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园艺植物昆虫病理学
园艺专业课程有哪些

园艺专业课程有哪些
园艺专业课程主要有植物学、⽣物化学、植物⽣理学、植物⽣理与⽣物化学、应⽤概率统计、遗传学、⼟壤学、农业⽣态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栽培学、园艺植物病⾍害防治学等。
园艺专业课程简介
主⼲课程:植物学、⽣物化学、植物⽣理学、植物⽣理与⽣物化学、应⽤概率统计、遗传学、⼟壤学、农业⽣态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栽培学、园艺植物病⾍害防治学、园艺产品贮藏加⼯、农业⽓象学、微⽣物与植物病原学、植物病理学、昆⾍学、植物⽣物技术导论、分⼦⽣物学导论、计算机农业应⽤、园艺作物育种学、园艺作物栽培学、设施园艺学、园艺商品学、园艺产品采后与营销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毕业设计)、科研训练、⽣产劳动、社会实践等,⼀般安排不少于30周。
园艺专业的就业前景
园艺专业是以⽣物学为基础研究果树、蔬菜的育种、栽培、⽣理等理论与技术的学科。
由于园艺产业和其他农业产业相⽐,更具有劳动、技术以及资⾦密集的特点,⽆论是从产业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提升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等⽅⾯,园艺产业都具有诱⼈的发展前景。
《园林植物昆虫学》课件

介绍保护昆虫的措施以及保护昆虫对人类社会的意义。
园林植物昆虫学的应用
应用一
探索园林植物昆虫学在某一特定领域的应用。
应用二
介绍园林植物昆虫学在另一个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园林植物昆虫学》PPT 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园林植物昆虫学的概述、常见园林昆虫、保护园林昆虫的重要 性以及园林植物昆虫学的应用,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领域。
课程介绍
课程内容概述
了解园林植物昆虫学的研究领域和内容。
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这门课程的目标和收获。
园林植物昆虫学概述
园林植物与昆虫的关系
探索园林植物与昆虫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共生关系。
植物的生态功能与昆虫的作用
了解园林植物的生态功能以及昆虫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常见园林昆虫
常见昆虫种பைடு நூலகம்及特征
介绍常见的园林昆虫种类和它们的独特特征。
昆虫对园林植物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探讨昆虫对园林植物的影响以及应对昆虫威胁的措施。
保护园林昆虫的重要性
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强调昆虫在维持生态平衡和物种多样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园艺植物病理学教案(标准)

陇东学院园艺专业课程教案《园艺植物病理学》教案1课程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园艺植物病理学开设时间:三年级第二学期选用教材:李怀方等.《园艺植物病理学》. 第一版.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参考书目:(1)许志刚.《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三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陆家云主编.《植物病原真菌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3)陆家云主编.《植物病害诊断》.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4)方中达主编.《植病研究方法》.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5)许志刚主编.《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3(6)宗兆锋等.《植物病理学原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7)孙广宇等.《植物病理学实验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8)方中达主编.《中国农业大百科全书.植物病理学卷》.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9)王连荣.《园艺植物病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0)林焕章.张能唐.《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1)曹若彬.张志铭.冷怀琼等.《果树病理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2)吕佩珂.《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谱续集》.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6(13)丁梦然.王昕等.《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14)宗兆锋等. 植物病理学原理.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2(15)梁训生,谢联辉主编. 植物病毒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16)陆家云. 植物病原真菌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7)王金生. 植物病原细菌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8)张绍升编著. 植物线虫病害诊断与防治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9)H. Wheel 著,沈崇尧译. 