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工程中大树移植的利弊

合集下载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大树移植技术浅析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大树移植技术浅析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大树移植技术浅析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绿化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而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大树的移植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

大树移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大树移植的定义、技术原理、技术难点、以及应用效果等方面对大树移植技术进行浅析。

一、大树移植的定义大树移植是指将成树的大树,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工具设备,从原有的生长环境中移植到需要绿化的地方。

大树移植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通过大树移植,可以让城市变得更加绿意盎然,同时也能够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二、大树移植技术原理大树移植技术的原理主要涉及到树木的生长习性和树木的移植过程中对根系的保护。

我们要了解树木的生长习性,例如树木的生长环境、生长周期、根系的结构等。

树木的根系是树木生长的重要部分,保护好树木的根系对于树木的移植至关重要。

大树移植技术需要了解树木的移植过程中的地形特点、土壤特点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

根据不同的地形、土壤和环境,选择合适的移植时间和移植手段,对于大树的存活率和生长状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大树移植技术虽然重要,但是也有许多技术难点需要克服。

大树的移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物力,因此需要有一定的技术设备和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大树的根系结构繁杂,移植过程中对根系的保护是一个技术难点。

如果根系受损严重,会直接影响到树木的生长和存活。

大树的移植需要合理的选择移植时间和移植地点,树木的需要充分适应新的生长环境,才能够顺利地生长。

大树移植技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改进,以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树木的移植需求。

大树移植技术的应用效果是评价其重要性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大树移植技术的应用给城市带来了诸多益处。

通过大树移植,能够迅速改善城市的绿化环境,让城市瞬间变得更加美丽和宜居。

通过大树移植,可以有效地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让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改善。

论园林施工中的大树移植

论园林施工中的大树移植

论园林施工中的大树移植摘要:大树移植作为一种快速绿化的途径,被大量应用于城市绿化,在带来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生态与经济问题。

本文明确了大树移植的概念,分析了大树移植的利弊,并指出大树移植时应把握的几个要点,同时提出大树移植必须有科学的技术,使其来实现经济、生态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大树移植概念要点技术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生活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回归自然,对城市绿化、美化程度和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树移植作为一条快速发展绿化的捷径,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在短期内改善城市绿地景观、提高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优化绿地结构、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提前形成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是这一捷径业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与生态问题。

近年来,其可行性及科学性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争论。

笔者建议,为使这一问题明朗化应明确大树移植的概念、利弊,掌握大树移植要点与科学的技术保证。

1 大树移植及其相关概念1.1大树移植的概念大树移植是园林绿化种植工程中的一项基本作业,目前为止没有一个成熟和公认的定义和概念,上海市绿化局1996年制定的《大树移植技术规程》也没有明确“大树”的标准是什么[1]。

在《城市园林绿化手册》一书中认为大树移植是指移植干径在10cm以上大型树木的工程[2]。

园林绿化中的“大树”,在90年代中期以前泛指10cm 以上的大规格苗木,大多出自苗圃,或是在特殊情况下产生的移植树木。

90年代中期以后,“大树移植”在相当部分城市演变成城市绿化的一个常用手段。

在苗圃里缺乏大规格苗木和挖移大树丰厚利润的利益驱动之下,“上山下乡”挖移胸径10cm 、20cm 以上大树、古树蔚然成风,愈演愈烈。

“大树移植”变成了部分农民“快速致富”,部分官员“快出政绩”的手段,完全背离了“大树移植”的本义[1]。

1.2几个相关概念大苗:泛指苗圃中大苗区里所培育的苗木,其胸径规格多在10cm左右,其植株由于几次移栽,根系比较发达,定植容易成活。

浅谈大树移植技术

浅谈大树移植技术

浅谈大树移植技术大树移植技术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它可以将成龄大树从一个位置移植到另一个位置,使得原来平淡的环境瞬间焕发出勃勃生机,增添了绿意和生气。

