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管理的内涵
管理学基础知识学习资料

管理学基础知识学习资料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管理的含义(内涵)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
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
3.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在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
4.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二、管理的性质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具有其独特的性质。
1.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二重性理论认为,管理一方面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3.管理的艺术性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
它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三、管理职能管理职能就是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教材认为,管理的职能应包括下述几个方面:1.计划。
计划是事先对未来行为所作的安排,它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2.组织。
组织是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其主要内容是:设置组织部门;确定各部门的工作标准、职权、职责;制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及联系方式和规范等等。
3.领导。
领导职能贯穿于整个管理活动中。
组织的高层、中层和基层领导都担负着领导职能。
4.控制。
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是控制的标准。
四、管理者的分类每个管理者都处于不同的管理岗位上,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他们进行分类。
1.按管理者所处的层次可以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作为一名管理者,不论处于组织的哪一层次,其履行的管理职能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几个方面,只是履行职能的重点和程度不同。
另外,对于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管理工作的内涵也不完全相同。
2.按管理者所处的活动领域可以分为:企业管理者、政府部门管理者和其他部门管理者。
管理学第一章第一节 管理的内涵与本质

➢企业的生产活动包括:
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工作
资源 筹措
企业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
资源 转换
借助特定渠道把特定产品利用特定方式转 移到需要这种产品的特定消费者手中
产品销 售或成 果处理
一、组织与管理
企业是在下述背景下进行上述活动的:
1. 资源稀缺
2. 内部活动成果需 要到外部实现
3. 产品是生产者联 合劳动的成果
二、管理的内涵
(二)管理的基本特征
1. 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2. 管理的主体是具有专门知识、利用专门技术和方法来进行 专门活动的管理者。 3. 管理的客体是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 4. 管理是一个包括多阶段、多项工作的综合过程:决策、组 织、领导、控制、创新……
二、管理的内涵
二、管理的内涵
(一)管理的概念
➢何谓管理?不同的研究者就有着各种各样的见解: 管理就是管人;管理就是决策; 管理就是研究系统运行的规律,据此设计系统运行的规则并不断调整; 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综上,管理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由管理者利用相关知识、技 术和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并不断创新的过程。
职务设计
• 分析需要设置哪些岗位
机部门 • 规定不同部门在活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人岗匹配 发布工作指令
• 将适当的人员安置在组织结构的适当岗位 • 指挥人员,并提供必要的物质和信息条件
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变革
• 适时调整组织结构
二、管理的内涵
3. 领导
领导是指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 目标而努力工作的管理活动过程。
三、管理的本质
管理是对人或对人的行为的管理 管理的本质是对人的行为进行协调
第一章 第一节管理的本质与内涵

(二)管理的基本特征
组织与管理 管理的内涵
➢ 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 管理的主体是具有专门知识、利用专门技术和方法来进行专门活动的管理者。 ➢ 管理的客体是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 ➢ 管理是一个包括多阶段、多项工作的综合过程: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标而努力工作的管理活动过程。
