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说明.

合集下载

湿地公园设计导则

湿地公园设计导则

xx湿地公园设计导则住房城乡建设部____年10月前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xx建设的意见》,促进xx湿地资源的系统保护与合理利用,提升生态园林建设质量,保障xx湿地公园设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更好地发挥xx湿地公园的综合效益,在总结国内外湿地保护与湿地公园科研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12xx,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设计原则、总体设计、栖息地设计、水系设计、竖向设计、种植设计、道路与铺装设计、配套设施设计、基础工程设计、设计成果。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

主要起草单位: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xx植物园、xx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xx林业大学、xx林业大学、xx园林设计院、xxxxxx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等。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xx建设司负责指导实施与监督管理,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负责技术解释。

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目录1 总则..................................................................................................................................... . (1)2 术语..................................................................................................................................... . (2)3 设计原则 (3)4 总体设计 (4)4.1 基本要求 (4)4.2 资源调查与分析评价 (4)4.3 定位与目标 (5)4.4 功能分区 (5)4.5 游客容量计算 (6)4.6 用地比例 (7)4.7 湿地保护与修复 (7)5 栖息地设计 (9)5.1 基本要求 (9)5.2 动植物保护 (9)5.3 栖息地系统设计 (9)5.4 栖息地要素设计 (9)6 水系设计 (1)16.1 基本要求 (11)6.2 水域设计 (11)6.3 驳岸设计 (12)7 竖向设计 (1)37.1 基本要求 (13)7.2 高程控制 (13)7.3 挖填方设计 (13)7.4 道路及场地坡度设计 (13)8 种植设计 (1)48.1 基本要求 (14)8.2 植物选择与配置 (14)9 道路与铺装设计 (16)9.1 交通组织 (16)9.2 道路设计 (16)9.3 铺装及场地设计 (17)10 配套设施设计 (18)11 基础工程设计 (20)12 设计成果 (21)编制说明..................................................................................................................................... ..231总则1.0.1 为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xx湿地资源,规范xx湿地公园设计,指导公园有序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导则。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64页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64页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64页篇一: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旅游规划计划书《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开发计划书》研发计划书目录一、背景二、基本建设任务三、基本建设内容四、保障体系五、委托方工作六、项目报价一、背景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没5公里,就是少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这里生态资源多样、自然景观质朴、文化底蕴浓厚,曾与西湖、西泠并说杭州“三西”,就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就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湿地公园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特别是《非诚勿扰》在西溪湿地取景之后,广告效应明显,2021年全年游客量约300万,旅游收入达到1.1亿元。

短时间内的快速发展,《非诚勿扰》功不可没,但这种效应就是较长时间的,如何稳步保持和不断扩大公园知名度和影响力,稳步平衡和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提升经济效益、推动游客在景区消费等,就是亟须化解的问题。

为介绍详情请,我院金锋院长与委托方商谈之后,2021年11月30日,根据委托方建议,经商议,我们特向委托方提交《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旅游策划方案》基本建设计划书,对其基本建设任务、内容和方法以及作业进度等做出具体安排。

二、编制任务本方案通过对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展开量测,通过现场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以及其他综合条件分析,顺利完成以下来任务:(一)对客源市场进行客观详细地分析,明确市场发展趋势,定位目标市场,使公园旅游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二)针对目标市场,制订有效率的营销和降价战略,研发多渠道的信息流通手段,积极主动高效率导入广告,并使信息有效地抵达受众群体;(三)根据景区发展现状,对新产品进行开发设计,提出旅游线路设计思路和方案;(四)将景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三、基本建设内容根据委托方要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旅游策划方案》的编制内容为:1、景区旅游发展背景阐释;2、景区旅游客源地市场背景分析与旅游客源地市场开拓分析;3、2021年景区目标市场定位及重点客源市场开发方案;4、2021年景区广告投放计划及宣传方案;5、景区旅游节庆活动产品策划;6、景区游线设计思路和方案;7、景区旅游新产品设计方案;8、景区旅游发展建议。

