问题,在猪养殖的过程中很常见。

生猪出现黄痢疾病时,容易引起比较严重的腹泻问题,一般来说,粪便是黄色,而且是稀粪,对粪便进行解剖和分析,可以发现,患病的生猪胃里面会出现黏膜充血的症状,而且肠道里面也会出现黄色的物质。

生猪出现白痢疾病时,通常情况下,粪便是白色或者灰白色,而且粪便是水样状,一般还会带有气泡和腥臭的味道。

对患有白痢疾病的生猪进行解剖发现,肠道的黏膜存在充血的症状,而且肠道里面呈黄色或者白色。

小猪突然后腿无力站不起来怎么回事,小猪关节肿大用什么药

小猪突然后腿无力站不起来怎么回事,小猪关节肿大用什么药

小猪突然后腿无力站不起来怎么回事,小猪关节肿大用什么药1、猪链球菌病:小猪腿部的病变部位会肿胀,继而出现跛行、卧地不起的现象,有时还能看到小猪用前肢在地上爬行。

2、猪副嗜血杆菌病:小猪出现咳嗽、气喘、跛行、站立困难等症状,关节处也会开始肿大,划破后会流出清液。

3、猪丹毒:小猪一开始会食欲不振,经过一段时间后出现跛行、不愿活动、无法站立的情况。

4、猪口蹄疫:小猪的体温会上升,蹄部和嘴部有水疱、破溃。

一、小猪突然后腿无力站不起来怎么回事1、猪链球菌病(1)发病后,小猪腿部的病变部位会开始肿胀,继而发生跛行、卧地不起的情况,有时还能看到小猪的前肢在地上爬行(但不会咳喘)。

(2)对于关节肿大的小猪,可在饲料中拌入消炎素,并肌注深度消炎针+抗菌增效针。

若小猪出现神经方面的症状,可配合拌料混感抑菌素,首次使用可将药量加倍。

2、猪副嗜血杆菌病(1)发病后,小猪出现跛行、站立困难、咳嗽、气喘等症状,其关节处也会开始肿大,划破后会流出清液(患有链球菌时会流出脓液)。

(2)此疾病要隔离治疗,通常可注射止痢补肠针+清开灵+氨苄西林。

若关节处严重肿胀,可配合盐酸头孢噻呋悬浊液进行静注。

3、猪丹毒(1)此疾病的主要表现为关节炎,病猪一开始会食欲不振,然后出现跛行(关节处痛感强)、弓背、不愿活动、无法站立的现象。

(2)发病后可静注盐酸头孢噻呋,或肌注止痢补肠针,饮水中可添加“免疫力管家”,饲料中可全面添加消炎素。

4、猪口蹄疫(1)小猪的体温会上升,蹄部、嘴部有水疱、破溃。

刚开始蹄部会发白,然后出现水疱,经过一段时间后水疱会破溃,可看到明显的线性外伤。

(2)发病后可对小猪肌注“五号特工”,静注盐酸头孢噻呋,饲料中添加“免疫力管家”。

5、蹄裂(1)小猪的关节可以正常扭动,但不敢点地,仔细观察时可发现其蹄部具有细微(或较大)的裂缝。

(2)治疗时每日可涂抹2次鱼肝油,并调整好饲料中的钙磷比例,饲料中还可以拌入“牧一多维”。

若患处开始发炎,可用青霉素进行治疗。

猪丹毒的预防和治疗

猪丹毒的预防和治疗

猪丹毒的预防和治疗猪丹毒,又称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引起的猪类感染性疾病。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对养猪业的影响非常严重。

猪丹毒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减少猪群的感染率,保障猪的健康和生产,减少养猪业的损失。

本文将介绍猪丹毒的病因、预防和治疗措施,帮助养猪户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疾病。

一、疾病病因猪丹毒是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病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黏膜传播。

受感染的猪可以通过鼻、口分泌物、尿液和粪便等途径排泄病原体,污染圈舍环境,导致猪群感染。

感染后的猪体内也会排放大量的细菌,成为猪群内传播的重要源头。

触摸受感染猪的皮肤、粪便、呼吸道分泌物等,也容易受到病原体感染。

二、预防措施1. 环境卫生良好的环境卫生是预防猪丹毒的关键。

定期清理猪舍、更换饲料槽和饮水器的饲料和水源,保持猪舍内的空气流通,预防病原体在猪舍内传播。

定期消毒猪舍、工具和设备,杀灭环境内的病原体,对预防猪丹毒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2. 合理饲养管理养猪户应该根据猪的品种和生长阶段,合理安排饲养密度,避免密度过大导致猪群内部密切接触,加大病原体的传播风险。