大树移植技术不仅可以改善景观环境,还可以保护原有的大树资源,达到资源再利用的效果。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浅谈一下大树移植技术吧。

一、大树移植技术的意义大树移植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挖掘和迁移树木,更是一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再造。

在现代城市化的进程中,大量的建筑需求使得很多成龄大树面临被砍伐的命运。

而大树移植技术的出现为这些大树提供了一个新的生存机会,不仅可以保护这些大树资源,还可以通过移植树木来改善城市环境,增添生态美景。

1. 树木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大树移植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树木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树木进行全面的勘测和分析,确定树木的品种、年龄、生长状况等相关信息。

在移植之前,还需要对树木进行修剪、疏松和施肥等工作,以保证树木的生长健康。

2. 移植的方法大树的移植方法主要有挖掘移植法、滑移植法和拔移植法等。

挖掘移植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它通过采用挖掘机等设备对树木周围的土壤进行挖掘,然后将树木整体挖掘出来,再重新移植到目的地。

而滑移植法和拔移植法则是通过一种特殊的设备,将树木整体或局部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3. 移植后的护理工作移植后,对树木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通常需要对移植后的树木进行修剪、补充养分和浇水等工作,以帮助其尽快恢复生长,减少生长过程中的损伤。

1. 确定移植目的地在进行大树移植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树木的移植目的地。

选择一个合适的目的地,可以更好地保护树木的生长环境,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有利于树木的生长。

3. 进行挖掘移植在确定了移植目的地和完成了树木的准备工作之后,就可以进行挖掘移植的工作了。

通常需要采用挖掘机等设备,对树木周围的土壤进行挖掘,然后将树木整体挖掘出来,再重新移植到目的地。

1. 选择合适的时间在进行大树移植之前,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

谈大树移植浅析

谈大树移植浅析

谈大树移植浅析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在城市绿化中,为了加快园林绿化速度,及时发挥园林树木的绿化功能和艺术效果,常需要移植的树木。

因此,大树移植逐渐成为园林植物干树枝的经常性工作。

米东区古牧地路边采用了大树移植方法,移植的小叶白腊胸径在5-8公分,现就大树移植谈几点意见:一、大树移植的特点大树移植困难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

首先,大树年龄大、阶段发育老、细胞的再生能力较弱,挖掘和栽植过程中,损伤的根系恢复慢,而且新根发生能力较弱,给成活造成困难。

其次,树木在生长过程中,根系扩展范围很大,不仅远远超过主枝的伸展范围,而且扎入土层很深,使有效的吸收根处于深层和树冠投影。

第三,大树的树体高大,枝叶的蒸腾面积大,为使其尽早发挥绿化效果和保持原有优美姿态,多不行过重修剪,因而地上部分的蒸腾面积远远超过根的吸收面积,难以尽快建立起地上、地下的水分平衡关系,树木常因脱水而亡。

为了提高大树移植后的成活率,在移植前应保证在所带土球范围内有足够的吸收根,使栽植后很快达到水分平衡而成活。

一般采用缩坨断根方法,使大树在移植前,即形成大量的可带走的吸收根。

并配合其他移植措施来确保成活。

二、移植的准备和处理大树移植的基本操作与一般树木相似,但大树的来源多数不是出自苗圃,零星散生在各处所处环境条件较为复杂。

树体高,树龄大,根系分布范围深广。

在移植大树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选树:首先根据设计规定的树种,规格及特定要求如树形、姿态、花色等进行选树。

一般是选能适应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的乡土树种,以浅根性和再生能力强且易于移植成活的树种为佳。

除从树木本身各方面如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树冠丰满、有新生枝条等加以选择外,还应选择便于挖掘、吊装及运输的树木。