植物病程. 科学出版社,1979(20)曾士迈等著. 植物病害流行学. 农业出版社,1986(21)弗赖伊,W.E.著,黄亦存等译. 植物病害管理原理. 科学出版社,1988(22)/show_news.asp?Article_ID=781&filepath=image s/30.gif(23)/bl/main.asp(24)/jwc/jingpinke/pubing/index.htm(25)/jwc/jpkc/ptzwbl/ptzwbl.asp(26)/jingpin/2005/bingli/main/main.htm(27)/introDisp.jsp?siteId=373评估评价(宋体小四加粗)[具体内容](宋体五号)第一章绪论(1学时)1教学目的(1)领会园艺植物病害的重要性、性质和任务,引导学生逐步进入植物病理学领域;(2)了解园艺植物病害的特点和防治的重要性;(3)理解:园艺植物病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实验教学大纲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实验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适用专业:园艺所属实验室:园林工程实验室实验学时、学分:32 学时 1 学分一、实验教学目的掌握体视显微镜和生物显物镜的使用方法,掌握简易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认识了解常见的昆虫和病原菌,对常见病虫害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通过实验巩固和丰富课堂理论教学,培养学生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
二、实验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当地主要园艺植物病虫的种类、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学会正确地诊断病虫害,并开展有效的防治,熟练掌握农药的合理和安全使用技术,防止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三、对学生的指导和要求(一)对学生的指导:指导学生掌握有关研究手段和方法,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独立进行研究打下基础。
(二)对学生的要求: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实验指导,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复习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了解实验方法、步骤、重点和难点。
在实验课上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实验,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并总结实验的不足之处,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
四、实验考核方式实验考勤占10%,操作技能占20%,实验报告占70%。
五、实验教学内容实验项目(一):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观察(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2)项目性质:演示性□ 验证性√ 设计性□ 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了解昆虫的外骨骼、分节、分段情况及其各体段的基本构造,了解各体段上附属器官的常见类型。
(4)主要仪器:解剖镜、放大镜。
实验项目(二):昆虫的生物学特征观察(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了解昆虫的变态类型及昆虫不同发育阶段的虫态:卵、幼虫(若虫)、蛹、成虫的形态特征。
(4)主要仪器:解剖镜、放大镜。
实验项目(三):昆虫主要目特征观察(一)(1)项目类别:必做√ 选做□(2)项目性质:演示性□ 验证性√ 设计性□ 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熟悉昆虫纲中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缨翅目的特征以及与园艺生产有关的各主要科的特征。
《园艺植物昆虫学》课程教学大纲

《园艺植物昆虫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65英文名称:Horticulture Entomology一、课程说明1.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2.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园艺专业必修3.课程目的(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园艺植物重要昆虫种类的识别、鉴定,基本掌握园艺植物昆虫的发生规律、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了解和掌握主要园艺害虫的为害特点、虫情调查方法及综合防治技术。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害虫综合治理的基本理论及研究进展。
4. 学分与学时学分为2.5.学时为485. 建议先修课程园艺栽培学、园艺生态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农业气象学、土壤肥料学等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推荐教材:(1)园艺昆虫学(第1版).李鑫主编. 农业出版社.2002年参考书目:(1)园艺昆虫学(第1版).韩召军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7. 教学方法与手段(1)本课程教学采用课堂讲授、室内实验和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课堂讲授利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以某一类害虫的某一常见种为代表重点讲解,其它采用讨论、自学、提问等形式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园艺昆虫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