杭州西溪XX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64页

杭州西溪XX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64页

杭州西溪XX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64页《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开发计划书》开发计划书目录一、背景二、编制任务三、编制内容四、保障体系五、委托方工作六、项目报价一、背景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湿地公园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特别是《非诚勿扰》在西溪湿地取景之后,广告效应明显,xx年全年游客量约300万,旅游收入达到1.1亿元。

短时间内的迅速发展,《非诚勿扰》功不可没,但这种效应是短暂的,如何继续维持和扩大公园知名度和影响力,继续稳定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游客在景区消费等,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详情,我院金锋院长与委托方洽谈之后,xx年11月30日,根据委托方要求,经商议,我们特向委托方呈交《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旅游策划方案》编制计划书,对其编制任务、内容和方法以及作业进度等作出具体安排。

二、编制任务本方案通过对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判读,通过现场考察和问卷调查以及其他综合条件分析,完成以下来任务:(一)对客源市场进行客观详细地分析,明确市场发展趋势,定位目标市场,使公园旅游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二)针对目标市场,制定有效的营销和促销战略,开发多渠道的信息流通手段,积极高效投放广告,使信息有效地到达受众群体;(三)根据景区发展现状,对新产品进行开发设计,提出旅游线路设计思路和方案;(四)将景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三、编制内容根据委托方要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旅游策划方案》的编制内容为:1、景区旅游发展背景解读;2、景区旅游客源地市场背景分析与旅游客源地市场开拓分析;3、xx年景区目标市场定位及重点客源市场开发方案;4、xx年景区广告投放计划及宣传方案;5、景区旅游节庆活动产品策划;6、景区游线设计思路和方案;7、景区旅游新产品设计方案;8、景区旅游发展建议。

中国临海三江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设计说明

中国临海三江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设计说明

-中国●临海三江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设计说明第一章、概况第一节:临海城市概况:一、城市性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浙东中部沿海重要的旅游城市和山水园林城市,台州市副中心城市。

二、位置与人口:临海地处浙中沿海,东濒东海,南接台州市,西邻仙居县,北接天台县及三门县。

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20°29′—29°04′之间。

104国道、605省道、606省道、716省道、707省道通过市域,是台州地区的内陆交通枢纽。

市区规划面积为49.5平方公里,其中至2005年底建成区面积31.15平方公里,市区户籍人口26.89万人。

三、自然条件: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光照充足,且雨热同季。

夏少酷暑冬无严寒。

境内多年平均气温为17.1℃,一月平均气温为5.9℃,七月平均气温为28.0℃,极端高温39.6℃,极端低温-6.9℃,无霜期241天。

降水主要集中于5—6月梅雨期和7—9月台风降雨,雨季明显,一年有两个丰水期(5、6月的梅雨和8、9月的台风雨),两个枯水期(11月至2月的冬季枯水期和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相对枯水期)。

风向随季节转换明显,5-6月为梅雨季节,7-9月以晴天为主,夏秋之交台风活动较为频繁,秋季和冬季以北风为主,春季多东风,夏季盛行东南风,盛夏滨海地带海陆风明显。

气象灾害以7—9月台风侵袭最为严重,常有洪涝灾害发生。

间有低温阴雨、干旱、冻害等。

由于受海水调温的影响,东部滨海冬暖夏凉,同时由于境内海拔高差显著,气温分异也十分明显。

四、历史沿革:临海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夏、商、周时代为扬州属地,春秋时属越地,战国时为楚境,秦时属闽中郡。

西汉时临海为会稽郡回浦县属地,东汉属会稽郡章安县。

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年)分会稽郡置临海郡,治所临海,翌年置临海县。

晋及南北朝时期,建置承袭旧制。

隋代建永嘉郡,临海为一属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以永嘉郡临海县置台州临海郡,郡治临海。