管理的内涵
管理的本质
组织与管理 管理的内涵
➢ 4. 控制 ➢ 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系统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包括根据预
先制定的标准检查和监督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判断工作结果与目标要求是否 相符。
“把好方向盘”
管理的本质
组织与管理 管理的内涵
5. 创新 组织内外部的不断变化要求组织内部的活动技术与方法不断变革,组织活动与
第一章 管理导论
1
第一节 管理的本质与内涵
2
第二节 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
第三节 管理活动的时代背景
课程导入
组织与管理
什么是组织
管理的内涵 管理的本质
动词
• “组织”是管理的 一种职能,甚至是 管理的代名词。
• 为了使每个人都能 以适当的方式提供 目标活动所需要的 贡献,首先需要进 行劳动分工,然后 需要对他们的分工
职务设计
• 分析需要设置哪些岗位
机构设计 结构设计 人岗匹配
• 将不同岗位加以组合形成不同的部门 • 规定不同部门在活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 将适时调整组织结构
组织与管理
➢ 3. 领导 ➢ 领导是指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
第一章---管理的基本问题

计划 28% 控制
组织 36%
14% 领导
22%
基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
三、管理者的素质、技能和角色
1、管理者的素质:是指管理者的与管理相关 的内在基本属性与质量。管理者的素质主 要表现为品德、知识、能力与身心条件。
2、管理者的基本素质(见表) 3、现代管理者素质的核心——创新 4、管理者的技能(见表) 5、有效管理者与成功管理者(见表 6、管理者的角色
健康的身体;坚强的意志; 开朗、乐观的性格;广泛 而健康的兴趣等
现代管理者素质的核心——创新
1、创新是现代管理者素质的核心 2、创新素质主要体现: • 创新意识 • 创新精神 • 创新思维 • 创新能力
管理者的技能
基本 含
义
技能
内
容
技术 技能
人际 技能
指管理者掌握与运用 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知 识、技术和方法的能 力
美日经营目标的比较
经营目标
美国 日本
投资回收率(ROI)
2.43 1.24
股票价格上升
1.14 0.02
市场占有率
0.73 1.43
产品改善 生产物流系统的合理化
0.50 0.46
0.68 0.71
自有资本率
0.38 0.59
新产品比例
0.21 1.05
提高企业社会形象
0.05 0.20
作业条件改善
0.04 0.09
1 位得 3 分,2 位得 2 分,3 位得 1 分,其它得 0 分,
利害共担者
(Stakeholder)
股东 雇员 顾客 供应商 社会
二、管理主体(管理者)
谁是管理者?指挥别人活动的人。
管理学的本质和内涵下

第一章管理学的内涵和本质三、古典管理理论管理理论的发展:它是随着工厂制度和工厂管理实践的发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系统形成的。
这个时期的管理理论通常被称为古典管理理论,主要研究问题涉及科学管理、一般管理以及科层组织。
其主要标志是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和法约尔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科学管理研究1.科学管理:它是20世纪初在西方工业k国家影响最大、推广最普遍的一种管理理论,也被称作泰勒制(Taylorism) ●泰勒制的产生和迅速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历史背景.。
2.历史背景: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数量的增加与规模的扩大,企业管理逐渐要求从传统的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
另一方面,资本对劳动的控制从不完全到完全也要求改进企业管理的方法。
泰勒认为,当时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普遍低下,工人每天的实际产量只为他们劳动能力的1/3,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劳动使用不当,包括工作分配不合理和劳动方法不正确。
由于薪酬和工人本性等原因,工人不愿干或不愿多干,企业生产组织与管理的原因。
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企业盈利,必须从三个方面做文章。
3.文章内容:√改进工作方法,并根据工作的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
根据工作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
作业环境与作业。
条件的标准化,改进操作方法,操作+动作动素,招聘与培训。
√改进分配方法,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在计算工资时,采取不同的工资率,未完成定额的按低工资率付给,完成并超过定额的按高工资率付给。
由于完成并超过定额能以较高的标准得到报酬,工人愿意提供更多数量的劳动。
√改进生产组织,加强企业管理。
设置计划部门,把计划和执行职能分开。
实行职能工长制。
例外管理。
4、对泰勒制的评价:泰勒是科学管理的创始人,他把科学的方法用到管理上,把人当经济人。
局限于基层管理。
(二)一般管理研究【1】管理的十四条原则①劳动分工。
在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可以提高效率,但劳动分工有一定限度。
管理学(马工程)——第一章-管理导论-PPT课件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效益原理