随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关害虫防治的新理论、新成就、新技术层出不穷,因此,必须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害虫发生的最新动态讲授给学生。
(4)引导学生广泛收集和阅读有关文献资料,提倡自学,对于活跃学术思想、开阔思路、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有重要的作用。
(5)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基本技能培养。
除识别和鉴定害虫种类的室内实验外,还要有田间调查的外出实验,并配合综合性实验与害虫发生动态的教学实习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8. 考核及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试成绩评定:(1)平时成绩占30%,形式有:实验报告、课堂和实验课考勤等(2)考试成绩占70%,形式有:考试卷9. 课外自学要求(1)学生结合园艺昆虫学,对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选学内容进行选择性自学,并对所学内容做好笔记,将自学笔记可作为考核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
园艺昆虫学实验教案本科

园艺昆虫学实验教案本科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园艺昆虫学实验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安排:32学时实验材料:实验室提供的昆虫标本、园艺作物、实验仪器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昆虫的基本形态结构特征,能识别常见的园艺昆虫。
2. 掌握昆虫生物学特性调查方法,分析昆虫对园艺作物的影响。
3. 学会运用显微镜观察昆虫内部结构,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掌握昆虫分类方法,了解昆虫分类系统。
5.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昆虫基本形态结构观察2. 常见园艺昆虫识别3. 昆虫生物学特性调查4. 昆虫对园艺作物的影响分析5. 昆虫内部结构观察四、教学方法1. 实验演示:教师讲解昆虫标本,展示昆虫形态结构特征。
2. 学生实操:学生自行观察昆虫标本,识别常见园艺昆虫。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昆虫生物学特性和对园艺作物的影响。
4. 显微观察: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昆虫内部结构。
五、实验步骤与要求1. 实验步骤:(1)观察昆虫外部形态结构,记录特征。
(2)识别常见园艺昆虫,了解其生物学特性。
(3)调查昆虫对园艺作物的影响,分析危害原因。
(4)使用显微镜观察昆虫内部结构,描绘结构图。
2. 实验要求:(1)准时参加实验,遵守实验室纪律。
(2)认真观察,详细记录实验数据。
(4)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完整、观点明确、数据准确。
六、实验一:昆虫基本形态结构观察【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昆虫的实物标本,了解昆虫的基本形态结构特征,包括头、胸、腹三部分,以及触角、眼睛、翅膀、腿等附肢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材料】昆虫标本放大镜显微镜绘图工具【实验步骤】1. 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昆虫标本,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昆虫外部的形态特征。
2. 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昆虫的头部、胸部和腹部结构,特别关注触角、眼睛、翅膀和腿的细节。
3.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用绘图工具绘制昆虫的形态结构图。
4.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昆虫形态结构对其生活方式的适应性。
【实验报告】描述昆虫的基本形态结构特征。
【教学大纲】《园林植物病理学》

《园林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园林植物病理学(英文):Ornamental Plant Pathology课程编号:14371075课程学分:2.5学分课程总学时:40 学时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二、课程内容简介(300字以内)本课程面向园林、观赏园艺等专业,是上述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先修课程主要为园林植物栽培学。
园林植物病理学以植物病理学为基础,是以研究园林植物病害防治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科学。
它以园林植物植物为对象,研究园林植物病害的诊断、识别、发生规律、调查测报和综合防治理论与技术的科学。
园林植物病害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园林植物病害的病原、病原物的致病性与园林植物的抗病性、园林植物的发生与流行和园林植物病害综合治理策略与技术、园林植物真菌、细菌、病毒类及植原体、线虫及其他病原所致病害等。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园林植物病害的危害性以及防治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掌握园林植物病害病原种类、病害防治基本知识、技术和方法,正确识别我国及本地区最主要园林植物病害的种类,掌握常见、多发的园林植物病害的发生规律,预防和治理的技术,掌握园林植物病害的调查研究方法,能够独立设计病害控制方案,为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植物病理学的理论功底,并具有比较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以及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