湿地公园设计导则

湿地公园设计导则

xx 湿地公园设计导则住所城乡建设部2017 年 10 月前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 xx 建设的建议》,促进 xx 湿地资源的系统保护与合理利用 , 提升生态园林建设质量,保障 xx 湿地公园设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更好地发挥 xx 湿地公园的综合效益,在总结国内外湿地保护与湿地公园科研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12xx,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设计原则、整体设计、栖息地设计、水系设计、竖向设计、种植设计、道路与铺装设计、配套设施设计、基础工程设计、设计成就。

本导则由住所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

主要起草单位: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 xx 植物园、 xx 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 xx 林业大学、xx林业大学、 xx 园林设计院、 xxxxxx 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等。

本导则由住所城乡建设部 xx 建设司负责指导推行与督查管理,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负责技术解说。

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建讲和建议。

目1.................................................................................................................... (1)2.................................................................................................................... (2)3原.................................................................................................................... (3)4体..............................................................................................⋯⋯⋯⋯⋯⋯⋯⋯ (4)基本要求.................................................................................................................... (4)资源检查与剖析评价......................................................... .. (4)定位与目标......................................................... ........................................................... .5功能分区......................................................... ........................................................... .. (5)游客容量计算......................................................... .. (6)用地比例......................................................... ........................................................... .. (7)湿地保与修复......................................................... . (7)5栖息地......................................................... ..................................⋯⋯⋯⋯⋯⋯⋯ .. ⋯9 基本要求......................................................... ........................................................... (9)植物保......................................................... ............................................................9栖息地系......................................................... . (9)栖息地要素......................................................... . (9)6水系设计......................................................... ........................................................... .. (11)基本要求......................................................... ........................................................... .. (11)水域设计......................................................... ........................................................... .. (11)驳岸设计......................................................... ........................................................... .. (12)7竖向设计......................................................... ........................................................... .. (13)基本要求......................................................... ........................................................... .. (13)高程控制......................................................... ........................................................... .. (13)挖填方设计......................................................... ........................................................... .13道路及场所坡度设计......................................................... .. (13)8种植设计......................................................... ........................................................... .. (14)基本要求......................................................... ........................................................... .. (14)植物选择与配置......................................................... . (14)9道路与铺装设计......................................................... ...........................................................16交通组织......................................................... ........................................................... (16)道路设计......................................................... ........................................................... (16)铺装及场所设计......................................................... .. (17)10配套设施设计......................................................... ........................................................... .. (18)11基础工程设计......................................................... ........................................................... .. (20)12设计成果......................................................... ........................................................... . (21)编制说明......................................................... ........................................................... . (23)1总则为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xx 湿地资源,规范 xx 湿地公园设计,指导公园有序建设和可连续发展,特拟订本导则。

湿地公园设计导则

湿地公园设计导则

xx湿地公园设计导则住房城乡建设部2017年10月前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xx建设的意见》,促进xx湿地资源的系统保护与合理利用,提升生态园林建设质量,保障xx湿地公园设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更好地发挥xx 湿地公园的综合效益,在总结国内外湿地保护与湿地公园科研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12xx,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设计原则、总体设计、栖息地设计、水系设计、竖向设计、种植设计、道路与铺装设计、配套设施设计、基础工程设计、设计成果。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

主要起草单位: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xx植物园、xx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xx林业大学、xx林业大学、xx园林设计院、xxxxxx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等。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xx建设司负责指导实施与监督管理,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负责技术解释。