(二)缩坨断根:在移植大树前应采取缩坨断根(回根、切根)的措施,这样可以适当缩小泥球体积,减轻重量,促进挖掘范围内主根、骨干根上萌生较多的须根。

具体做法是在移植前二三年的春季或秋季,以离地面15厘米处树干周长为半径,或以相当于树干直径的5倍长度为断根范围直径。

园林工程中大树移植技术的探讨与实践

园林工程中大树移植技术的探讨与实践

园林工程中大树移植技术的探讨与实践随着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的不断发展,园林工程越来越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园林工程中,大树移植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一棵大树能为环境带来极大的益处,如提供氧气,减轻城市污染和温室效应等。

但在城市建设中,大树往往成为城市规划的障碍,需要被移走或者砍掉。

凭借先进的大树移植技术,我们成功地将许多大树从旧址移植到新址,以充分利用这些树木为城市带来的好处。

首先,大树移植技术在园林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城市的建设和房屋的拓展,一些成熟的大树已经成为新开发区或新城区的障碍物,不得不动用相关的技术将它们移动到新的地面位置。

大树移植技术是依靠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手段来保证大树在移植过程中的生长条件和健康状态,保证其在新的环境中适应生存。

该技术的成功实施,可使大树从原始生长地点重新定居到新生长区,在大树完好无损的情况下为新建筑及城市环境做出贡献。

其次,大树移植技术需要全方位技术支持。

在大树移植前,我们必须了解大树的生长环境、树冠面积和种植土地的类型等,以确保移植后大树根系能生长在合适的土壤中。

在移植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大树搬迁过程中的风速、气温、湿度、雨水等气象要素。

同时,还需要进行与移植相关的处理方法,如切割根系、砍伐下部分枝杈、增加土壤桶体、修剪树叶和枝干等登任。

这些措施可以将移植过程中造成的损伤和对大树的影响降到最低,确保大树在移植后继续健康生长。

最后,大树移植技术的实践证明是可行的。

当前,城市园林和绿化施工中已完成大量大树移植工程。

在我国各地,已经很多次使用大型机器设备将大树完整地从一处地方移到另一处。

如此成功的移植工程,不仅改善了园林和环境,而且还为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建立健康的城市绿地系统做出了巨大贡献。

总之,随着现代城市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建设规划的不断升级,大树移植技术已成为园林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程。

因此,各地应加强大树移植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建设。

大树移植利弊浅析及大苗移植关键技术

大树移植利弊浅析及大苗移植关键技术
资源 流 失 。
生 植物 资源遭 到严 重破 坏 ,可谓利 弊 并存 , 一时 间众 说 纷纭 ,褒贬 不一 。总体观 之 ,弊大 于利 。
近来 ,全 国绿 化委 员会 、 国家林 业局 向各 地发 出 关 于禁 止大树 古树 移植 进城 的通 知 ,要求 采取 切 实有效 措施 ,规 范树木 采挖 管理 ,坚 决遏 制大 树
出人与 自然和 谐相处 的气一个 小 区甚 至一座 城 市 的 自然面 貌和 文化 品位 ,较 快地 发挥 绿色 景观 效 果 ,缩 短绿化 景观 形成 周期 。 同时 ,其较大 的利 润 空间 ,导致 盲 目采集 、滥 采乱挖 屡 禁不 止 ,野
存在 的弊 端进 行 了陈述分 析 ,建议 用 大苗 移植取 代 大树 移植 ,并 就如 何提 高大 苗移植 成 活率 进行 了
综述 ,希 望更好 地保 护野 生植 物 资源 ,同 时推动 城市 生态 园林建 设 的发展 。
关键 词 :大 树移 植 ;利 弊浅 析 ;关键 技术
1 大 树移 植利 与弊
1 . 2 大树 移植 过程 中存 在 的弊端 1 . 2 . 1 盲 目采挖 、随 意利 用现 象严重
许 多 重点工 程 建设往 往 需要 以最 短 的时 间和 最快的速度营建绿色景观、体现其绿化美化效果 , 这就造 就 了其 中巨大 的利 润空 间, 一些商 人 唯利 是 图 ,滥 采 乱挖 、随意 利用 ,造 成 国家野 生植 物
美 化 的需求 不 断增加 ,绿 化规 格不 断提 升 。在 园林绿 化工 程 中,大 树移 植作 为一 项快 速提 高城 市绿
化 水平 的手 段 ,得到 许 多地方 广泛 重视 和普 遍采 用 。 同时 ,乱采滥 挖 、破坏 野 生植物 资源 的现 象也

