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11无线信道详解
802.11介绍

802.11介绍802.11是IEEE最初制定的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用于解决办公室局域网和校园网中,用户与用户终端的无线接入,业务主要限于数据存取,速率最高只能达到2Mbps。
目前,3Com等公司都有基于该标准的无线网卡。
由于802.11在速率和传输距离上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IEEE小组又标准详解802.11协议组是国际电工电子工程学会(IEEE)为无线局域网络制定的标准。
虽然WI-FI使用了802.11的媒体访问控制层(MAC)和物理层(PHY),但是两者并不完全一致。
802.11a是802.11原始标准的一个修订标准,于1999年获得批准。
802.11a标准采用了与原始标准相同的核心协议,工作频率为5GHz,使用52个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副载波,最大原始数据传输率为54Mb/s,这达到了现实网络中等吞吐量(20Mb/s)的要求。
目前正在开发中的版本是802.11ae—2012。
工作频段802.11采用2.4GHz和5GHz这两个ISM频段。
其中2.4GHz的ISM频段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采用。
5GHz ISM 频段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使用情况比较复杂,加上高载波频率所带来了负面效果,使得802.11a的普及受到了限制,虽然它是协议组的第一个版本。
全家族*IEEE 802.11,1997年,原始标准(2Mbit/s,工作在2.4GHz)。
* IEEE802.11a,1999年,物理层补充(54Mbit/s,工作在5GHz)。
*IEEE 802.11b,1999年,物理层补充(11Mbit/s工作在2.4GHz)。
* IEEE 802.11c,符合802.1D的媒体接入控制层桥接(MAC Layer Bridging)。
* IEEE 802.11d,根据各国无线电规定做的调整。
* IEEE802.11e,对服务等级(Quality of Service,QoS)的支持。
* IEEE 802.11f,基站的互连性(IAPP,Inter-Access Point Protocol),2006年2月被IEEE批准撤销。
无线技术802.11的信道解析

802.11无线信道详解【IT168 术语】信道可以比作RJ45的网线,一共有11各可用信道。
考虑到相邻的两个无线AP之间有信号重叠区域,为保证这部分区域所使用的信号信道不能互相覆盖,具体地说信号互相覆盖的无线AP必须使用不同的信道,否则很容易造成各个无线AP之间的信号相互产生干扰,从而导致无线网络的整体性能下降。
不过,每个信道都会干扰其两边的频道,计算下来也就有三个有效频道,请各位有很多无线设备的米人,一定要注意频段分割。
信道示意图(点击看大图)随着无线产品价格的不断降低,WLAN(无线局域网)的普及正呈日新月异之势,越来越多的办公室、家庭开始使用无线局域网。
随之而来的,一些用户已开始出现WLAN的信道拥塞问题,造成网速下降、掉线、网络工作不正常等等,这是怎么回事呢?什么是无线信道无线信道也就是常说的无线的“频段(Channel)”,其是以无线信号作为传输媒体的数据信号传送通道。
大家知道,在进行无线网络安装,一般使用无线网络设备自带的管理工具,设置连接参数,无论哪种无线网络的最主要的设置项目都包括网络模式(集中式还是对等式无线网络)、SSID、信道、传输速率四项,只不过一些无线设备的驱动或设置软件将这些步履简化了,一般使用默认设置(也就是不需要任何设置)就能很容易的使用无线网络。
但很多问题,也会因为追求便利而产生,大家知道,常用的IEEE 802.11b/g工作在2.4~2.4835GHz频段,这些频段被分为11或13个信道。
当在无线AP无线信号覆盖范围内有两个以上的AP时,需要为每个AP设定不同的频段,以免共用信道发生冲突。
而很多用户使用的无线设备的默认设置都是Channel为1,当两个以上的这样的无线AP设备相“遇”时冲突就在所难免。
为什么现在无线信道的冲突如此让人关注,这除了家用或办公无线设备因为价格的不断走低而呈几何级数增长外,无线标准的天生缺撼也是造成目前这种窘境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目前主流的无线协议都是由IEEE(美国电气电工协会)所制定,在IEEE 认定的三种无线标准IEEE802.11b、IEEE802.11g、IEEE802.11a中,其信道数是有差别的。
802.11x中定义的WIFI性能与可使用WIFI信道简述

