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继续教育学院工程材料学基础B
奥鹏东北大学20春学期《工程材料学基础》在线平时作业1.doc

12、T12钢的正常淬火组织是()。
A.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球状碳化物B.马氏体球状碳化物C.马氏体正确答案:A8、ZG200-400是()A.碳素结构钢B.碳素工具钢C.碳素铸钢正确答案:C5.可热处理强化的变形铝合金,淬火后在室温放置一段时间,则其力学性能会发生的变化是()A.强度和硬度显著下降,塑性提高B.硬度和强度明显提高,但塑性下降C.强度、硬度和塑性都有明显提高正确答案:B7、以Sn为主加元素的铜合金,称为()A.黄铜B.青铜C.白铜正确答案:B5、片状珠光体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片层间距,片层间距越小,()。
A.强度、硬度越低,塑性越好B.强度、硬度越高,塑性越低C.强度、硬度越高,塑性越好正确答案:C14、白口铁可以用作机床的床身。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7、钛有两种同索异构体,低于882.5℃以下为体心立方,高于882.5℃以上为密排六方。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4、在共晶合金相图中,从液体中结晶出来的晶粒和与从固相中析出的II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11. 铸铁中,碳和硅的含量越高,越容易形成石墨。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5、杠杆定律只适用与两相区。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24、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常常在远低于屈服强度的应力下发生断裂。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1.石墨化是指铸铁中碳原子析出形成石墨的过程。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11、铝合金热处理也是基于铝具有同素异构转变。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16.不论含碳量高低,马氏体都硬而脆。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13、铸件的壁厚越薄,越容易出现白口。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10 ss和s0.2都是材料的屈服强度。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7、在面心立方晶格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向是110。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10、氧化铝陶瓷材料可用作切削刀具材料。
东大继续教育学院工程材料学基础 (B)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_工程材料学基础试卷(作业考核线下)B 卷(共 2 页)1.位错是(线)缺陷、晶界是(面)缺陷。
2.碳在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它具有(BCC )晶体结构。
3.材料在受外力时表现的性能叫做(力学性能),又叫(机械性能)。
4.铝合金的时效方法可分为(自然时效)和(人工时效)两种。
5.固态物质按照原子在空间的排列方式,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6.多数材料没有明显的屈服点,因此规定拉伸时产生(0.2%)残余变形所对应的应力为(条件屈服强度)。
7.BCC晶格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是(110),原子密度最大的晶向是(111)。
8.白口铸铁中碳的主要以(渗碳体)的形式存在,灰口铸铁中碳主要以(石墨)的形式存在。
9.马氏体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具有(体心正方)点阵。
10.铝合金按其成分及生产工艺特点,可分为(变形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所有金属材料都有明显的屈服现象。
(×)2.伸长率的测值与试样长短有关。
(×)3.凡是由液体转变为固体的过程都是结晶过程。
(×)。
4.材料的强度与塑性只要化学成分一定,就不变了。
(×)5.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
(√)6.结晶的驱动力是过冷度。
(√)7.珠光体的形成过程,是通过碳的扩散生成低碳的渗碳体和高碳的铁素体的过程。
(×)8.晶体和非晶体在是不可以互相转变的。
(×)9.凡是铁-碳合金称之为钢。
(×)10.在钢中,随含碳量的增加,珠光体的相对量也不断增加。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钢的淬透性主要取决与( d )。
(a)含碳量;(b)冷却介质;(c)冷却方法;(d)合金元素。
2.二元合金在发生L→α+β共晶转变时,其相组成是(c )。
(a) 液相;(b)单一固相;(c)三相共存;(d)两相共存3.在面心立方晶格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是(c )。