要求学生具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端正的学习态度和勇于实践的品质。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言(1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以引起经济或生态损失的园林植物病害事例,使学生意识到园林植物病害的危害性及防治的重要性,了解园林植物病害发生的特点,国内外本学科研究的历史、现状及趋势,以及园林植物病害防治的研究的范围、性质和任务等。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园林植物病害研究的范围、性质和任务。
第一章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2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讲授园林植物病害的现象、本质及定义;园林植物病害发生条件以及其相互关系。
园艺昆虫学实验教案本科

园艺昆虫学实验教案本科一、课程简介园艺昆虫学实验是园艺学、植物保护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昆虫学基本知识,了解昆虫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生态特点,培养学生对园艺昆虫问题的观察、分析和解决能力,提高园艺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昆虫的形态结构特点,能识别常见的园艺昆虫。
2. 掌握昆虫的分类方法,了解昆虫的生理和生态特点。
3. 学会观察和分析园艺作物上的昆虫问题,并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4.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昆虫形态结构观察:通过实物观察,了解昆虫的头、胸、腹、翅、足等部分的特征。
2. 昆虫分类:学习昆虫的分类方法,对常见园艺昆虫进行分类识别。
3. 昆虫生理特点:了解昆虫的生长发育、繁殖、营养等生理过程。
4. 昆虫生态特点:学习昆虫与环境的关系,了解昆虫的生态适应性。
5. 园艺昆虫问题分析与防治:观察园艺作物上的昆虫问题,分析原因,提出防治措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昆虫的基本知识、分类方法、生理生态特点等。
2. 实验:观察昆虫标本,进行昆虫分类识别,分析园艺作物上的昆虫问题。
3. 讨论:分组讨论昆虫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4. 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进行昆虫采集、观察、分类等实践操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园艺昆虫学实验教程》等。
2. 实验材料:昆虫标本、园艺作物样本等。
3. 仪器设备:显微镜、放大镜等观察工具。
4. 网络资源:相关学术论文、图片、视频等。
六、实验一:昆虫形态结构观察【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昆虫标本,掌握昆虫的形态结构特点,提高识别常见园艺昆虫的能力。
【实验材料】昆虫标本、显微镜、放大镜、dissecting kit(解剖工具)【实验步骤】1. 教师讲解昆虫形态结构的特点,包括头、胸、腹、翅、足等部分。
2.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昆虫标本进行观察。
3. 使用显微镜和放大镜观察昆虫标本的形态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艺植保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Experiments of Horticultural Plant Protection
一、理论课程(或实验课程)编号:01600009j
适用专业:园艺专业
理论课程总学时:32
实验总学时(周学时):16(4)
学分:0.5
开出实验个数:6(验证实验 4 个;综合实验 2 个;综合设计实验0个)(选修4个)
应开实验学期:4
二、实验课程的简介
园艺昆虫病理学实验是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园艺植物昆虫的外部形态为主,掌握园艺植物昆虫的形态特征,掌握不同园艺植物昆虫的基本结构及组成,掌握昆虫内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了解昆虫不同目的特征。
及病害症状及病原物形态观察,学习掌握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从而为植物病害的诊断,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以及进一步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打下基础。
三、实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实验教学的目的是通昆虫形态结构的观察,掌握昆虫的外部结构、内部构造的主要特征,掌握昆虫各系统的分布及功能。
掌握各种病原物的形态特征,能够用病理学术语描述植物病害症状,进行病害的诊断,举一反三,正确识别植物病害及其病原物。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1)普通昆虫学实验指导郑桂玲编校内教材
(2)普通昆虫学牟吉元主编,1996,中国农业出版社
(3)园艺病理学实验指导贾文香主编校内教材
参考书:
(1)《昆虫学通论》上册北京农业大学主编农业出版社
(2)《昆虫学》上册南开大学等五校合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3)《昆虫分类学》唐祖庭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4)《昆虫形态分类学》忻介六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董金皋主编《农业植物病理学》)5(.
