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加减法》小学数学教案

合集下载

《分数加法和减法》数学教案设计

《分数加法和减法》数学教案设计

《分数加法和减法》數學教案設計
教案名称:《分数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分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2. 能够熟练地进行简单的分数加法和减法运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通过回顾整数加法和减法,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加法和减法的可能性。

2. 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切蛋糕等,引出分数加法和减法的实际应用。

二、讲解新知
1. 分数加法:让学生明白,只有分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分母不同的分数需要先通分再相加。

同时强调,最后的结果要化简成最简分数。

2. 分数减法:与分数加法类似,只有分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减,分母不同的分数需要先通分再相减。

同样,最后的结果要化简成最简分数。

三、课堂练习
1. 设计一些简单的分数加法和减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堂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2. 设计一些复杂一些的题目,如多个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总结巩固
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再次强调分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

2. 鼓励学生提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解答。

五、作业布置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分数加法和减法知识去解决,以巩固他们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反馈,反思本次教学的效果,以便于下次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苏教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

苏教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

苏教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苏教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苏教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运用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地进行观察与操作、猜想与验证、比较与分析等活动,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新问题中的价值。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设计理念1、更换问题情境,精心设计探究题,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挑战性,计算的方法更加开放。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认知的冲突中加深对计算算理的理解。

3、知识的背后体现方法,让知识不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方法的背后隐含思想,让方法不再是一种笨拙的工具。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

从学生熟悉的情境中生成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揭示课题。

1、情境:同学们,再过几天就到什么节日了?我想你们一定盼望很久了吧?为了渲染出更欢乐的节日气氛,学校手工小组的同学决定做40面彩旗,装扮我们的校园。

2、信息:男同学已经做好了20面,如果用分数来表示,他们完成了这批任务的几分之几?女同学做好了16面,又完成了这批任务的几分之几?3、问题:如果只用这两条有关分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用什么算式来解答?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计算,给一个恰当的名称。

二、感知体验1、初步感知,根据以往做加法的经验,直觉猜测并质疑。

(1)猜测:第一题是一道分数加法(1/2+2/5),根据以往做加法的经验,你认为结果可能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其他同学也是这样认为的吗?(2)质疑:科学探究从来不会、也不应该只停留在猜想这一步上,它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验证!所有的同学都深入地再想一想,3/7对吗?你们是从什么地方看出它的结果不可能是3/7的?2、深层体验,利用已有的知识,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如此看来,直接相加的这个经验不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新问题了。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加减法》精品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加减法》精品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加减法》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第七章《分数》的第三节,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详细内容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以及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教学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明和小红分水果的场景,引导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0分钟)(1)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步骤。

(3)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

3.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0分钟)(1)讲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步骤。

(3)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

4.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10分钟)(1)讲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

(2)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步骤。

(3)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运算方法(2)例题(3)练习题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运算方法(2)例题(3)练习题3.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1)运算方法(2)例题(3)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作业题:(1)计算题:完成教材第32页第1题。

(2)应用题:根据实际情况,编写一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应用题,并解答。

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作业题:(1)计算题:完成教材第33页第2题。

《分数加减法》小学数学教案

《分数加减法》小学数学教案

《分数加减法》小学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分数加减法的定义和计算法则。

2. 分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分数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分数加减法。

2. 运用案例教学法,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分数加减法教学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

2. 学具准备:学生作业本、笔、计算器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分数加减法来解决问题。

2. 讲解分数加减法的定义和计算法则,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分数加减法。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法来解决问题。

4.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掌握程度。

七、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选取一个实际问题,运用分数加减法来解决,并将解题过程写成小论文。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调整教学策略。

九、课后辅导:1. 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 组织小组辅导,让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十、课程评价:1.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考察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等。

3. 课后小论文:评估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分数加减法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上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掌握情况。

小学数学课例《分数加减法》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课例《分数加减法》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优秀课例《分数加减法》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和意义。

学生能够运用分数加减法的规则进行计算。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例题来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学生能够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和意义:解释分数加减法的定义和规则。

通过图示和例子来展示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过程。

2.2 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例题来发现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讲解和演示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步骤。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或情境,引起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兴趣。

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3.2 讲解与演示:使用图示、实物或多媒体工具,生动形象地展示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过程。

讲解和演示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步骤和规律。

3.3 练习与讨论: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练习。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评价学生的提问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4.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包括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正确性和运算规律的理解程度。

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和反馈。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分数加减法的应用: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法进行解决。

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5.2 进一步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的拓展和应用。

推荐一些相关的学习资源或书籍,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学材料:准备教材、PPT、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准备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和答案。

6.2 教学环境:确保教室环境安静、整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分数的加减法小学数学教学教案

