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

传感器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
传感器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

课题名称传感器在汽车中的应用

系别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班级机自本(一)班

成员陈怀棠祁步春吴敏杰

传感器在汽车中的应用

1引言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现代汽车正由一个单纯交通工具朝着能满足人类需求和安全、舒适、方便及无污染的方向发展。当前,汽车电子已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据预测,未来汽车电子产品的费用将占整车费用的30%,并认为汽车上70%的革新将来源于汽车电子。近20年来,世界汽车电子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已广泛用于汽车的各个独立的电子控制系统,并正向着可完成汽车各种功能的综合电子控制系统发展。同时,汽车电子产品也向完成单个汽车控制扩展到“汽车-人-公路-环境”的系统信息交流和控制的方向发展。在汽车电子产品中,传感器已成为关键的基础配套产品。20世纪末期,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发达国家对汽车工业提出的新要求,促进了传感器应用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传感器的研发和生产单位采用新材料和新的加工技术开发和生产新一代的传感器及系统,满足汽车工业的需求。

2汽车用传感器

2.1汽车用传感器的特点

车用传感器是汽车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装置,它把汽车运行中各种工况信息,如车速、各种介质的温度、发动机运转工况等,转化成电讯号输给计算机,以便发动机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各类传感器主要应用在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底盘电子控制系统和车身电子控制系统。

2.2汽车用传感器分类

常用的有如下三种:

按传感器的物理量分类,可分为位移、力、速度、温度、流量、气体成份等传感器

按传感器工作原理分类,可分为电阻、电容、电感、电压、霍尔、光电、光栅、热电偶等传感器。

按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性质分类,可分为:输出为开关量(“1”和"0”或“开”和“关”)的开关型传感器;输出为模拟型传感器;输出为脉冲或代码的数字型传感器。

汽车上的主要传感器有:

空气流量传感器是将吸入的空气转换成电信号送至电控单元(ECU),作为决定喷油的基本信号之一。根据测量原理不同,可以分为旋转翼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卡门涡游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热线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和热膜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四种型式。前两者为体积流量型,后两者为质量流量型。目前主要采用热线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和热膜式空气流量传感器两种。

进气压力传感器可以根据发动机的负荷状态测出进气歧管内的绝对压力,并转换成电信号和转速信号一起送入计算机,作为决定喷油器基本喷油量的依据。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半导体压敏电阻式进气压力传感器。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安装在节气门上,用来检测节气门的开度。它通过杠杆机构与节气门联动,进而反映发动机的不同工况。此传感器可把发动机的不同工况检测后输入电控单元(ECU),从而控制不同的喷油量。它有三种型式:开关触点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线性可变电阻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综合型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曲轴位置传感器也称曲轴转角传感器,是计算机控制的点火系统中最重要的传感器,其作用是检测上止点信号、曲轴转角信号和发动机转速信号,并将其输入计算机,从而使计算机能按气缸的点火顺序发出最佳点火时刻指令。曲轴位置传感器有三种型式:电磁脉冲式曲轴位置传感器、霍尔效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光电效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型式不同,其控制方式和控制精度也不同。曲轴位置传感器一般安装于曲轴皮带轮或链轮侧面,有的安装于凸轮轴前端,也有的安装于分电器。

爆震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的缸体上,随时监测发动机的爆震情况。目前采用的有共振型和非共振型两大类。

3传感器在汽车行业的具体应用

3.1传感器在发动机控制系统中的运用

发动机控制系统用传感器主要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置和转速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气体浓度传感器和爆震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向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单元(ECU)提供发动机的工作状况信息,以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降低油耗、减少废气排放和进行故障检测。

3.1.1 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发动机温度、吸入气体温度、冷却水温度、燃油温度以及催化温度等。温度用传感器有线绕电阻式、热敏电阻式和热偶电阻式三种主要类型。三种类型传感器各有特点,其应用场合也略有区别。线绕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的精度高,但响应特性差;热敏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灵敏度高,响应特性较好,但线性差,适应温度较低;热偶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的精度高,测量温度范围宽,但需要配合放大器和冷端处理一起使用。

已实用化的产品有热敏电阻式温度传感器(通用型-50℃~130℃,精度1.5%,响应时间10ms;高温型600℃~1000℃,精度5%,响应时间10ms)、铁氧体式温度传感器(ON/OFF型,-40℃~120℃,精度2.0%)、金属或半导体膜空气温度传感器(-40℃~150℃,精度2.0%、5%,响应时间20ms)等。

3.1.2压力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气缸负压、大气压、涡轮发动机的升压比、气缸内压、油压等。吸气负压式传感器主要用于吸气压、负压、油压检测。汽车用压力传感器应用较多的有电容式、压阻式、差动变压器式(LVDT)、表面弹性波式(SAW)。电容式压力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负压、液压、气压,测量范围20~100kPa,具有输入能量高,动态响应特性好、环境适应性好等特点;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受温度影响较大,需要另设温度补偿电路,但适应于大量生产;LVDT式压力传感器有较大的输出,易于数字输出,但抗干扰性差;SAW式压力传感器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功耗低、可靠性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数字输出等特点,用于汽车吸气阀压力检测,能在高温下稳定地工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传感器。

3.1.3 流量传感器

流量传感器主要用于发动机空气流量和燃料流量的测量。空气流量的测量用于发动机控制系统确定燃烧条件、控制空燃比、起动、点火等。空气流量传感器有旋转翼片式(叶片式)、卡门涡旋式、热线式、热膜式等四种类型。旋转翼片式(叶片式)空气流量计结构简单,测量精度较低,测得的空气流量需要进行温度补偿;卡门涡旋式空气流量计无可动部件,反映灵敏,精度较高,也需要进行温度补偿;热线式空气流量计测量精度高,无需温度补偿,但易受气体脉动的影响,易断丝;热膜式空气流量计和热线式空气流量计测量原理一样,但体积少,适合大批量生产,成本低。空气流量传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为:工作范围

0.11~103立方米/min,工作温度-40℃~120℃,精度≤1%。

燃料流量传感器用于检测燃料流量,主要有水轮式和循环球式,其动态范围0~60kg/h,工作温度-40℃~120℃,精度 1%,响应时间<10ms。

3.1.4 位置和转速传感器

位置和转速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曲轴转角、发动机转速、节气门的开度、车速等。目前汽车使用的位置和转速传感器主要有交流发电机式、磁阻式、霍尔效应式、簧片开关式、光学式、半导体磁性晶体管式等,其测量范围0 ~360 ,精度 0.5 以下,测弯曲角达 0.1 。

车速传感器种类繁多,有敏感车轮旋转的、也有敏感动力传动轴转动的,还有敏感差速从动轴转动的。当车速高于100km/h时,一般测量方法误差较大,需采用非接触式光电速度传感器,测速范围0.5~250km/h,重复精度0.1%,距离测量误差优于0.3%。