东大钢结构(二)B张曰果(线下)

东 北 大 学 继 续 教 育 学 院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钢材在三向拉应力作用时,发生的破坏为( )。
2、在承受( )荷载的结构中,垂直于受力方向的焊缝不宜采用部分焊透的对接焊缝。
3、普通螺栓连接受剪时,限制端距不小于2d 0(d 0为螺栓孔直径),是为了避免( )破坏。
4、在高强螺栓性能等级中:8.8级的含义是( )。
5、实腹式工字形截面轴心受压柱翼缘的宽厚比限值,是根据翼缘板的临界应力等于( )导出的。
6、双轴对称截面理想轴心压杆的失稳形式为( )。
7、缀条格构式压弯构件的单肢稳定计算时,单肢在缀条平面内的计算长度取( )。
8、格构式压弯构件绕虚轴受弯时,其整体稳定承载力是以( )为设计准则推得的。
9、一般来说钢构件截面上的残余应力对其( )没有影响。
10、工字形截面钢构件其翼缘不满足局部稳定要求时,合理的处理方式是( )。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钢材经历应变硬化(应变强化)之后( )。
(A )强度提高 (B )塑性提高 (C )冷弯性能提高 (D )可焊性提高 2、在连续反复荷载作用下,当应力比 1-==maxminσσρ时,称为( )。
(A )完全对称循环 (C )脉冲循环 (B )不完全对称循环 (D )不对称循环 3、结构用钢材的伸长率_______。
(A )105δδ< (B )105δδ> (C )105δδ= (D )105δδ与无法比较大小 4、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计算正面直角焊缝时( )。
(A )要考虑正面角焊缝强度的提高 (B )要考虑焊缝刚度影响 (C )与侧面角焊缝的计算式相同 (D )取 =1.22 5、摩擦型高强度螺栓的抗拉承载力( )。
(A )与作用拉力大小有关 (B )与预拉力大小有关 (C )与连接件表面处理情况有关 (D )与以上都无关 6、实腹式轴心受拉构件的设计计算内容有( )。
(A )强度 (B )强度和整体稳定性 (C )强度、局部稳定和整体稳定 (D )强度和刚度(长细比)7、为防止钢构件中的板件失稳采取加劲措施,这一做法是为了( )。
东大离线20年3月补考《机械制造技术基础B卷原所先[1]》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东大离线20年3月补考《机械制造技术基础B卷原所先[1]》考核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996d4758f5f61fb73666f1.png)
学习中心:院校学号:姓名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作业考核线上2)B卷(共 5 页)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零件从原材料到产品之间所有与机械加工有关的劳动过程的总和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2、工序
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劳动地点对一个或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3、六点定位原理
按一定规律分布的六个支撑点能够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的原理称为六点定位原理。
4、机械加工精度
机械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几何参数与零件的理想几何参数之间相符合的程度称为零件的机械加工精度。
课程名称: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1。
钢结构(二)(B)[1]2
![钢结构(二)(B)[1]2](https://img.taocdn.com/s3/m/fc6a6004dd3383c4bb4cd2b6.png)
东 北 大 学 继 续 教 育 学 院_钢结构(二) 试 卷(作业考核 线下) B 卷(共 4 页)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钢材的静力强度设计值是根据以下哪项确定的。
( c C )A. 比例极限B. 弹性极限C. 屈服点D. 极限强度 2. 在复杂应力作用下,钢构件进入塑性工作的条件是: ( A )A. 折算应力大于等于屈服点B. 最大应力大于等于屈服点C. 应力之和大于等于屈服点;D. 临界应力大于等于屈服点3. 对接焊缝的抗拉强度设计值与母材抗拉强度设计值的关系是:( A )A. 焊缝符合一级或二级质检标准时,二者相等B. 二者相等;C. 前者是后者的0.85倍D. 二者的关系不确定 4. 轴心受压构件的等稳定设计是指: ( B )A. y x λλ=B. y x ϕϕ=C. y x i i =D.y x λλ=0 5. 普通螺栓承压承载力设计值b c c f t d N ⋅=∑,式中∑t 表示:( D )A. 连接处板件的总厚度B. 连接处板件总厚度的一半C. 同一方向受力板件较大总厚度D. 同方一向受力构件较小总厚度。