802.11x中定义的WIFI性能与可使用WIFI信道简述无线局域网WIFI技术基本上已经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天天需要使用的东西。
WIFI由于采用了802.11系列协议,因此也有人把WIFI技术简称为了802.11技术。
各个802.11X系列协议中所定义的参数指标如下:在现阶段来说,我们日常经常使用到的WIFI 802.11技术常见的有802.11a、b、g、n和ac。
它们目前主要分别独立工作在2.4 GHz和5GHz两个频段范围内。
其中每个频段又划分为若干个工作信道,世界各国政府主管部门在制定频谱使用政策时再订出如何在本国范围内使用这些频段信道。
由于WIFI主要工作在工科医频段,因此目前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允许免费使用WIFI的第1信道到第13信道的。
具体各主要国家允许使用的WIFI信道如下:2.4 GHz (802.11b/g)4.9/5.8 GHz (802.11a/h/j/n)天纵检测(SKYLABS)需要指出的是,严格的说实际上在美国是有条件情况下允许第12信道和第13信道在低功率情况下使用的,后续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文件也有澄清,只有第14信道的低功率发射机和低增益天线是不被允许的,第12信道和第13信道则在符合条件情况下可以使用。
然而实际上在美国第12信道和第13信道通常都不会使用,这是因为2483.5 MHz 到2500 MHz 需要避免在任何潜在的原因下干扰相邻的正在合法使用的频段。
另外2007年FCC开始要求使用5.250 GHz - 5.350 GHz 和5.470 GHz - 5.725GHz 频段的设备必须采用动态频率选择(DFS技术)和传输功率控制,这是为了避免干扰气象雷达和军事应用。
2010年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进一步明确在5.470 GHz - 5.725 GHz 频段的使用方法,以避免干扰机场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它取消了第120信道、第124信道和第128信道的使用授权,但是只要其与距离35公里之内的TDWR 系统分隔如超过30 MHz(中心频率),那么第116信道和第132信道也是可以使用的。
802.11协议详解

802.11协议详解WLAN协议详解802.11b/g/n定义在2.4GHz频段中,802.11a/n/ac工作在5GHz频段中。
802.11:工作在2.4G频段,提供了每秒1兆或2兆的传输速率802.11b:* 最高11Mbps吞吐量* 工作在2.4GHz,采用直序扩频(DSSS)* 802.11b是所有无线局域网标准中最著名,也是普及最广的标准。
在2.4GHz ISM频段中共有14个频宽为22MHz的频道可供使用,3个信道不重叠。
802.11g:* 最高速率54Mbps* 802.11g工作在2.4GHz频段* 802.11g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支持6、9、12、18、24、36、48、54Mbps数据速率及802.11b速率支持13个信道802.11a:* 最高速率达54Mbps* 802.11a工作在5GHz* 802.11a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支持6、9、12、18、24、36、48、54Mbps数据速率802.11n:* 最高速率可达600Mbps* 802.11n协议为双频工作模式,支持2.4GHz和5GHz,兼容802.11a/b/g标准兼容* 802.11n采用MIMO与OFDM相结合* 传输距离大大增加* 提高网络吞吐量性能802.11n优势:* 速率提升-更多的子载波802.11a/g在20MHz模式下有48个可用子载波,速度可达54Mbps802.11n在20MHz模式下有52个可用子载波,速度可达58.5Mbps* 速率提升-编码率* 速率提升-Short GI在无线收发过程中收/发间或多次传发过程中,需要若干间隔时间,而这个间隔时间就成为Guard Interval,简称GIShort Guard Interval 更短的帧间保护间隔802.11a/b/g标准要求在发送数据时,必须保证在数据之间存在800ns的时间间隔,802.11n仍缺省使用800ns,当多径效应不严重时,可以将该间隔配置为400ns,可以将吞吐量提升近10% Short GI使用用于多径情况较少、射频环境较好的应用场景。
无线 WIFI 的13个信道频率范围