3.1.5 气体浓度传感器

气体浓度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车体内气体和废气排放。其中,最主要的是氧传感器,实用化的有氧化锆传感器(使用温度-40℃~900℃,精度1%)、氧化锆浓差电池型气体传感器(使用温度300℃~800℃)、固体电解质式氧化锆气体传感器(使用温度0℃~400℃,精度0.5%),另外还有二氧化钛氧传感器。和氧化锆传感器相比,二氧化钛氧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轻巧、便宜,且抗铅污染能力强的特点。

3.1.6 爆震传感器

爆震传感器用于检测发动机的振动,通过调整点火提前角控制和避免发动机发生爆震。可以通过检测气缸压力、发动机机体振动和燃烧噪声等三种方法来检测爆震。爆震传感器有磁致伸缩式和压电式。磁致伸缩式爆震传感器的使用温度为-40℃~125℃,频率范围为5~10kHz;压电式爆震传感器在中心频率5.417kHz 处,其灵敏度可达200mV/g,在振幅为0.1g~10g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度。

3.1.7 24GHz雷达传感器

24GHz雷达传感器用于汽车防撞安装系统,通过发射雷达波来判断前方出现的物体大小,距离和移动速度,进而通过显示器或与汽车制动系统进行配合,避免汽车与前方物体相撞。传感器发射频率在24.125GHz左右,可以调节的频率范围在50KHz左右。精度在国外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别。

3.2传感器在汽车底盘电子控制系统的中的应用

底盘控制用传感器是指用于变速器控制系统的车速传感器、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水温传感器、油温传感器等;悬架控制系统应用的传感器有车速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车身高度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等;动力转向系统应用的传感器主要有车速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转矩传感器、油压传感器等。

3.2.1变速器控制用传感器

主要有车速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发动机负荷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离合器传感器、水温传感器、油温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检测所获得的信息经处理使电控装置控制换档点和变矩器锁止,实现最大动力和最大燃油经济性。

3.2.2悬架系统控制用传感器

主要有车速传感器、节流阀开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车身高度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等。系统根据这些传感器检测到的信息自动调整车高,抑制车辆姿势的变化等,实现对车辆舒适性、操纵稳定性和行车稳定性的控制。

3.2.3动力转向系统用传感器

主要有车速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转矩传感器等,利用这些传感器使动力转向电控系统实现转向操纵轻便、提高响应特性、减少发动机损耗、增大输出功率、节省燃油等。

3.2.4防抱制动传感器

主要是利用车轮角速度传感器,检测车轮转速,在各车轮的滑移率为20%时控制制动油压、改善制动性能,确保车辆操纵性和稳定性。

3.3传感器在车身控制中的应用

采用这类传感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车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等,其耐恶劣环境技术要求不如发动机、底盘用传感器那么严格,一般工业用传感器稍加改进即可应用。主要有应用于自动空调系统中的多种温度传感器、风量传感器、日照传感器等,制动门锁系统中的车速传感器,安全气囊系统中的加速度传感器,亮度自控中光传感器,死角报警系统中的超声波传感器,图像传感器等

4 常用的汽车传感器类型

4.1 里程表传感器

在差速器或者半轴上面的传感器,来感觉转动的圈数,一般用霍尔,光电两个方式来检测信号,其目的利用里程表记数可有效的分析判断汽车的行驶速度和里程,因为半轴和车轮的角速度相等,已知轮胎的半径,直接通过历程参数来计算。在传动轴上设计两个轴承,大大减轻了运行中的力距,减少了摩擦力,增强了使用寿命;由原来的动态检测信号改为齿轮运转式检测信号;由原来直插式垂直变速箱改为倒角式接口变速箱。里程表传感器插头一般是在变速箱上,有的打开发动机盖可以看到,有的要在地沟操作。

4.2 机油压力传感器

是指集微型传感器、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接口电路、通信和电源于一体的微型机电系统。常用的有硅压阻式和硅电容式,两者都是在硅片上生成的微机械电子传感器。一般情况上,我们通过机油压力传感器来检测汽车的机油向内的汽油还有多少,并将检测到的信号转换成我们可以理解的信号,提醒我们还有多少汽油,或者还可以走多远,甚至是提醒汽车需要加汽油了。

4.3 水温传感器

它的内部是一个半导体热敏电阻,温度愈低,电阻愈大;反之电阻愈小,安装在发动机缸体或缸盖的水套上,与冷却水直接接触。从而侧得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电控单元根据这一变化测得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温度愈低,电阻愈大;反之电阻愈小。电控单元根据这一变化测得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作为燃油喷射

和点火正时的修正号。简单的说就是我们可以通过发动机水温的温度了解汽车现在的运行的状态,停止或者运动,或者运动的时间有多长等。

4.4 空气流量传感器

它的作用是检测发动机进气量的大小,并将进气量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并传送到ECU。我们知道汽车的行驶是需要点火装置点火得到向前的冲量,因此,充气量得大小是ECU计算汽车在点火的时候点火装置需要喷油时间和喷油量和

点火时间的依据。它的作用是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让汽车进行加减速行驶。

4.5 ABS传感器

在制动活塞旁边(卡制动碟的卡钳,里面是制动活塞),ABS工作就是保证制动活塞和制动碟不卡死,保证它们处于滑动摩擦和静摩擦的边缘。大多由电感传感器来监控车速,abs传感器通过与随车轮同步转动的齿圈作用,输出一组准

正弦交流电信号,其频率和振幅与轮速有关.该输出信号传往ABS电控单元(ECU), 实现对轮速的实时监控。

4.6 安全气囊传感器

也称碰撞传感器,按照用途的不同,分为触发碰撞传感器和防护碰撞传感器。触发碰撞式用于检测碰撞时的加速度变化,并将碰撞信号传给气囊电脑,作为气囊电脑的触发信号;防护碰撞式它与触发碰撞式串联,用于防止气囊误爆。

5 其他类型传感器

5.1空气质量流量传感器

采用热耗散原理,由一个热线式敏感元件(加上一个辅助的补偿热线元件)安放在空气入口的旁路中监测发动机空气质量流量。这种类型的传感器可测量真实的质量,不能测量空气流量的回流波动。

5.2线性加速度惯性传感器

这种传感器用在底盘的入口;自适应悬挂系统/车辆稳定性系统和ABS防爆

死系统;车身系统的前端、侧端碰撞敏感。目前采用MEMS技术制作的线性加速度惯性传感器的有压阻式MEMS加速度传感器;电容式MEMS加速度传感器和谐振梁MEMS传感器。

5.3角速率传感器

这种传感器用于底盘悬架系统(车轮和间距)和车辆稳定性,车轮碰撞敏感和车辆导航。角速率传感器也应用了MEMS技术,其工作原理是检测施加在不同类型结构如环形、薄型、盘式和片式的Corio-lis力的效应。

5.4日照、微光和闪光检测器

有两种类型的光检测器:光热量检测光电二极管对近红外波长敏感;微光检测二极管对可见光波长敏感。应用另外的一种光检测器是微型光敏芯片,检测可见光和微光。

5.5湿度/雨量传感器

典型的湿度检测传感器是向车窗的挡风玻璃发射红外光束,当雨滴滴在挡风玻璃外面时,雨滴和湿度层产生较大的折射率。

5.6近距离障碍物检测传感器

目前,传感器类型有噪声传感器、微波雷达传感器、RF电容式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