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目录1 总则......................................................... ........................................................... (1)2 术语......................................................... ........................................................... (2)3 设计原则......................................................... ........................................................... . (3)4 总体设计......................................................... . (4)4.1 基本要求......................................................... ........................................................... .. (4)4.2 资源调查与分析评价......................................................... .. (4)4.3 定位与目标......................................................... ........................................................... .54.4 功能分区......................................................... ........................................................... .. (5)4.5 游客容量计算......................................................... .. (6)4.6 用地比例......................................................... ........................................................... .. (7)4.7 湿地保护与修复......................................................... . (7)5 栖息地设计......................................................... (9)5.1 基本要求......................................................... ........................................................... .. (9)5.2 动植物保护......................................................... ........................................................... .95.3 栖息地系统设计......................................................... . (9)5.4 栖息地要素设计......................................................... . (9)6 水系设计......................................................... ........................................................... .. (11)6.1 基本要求......................................................... ........................................................... .. (11)6.2 水域设计......................................................... ........................................................... .. (11)6.3 驳岸设计......................................................... ........................................................... .. (12)7 竖向设计......................................................... ........................................................... .. (13)求......................................................... ........................................................... .. (13)7.2 高程控制......................................................... ........................................................... .. (13)7.3 挖填方设计......................................................... ........................................................... .137.4 道路及场地坡度设计......................................................... .. (13)8 种植设计......................................................... ........................................................... .. (14)求......................................................... ........................................................... .. (14)8.2 植物选择与配置......................................................... . (14)9 道路与铺装设计......................................................... .. (16)9.1 交通组织......................................................... ........................................................... (16)9.2 道路设计......................................................... ........................................................... (16)9.3 铺装及场地设计......................................................... .. (17)10 配套设施设计......................................................... ........................................................... .. (18)11 基础工程设计......................................................... ........................................................... .. (20)12 设计成果......................................................... ........................................................... . (21)编制说明......................................................... ........................................................... . (23)1 总则1.0.1 为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xx湿地资源,规范xx湿地公园设计,指导公园有序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导则。

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全解

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全解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1 总则1.1 为促进我国湿地保护事业健康发展,规范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成果,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工作。

地方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可参考本导则。

1.3 国家湿地公园面积应在20公顷以上,湿地率原则上不低于30%。

1.4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任务是通过对湿地公园所在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综合研究,确定该湿地公园的范围、规模和性质,科学合理开展功能分区,明确保护与恢复措施,设置必备的科普宣教设施,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科学指导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管理,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5 编制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坚持“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5.1 保护优先原则是指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防止湿地退化,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5.2 科学恢复原则是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湿地修复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湿地公园实际,引入先进的恢复技术和措施,使退化湿地得到科学修复。

1.5.3 合理利用原则是指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湿地资源。

1.5.4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要充分考虑湿地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使湿地资源既能满足当代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后代人对湿地资源和生态利用要求的水平,使湿地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6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水利规划和旅游规划等相协调。

1.7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首先需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并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报送国家林业局;其后,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考察并对总体规划送审稿提出修改意见,申报单位应根据专家意见组织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改和完善;最后,总体规划最终稿报国家林业局审查备案。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1 总则1.1为促进我国湿地保护事业健康发展,规范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成果,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制定本导则。

1.2本导则适用于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工作。

地方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可参考本导则。

1.3国家湿地公园面积应在20公顷以上,湿地率原则上不低于30%。

1.4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任务是通过对湿地公园所在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综合研究,确定该湿地公园的范围、规模和性质,科学合理开展功能分区,明确保护与恢复措施,设置必备的科普宣教设施,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科学指导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管理,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5编制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坚持“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5.1保护优先原则是指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防止湿地退化,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5.2科学恢复原则是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湿地修复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湿地公园实际,引入先进的恢复技术和措施,使退化湿地得到科学修复。

1.5.3合理利用原则是指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湿地资源。

1.5.4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要充分考虑湿地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使湿地资源既能满足当代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后代人对湿地资源和生态利用要求的水平,使湿地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6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水利规划和旅游规划等相协调。

1.7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首先需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并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报送国家林业局;其后,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考察并对总体规划送审稿提出修改意见,申报单位应根据专家意见组织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改和完善;最后,总体规划最终稿报国家林业局审查备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