无线WIFI 的13个信道频率范围发表于2012-12-01作者Haoxian Zeng更新于2014-04-09浏览11,154 次9目前主流的无线WIFI网络设备不管是802.11b/g还是802.11b/g/n 一般都支持13个信道。
它们的中心频率虽然不同,但是因为都占据一定的频率范围,所以会有一些相互重叠的情况。
下面是13个信道的频率范围列表。
了解这13个信道所处的频段,有助于我们理解人们经常说的三个不互相重叠的信道含义。
信道也称作通道(Channel)、频段,是以无线信号(电磁波)作为传输载体的数据信号传送通道。
无线网络(路由器、AP热点、电脑无线网卡)可在多个信道上运行。
在无线信号覆盖范围内的各种无线网络设备应该尽量使用不同的信道,以避免信号之间的干扰。
下表是常用的2.4GHz(=2400MHz)频带的信道划分。
实际一共有14个信道(下面的图中画出了第14信道),但第14信道一般不用。
表中只列出信道的中心频率。
每个信道的有效宽度是20MHz,另外还有2MHz的强制隔离频带(类似于公路上的隔离带)。
即,对于中心频率为2412 MHz 的1信道,其频率范围为2401~2423MHz(见文后评论)。
信道中心频率信道中心频率1 2412MHz 8 2447MHz2 2417MHz 9 2452MHz3 2422MHz 10 2457MHz信道中心频率信道中心频率4 2427MHz 11 2462MHz5 2432MHz 12 2467MHz6 2437MHz 13 2472MHz7 2442MHz当然,实际的电磁波谱使用规定因国家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上只是举个例子。
而且,20MHz的信道宽度也只是“有效带宽”,因为实际上一个信道在其中心频率两侧有很宽的延展,但是超过10MHz以外的部分强度很弱,基本无用。
这个就属于比较专业的通信原理问题了。
如需了解更多,可以参考IEEE 802.11-2007 标准(PDF)。
802.11n无线网络技术全面解析

802.11n无线网络技术全面解析【大】【中】【小】2009-03-12 09:50:03 来源:互联网作者:互联网责任编辑:麦孔802.11n的核心----MIMO-OFDMOFDM调制技术是将高速率的数据流调制成多个较低速率的子数据流,再通过已划分为多个子载体的物理信道进行通讯,从而减少ISI(码间干扰)机会。
MIMO(多入多出)技术是在链路的发送端和接收端都采用多副天线,将多径传播变为有利因素,从而在不增加信道带宽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利用率,以达到WLAN系统速率的提升。
将MIMO与OFDM技术相结合,就产生了MIMOOFDM技术,它通过在OFDM 传输系统中采用阵列天线实现空间分集,提高了信号质量,并增加了多径的容限,使无线网络的有效传输速率有质的提升。
双频带(20-MHz和40-MHz带宽)IEEE802.11n通过将两个相邻的20MHz带宽捆绑在一起组成一个40MHz 通讯带宽,在实际工作时可以作为两个20MHz的带宽使用(一个为主带宽,一个为次带宽,收发数据时既可以40MHz的带宽工作,也可以单个20MHz带宽工作),这样可将速率提高一倍。
同时,对于 IEEE802.11a/b/g,为了防止相邻信道干扰,20MHz带宽的信道在其两侧预留了一小部分的带宽边界。
而通过频带绑定技术,这些预留的带宽也可以用来通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吞吐量。
ShortGI(GuardInterval)是802.11n针对802.11a/g所做的改进。
射频芯片在使用OFDM调制方式发送数据时,整个帧是被划分成不同的数据块进行发送的,为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数据块之间会有GI,用以保证接收侧能够正确的解析出各个数据块。
无线信号在空间传输会因多径等因素在接收侧形成时延,如果后续数据块发送过快,会和前一个数据块形成干扰,而GI就是用来规避这个干扰的。
11a/g的GI时长为800us,而 ShortGI时长为400us,在使用ShortGI的情况下,可提高10%的速率。
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IEEE 802.11标准是一个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标准,它
规定了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和协议。
以下是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1. 信道带宽:IEEE 80
2.11标准规定了2.4 GHz和5 GHz两个
频段用于信道传输,并规定了20 MHz和40 MHz两种不同的
信道带宽。
2. 传输方式:IEEE 802.11 标准规定了两种传输方式,一种是
基于频分复用技术(OFDM)的11a/g/n/ac 等标准,一种是基
于直接序列扩频技术(DSSS)的11b标准。
3. 传输速率:IEEE 802.11标准规定了最高54Mbps(11a/g 协议)、600Mbps(11ac协议)的传输速率。
4. 安全性:IEEE 802.11标准中有许多协议(如WEP、WPA、WPA2)、加密算法(如AES、TKIP)和认证机制可供用户
选择,以保证无线网络的安全性。
5. MAC协议:IEEE 802.11标准规定了一种分布式协议,即分
布式协作功能(DCF),用以协调多个设备的数据传输。
6. 网络拓扑结构:IEEE 802.11标准支持多种网络拓扑结构,
如基础设施网络和自组网。
7. QoS支持:新版802.11e引入了QoS机制,支持对视频和音
频数据的实时传输和优先处理。
总的来说,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包括了无线网络的频段、传输方式、速率、安全性、MAC协议、网络拓扑结构和QoS机制。
这些内容为无线网络设备提供了标准化的通信方式和协议,使得不同厂商的无线设备可以正常互相通信。
详解无线传输协议之802.11ac Wave2协议