6目前正在研制的汽车传感器将对汽车工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其中主要项目是:

6.1汽车发动机燃烧传感器

(1)火花塞离子电流传感器(采用直流或交流施加间隙电压)。检测发动机熄火和爆震,而且指示气缸的峰压和空燃比。

(2)光纤膜片反射传感器:检测汽缸内的压力波形。

(3)压阻式碳化硅绝缘体压力传感器:检测汽缸内的压力波形。

6.2检测燃油质量传感器

(1)应力预测方法:根据发动机转动的组合系数和油温计算油的累加应力。

(2)多功能传感器:检测油的电解质常数,油的液面和温度。

6.3发动机传动和方向盘力矩传感器

(1)扭曲角度和扭力杆:采用电位计的方法检测由于力矩产生的扭曲角,也可以采用可变光圈的光学方法、位移杆编码的光学方法、位移空气间隙的磁学方法,以及涡流可变电极的电器方法。

(2)非扭转轴磁弹性检测:一种传感器是利用交流电激励的方法检测转动轴导磁率的变化;另外一种传感器是带有磁性的转动轴产生直流磁通量信号,这两种传感器都是属于转动轴的非接触式检测方式。

(3)由于气缸点火发动机轴速产生变化的检测。采用数学运算的方法根据由于每个气缸点火情况调节发动机调速轮,计算发动机的力距,一般应用高分辩力的旋转位移传感器。

6.4多轴向微机械加工惯向传感器

(1)双轴向加速度传感器:采用双功能的加速度传感器检测车辆的安全系统。

(2)角速度加速度传感器:在一块芯片上生产多功能的传感器。应用在底盘系统测量侧加速度和车轮的角速度。

7 汽车用传感器发展趋势

7.1车用传感器发展的主要因素——安全与舒适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BCC研究报告指出,2005年全球车用传感器产值为105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将提高至142亿美元,年平均成长率为6.1%。最早车上传感器主要是用在引擎或是驱动系统等行驶状态监测,主要有氧气、流体、温度、地压与电流等传感器。

随着汽车市场对于驾驶安全、舒适性及操控性等要求持续提升,对分散在负责安全、舒适与环保等各个车用次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提升安全功能的各式传感器,占了整体传感器数量的50%以上,年平均增长率最高,达到了13.7%,因此从汽车安全角度来看,传感器应用是极为关键性的电子组件。

7.2 降低事故发生率

汽车安全发展至今,其终极目标就是降低事故发生率,而这也是车用传感器发展以来最重大的指标之一。一般人向前的视野约略超过180度,不过,车上的

三面后视镜总计不过是40-50度的后照视野,更不要说大型车辆所能提供驾驶者的可视范围;因此,车辆后方、侧边等死角也是造成意外擦撞的主要原因。

经美国汽车安全的研究报告数据指出,在北美汽车零件市场中,后视镜每年销售金额保守估计超过2.5亿美元,换句话说每年美国车主替换数以百万计的后视镜,或在车子各个部位加装新的后视镜,来改进汽车后方可视范围。

7.3功能化、模块化、智能化、微型化将是车用传感器发展新途径

现在几乎所有车体上的机械结构及组件都已受到电子设备掌控,但因为车体内可应用空间过于狭隘,构件系统空间更是受到限制。因此,在一般的理想状况下,电子控制单元应该会与受到控制组件紧密结合,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因此,电路及组件的微型化、模块化是必然趋势,从工程的角度来看,将传感器组件微型化有其优点。

现代汽车上微机电技术发展的车用传感器发展趋势应朝多功能化、模块化、智能化、微型化技术方向发展。

8 结束语

在今后的汽车业的竞争中,汽车电子的作用将是举足轻重的。而传感器在汽车电子中所占比重很大,给传感器营造了一个较大的市场,从国际统计资料可看出,汽车电子是传感器应用最集中、最具规模的一类,也是传感器创业发展最现实,最具经济效益的产品。为适应未来汽车智能化与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需要。作为基础的传感器技术也朝着数字化、功能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车载多媒体系统、汽车智能安全系统、舒适性管理系统等都将在汽车上得到应用。传感器企业将采用新型的微纳米技术制作更加廉价、性能更高和可靠性更好的传感器,按汽车的结构将传感器模块化,满足汽车工业的需求。

汽车传感器市场调研报告

汽车传感器市场初始调查报告 第一章汽车传感器的应用 一、汽车传感器市场概述 传感器作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信息源,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也是汽车电子技术领域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汽车电子化和智能化水平的发展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对传感器的需求程度。如今汽车的信息化电子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传感器的市场需求量也在随着汽车业的发展而逐渐增大。 汽车传感器市场细分为三类:动力总成,底盘与车身。 2007年全球汽车传感器市场规模达47亿美元,其中底盘传感器市场为21亿美元,车身传感器占13亿美元。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全球所有的传感器领域的复合年增长率都将超过10%。预计2012年全球动力总成传感器市场将达到7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5%。底盘传感器市场将增长到3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2012年车身传感器市场将达到2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7%。 二、汽车传感器市场按应用分类 (一)发动机控制用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转速、角度和车速传感器、氧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爆震传感器 (二)底盘控制用传感器 变速器控制传感器、悬架系统控制传感器、动力转向系统传感器、防抱制动传感器(三)车身控制用传感器 第二章汽车压力传感器应用 一、压力传感器技术比较:

由于基于MEMS技术的微型传感器在降低汽车电子系统成本及提高其性能方面的优势,它们已经开始逐步取代基于传统机电技术的传感器。 在其它压力敏感应用,特别是恶劣环境中(如置于发动机油和散热器冷却剂中的),一般采用分立元件构成的陶瓷电容式压力开关,它们现在将逐步被用键合方法制作的硅应变计(一般固定在成本低而坚固的封装中)或压敏电阻芯片(装在带不锈钢膜片端盖的充满硅油的硅制外壳中)所替代。 随着纳米技术的进步,体积更小、造价更低、功能更强的微型传感器将广泛应用在汽车的各个方面。 三、压力传感器的应用 压力传感器在汽车/摩托车上的应用

光电式传感器在汽车上的应用及发展趋势重点

光电式传感器在汽车上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传感器是新技术革命和信息社会的重要技术基础,传感器技术是实现测 试与自动控制的重要环节, 而测试技术与自动控制水平的高低, 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本文介绍了光电传感器的原理, 列举了光电传感器在汽车一些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光电传感器;汽车传感器;应用;发展趋势 The Adhibition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Photo-sensor of the Motor Vehicle Abstract:Sensor is the important technological foundation of the new technology revolution and the information society.The sensor techniques is a important part to realize the test and automatic control.The level of the testing technology ang automatic control is th e important symbol to measure the modernization of a country’ s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of photo-sensor and enumerates some photo-sensors applied on the motor vehicles. Keywords:photo-sensor;automotive sensors;adhibition;development tendency 0 引言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及电控单元运用的普及, 新型汽车为了提高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以及减少排气污染,已广泛应用电子控制技术。从发动机的燃油喷射系统、点火装置、进气装置、废气排放、故障自诊断到底盘的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制动系统以及车身和辅助设备等普遍采用了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 传感器担负着采集和传输功能, 它是电子控制中非常重要的部件,其技术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情况。汽车传感器主要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空气流量传感器、位置与角度传感器、气体浓度传感器、速度与加速度传感器、爆燃与碰撞传感器等几十种。光电传感器是采用光电元件作为检测元件的传感器, 通常由光源、光学通路和光电元件三部分组成。光电检测方法具有精度高、反应快、非接触等优点,而且可测参数多,传感器的