6. 进行疲劳验算时,计算部分的应力幅应按以下哪项确定:( A )A. 标准荷载计算B. 设计荷载计算C. 考虑动力系数的标准荷载计算D. 考虑动力系数的设计荷载计算7.如图所示两块钢板用直角角焊缝连接,其最大焊脚尺寸m ax f h 不应超过:( C ) A. 7 mm B. 8 mm C. 10 mm D. 12 mm8.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与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的主要区别是:( D ) A. 板件接触面处理方法不同 B. 所用螺栓种类不同 C. 螺栓的预拉力不同 D. 传力机理不同 9.单向受弯梁整体失稳的形式是:( C )A. 弯曲失稳B. 扭转失稳C. 弯扭失稳D. 不能确定10.弯矩绕强轴作用的工字形偏压柱,影响其腹板局部稳定的因素是: ( B )A. 应力梯度0αB. 应力梯度0α和弯矩作用平面内的长细比λC. 应力梯度0α和偏压柱的最大长细比λD. 偏压柱的最大长细比λ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钢结构构件的可靠度指标 随其失效概率P的增大而减小。
工程力学(二)XB刘均

东 北 大 学 继 续 教 育 学 院工程力学(二)X 试 卷(作业考核 线上2) B 卷(共 5 页)一、 选择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1、判断两个力偶是否等效的条件不包括 D 。
A .两力偶的力偶矩大小相等;B .两力偶使物体的转动趋势相同;C .两力偶在同一个平面内;D .两力偶的力偶臂相等。
2、利用空间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最多可求解几个未知量。
( C )A. 一个B. 二个C. 三个D. 四个3、当平面力系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时,则其 合力 对于作用面内任一点之矩,等于力系中各 分力 对于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
4、对于没有明显屈服阶段的塑性材料,σ 0.2指的是 B 。
A .弹性应变为0.2%时的应力值; B .塑性应变为0.2%时的应力值; C .总应变为0.2%时的应力值; D .塑性应变为0.2时的应力值。
5、图示两根材料相同的简支梁,求两梁中点的挠度之比b a w w /=A 。
A 、14,B 、 18,C 、 132D 、无法确定)(b 2/L 2/L )(a6、圆轴弯扭组合变形,应力状态如图示,其中M W σ=,P T W τ=,用第三强度理论计算相当应力,选( A )。
A. 31r σσ=;B. ()3123r σσμσσ-+=C. 3r σ=D. 1332r σσσ-=二、 分析计算下题,并选择填空(10分)实心圆轴外力偶矩如图示,已知材料[]100MPa τ=,98010Pa G =⨯,[]2m θ=,60mm d =,如校核此轴的强度和刚度:1. 正确的扭矩图是( A );A. 扭矩图为B. 扭矩图为C. 扭矩图为2. 计算轴的最大切应力的公式为( B); A. 316d TABmax πτ=B. 316d T BC max πτ= C. ()43116απτ-=d T ABmax D. ()43116απτ-=d T BC max 3.. 计算轴的最大单位长度扭转角公式为( B )。
东大14秋学期《工程材料学基础》在线作业2答案

14秋学期《工程材料学基础》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
1. 4、钢中S和Fe易形成低熔点共晶体,这种共晶体熔点低,当钢坯在1000℃以上锻压或轧制时,分布于晶界处的共晶体熔化,从而造成加工工件的开裂,这种现象称()。
A. 冷脆
B. 热脆
C. 兰脆
?
正确答案:B
2. 7、以Sn为主加元素的铜合金,称为()
A. 黄铜
B. 青铜
C. 白铜
?
正确答案:B
3. 1、两组元组成固溶体,固溶体的结构:()
A. 与溶剂相同
B. 与溶质相同
C. 与溶剂、溶质都不同
?
正确答案:A
4. 6、铝合金经固溶处理后在室温放置或较高温度下保温,随时间延长,其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称为()
A. 固溶强化
B. 时效强化
C. 弥散强化
?
正确答案:B
5. 10、完全退火主要适用于()。
A. 亚共析钢
B. 过共析钢
C. 共析钢
?
正确答案:A
二,判断题
1. 6、T12钢是优质碳素结构钢。
()。
东大18春学期《工程材料学基础》在线作业2

(单选题) 1: 1、做疲劳试验时,试样承受的载荷是A: 静载荷B: 冲击载荷C: 交变载荷(单选题) 2: 5、二元合金在发生L→?a+b共晶转变时,其相组成是()。
A: 液相B: 两相共存C: 三相共存(单选题) 3: 6、铝合金经固溶处理后在室温放置或较高温度下保温,随时间延长,其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称为()A: 固溶强化B: 时效强化C: 弥散强化(单选题) 4: 8、根据铝合金的成分和生产工艺特点,通常将铝合金分为两大类:()A: 变形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B: 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和不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C: 单相铝合金和双相铝合金(单选题) 5: 4.对于α+β两相钛合金,可采用下述热处理方法强化()。
A: 再结晶退火B: 淬火回火C: 淬火时效(判断题) 1: 4. 球墨铸铁可通过热处理来提高其机械性能。
()A: 错误B: 正确(判断题) 2: 4、因为单晶体是各项异性的,所以实际应用的金属材料在各个方向上的性能也是不相同的。
A: 错误B: 正确(判断题) 3: 3.珠光体的形成过程,是通过碳的扩散生成低碳的渗碳体和高碳的铁素体的过程。
()A: 错误B: 正确(判断题) 4: 7、在铁碳合金中,只有共析成分点的结晶时,才能发生共析转变,形成共析组织。
A: 错误B: 正确(判断题) 5: 15.同一钢材,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水冷的淬透性比油冷好。