效益是指组织目标的实现与实现组织目标所付代价之间的一种比例关 系。追求组织活动的效益就是尽量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去实现组织的既 定目标。
做正确 的事情
正确地 做事情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适度原理
管理活动中存在许多相互矛盾的选择,必须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 最恰当的点,进行适度管理,实现适度组合。
二、管理的内涵
3. 领导
领导是指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 目标而努力工作的管理活动过程。
二、管理的内涵
4. 控制
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系统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包括根据预 先制定的标准检查和监督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判断工作结果与目标要求 是否相符。
“把好方向盘”
➢ 以人为中心的人本原理要求对组织活动的管理既是“依靠人的管理”,也是“为 了人的管理”。
依靠人的管理
• 组织被管理者参与管理 • 重视管理的人性化。
为了人的管理
• 管理的目的使组织能够更好 地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
• 全体组织成员共享由于管理 而促进的组织成果的改善。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或子系统组合而成的具有特 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根据不同的标准,系统可以分成不同类型。
、创新……
二、管理的内涵
(三)管理工作的内容
创 新
二、管理的内涵
1. 决策
决策是组织在未来众多的行动可能中选择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案。 ➢ 管理者首先要研究组织活动的内外部背景。 ➢ 详细分析为了实现决策目标,需要采取哪些具体的行动,这些行动对组织的各
个部门和环节在未来各个时期的工作提出了哪些具体的要求。
管理学(马工程)——第一章-第二章

巴纳德:社会系统学派
《经理人员的职能》1938年 • 组织是两人或更多人经过有意识地协调而形成的系
统。 • 正式组织具备的三个条件:明确的目标;协作的意
愿;良好的沟通 • 经理人员的职能: 建立并维持一个信息系统;使组
织中每个人都能做出贡献;阐明组织的目标。 • 非正式组织是因为工作上的联系而形成的有一定看
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
1. 存在明确的分工 2. 形成指挥链或等级体系 3. 正式选拔,根据职务要求来任用 4. 正式任命 5. “专职的”管理人员 6. 行政人员不是企业的所有者 7. 严格的规则、纪律、程序 8. 以理性准则处理关系
系统管理理论
• 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 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要点:
二、管理的内涵
2. 组织
职务设计
• 分析需要设置哪些岗位
机构设计 结构设计
• 将不同岗位加以组合形成不同的部门 • 规定不同部门在活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人岗匹配 发布工作指令
• 将适当的人员安置在组织结构的适当岗位 • 指挥人员,并提供必要的物质和信息条件
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变革 • 适时调整组织结构
二、管理的内涵
1. 工作定额。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科学地确定工作 定额
2. 标准化。操作方法、工具、设备、环境的标准化 3.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挑选和培训“第一流的工人” 4. 差别计件工资制 5. 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泰罗(科学管理之父),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劳 动生产率,代表作为《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追随 者有吉尔布雷斯夫妇(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甘特(甘特 图)等
(12)人员稳定
(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13)首创精神
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四、管理主体
3、管理者基本素质构成
政治、品行 基本业务素质
4、管理者核心素质-----创新: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9
四、管理主体
高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
概
念
人
技
文
能
技
技
能
术
技
能
不同层次对管理者技能需要比例
10
四、管理主体
6、管理者的作用
一头狮子率领的绵羊部队,可以打败一头绵羊率领的 狮子部队。
3、权变理论
考虑环境因素,管理同环境相适应。 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就是权变关 系。 强调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组织结构、 领导方式、管理机制。 将组织看成社会系统中的分系统,要求组织的各方 面活动都要是应外部环境的要求。
30
第三章 管理思想演进
四、人性的假说
1、一般人性假说理论:
头地 7、我希望完成通常与管理工作有关的例行职责
17
测试结果评价