汽车传感器的种类和作用

汽车传感器的种类和作用 汽车传感器把汽车运行中各种工况信息,如车速、各种介质的温度、发动机运转工况等,转化成电讯号输给计算机,以便发动机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车用传感器很多,判断传感器出现的故障时,不应只考虑传感器本身,而应考虑出现故障的整个电路。因此,在查找故障时,除了检查传感器之外,还要检查线束、插接件以及传感器与电控单元之间的有关电路。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汽车上的主要传感器。 空气流量传感器 空气流量传感器是将吸入的空气转换成电信号送至电控单元(ecu),作为决定喷油的基本信号之一。根据测量原理不同,可以分为旋转翼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丰田previa旅行车)、卡门涡游式空气流量传感器(丰田凌志ls400轿车)、热线式空气流量传感器(日产千里马车用vg30e发动机和国产天津三峰客车tj6481aq4装用的沃尔沃b230f发动机)和热膜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四种型式。前两者为体积流量型,后两者为质量流量型。目前主要采用热线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和热膜式空气流量传感器两种。 进气压力传感器

进气压力传感器可以根据发动机的负荷状态测出进气歧管内的绝对压力,并转换成电信号和转速信号一起送入计算机,作为决定喷油器基本喷油量的依据。国产奥迪100型轿车(v6发动机)、桑塔纳2000型轿车、北京切诺基(25l发动机)、丰田皇冠3.0轿车等均采用这种压力传感器。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半导体压敏电阻式进气压力传感器。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安装在节气门上,用来检测节气门的开度。它通过杠杆机构与节气门联动,进而反映发动机的不同工况。此传感器可把发动机的不同工况检测后输入电控单元(ecu),从而控制不同的喷油量。它有三种型式:开关触点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桑塔纳2000型轿车和天津三峰客车)、线性可变电阻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北京切诺基)、综合型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国产奥迪100型v6发动机)。 曲轴位置传感器 也称曲轴转角传感器,是计算机控制的点火系统中最重要的传感器,其作用是检测上止点信号、曲轴转角信号和发动机转速信号,并将其输入计算机,从而使计算机能按气缸的点火顺序发出最佳点火时刻指令。曲轴位置传感器有三种型式:电磁脉冲式曲轴位置传感器、霍尔效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桑塔纳2000型轿车和北京切诺基)、光电效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型式不同,其控制方式

汽车传感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汽车传感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泓域咨询/规划项目 WORD格式下载可编辑

目录 第一章汽车传感器项目建设背景 (1) 第二章汽车传感器项目绪论 (3) 一、汽车传感器项目基本情况 (3) 二、报告说明 (5) 三、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 (6) 四、汽车传感器项目投资方案及预期经济效益 (6) 五、汽车传感器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9) 六、汽车传感器项目综合评价 (9) 第三章项目可行性及必要性分析 (10) 一、汽车传感器产业发展规划背景 (10) 二、产业发展符合性 (11) 三、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12) 四、汽车传感器行业分析 (13) 第四章汽车传感器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4) 一、项目建设选址原则 (14) 二、项目用地总体要求 (14) 三、汽车传感器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7) 第五章工程设计总体方案 (19) 一、工程设计条件 (19) 二、建筑规划方案 (20) 三、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22) 第六章工艺技术设计及设备选型方案 (23) 一、工艺技术设计确定的原则 (23) 二、工艺技术方案 (23) 三、设备选型 (26) 第七章汽车传感器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28) 第八章节能分析 (30) 一、项目所在地能源消费及供应条件 (30)

二、项目节能措施 (30) 三、项目预期节能综合评价 (31) 第九章项目环境保护分析 (33) 一、项目建设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33) 二、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34) 三、运营期废水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37) 四、运营期固废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39) 五、运营期噪声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39) 六、综合评价 (40) 第十章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41) 一、项目运营期组织机构 (41)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3) 一、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 (43) 二、建设投资估算 (43) 三、汽车传感器项目总投资估算 (49) 四、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51) 第十二章经济评价 (54) 一、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 (54) 二、经济评价财务测算 (55) 三、汽车传感器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61) 四、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64) 五、不确定性分析 (64) 六、偿债能力分析 (65) 第十三章汽车传感器项目综合评价结 (68)

传感器在汽车中的应用

传感器在汽车中的应用 摘要: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现代汽车正朝着高档智能化、电子信息自动化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方向发展。汽车传感器作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是现代汽车发展的主导与核心。随着汽车工业与电子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传感器将成为汽车电子产品市场中最有需求力的产品。 关键词: 汽车传感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 现代汽车正朝着高档智能化、电子信息自动化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方向发展,汽车传感器作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是现代汽车发展的主导与核心,尤其伴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低成本、智能、集成多功能的微型新型传感器将逐步取代传统的传感器,成为现代“电子汽车”发展的助推剂。 汽车传感器作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信息源,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已在汽车设计与制造的发展中起主要角色作用。这一作用随着汽车功能,如稳定性控制、安全性控制和电子油门控制等技术领域研究内容的增多而愈来愈大。 目前,一般汽车装配有几十到近百个传感器,高级豪华汽车更是有大约几百乃至上千个传感器。而且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发展,一辆普通轿车安装的传感器数量和种类都将越来越繁多。这些形形色色的传感器坚守于汽车的各个关键部位,承担起汽车自身检测和诊断的重要责任,将汽车时时刻刻的温度、压力、速度及湿度等信息传达到汽车的神经中枢即中央控制系统中,从而将汽车故障消于未形,因此,有人形象地将传感器形容为汽车的敏感神经未梢。 当前,常用的汽车传感器主要表现在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车身控制系统和导航系统中。它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汽车电子化的程度,增加了汽车驾驶的安全系数。其作用就是对汽车温度、压力、位置、转速、加速度和振动等各种信息进行实时、准确的测量和控制。常用的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置和转速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陀螺仪和车速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等。 一、汽车发动机控制用传感器 发动机的电子控制一直被认为是MEMS技术在汽车中的主要应用于领域之一。发动机控制系统用传感器是整个汽车传感器的核心,种类很多,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置和转速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气体浓度传感器和爆震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向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单元(ECU)提供发动机的工作状况信息,供电子控制单元(ECU)对发动机工作状况进行精确控制,以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降低油耗、减少废气排放和进行故障检测。由于其工作在发动机振动、汽油蒸气、污泥和泥水等恶劣环境中,因此它们耐恶劣环境技术指标要高于一般的传感器。对于它们的性能指标要求最关键的是测量精度与可靠性。