()A: 错误B: 正确(判断题) 6: 31、热处理只适用于固态下发生相变的材料。
()A: 错误B: 正确(判断题) 7: 14、合金元素都能够扩大奥氏体相区大小。
()A: 错误B: 正确(判断题) 8: 8. 灰铸铁的减震性能比钢好。
()A: 错误B: 正确(判断题) 9: 15、白口铁可以通过热处理转变灰口铁。
()A: 错误B: 正确(判断题) 10: 6. 采用热处理方法,可以使灰铸铁中的片状石墨细化,从而提高其机械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_工程材料学基础试卷(作业考核线下)B 卷(共 2 页)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位错是(线)缺陷、晶界是(面)缺陷。
2.碳在 -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它具有(BCC )晶
体结构。
3.材料在受外力时表现的性能叫做(力学性能),又叫(机械性能)。
4.铝合金的时效方法可分为(自然时效)和(人工时效)两种。
5.固态物质按照原子在空间的排列方式,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6.多数材料没有明显的屈服点,因此规定拉伸时产生(0.2%)残余变形所对应
的应力为(条件屈服强度)。
7.BCC晶格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是(110),原子密度最大的晶向是(111)。
8.白口铸铁中碳的主要以(渗碳体)的形式存在,灰口铸铁中碳主要以(石墨)
的形式存在。
9.马氏体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具有(体心正方)点阵。
10.铝合金按其成分及生产工艺特点,可分为(变形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所有金属材料都有明显的屈服现象。
(×)
2.伸长率的测值与试样长短有关。
(×)
3.凡是由液体转变为固体的过程都是结晶过程。
(×)。
4.材料的强度与塑性只要化学成分一定,就不变了。
(×)
5.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
(√)
6.结晶的驱动力是过冷度。
(√)
7.珠光体的形成过程,是通过碳的扩散生成低碳的渗碳体和高碳的铁素体的过程。
(×)
8.晶体和非晶体在是不可以互相转变的。
(×)
9.凡是铁-碳合金称之为钢。
(×)
10.在钢中,随含碳量的增加,珠光体的相对量也不断增加。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钢的淬透性主要取决与( d )。
(a)含碳量;(b)冷却介质;(c)冷却方法;(d)合金元素。
2.二元合金在发生L→α+β共晶转变时,其相组成是(c )。
(a) 液相;(b)单一固相;(c)三相共存;(d)两相共存
3.在面心立方晶格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是(c )。
(a)(100)(b)(110);(c)(111);(d)(121)
4.材料刚度与( a )有关。
(a)弹性模量;(b)屈服点;(c)抗拉强度;(d)伸长率
5.晶体中的位错属于(c )。
(a)体缺陷;(b)面缺陷;(c)线缺陷;(d)点缺陷
6.珠光体是(a )。
(a)二相机械混合物;(b)单相固溶体;(c)金属化合物;
7.45钢是(b )。
(a)碳素结构钢;(b)优质碳素结构钢;(c)碳素工具钢;(d)碳素铸钢。
8.T8钢是(c )
(a)碳素结构钢;(b)优质碳素结构钢;(c)碳素工具钢;(d)碳素铸钢。
9.机架和机床床身应用(b )
(a)白口铸铁(b)灰口铸铁(c)麻口铸铁
10.合金元素对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是(d )。
(a)均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b)均强烈促进奥氏体晶粒长大;
(c)无影响;(d)以上说法均不全面。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32分)
1、相图:相图是表示合金系中各合金在极其缓慢的冷却条件下结晶过程的简明图解,又称为状态图或平衡图。
2、同素异构:有些物质在固态下其晶格类型会随温度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
同素异构。
3、珠光体:过冷奥氏体在A1至550℃区间分解转变的产物,是铁素体与渗碳体片层相间的机械混合物,根据片层厚薄不同,又分为珠光体、索氏体和托氏体。
4、刚度:刚度是指材料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5、塑性:材料受力破坏前承受最大塑性变形的能力。
6、晶体缺陷:实际应用的材料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原子偏离规则排列,叫做警惕缺陷。
7、断裂韧性:材料抵抗内部裂纹失稳扩展的能力。
8、时效:固溶处理获得过饱和固溶体在室温或一定加热条件下放置一定时间,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降低,叫做时效。
五、计算题(8分)
计算727℃时珠光体中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对含量。
珠光体的含碳量为0.77%,
根据杠杆定律:
铁素体的含量:
(6.69-0.77)/(6.69-0.0218)=0.888
渗碳体的含量:1-0.888=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