要合理搭配饲料,确保营养充足,提高猪的免疫力,减少猪群感染猪丹毒的可能。

3. 疫苗预防疫苗预防是预防猪丹毒的有效措施。

养猪户可根据猪的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定期进行疫苗预防,可以有效提高猪的免疫力,减少猪丹毒的感染率,保障猪的健康和生产。

4. 早期诊断和隔离一旦发现猪出现咳嗽、发热、厌食、粪便异常等症状,可能是猪丹毒的早期症状,养猪户应立即将患病猪隔离,避免病原体在猪群内传播。

及时请兽医进行诊断,确认疾病的类型和传播范围,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阻止猪丹毒的扩散。

三、治疗措施1. 药物治疗一旦发现猪群中有猪丹毒感染的病例,养猪户应立即联系专业兽医进行诊断,并根据兽医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常见的抗生素、消炎药等药物可以有效杀灭感染的病原体,减轻猪的症状,提高猪的抵抗力,缩短疾病的病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包积液,心肌松弛,扩张,灰红色,心 外膜的冠状沟部有少数出血点
心内膜弥漫性出血点或瘀斑
肺水肿,支气管淋巴结紫红色
肝体积增大,紫色,严重瘀血,并有出血斑
脾脏体积肿大,紫红色或近黑色
胃充满内容物,胃底粘膜腺区鲜红 色,充血,出血,粘膜脱落
小肠粘膜鲜红色弥漫性出血
大肠粘膜弥漫性红色,出血,但一般比小肠轻

2.亚急性型(荨麻疹型):除轻微表现急性 败血症症状外,其特征是在皮肤上出现疹块, 俗称“打火印”,疹块大小、形状不一,数量 不等,菱形多见,可出现于胸、腹、肩、背、
四肢等处,色紫红,稍突起,可于数日内消退, 自行恢复。


3.慢性型:常见的有慢性关节炎,慢性心内膜 炎和皮肤坏死。 关节的损害最常见于肘、髋、跗、膝、腕关 节,受害关节肿胀,跛行;病猪生长缓慢,消瘦。 慢性心内膜炎型通常不表现临床症状,常无 先兆,突然倒地死亡或在宰后检查时发现;也有 呈进行性消瘦,喜卧厌走,强行运动时见心率加 快,呼吸迫促,听诊有心杂音。 皮肤坏死常发生于背、肩、耳、蹄、尾部, 局部皮肤变黑,干硬如革,最后脱落遗留斑痕。
猪丹毒(Erysipelas suis)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 或慢性传染病。
其特征为急性型呈败血症症状,亚急性型在
皮肤上出现紫红色疹块,慢性型常发生心内膜炎
和关节炎及皮肤坏死。
本病于1882年前就有报道,流行于
欧亚、美洲各国。我国最早发生于四 川, 1946年后,其他各省都相应报道, 52—53年,江西40个县调查发病率68%, 死亡率20%。解放以来,我国对猪丹毒进 行了许多研究工作,先后制成了三种疫 苗,为预防本病创造了有利条件,使本 病得到了控制。
病猪嗜睡,耳部和腹下皮肤发绀, 可见紫红色斑块
病猪突然发生阵发性神经症状,全身抽搐,四肢 划动
表现神经症状,头颈震颤,前肢强直, 不吃不喝,极度消瘦
头部和颈部皮肤紫斑
乳房部瘀血
股 前 淋 巴 结 肿 大
病猪出现神经症状,头歪,圆圈运动
前肢、后肢出现脓肿
三、病变
1、急性败血型:呈现出血性败血症变化,与最急 性猪瘟相似。 2、脑膜脑炎型:脑膜充血、出血,白质、灰质均 有小点出血,脑脊髓液浑浊,增量,有多量白细 胞。心包、胸、腹腔纤维素性炎症,肺、胆囊、 胃室、头颈水肿,肠系膜水肿。 3、慢性型:心内膜炎时,心瓣膜增厚,表面粗糙, 在瓣膜上有菜花样赘生物,常见于二尖瓣或三尖 瓣。关节炎时,关节囊内有黄色胶样液体或纤维 性脓性物质。
菌经盐腌或熏制后,能存活 3 —4 个月,暴露于
日光下存活 10 天,掩埋尸体内可活 7 个月,干燥 状态下可活 3 周。可以抵抗胃酸的作用,但对消 毒药和温度抵抗力不强。2%福尔马林、1%氢氧化 钠可快速灭活。
二、流行病学
1、猪最易感,各种年龄均可感染,但以架子 猪(3—12月多见)发病率最高。多发生于夏 季,5—8月是流行的高峰期。 其他如牛、羊、马、犬、鼠、家禽及鸟类也能 感染发病。 人可感染,称为类丹毒。