2019年汽车传感器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9年汽车传感器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目录 1.传感器:汽车智能化、电子化发展的必需之品 (7) 1.1 “传统+智能”传感器结合是未来趋势 (7) 1.2 国内在中游传感器生产环节具有优势 (8) 2.MEMS传感器:汽车神经元 (9) 2.1 MEMS是获取信息和执行控制的重要汽车电子元件 (9) 2.2 国外大厂技术垄断海内外市场,行业壁垒高 (10) 2.3 MEMS传感器市场规模测算 (12) 3.智能传感器:汽车的眼睛 (13) 3.1 毫米波雷达:ADAS系统核心传感器 (13) 3.1.1 毫米波雷达广泛应用于ADAS,77GHz成为潜力股 (13) 3.1.2国内企业加速追赶,24GHz仍是主流方向 (15) 3.2 激光雷达:未来自动驾驶中的核心传感器 (18) 3.2.1 L3-L5阶段最为关键的传感器 (18) 3.2.2 激光雷达市场格局 (19) 3.3 超声波雷达:自动泊车系统的主流传感器 (21) 3.3.1 自动泊车打开超声波雷达市场需求 (21) 3.3.2 超声波在智能化发展前期具有优势 (22) 3.4 摄像头:ADAS系统主要视觉传感器 (24) 3.4.1摄像头是最为成熟的车载传感器之一 (24) 3.4.2摄像头制作工艺高、认证周期长 (27) 3.4.3 国内企业在摄像头镜头市场突出重围 (28) 4.多传感器融合是必然趋势 (30) 4.1 ADAS系统需要融合多种传感器 (30) 4.2国内外车企积极布局汽车多传感器融合方案 (31) 5.投资建议 (33) 5.1 保隆科技:强制法规渗透提升,TPMS龙头业绩爆发 (33) 5.2 威孚高科:国六来临,国内商用车环保巨头受益 (34) 5.3 东风科技:国企改革整合零部件集团,联手华为突击智能车市场 (34)

传感器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

课题名称传感器在汽车中的应用 系别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班级机自本(一)班 成员陈怀棠祁步春吴敏杰

传感器在汽车中的应用 1引言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现代汽车正由一个单纯交通工具朝着能满足人类需求和安全、舒适、方便及无污染的方向发展。当前,汽车电子已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据预测,未来汽车电子产品的费用将占整车费用的30%,并认为汽车上70%的革新将来源于汽车电子。近20年来,世界汽车电子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已广泛用于汽车的各个独立的电子控制系统,并正向着可完成汽车各种功能的综合电子控制系统发展。同时,汽车电子产品也向完成单个汽车控制扩展到“汽车-人-公路-环境”的系统信息交流和控制的方向发展。在汽车电子产品中,传感器已成为关键的基础配套产品。20世纪末期,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发达国家对汽车工业提出的新要求,促进了传感器应用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传感器的研发和生产单位采用新材料和新的加工技术开发和生产新一代的传感器及系统,满足汽车工业的需求。 2汽车用传感器 2.1汽车用传感器的特点 车用传感器是汽车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装置,它把汽车运行中各种工况信息,如车速、各种介质的温度、发动机运转工况等,转化成电讯号输给计算机,以便发动机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各类传感器主要应用在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底盘电子控制系统和车身电子控制系统。 2.2汽车用传感器分类 常用的有如下三种: 按传感器的物理量分类,可分为位移、力、速度、温度、流量、气体成份等传感器 按传感器工作原理分类,可分为电阻、电容、电感、电压、霍尔、光电、光栅、热电偶等传感器。

传感器在汽车上的应用及发展

传感器在汽车上的应用及发展 1 前言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的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在汽车上的应用,使汽车的使用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提高。但是,由于人们对现代汽车安全、舒适、环保、经济性、动力性及自动化程度等性能要求的逐步提高,使得汽车必须能够实现对各部位进行精密的自动控制,而实现精密控制的第一信号源就是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汽车传感器作为汽车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其使用数量和技术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状况。普通汽车上大约安装几十只传感器,而高级豪华轿车上的传感器数量可达200多只,这些传感器主要分布在汽车各大系统中。汽车电子化越发达,智能化程度越高,对传感器的依赖性也就越大,因此,传感器是汽车电子技术领域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2 车用传感器的作用及性能要求 传感器是一种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它可把物理量、电量和化学量等信息变换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电信号,这种变换包括能量形式的变换,所以也称为换能器。汽车传感器是安装于汽车上,用来感测行车过程中外在变化的传感器。汽车传感器是汽车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装置,它把汽车运行中各种工况的信息,如车速、各种介质的温度、发动机运转工况等,转化成电信号输给计算机,使汽车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传感器的精度及可靠性对汽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参数,一般说来,车用传感器性能主要有以下要求: (1)精度要求高 对于车用传感器的精度要求1%或1%以下,要求在-40~+120°C 的范围内能长期工作,耐振动为150~2000Hz,耐冲击能达到从1m高处落在混凝土上而不引起精度的下降,并能抗电磁干扰、耐腐蚀。 (2)环境适应性强 汽车的使用环境非常恶劣,有来自发动机产生的热、振动、汽油或柴油的蒸气,以及轮胎的污泥、飞溅的水花,可概括为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振动冲击等机械条件,电源、电磁干扰等电气条件,或简单地归纳为温度、湿度、振动等物理环境,过压电磁波等电气环境。不同的环境,对传感器提出不同的要求。 (3)稳定性好 汽车的交通事故和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因此车用传感器有高可靠性要求,另外,国家对汽车排气成分,如在CO、NOx 等成分的含量方面有严格规定,在正常情况下符合标准,而且还要求完成了规定行驶距离以后,仍然能达到排气标准。 3 车用传感器的应用 车用传感器所检测的信息包括车辆运动状态以及驾驶操纵、车辆控制、运动环境、异常状态监控等所需信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上应用了多种传感器,在这些传感器的共同作用下,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对发动机、底盘、行驶安全、信息传输等进行集中控制。 3.1 MEMS 传感器在汽车上的应用 MEMS 是在集成电路生产技术和专用的微机电加工方法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高新科技,其研究开发主要集中在微传感器、微执行器和微系统三个方面,用此技术研制的五花八门的微传感器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响应快、灵敏度高、易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可以测量各种物理量、化学量及生物量。在高档汽车中,大约采用25至40只MEMS传感器,技

