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学案(全国适用)+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南水北调学案

南水北调学案

第三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预习案(学生展示)★目标引领•知识与技能: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三线方案即产生的深远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自然资源区域分布特点、资源与经济发展间的相互关系,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发展观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读教材第62页,完成下列内容)1、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位,低于;2、我国水资源分布存在明显的性,具体时空表现在:【应用提升一】1、华北地区是我国最缺水的地区之一,其水资源紧张的原因不是因为()A.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B.水资源浪费严重C.气候较干旱,耕地面积大D.深处大陆内部,蒸发旺盛2、下列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开采地下水B.发展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C.南水北调D.推广污水净化技术,在城市中用“中水”浇灌花草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读教材第64页,结合图3—3---2,填表)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阅读教材第65页,完成下列内容)(一)积极意义:1、社会效益:改善调入区的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缓解矛盾,利于社会。

2、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

3、生态效益:增加调入区的,改善,缓解。

(二)消极影响:1、长江径流量,海水,盐度,水质。

2、可能引起。

3、东线工程范围内因,易发生。

4、东线工程又因,水质。

【应用提升二】1、南水北调工程将给北方地区带来的生态效益是()A.控制地下漏斗区的进一步扩大B.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C.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水产养殖业的大力发展2、东线调水工程对沿线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有利于沿线水生生物的生长B.沿线位地下水抬升,可解决用水紧张问题C.工程沿线可能使土壤盐碱化更加严重D.有利于沿线城市污水的排放※课堂案(合作探究、学生质疑、教师精讲)1、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具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2、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具有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点,原因是什么?3、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有哪些?(自然和人为)解决措施有哪些?(工程、生物、技术、管理)4、思考探究:我国的跨流域调水为何选定从长江引水?☆当堂达标——巩固案1、阅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简述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有何特点?(时间、空间)(2)京、津、冀所在的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何在?(3)南水北调工程三条路线的规划是:东线方案计划从长江游市江都段取水,利用大运河及大致与其平行的河道作为主干线,通过13级抽水台阶提水64米到东平湖,再采用隧洞虹吸方式穿越河进入。

跨流域调水工程--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南水北调 北煤南运

跨流域调水工程--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南水北调 北煤南运
可以获得更充足的气源供应,对西气东输 起到调峰和补充作用,能加快山西煤、气 的开发利用。
(2)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田在分布与消费 方面有何特征?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 中,方向①②③④的来源地分别是什 么地方?
油气资源分布具有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的 特点,而油气资源的消费则相反。 ①②③④的来源地分别是俄罗斯、中亚(或 哈萨克斯坦)、中东波斯湾地区、拉丁美洲。
源地水质 较差
较好
最好
地形、地势 黄河以南需动力 虽地形较复杂,但 地形复
对调水线路 提水,过黄河后 地势南高北低,水 杂,工
的影响 顺地势北流
可以自行流向北方 程艰巨
现在可用的 配套设施
好,有京杭大运 河及沿线湖泊可 利用
较好,有丹江口水 库可以利用

资料1
【资料分析】 工程量由大到小依次是西线、中线、东线; 调水量由大到小依次是东线、中线、西线; 水质由优至劣依次是西线、中线、东线; 现有条件由好至差依次是东线、中线、西线。
练习——西气东输
1.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途径地区,属 于我国能源最大的输出省(市)是 ___山__西_______,属于我国最大的输 入省(市)是 __上__海_______。
2.利用管道运输天然气有何优点? 运量大、运费低、连续性好、受自然 条件影响小、占地少、安全可靠
读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图,回答:
3.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气东输的气源主要来自我国最大的盆地

B.输气管线贯穿地势三级阶梯并三次穿越黄河
C.工程建设的最大困难是沿线气候条件恶劣
D.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有百利而无一害
• 4.下列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中,有利 于改善输入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工程是 ()

必修3第1章第4节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及产业转移部分学案

必修3第1章第4节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及产业转移部分学案

必修3第1章第4节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及产业转移部分学案【课标要求】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1.了解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具体措施、线路等。

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作用及在此过程中须注意的诸如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

3.正确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重点】1.资源跨区域调配。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先认真阅读课本27-33页内容,自主学习并思考下列问题:1.西气东输主体工程的起止点?除了主体工程以外还包括哪些?2.西气东输的效益体现在哪些方面?3.西气东输对治理大气污染有哪些积极的促进作用?4.西电东送有几条线路?起、止点分别是哪里?5.西电东送的原因和意义?6.西部地区煤炭资源的调出对调出地和调入地分别有哪些影响?7.导致沿海企业向内地迁移、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和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的原因及其影响。

8.产业空间转移对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合作探究】1.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相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2.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西电东送的三条通道。

北路通道送电能力达250万千瓦,中路通道现送电能力达120万千瓦,南路通道送电能力达300万千瓦,我国东部地区缺电情况得到明显缓解。

(1)北路送电线路输送的主要是火电,它是将煤炭资源转化成电能输出,这种能源输送方式与过去传统的输送方式相比,对京津唐地区的经济和环境有哪些有利之处?(2)中路送电线路主要输送水电。