确诊有必要作微生物学检查。可以分别采取内 脏、血液、脑脊髓液、关节液、脓汁进行镜检, 分离培养,实验动物接种等。
五、防制
1.清除传染源:病猪应进行高温处理,残菜剩羹要煮沸 后喂猪,污染环境要彻底消毒。 2.除去感染的因素,防止外伤,新生仔猪要注意脐带无 菌结扎和碘酒消毒。 3.接种菌苗:猪链球菌病灭活疫苗,3-5ml/头皮下;或 者皮下注射1mL,口服4mL。 4.药物预防:四环素125g/吨饲料,喂4—6周后,隔离饲 养,可减少脓肿的发生。 5.治疗:注意早、足和耐药性的问题。一般说,青霉素、 链霉素、四环素、磺胺都可选用。脓肿成熟时,可切开 排脓,以3%双氧水或 0.1%KMnO4液体冲洗,涂以碘酊或 撒上消炎粉,并内服抗菌药物。
病死猪全身皮肤呈紫红色
慢性猪丹毒:呈多发性关节炎,不能站立呈犬坐状
慢性猪丹毒:病猪表现皮肤坏死
四、病变
1.急性型:
全身淋巴结肿胀充血,切面多汁,常见小点出血.
脾脏充血性肿大,呈樱桃红色(被膜紧张,边缘钝
圆,质地柔软,呈暗红色,脾髓易于刮下).
肾常发生出血性肾小球肾炎变化,肿大,色暗红、
皮质部有小红点,称为“大红肾”。
病猪体温升高,不食,很快出现神经紊乱症 状,共济失调,后肢摇摆不稳,盲目运动或转圈 运动,全身痉挛,眼凝视,最后衰竭,侧卧,四 肢不断划动,经30—36 h死亡,有的可转为慢性, 生长不良,关节肿胀。
(三)淋巴结脓肿: 主要由E群链球菌引起,以淋巴结化脓性炎 症、形成脓肿为特征。 本病多见于架子猪,传播较缓慢,发病率 低,主要经过消化道感染(在妊娠猪阴道、正常 幼猪咽部可检出细菌)。 病猪脓肿破溃后,脓汁污染饲料、饮水、环 境,带菌猪扁桃体容易分离本菌,尤为病愈猪带 菌可达半年之久。颌下淋巴结化脓性炎症最常见, 其次为咽部和颈部淋巴结。可见局部隆起,触诊 硬固,有热、痛,可影响采食、咀嚼、吞咽、呼 吸,直至脓肿成熟,可自行破溃而自愈。
一、病原


1、形态特征:
猪丹毒杆菌是由革兰氏阳性 、纤细小杆菌,三无
(荚膜、芽胞和鞭毛)。 在病料内,细菌常单在,成
对或呈丛排列。
2、培养特性:
从急性病猪分离的菌落为S,细小,表面光滑,
边缘整齐,呈α 溶血,为强毒(微蓝色)。
在陈旧的肉汤培养物, 慢性病猪的心内膜疣状 物上多呈长丝状。

4 、抵抗力:对外界抵抗力很强,例如猪肉内细
二、流行病学与症状
(一)败血型
本病主要为L 群链球菌,病猪、带菌猪为传 染源,一般经口感染,以断奶仔猪发病较多, (发病率10%,病死率60%),架子猪次之,成年 猪很少发生。 最急性的突然发病,往往不见症状或仅停 食一、两顿,高热(41—42℃以上)腹下有紫红 斑。 突然死亡(似丹毒的败血型)。
六、防制
一般性综合检疫措施同猪瘟。平时要防止带菌 猪的引入,定期预防注射,以提高猪群抗病力; 发生后及时治疗,猪圈及用具要认真消毒、粪便、 垫草最好烧毁,病尸要深埋或化制,受威胁猪立 即预防注射。我国生产使用的疫苗有:灭活苗、 弱毒苗、三联苗。 治疗:早期治疗效果好,青霉素(PG)首选, 配合高免血清效果更好。
胃肠道有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以胃或十二指肠 较明显。 肺淤血、水肿。
2.亚急性型:皮肤上出现疹块为特征,内脏变
化与急性型略同。
3.慢性型:关节炎病例可见肿大,关节囊内
充满多量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滑膜充血, 水肿,病程较长者,肉芽组织增生,关节囊肥 厚。 心内膜炎,在房室瓣形成各种灰白色的菜花 形疣状物,使瓣口狭窄,变形,闭锁不全。