分数的加减法小学数学教学教案

分数的加减法小学数学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概念,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分数加减法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注意事项。

3. 实际应用题的解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实际应用题的解答。

2. 教学难点: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形展示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过程。

2. 采用例题讲解法,通过典型例题分析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实物和图形。

2. 练习题和答案。

3. 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4. 教学用具(如黑板、粉笔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分数加减法的概念。

2. 讲解与演示:用实物和图形展示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过程,讲解运算规则。

3. 例题分析:分析典型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4. 练习与讨论:让学生进行练习,分组讨论解题方法,教师进行辅导。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疑问。

七、课堂练习:1. 完成PPT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自主编写分数加减法的应用题,并进行解答。

3. 互相交换习题,互相检查答案,纠正错误。

八、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册中的分数加减法题目。

2. 选择一道有兴趣的分数加减法应用题,进行深入研究。

3. 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绘制思维导图。

九、评价与反馈: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评价。

2. 练习与作业:检查学生的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其掌握程度。

3. 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总结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9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9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分数加减混合运算9篇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1教学内容教材第117 、118 的内容及第120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 一4 题。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算法。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重点难点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1.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12+8-13 16-4+21 24-(18+3)2. 老师指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二)预习创设自学内容 1、自学p117的例1 提问a、在例题中你能尝试用多种方法来计算吗? b、你还能提出一个加减混合的问题给同伴,让他解决,并且能用多种方法尝试 2、自学p118中的例2 你发现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的关系是什么?2、尝试练习,能简便则简便 + + = —( +)= —— = +(—)= 尝试练习试着完成p118的做一做(三)合作交流,展示汇报。

1.出示例1 的表格,反馈预习。

(1)通过预习,你从表格里读懂了什么,用自己语言来描述一下。

(2)老师出示第一个问题:“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3)提问:森林部分指什么?怎样列式?(4)汇报不同的计算方法,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方法一:+一方法二:+一= +一 =+一= 一 == =(5)小结计算方法: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进行计算。

计算时,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方法。

2.出示例1 的第二个问题:“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 l )先让学生看懂表格内容,然后老师提问:在这个问题中,把什么看作单位“1 " ?是什么意思?( 2 )请学生列出算式:1 --或1 -(+ )( 3 )请学生试着计算,并指名板演这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

分数的加减法小学数学教学教案

分数的加减法小学数学教学教案

分数的加减法小学数学教学教案第一章:分数加减法的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和意义。

能够将分数进行相加和相减。

1.2 教学内容:分数加减法的定义和规则。

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1.3 教学方法:通过实际例子的演示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概念。

使用数学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测试,评估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二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能够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结果。

2.2 教学内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规则和运算方法。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实际例子和练习。

2.3 教学方法:使用数学幻灯片和实物模型,演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过程。

提供同分母分数的加减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2.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测试,评估学生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三章: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能够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结果。

3.2 教学内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规则和运算方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实际例子和练习。

3.3 教学方法:使用数学幻灯片和实物模型,演示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过程。

提供异分母分数的加减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3.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测试,评估学生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四章: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方法。

能够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结果。

4.2 教学内容: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规则和运算方法。

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实际例子和练习。

4.3 教学方法:使用数学幻灯片和实物模型,演示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过程。

提供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4.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测试,评估学生对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加减法》小学数学教案
《分数加减法》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折纸操作与通分的活动过程,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学会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能正确地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及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培养良好的动手习惯,学会与人合作增进小组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先通分,再加减的算理。

预习要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给下面每组分数通分
和和
回忆:什么是通分?通分时,用谁做公分母?
2、计算下面各题
通过练习,谁来说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小结
(1)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过程叫做通分。

通分时,用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这样计算最简便。

(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跟分数加减法相关的新内容。

二、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例题,引导观察
根据这一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1)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
(2)小红比小明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
3、探索算法
(1)估一估
(2)让学生尝试探索计算方法
(3)交流算法
提问:为什么要将异分母变成同分母?
(4)课件演示计算过程,理解算理
4、即时练习
3/4+5/8
9/10-1/6
5、归纳算法
提问:怎样计算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
课件出示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巩固练习
1、课本试一试
请学生先计算再说一说淘气和笑笑的算法有什么不同?
2、数学小医生
3、算一算
2/3+1/8
3/4-1/6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巡视进行针对性地指导
四、总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2、你认为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要注意些什么?
板书设计: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把它们相加减。

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教学反思: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

(先通分,再加减)。

2、在本课中,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方法,组织学生借助图形理解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法,在探索与交流中完成了新知的学习,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3、应该注意的事在通分时为了计算简便,应选择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

【《分数加减法》小学数学教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