该能源供应地的电力开发对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发展有哪些有利之处?(3)南路送电线路输送的主要是红水河的水电。

红水河(珠江支流)的长度只有几百千米,为什么水能却很丰富?3.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计划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

(1)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向外转移的原因。

(完整word版)四大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

(完整word版)四大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

在“十五”规划期间,我国把重点进行开发建设的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四大工程,称为“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

“十一五”规划重大项目——川气东送工程于2007年8月31日正式开工.(1)南水北调图1①概况:“南水北调”工程形成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相互连接成“四横三纵”的总体格局。

南水北调东线:扬州江都京杭运河山东天津中线:丹江口水库北京西线:金沙江黄河②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对比分析调水路线东线中线西线可调水量大较大较小源地水质较差较好最好可解决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有利于华北和西北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西电东送西电东送就是把西南、西北丰富的能源转化为电能,输送到我国东部沿海工农业发达地区.西电东送的三条通道是:①北路:把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的坑口火电和黄河上游的水电输送到京津唐地区(火电为主);②中路:把以三峡为中心(四川,重庆)的水电向长江三角洲输送;③南路:把西南水电及滇、黔两省的坑口火电(云南,贵州,广西)向珠江三角洲输送(水电为主)。

(3)西气东输工程①概况:指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用管道送往能源短缺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工程。

西起新疆轮南,东到上海,②意义:A对西部地区:可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B对东部地区:缓解能源短缺问题的同时,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③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开工建设西气东输:一线从塔里木盆地轮南油田到上海.二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从中亚进口天然气到广州。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提高清洁能源比重,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4)青藏铁路①概况:青藏铁路东北起自青海省会西宁,西南抵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其中从西宁到格尔木的第一期工程。

第二期工程从格尔木至拉萨,二期工程沿线地壳运动活跃,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

西气东输学案

西气东输学案

西⽓东输学案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东输为例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组: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考⽬标定位】【考纲解读】1.识记:西⽓东输的原因及其影响。

2.理解:我国或世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3.应⽤:结合实例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导——教师导⼊新课(时间不超7分钟)⼆、思——学⽣⾃主学习。

学⽣结合课本和地图册⾃主学习,完成下⾯相关内容。

(15分钟)考点⼀: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1、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我国⾃然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实⾏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最好的解决措施之⼀,其具体原因如下所⽰:2、调配⼯程(1)西⽓东输(2)南⽔北调(3)西电东送①地理背景:⽔电资源分布与⽤电负荷分布不平衡。

90%的可开发装机容量集中在西南、中南及西北地区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能源资源短缺,能源消耗量⼤。

②三条线路(如下图)考点⼆: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截⽌到2012年9⽉底,中⽯油塔⾥⽊油⽥公司西⽓东输⼀线已累计向东部地区输送优质天然⽓1 000亿⽴⽅⽶,对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具有深远意义。

下⾯是“西⽓东输主⼲道⾛向⽰意图”。

(1)西⽓东输⼀线⼯程沿途经过哪些地形区?(2)列举西⽓东输⼀线⼯程沿线有哪些⽣态环境问题?⾄少两例。

(3)西⽓东输的实现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合作探究2】根据“南⽔北调⽰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我国⽔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2)中线调⽔⼯程从南到北依次经过的四个省级⾏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长江径流量远⼤于黄河径流量的主要⾮⽓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3】读“西电东送⽰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018_2019学年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六单元区际联系与协调发展课时49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学案新人教版

2018_2019学年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六单元区际联系与协调发展课时49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学案新人教版

学案49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一一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目标定位]1. 了解西气东输的线路、气源地和目标市场。

2. 了解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3.理解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4.理解西气东输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课前准备屢| ―回扣歎林穷实基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1. 自然资源地区分布①。

2. 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②与该区域所③的自然资源不匹配。

3. 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1) 起点:新疆塔里木盆地的④ ______________ 由气田。

(2) 途经省区:甘肃、宁夏、⑤ __________ 、山西、河南、安徽、⑥ ________________ 。

(3) 终点:上海(共经过9个省市区)。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 •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1)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⑦ ____________ ,但是能源相对⑧_________ ,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2) 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2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1)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⑨___________ 为主,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2) 北煤南运还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3) 具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仅占2.7%。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1) 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总体特征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f® ______ (塔里木盆Jd!、淮喝尔盆他)屮陆」天撚气主要集中]⑪(柴达•木會地〉分布在四大气区v⑫_(皿川盖地]、、 _______ (那尔念斯〉(2) 开发现状a •目前,东北、华北等地区大部分主力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陆续进入了产量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大。

b • ? _____ 地区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

c •我国的油气开发战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学案 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学案 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学案(人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 1.了解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2.以西气东输为例,说明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于区域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的重要意义。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然性和必要性1.我国东、西部资源分布不均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要求必须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建设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之一。

它以①______________资源为基础,以②____________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新疆至上海、香港的输气管道。

2.西气东输工程包括③________________、输气管道建设、用户管网建设三部分。

主干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④________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⑤________,全长4 200千米。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资源⑥____________的地区差异大,这是实施西气东输的重要原因之一。