2、除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学 诊断方法外,常需作微生物学检查。 病料采集:肾、脾、肝、淋巴组织, 疹块部的渗出液,心内膜组织,关节液。 镜检、培养、实验动物接种见实习指 导。
3、血清学诊断:已报道的有免疫荧光、凝集反应、 补反、间接血凝,其中以直接荧光抗体实验敏感, 主要用于慢性病例的诊断。 附:血清培养凝集实验 将黄牛制备的高免血清经56℃30分灭能后,用 马丁肉汤稀释成1:10—1:640,而后各接种病 猪耳静脉各一滴,36℃12小时,可见到明显凝集 现象,滴度可达1:320—640,检出率90.3%,比 血片镜检法高。在交通不便的农村,可将病料或 血液涂在滤纸片上,置于小瓶中寄往实验室检验。
急性病程2—4天,体温 41—42℃, 稽留,眼结膜充血、流泪、有浆液性鼻 漏(水样),便秘,少数在病后期皮肤 (耳尖、四肢末端、腹下)有出血斑点。 慢性型(关节炎型):病中后期主 要表现为一肢或多肢关节肿痛,病猪跛 行。
(二)脑膜脑炎型: 可由多种链球菌(α 、β 、γ )所引起,多 见于4—8周龄以下哺乳或断奶仔猪,也可发生于 较大的猪,哺乳仔猪发病常与母猪带菌有关。
用血清学分类,可分为A—V(缺 I、J)20 个群。使猪致病者,主要是C、D、E、L群。据 中监所研究,各地流行的病原均为β 型C群链 球菌,近几年也有D群。C群链球菌主要引起败 血症和化脓性炎症; D 群链球菌可引起脑炎、 肺炎和关节炎; E 群链球菌可引起局部淋巴结 脓肿。 本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29-33℃ 场地上能存活6天,但对一般的消毒剂敏感。
猪链球菌病(Streptococcosis suis)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链球菌引起的一些 疾病的总称,其中以颌下、咽部、颈部淋巴 结的化脓性炎症最为常见。 以链球菌性败血症和链球菌性脑膜炎病 死率最高。 也可引起多发关节炎,心内膜炎、乳腺 炎、淋巴结脓肿等疾病。
一、病原
球状细菌、呈链状排列,菌链长短不一, 革兰氏阳性(G+),不形成芽胞,在血液、腹 水、组织涂片中可见有荚膜。对培养要求较严 格,需用血液培养基。在菌落周围形成β (完 全溶血)或α 型(草绿色溶血环)。
取血清马丁肉汤中的培养基培养的细菌,用革兰氏染色可 见阳性的单个、成对、短链状或长链状排列的球菌,菌体 周围有紫红色荚膜
取血琼脂平板培养的细菌,用革兰氏染色可见阳 性的单个、成对、短链状或长链状排列的球菌, 菌体周围有粉红色环。
菌 形 态
血琼脂平板上培养18小时可见直径约2mm的圆 形隆起湿润菌落,中央透明,呈β溶血
急性型肺花斑样
急性型胃底部和十二指肠初段充血出血
急性型脾充血肿大
慢性型二尖瓣疣状心内膜炎
慢性型关节炎时,骨膜血管花边病灶
慢性型皮肤坏死
小急 叶性 间猪 质丹 性毒 肺: 炎肺 水 肿 ,
慢性型猪丹毒:心瓣膜上有 灰白色增生物,呈菜花状
五、诊断
1、亚急性型根据皮肤上出现特征性疹块作出诊 断。 慢性心内膜炎型病例不易与链球菌性心内膜炎区 别。往往需要死后剖检,作微生物检查确诊。 慢性关节炎也要与类症鉴别。 败血型要与猪瘟、猪肺疫、猪副伤寒急性型相鉴 别。
肾脏瘀血、紫色、微肿,表面有白色斑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