关于大树移植的认识及思考

关于大树移植的认识及思考

关于大树移植的认识及思考一、引言移植大树是园林绿化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也是一项需要经验和技巧的工作。

移植大树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提升城市品质。

然而,移植大树也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细致的规划和操作。

二、大树移植的意义1. 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绿地面积逐渐减少,移植大树可以在不占用更多土地的情况下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2. 改善城市环境。

大树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减少噪音、调节气温等方面有着显著作用。

3. 提升城市品质。

移植成熟的大树可以为城市增色添彩,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三、大树移植前需要考虑哪些问题1. 移植时间:选择合适的季节进行移植是非常重要的。

春季和秋季是比较适合移植的季节,夏季和冬季则不适宜。

2. 移植地点:选择合适的移植地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考虑到土壤质量、空气流通情况、阳光照射情况等因素。

3. 移植方式:根据大树的大小和根系情况选择合适的移植方式。

小型树木可以采用挖掘整体根球的方式进行移植,大型树木则需要采用分段挖掘或者分段移动的方式进行操作。

4. 移植后护理:移植后需要对大树进行细致的护理工作,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等操作。

四、大树移植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根部受损:在挖掘过程中,如果没有注意保护大树的根部,则会造成根部受损。

解决方法是在挖掘前对土壤进行湿润处理,并采用专业工具进行挖掘。

2. 水分不足:在移植后需要对大树进行充足的浇水,否则会导致水分不足而影响大树的生长。

解决方法是每天进行适量的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3. 移植后死亡:如果移植过程中没有注意保护大树的根部,或者移植后没有进行适当的护理工作,则会导致大树死亡。

解决方法是在移植前进行细致的规划和准备,并在移植后进行适当的护理工作。

五、结语大树移植是一项需要经验和技巧的工作,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细致的规划和操作。

通过合理地移植大树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提升城市品质,对于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都有着重要意义。

大树移植利弊谈

大树移植利弊谈

2016年第8期现代园艺大树移植利弊谈许兵(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712046)大树移植作为城市绿化的一种途径与方法,因其成林迅速,能在较短时间内满足人们对绿化的需要,近年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但从大树移植的实践来看,大树移植成活率、生长势、移植成本等方面弊端也很明显。

通过阐述大树移植的利与弊,意在为广大园林工作者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为科学、合理地利用大树移植技术,推动园林事业正常发展提供参考。

大树移植;园林绿化;优点;弊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许多大树已不再是一棵常规意义上的普通树木,而是具有了一定的底蕴、故事、内涵的历史见证者,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亲历者。

这些树木镌刻着时代变迁的轨迹,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通过移植保护等措施,改善树木原本已经逐渐恶化的生存环境,对于展示历史风貌、弘扬地域文化,凝聚和提升当地群众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3.3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创收。

大树移植为一些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民种植的树木提供了变现机会,并在挖掘、运输等环节创造出一定的劳动力需求,催生了数量不菲的“经纪人”队伍,为农民创收拓宽了渠道。

继而推动了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许多荒山荒滩、田边宅院被充分地利用起来,使得农民不用背井离乡便可实现脱贫致富。

4大树移植的缺点(弊)4.1破坏生态系统,浪费自然资源大树移植固然迅速美化了新的环境,但对树木原来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显而易见的。