汽车传感器类型及其工作原理

汽车传感器类型及其工作原理 汽车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元器件用到整个汽车系统的控制上面。 最常用的就是使用传感器来检测各种需要检测或者对汽车行驶、控制需要参考 的重要参数,并将这些信号转化成电信号等待再次处理。下面,小编来和大家 分享一些汽车传感器类型,并针对这些不同性能的传感器它的工作原理,来告 诉大家它在汽车中是用在什么地方,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并且它在整个系统中 有什么样的作用。常用的汽车传感器类型、工作原理和使用方式(1) 里程表传感器在差速器或者半轴上面的传感器,来感觉转动的圈数,一般 用霍尔,光电两个方式来检测信号,其目的利用里程表记数可有效的分析判断 汽车的行驶速度和里程,因为半轴和车轮的角速度相等,已知轮胎的半径,直 接通过历程参数来计算。在传动轴上设计两个轴承,大大减轻了运行中的力距,减少了摩擦力,增强了使用寿命;由原来的动态检测信号改为齿轮运转式检测信号;由原来直插式垂直变速箱改为倒角式接口变速箱。里程表传感器插头一般是在变速箱上,有的打开发动机盖可以看到,有的要在地沟操作。 (2) 机油压力传感器是指集微型传感器、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接口电路、通信和电源于一体的微型机电系统。常用的有硅压阻式和硅电 容式,两者都是在硅片上生成的微机械电子传感器。一般情况上,我们通过机 油压力传感器来检测汽车的机油向内的汽油还有多少,并将检测到的信号转换 成我们可以理解的信号,提醒我们还有多少汽油,或者还可以走多远,甚至是 提醒汽车需要加汽油了。(3) 水温传感器它的内部是一个半导体热敏电阻,温度愈低,电阻愈大;反之电阻愈小,安装在发动机缸体或缸盖的水套上,与冷却水直接接触。从而侧得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电控单元根据这一变化测 得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温度愈低,电阻愈大;反之电阻愈小。电控单元根据这

中国汽车传感器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汽车传感器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015) 汽车传感器对整车厂而言,是二级配套产品,必须以系统形式进入整车厂配套。一级系统配套商的实力关系到主机厂的品牌,所以必须建立系统平台,以系统带动传感器的发展。车用传感器也是一项促进汽车高档化、电子化、自动化发展的关键技术。中国汽车传感器市场发展现状情况如何?先来看下全球汽车传感器市场现状。 2013年全球汽车传感器市场规模达151.7亿美元,同比增长5.8%。2014年全球汽车传感器市场规模达160.2亿美元,同比增长5.6%。 三大动力推动车用传感器市场成长 近年来,中国汽车电子市场始终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汽车产品升级步伐加快、消费者需求不断向汽车电子倾斜,成为拉动汽车电子市场增长的“三驾马车”。现如今,国内汽车电子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传统汽车电子产品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新兴车载电子产品开始普及,汽车产品升级加速,汽车电子产品在汽车总体成本中的比重不断提升。据权威机构统计显示,2011年,我国汽车传感器市场规模达到105.3亿元;到2014年市场规模已接

近130亿元,实现稳步增长。尤其是我国乘用车产量的增长将推动汽车传感器市场的增长。 汽车传感器市场均被外资占领 汽车所需求的信息如车辆运行状态、驾驶操控状态、车辆控制情况、运行环境、异常状态等多是通过传感器获得。作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重要信息源,汽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引擎管理、动力驱动和安全舒适系统中。传感器的数量和技术水平也决定了现代汽车控制系统级别的高低。它是电子控制系统的“探头”,用得越多,汽车的电子化越全面,自动控制程度也就越高。 据了解,目前一辆国内普通家用轿车上大约安装了几十个传感器,豪华轿车上的传感器数量多达两百个甚至更多,而其使用量随着汽车制造水平的发展还在增加。 然而,因国内汽车传感器产业整体水平较低,多种传感器尤其是高水平汽车传感器仍旧依赖进口。传感器市场被西门子、博世、霍尼韦尔等国际零部件巨头占据大半江山,而国内汽车传感器产业则依附于汽车仪器/仪表行业缓慢发展。 国内汽车传感器起步晚技术水平低

传感器在汽车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毕业

传感器在汽车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毕业

(论文封面)

中文题目:传感器在汽车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英文题目:Sensor Application in the Automobile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摘要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现代汽车正朝着高档智能化、电子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由于传感器体积小、价格便宜、便于集成等特点,同时可以提高系统测试精度,因此汽车传感器在汽车自动控制系统中就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近年来汽车传感器已作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在整个汽车系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汽车传感器在汽车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的研究也就有着重要的实际和科研意义。 汽车传感器作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信息源,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也是汽车电子技术领域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汽车传感器在汽车上主要用于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和导航系统中。本文将从主流的汽车传感器应用控制系统出发,对汽车传感器的应用作出分析。 关键词:传感器,汽车自动控制系统,关键部件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modern automobile is high-end intelligent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ue to sensor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mall volume, price cheap, easy to integr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improve precision of the system test, so automotive sensor in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recent years, automotive sensors hav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whole car system, as the key part of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components. Thus the research of automotive sensors in the applic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also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and research significance. As the information source of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Automobile sensors are key components in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It is also one of the core content of automotive electronic technology research. Automobile sensors are always adopted in engine control system, dynamic chassis control and guided system. This paper will analyses the application of automobile sensors in the ways of mentioned above. Keyword:Automobile sensors, automobile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critical components

传感器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汽车传感器 百科名片 汽车传感器 车用传感器是汽车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装置,它把汽车运行中各种工况信息,如车速、各种介质的温度、发动机运转工况等,转化成电讯号输给计算机,以便发动机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车用传感器很多,判断传感器出现的故障时,不应只考虑传感器本身,而应考虑出现故障的整个电路。因此,在查找故障时,除了检查传感器之外,还要检查线束、插接件以及传感器与电控单元之间的有关电路。 详细介绍

一、传感器特性 传感器是指能感受规定的物理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入信号的器件或装置。简单地说,传感器是把非电量转换成电

量的装置。 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测量电路三部分组成。 1)、敏感元件是指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即将被测量通过传感器的敏感元件转换成与被测量有确定关系的非电量或其它量。 2)、转换元件则将上述非电量转换成电参量。 3)、测量电路的作用是将转换元件输入的电参量经过处理转换成电压、电流或频率等可测电量,以便进行显示、记录、控制和处理的部分。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参数指标 1.灵敏度 灵敏度是指稳态时传感器输出量y和输入量x之比,或输出量y的增量和输入量x的增量之比,用k表示为 k=dY/dX 2.分辨力 传感器在规定的测量范围内能够检测出的被测量的最小变化量称为分辨力。 3.测量范围和量程 在允许误差限内,被测量值的下限到上限之间的范围称为测量范围。 4.线性度(非线性误差) 在规定条件下,传感器校准曲线与拟合直线间的最大偏差与满量程输出值的百分比称为线性度或非线性误差。 5.迟滞 迟滞是指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传感器的正行程特性与反行程特性的不一致程度。 6.重复性 重复性是指在同一工作条件下,输入量按同一方向在全测量范围

汽车与传感器

汽车与传感器

————————————————————————————————作者:————————————————————————————————日期:

汽车传感器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趋 势 2011-5-11 7:52:00 来源:作者: 汽车传感器作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信息源,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也是汽车电子技术领域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一辆普通家用轿车上大约安装几十到近百只传感器,而豪华轿车上的传感器数量可多达二百余只。据报道,2000年汽车传感器的市场为61.7亿美元(9.04 亿件产品),到2005年将达到84.5亿美元(12.68亿件),增长率为6.5%(按美元计)和7.0%(按产品件数计)。1.汽车传感器的应用分类 汽车传感器在汽车上主要用于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车身控制系统和导航系统中。它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汽车电子化的程度,增加了汽车驾驶的安全系数。 1.1发动机控制系统用传感器?发动机控制系统用传感器是整个汽车传感器的核心,种类很多,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置和转速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气体浓度传感器和爆震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向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单元(ECU)提供发动机的工作状况信息,供ECU对发动机工