7-12: 较低的管理动机 22-34:中等 35-49:较高的管理动机
18
第三章 管理思想演进
一、古典管理理论
1、泰罗(科学管理之父1856-1915) : 科学管理----西方古典管理理论1
提高效率:通过分工和工时研究 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标准化原理 计件工资报酬制度 雇员和雇主必须协调和合作 区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 实行职能工长制 管理例外原则
24
第三章 管理思想演进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实 现自我理想和抱负的愿望
威望 目标
追求受人尊重和自尊
荣誉
希望与别人交往,避免孤 单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举例
A的目标、战略与组织结构设计 的目标、 的目标 A:代表某一组织,如华南师范大学、 :代表某一组织,如华南师范大学、 某一企业、政府部门,也可以自编案例、 某一企业、政府部门,也可以自编案例、 自行组建模拟公司进行讨论 华南师范大学的目标、 华南师范大学的目标、战略与组织结构 设计
世界一流、世界知名、国内一流、 世界一流、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省内一 流 教学型、科研型、 教学型、科研型、教学科研并重型 综合性、 综合性、专门学科 …… 考虑的因素 外部环境:政府、人力资源、 外部环境:政府、人力资源、 其它学校的情况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中山大学
成绩的构成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期末考试 平时成绩=考勤+课堂表现+作业+专 平时成绩=考勤+课堂表现+作业+ 题讨论
专题讨论要求
每个同学都参与 每个同学都参与 组成讨论团队: 组 组成讨论团队:14组 小组内成员之间充分合作和交流、 小组内成员之间充分合作和交流、各小 组课前避免太多的交流 一个笑话: 其他国家的食物短缺 短缺问 一个笑话:请就其他国家的食物短缺问 自己的看法。 题说说你自己的看法 题说说你自己的看法。 鼓励差异
管理学学什么:管理学研究内容
1、管理的思想、意识和观念 2、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3、管理的应用、分析与实践
管理活动(或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这三者 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学管理学
管理日益与科学和技术一起被称为人类 管理日益与科学和技术一起被称为人类 日益与科学 文明的三鼎足 科学的管理对中国越来越重要。 科学的管理对中国越来越重要。 企业、 企业、MBA、政府、官员出国培训 、政府、
管理学的研究与学习方法
(1)历史研究的方法 ) (2)比较研究的方法 ) (3)案例分析的方法 ) (4)归纳演绎的方法 )
第一章 管理的内涵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 管理的概念、作用和任务;管理 者的职责、技能及职业化;管理的过 程、特征和适用范围等
概念必须是清晰的
“明确的概念是研究科学和理解问题最起码 的要求。 的要求。” 任何原则或理论体系都要求概念清晰…… “任何原则或理论体系都要求概念清晰 概念是组成理论和原则的基本内容, 概念是组成理论和原则的基本内容,概念应 该是明确的, 该是明确的,对使用它的那些人来说是有意 义的;是前后一贯地使用的, 义的;是前后一贯地使用的,否则一个想阐 明学识的人所讲的内容就将不可能如实地传 递给别人。 递给别人。” ——哈罗德 孔茨和西里尔 奥唐奈 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 哈罗德 孔茨和西里习,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让同学们对管理知 识有一个较完整的了解,同时能运用管理学 识有一个较完整的了解, 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思考和分析一些问题。 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思考和分析一些问题。
对那些有志于继续探求的学生, 对那些有志于继续探求的学生,本课程也将 提供一把打开管理学宝库大门的钥匙。 提供一把打开管理学宝库大门的钥匙。
全球大学经济系排名
1Harvard U USA 210.7 121 2 U Chicago USA 159.3 94 3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USA 136.8 65 4 U California - Berkeley USA 134.9 93 5 Princeton U USA 118.3 52 6 Stanford U USA 114.3 92 7 Northwestern U USA 112.9 68 8 U Pennsylvania USA 110.9 78 9 Yale U USA 108.9 60 10 New York U (NYU) USA 105.1 82 11 U California - Los Angeles USA 94.9 70 12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UK 94.9 74
-news-jingpin-kecheng-guanli-kj_rm-flash-d01_1.swf.url
海尔的腾飞
1.崛起与发展
从濒临倒闭的集体小 厂发展壮大成为知名的跨 国企业, 2002年海尔实现 国企业, 2002年海尔实现 全球营业额711亿元, 711亿元 全球营业额711亿元,是84 年的20000多倍;2002年 20000多倍 年的20000多倍;2002年, 海尔跃居中国电子信息百 强之首。 强之首。