调整⑦__________是实施西气东输的又一重要原因。

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⑧________,这是实施西气东输的又一重要原因。

2.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是⑨____________________,陆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在新疆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的⑪______________四大气区。

3.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⑫________、⑬__________地区一直是石油天然气工业的主要基地。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实施西气东输,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⑭________________的状况,优化我国以⑮________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2.西气东输工程的大量投资,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⑯____________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西气东输 学案

西气东输  学案

第五章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

2、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一自然段,并思考: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提问:举出已学的几个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典例——西气东输工程
1、西气东输工程图,指导学生看图,并提出问题:
①该工程的气源区、目标市场分别是什么?()
②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自西向东经过了哪些省级行政区?()
哪些自然景观?()哪些地形区?()哪些山脉、河流?()
③线路分布的影响因素?()
线路在途径陕甘宁地区时为什么要向北弯?()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①课本图5.2,指导学生读图。

(结论: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②读《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2002年)》图,课本P45
(结论:我国以煤炭能源消费结构为主。


③课本插图5.3,指导学生分析:我国这种能源消费结构存在什么问题?为了我国可持
续发展,该如何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④读“我国天然气分布图”(《地图册》)
结合课文P88,理解: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12月12日,来自中亚和新疆塔里木气区的天然气顺利进入福建,这标志着国家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正式建成通气并进入调试阶段。

下图为西气东输三线示意图。

(1)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石油管道已在中哈边境口岸阿拉山口实现了跨国对接。

请指出中哈输气管道建设过程中,如果施工不当所造成的生态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的积极影响。

(3)为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福建省除了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外,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参考答案】(1)土地荒漠化。

原因:管道主要经过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较少,以温带荒漠和温带草原为主,植被稀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植被破坏后不易恢复。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缓解能源短缺;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3)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太阳能、风能、核能、沼气能等新能源,使能源结构多样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耗能产业;进行其他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
一、西气东输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建设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之一。

它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主要目标市场,建设从新疆至上海、广州、香港的输气管道。

1.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西部地区:受经济水平限制,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供大于需。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供小于需。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①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煤炭为主,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②矿产资源中具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很低;③长期以来北煤南运给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①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②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③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2.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西部地区:①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②促进天然气加工业的发展,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③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④实现西部能源结构优化,在沿线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⑤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水土保持尤为重要。

(2)对东部地区:①缓解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经济发展;②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③东部地区进行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建设,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④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二、西电东送
1.原因:西部能源资源(水电、煤炭等)丰富;东部经济发达,电力资源不足。

2.线路及其影响
三、南水北调
1.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1)积极意义:①社会效益——改善调入区投资环境;缓解争水矛盾,利于社会安定;
②经济效益——促进调入区的经济发展;③生态效益——增加调入区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控制地面沉降。

(2)消极意义(以东线为例):①长江径流量减少,海水上溯,引起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②长江泥沙淤积加重,航道淤塞;③对江淮沿线地区水生生物的生长带
来不利影响,沿线土壤易发生盐碱化;④沿线经济发达,大量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下图为我国能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A.石油、天然气和煤炭B.煤炭、天然气和水电
C.天然气、石油和水电D.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2.建设西电东送工程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B.治理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C.增加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D.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状况我国各类资源丰富,种类齐全。

但主要的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

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订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

下图为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

读图完成3—5题。

3.关于①工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缓解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局面B.缓解了铁路运输压力及输入地的大气污染
C.该工程中输送的能源类型主要是水电D.该工程中资源的运输方式主要是铁路
4.②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A.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B.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C.缓解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
D.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
5.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

其成因是沿途有些地区
①河水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上升
②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⑤D.②④⑤6.读南水北调和西电东送工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与南水北调东线相比,中线方案建设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投入使用后,哪些地区可能产生土壤次生盐碱化现象?试分析其产生过程。

(3)在调出区和调入区中任选其一,说明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答案】3.B 4.C 5.B
【解析】3.据图可知,①工程为西电东送工程的北线工程,主要输送的是煤电,A、C错误;该工程中资源的运输方式主要是电缆,D错误;变输煤为输送电力,缓解了铁路运输压力及输入地的大气污染,B正确。

故选B。

4.据图可知,②工程为西气东输工程。

主要是输送天然气到长三角地区,缓解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C正确;不能够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A错误;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煤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B错误;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稳定性发挥重要作用,D错误。

故选C。

5.据图可知,④工程为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江苏扬州提水,输送到华北地区。

沿途地下水位低,河水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上升,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则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因此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

①②④正确。

故选B。

6.【答案】(1)中线基本可自流供水,运营成本低;水源地水质较好。

(2)黄淮海平原。

产生过程:沿岸地区潜水面低于东线北上江水的水位,东线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潜水面上升;又因为该段沿岸地区地处半湿润地区,短暂雨季外的其他时期,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土壤中的盐分逐渐向地表积聚,产生了土壤次生盐碱化现象。

(3)对调出区:推动西部地区(调出区)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把其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本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或对调入区:缓解东部地区(调入区)能源紧张状况;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大气)质量;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对调出区可从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等方面分析;对调入区可从缓解能源紧张、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等方面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