野生大树是当地植物群落中的优势树种,是稳定当地生态环境的核心与骨干。

过量移植野生大树,必然会干扰当地的稳定有序的自然环境,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引起气候变化、水土流失,植被紊乱。

大树移植以商业行为居多,树贩子和绿化商们往往缺乏相应的植物学知识,不熟悉树木的生长特性,在时间选择、土壤处理、断根促根、树冠修剪、遮阴防晒、施肥灌水等方面难以严格遵循科学要求,易导致移植树木的大量死亡,对有限的大树资源造成浪费[2]。

4.2移植成活率低,养护费用高经过多年生长,大树已经适应了原生存环境,突然间移植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会在土壤、光照、水分、养分、温度、湿度、酸碱度等方面产生一系列的不适,连同挖掘、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机械损伤等,都会造成树势生长衰弱甚至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园林工程中大树移植的利弊作者:游海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07期摘要:目前,面对如火如茶的“大树进城”热,人们持有两种观点:一部分人认为,大树入城能够快速解决城市景观生态问题,使人们在短时间内就能感受到绿色带来的舒适;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大树入城会对树源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并且移植大树的成活率偏低造成资源的浪费。

然而大树移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风险因素,如何认清园林工程中大树移植存在着的利与弊,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 大树移植;城市建设;利弊1 大树移植的概述1.1 相关概念大树移植,由来已久。

我国早在1959年,天安门广场园林工程就成功移植了大批油松、元宝枫等。

近年来,大树移植如火如荼,上海在8万人体育场周围移植过一批大树,1998年种植的广玉兰、香樟、银杏等大规格乔木,经质监部门核验,成活率达到96.9%;南京市城市绿化工程每年移植大树数万株,使城市面貌上了一个新台阶。

可以说,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过大树移植的尝试,既有成功的例子,也有失败的教训。

大树移植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绿化手段,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会存在下去。

【1】通常称的“大树”一般指“乔木”而言,《辞海》中“乔木”的解释为“主干明显而自立,分枝茂盛的木本植物”。

不同地区对大树范围有不同的定义。

就温州而言,大树移植范围为:落叶乔木胸径20cm以上,常绿乔木胸径15cm(或高度6m)以上,即视为大树移植范围。

采用大树移植法一旦成活,少则1-2年,多则3-5年就可以达到决策者或者设计人员的目的。

1.2 苗圃苗与移栽苗的区别从解放后我国城乡大规模绿化所积累的经验来看,苗圃苗木(指大苗)移栽比“大树移植”来的成功。

从工程角度比较,进行“大树移植”费工、费时,装运十分不便,劳动强度大,有时不得不借助机械,常使树体出现机械损伤,栽种也十分困难,成活率低。

而苗圃生产的规范苗木,由于起苗装运便捷、起苗至种植前根系裸露时间短,种植成活率高。

从树木适应性看,一般来说,在原地生长多年的大树对易地后生态环境的突然改变适应能力较差,加上移植过程中失去大部分根系,即时成活,也要经过长时间的缓苗。

而苗圃苗木,因起苗后的根、冠比例失衡不大、缓苗快,短期内能恢复长势,生态效益明显。

再从经济角度看,苗圃苗木比“大树移植”所费人力、物力和财力要少,这无疑大幅度降低了成本。

【2】从审美角度看,“大树移植”,尤其是不规范的“大树移植”,对树冠、树形受到破坏,观赏价值也大大降低。

2 大树移植的有利方面2.1 园林工程绿化景观见效快国外权威人士曾对一棵大树的价值做出地精确的评估,一棵中等大小(胸径25厘米左右)的树木,按生长50年计算,其生产氧气的价值为3.1万美元,防止空气污染的价值为6.21万美元,保持水土的价值3.7万美元,增加肥力的价值为3.1万美元,再加上为牲畜遮风挡雨、提供鸟巢和制造蛋白质等所有价值,其价值近19.6万美元,在我国虽然还没有国外那么高的价值,但是这也充分说明了大树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和诱惑力。