作状况进行精确控制,以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降低油耗、减少废气排放和进行故障检测。 由于发动机工作在高温(发动机表面温度可达150℃、排气歧管可达650℃)、振动(加速度30g)、冲击(加速度50g)、潮湿(100%RH,-40℃-120℃)以及蒸汽、盐雾、腐蚀和油泥污染的恶劣环境中,因此发动机控制系统用传感器耐恶劣环境的技术指标要比一般工业用传感器高 1-2个数量级,其中最关键的是测量精度和可靠性。否则,由传感器带来的测量误差将最终导致发动机控制系统难 以正常工作或产生故障。?1.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发动机温度、吸入气体温度、冷却水温度、燃油温度以及催化温度等。温度用传感器有线绕电阻式、热敏电阻式和热偶电阻式三种主要类型。三种类型传感器各有特点,其应用场合也略有区别。线绕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的精度高,但响应特性差;热敏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灵敏度高,响应特性较好,但线性差,适应温度较低;热偶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的精度高,测量温度范围宽,但需要配合放大器和冷端处理一起使用。 已实用化的产品有热敏电阻式温度传感器(通用型-50℃~130℃,精度1.5%,响应时间10ms;高温型6

汽车用传感器试题库

精品文档)5个×6一、名词解释(、逆压电效应:指当在某些电介质的极化方向施加电场时,电介质就会在一定方向上产生机械变形或机应压力,电场撤去时,1电介质变形随之消失的现象。内部极化,同时在它的两个表面上会产生极性相反的电荷,外力正压电效应:某些电介质在沿着一定方向受到外力而变形时,去掉后,又恢复到不带电状态,外力方向改变,电荷极性随之改变的现象。2、传感器的迟滞:指传感器在输入量增大和输入量减小行程间,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不一致的程度。3、传感器灵敏度:指传感器在稳态下,输出量变化值与输入量变化值的比值,K=dy/dx。分辨力:指传感器能检测到输入量最小变化量的能力。线性度:指传感器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静态特性曲线偏离直线的程度。传感器量程:传感器能够测量的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差称为量程。传感器的准确度:准确度常用最大引用误差来定义。4、内光电效应:指在光线的作用下使物体的电阻率发生改变的光电效应。外光电效应:指在光线的作用下使电子逸出物体表面的光电效应。5、压阻效应:在一块半导体的某一轴向施加一定的应力时,其电阻率产生变化的现象。流过霍尔元件时,在垂直于电流I6、霍耳效应:把霍尔元件至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霍尔元件,当有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差动电桥:菱形的四条边各接一个测量温度或应变力的电阻传感器,相邻桥臂传感器应变方向应相反,相对桥臂传感器应变7 方向应相同,组成一个电桥电路,用以消除电桥的相对非线性误差。称对称电桥:由四个测量温度或应变力的电阻传感器组成互相对称的电桥电路,四个电阻达到某一关系时,电桥的输出为零,电桥平衡,否则就有电压或电流输出。组成这种物体的材料吸收了光子能E的光子轰击,、光电效应:当用光照射在某一物体上时,可以看做是物体受到一连串能量为8 量而发生相应电效应的现象。、热电效应:闭合回路中存在电动势并且有电流产生,电流的强弱与两个结点的温度有关。9、压电效应:某些电介质,沿着一定方向对其施加外力而使它变形时,内部极化,相应地会在它的表面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10外力去掉后,又重新恢复不带电状态的现象。11、应变效应: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机械形变,其电阻发生变化的现象。12、电涡流效应:电涡流的产生必然要消耗一部分能量,从而使产生磁场的线圈阻抗发生变化。、磁阻效应:由载流子在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而产生的致使某些金属或半导体的电阻值变化的现象。13 塞贝克效应:回路中产生的电势使热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现象。两种不同导电材料构成的闭合回路中,当两个接点温度不同,14、、莫尔条纹:两条线或两个物体之间以恒定的角度和频率发生干涉的视觉结果,当人眼无法分辨这两条线或两个物体时,只能15 看到干涉的花纹,这种光学现象就是莫尔条纹。16、感应同步器:利用电磁原理将线位移和角位移转换成电信号的一种装置。17爆震:混合气处在压缩过程中,火花塞还没有跳火时,高压混合气就达到了自燃温度,并开始猛烈燃烧的不正常燃烧现象。、点火提前角:从点火时刻起到活塞到达压缩上止点,这段时间内曲轴转过的角度。18 、占空比:高电平在一个周期之内所占的时间比率。19 、传感器: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件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20 21、转换元件 、敏感元件: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被测量的变化,并转换为易于转换的非电量的元件。2223、热敏电阻: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敏感元件,大多为负温度系数,即阻值随温度增加而降低。 24、测量:是以确定被测量值为目的的一系列操作。 直接测量:指在使用仪表或传感器进行测量时,不需要经过任何运算就能直接从仪表或传感器上得出测量结果的方法。间接测量:指用直接测量法测得与被测量有确切函数关系的一些物理量,然后通过计算求得被测量的方法。 25、检测:是利用传感器,将生产科研需要的电量和非电量信息转化成为易于测量、传输、显示和处理的电信号的过程。 26、测量方法:指针对不同测量任务进行具体分析以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27、测量误差:被测量的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异。 绝对误差:指被测量的测量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差值。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满度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仪器满量程的百分比。 标称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的测量值的百分比。 系统误差:在形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被测量时,其测量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在条件改变时,误差按某一确定的规律变化。

汽车温度传感器的功用及典型故障分析

汽车温度传感器的功用及典型故障分析 汽车上的温度传感器多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如发动机的进气温度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机油温度传感器,自动变速器和无级变速器的油温传感器,双离合器变速器负责监控变速器油底壳油温的G93变速器油温度传感器、负责监控变速器离合器工作油温的G509温度传感器,空调的室内温度传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蒸发器温度传感器,悬架空气泵温度传感器等均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其特点是测量点的温度越高,传感器的电阻值越低,输出电压信号越低。以马自达进气温度传感器为例,环境温度分别为-20℃、20℃、60℃时,电阻值分别为13.6~18.4k&Omega、 2.21~2.69 k&Omega、 0.493~0.6967kΩ。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传感器常见故障为信号不正常,传感器或线束短路,数据流会出现虚假的高温信号;传感器或线束断路、端子进水或搭铁线接触不良,数据流会出现虚假的低温信号。另外,控制单元A/D转换器转换错误,数据流也可能出现虚假的高温信号。 一、进气温度传感器 1.进气温度传感器作用 除卡门涡旋式空气流量传感器以外,其余发动机均装有进气温度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可以装在空气流量传感器或进气压力传感器内,也可以装在进气道上某个部位。发动机进气温度高时控制单元会减少喷油脉宽,反之增加喷油脉宽。 图1进气温度传感器 2.进气温度传感器故障分析 进气温度传感器搭铁线接触不良,数据流会显示异常低温,低温空气密度高,会加大喷油脉宽,造成混合汽过浓。传感器短路,数据流会显示异常高温,高温空气密度低,会减少喷油脉宽,造成混合汽过稀。进气温度传感器温