(6)《园艺病理学》李怀方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7)《植物病害诊断》江苏农学院植保系农业出版社
五、考核办法
(1)根据学生实验的动手能力
(2)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
(3)根据学生的出勤和课堂表现情况
大纲主撰人:周长梅张艳菊
(一)昆虫外部形态识别
1.实验特点:
实验类型:专业基础课实验类别:验证计划学时:4
每组人数:5 首开日期:
2.实验目的与要求
要求掌握昆虫纲的特征,比较几种近缘纲动物的区别。
3.主要仪器设备
序号主要设备名数量型号称18 1 解剖镜1
2 标蝗虫式模本1
3 幻灯机
.实验内容提要4 观察蝗虫外部形态特征,躯体分节情况及各体段的特征比较昆虫纲与蛛形纲、多足纲、重足纲、甲壳纲的区别5.实验操作要点.主要观察各纲动物的主要特征,从体段、分类、足的对数、触角的对数a 进行比较.注意正确使用解剖镜b 6.注意事项要爱护标本.在镜下观察时,要将标本放在培养皿上,以免损坏载物台b
(二)昆虫的生物学
1.实验特点:
实验类型:专业基础课实验类别:验证计划学时:4
每组人数:5 首开日期:
2.实验目的与要求
要求掌握昆虫生物学特征。
b. 掌握昆虫卵、幼虫、蛹的类型
c. 掌握昆虫的雌雄二型现象、昆虫的拟态、警戒色、保护色.实验操作要点5 .了解昆虫的生活史a b.掌握昆虫的变态类型及其各虫态之间的区别.了解昆虫的生物学特征 c 6.注意事项a.要爱护标本b.在镜下观察时,要将标本放在培养皿上,以免损坏载物台
(三)园艺植物主要害虫种类的识别1.实验特点:实验类型:专业基础课4 实验类别:综合计划学时:
首开日期:每组人数:5
a. 掌握园艺植物害虫的主要种类及各类的主要特征
b. 了解园艺植物害虫不同种类的为害状
5.实验操作要点
a.掌握园艺植物害虫各种类间的差异
b.掌握园艺植物害虫的为害状
6.注意事项
a.要爱护标本
b.在镜下观察时,要将标本放在培养皿上,以免损坏载物台
(四)园艺病害症状类型及病原物形态观察
1、实验特点
实验类型:验证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计划学时:4
每组人数:1 首开日期:第四学期
2、实验目的与要求
实验目的:通过实物标本、照片、幻灯片及显微镜观察,识别园艺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五个亚门真菌及病毒、线虫、寄生性植物的形态特点。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园艺病理学知识和病害的诊断打下基础.
要求: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预习实验指导,正确使用显微镜进行病原物形态观察,运用植物病理学专业术语描述植物病害症状。
死、腐烂、萎蔫、畸形五种类型:
从病症方面分为霉状物、颗粒状物、粉状物、脓状物。
病原物形态观察:五个亚门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植物。
.
5、实验操作要点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及病原物的观察方法。
掌握植物病害的概念,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植物病害病症与病状的区别。
掌握五种植物病原物形态特征及其危害特点。
6、注意事项
正确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爱惜显微镜及病害标本,显微镜、病害标本及镜检用品使用后物归原位。
(五)十字花科、茄科、豆科及葫芦科蔬菜病害症状及病原物形态观察
1、实验特点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 计划学时:4
每组人数:1 首开日期:第 四学期
2、实验目的与要求
利用肉眼、扩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実物标本图片,并通过切片标本和自制病原菌玻片,掌握常见十字花科及豆科蔬菜病害症状及其对应病原物的特点。
豆类炭疽病、茄科蔬菜早疫病、番茄叶霉病、番茄斑枯病、番茄灰霉病、番茄晚疫病、黄瓜霜霉病、黄瓜枯萎病、黄瓜白粉病
5、实验操作要点
了解十字花科、茄科、豆科及葫芦科蔬菜经常发生病害的种类。
掌握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及豆科蔬菜常发病害的症状及以上几种病害病原物形态特征。
、注意事项6.
对于豆类炭疽病和白菜白锈病、
番茄斑枯病需作切片观察,其他几种病害可以直接挑取子实体用显微镜检查。
(六)园艺植物主要病害鉴定
1、实验特点
实验类型:综合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 计划学时:4 每组人数:2 首开日期:第四学期
2、实验目的与要求
于生产季节带领学生到蔬菜大棚,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及实验基础,识别田间常见病害,提高学生对病害识别诊断能力。
验室进行病原鉴定。
5、实验操作要点
(1)了解每种蔬菜经常发生病害的种类。
(2)注意观察每种病害病部病状及病症。
(3)注意区分传染性病害于非传染性病害。
6、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