枝繁叶茂的树木能在短期内有效地提高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绿视率, 从而实现快速绿化、美化城市的目的,极大地缩短了成景成林时间。

例如,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温州市政府斥巨资大批量移植大树,以便能达到快速绿化美化城区绿地系统的目的。

【3】若利用小树,则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达到目的。

这样的绿化形式在全国范围内也能找到相关的例子,1998年,上海共向市内移植胸径15厘米左右的乔木22种,5万多株;哈尔滨2000年投资400万元搞大树移栽进城。

2001年贵阳市引进数以万计的大树,移栽到城市之中;抚顺市2000年以来也在城市移植了油松、云杉、水曲柳、银杏等大量的大树。

2.2 提高绿化工程覆盖率大树能有效提高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绿视率。

大树树体高大,树冠阔,枝繁叶茂,其垂直投影面积要比灌木、草坪大得多,从而除提高绿地率外还以较大地提高绿地覆盖率和绿视率指标。

2.3 调节城市生态系统大树在城市生态系统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移植大树对短期内改善城市生统具有积极意义。

大树具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移植大树恢复生长后,其生态效益将会得到很好的发挥。

它们不仅能增加空气中湿度和氧气的含量,同时大量叶片能减少灰尘,对雨水起到很好的滞留作用,降低了雨水对地面的冲刷。

移植大树同时会给下层的植物提供较好的湿度及庇荫条件,有利于中下层景观植物的发育,提高叶面积指数,最大限度地发挥有效土地面积的生态效益。

2.4 提高园林工程品质大树对一些城市的“市树”起象征加强作用。

城市建设中常常在重要或显著位置栽植“市树”起到一定的象征意义。

就温州而言,尤其是建设大型公园、防洪堤景观、规模较大的楼盘,都喜欢种植温州的市树—榕树。

这样,既提高大型园林工程的一种品质,又得到了城市百姓的一种依恋,也体现城市文化的一种底蕴。

2.5 增加农村经济效益大树移植可以使贫困落后的山区和农村增加一些收入,因为城市园林建设所需要的大树绝大多数是来自于边远山区或农村,且移植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起重机械、运输车辆,这都大大增加了贫困农村的经济收入。

3 大树移植存在以下弊端目前,全国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出现了一种移植大树的新倾向,即有些地方不讲科学与道德,一味追求树龄,有的甚至不惜资金从数千里外的深山老林向城市移植古树。

大树移植进城并非易事,是件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盲目的移植工作带来一列的问题,必须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3.1 苗源不合理、不合法虽然通过大树移植对城市绿化建设起到了明显的效果,但由于苗源紧缺、管理力和法律不健全、执法不严等原因,近年来大树移植出现了很多不良的趋势。

由目前缺乏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且我国苗圃大苗供应远远不能满足城市绿化的需求,部分城市建设者急功近利,追求政绩。

虽然想方设法通过从郊区现有绿地中抽、千方百计寻觅外地因公路拓宽等要淘汰的大苗进城等措施,大树还是捉襟见肘。

苗供不应求的现象致使有些苗木经销商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盲目地从山上乱挖。

因他们既不懂技术,又不按操作规程进行,对居住区、单位附属绿地内移植大树缺有效的监管,大树移植后非死即伤。

即使移植成活,大树在短时间内也难以恢复常生长。

3.2 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都市绿化继“草坪热”之后,又刮起了大树移植风。

汹涌而来的“大树进城风”令人忧虑,也导致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园林绿化大规格苗木匾乏的情况,建设者一味追求树龄,甚至不惜资金从数千里外的深山老林向城市移植古树。

植的大树大部分来自森林,这必然对周围生态与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对于城市和村来说,也隐藏着极大的生态风险。

一棵大树,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能长成,一毁掉,会加速珍稀物种的灭绝,对环境保护极为不利。