传感器在汽车中的应用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课程论文 题目:传感器在汽车中的应用 课程名称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考查学期学年2013 第 1 学期 考查方式课程论文 姓名苏满湖 学号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电子) 成绩 指导教师廖明华

目录 摘要 (Ⅱ) 一、前言 (1) 二、传感器特性 (1) 三、汽车上的主要传感器 (2) 3.1空气流量传感器 (2) 3.2曲轴位置传感器 (2) 3.3压力传感器 (3) 3.4爆震传感器 (3) 3.5 ABS传感器 (3) 四、高端的汽车传感器 (4) 4.1红外传感器 (4) 4.2雨量传感器 (4) 五、安全用的传感器 (4) 5.1安全气囊传感器 (4) 5.2碰撞传感器 (5) 六、汽车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5) 6.1微型化 (5) 6.2智能化 (5) 6.3开发新材料 (6) 参考文献 (6)

摘要 主要介绍传感器在现代汽车中的各种应用,介绍一些元器件以及电子元件,并且研究在市场中的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向。介绍一些安全用的传感器,以加深认识。通过系统分析各种传感器的特点,从细节中加以改造,形成更加好的传感器。在20世纪60年代的汽车上仅有机油压力传感器、油量传感器和水温传感器等比较简单的传感器,它们与仪表或指示灯连接。到了70年代之后,人们为了治理排放等原因,又增加了一些传感器来帮助控制汽车的动力系统,因为同期出现的催化转换器、电子点火和燃油喷射装置需要这些传感器来维持一定的空燃比以控制排放。80年代,防抱死制动装置和气囊提高了汽车安全性。 关键词:电子元件;汽车传感器;安全性

一、前言 现代的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比较重要的产业,并且正由一个单纯交通工具向着能满足人类需求和舒适、安全、方便及无污染的方向发展。当前,汽车电子已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汽车传感器的作用,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信息源,同时也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20世纪末期,人们为了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很多发达国家对汽车工业提出的新要求,促进了传感器应用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传感器的研发和生产单位采用新材料和新的加工技术开发及系统,满足汽车工业的需求。现代汽车用传感器是汽车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装置,它把汽车运行中各种信息,例如:车速、发动机运转工况以及各种介质的温度等,转化成电讯号且输给计算机,以便使发动机处于最适宜的工作状态。现代汽车用的传感器很多,因此我们判断传感器出现的故障时,不应只考虑传感器本身,而应考虑出现故障的整个电路。我们在查找传感器导致的车用故障时,除了检查传感器之外,还要检查线束、插接件以及传感器与电控单元之间的有关电路。 二、传感器特性 传感器是指能感受规定的物理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入信号的器件或装置。简单地说,传感器是把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的装置。 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测量电路三部分组成:1、转换元件的作用就是则将上述非电量转换成电参量。2、敏感元件的作用是指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即将被测量通过传感器的敏感元件转换成与被测量有确定关系的非电量或其它量。3、测量电路的作用是将转换元件输入的电参量经过处理转换成电压、电流或频率等可测电量,以便进行显示、记录、控制和处理的部分。

汽车中MEMS传感器的运用

汽车中MEMS传感器的运用 学号:201411106117 专业班级:电信141 姓名:王林杰 汽车电子产业被认为是MEMS传感器的第一波应用高潮的推动者,MEMS传感器在汽车上应用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受益于各国政府全面推出汽车安全规定和汽车智慧化的发展趋势。全球平均每辆汽车包含10個传感器,在高档汽车中,大约采用25至40只MEMS传感器,车越好,所用的MEMS就越多。MEMS传感器可满足汽车环境苛刻、可靠性高、精度准确、成本低的要求。其应用方向和市场需求包括车辆的防抱死系统(ABS)、电子车身稳定程序(ESP)、电控悬挂(ECS)、电动手刹(EPB)、斜坡起动辅助(HAS)、胎压监控(EPMS)、引擎防抖、车辆倾角计量和车内心跳检测等等。 (一)汽车发动机控制用到的传感器 发动机的电子控制一直被认为是MEMS技术在汽车中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发动机控制系统用传感器是整个汽车传感器的核心,种类很多,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置和转速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气体浓度传感器和爆震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向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单元提供发动机的工作状况信息,供电子控制单元对发动机工作状况进行精确控制,以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降低油耗、减少废气排放和进行故障检测。 1.温度传感器: 汽车用温度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发动机温度、吸人气体温度、冷却水温度、燃油温度以及催化温度等。温度传感器有热敏电阻式、线绕电阻式和热偶电阻式三种主要类型。这三种类型传感器各有特点,其应用场合也略有区别。热敏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灵敏度高、响应特性较好,但线性差、适应温度较低。其中,通用型的测温范围为-50℃~30℃,精度为1.5%,响应时间为10 ms;高温型为600℃~1000℃,精度为5%,响应时间为10ms;线绕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的精度高,但响应特性差;热偶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的精度高,测量温度范围宽,但需要配合放大器和冷端处理一起使用。其他已实用化的产品有铁氧体式温度传感器(测温范围为-40℃~120℃,精度为2.0%)、金属或半导体膜空气温度传感器(测温范围为-40℃~150℃,精度为2.0%,5%,响应时间约20 ms)等。 2.压力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是汽车中用得最多的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气囊贮气压力、传动系统流体压力、注入燃料压力、发动机机油压力、进气管道压力、空气过滤系统的流体压力等。目前,致力于汽车用压力传感器开发和生产的主要公司有摩托罗拉,德科电子仪器,Lucas Novasensor,Hi Stat,NipponDenzo,西门子,德州仪器等。比较常用的汽车压力传感器有电容式、压阻式、差动变压器式、声表面波式。电容式压力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负压、液压、气压,测量范围为20kPa~100kPa,其特点是输入能量高,动态响应特性好、环境适应性好;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性能则受温度影响较大,需要另设温度补偿电路,但适应于大批量生产;差动变压器式压力传感器有较大的输出,易于数字输出,但抗干扰性差;声表面波式压力传感器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功耗低、可靠性高、灵敏度高、分辨力高、数字输出等特点,用于汽车吸气阀压力检测,能在高温下稳定地工作。德国Infineon公司研制的智能轮胎压力传感器KP500内部集成了压力和温度传感模块,它不需要在传感器模块中增加加速度传感器,可以在汽车启动时自动开机进人自检,能测量压力、温度和电压等。所有的功能都是利用表面微机械加工技术集成在0.8μm的双极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BiCMOS) 上。每个传感器模块中的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中存储着惟一的32位芯片识别码。芯片识别码可以由同步串行接口读出,而且,可以用于辨识各个轮胎压力传感器的位置。在接收数据的时候,首先,要检查芯片识别码,如果发现芯片识别码不符,就放弃收到的数据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