802.11ac Wave2奥秘探索802.11ac Wave2中最显著的提升在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技术。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Wi-Fi路由器和AP是采用单用户MIMO(SU-MIMO)或者MIMO技术,这种技术采用的是低效时间槽协议,为多个客户端提供单一时刻专用全速率Wi-Fi无线连接。
AP通常有3-4个天线,而大部分客户终端只有1-2个天线。
因此,它们不能支持全系列MIMO信道运行,而且很少用到AP的全部容量。
这种差异被称为MIMO间隙。
例如,一个3x3的Wi-Fi 11ac AP支持1.3 Gbps速率的峰值物理层(PHY)。
但是,只有一个天线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仅支持433 Mbps的峰值速率,其余867 Mbps的容量被闲置。
802.11ac Wave2填补了MU-MIMO这一间隙,让一个AP同时支持最多四个Wi-Fi连接。
每个连接被分配到一个不同的智能电话、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多媒体播放器,或其他终端设备。
因此,MU-MIMO 赋予AP更多选择以服务终端,使其更有效利用总的可用容量,从而有效地桥接MIMO间隙。
图1. SU-MIMO 与MU-MIMO 的对比(图示为单流MU客户端)802.11ac Wave2允许将多个空间流同时分配给不同客户端(最多四个定向射频RF链路),也就是说,有四个天线的802.11ac MU-MIMO AP能够同时向一台笔记本电脑、一部手机和两部平板电脑各发送一个空间流(终端必须支持MU-MIMO技术)。
图2. SU-MIMO 和MU-MIMO 运行方式(向每个终端发送1个空间流)值得注意的是,实际运行时,波束成形的过程并不完美,空间流的一些能量会出现在旁瓣上。
这些较小的波束从主波束的两侧出现,然后指向偏离轴向若干角度的方向。
这种情况在SU-MIMO中不是问题,但在MU-MIMO中,一旦两个相邻MU-MIMO流的旁瓣发生重叠,两个相邻的MU-MIMO流就会互相干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道可以比作RJ45的网线,一共有11各可用信道。
考虑到相邻的两个无线AP之间有信号重叠区域,为保证这部分区域所使用的信号信道不能互相覆盖,具体地说信号互相覆盖的无线AP必须使用不同的信道,否则很容易造成各个无线AP之间的信号相互产生干扰,从而导致无线网络的整体性能下降。
不过,每个信道都会干扰其两边的频道,计算下来也就有三个有效频道,请各位有很多无线设备的米人,一定要注意频段分割。
信道示意图(点击看大图)
随着无线产品价格的不断降低,WLAN(无线局域网)的普及正呈日新月异之势,越来越多的办公室、家庭开始使用无线局域网。
随之而来的,一些用户已开始出现WLAN 的信道拥塞问题,造成网速下降、掉线、网络工作不正常等等,这是怎么回事呢?
什么是无线信道
无线信道也就是常说的无线的“频段(Channel)”,其是以无线信号作为传输媒体的数据信号传送通道。
大家知道,在进行无线网络安装,一般使用无线网络设备自带的管理工具,设置连接参数,无论哪种无线网络的最主要的设置项目都包括网络模式(集中式还是对等式无线网络)、SSID、信道、传输速率四项,只不过一些无线设备的驱动或设置软件将这些步履简化
2.41113
1
3
12
3
3
16111331 69613
2.4
12
113
12
8030
12
3
2
2.4
11131113
2.412111611
2.4121316 13 2.41214
42。