现存的古树名木也有大多分布在江河源头,一旦挖走,容易造成当地水土流失。

挖一棵大树平均要挖走近2立方米的土坨,这样对原生长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同时势必要影响到周围树木的生长和生态平衡,造成的损失和破坏无法估量。

另外,古树名木在维护山区生态环境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将其挖走会破坏山区的生物多样性。

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法对于生态建设来说,是极大的不公平。

3.3 移植技术不规范,成活率低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在植物界中也是一样,一种物种在一个地方经过长期的进化,已经适应了当地土壤的酸碱度、矿物质、土中的水分养分,以及当地的降雨量、光照条件、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

由于大树古木树龄长,像年迈的老人,生命力脆弱,一般情况下不能随便“挪窝”。

根据调查,由于大树移植需要进行环境,土壤变化等因素,一旦移植,它们的成活率一般在30%—40%左右,贵阳市移植大树的死亡率超过70%,重庆市移栽大树的保存率不到25%,抚顺市除个别街路移栽银杏和梓树成活率在50%左右以外,其它基本上没有成功。

而且树龄越高越难成活。

【4】因此大树移植客观上存在着成活率低,移植后容易死亡等缺点,这一方面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在进行移植时,必须断根,去枝,有时树干受到严重的机械损伤,这就破坏了根的吸收水分能力、导管筛管的输送能力、树叶的蒸腾作用,很容易使水分失去平衡,导致移植失败,植株死亡。

大树移植,费时费力,成本高。

即使在人力、物力、财力、技术有保障的前提,其成活率最高也只能达到百分之七八十。

如果移植技术不规范,切实际就更难以保证移植大树的成活率。

3.4 养护管理措施落后,养护费用高移植大树为保成活,需要大抹头、强修剪。

大树再生能力弱,可塑性较差,若得不到很好的管护,会逐步丧失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成为城市中新的绿色弱势群。

因此大树移植带来的绿树成荫的短暂繁荣并不能成为城市绿化的功绩见证。

大树移植后,一般情况下,需要少则2-3年,多则5-8年的生长适应期,有的靠树木本身的水分和营养能维持几年(假活),但最后还会死亡,有的虽成活了,但是由于原树木生长环境的改变,使得树木长成了缺乏生机的小老树,逐步丧失环境生态功能,形成城市大面积绿色弱势群体也造成人、财、物上的极大浪费,给城市和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

3.5 为不法分子滋生腐败提供便利有的决策者或者规划设计人员自己预先从外市或外省收购大树,再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在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时,指定或设计种植自己预先收购回来的某几种大树。

因为本地没有该几种树,只有他自己有,他可漫天要价,赚取暴利。

如某市园林主管部门的领导自己跨省收购某几种大树,每棵成本只有2000元左右,他指示设计人员在设计某公园时大量种植该领导收购的这几种树,每棵预算高达4万元,该领导从中赚取了惊人的利润。

【5】4 结束语建设园林工程中的城市公园,小游园、公共绿地,或者在城市道路两傍植树,这是有益于子孙后代之举,不只是使用几年十几年,而是可使用几十年几百年。

生态专家、中国林业科学院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刘世荣曾指出:“建设生态城市要尊重科学规律,欲速则不达。

建设生态城市的愿望是好的,移植大树进城从生态学意义上讲也并非不可行。

但真正使城市变成生态型的园林或森林城市,对于我国不少城市而言没有10年20年的时间是不可能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使园林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不盲目追求“速效绿化”是园林系统从业人员应引起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1] 孟兆祯,毛培琳,黄庆喜等. 园林工程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年[2] 王大平. 浅谈大树移植技术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6[3] 人民网《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3年06月11日第三版)[4] 汤仲光,孔志贵,韩三江等. 大树移植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年1月[5] 郑力娟,温建铭,孙冰强,陈壮等.关于大树移植中的若干问题.沈阳大学学报,200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