即使从“小处” 即使从“小处”看,在人生悠悠的岁月里, 在人生悠悠的岁月里, 也需要管理好你自己。需要管理好你的事业、 也需要管理好你自己。需要管理好你的事业、 人生目标、行为、时间、精力和财富。管理 人生目标、行为、时间、精力和财富。 的能力成为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的能力成为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疯狂扩张的代价
偌大的一个公司, 偌大的一个公司,竟没有像样的 主业支撑,没有知名的品牌挑台, 主业支撑,没有知名的品牌挑台,再 加上内部管理上的混乱, 加上内部管理上的混乱,致使资金周 转困难,债台高筑, 转困难,债台高筑,对下属公司的管 理失控,陷入了全面危机。 理失控,陷入了全面危机。 1997年 1997年,国务院不得不对该公司 进行全面清理整顿。 进行全面清理整顿。一个曾红极一时 的国有大公司倒下了。 的国有大公司倒下了。
– 图书馆学 – 情报学 – 档案学
三、四个问题
1、管理学是什么 、 2、管理学学什么 、 3、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学 、 4、如何研究与学习管理学 、
管理学是什么
管理学研究的是管理活动的一般 规律与原则。 规律与原则。 它不是研究某一特殊领域的管理 活动, 活动,而是研究共同的原理和共同 原则。 原则。也就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 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 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 管理学是建立其它管理学科的基础。 管理学是建立其它管理学科的基础。
专题讨论的形式
4、两个小组为一个单元,最好共选一个 、两个小组为一个单元, 管理问题或一个案例进行分析 一个小组为正方、 一个小组为正方、另一小组为反 起码核心观点不同), ),各自阐述论 方(起码核心观点不同),各自阐述论 据
专题讨论内容举例
研究的对象: 研究的对象:组织 论题内容 (1)自行查找案例进行分析 ) 2)自编一个管理的案例(如学校的社团组织) (2)自编一个管理的案例(如学校的社团组织) 实际情况+分析+ 实际情况+分析+方案 (3)无论选择(1)或(2)都必须与课本内容 )无论选择( ) ) 主题相关, 主题相关,且应与 刚学完的一章或马上要学 的一章内容相关,如第4周的两个小组讨论的 的一章内容相关,如第 周的两个小组讨论的 内容应与前3章内容相关 内容应与前 章内容相关
一、什么是管理(Management) 什么是管理( )
泰勒
法约尔
西蒙
马克斯·韦伯 马克斯 韦伯
海尔的腾飞
3.海尔的成功
美国《家电》杂志统计显示海尔是全球 美国《家电》 增长最快的家电企业, 增长最快的家电企业,并对美国企业发出了 海尔击败通用电气”这样的警告。 “海尔击败通用电气”这样的警告。 美国《财富》杂志选出在“ 美国《财富》杂志选出在“美国以外全 球最具影响力的25名商界领袖” 25名商界领袖 球最具影响力的25名商界领袖”中,其首席 执行官张瑞敏排在第19 19位 执行官张瑞敏排在第19位。 张瑞敏登上了哈佛大学商学院讲台。 张瑞敏登上了哈佛大学商学院讲台。
评论
上述两个案例,一个由小到大,到强; 上述两个案例,一个由小到大,到强;一个 由大到乱,到衰,这一成一败说明了企业的 由大到乱,到衰, 成败在于科学的管理,在于正确的战略。 成败在于科学的管理,在于正确的战略。 美国邓恩和布兹特里斯信用分析公司调研结 果表明, 90% 果表明 , 有 90 % 破产企业是由于管理不善所 致。 我国国有企业80% 80%以上的亏损企业是由于管 我国国有企业80%以上的亏损企业是由于管 理不善所致。 理不善所致。
疯狂扩张的代价
中联公司成立于1992年 中联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经国务院 1992 批准注册的国有大公司。 批准注册的国有大公司。 公司组建伊始,他们在全国各地迅速 公司组建伊始, 地注册公司,短短一年时间之内, 地注册公司,短短一年时间之内,注册二级 公司20多个,三级公司50多个, 公司20多个,三级公司50多个,四级公司 20多个 50多个 更是遍布全国。 更是遍布全国。
二、管理学学科门类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 会计学 – 企业管理 – 旅游管理 – 技术经济及管理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 林业经济管理
管理学学科门类( 管理学学科门类(续)
公共管理
– 行政管理 –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社会保障 – 土地资源管理
图书馆、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管理: 管理:资源配置
田忌赛马 汉高祖刘邦曾经说过:攻城夺地, 汉高祖刘邦曾经说过:攻城夺地, 吾不如韩信;接济粮草, 吾不如韩信;接济粮草,吾不如萧 运筹帷幄,吾不如张良, 何;运筹帷幄,吾不如张良,但他 们却能为我所用。 们却能为我所用。 如何泡茶? 如何泡茶? 洗杯子、 洗杯子、 烧水 找茶叶、 找茶叶、泡茶
内部因素 华师本身的情况:如师资力量、 华师本身的情况:如师资力量、招 生情况、学生素质、经费、 生情况、学生素质、经费、历史沿革等 组织结构 事业部型、混合型…… 事业部型、混合型
言归正转: 言归正转:绪论
一、管理重要吗? 管理重要吗?
管理成败的故事 海尔 中联公司
海尔的腾飞(短片) 海尔的腾飞(短片)
课程安排
教学进度
教学方法与要求
管理学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案例教学和课堂 讨论。 讨论。 管理学》探求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与原则, 《管理学》探求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与原则, 学习前人的经验。但它决不是单纯的模仿,需 学习前人的经验。但它决不是单纯的模仿, 要举一反三,标歧立异,勇于创新。 要举一反三,标歧立异,勇于创新。 要求同学们 – 认真预习,阅读必要的管理经典著作与专业 认真预习, 期刊或报纸 – 勤于思考,多与实际工作者和同学讨论与交 勤于思考, 保持创新的意识和开放的心态。 流,保持创新的意识和开放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